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十七世紀以來台灣西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
作者:陳翰霖
作者(外文):Han-Lin Che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地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瑞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地形變遷海岸平原台灣西南部Landform changeCoastal plainSouthwestern 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1) 專書(3) 專書論文(4)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8
台灣西南海岸平原北起雲林北港溪口,南迄高屏溪間,昔日分別有笨港、蚊港、倒風港、台江、堯港、打鼓港等潟湖,根據荷據時期古文獻所載,早在十七世紀時便以洲潟地形著稱,內海水域總面積約達615平方公里,西側則有南北向濱外沙洲成群羅列。其後歷經三百多年的演變,內海逐漸淤填,至1990年時水域僅存60平方公里。本研究以荷據時期以來三百多年間為尺度,選取北港溪以南至高雄之間的海岸平原為研究區,掌握海岸線、沙丘及河道等最顯而易見的地形變遷為主題,採用文獻探討、航照判讀、地圖比對及計測、野外實察、室內分析等研究方法,描繪十七世紀以來台灣西南海岸平原的海岸線、沙丘及河道變遷,探究地形變遷的發生原因與區域差異,以及對人的影響。研究成果得知,台灣西南海岸平原因受山麓帶地盤隆升、地形坡降、河流輸沙、氣候特性等自然因子影響,促使地形易於改變,加以聚落擴張、水庫興建、堤防修築、埤圳開鑿、海埔地圍墾、河道取直、地盤下陷等人文因子的介入,地形變遷現象更為顯著。在地形變遷的區域差異上,整體而言大致以鹽水溪為界劃分南北兩段,北段海岸因受八掌溪及曾文溪輸沙,以及歷次改道規模南北擺幅達20及25公里的影響,地形變遷遠比南段海岸顯著,海岸線整體雖向西推移,但濱外沙洲西側則呈現侵蝕,其最高侵蝕速率每年達12公尺。濱外沙洲整體向陸側移動與陸地連結,外傘頂洲1904至1990年間移動率達每年約50公尺,海岸地形變遷顯著。地形變遷對人的影響表現在河道港灣淤積、沿岸聚落興衰、洪患暴潮威脅、土地利用改變、土地權屬爭議、行政區界劃定、丘沙飄移危害等七方面,與當地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台灣地區地狹人稠且多山地與丘陵,因此土地資源益顯珍貴,台灣西南海岸平原為本島最大的平原區,工商業開發日益蓬勃,若能對本區地形環境特色深入了解,將有助於土地開發之適當規劃利用參考。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Holland and Chin Dynasty, the coastal landform of Southwestern Taiwan is characterized by liman coast, which was marked by lagoons and offshore bars. Lagoons of Peikang, Wenkang, Taofengkang, Taichiang, Yaokang and Takukang are along the coast from Yunling to Kaohsiung in 17th century, the total areas is about 615 km2. Then lagoons have been filled up and reclaimed as fish ponds and salt pans due to rapid sedimentation in the typhoon seasons over the past three hundred years, landform changes in this areas are notable. This study focuses on coastal plain from Peikang-chi to Kaoshiung devoting to the most observable landform changes of coastline, sand dune and river channel. Based on reviewing documents, aerial photo interpretation, field excursion, map work, data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The result presented that tectonic uplifting of foothill, river terrain, high river loading and changeable climate regim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hysical factors to influence landform changes. In contrast, the human activities influenced landform changes such as expansion of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 of irrigation canals and dams, reclamation of tidal flat and straightening of river channel. There are some spatial variations of landform change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sections. Landform changes in the nothern section seem to be more notable than southern ones. Because of Pachang-chi and Tsengwen-chi were avulsed five and four times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the shifting range is about 20 and 25 km, however, the channel was confined after the dyke had been constructed in 1920s. The coastline has prograded westward, however, the west coast of offshore bars have been eroded with a maximum rate of 12m/yr in average. In addition, the offshore bar migrated landward, such as Waishanting Bar moved in SE orientation toward the land with a rate of 51 m/yr from 1904 to 1990. Responding to the abundant sand supply from Choushui-chi and Tsengwen-chi, sand dunes distributed mainly in Peikang and Tainan coastal plain. Most of the sand dunes decreased in altitude caused by human modification, however, Luerhmen sand dunes have been increased due to the continuous sediments supply from the river mouth of Tsengwen-chi. Landform changes of this area have exerted some impacts on people''s life, such as the decline of ship ports, the threat of flood, the change of landuse, the damage of sand storm, the controversy of land ownership, etc. Obviously, the landform changes and human behavior have been interrelated closely to each other over last three hundred years. Overall, the landform changes of coastal plain in Southwestern Taiwan were caused by long term physical processes, but modified strongly by human agency in the recent time. Since land resources in Taiwan are limited, coastal plain in Southwestern Taiwan is valuable.
外文部份
Arnold, C.L., Boison, P.J.& Patton, P.C.(1982):Sawmill Brook:an example of rapid geomorphic change related to urbanization, Jour. of Geol., 90, pp.155-166.
Birds, E.C.F.(1984):Coasts, Basil Blackwell, England, 320p.
Bray, D.I.(1987):A study of channel in a reach of the North Nashwaaksis stream, New Brunswick, Canada,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12, pp.151-165.
Bridges, P.(1976):Lower Silurian barrier islands, Sedimentology, 23, pp.347-362.
Brisbane, R.J.N.(1980):Channel changes on the Macquarie Rivulet, New South Wales, Zeitschrift fur Geomorlohologie, 24(2), pp.168-179.
Carter, R.W.G.(1988):Coastal environmental, Academic Press, London, 617p.
David, H.(1979):Australian landform example no.30 delta barrier spit, Australian Geog., 14, pp.248-251.
Davies, J.L.(1977):Geographical variation in coastal development, Longman, New York, 204p.
Doland, R.(1972):Barrier dune system along the outer banks of North Carolina: Reappraisal, Science, 176, pp.286-288.
Eardley, A.J.(1938):Yukon channel shifting, Geol. Soci. of Am. Bull., 49, pp.343-357.
Emery, Y.O.& Stevenson, R.E.(1957):Estuary and Lagoon, Men. Geol. Soc. Am., 67, pp.673-750.
Emmett, W.W.(1974):Channel changes, Geology, 2, pp.271-272.
Fisher,J.J.(1968):Barrier island formation: discussion, Bull. Geol. Soc. Am., 79, pp.1421-1428.
Folk, R.L. & Ward, W.C.(1957):Brazos River bar: a study in the significance of grain size parameters, Jour. of Sed. Petro., 27(1), pp.3-26.
Glaeser,J.D.(1978):Global distribution of barrier islands in terms of tectonic setting, Jour. Geol., 36(3), p.283.
Gregory,K.J.(1977):River channel changes, John Wiley & Sons, 448pp.
Hart,M.G.(1986):Geomorphology:pure and applied, George Allen & Unwin,London, pp.148-152.
Hickin, E.J.& Nason, G.C.(1975):The character of channel migration on the Beatton River, Northeast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Geol. Soci. of Am. Bull., 86, pp.487-494.
Hoyt, J.H.(1967):Barrier islands formation, Bull. Geol. Soc. Am., 78(9), pp.1125-1136.
Hsu, T.L.(徐鐵良,1962):A study on the coastal geomorphology of Taiwan, The Proc. of the Geol. Soci. of China, 5, pp.29-43.
Kidson, C.; Collin, R.L.; Chisholn, N.W.T.(1989):Surveying a major dune system-Braunton Burrows, North-West Devon, The Geog. Jour., 155(1), pp.94-105.
Lapointe, M.F.& Carson, M.A.(1986):Migration patterns of an asymmetric meandering river:The Rouge River, Quebec,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2(5), pp.731-743.
Lawler, D.M.(1993):The measurement of river bank erosion and lateral channel change:a review,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18, pp.777-821.
Leopold, L.B.(1972):River channel change with time:an example, Geol. Soci.of Am. Bull., 84, pp.1845-1860.
Lin, J.C.(林俊全,1996):Coastal modification due to human influence in South-western Taiwan,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 5, pp.895-900.
Liu,T.K;Sung,Q.C.;Chen,K.Y.;Pi,Z.L.;Yang,C.H.;Cheng,P.H.(劉聰桂等,1997): Tectonic subsidence and uplift in the Zeikang-Hopi area of Southwestern Taiwan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Jour. of the Geol. of China, 40(1), pp.155-165.
Monkhouse, F.J.& Small, J.(1978):A dictionar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dward Arnold, London, pp.61.
Pethick, J.(1984):An introduction to coastal geomorphology,Edward Arnold,London,260pp.
Phleger, F.B. & Ewing, G.C.(1962):Sedimentology and oceanography of coastal lagoons in Baja California, Mexico, Bull. Geol. Soc. Am., 73, pp.145-182.
Pierce, J.W.(1969):Sediment budget along a barrier island chain, Sed. Geol, 3, pp.5-16.
Schwartz, M.L.(1982):The encyclopedia of beaches and coastal environments, Hutchinson Ross, New York, pp.123-517.
Sun, S.C.(孫習之,1964):Photogeologic study of the Tainan-Kaohsiung coastal plain area, Taiwan, Petro. Geol. of Taiwan, 3, pp.39-51.
Sun, S.C.(孫習之,1970):Photogeologic study of the Tainan-Hsinying coastal plain area, Taiwan, Petro. Geol. of Taiwan, 7, pp.133-144.
Sun, S.C.(孫習之,1971):Photogeologic study of the Hsinying-Chiayi coastal plain area, Taiwan, Petro. Geol. of Taiwan, 8, pp.65-75.
Sun, S.C.(孫習之,1972):Photogeologic study of the Peikang-Choshuichi coastal plain area, Taiwan, Petro. Geol. of Taiwan, 10, pp.189-199.
Walker, H.J. & Mossa, J.(1986):Human modification of the shoreline of Japan, Physical Geography, 7(2),pp.116-139.
Yang, C.H.; Cheng, P.H.; Shen, Y.Y.; Liu, T.K.; Sung, Q.C.(楊潔豪等,1997):Mapping of Groundwater with the Direct Current Resistivity Method in the Area between the Pachang-Chi and Tsengwen-Chi, Southern Taiwan, TAO, 8(3), pp.313~328.
中文部份
中央氣象局(1994):氣象報告彙編,第五篇,1981-1990。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長江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長江航道局規劃設計研究所(1985):長江中下游河道特性及其演變,272p.。
尹學良(1996):河床演變河道整治論文集,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51p.。
任美鍔(1994):中國的三大三角洲,高等教育出版社,332p.
王興啟(1974):臺灣主要商港的地理變遷,台北市立女子師專學報,5,pp.305-342。
台南縣文獻委員會(1960):台南縣志稿,卷一自然志(上),35p.。
台灣省水利局(1961-1996):台灣省建設統計。
台灣省水利局(1988):嘉義沿海地區地盤下陷檢測報告。
台灣省建設廳水利局(1948):台灣省水利要覽,336p.。
台灣省新聞處(1952):台灣的水利工程,pp.12-14。
石再添(1979):台灣西南部嘉南洲潟海岸的地形及其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5,pp.11-48。new window
石再添(1980):台灣西部海岸線的演變及海埔地的開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6,pp.1-36。new window
石再添(1981):台灣西部的剖面地形與灘砂礫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7,pp.1-36。
石再添、張瑞津、林雪美、張政亮、連偵欽(1993):台灣西部海岸沙丘之地形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19,pp.99-148。new window
石再添、張瑞津、林雪美、張政亮、劉明錡、陳政典(1995):台灣西南部河口地區之地形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23,pp.109-150。new window
石萬壽(1985):二層行溪下游溪道的變遷,史聯雜誌,7,pp.47-54。
刑嘉明、李寶田(1984):京津地區自然環境演變及其與環境活動的關係,環境變遷研究,1,pp.6-18.
朱敏、賴德政、張力中(1996):台南縣七股沿海之地層下陷與海岸地形變遷,紀念顏滄波教授地質研討會論文集,pp.167-171。
何培夫編(1992、1994、1995):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台南市篇、台南縣篇、嘉義縣帶篇、高雄縣篇,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何春蓀(1971):台灣地質概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吳東錦(1990):台南台地台南層之碳十四定年研究及其在新構造運動上之意義,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59p.。
吳啟南、李光炎(1995):嘉南沿海沙洲島的變遷分析利用多時衛星影像及航照,pp.2-1~2-13。
吳啟南、彭淼祥、蕭國鑫(1991):外傘頂洲的變遷分析,遙感探測,15,pp.1~26。
吳啟南等(1996):雲林海岸遙測變遷分析研究,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06-3-86-0180報告。
吳新榮(1954):青峰闕與青鯤身,南瀛文獻,2(1),pp.71-72。
李逢春(1988):曾文溪中下游河道變遷及其對地理環境影響之研究,省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教系。
李源泉(1992):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七十年大事年表,290p.。
沈玉昌、龔國源(1986):河流地貌學概論,科學出版社,pp.184-207.
林玉茹(1993):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27p.。new window
林雪美(1996):台灣西部河口地區之地形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9p.。new window
林朝棨(1957):台灣地形,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朝棨(1960):台灣西南部之貝塚與其地史學意義,考古人類學刊,15,pp.49-94.。new window
林朝棨(1962):概說台灣第四紀的地史並討論其自然史與文化史的關係,考古人類學刊,17,pp.7-44。new window
林朝棨(1963):台灣之第四紀,台灣文獻,14(1-2),91p.。
林義棟 (1996):台南縣宅港及三寮灣鑽探岩心沈積環境分析,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19p.。
林銘崇、王志成(1983):河口海岸地形變化之預測模式,中國工程學刊,6(3),pp.141-151.
林銘崇、莊文傑(1985a):外傘頂洲地形變遷之研究,土木水利,12(3),pp.23-39。
林銘崇、莊文傑(1985b):濁水溪河口海岸地形變化之數值模式,台灣水利,33(3),pp.13-23。
林銘崇、楊德良、鄭兆麟(1988):河口海灘地形變化之數值模式,第四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中興大學,pp.351-372。
邱智穎、黃宏斌(1995):彎道泥沙沖淤之試驗研究,臺灣水利,43(4),pp.27~36。
姜善鑫、于靜元(1993):嘉南平原洪患區的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16,pp.1~20。new window
洪敏麟(1972):從潟湖曲流地形之發展看笨港之地理變遷,臺灣文獻,23(2),pp.1-42。new window
洪麗完(1996):台灣古文書專輯(上)(下),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胡春宏、許少華(1997):海峽兩岸河流泥沙問題之比較,臺灣水利,45(3),pp.61~70。
范光龍(1984):近岸海流與沿岸環境之關係,環境科學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pp.40-47。
范勝雄(1978):三百年來台南港口之變遷,台灣文獻,29(1),pp.43-48.new window
孫承烈、宋力夫、李寶田、張修桂(1984):漯水及其演變,環境變遷研究,1,pp.53-63.
孫林耀明(1988):台灣西岸海埔地自然特性及開發利用,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59p.。
徐享崑、劉豐壽、鄭昌奇(1995):台灣地區地層下陷之現況、成因與對策,台灣水利,43(3),pp.19-29。
徐泓(1983):清代台灣天然災害史料彙編,行政院國科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2-01號,pp.35-105。
徐鐵良(1965):嘉義的潮汐灘地,臺灣省地質調查所彙刊,16,pp.18-25。
馬廷英(1957):西太平洋海面升降之原因,中國海洋誌第四卷,2,pp.1-6。
康乃恭(1962):台灣海埔地之河川與河口,臺灣銀行季刊,13(2),pp.156-172。new window
張石角(1973):曾文溪三角洲之沈積作用,國科會會報,6,pp.99-119。
張金機、簡仲璟、曾相茂(1994):台灣地區波浪特性分析,台灣四周海象氣象調查報告,港灣技術研究所,pp.2-1~2-15.
張劭曾(1962):台灣海埔地之地形變遷,台銀季刊,13(2),pp.70-90。new window
張炎憲、陳美蓉編(1993):台灣史與台灣史料,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308p.
張長弓(1992):論淮河流域的自然災害與治理,大陸經濟研究,14(6),pp.141~153。
張長義等(1994):台灣沿海地區環境敏感地帶保護示範-環境基本資料庫之建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執行,587pp.
張政亮(1993):台江內海海岸變遷及其開發之研究,文化大學地理學訊,no.19,pp.6-27.
張政亮(1995):台灣海岸沙丘之地形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41p.。new window
張瑞津(1985a):濁水溪平原的地勢分析與地形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11,pp.199-228。new window
張瑞津(1985b):濁水溪沖積扇河道變遷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學研究,7,pp.85-100。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6a):臺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26,pp.19-56。new window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6b):二仁溪流域地形變遷之研究,中國地質學會年會論文摘要。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6c):古倒風內海地形變遷之研究,「台灣之第四紀」第六次研討會論文集,pp.149-153。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6d):台南地區河道變遷的研究,中日地形聯合大會論文集,pp.13-16。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7a):臺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27,pp.105-133。new window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7b):臺灣西部嘉義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雲南地理環境研究,9(2),pp.22-26。new window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8):臺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28,pp.83-106。new window
曹永和(1960):台灣水災史-清代台灣之水災與風災,臺灣銀行季刊,11(2),pp.154-193。new window
曹永和(1961):歐洲古地圖上之台灣,台北文獻,1,pp.1-41。
梁綿來(1988):嘉義海岸平原地盤下陷之探討,台灣水利,pp.55-74。
許浩堯、黃宏斌(1995):上游河道之沖淤演算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6(4),pp.293~301。
郭金棟(1990):台灣海岸地形變化及其未來開發利用,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pp.5-14。
陳于高(1993):晚更新世以來南台灣地區海水面變化與新構造運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博士論文,159p.。
陳友飛(1995):福建東南沿海海岸地貌災害及其減災對策,地貌環境發展,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pp.227-230.
陳平護(1995):台灣西南海岸平原電性地層學研究報告-八掌溪至曾文溪,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平護(1997):台灣西南海岸平原電性地層學研究報告-北港溪至八掌溪,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平護、黃義松、楊潔豪、宋國城、劉聰桂 (1996):台南-新營海岸平原的電性地層學研究,中國地質學會八十五年年會論文摘要,pp.335-339。
陳政典(1995):雲嘉洲潟海岸之地形學研究,國立臺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07p.。
陳洲生、陳建志 (1995):有效的海岸地質探查法:暫態電磁法,工程環境會刊,14,pp.29-37。
陳美鈴(1997):嘉義平原地區生態環境的特色,嘉義師院學報,11,pp.391~423。
陳振文(1964):台灣河川濬填問題之研究,台銀季刊,15(1),pp.77-108。
陳國彥(1981a):台灣暴潮災害之研究,國立台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學研究,5,pp.1-35。
陳國彥(1981b):清代侵台颱風災害之初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報,26,pp.381~398。new window
陳國彥(1986):台灣的水災類型與分布,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4,pp.27~37。new window
陳惠芬(1984):從三角點檢測成果見到的台灣地盤上升,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3,pp.129-140。
陳朝信(1996):雲嘉南地區賀伯颱風災害檢討報告,臺灣公路工程,23(4/5),pp.75~96。
陳翰霖、張瑞津、石再添(1998):十七世紀台灣西南部洲潟海岸地形概觀,「台灣之第四紀」第七次研討會論文集,pp.24-28。
陳鎮東、王冰潔(1998):台灣的湖泊與水庫,科學月刊,29(3),pp.186~194。
喬彭年、周志德、張虎男(1994):中國河口演變概論,科學出版社,192p.。
曾信勝等(1997):嘉南一帶近海海底地形之研究,地質,17(1/2),pp.107~120。
湯麟武(1962):台灣海埔地之漂沙,台銀季刊,13(2),pp.189-214。
湯麟武(1964):台灣河川河口問題之研究,台銀季刊,15(1),pp.66-76。new window
黃永松(1997):台灣古地圖(上)(下),遠流出版社。
黃奇瑜(1996):濁水溪沖積扇之地質鑽探岩心有孔蟲微體化石分析及地層對比研究,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及水文地質研討會論文集,pp.55-66。
黃芳男(1983):台南市地形變遷的證據,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1,pp.29-45。
黃俊德(1979):台灣降雨沖蝕指數之研究,中華學土保持學報,10(1),pp.127-143。
楊博仁、謝章淦、龔誠山(1996):LITPACK模式應用在海岸地形變遷之研究,中興工程,52,pp.13~25。
楊博仁、龔誠山(1997):海岸地形變遷數值模擬及應用探討,中興工程,56,pp.21~36。
楊錦釧(1992):台灣地區水庫淤積問題之探討,土木水利,19(3),pp.72~73。
經濟部水資會(1985):台灣河川輸沙量推估研究,經濟部74年度研究發展專題,57p.。
經濟部水資會(1992):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台灣水文年報。
鄭瑞壬(1991):桃園台地海岸沙丘及其土地利用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pp.38-45。
嘉義縣政府(1967):嘉義縣志,卷一土地志。
廖秋雄(1996):賀伯颱風水災災情與災因探討,水利,1(7),pp.85~95。
臧振華等(1994a、1994b):台閩地區考古遺址: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
趙希濤、張景文(1986):中國沿海全新世海面變化的基本特徵,中國海岸演變研究,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pp.178-194.
劉平妹、王鑫、許民陽(1991):台灣海岸地區之地形演變,台大地質系,104p.。
劉祖乾(1998):曾文溪河口的海岸變遷,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4,pp.32~47。
劉素芬(1997):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3,pp.126~134。
劉鴻喜(1972):台灣西岸海埔地區概觀,地學彙刊,2,pp.33-39。
蔡金吉、蔡立宏、黃清和(1993):外傘頂洲之地形變遷現場調查研究,第15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pp.623-633。
鄧國雄(1985):淡水河系下游河道變遷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9,pp.127-177.
鄧國雄(1987a):淡水河下游河道床質粒度分析,中國地理學會,15.new window
鄧國雄、高慶珍、許哲明、蔡佩娥(1987b):淡水河系下游河道的形態及演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11,pp.135-169.
盧嘉興(1959):嘉義縣屬海岸線演變考,臺灣文獻,10(3),pp.27-34。
盧嘉興(1962):曾文溪與國賽港,南瀛文獻,8,pp.1-28。
盧嘉興(1963):八掌溪與青峰闕,南瀛文獻,9,pp.91-126。
蕭國鑫、李元炎、吳啟南、陳仁仲(1993):濁水溪口環境變遷分析,遙感探測,19,pp.1~24。
蕭慶章(1989):台灣地下水位變化與地盤下陷概況,礦業技術,27(1),pp.2~20。
賴慈華、劉平妹(1996):濁水溪南岸平原之晚第四紀地下地質,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及水文地質研討會論文集,pp.79-100。
戴子莊(1964):台灣河川之漂沙,台銀季刊,15(1),pp.139-157。
謝國正、吳素禎(1996):台灣水庫之泥沙問題與對策,中興工程,53,pp.97~104。
謝章淦、蘇榮昌、鄧耀里、楊慶宗、龔誠山(1995):雲林海岸地區地形變遷研究,中興工程,46,pp.39~48。
顏啟照、何智武(1977):曾文水庫集水區輸砂量之估算,土木水利,4(2),pp.1~28。
羅慶瑞(1995):砂洲與砂丘形成之判定準則,臺灣水利,43(1),pp.70~77。
龔誠山(1996):數值分析法應用於海岸地形變遷之探討,中興工程,50,pp.29~44。
引用古文獻
程大學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眾文圖書公司。
Concepcion:台灣略記(1788),收於眾文圖書公司「巴達維亞城日記」書中。
蔣毓英:臺灣府志,康熙二十五年(1686),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高拱乾:臺灣府志,康熙三十四年(1695),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康熙四十九年(1710),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周鍾瑄:諸羅縣志,康熙五十六年(1717),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陳文達:鳳山縣志,康熙五十八年(1719),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陳文達:臺灣縣志,康熙五十九年(1720),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乾隆六年(1741),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乾隆十一年(1746),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乾隆十七年(1752),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乾隆二十五年(1760),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嘉慶十二年(1807),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清一統志臺灣府,嘉慶二十五年(1820),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姚瑩:東槎紀略,道光九年(1829)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道光九年(1829),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林棲鳳等:台灣采訪冊,道光十年(1830),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著者不祥:台灣府輿圖纂要,同治初年(約1862),宗青圖書出版社印行。
夏獻綸:臺灣輿圖並說,光緒六年(1880)。new window
作者不詳:臺灣地輿全圖,約1891年。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光緒二十年(1894)。
作者不詳:嘉義管內採訪冊,光緒二十三年(1897),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作者不詳:台灣私法物權編,(約1910),台灣文獻叢刊第150種。
黃典權:台灣南部碑文集成,(1994),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參考地圖
日本水路部(明治二十九年,1895):安平泊地,1/18166。
日本水路部(明治二十九年,1895):打狗港,1/8800。
山吉盛義(明治三十二年,1899):台灣諸島全圖,東京地學協會。
佐佐木邦磨(明治三十四年,1901):台南縣管內圖,小出書局。
佐佐木邦磨(明治三十四年,1901):嘉義廳管內圖,小出書局。
新高堂(大正十一年,1922):台灣地圖,新高堂書店。
岡野豬太郎(大正十五年,1926):東石郡管內圖,東石郡要覽,加土印刷所。
山內留吉(昭和五年,1930):鳳山郡管內圖,鳳山郡概要,台南新報社。
佐佐木邦磨(昭和九年,1934):北港郡管內圖,北港郡要覽,1/100000。
日本陸地測量部(昭和九年,1934):台南,1/200000。
日本陸地測量部(昭和九年,1934):高雄,1/200000。
台灣省文獻會(清光緒三十年,1904):1/20,000,台灣堡圖集,遠流出版。
1926圖:1/50,000,大正十五年(1926)測繪,大日本帝國陸軍測量部印行(1930)。
1926圖:1/25,000,大正十五年(1926)測繪,大日本帝國陸軍測量部印行(1930)。
1956圖:1/50,000,聯勤總司令部測量處測繪印行(1954-1956)
1965圖:1/50,000,聯勤總司令部測量處測繪印行(1965-1967)
1973圖:1/50,000,聯勤總司令部測量處測繪印行(1970-1973)
1980圖:1/50,000,聯勤總司令部測量處測繪印行(1980)
1986圖:1/25,000,聯勤總司令部測量處測繪印行(1985-1988)
1990圖:1/50,000,聯勤總司令部測量處測繪印行(1989-199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