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子成德之學研究
作者:楊斐芬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振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格物致知在明明德以理御氣心統性情敬貫動靜克己復禮不遷不貳忠信所以進德知言養氣集義顏子成德之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6
第一章第一節 從北宋中期,針對德行方面,曾經對朱子的思想有過重要影響的哲學家作一簡要敘述。周敦頤講靜虛動直、明通公溥,張載講氣質之性,主張為學在求變化氣質,大程講鞭辟近、切問而近思、敬義夾持,小程講德性之知不同於聞見之知。李侗睟面盎背,氣象極佳,主默坐澄心,影響朱子甚巨。又就程子門人略作分殊,謝上蔡的毛病在驕矜,道南學派楊龜山氣弱,不能成大德,游薦山好高近禪,尹和靖持敬卻不窮理,其德有限。朱子對程門四大高弟記錄二程遺書之語錄皆不滿意,其語之病恰與其德之偏相應,明斥其入禪。
第二節,轉從平輩的交友狀況考察朱子與三個學派之間的關係。朱子與南軒交游甚密,由閩學轉湘學,主心為已發,先察識後涵養,再從湘學專回閩學,以為湖湘學派專務察識而不窮理致知,論點過高,其實兩者工夫並不相離,心實貫通已發與未發。
浙東學派呂祖牽與朱子合編近思錄,朱子多牽就其意。祖謙偏重史學,用功博雜,失之於多。
江西學派陸九淵與朱子的論爭為倫理學上的大事。陸子要人發明本心,不主張多看書,朱子主氾觀博覽,以為簡易工夫對廣大資質不高的學者並不妥當,本心受制於氣稟之偏,格物窮理之功於成德不可或缺。二人對中庸尊德性與道問學之意見略可做一分別,陸子偏尊德性,首先談緣起,談形上基礎,談最重要的內容仁,接著談在道問學上較少下功夫,朱子也以尊德性為本為大,道問學為小為末,但兩者交相為用,不可偏廢,故曰尊德性而道問學,其重視博文約禮,對德之大小均不肯放過,比起陸子意見,確是別有一番規模和特色。
第三節當時學風主要說明學者一般求學的通病在貪高與貪多。朱子對當世禪學的批駁,仍是以倫理為主軸,敬以直內,而不重義以方外,明德而不能推以新民,內聖而不顧外王。
第二章 分理氣與心性情二部分作分梳。理氣的關係就兩個層次言,就時間言,是合一的,不分先後,同時存在的。理是潔淨空闊的世界,氣凝節結造作時,理便在其中。就邏輯言,是兩分的,理為氣之基礎,理先氣後,兩者截然有分。理是朱子形上哲學最重要的關鍵字,天道即天理之流行,宇宙自然人生全都是理的不同分殊狀態。理一而氣殊,仁一而義殊,體一而用殊,德性亦即義理之性,君臣父子夫婦兄弟相處之道有不同的理在其中。氣有清濁、偏全、昏明、盛衰之不同,因其不同,理受制於其中而不能無偏,故有氣強理弱之說,此說為修養論提供了基礎。人靠後見識與用力之多寡可以以理矯氣,排除氣稟之雜。
在哲學方法上,採伊川說法,提出成德之體用觀。體用只是一理,有別又未嘗相離,況體用不定,範圍運用之廣,為中國哲學之特色。
理氣不雜不離的關係,推出獨特的性命觀,若以理御氣,氣隨理行,則性命得其本然,稱性命於德,反之稱性命於氣,於氣於德的重點在「勝」字,自身修德行仁,謹守天理,依義理行事。
心統性情人性論:修身在心上下工夫,人心萬理具備,本具天德,因其知覺的對象即是理。若撿擇義理則稱為道心,不撿擇義理,任私欲橫行,即稱為人心,人心道心不是兩個心,是一個心的兩種可能性,亦即聽從不聽從義理指揮的差別而已。張子曰「心統性情」,性是心之理,情是性之動,一為體,一為用,一為未發 一為已發,心則兼體用,貫通已發未發而為兩者之主宰。
朱子對孟子收放心一事提出辨正,收放心不是空守此心不動,而是明盡萬理,把心收斂安放在義理上,換言之,以義理養心,隨時隨處,無分動靜,均須存養。
第三章以仁為德之核心,主張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生生之德,故此心必仁。仁為心之全德。朱子以元亨利貞之天德配仁義禮智之人德,以春夏秋冬四季配愛恭宜別四端之情。
朱子曰「德是道之實,仁是德之心」道是人倫日用當行的理,德是得此道而不失,仁是私欲盡去而心德之全 德是道之實,一如據於德,道在事上行,因德而有所據。仁是眾德之所依,為成德之安頓處、之核心。
性之大目,包括仁義禮智四德 不包括信德,是因為信在其中矣。四德的關係就是體用的關係,四德各有界限,又可合而為一仁。
仁者愛之理即是就四者分別來說,義是宜之理,禮是恭敬之理,智是分別是非之禮。因有愛宜恭敬是非之情,而証成有仁義禮智之理為基礎。
朱子以伊川「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兩個角度看仁字。專言則曰「仁者,心之德」仁包仁義禮智四者。偏言則曰「仁者,愛之理」偏指一端,因惻隱之心而知仁為愛之理 專言與偏言雖界限分明,但彼此不離。
對於仁,朱子辨正孝弟是行仁之本,而非仁之本,無私欲,只是公(心無私),為仁之前事,要再加上「正」(好惡當理)二者並濟方為仁。
第四章提出居敬、格物致知、克己復禮三項修德之方。繼承明道「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伊川「主一閑邪」以居敬為聚德之要法。上蔡解為常惺惺,朱子以為不穩當,常惺惺只是將心喚醒,偏於靜,而居敬是內外交相養,動靜皆要下工夫的警敏狀態,顯然有區分。
另外針對靜坐亦為居敬之一法,但並不與讀書劃為兩途,不能因為主靜坐,貪求省事,就廢棄讀書。基本上居敬是貫通動靜的,由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這些日常態度都是修身的緊要處,仲弓言居敬而行簡,外工夫做得越細密,德便相對得高。
格物致知在明明德,朱子格物的目的是為了明明德,他主要以大學的理論為間架。明德是人人得之於天,光明正大的本性,其具體內容即是仁義禮智,亦即孟子所言良知良能。如何明德,格致誠正修就是五種工夫,缺一不可,定靜安慮得是修德工夫的效驗。朱子在格物補傳曰:致知在格物,在即物而窮理,格,至也,物,事物。格物即窮盡事物之理,不管精粗大小,隨事遇物都要去格。而讀書即是格物的重要工夫,反求自身義理是讀書的第一義,藉著對書中義理的體認,以喚醒並鞏固心中的義理,以管攝維持人心,使德行不至荒廢。
克己復禮,不遷不貳之工夫主要體現在顏子身上,與原憲克伐怨欲做對比,克己是向內,克伐怨欲是向外,克己的層次較高。克己復禮與仲弓主敬行恕相比,一是殺賊,一是防賊,克己較深密難為。朱子對禮極端重視,克己必須落實為細密的禮文,仁的工夫更加推進一步,成德工夫於焉完成。克己復禮之目,具體說來即是在視聽言動上留意。容貌辭氣之間乃成德之符驗,大賢成德即在此著力。
第五章跟前面各章比起來,此章是較小的德,朱子討論孟子知言養氣集義,另曾子的忠恕之道由曾子與曾點的對比顯示其德。
壹、 原文部份
1.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8冊),臺北,文津書局,1986,初
版。
2.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縮印本(上、下),臺北,中文出版
社,1970,初版。
3. 尹波、郭齊 點校,《朱熹集》(10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6,一版。
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一版。
5. 朱熹纂集,江永集註,《近思錄》,臺北,廣文書局,1981,再版。
6. 張伯行集解,《近思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臺一版
十一刷
7.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初版。
8. 宋程頤、宋朱熹《易程傳‧易本義》,臺北,世界書局,1996,
初版十三刷。
9. 岡田武彥主編《上蔡語錄》,臺北,廣文書局,1980,再版。
10. 嶄新編校本《張載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
11.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
12. 清‧胡寶瑔,《周子全書》,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初版。
13. 王懋竑纂訂,《朱子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二版。
14. 黃宗羲,《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91,五版。
15. 點校新編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鵝湖出版社,1984,初版。
16. 王守仁撰、吳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一版三刷。
貳、 一般參考書目(以姓氏筆劃為序)
1. 王孺松,《朱子學》(上下),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1985,初
版。
2.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下),臺北,臺灣商務,1990,修
訂四版
3.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初版。
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三),臺北,正中書局,1969,臺new window
初版。
5.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再
版三刷。
6. 李震,《基本哲學探討》,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1,增訂再
版。
7. 李震,《中外形上學比較研究》(上下),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982,初版。
8. 李日章,《程顥.程頤》,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初版。
9. 李國鈞主編,《中國書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一版。
10. 余雄,《中國哲學概論》,臺北,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1977,一
版。
11.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1987,new window
初版。
12.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初版。new window
13. 胡美琦,《中國教育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四版。
14. 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臺灣開明書店,1964。
15.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new window
初版。
16. 侯外廬等,《宋明理學史》(上),人民出版社,1984,一版。
17.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校訂版。
1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校訂版。
1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校訂版二刷。
20. 高思謙,《中外倫理哲學比較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
初版。
21. 高令印、陳其方,《福建朱子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初版。
22.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十版。
23. 曾春海,《晦庵易學探微》,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83,初版。
24. 曾春海,《陸象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初版。
25. 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圖書,1990,初版。new window
26.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初版。new window
27.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再版。new window
28.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初版。new window
29.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初版。new window
30.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new window
修訂版三刷。
3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32.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初版。
33.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new window
知三聯書店,1995,一版。
34.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1,初版。
35. 張永雋,《二程學管見》,臺北,東大圖書,1988,初版。
36. 張立文主編,《心》,臺北,七略出版社,1996,初版。
37. 張立文,《理》,漢興書局有限公司,1994,初版。
38. 張德麟,《程明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初版。
39.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
限公司,1989,初版。
40. 馮達文,《宋明新儒學略論》,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初版。
41. 項退結,《中國哲學之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初版。
42. 黃秀璣,《張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再版。
43. 蒙培元《中國人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初版。
44.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人民出版社,1998,二版。
45.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文津出版社,1990,初版。
46.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朱子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new window
文津出版社,1991,二刷。
47. 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new window
二版二刷。
48. 蔡仁厚,《宋明理學 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增
訂版三刷。
49. 蔡方鹿,《程顥程頤與中國文化》,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
50.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3,初版。new window
51.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初版。new window
52. 黎建球,《朱熹哲學》,知音出版社,1978,初版。
53.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十一冊至十五冊「朱子新學案」,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1982。
54.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九冊「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聯經
出版公司,1982。
55.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十冊「宋代理學三書隨劄」,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1982。
56.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1988,初版。
57.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初版。new window
58.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1995,增訂三版。
59. 劉宗賢,《陸王心學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一版
一刷。
60. 劉翔,《中國傳統價值觀念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2,
初版。
61. 謝冰瑩編譯,《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5修訂六版。
62.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
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初版。
63. 韓鍾文,《中國儒學史》(宋元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7,
一版。
64. 羅光,《儒家形上學》,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80,三版。new window
65. 羅光,《儒家生命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初版。new window
66.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宋代篇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1984,增訂重版。
67. 臺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初版。
參、學位論文
1. 張鍠焜,《朱子讀書法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0年
2. 趙顯圭,《朱熹人文教育思想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new window
論文,1998
肆、期刊論文
1. 曾春海,<朱子德性修養論中的「格物致知」教>,哲學與文化new window
9:3,71-。
2. 曾春海,<朱熹的教育哲學及其教育事業>,政治大學學報67,
82-。
3. 曾春海,<「敬」概念在朱學之提出與涵義>,哲學與文化,20:new window
2,82-2,頁174-180。
4. 曾春海,<儒家人文生命的實踐-----由「敬」的工夫入路省察>,new window
北京,國際儒學,十四期。
5 張永雋,<朱熹的教育哲學思想及其人生價值觀>,臺大哲學
論評16,82-1,頁97-118。。
5. 鐘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下冊),中央研究
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82-5。
6. 黎建球,<朱熹的形上思想>,哲學論集10,66.12,頁24-75new window
7. 羅光,<朱熹的形上結構論>,哲學與文化,9:6,71.06,頁21-new window
31
8. 劉述先,<朱熹的思想究竟是一元論或是二元論?>,中國文哲new window
研究集刊1,80.03,頁181-198
9. 羅光,<朱熹的理氣在形上學的位置>,哲學與文化,10:6=109,new window
72.06,頁2-4
10. 張慧珍,<朱熹讀書說淺論>上,孔孟月刊,28:2=326,78.10,new window
頁29-34
13.張永雋 ,<從程朱理氣說析論朱熹心性論之要義>,哲學論評12,
78.01,頁73-106
14.李志林,<論朱熹「理一分殊」說的積極意義>,哲學與文化,new window
20:10=233,82.10,頁999-1007
15.龔道運,<朱熹及其心學>,國立編譯館館刊 8:1,68.06,頁
69-112
16.董金裕,<朱熹與四書集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0(上),84.06,
頁1-13
17.成中英,<原性與圓性: 論性即理與心即理的分疏與融合問題兼
論心性哲學的發展前景>,鵝湖學誌,13,83.12,頁1-4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