:::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湛然《金剛錍》的「無情有性」論之研究
作者:金希庭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志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7
主題關鍵詞:金剛錍無情有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6
本文目的在探討唐湛然《金剛錍》的「無情有性」論,其關鍵論題為「佛性」論。經由兩個方向分析:第一個方向是從瞭解湛然個人所有的背景及其思想,推演出其「無情有性」論為在湛然哲學理論的必然開展之所以;第二個方向是透過印、中「佛性觀」之考察,藉以重新瞭解湛然「無情有性」論。
  本文分成八章進行研究:第一章「導論」;第二章「湛然的生平與思想」;第三章「《金剛錍》所含的佛學理論之探索」;第四章「以《金剛錍》之論點看「無情有性」論」;第五章「以『無情有性』論對教內之批判」;第六章「湛然『無情有性』論思想之底蘊在於其四十六問」;第七章「對湛然『錍』論的檢討」;第八章「結論」。
  探討過程中,本文把湛然提倡「無情有性」論之基本立場,嘗試從三方面去瞭解:第一、站在一個佛教宗派的天臺宗的立場,抑制華嚴、法相諸如賢首、清涼,慈恩等思想,而發揮了自己的本懷。第二、在《大乘起信論》出世的時代背景之下,把真如緣起說運用在天臺實相論上。第三、湛然本身是出自儒家,從小就有了儒家的哲學方法以及精神,故在他的詮釋與著作當中很容易看出他所具有的儒家精神以及哲學方法。
  本文比較著重第一、第二立場,就第三立場而言則只能試圖嘗試性的研究。先學儒後學佛之湛然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慈悲精神,再加上對儒家聖人君子之根源--「性」的問題,藉佛學理論在天臺哲學之闡發過程當中做一個根本上之反省。
  人的「本性」是儒家認定為可成為聖人君子的根本因素。對此「本性」問題的反省已經出現於《孟子》中。而在中國傳統哲學中成為爭論不休的課題。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在因迎、拒佛教的根本思想--「佛性」問題,而成為一個主要的角色。唐代不僅是佛教的巔峰時期,也是中國哲學試圖以佛學會通中、印哲學之時期,湛然從佛教之「佛性論」找到了解決其所面對的困境的線索。因此,由已具備的儒家基本精神,即「與天地合其德」之大人精神,在天臺哲學上發揮而提倡「無情有性」論。「無情有性」論,它象徵著究極的慈悲以及互敬互愛的精神。無疑地,天臺上求菩提層面上是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下化眾生層面上,也是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無情有性」論,不但是為了展現出草本、瓦礫具有佛性之故不可忽略,更是要澄清所謂「萬物之靈」的人必須以平等精神而互敬互愛。而此就是《法華經》所謂平等而無所不容之佛教精神。
  總之,從湛然《金剛錍》之「無情有性」論之研究,進而瞭解對佛教基本問題,及其本論對以後的中國佛學及中國哲學之遠大影響。就是在當今來看,湛然之「無情有性」論對中國佛學、哲學仍有其特殊之貢獻。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