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公共外交與軟實力運用-以設立孔子學院為例
作者:杜鈴玉
作者(外文):Tu, Ling-Yu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葉明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公共外交軟實力孔子學院臺灣書院public diplomacysoft powerConfucius InstituteTaiwan Academ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公共外交」一詞最早由古艾蒙(Edmund A. Gullion)在1965年時所提出。雖然確切的公共外交定義仍有爭議,但所有的學者都同意,公共外交必須由政府主導,最終希望達成對自己國家有利的目標。為此,一國在推動公共外交時,可以透過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大眾傳播媒體、學術機構、民間團體和廣大的民眾,去影響他國民眾,然後再由他國民眾去影響他國政府,以制訂出符合本國規範及價值的友好政策。
公共外交的手段雖然普遍為各國所採用,但一般人咸信,具有現代意義的「公共外交」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而且也以美國實踐的最好。雖然,以前大陸在國際關係上比較強調硬實力概念,對公共外交沒有興趣,但,從最近其外交政策可以看出,大陸在對外關係上已經有明顯的轉變,其中,孔子學院的設立,即為海外提供漢語教學和推廣中華文化。本文的研究主題為孔子學院,它是大陸運用公共外交手段,企圖提升其軟實力的具體行動例子。
2004年開始,中共在全球設立孔子學院,由中共教育部轄下的《國家漢辦》管理,與外國展開各種學術活動和促進文化交流。大陸的語言老師、志願者和表演的學生,化身為公共外交的參與者。孔子學院的兩大外交目標是:達成大陸「走出去」的國家戰略,與國外建立友好關係;在海外推廣中華文化,吸引外國人注意,建立新的友誼關係。
本文觀察到孔子學院彈性辦學的特色,取得第一手具有長期研究價值的原始可信資料。為證明實觀察所得,本文以日本「研究型」的「早稻田大學孔子學院」、「教學型」的「櫻美林大學孔子學院」,以及德國「綜合型」的「法蘭克福孔子學院」為田野調查案例。本文認為,孔子學院透過推動漢語教育和跨國文化交流,為大陸開闢了一條公共外交的新管道,並提供給我國「臺灣書院」作為未來發展的參考。
本文研究有兩個重要發現:首先,大陸啟用孔子學院作為大陸推動共外交的平臺,主要是孔子「和諧」的價值觀,符合中共現今政治形勢的需要。大陸強調和諧的價值觀,對內,可以穩定中共的統治基礎;對外,可以展現大陸是一個愛好和平和負責任的崛起國家。不過,本文發現,大陸在提升其軟實力方面有其侷限,主要是外人覺得孔子的價值觀,在大陸國內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踐,而且,大陸也缺乏政治改革。其次,經由孔子學院的研究調查顯示,孔子學院主要集中在語言教學,對於中華文化的推廣仍有待加強,這也連帶使外人對大陸的政治和中華文化無法更深入的認識。
The term “public diplomacy” was first proposed in 1965 by Edmund A. Gullion. Although the precise definition of public diplomacy is debated, all scholars agree that it is led by the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the commonly accepted definition, benefits of public diplomacy are achieved when other countries institute policies that are advantageous towards the country engaging in public diplomacy. To promote such favorable governmental policies, countries use public diplomacy to create links with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ublic media, academic institutions, private association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 the neighboring state. In turn, this positive feedback influences government policies, which become friendlier to the state disseminating its norms and values.
Although public diplomacy has become a common policy utilized by many states, it is commonly accepted that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public diplomacy” and its modern intuitions were first pioneered and most actively promo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Mainland China has historically embraced realist conception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and showed limited interest in public diplomacy, its recent foreign policy initiatives indicate a major shift in Mainland China’s thinking about its foreign relations. Among Mainland China’s recent initiatives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which provide courses in Chinese languages and promotes Chinese culture outside of China. The study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is a major example of Mainland China’s soft power in action and is the subject of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In 2004, Mainland China began to establish Confucius Institutes around the world and administers them through The Office of Chinese Language Council, und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ese Institutes is to carry out various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host states. Closely tied to these Institutes ar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volunteers, and performing students, who are public diplomat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these institutes. As will be demonstrate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se Institutes serve two diplomatic goals: they promote China’s strategy of “reaching out” to its neighbors to establish friendly relations and attract new friendships by promoting China’s culture abroad.
This dissertation observes the flexible character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to gain firsthand information that has great long-term research values and implications. To support the observations of this study, field research is conducted at Confucius Institutes at Japan’s Waseda University, J.F. Oberlin University and Germany’s Frankfurt University .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 carves out a new path of public diplomacy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enhancing of China’s soft power through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s. Confucius Institute also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Taiwan Academy’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research has two important findings. First, Mainland China has adopted a well plan and conscious effort to adopt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as its main public diplomacy platform. The main reason for selecting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lies in the political and symbolic value of “harmony” which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promotes. By promoting the idea of harmony, the government can solidify its ruling power at home and abroad by portraying China as a peace loving and responsible rising power. However, the thesis argues that the impact of this soft power initiative is not major one since other countries have limited confidence in China’s ability to follow the values it promotes due to its domestic conditions and a lack of political reform. Furthermore, the survey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reveals that the scope of these institutions remains limited to language training and does not extend further into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hina’s culture, thus hinder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it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一、中文部分
1、專書
《新週刊》主編,2009。《2008語錄》。上海:文匯出版社。
丁建中,2011。《中國憑什麼勝出?》。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丁偉等著,2007。《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臺北:五南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政治研究中心編,2009。《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09年》。北京:時事出版社。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編,2011。《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藍皮書(2010/2011)》(北京:時事出版社。
王同億主編,1990。《語言大典》上冊。海口:三環出版社。
朱浤源,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
宋曉軍等著,2009。《中國不高護興—大時代、大目標及我們的內憂外患》。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李樹直、郭濱,2003。《十六大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金鑫、徐曉萍,2004。《中國問題報告:新世紀中國面臨的嚴峻挑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俞新天,2010。《掌握國際關係密鑰:文化、軟實力與中國對外戰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鞍鋼,2010。《胡鞍鋼:與世界對話》。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秦亞青,2005。《權力‧制度‧文化:國際關係理論與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占祥,2007。《文化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崔婷,2009。《全球化與當代中國跨文化交流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張幼文、黃仁偉等著,2008。《2008中國國際地位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國慶,2010。《話語權:美國為什麼總是贏得主動》。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陳正良,2008。《中國「軟實力」發展戰略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雨蒼,1977。《「毛澤東思想」剖析》(下卷)。臺北市:「中共研究」雜誌社。
陳國明,2009。《跨文化交際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程棠,2008。《對外漢語教學目的、原則、方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舒泰峰,2001。《中國大趨勢3:中國拒絕捧殺》。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
塗成林等著,2009。《國家軟實力與文化安全研究:以廣州為例》(文化軟實力研究叢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楊公素、張植榮,2009。《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楚樹龍、金威主編,2008。《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
葉江,2010。《全球治理與中國的大國戰略轉型》。北京:時事出版社。
葉至誠、葉立誠,2000。《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1990。《漢語大詞典》第六卷。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趙啟正,2011。《公共外交與跨文化交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潘一禾,2007。《文化安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範疇,2012。《大拋錨!中國號超級巴士駛向何方?》。新北市:八旗文化。
鄧顯超,2009。《中國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鄭永年,2004。《大國的責任:轉型中的中國國際戰略》。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
環球時報,2011。〈世界外交進入老百姓的時代〉,《講真話的中國:環球時報社評精選》。北京:科學出版社。
薛涌,2009。《怎樣做大國》。北京:中信出版社。
韓方明主編,2011。《公共外交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關世傑,1995。《跨文化交流學: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學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Bell, Daniel A.著,吳萬偉譯,2010。《中國新儒家》(China's New Confucianism)。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Fraser, Matthew著,劉滿貴等譯,2006。《軟實力:美國電影、流行樂、電視和速食的全球統治》(Weapons of Mass Distraction, Soft Power and American Empire)北京:新華出版社
Harrison, Lawrence E.著,黃葳威譯,1993。《強國之路:文化因素對政治、經濟的影響》(Who Prospers?: How Cultural Values Shap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uccess)。臺北市:正中書局。
Jacques, Martin著,張莉、劉曲譯,2010。《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北京:中信出版社。
Lamptom, David M.著,姚芸竹譯,2009。《中國力量的三面:軍力、財力和智力》(The Three Faces of Chinese Power: Might, Money, and Minds)。北京:新華出版社。
Leonard, Mark著,2008。林雨蒨譯,《中國怎麼想》(What does China think?)。(臺北市:行人出版社。
Naisbitt, John & Naisbitt, Doris著,魏平譯,2009。《中國大趨勢:新社會的八大支柱》(China’s Megatrends-The 8 Pillars of a New Society)。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Nye, Joseph S.著,門洪華譯,2005。《硬權力與軟權力》(Hard & Soft Power)。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Nye, Joseph S.著,吳家恆、方祖芳譯,2006。《柔性權力》(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臺北:遠流公司。
Nye, Joseph S.著,吳曉輝、錢程譯,2005。《軟力量:世界政壇成功之道》(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北京:東方出版社。
Nye, Joseph S.著,蔡東杰譯,2002。《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末來》(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Peterson, Brooks著,張小海、尹寧寧譯,2008。《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北京:法律出版社。
Pinker, Steven 著,洪蘭譯,1998。《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臺北:商業週刊出版公司。
Rourke, John T. & Boyer, Mark A.著,張明貴、賴明芝譯,2005。《世界政治:國際關係導論》(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the World Stage, Brief )。臺北:麥格羅希爾公司。
Studwell, Joe著,齊思賢譯,2002。《中國熱:世界的下一個超級大國》(China Fever: Fascination, Fear and the World’s Next Superpower)。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高野孟著,葉秋蘭譯,2004。《最新世界地圖讀法》。臺北:玉山社出版。

2、專書論文
小川忠,2009。〈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公共外交〉,(日)金子將史、(日)北野充主編,《公共外交》翻譯組翻譯,《公共外交:輿論時代的外交戰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頁21-58。
李強,2005。〈和平崛起與中國發展戰略的選擇〉,閻學通、孫學峰等著,《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97-202。
張九桓,2011。〈公共外交芻議),張德廣主編,《危機 博弈 變革:201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261-269。
梅兆榮,〈2010年國際戰略形勢特點和我國外部環境變化〉,張德廣主編,《危機 博弈 變革:2010年國際情勢與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1年),頁3-11。
辜鴻銘,2009。〈中國人氣質〉,Arthur H. Smith等著,軼男譯,《一本書看懂中國人》。北京:新世界出版社。頁241。
葉金寶,2009。〈文化安全及其實現途徑〉,李君才、安春芳編選,《魂兮歸來:2008中國文化年報》。蘭州:蘭州大學出版。頁162-171。
劉勝驥,2003。〈中國大陸文化與藝術〉,張五嶽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縣中和市:新文京開發。頁465。
劉雲山,2009。〈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李君才編選,《選魂兮歸來:中國文化年報2008年版》。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頁2-11。
劉濤,2007。〈中國崛起策八:從中西文化的認知差距談如何提升中國的軟實力〉,《中國崛起策》。北京:新華出版社。頁61-70。
羅建波,2007。〈如何優化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形象-以中國在非洲的國際形象塑造為例〉,門洪華主編,《中國:軟實力方略》。杭卅:浙江人民出版社。頁241-263。
龐中英,〈政治意願、國家能力和知識角色-關於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中國學者看世界全球治理》卷8。頁10。
蘇長和,2007。〈國際制度與中國軟實力〉,門洪華主編,《中國:軟實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頁112-125。


3、期刊論文
1969/6。〈中共「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一九六九匪情年報》(上冊)(第肆篇),頁58。
1974/8。〈一九七三年中國大陸情勢總觀察〉《一九七四匪情年報》(第貳篇),頁215-218。
1974/8。〈中共「批孔批林」運動〉《一九七四匪情年報》(第三篇),頁41。
2007/9。〈對中共柔性國力(soft power)面面觀〉,《中共研究》,第41卷第9期,頁106-121。
2009/5。〈中共軟實力分析及我因應之道〉,《中共研究》,第43卷第5期,頁105-126。
2009/6。〈澳洲漢語教育的推手 專訪中文系吳堅立〉,《東吳校友》,第16期,頁9。
2009/7。《因地制宜 特色辦學—日本孔子學院院長論點摘要〉,《孔子學院》,第3期,頁26-27。
2010/7。朱明,《漢語教學中的文化現象〉,《孔子學院》(中法文對照版)雙月刊,第1期,頁57。
2011/5。〈賈慶林為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旅遊孔子學院揭牌〉,《孔子學院》(中日對照版)雙月刊,第3期,頁6。
卜正珉,〈公眾外交之概念探討與應用—各國傳承對臺灣的啟示〉,《行政院新聞局九十四年度研究發展》,2005年8月30日,頁1-178。
王力新,2008。〈試析全球化背景下美國外交史研究的國際化與文化轉向〉,《美國研究》(北京),第1期,頁31。
王緝思,2010。〈為求真知而研究〉,《美國研究》(北京),第2期,頁115-117。
呂郁女,2008/1。〈中國大陸軟權力的發展與影響〉,《全球政治評論》,第21期,頁1-18。
李佩環,2009。〈論文化交往的實質與意義〉,《教學與研究》(北京),第4期,頁30。
李俊毅,2008/5。〈北京的儒學外交〉,《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5期,頁41-62。
徐蕙萍、徐亞萍,2008。〈中共在海外遍設「孔子學院」初探-從文化間傳播角度觀察〉,《復興崗學報》,第92期,頁269-296。
郭鳳海、劉建,2009。〈寫在歷史與現實之間─中國主文化整合亞文化的必由之路〉《理論探討》(黑龍江),第5期(總第150期),頁66。
陳牧民,2001/4/。〈全球化與中國國家安全〉,《中國研究教學通訊》,第44期,頁2。
陳夢雯,2011/1/。〈漢語教師—中外文化交流的「擺渡者」〉,《孔子學院》(中法文對照版),總第4期,頁56。
黃宗良,2007。〈蘇聯的教訓:要著力抑制和消除官僚特權階層〉,《中國與世界觀察》(北京),第1期,頁12-16。
楊以彬,2007/7。〈儒家文化與中共柔性權力:以廣設「孔子學院」為例〉,《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7期,頁23-47。
蔡瑋,2009/5。〈中共軟實力分析及我因應之道〉,《中共研究》,第43卷第5期,頁124。
韓毅,1997。〈西歐近代軍事思想的哲學根基〉,《中國軍事科學》(北京),第1期,頁38。

4、研討會論文
杜鈴玉,2010/5/27。〈從Nye的軟實力理論探討中共向外推動漢語提升軟實力戰略之研究—以孔子學院之設立談起〉,第二屆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與中國大陸研究」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頁17-34。


5、官方文件
《孔子學院章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制定。
《全球孔子學院名單》,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出版,20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規劃司編,2009。《中國外交:2009年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2008。《中國教育年鑑》(2008)。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俄羅斯喀山大學孔子學院資料。資料來源: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孔子學院各國語言展.孔子學院資源展》(北京:2009年12月11日至14日)。
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孔子學院資料。資料來源: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孔子學院各國語言展.孔子學院資源展》(北京:2009年12月11日至14日)
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2010年度報告》,2011年10月1日。
教育部,2013/5/15。〈兩岸名稱用語建議表〉,《行政院公報》。
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出版,2009年。〈愛爾蘭中學漢語教學需求調查報告〉前言,頁2。資料來源: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孔子學院各國語言展.孔子學院資源展》(北京:2009年12月11日至14日)。
陳章太,〈新中國語言政策語言立法與語言規劃〉,頁4。資料來源: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孔子學院各國語言展.孔子學院資源展》(北京:2009年12月11日至14日)。
聖保羅州立大學孔子學院資料。資料來源: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孔子學院各國語言展.孔子學院資源展》(北京:2009年12月11日至14日)。
墨西哥城孔子學院資料。資料來源: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孔子學院各國語言展.孔子學院資源展》(北京:2009年12月11日至14日)。
韓國又石大學孔子學院資料。資料來源: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孔子學院各國語言展.孔子學院資源展》(北京:2009年12月11日至14日)。

6、報紙評論
王銘義,2009/6/2。〈吳建民:中國外交進入黃金時期〉,《中國時報》,版2。
林麗雪,2006/2/27。〈學中文也有託福 漢語水準考試37國設考點〉,《民生報》,版10。
邵宗海,2008/8/26。〈當中國展現了軟實力〉,《中國時報》,版12。
陸以正,2005/7/25,〈從國際宣傳到公共外交〉,《中國時報》,版A10。
鐘聲,2011/8/9。〈中國有能力講述好世界的故事〉,《人民日報》,版3。
1966/8/11。〈掌握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武器〉,《人民日報》,版1。
2011/7/29。〈新華社租時代廣場看板 每月40萬美金〉《中國時報》,版A22。
2011/10/12。〈周美青赴美 為臺灣書院揭幕〉,《聯合報》,版A3。
2012/4/25〈趙可金:中國要敢於做美國的「先生」〉,《環球時報》,版14。
2012/6/9。〈普雷特涅夫:人類能貢獻的只有文化〉,《中國時報》,版A16。
2012/6/12。〈英小學必修外語將增漢語〉,《聯合報》,版A9。
2012/11/7。〈14部會共管臺灣書院飛不動〉《聯合報》,版A12。

7、網路資料
2003/6/30。〈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
2003/12/8。〈胡錦濤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網》,
2003/12/11。〈溫家寶總理哈佛演講:「把目光投向中國」〉,《人民網》,
2006/2/27。林麗雪,〈學中文也有託福 漢語水準考試37國設考點〉,《聯合新聞網》,
2006/4/29。楊毅,〈佔領富國強兵的道義高地 〉,《人民網》,
2006/10/11。〈國家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和諧是文化建設的目標追求〉,《人民網》,
2006/12 /1)。〈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建設和諧文化應把握的著力點 (2)〉,《人民網》,
2007/1/3。〈國際漢語教師海外志願者計畫簡介〉,《網路孔子學院》,
2007/3/29。〈孔子學院:打開了解中國的一扇窗〉,《聖路易時報網站》,
2007/4/19。〈中國依靠「軟實力」贏得世界〉,《華盛頓觀察》,
2007/4/25。〈中俄簽署在喀山大學共建「孔子學院」協定〉《新華網》,
2007/9/28 /。〈漢語教學專家組赴國外培訓漢語教師專案申請指南〉,《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07/9/28。〈漢語教學專家組赴國外培訓漢語教師專案介紹〉,《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07/10/24。〈胡錦濤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國網》, < http://big5.china.com.cn/17da/2007-10/24/content_9119449_7.htm>。
2007/12/24。〈中國軟實力的崛起〉,《意象網》,
2008/2/27。〈英國成立全球首家中醫孔子學院〉,《人民日報網》,
2008/10/23。〈中俄雙邊關系〉,《人民網》,
2008/11/5。〈泰國本土化漢語教師培養項目〉,《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2008年11月5日,
2008/11/5。〈印尼本土化漢語教師培養專案(2+2)〉,《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08/11/5。〈菲律賓本土化漢語教師培養專案(2+2)〉,《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08/11/5。〈越南本土化漢語教師培養專案(2+2)〉,2008年11月5日,《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08/12/31。〈2008年國際十大新聞:北京奧運無與倫比 多項紀錄刷新歷史〉,《人民網》,
2009/2/6。〈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09/3/12。〈國家漢辦主任:全世界漢語學習人數已超過4000萬〉,《中國青年網》,
2009/3/12。〈目前81個國家建立256所孔子學院和58所孔子課堂〉《中國網》,
2009/4/8,〈展現中國軟實力 中文將成二十一世紀最熱門語言之一〉,《華夏經緯網》,
2009/8/26。〈種子教師〉,2009年8月26日,《網路孔子學院》,
2009/8/26。〈漢語國際推廣師資非英語語種外語培訓〉,《網路孔子學院網》,
2009/12/2,〈「漢語熱」方興未艾 第二屆孔子學院大會順利召開〉,《網路孔子學院網》,
2009/12/11。〈漢語成全球寵兒 孔子學院讓中華文化走出唐人街〉,《人民網》,
2009/12/31。〈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暢談中國公共外交新發展〉,《中國新聞網》,
2010/1/27。〈漢語教師志願者項目簡介〉,《網路孔子學院網》,
2010/1/27。〈實施情況〉,《網路孔子學院網》,2010年1月27日,
2010/3/7。〈外交部長楊潔篪會見中外記者2010年全國兩會〉,《新華網》,
2010/5/27。〈第9屆漢語水準考試結束 85名考生考「中國託福」〉,《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網》
2010/5/31。〈外交部公共外交處升格辦公室 凸顯中國外交方向〉,《中國網》
2010/6/2。〈網路孔子學院網站獲「亞太文化產業傑出機構獎」〉,《網路孔子學院》,
2010/6/7。〈公派教師:飛向世界的漢語使者〉,《海外孔子學院網》,
2010/7/ 8。〈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成功舉辦北歐漢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10/10/ 20。〈習近平:中醫孔子學院將有助於澳民眾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政府網》,
2010/10/21。葉國超,〈喬治亞州立大學(GSU)成立首座商務孔子學院〉,《美國華裔教授專家網》,
2010/11/17。 唐家璿,〈中國軟實力靠公共外交〉,《多維新聞網》,
2010/12/12。〈孔子學院的合格標準與評估辦法〉,《網路孔子學院》,
2011/1/27。〈馬振崗:「大國思潮」應當是理性的〉,《人民網》,
2011/2/16。楊潔篪,〈努力開拓中國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3/5,〈黃友義:中國文化走出去 應擴大文化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人民網》,
2011/4/9。〈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為澳旅遊孔子學院揭牌側記〉,《新華網》,
2011/7/15。〈入出境管理局統計資料〉,《中國公安部》,
2011/7/20。〈I Sing Beijing—國際青年聲樂家漢語歌唱計畫開學典禮隆重舉行〉,《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11/7/25。張志洲,〈中國公共外交:讓世界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新華網》,
2011/7/28。〈新華社進駐時報廣場—租「最佳廣告位」攻美〉」,《世華媒體網》,
2011/8/9。〈許嘉璐先生出席第十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總決賽〉,《漢語橋官網》,
2011/8/12。〈第十屆漢語橋總決賽選手賽後訪談〉,《漢語橋官網》,
2011/8/12。〈漢語橋,讓心靈的交響恒久回蕩〉,《漢語橋官網》,
2011/8/22。〈20名外國青年聲樂家來北京學唱中國歌劇 你好,我是美國「喜兒」〉,《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11/9/30。〈第四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預賽網上報名〉,《漢語橋官網》,
2011/11/7。〈北京市委書記劉淇接見在尼漢語教師志願者〉,《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2011年11 月7日,2011/12/5。〈孔子學院:中外合辦擴大影響力〉,
2011/12/6。〈西班牙漢語考試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網》,
2012/1/3。〈國外漢語教師來華研修〉,《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12/1/5。〈外媒熱議胡錦濤《求是》文章:中國警惕西方文化戰〉,《文匯網》,
2012/3/16。王慶偉,〈憶美中建交 卜勵德:正確選擇〉,《世界新聞網》,
2012/4/5。〈日媒:全球最受注目的語言排名漢語居首〉,《人民網》,
2012/4/19。〈「參考消息」:倫敦書展刮起強勁「中國風」〉,《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12/4/24。〈多倫多教育局將設孔子學院助推加拿大漢語教育〉,《人民網》,
2012/7/17。〈「漢語橋」中文比賽〉,《中國網》,。 
2012/7/24。〈趙可金:中國文化走出去要靠軟功夫〉,《宣講家網》,
2012/11/20。〈江南Style的走紅帶給我們的啟示〉,《新浪網》,
2012/11/20。〈美媒:中國文化外交軟實力劇增 柬埔寨系縮影〉,《光明網》,
2012/11/26。〈什麼是孔子新漢學計畫?〉《網路孔子學院》,
2012/12/10。〈臺灣書院做虛功 學者:不如推動臺灣研究〉,《自由時報網》,
2012/12/18。〈第七屆孔子學院大會在京閉幕〉,《網路孔子學院》。
2012/12/18。〈首批啟動專案的申請截止日期?〉《網路孔子學院》,
2013/2/19。〈“I Sing Beijing”紐約林肯中心音樂會大獲成功,在美掀起中國文化熱〉,《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網》,
2013/3/1。〈中國漢語水準考試(HSK)介紹〉《HSK中國漢語水準考試網站》,
2013/4/10。〈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孔子學院舉行掛牌儀式〉《新華網》,
洪朝輝,2011/6/21。〈胡錦濤主席訪美的公共外交效應〉,《奧一網》,
張桂珍,2010/9/17。〈對外宣傳向公共外交的轉型—從奧運會到世博〉,《人民網》,
陳明遠,2008/3/16。〈21世紀漢語是否將成為「世界第一語言」?—我的老師周有光先生答問〉,《新浪網》,
趙可金,2010/ 5/15。〈硬外交、軟著陸—試論中國外交新思維的形成與影響〉,《政治學論文網》,

二、英文部分
1、專書
Gerald, Chan, 2006. China's Compliance in Global Affairs: Trade, Arms Contro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uman Rights. Hackensack, N.J. London: World Scientific Pub.
Grove, Andrea K., 2007. Political Leadership in Foreign Policy: Manipulating Support Across Border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Jacques, Martin, 2009.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 London: Penguin Group.
Kennedy, Paul, 1989.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London: Fontana.
Kornberg, Judith F., & Faust, John R., 2005. China in World Politics: Policies, Processes, Prospects. Boulder, Col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Nye, Joseph S., 1990.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Nye, Joseph S., 2002.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ye, Joseph S., 2004. Power i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Age: From Realism to Globalization. New York: Routledqe.
Nye, Joseph S., 2004.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O'Heffernan, Patrick, 1991.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sider Perspectives on Global Journalism and the Foreign Policy Process. New Jersey: Ablex.
Scott, David, 2008. ‘The Century’?: The Challenge to Global Orde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Simone, Vera, 2001. The Asian Pacific: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Context. New York: Longman.
Sorensen, Thomas C., 1968. The World War: The Story of American Propaganda.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2、專書論文
Cull, Nicholas J., 2008. “Public Diplomacy: Taxonomies and Histories,” in Public Diplomacy in a Changing World. Philadelphia: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pp.46-53.
d'Hooghe, Ingrid, 2005. “Public Diploma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n Jan Melissen,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pp.88-109.
Henrikson, Alan K., 2005. “Niche Diplomacy in the World Public Arena: the Global ‘Corners’ of Canada and Norway,” in Melissen, Jan ed.,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pp.76-77.
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eph S., 2001.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 Kegley, Charles W. and Wittkopf, Eugene R., eds., The Global Agenda: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New York: McGraw-Hill. P.34.
Melissen, Jan, 2005.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Melissen, Jan, ed.,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p.18.
Snow, Nancy, 2008.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the U.S. Image” in Cowan, Geoffrey & Cull, Nicholas J. ed., Public Diplomacy in a Changing World. Philadelphia: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p.199.

3、期刊論文、報紙評論
Cohen, Eliot A., July/August 2004. “History and the Hy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83, No. 4, pp. 59-60.
Gill, Bates & Huang, Yanzhong, 2006. “Sources and Limits of Chinese ‘Soft Power’ ,” Survival, Vol. 48, No. 2, p.18.
Nossel, Suzanne, 2004/3/4. “Smart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83, No.2, pp.1-5.
Nye, Joseph S., 2005/12/29. “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 p.11.
Vocke, William C. Jr., “Regime Consolidation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aiwanese Diplomacy: A New Public Diplomacy for Taiwan, ” p.10.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nual Convention﹐August 27-31, 2008.

4、網路資料
Leonard, Mark, 2002/9/29. “Diplomacy by Other Means,” Foreign policy, .
Nye, Joseph S., 2003/2/17. “Honey of Soft Power Will Catch More Flies,” Los Angeles Times, .
Nye, Joseph S., 2005/10/25. “In fighting terrorism, Bush has forgotten to use 'soft power',”.
Nye, Joseph S., 2012/1/17. “Why China Is Weak on Soft Power,” New York Times, .
Paradise, James F., 2007/3/5. “Can China's soft power offensive succeed? ” AsiaMedia, .
Pilling, David, 2010/2/3. “Hollywood gets the better of China's sage,” Financial Times, .
The Edward R. Murrow Center of Public Diplomacy, 2009/1/20. “What is Public Diplomacy?” The Fletcher School, Tufts University,
2006/1/5. “President’s Remarks at U.S. University Presidents Summit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
2009/1/15. “Temp Job in Paradise Pays $100,000,”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