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智顗佛性論研究
作者:王月秀
作者(外文):WANG, YUE-SHIOU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朱曉海
釋恒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智顗圓教實相佛性中道佛性三因佛性Chin-IRound TeachingRealityMind(citta)Buddha NatureBuddha Nature of Middle WayBuddha Nature as the Triple Cause of Buddhahoo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5
  智顗(538-597),在中國佛教史暨思想史上,有著劃時代的特殊意義與顯著地位。不僅是天台宗核心靈魂人物,其饒富圓教思想的著作,並多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與特色。本文擬以回歸原典的方式,對智顗佛性論加以研究。論文重心有七:
一、思想史脈絡回顧:擬就佛教發展,談佛性論的重要性。並舉智顗之前的佛性論相關典籍,以凸顯智顗佛性論的特別價值與意義。
二、智顗「『佛』『性』」義蘊:擬探究智顗如何對「佛」定位與形象勾勒,以及智顗對「佛『性』」之「性」之定義。並捃拾數則異名同義詞,以抉微智顗「佛性」特質與內涵。此外,字義解構智顗對「佛性」與「如來藏」的界定,以探討二詞的關係與使用時態。
三、智顗學說中的「心」與「即」義:擬抉微智顗學說中的「心」,以考察智顗為何重視觀心法門。並探討何謂「心具」說,及其開展之內涵。此外,從「十界一心」、「一念三千」,釐探智顗著述中,繫連敵對或類例二詞的「即」字所扮演的角色與意義。
四、智顗「佛性」的結構與意義:擬從「心」,亦即「一念無明法性心」,來探討智顗佛性論內部結構及其特質。並從「一念無明法性心」,引申思考智顗「心」之意義。此外,從「心即佛性」之證成,建構智顗「佛性」之內蘊。
五、智顗「中道佛性」論:擬抉微智顗用來旨說圓教大意的「『因緣』『中道』『實相』」一詞,並探究該詞所推導出的「中道佛性」之義蘊。
六、智顗「三因佛性」論:擬以三因佛性為線索,說明智顗著述易引讀者困惑的地方。爾後以「相、性、體」、「三軌」、「因果」、「佛種」等各種面向,考察智顗「三因佛性」之本義。
七、智顗性惡說:擬以《觀音玄義》為例,考察智顗「『性』『惡』」說之定義與特質。並從「權實」角度,表明智顗「性惡」說不僅是天台的圓教實義,且為逗機施教的方便法。此外,並就實踐層面,探討智顗性惡說的意義與價值。
  其中,第一章乃思想史脈絡之回顧。第二章,乃以概論方式,抉微智顗「『佛』『性』」基本義涵與多重面向。第三章至第六章,則是分別探討智顗佛性論之三條軸線:佛性、中道佛性、三因佛性。第七章,則是以智顗著作之一,細部闡釋智顗性惡說。綜結之,可說,智顗佛性論饒富圓教之圓融圓具圓足思想,如理如法。而以「眾生」為本位的立說觀點,相信能激勵眾生:因皆本具佛性,而立於一共同起跑點。唯有圓滿修德善,通達性德惡,才得能成就佛道。
  Chin-I(538-597), in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 the history of thought, making a special significance and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the heart and soul in Tiantai, Chin-I’s works including the thought of "Perfect-Teaching" are more continuity and future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tudy the way to return to the original texts of the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of Chin-I. The focus of the paper there are seve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main relevant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to tal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And aid to cite the relevant books of Buddhism before Chin-I, to highlight the speci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of Chin-I.
Chapter II, research Chin-I’s meaning of "Buddha" and "Xing": explore Chin-I how to" Buddha " positioning and image of the outline, and Chin-I definition of "Xing". Collect a number of different name synonym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 of Chin-I ‘s definition of "Buddha nature". In addition, deconstruction Chin-I "Buddha nature" and "Tathagatagarbha defin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erms with the use of state.
Chapter III, the meaning of Chin-I’s doctrine of the "mind" and "ie": analysis the Chin-I doctrine of the "mind" to examine why Chin-I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view of the mind famennian. And explore what is meant by "mind is endowed", carrying out the connotation. In addition, from the 10 sector as one ", " Of consciousness endowed three thousand Dharma Realm", to explore the writings of Chin-I link hostile, or class of cases two-word word "ie"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Chapter IV,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Chin-I’s "Buddha nature":
intend to explore the "mind", which is "Yi-nian-wu-ming-fa-xing-xin",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Chin-I’s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And
according "yi-nian-wu-ming-fa-xing-xin" to extended think Chin-I’s meaning of "mind".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Mind is Buddha nature," construct Chin-I’s "Buddha natur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V, Chin-I’s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of middle way:focuse on Chin-I used to aim that round to teach the word to the effect of "karma" "middle way" "reality" and explore deduced by the term "Buddha nature of middle way".
Chapter VI, Chin-I ’s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as the Triple Cause of Buddhahood:focuse on Buddha Nature as the Triple Cause of Buddhahood for clues, was significantly Chin-I writing easy to produce readers confuse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Phase, Xing, Body", the "third rail", "causality", "the seed of the Buddha" and other various aspects of the Inspection Chin-I's interpretation of " Buddha Nature as the Triple Cause of Buddhahood".
Chapter VII to clarify that Chin-I’s proposition of Buddha nature, including the evil: "Guan-yin-xuan-yi", for example, examine the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I’s study of "xing" and "evil". And from "quan-shil", indicating that Chin-I’s study of Buddha nature, including the evil, belong not only to the Tiantai’s round teaching and is a convenient method of individualized. In addition, on a practical level,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Chin-I’s study of Buddha nature, including the evil.
Among them, the first chapter is a review of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Chapter II, are based on introduction to explore the basic implications and multi-oriented of Chin-I’s meaning of "Buddha" and "Xing". Chapter III to VI, respectively, explore the three axes of the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of Chin-I: Buddha Nature, Buddha nature of middle way, Buddha Nature as the Triple Cause of Buddhahood. Chapter VII is one of the works of Chin-I, for example, th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Chin-I’s proposition of Buddha nature, including the evil. Overall, it can be said, Chin-I’s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are reasonable and correct. Chin-I based "living beings" stand point of view, believe that we can inspire all beings: beings are Buddha-nature with the student with, and stand in a common starting point. Only try to do practice martial arts, accessible all be able to prove Nirvana, the true Buddha.
參考書目(依時代先後排列)

甲、書籍類

(一)古籍

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冊30,頁1上—39下。
姚秦.鳩摩羅什譯,隋‧闍那崛多譯重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妙法蓮華經》卷7,《大正藏》冊9,頁56上─62下。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藏》冊31。
宋.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頁605上—852中。
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冊32。
梁.釋慧皎,《高僧傳》,《大正藏》冊50。
梁.僧佑,《出三藏記集》,《大正藏》冊55。
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佛性論》,《大正藏》冊31。
陳.釋慧思,《大乘止觀法門》,《大正藏》冊46,頁659上-664上。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觀音玄義》,《大正藏》冊34,頁877上-892上。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觀音義疏》,《大正藏》冊34,頁921上-936上。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請觀音經疏》,《大正藏》冊39,頁968上-977上。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金剛般若經疏》,《大正藏》冊33,頁75上—84上。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冊33,頁681上―814上。
隋.智顗述、釋灌頂記,《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冊34,頁1中―149上。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大正藏》冊33,頁253上-286上。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觀音義疏》,《大正藏》冊34,頁929上-936上。
隋.釋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冊37,頁186中-194下。
隋.釋智顗,《阿彌陀經義記》,《大正藏》冊37,頁306上-307中。
隋.釋智顗,《維摩經玄疏》,《大正藏》冊38,頁519上-562中。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請觀音經疏》,《大正藏》冊39,頁968上—977上。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金光明經玄義》,《大正藏》冊39,頁1上-12上。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金光明經文句》,《大正藏》冊39,頁46中-83中。
隋.釋智顗,《菩薩戒義疏》,《大正藏》冊40,頁563上-580中。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摩訶止觀》,《大正藏》冊46,頁1上-140下。
隋.釋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冊50,頁191上-197下。
唐.釋湛然,《法華文句記》卷1,《大正藏》冊34,頁337中-360上。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卷17,〈釋智顗傳〉,《大正藏》冊50,頁564上―568上。
宋.釋知禮《觀音玄義記》,《大正藏》冊34,頁892上-921上。
宋.知禮《觀音義疏記》,《大正藏》冊37,頁936上-960中。
明.瞿汝稷集,〈智顗傳〉,《指月錄》卷2,《卍續藏》冊83,頁419下-421中。
明.釋傳燈,《天台傳佛心印記註》,《卍續藏》冊57,頁351中-373中。
明.釋傳燈,《性善惡論》,《卍續藏》冊101,頁839下-950上。

(二)近人中文專書

釋慧嶽,《天臺教學史》(臺北:中華佛教文獻編纂社),1974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出版社),1975年。
張曼濤,《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5):天台學概論》(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6):天台宗之判教與發展》(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天台典籍論籍》(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8):天台典籍研究》(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田養民,楊白衣譯,《大乘起信論如來藏緣起之研究》(臺北:地平線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編,《天台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5月初版。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12月。new window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社),1982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下)》(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9月。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86年。new window
平川彰、尾山雄一、高崎直道編輯,林久稚譯:《法華思想》(臺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11月。
釋智諭,《性緣問題之申論》(臺北:西蓮淨苑),1988年2月。
楊惠南,《吉藏》(臺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89年。
安滕俊雄,演培法師譯,《天台性具思想論》(臺北:天華出版公司),1989年9月。
河村孝照,《法華經概說》(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2月。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12月。
水谷幸正,《如來藏思想》(臺北:中華佛研所),1991。
釋聖嚴,《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91年1月。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呂澂佛學論著選集》第5卷(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藍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尤惠貞,《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5月。new window
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
潘桂明,《智顗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2月。
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高雄:佛光出版社),1999年6月。
李志夫,《印度哲學及其基本精神》(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1999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2月。new window
陳英善《天台性具思想》(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7月。new window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龔雋釋譯,《佛性論》(臺北:佛光出版社),1998年。
吳汝鈞,《天台智顗的心靈哲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公司),1999年4月初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三民出版社),1999年5月再版。new window
彭自強,《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以漢魏兩晉時期為中心》(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湯用彤全集》第2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全集》第1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堅,《煩惱卽菩提:天臺宗「性惡」思想硏究》(高雄:佛光山出版社),2001年。
李四龍,《智顗三諦思想硏究》(高雄:佛光出版社),2001年。
俞學明,《智顗觀心論思想述評》(高雄:佛光出版社),2001年。
李志夫,《摩訶止觀之研究(上、下)》(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平川彰,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
李四龍,《天台智者研究──兼論宗派佛教的興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佐藤哲英,釋依觀譯,《天臺大師之研究:特以著作的考證研究為中心》(臺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2005年4月。
松本史郎,肖平、楊金萍譯,《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大陸:中國人民出版社),2006
任博克,吳忠偉譯,《善與惡——天台佛教思想中的遍中整體論、交互主體性與價值吊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吳汝鈞,陳森田譯,《中道佛性詮釋學:天台與中觀》(臺北:學生書局),2010年10月。
韋漢傑,《天臺智顗的佛學思想── 法界圓融》(臺北:文津出版社),2010年9月。

(三)近人外文專書

佐藤哲英,《天台大師の硏究:智顗の著作に關する基礎的硏究》)(京都:百華苑),1961年。
佐藤哲英,《続.天台大師の硏究:天台智顗をめぐる諸問題》(京都:百華苑),1961年。
常盤大定著,《佛性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3年。
武邑尚邦,《佛性論研究》(京都:百華苑),1977年。
小川一乘《佛性思想》(京都:文榮堂),1982。

乙、期刊論文類

(一)近人中文期刊

孫正心,〈天台思想的淵源與其特質〉,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5)》(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10月,頁291-352。
張孟劬,〈與人論天台宗性具善惡書 〉,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10月,頁369-370。
演培,〈天臺的實相論〉,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10月,頁109-142
慧嶽,〈天台大師之性惡思想觀〉,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10月,頁353-362。
悅西,〈諸佛真不斷性惡嗎?〉,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10月,頁363-368。
張孟劬,〈再論天台宗性具善惡書答余居士〉,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10月,頁371-374。
歐陽漸,〈覆張孟劬先生論學書〉,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10月,頁375-378
瞻風子,〈性具善惡之辨正〉,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10月,頁379-384。
李志夫,〈天台宗之理事觀〉,《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3年7月,頁157-201。
釋道融,〈從天臺性具性惡論談人性的光輝〉,《菩提樹》第32卷第6期,1984年5月,頁43-44。
張瑞良,〈天台智者大師的如來性惡說之探究〉,《臺大哲學評論》第9期,1986年1月,頁65-107。new window
賴永海,〈性具與性起--天臺,華嚴二宗佛性思想比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2月。
釋恒清,〈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2期,1989
年1月,頁233-255。
楊曾文,〈天臺宗「性具善惡」的心性論〉,《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2月。
釋恒清,〈智顗的性惡說〉,《臺大哲學論評》第13期,1990年1月,頁153-169。
張瑞良,〈智者之哲學方法〉,《臺大哲學評論》第14期,1991年1月。new window
李志夫,〈如來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收錄於釋聖嚴等編著,《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佛學院),1991年,頁35-52。
陳英善,〈《觀音玄義》性惡問題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7月,頁173-191。new window
辛旗,〈簡論智顗的天臺思想〉,《中國文化月刊》第157期,1992年11月。
陳英善,〈論發心─以天臺智者大師之論述為主〉,《獅子吼》32卷第6期,1993年2月。
陳英善,〈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6期,1993年7月,頁279-299。new window
陳英善,〈論述天臺智者大師的次第戒聖行〉,《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12月。new window
釋聖嚴,〈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中華佛學學報》第7卷, 1994年7月,頁1-16。new window
廖明活,〈華嚴宗性起思想的形成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6期,1995年3月, 頁31-56。new window
陳英善,〈天臺智者大師思想形成之時代背景─南北朝佛學思想對智者之激發〉,《諦觀》81期,1995年4月。
林崇安,〈漢藏的佛性論〉,收錄於釋恆清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4月,頁231-290。
楊祖漢,〈天台宗性惡說的意義〉,《鵝湖學誌》第14期,1995年6月,頁141-153。
潘桂明,〈佛教研究「性具實相」述評〉,《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1月 ,頁40-48。
李光泰,〈圓教中「即」之思想探究〉,《東南學報》第19期,1996年12月。new window
楊惠南,〈從「法性無明」到「性惡」〉,《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期,1996年7月,頁111-145。new window
釋恆清,〈「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期,1996年,頁31-88new window
朱文光,〈考證、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中華佛學研究》第1期,1997年3月,頁195-228。new window
吳汝鈞,〈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1997年7月,頁311-340。new window
釋道昱,〈觀世音經考〉,《圓光佛學學報》第2期,1997年10月,頁19-27。new window
金希庭,〈關於天臺「性具善惡論」之形成與闡發之考察──以「性惡」說為中心〉,《華岡研究學報》第2期,1997年3月,頁1-24。
張風雷,〈智顗的「性具善惡」學說及其理論價值〉,《宗教哲學》第10期,1997年4月,頁151-161。new window
陳英善,〈評〈從「法性即無明」到「性惡」〉〉,《佛學究中心學報》第2期,1997年7月,頁73-127。new window
楊惠南,〈智顗對秦譯《法華經》的判釋〉,《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期,1997年7月,頁1- 24。new window
潘桂明,《天臺智顗"一念三千"述評》,《古籍研究》第4期,1997年。
尤惠貞,〈由「一心開二門」之思想架構看天臺宗「一念無明法性心」之特殊涵義〉,《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1997年7月。new window
任博克,〈由「相互主體性」的立場論天臺宗幾個基本概念以及山家與山外之爭〉,《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1997年7月,頁363-382。new window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上)〉《佛教圖書館訊》第10-11期,1997年9月,頁32-52。new window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下)〉,《佛教圖書館訊12期, 1997年12月,頁37-63。new window
釋覺泰,〈天臺思想中「性惡」的釐清與辨正〉,收錄於《第一屆宗教與佛學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1997年。
黃夏年,〈傳燈大師對儒法兩家性善惡思想的批判〉,《東南文化》,1998年1月。
王玉玫,〈天台「性惡說」初探〉,收錄於《第七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彚編》(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8年2月,頁277-286。
王仲堯,〈天台宗智顗的佛性論思想〉,《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98年第3期,1998年3月,頁60。
魏德東,〈論智顗的「一念」思想〉,《宗教哲學》4卷2期,1998年4月,頁101-105。new window
潘桂明,〈論唐代宗派佛教的有情無情之爭〉,《世界宗教研究》 1998年4期,1998年。
陳英善,〈慧思與智者心意識說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1998年7月,頁155-180。new window
黃夏年:〈傳燈大師對智者大師的繼承──有門性學思想框架的討論〉,《中國佛學》第1卷第1期,1998年10月。
張瑞良,〈天台智者的「一念三千」之研究〉,《臺大哲學論評》第11期,1988年11月,頁179-203。new window
陳世賢,〈吉藏對三論學之轉化--以吉藏之佛性思想為中心〉,《 正觀》第5期,1998年6月, 頁59-84。new window
鄧克銘,〈智者天台教觀中之心的涵義〉,《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年7月,頁187-215。new window
杜正民,〈當代如來藏學的開展與問題〉,《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年7月,頁243-280。new window
古正美,〈定義大乘及研究佛性論上的一些反思〉,《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年7月,頁21-76。new window
王志楣,〈試論智顗「佛不斷性惡」說之思惟方式〉,《中華學苑》第52期,1999年2月,頁23-35。new window
王月清,〈論中國佛教的人性善惡觀——以天臺宗為重點〉,《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9年02期,1999年2月,頁79-86。
李志夫,〈智者之圓教義及其形成之探討〉, 《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353-363。new window
李志夫,〈智者之圓教義及其形成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353-363。new window
黃素娟〈天臺「一念無明法性心」之探究〉,收錄於《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桃園:圓光佛學院),1999年8月。
潘桂明,〈天臺止觀及其實踐意義〉,《慈光禪學學報》第1期,1999年10月,頁237+239-252。
楊維中,〈真如遍在與生佛互具--天臺宗心性本體論的邏輯推展〉,《正觀》第10期,1999年9月, 頁45-66。new window
楊維中,〈論天臺宗的染淨善惡觀〉,《中國佛學》第3卷第1期,2000年4月,頁183-202。
楊維中,〈論華嚴宗的染淨善惡觀與妄盡還源的修行路徑〉,《妙林》第12 卷第.4期,2000年4月,頁51-62。
釋恆清,「批判佛教」駁議 ,《臺大哲學論評》第24期,2001年1月,頁1-46。new window
尚九玉,〈簡析宗教的人性論〉, 《宗教學研究》第50期, 2001年1月。
林志欽,〈天臺智顗教觀思想體系〉,《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2001年3月,頁205-232。new window
何保中,〈荀子「性惡」說的重新詮釋〉,《先秦儒家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系),2001年,頁6-1-6-22。
學斌,〈試論智者大師的 "性具" 思想〉,《閩南佛學院學報》第25期,2001年6月,頁188-198。
廖明活,〈吉藏與大乘「涅槃經」〉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2001年7月, 頁111+113-137。new window
楊惠南,〈智顗的「三諦」思想及其所依經論〉,《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2001年7月,頁67-109。new window
林志欽,〈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說之理論意涵〉,《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6期,2002年1月,頁3-41。
尤惠貞,〈從天台智者大師的圓頓止觀看病裡乾坤〉,《普門學報》第.8期,2002年3月,頁141-177。new window
釋大常,〈智者大師立「三藏教」依據之探究〉,《中華佛學研究》第6期,2002年3月,頁205-233。
賴賢宗,〈從如來藏三義到天台佛性論〉,《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2年7月,頁311-326。
程恭讓,〈略析「佛性與般若」在牟宗三哲學思想進展中的位置〉,《普門學報》第13期,2003年1月, 頁135-152。
龔杰,〈慧思、智顗與佛教的中國化〉,《海潮音》第84卷第1期,2003年1月,頁9-11;第2期,2003年2月,頁10-14;第3期,2003年3月,頁12-16。
郭朝順,〈論天臺智顗的「文本」概念〉,《哲學與文化》第346期,2003年3月, 頁61-76。new window
尤惠貞,〈天臺哲學底「形上學」詮釋與省思--以智顗與牟宗三之「佛教」詮釋為主的考察〉,《揭諦》第5期,2003年6月,頁1-31。new window
楊菁,〈傳燈大師「天臺傳佛心印註」的性具思想〉, 《通識論叢》第1卷,2003年6月,頁133-154。
關世謙,〈隋煬帝與佛教〉,《圓光佛學學報》第8期,2003年12月,頁205-224。new window
沈海嬿,〈境妙究竟──從《妙法蓮華經玄義》看天臺智顗對真理的論述〉,《中華佛學研究》,第8卷,2004年3月,頁371-438。
李四龍,〈天台智顗的如來藏思想述評〉,《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4期,頁5-12。
郭朝順,〈從智顗對「法華經」神變之詮釋論天臺哲學之成立 〉,《東吳哲學學報》第10期,2004年8月,頁93-143。new window
覺醒,〈天台“性具"思想初探〉,收錄於覺醒主編,《覺群.學術論文集(第三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7月),頁123-132。
楊維中,〈天台宗“性具善惡”觀論析〉,《人文雜誌》2004年第3期,頁38-44。
賴賢宗,〈《觀音玄義》與《觀音經疏》的「作者」問題與性惡說之創唱者的考察〉, 《「法華思想與天臺佛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2004年12月。
覺醒,〈天台宗關於“一心"的運用〉(收錄於覺醒主編,《覺群.學術論文集(第四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2月),頁219-227。
肖永明,〈性具善惡的現代意義〉(收錄於覺醒主編,《覺群.學術論文集(第四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2月,頁260-265。
曾其海,〈天臺宗研究中三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哲學與文化》32卷第2期,2005年2月,頁163-172。new window
陳堅,〈論智顗的「一念心」〉,《中華佛學研究》第9期,2005年3月, 頁127-149。new window
陳堅,〈貝施特和智顗論「惡」的宗教價值--兼談宗教中的「善惡」觀念〉,《普門學報》28期,2005年7月, 頁91-110。
劉雅婷,〈天臺「性具」思想的開展--以智顗和湛然為中心〉,《新世紀宗教研究》第5卷第1期,2006年9月,頁100-140。new window
蕭玫,〈《入楞伽經》之「成自性如來藏心」--論唯識思想影響如來藏之一端〉,《正觀》44期,2008年3月,頁5-33。
郭朝順,〈天台中道佛性思想與文化價值世界之安立〉,《玄奘佛學研究》第10期,2008年11月。new window
劉朝霞,〈天臺智者關于“惡”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四川大學學院學報》2008年4期,頁31-33。
王正,〈藏通別圓視野下的人性論——天臺智者大師人性學說解析〉,《柳州師專學報》2009年1期,頁70-73。
蕭玫,〈就《如來藏經》試析「如來藏」之原始義蘊〉,《正觀》49期,2009年6月,頁5-53。
林建德,〈試論牟宗三對天台智顗「不斷斷」思想之詮釋〉,《玄奘佛學研究》第13期,2010年3月,頁30-56。new window
釋性廣,〈智顗大師晚年止觀修證之研究〉,《玄奘佛學研究》第13期,2010年3月,頁57-94。new window
蕭玫,〈《入楞伽經》「無我如來之藏」的三段辯證〉,《正觀》52期,2010年3月,頁113-151。new window
林志欽,〈天台宗圓教法門之詮釋與普及化問題探討〉,《臺大佛學研究》第19期,2010年6月,頁63-128。new window
林志欽,〈天台宗之修行法門 -- 以智者大師之著作為範疇〉,發表於「天台與禪-- 第五屆法華思想與天台佛學」學術研討會」,2010年10月。
王藝航,〈智顗之性具善惡說〉,《魅力中國》2010年12期,頁159。

(二)近人外文期刊

西尾京雄,〈佛教經典成立史上に於ける華嚴, 如來性起經について〉,《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2 期,1943年3月,頁153-210。
安藤俊雄,〈明末の天台學匠幽溪傳燈の教學〉,《大谷學報》第34卷第3期,1954年12月,頁1-12。
安藤俊雄,〈藕益智旭の性具思想傳燈との交涉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 卷第1期,1954年9月,頁273-276。
仲尾俊博,〈普寂德門の教義批判〉,《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卷第1期,1956年1月, 頁134-135。
佐藤哲英,〈觀音玄義並びに義疏の成立に關する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 卷第1期,1957年1月,頁10-21。
[土+反]本幸男,〈性起思想と惡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第2期,1957年3月,頁141-149。
佐藤哲英,〈天台性惡法門の創唱者請觀音經疏の作者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9 卷第.2期,1961年3月,頁67-72。
安藤俊雄,〈如來性惡思想の創設者-- 灌頂說への反論〉,《大谷學報》第44卷第1期,1964年10月,頁1-22。
遠藤孝次郎,〈華嚴性起論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卷第1期,1965年12月,頁214-216。
佐藤哲英,〈性惡思想の創唱者は智顗か灌頂か安藤谷大教授の反論に對する疑問〉,《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 卷第2期,1966年3月,頁47-52。
末廣照純,〈傳燈撰《性善惡論》の特色〉,《天臺學報》第.26期,1984年.11月,頁110-115。
釋恆清,“T'ien-T'ai Chih-I's Theory of Buddha Nature:A Realistic and Humanistic”,《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13期,1990年1月,頁333-362。

丙、學位論文

(一)碩士論文

李燕蕙,《智者大師的實相論與性具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碩士論文,1984年6月。
郭朝順,《智者與法藏圓頓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尤惠貞,《天台性具圓教之義理根據及其開展之獨特模式》,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陳水淵,《智顗「四句」理論之研究》,台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吳宜芳,《智者「三諦圓融」思想之探微》,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張明傑,《智者與荀子性惡觀之比較研究──基於社會歷史發展的考察》,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林美華,《性具與性起思想之比較研究》,香港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許國華,《天台圓教與佛性思想之研究》,政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賴志銘,《天台智顗性惡說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林芳敏,《《大乘止觀法門》如來藏思想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戴裕記,《湛然《金剛錍》「無情有性」論思想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平坤,《論慧能會通般若與佛性的頓教禪法──《壇經》禪教思想探義》,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林妙貞,《試析「佛法身之自我坎陷」與天台圓教「性惡法門」之關係》,南華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明莉,《智者大師之一佛乘思想與實踐》,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釋如弘,《天臺智者大師之佛性思想暨其所含具之積極意義》,圓光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彥戎《從天臺宗圓別二教論山家山外之爭》,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孫瑞煖(釋覺泰),《天臺「性惡」思想之義涵義與辨正》,南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碩士論文,2001年。
趙東明,《天台智顗《摩訶止觀》「一念三千」說研究》,台大哲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劉朝霞,《天台宗隨自意三昧研究》,四川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2002年3月。
潘慧燕,《《觀音玄義》思想研究--以「性」, 「修」善惡為中心》,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李傳玲,《智顗止觀著作的教學研究:以佐藤哲英之判釋為主》的評述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
陳保同,《止觀與性具——智顗佛性論研究》,安徽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釋如田,《智者大師性具思想研究》,福建師範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2007年。
胡永輝,《智顗佛學思想世俗化趨向初探》,鄭州大學中國哲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二)博士論文

郭朝順,《湛然與澄觀佛性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林志欽,《智者大師教觀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金希庭,《唐湛然金剛錍的無情有性論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韓子峰,《天臺法華三昧之研究》,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夏金華,《.隋唐佛學三大核心理論的爭辯之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
程群,《智顗禪學探微》,復旦大學中國哲學專業博士論文,2004年。
林明莉,《南北朝佛性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陳乃腕(釋性廣),《智顗大師圓頓止觀法門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陳金輝,《吉藏與智顗法華思想之比較研究——以詮釋學方法為主》,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韓艷秋,《天臺智顗思想研究》,陜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11月。

丁、工具書

塚本善隆等編,《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出版社),1973年。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上海:上海出版社),1991年。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
荻原雲來編纂,辻直四郎監修,《梵和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