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嘉義市空間變遷之研究:空間地方性想像之觀點
作者:張志源
作者(外文):Chih-yuan Chang
校院名稱: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邱上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空間結構空間地方性想像空間變遷諸羅城嘉義市殖民現代性Chiayi CitySpatial TransformationColonial ModernitySpatial StructureLocal Spatial Imagin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9
本研究以空間地方性想像之觀點分析嘉義市城市空間變遷,以空間變遷的力量、結構、想像三個向度進行討論。分成清代諸羅城建城-日治時期嘉義大地震(西元1730年-西元1906年)、日治時期嘉義大地震-嘉義市制(西元1906年-西元1930年)、嘉義市制-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結束(西元1930年-西元1945年)三個階段。空間結構分成空間設施(行政設施、文教設施、宗教設施、產業設施、生活設施)、空間道路系統(城內主要道路系統、聯外道路)。
清代諸羅城建城至日治時期嘉義大地震(西元1730年-西元1906年)時期,是隱藏在清帝國城市建構下之思維,因清代臺灣民變之故,諸羅城的地方人民帶有反抗與團結的地方意識,空間變遷的力量來自嘉義平原水利設施建立、交通地位、諸羅城面臨民變、保甲、聯庄的牽制力量及諸羅城築城、修建至拆除過程的政治力量。空間想像包括內地化思維、空間象徵控制、軍事防亂。
日治時期嘉義大地震至嘉義市制(西元1906年-西元1930年)時期,日本人將殖民現代性意識灌輸到嘉義市市區改正,使嘉義市既有空間結構產生轉化及移植的時期,但清代諸羅地區特有的地方意識依然留存,從1920年代到1930年代置州運動、市制運動及大嘉義論述歷程中可看出。此時期空間變遷的力量來自鐵路與聯外道路修築、阿里山林業開發、置州運動-市制運動-大嘉義論述、殖民現代性的市區改正、衛生下水道及上水道建設、「家屋建築管理規則」及「步道.亭仔腳」營建法規的規範。空間想像包括資源掠取、懷柔統治、殖民現代性空間秩序之建立。
嘉義市制至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結束(西元1930年-西元1945年)時期,嘉義市地方意識與國家力量相互折衝與轉化,地方人民意識到嘉義市面臨城市競爭力衰退,提出觀光城市口號,而殖民政府則放在工業化、皇民化及軍事化設施改造上,空間變遷的力量來自嘉義市觀光城市思維、工業化、皇民化、軍國主義上。空間想像上包括觀光城市象徵、皇民化、工業化的空間秩序上。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pat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ayi City from the viewpoint of local spatial imagination. Three aspects of the special transformation will be the focus of this discussion: the force, the structure, and the imagination. Chronologically, three periods a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Chu-Luo City in the Ching Dynasty to the Chiayi Earthquake in Japan Colonization (1730-1906); from the Earthquake to Chiayi City Legalization (1906-1930); and from the Legalization to Japan''s surrender at the end of WWII (1930-1945). Specially, our structure differentiates between spatial facilities (governmental, educational, religious, industrial, and basic living facilities) and spatial road systems (intra- and inter-city road systems).
During 1730-1906, Ching''s imperial city construction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ople in Chuluo, as part of the overall rebelling theme of Taiwan against Ching, have the consciousness of rebell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e forces of spatial transformation are from Chiayi Plain''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ts role in transportation, Chuluo City''s Rebellion, the balancing force of Pao-jia system and league of villages, and the political power behind the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destruction of the Chiayi City wall. The imaginations include the inland-inaction, the spatial symbols of control, and the actual military control.
During the years between 1906 and 1930, Japanese implanted the ideology of colonial modernity to the city improvement plan of Chiayi City, and transformed and transplanted the original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city. But the original local consciousness still existed, a fact that can be observed from the Zhi-zhou activity, the Shi-zhi activity and the Da- Chiayi discourses from 1920 to 1930. The forces of spatial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cam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road and roads; the exploitation of Ali Mounta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y visions vis-à-vis the Zhi-zhou activity, the Shi-zhi activity and the Da- Chiayi discourses; the city improvement plan; the improvement of sanitation and ditches; the building of the Jia-wu architecture management law and of the Bu-dao and Ding-a-ka management law. The discussion of spatial imaginations includes resource depredation, conciliation polic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lonial modern spatial order.
From 1930 to1945,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local and national ideologies ensued. The local people became aware of the decay of Chiayi City’s competitiveness, and thus they advanced the notion of building Chiayi City as a tourist cit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on the other hand, put the emphasis on industrialization, the Kouminka movement, and the Japanese military imperializaion of Chiayi City. The forces of spatial transformation came from the idea of Chiayi City as a tourist city, industrialization, the Kouminka movement, and Japanese military imperialism. The discussion of spatial imaginations includes the symbolization of Chiayi City as a tourist city, the ideology of the Kouminka move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dustrial spatial order.
一、中文文獻
1.不著撰人,1984,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大通出版社,臺北。
2.中華民國自來水協會,1983,自來水誌。
3.王先謙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69,東華錄選輯,臺灣銀行,臺北。
4.王執明等導讀,1998,寶島全覽圖-4 康熙臺灣輿圖,大地地理出版社,臺北。
5.王振寰,1996,誰統治臺灣,臺北:巨流出版社。
6.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帕米爾出版公司,臺北。
7.石瑞銓編纂,顏尚文總纂,2002,嘉義市志.卷一.自然地理志,嘉義市政府,嘉義市。
8.石萬壽,1989,嘉義市史蹟專輯,嘉義:嘉義市政府。
9.田種玉,1995,日據時期臺灣雨淋板建築歷程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0.朱志謀,1999,”政府與個人關係的再組:日領時期的臺灣自來水事業與財政補助”,財政與近代歷史(下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北。new window
11.朱景英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58,海東札記,臺灣銀行,臺北。
12.伊能嘉矩原著,1990,臺灣文化誌(中譯本)(中卷),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發行。
13.地圖資料編纂會編集,1992,中國商工地圖集成,柏書房,東京都。
14.余文儀,1984,續修臺灣府志,臺灣大通出版社,臺北。
15.何賢皙,1990,臺灣店屋空間形式之象徵意涵,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6.宋南萱,2000,〈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代的轉變,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7.沈起元,1997,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
18.李宏堅,1994,臺灣日據時期鋼筋混凝土建築技術與樣式發展間之關係探討,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9.李若文,1998,”古地圖上的「嘉義地區」1684-1895”,嘉義文獻,28期,頁30-58。
20.李若文主編,2000,嘉義研究文獻書目之蒐集與整理,嘉義市政府暨嘉義市文化基金會主辦,嘉義市。
21.李若文編纂,2004,嘉義市志•卷四•社會志,嘉義市政府,嘉義市。
22.李建興,2005,清代北嶽殿地藏庵與嘉義城寺廟信仰體系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3.和珅等奉敕撰,1969,”卷四三七臺灣府”,大清一統志,中國文獻出版社,臺北。
24.林子侯,1987,”嘉義市史略”,嘉義市文獻,第3期,頁1-11。
25.林志浩,2003,嘉義慈濟宮志,嘉義市慈濟宮管理委員會,嘉義市。
26.林秀姿,1993,都市發展策略的形成: 1920年到1940間的嘉義市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7.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北。
28.林德福,2003,全球經濟中浮現的北台都會區域: 後進者全球生產網絡與空間結構轉化之研究(1980-1990年代末),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29.邱麟翔,1985,”尋根探源談嘉義市開發史”,嘉義文獻,第七期。
30.周凱,1960,內自訟齋文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
31.周婉窈,1994,”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新史學,5卷,2期,頁161-201。new window
32.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
33.周鍾瑄纂修,1984,諸羅縣志,臺灣大通出版社,臺北。
34.周憲文,1958,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第一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
35.房婧如編輯,2001,嘉義寫真第一輯,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市。
36.房婧如,林峻宏,謝宏其,2004,嘉義寫真第三輯,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市。
37.吳育臻撰述,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1996,臺灣地名辭書.卷二十.嘉義市,臺灣省文獻會,南投。
38.吳宗瓊,凌儀玲,翁瓊珍,2002,嘉義市觀光發展整體規劃,嘉義市政府。
39.吳育臻編纂,顏尚文總編纂,2002,嘉義市志•卷二•人文地理篇,嘉義市政府,嘉義。
40.吳育臻,2003,”嘉義.地理.建築空間”,嘉義市文獻歷史建築專輯,嘉義市政府。
41.吳秉聲,2007,幻景:殖民時期臺灣都市空間轉化意涵之研究-以臺南及臺北為對象(1895-1945),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
42.姜道章,2004,歷史地理學,三民出版社,臺北。
43.美國德州大學圖書館,嘉義市地圖︰http://ww.lib.utexas.edu/maps/ams/formosa_city_plans/
44.洪聖英編著,1999,乾隆臺灣輿圖,文建會中部辦公室,南投。
45.姚鶴年編纂,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林業篇,臺灣省文獻會,南投。
46.姚鶴年編撰,1997,臺灣省林務局誌,臺灣省林務局委託。
47.姜道章,2004,歷史地理學,三民出版社,臺北。
48.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
49.范咸纂輯,1984,重修臺灣府志,臺灣大通出版社,臺北。
50.夏黎明撰,王世慶總編,施添福主編,1982,”清代臺灣全圖解題”,臺灣文獻書目解題-地圖類(一),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臺北,頁10。
51.夏鑄九,1987,”對一個城市形式與城市設計理論的認識論上之批判:開文•林區及其知識上之同道”,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3卷,第1期,頁119-132。new window
52.夏鑄九,1992,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叢刊之二。new window
53.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期,頁47-82。new window
54.夏獻綸,1959,臺灣輿圖,臺灣省文獻會,南投。new window
55.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
56.思痛子著,1959,臺海思慟錄,臺灣銀行,臺北。
57.施淑宜總編輯,2004,殖產方略-臺灣產業開發(1895-1945),臺北傳承文化事業,臺北。
58.宮本延人口述,宋文熏,連照美譯,1998,我的臺灣紀行,南天書局,臺北。
59.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
60.高拱乾纂輯,周元文補刻,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2004,臺灣府志,文建會,臺北。
61.涂照彥,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帕米爾出版社,臺北。new window
62.徐裕健,1992,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治時期臺北為個案,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63.許佩賢譯,1995,攻台戰紀:日清戰史˙臺灣篇,遠流出版社,臺北。
64.陳文達編纂,1958,臺灣縣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中市。
65.陳正哲,1998,日治時期臺灣地震災害對建築與都市發展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66.陳東升,周素卿著,蕭新煌計畫主持,2006,臺灣全志.卷九.社會志.都市發展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
67.陳志梧,1987,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以日本殖民時期的宜蘭地景為個案,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68.陳美玲,1997,”嘉南平原地區生態環境的特色”,嘉義師院學報,11期,頁391-423。
69.陳美玲,1999,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1945年以前,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70.陳淑銖編纂,顏尚文總纂,2005,嘉義市志.卷三.經濟志,嘉義市政府。
71.陳翰霖,1999,十七世紀以來臺灣西南海岸平原主要河流之河道變遷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硏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72.陳坤宏,2001,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臺北。
73.陳壽祺、魏敬中,1984,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大通出版社,臺北
74.連橫,1960,臺灣詩乘,臺灣銀行,臺北。
75.唐贊袞,1958,臺陽見聞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
76.梁志輝,1994,嘉義地區漢人社會發展之研究(1683-1895),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77.張景森,1989,臺灣現代城市規劃: 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 1895-1988),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78.曾旭正,1993,戰後臺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79.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1983,臺灣傳統長形連棟式店鋪住宅之研究。
80.渡部慶之進,2006,臺灣鐵道讀本,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縣。
81.黃文陶,1983,”嘉義市街路名記”,嘉義文獻,創刊號,頁15-16。
82.黃武達,1999,都市計畫及建築法制研究論文集(1),都市及建築法制研究室,臺北。
83.黃俊銘,2005,嘉義市歷史建築調查研究出版計畫:「水源地水錶室」保存及再利用計畫,嘉義市文化局委託。
84.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
85.黃麗玲,2002,都市更新與都市統理:臺北與香港的比較研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86.景川,1973,”嘉義市「同心花園」興建紀實”,嘉義文獻,5期,頁32-36。
87.褚填正,2000,戰時「台拓」的嘉義化學工場之研究(1938-1945)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88.楊仁江,2004,嘉義市市定古蹟原嘉義神社附屬館所調查研究,嘉義市文化局委託。
89.蔡文淵總編輯,1999,嘉義市政簡介,嘉義市政府編印。
90.蔡松志,2001,1935年震災後市區改正計畫對臺灣中部街屋構造之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91.蔡俊堯,2004,日治時期嘉義市區改正計畫與公共建設,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92.蔡榮順編撰,2006,嘉義寫真第四輯,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市。
93.蔡錦堂,1992,”日據時期臺灣之宗教政策”,臺灣風物,42卷,4期。new window
94.蔡淵洯編纂,顏尚文總纂,2007,嘉義市志•卷五•政事志(上),嘉義市政府編印。
95.潘是輝,2000,清代嘉義地區村際組織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6.潘是輝,2001,”清代嘉義地區村際組織之研究”,臺灣史蹟,39期,頁69-108。
97.嘉義市政府,1999,嘉義市綜合發展計畫。
98.嘉義縣縣政府秘書室編,1953,嘉義縣政二年,嘉義縣政府秘書室。
99.嘉義縣政府編,趙璞主修,林家駒主修,賴子清、賴明初纂修。1977,嘉義縣志•卷五•經濟志,嘉義縣政府。
100.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
101.劉良璧,1984,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大通出版社,臺北。
102.劉妮玲,1980,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103.劉寧顏,1993,重修臺灣省通志-經濟志交通篇(卷四),臺灣省文獻會,南投。
104.劉寧顏,1996,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行政篇件一冊,臺灣省文獻會,南投市。
105.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69,臺灣省通志稿.經濟志.商業篇。
106.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發行,199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一卷,陳金田譯。
107.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編印,1952,臺灣的民營工業。
108.臺灣堡圖影像檢索系統,http://thcts.ascc.net/htwn_ch.htm
109.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59a,台案彙錄甲集,臺灣銀行,臺北。
110.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59b,臺灣采訪冊,臺灣銀行,臺北。
111.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61,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灣銀行,臺北。
112.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84,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銀行,臺北。
113.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64,台案彙錄庚集,臺灣銀行,臺北。
114.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66,碑傳選集,臺灣銀行,臺北。
115.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68,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銀行,臺北。
116.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72,”巡臺御史禪濟布奏聞事摺”,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灣銀行,臺北。
117.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97,臺案彙錄丙集,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市。
118.臺灣慣習研究會編輯發行,1993,臺灣慣習記事7卷6號,1907出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
119.謝曉琪,2007,嘉義市市街空間變遷之研究-以清代至日治時期地圖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20.顏尚文,潘是輝,2000,嘉義賴家發展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
121.顏尚文,2003,”清代以來嘉義市觀音信仰寺廟類型之發展”,佛學研究中心學報,8期,頁189-212。new window
122.顔尚文計劃主持,2003,嘉義市木材業口述歷史,嘉義市文化局。
123.顏尚文編纂,2005,嘉義市志.卷十.宗教禮俗志,嘉義市政府。
124.顏尚文編纂,2007,嘉義市志.卷首,嘉義市政府。
125.顏義芳編譯,2000,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殖產史料彙編(明治二十八年至明治四十一年)。
126.賴子清、賴明初纂修,1977,嘉義縣志.卷五.經濟志,嘉義縣政府,嘉義縣。
127.賴志彰,1996,投機城市的興起-戰後臺中市都市空間轉化之研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128.賴彰能,1998,”日治-明治、大正時期嘉義政商界的老士紳”,嘉義市文獻,14期。
129.賴燕聲編,1949,臺南要誌,掃蕩報臺灣社嘉義分社,嘉義。
130.賴蕙琦,2001,清代諸羅地區士紳的公共參與,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131.樸齋等撰,1957,日據時期臺灣經濟之特徵,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
132.蘇睦喬總編輯,2002,嘉義寫真第二輯,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市。
133.蕭百興,2008,”前進於蠻荒的遠望、監控與宣示及其流演:清代嘉義築城的空間意義初探”,嘉義研究-社會、文化專輯,頁87-184,嘉義縣政府、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嘉義縣。
134.鹽見俊二,1985,”日據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周獻文譯,王曉波編,原文發表於1945年,臺灣的殖民地傷痕,頁83-128。new window
二、日文文獻
1.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原圖調製,林皎宏主編,1999,臺灣地形圖: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
2.大澤貞吉,1934,”阿里山一帶を櫻花で包みたぃその時は國立公園以上”,新高阿里山,1卷,5期,阿里山國立公園協會,臺灣。
3.山川岩吉,1923,最近の南部臺灣,臺灣大觀社,臺北。
4.土屋重雄,1985,臺灣事情一斑.上冊,1897年印,成文出版社,臺北。
5.木古彰佑,1992,”大日本職業明細圖第467號”,中國商工地圖集,柏書房,東京市。
6.田村剛,1929,阿里山風景調查書。
7.羽牟秀康,1931,”臺南州下震災建物被害調查”,臺灣建築會誌,3輯,5號。
8.谷口忠,1930,”臺灣に於ける地震と建築”,建築雜誌,44輯,537號,頁1751-1760。
9.近衛師團軍醫部,1896,近衛師團軍醫部征臺衛生彙報。
10.林璽堅,1985,躍進嘉義近郊大觀,成文出版社,臺北。
11.屋部仲榮編,1930,臺灣各地觀察要覽。
12.第二回南部臺灣物產共進會協贊會編印,1915,南臺灣。
13.塩見純芳編,1936,臺灣處女選舉言論戰,臺灣辯論研究會,臺灣。
14.相良捨男,1919,經濟上よリ見たる臺灣の糖業,東洋印刷株式會社,東京都。
15.新聞臺灣支局編纂,1985,臺灣週遊概要,1927年出版,成文出版社,臺北。
16.楠井隆三,1940,”國土計畫と臺灣”,臺灣農會報, 2輯,8號,頁2-14。
17.椿本義一,1923,臺灣大觀,大阪屋書店,東京。
18.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研究部編,1919,臺灣地理教材解說。
19.臺灣大觀社,1923,最近の南部臺灣,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印,臺南。
20.臺灣新報社編,1985,臺灣大觀,1935年出版,成文出版社,臺北。
21.臺南州役所編,1923,臺南州概況。
22.臺灣實業社,1933,臺灣實業界,臺灣實業社,臺灣。
23.臺灣總督府土木局,1915,嘉義水道誌,臺灣總督府土木局,臺北。
24.臺灣總督府企劃部,1905-1943,臺灣現住人口統計。
25.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1930,臺灣に於ける市區計畫。
26.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1907,嘉義地方震災誌。
27.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局,1909,明治四十二年自一月至六月上半期產業狀況。
28.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局工商課編,1937,臺灣工業資料。
29.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局,1935,“煉瓦関調查”,商工資料,第3號。
30.臺灣總督府阿里山作業所,1915,阿里山木材,臺灣總督府阿里山作業所。
31.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嘉義出張所,1935,阿里山年表。
32.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局,1930,臺灣米ノ取引ニ關スル調查。
33.臺灣總督府營林局編,1919,林業一斑,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北。
34.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7,臺灣第十三產業年報。
35.嘉義廳編,1920,生產品概說,嘉義廳。
36.嘉義市玉川公學校編,1983,嘉義鄉土概況,成文出版社,臺北。
37.嘉義市役所編,1926,大嘉義。
38.嘉義市役所編,1928,大嘉義。
39.嘉義市役所編,1935,嘉義市勢一覽。
40.嘉義市役所編,1936,嘉義市要覽。
41.嘉義市役所編,1937,嘉義市水道槪要。
42.嘉義市役所編,1939,嘉義市勢一覽。
43.嘉義街役場,1929,大嘉義。
44.嘉義街役場,1940,大嘉義。
45.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斑.第壹編,日日新報社,臺北。
46.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9,臺灣糖業舊慣一斑。
47.臨時臺灣糖務局,1903,第二次糖業記事,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北。
48.篠原治策,1935,“阿里山登り”,新高阿里山,1卷,5期,阿里山國立公園協會,臺灣。
三、英文文獻
1.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Verso Editions/NLB. London.
2.Andrews, R. B., 1984., Urban Structure Theor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3.Bhaba, H.,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Routlrdge, London.
4.Bourdieu, 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5.Bourdieu, P., 1987,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al Theory ,Vol. 7, No. 1, pp.14-25.
6.Bourdieu, P.,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7.Castells, M., 1977, The Urban Question ,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
8.Castells, M., 1983, The City and Grassroots,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9.Castells, M., 1994, “European Cities, the Informational Society, and the Global Economy”, New Left Review, No.204, March/April, pp.18-32.
10.Gregory. D.,” Spatiality”, in R.J. Johnston, D.Gregory & D.M.Smith, eds,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the third edition,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1994, pp. 582-585
11.Harvy, D., 1973, Explanation in Geography. Edward Armold.
12.Johnston, R. J., 1973, Spatial Structures, Methuen& Co Ltd.
13.Johnston, R. J., 1986, 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Second Edition), Edward Arnold.
14.Johnston, R. J.(主編), 2004, 人文地理學辭典,柴彥威等譯,商務印書館,北京。
15.King, A. D., 1995, The Bungalow: The Production of a Global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asil Blackwell, Oxford.
17.Lefebvre, H, 1976, “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s of Space”, Antipode, Vol.8, No.2, pp.30-37.
18.Leffebvre, H., 1994, “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增訂再版),王志弘譯,頁19-30,明文出版社,臺北。new window
19.Lipietz, A., 1980, The Structure of space, the problem of land, and spatial policy, J. Carney, R. Hudson, and J. Lewis (eds), Regions in Crisis: New perspectives in European Regional Theory, pp. 60-75,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20.Massey, D., 1984, 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r, N.Y. Methuen.
21.Peet, R., 2005,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王志弘等翻譯,群學出版有限公司,臺北。
22.Sack,R.D., 1980, Conception of Space in Social Thought, Macmillan Press. Ltd.
23.Soja, E. W. , 1991, “Henri Lefebvre 1901-1991”,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 Vol. 9, pp.257-259.
24.Soja, E., 1996, Thirdspace:Journeys to Los Ang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Blackwall, Cambridge.
25.Tuan, Y-F , 1974, Topophilia: Astudy on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Prectice-Hall, NJ Emglewood Cliffs.
26.Williams, R.,1985,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Fontana.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