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單社到社群:十七世紀Sideia之形成
作者:李瑞源
作者(外文):Jui-YuanLi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林瑞明
翁佳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西拉雅Sideia新港語民族誌研究Kuva走婚社會地域社群SirayaSideiaSinkan languageKuva-walking marriage societyEthnographical researchTerritorial grou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西拉雅,當代呼聲最高的平埔原住民「族」候選人之一,是經過長期外來殖民力量作用下的歷史產物。回到17世紀時空脈絡,以個別村社自我認同為中心,攻守同盟村社之間互相廝殺獵首,成為常態;時至1640年代中期,荷蘭公司檔案已出現Sideia專有名詞,表明荷治中期村社關係已有區域性橫向連結,一方面投射荷蘭人政治勢力擴展、一方面反映部分土著生計漸趨困窘,使單社突破傳統格局,依循荷蘭人政治、宗教、經濟網絡,尋求新村社認同以共享獵場土地資源。這過程如何發生、單社如何過渡到社群、社群如何被整合暨呈現固定或浮動狀態?是否完全對應20~21世紀西拉雅(Siraya)?以上提問成為本文問題意識。
為掌握地表環境對人類活動的結構性影響,及17世紀外力統治前臺南平原村社內外部樣貌,亟需借力地質學、考古學、民族學知識,整理史前到原史時代人地關係,目標是建立各社民族誌,做為歷史延續性和觀察文化變遷的一個原點及辨識基準。據此,研究方法上,除歷史文獻學考證外,兼採考古和民族學跨學科應用、民族誌研究和現地田野調查,全面探索從單社到社群的內外部機制。
除序論、結論外,論文分三大部、六章節。第一部「史前到原史時代台南地區的人地關係」,整理考古學、17世紀民族誌等資料,加註民族人類學解釋,先期建立人地關係的歷時脈絡。第二部「主權競賽與荷蘭人統治」,切入荷蘭人對臺江沿岸各村社的主權競爭、村社回應及作戰同盟,經歷各階段征服過程。第三部「身體政治、認同浮動與重組的Sideia」,探討公司對臺江沿岸村社實行村社視察、土著動員、地方會議、教區劃分、贌社制度、獵場規劃等項政策,成為個別村社尋求外部資源的荷蘭人網絡,促進區域社群互助契機,同時也是村社認同經歷浮動與重組時刻。史料運用方面,主要利用已刊荷蘭VOC檔案,如熱蘭遮城日誌、長官書信集、決議錄等各項文獻,輔以教會檔案和私人著作,這三類資料各有特色,帶出不同層次土著文化評價;為免陷入殖民者或歐洲人觀點,部分內容不時引註民族學論點加以平衡,更貼近土著思維,提供可能性思考。
論文研究成果,首先是民族誌研究:建立新港、灣裏、蕭壠、麻豆社民族誌及比較社會組成異同,呼應史前時代不同文化人群並存臺南平原,呈現地緣村社「趨同演化」面貌;重寫新港人生命史並針對其社會型態,另闢新說,認為更符合Kuva走婚社會,Kuva和走婚交織各年齡層社會生活圈,一緊一鬆,成為特色,其中婦女墮胎問題,從聚落人口規模推論,應為走婚衍生亂倫禁忌之解套方法。其次,從土著立場探討近代初期歷史:1550年以降中國海寇與荷蘭人先後騷亂黑水溝,臺江沿岸村社激起一連串內外部效應,強烈生存危機令土著有意識地串聯行動,本文以「村社關係」階段化1550~1636年外來者挑戰,突顯土著社會能動性。再者,描繪單社中心到浮動社群過程:荷治中後期,公司透過地方會議、教區劃分架構村社統治階層,助益跨村社頻繁交流,跨村社關係一旦建立起來,勢將激發多元對象的溝通談判、互助合作機會。荷蘭人儘管政治上對土著採取保護,經濟上卻模擬兩可,促使資源短缺的村社向外尋求奧援,最終引發麻豆社獵場事件,1650年公司依各社狀態制定獵場開放規則,見證村社認同浮動又加以重組過程。最後,Sideia語言對應和意涵:經過比對新港語和Sideia語,發現荷蘭人使用Sideia語,概念上並未超出對新港語的認知與應用,平行移接後者第二、三類語法,推論當於1636~1648年間出現,擁有三個不同層次語言地理分佈—核心區域有新港、麻豆、蕭壠、灣裏社;外圍區域是大目降、大武壠社;浮動邊界為哆囉嘓、諸羅山社。分析語料文獻結果,語出南路的Sideia,極可能是荷蘭人採用南路人對北方村社群的他者稱呼,特別是大木連社所屬塔加里揚社群,意思為北方、上面,或因早期村社敵對關係下帶有偏見的貶抑描述。
總結而論,Sideia背後所代表的,不只是一個名詞解釋,它承繼新港語被擴大應用的荷蘭人政治、宣教史,以及大員鄰近村社被統治歷程。17世紀Sideia的形成,正面意義是突破單社格局,朝向群體認同互動、開放村社資源,形成更大單元地域社群,儘管社群沒有固定對象,隨荷蘭人政治、宗教涉入程度,產生不同層次組合,這從Sideia語流通「非固定」村社範疇可據以推論。
SUMMARY
The term Siraya, one of the candidate ethnic groups, is a historical product from a continuous colonial force. In 17th century, every aboriginal village had his self-identification and it was common that the native between allied and antagonistic fought each other with their weapons; but in the mid-1640s, VOC files had appeared a term Sideia, proved the relations of aboriginal villages had developed a lot. This historical process is worthy to ask and seek out how did it happen? Would the Sideia in 17th century correspond with the Siraya in 20th~21th? Mentioned above are main question-conscious in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TION
Except exordium and conclusion,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each part includes two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Man-land relationship of Tainan plain in pre-history era”, organizing archeological research, ethnological reference in 17th century and adding the notes of ethnological-anthropology, to create a diachronic context about man-land relationship. The second part “Sovereignty competition and the Dutch’s rule”, probe into the process how the Dutch fell into sovereignty competition against the native, and how the latter replied to the Dutch’s invasion with different strategies. At last the Dutch overcame all the difficulties, successfully conquered the native. The third part “Body politics, floating identity and reorganization on Sideia”, discuss all the policies made by the Dutch, such as village inspection, native mobilization, native meeting, parish division, native trade system and a hunting ground arrangement, how these Dutch’s networks were used by single native village to seek for exterior resources, promote cooperation between regional aboriginal villages and proceed to floating identity and reorg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the aspect of employing historical sources, the most important as well as mainly based on is VOC archives, like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Archief voor de Geschiedenis der Oude Hollandsche Zending, and so on.
For grasp how the ground environment did the effect to human being, and know what kind of relations were done between natives in Tainan plain before the Dutch came to rule in 17th century, it is necessary borrowing the knowledge from sorts of disciplines, like geology, archeology, ethnology, etc., to organize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from pre-history to proto-history era. The purpose is to create ethnography of every single village as an origin situation and recognizable basic for observing cultural changes as well as historical continuation. According to that, it is proper to adopt historical philology research, archeological-ethnological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ethnographical research and regional fieldwork as research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comes to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in ethnographical research: it is first time to create ethnography of single village and proceed with a comparative method to realize what is different between every native village; rewrite a life cycle of Sinkan people as well as put forward an opinion that Sinkan people are more suitable Kuva-walking marriage society than matri-lateral society and it should be incest taboo causes Sinkanese to execute the abortion because of the walking marriage in a small-scale village. Second, discuss the early modern history from an aboriginal viewpoint: due to the Chinese pirates and the Dutch robbed and hung around the Formosa after 1550 that produced the native a huge reaction. The position of relations of the native was taken in this research, for describing different stages how the native faced outside situation in 1550-1636. Third, depict the process from single village to floating group: during the mid-and-late rule of the Dutch, VOC factory in Formosa constructed the ruling class in aboriginal villages by carrying out the annual native meeting and parish divisions, these would arouse the native to connect one village with others and cross-village relations would be created. So long as cross-village relations were created, conversation, negotiation or mu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multi-objects would be stimulated naturally. Although the Dutch takes a protective position in politics, it is ambiguous in economic policies. The villages of poor resources looked for help from outside; as a result, the event of Mattau hunting field was occurred. In 1650, a new opening rule of hunting ground considered on the situation of every village was drawn up by VOC, it could be evidence to see the floating identific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re-combination. Fourth, the meaning of Sideia: contrasting the Sinkan language with Sideia, it was found that the way the Dutch employed the Sideia is not go beyond the cognition and application from Sinkan language. In other words, the Sideia which followed the Sinkan language was appeared around 1636-1648 and showed three gradations of linguistic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the core area is Sinkan, Mattau, Soulangh and Guanni villages; the suburb includes Tavokangh and Tevorangh; as to the floating margin are Dorko and Tirosen. The result of analyzing historical sources reveals Sideia was from the southern villages so that it could be a southern term to indicate the northern villages around Tayouan. Obviously the meaning is north or top. If considering a bad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kan and Tacariyan group, the meaning could express a negative description.
CONCLUSION
To sum up, what the term Sideia represents not only a noun explanation, but the expanding Sinkan language which was applied by the Dutch politics and missionary history, in other words, the process the native around Tayouan was ruled.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that the formation of Sideia in 17th century is to make a breakthrough from single village toward a group interaction and new identification as well as opening villages’ resources; as a result, a more bigger territorial group was made. Contrary to a fixed group, there were several kinds of combination which reflected the deep or light involvement in politics and mission of the Dutch, and this phenomenon could be observed from the Sideia that was circulated through unfixed villages.
引用書目及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史料
(清)丁紹儀
1957(1873) 《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以下簡稱臺文叢N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以下簡稱臺銀經濟室)。
(清)六十七
1961(1744~1747) 《番社采風圖考》。臺文叢90種。台北:臺銀經濟室。
(明)王士騏
1997 《皇明馭倭錄》。臺南縣:莊嚴文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編集)
1962 《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1760 〈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不著撰人
1959(1895年前後) 《安平縣雜記》。臺文叢52種。台北:臺銀經濟室。
(明)朱紈
1997 《甓餘雜集》。臺南縣:莊嚴文化。
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
2000 〈皇明經世文編.卷353.塗中丞軍務集錄〉,《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向達(校注)
2000 《西洋番國志‧鄭和航海圖‧兩種海道針經》。中外交通史籍叢刊1。北京:中華書局。
(清)江日昇
1988(1718年前後) 《臺灣外記》。臺北:智揚。
(元)汪大淵
1981(1349) 《島夷志畧》。臺北:臺灣商務。
(清)李丕煜(主修)
2005(1720) 《鳳山縣志》。台北:文建會。
(清)沈定均(續修)、吳聯薰(增纂)
2000 《光緒.漳州府志》。據光緒3年芝山書院刻本影印。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29)。上海:上海書店。
(明)何喬遠
1994(1628~1643) 《閩書》。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清)杜 臻
1973(1699) 《閩粵巡視紀略》〈卷六.附紀彭湖臺灣〉。王雲五(主持),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
(清)谷應泰
1956(1649) 《明史紀事本末》。臺北:臺灣商務。
(明)沈有容(輯)
1956(1617) 《閩海贈言》。臺北:杭縣方氏愼思堂景印。
(清)周于仁、胡格(纂輯)
2005(1740) 《澎湖志略》。臺北:文建會。
(南宋)周必大
1971(1201) 《文忠集》。臺北:臺灣商務。
(清)周 煌
1985(1757) 《琉球國志略》。北京:中華書局。
(明)周 嬰
2004(1628年前後) 《遠遊篇》。臺灣文獻匯刊‧第五輯。北京:九州。
(清)周鍾瑄(主修)
2005(1717) 《諸羅縣志》。臺北市:文建會。
(清)林謙光
1961(1685) 〈臺灣紀略(附澎湖)〉,收入《澎湖臺灣紀略》。臺文叢104種。台北:臺銀經濟室。
(清)郁永河
1959(1697) 《裨海紀遊》。臺文叢44種。台北:臺銀經濟室。
(清)高拱乾(纂輯)、周元文(增修)
2004(原刊1696,增修1710) 《臺灣府志》。臺北市:文建會。
(南宋)真德秀
1968(1218)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
(元)屠性
1973 〈送人赴彭湖巡檢〉,收入(元)顧瑛(編),《草堂雅集》。臺北:臺灣商務。
(明)陳侃
1985(1534) 《使琉球錄》。北京:中華書局。
曹剛(等修)、邱景雍(纂)
1967 《福建省.連江縣志》。據民國16年鉛印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第76號。台北:成文。
(明)曹履泰
1995 《靖海紀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清)張廷玉
1977(1739) 《明史》。臺北:臺灣商務。
(清)張廷玉(等撰)
1987(1787) 《清朝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
(明)張岳(纂修)
2009(1529) 《(嘉靖)惠安縣志》,中國基本古籍庫。合肥:黃山書社。
(明)張 燮
1979(1618) 《東西洋考》。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九集。台北:台灣商務。
(清)黃本驥(編)
1973(1845) 《歷代職官表》。臺北市:國史研究室。
(明)黃仲昭(修纂)
1991(1490) 《八閩通志(下)》。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清)黃叔璥
1999(1736) 《臺海使槎錄》。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二版。
(明)萬表
1967 《海寇議》,百部叢書集成48。台北:藝文印書館。
(明)楊英
1958(1674~1683) 《從征實錄》。臺文叢32種。台北:臺銀經濟室。
楊家駱(主編)
1981 《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南宋)趙汝适
1996(1225) 《諸蕃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清)蔣毓英(纂修)
2004(1685) 《臺灣府志》。臺北市:文建會。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
2004 《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壹輯》。臺北:遠流。
臺銀經濟研究室(編)
1971 《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臺文叢296種。臺北:臺銀經濟室。
1971 《崇禎實錄(第二冊)》。臺文叢294種。臺北:臺銀經濟室。
1969 《崇禎長編》。臺文叢270種。臺北:臺銀經濟室。
1962 《鄭氏史料初編》。臺文叢157種。臺北:臺銀經濟室。
1960 《鄭氏關係文書》。臺文叢69種。臺北:臺銀經濟室。
(清)鄭一崧(修)、顏璹(纂)
1974 《福建省.永春州志(一)》。據乾隆52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22號。台北:成文。
(南宋)樓鑰
1986(1171) 《攻媿集》。臺北:臺灣商務。
(清)懷蔭布、黃任、郭賡武(修纂)
2000 《乾隆.泉州府志(一)、(二)》。據光緒8年補刻本影印。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22)。上海:上海書店。
(二)近人專著
Auvini Kadresengan(奧威尼‧卡露斯)
2006 《神秘的消失:詩與散文的魯凱》。臺北市:麥田。
Basuya Boyijernu(巴蘇亞‧博伊哲努)
1997 《庫巴之火:台灣鄒族部落神話研究》。台中市:晨星。
1993 《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台北:臺原。
Dahu is-palidav taigka nai-ia nahaisulan(余錦虎)
2002 《神話.祭儀.布農人:從神話看布農族的祭儀》,歐陽玉(譯)。臺中市:晨星。
Husluman Vava(霍斯陸曼‧伐伐)
2006 《玉山魂》。台北:INK印刻。
Neqou Soqluman(乜寇‧索克魯曼)
2008 《東谷沙飛傳奇Palisia Tongku Saveq》。台北:INK印刻。
上河文化(編著)
2012 《五萬分之一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南島》。台北:上河文化,四版。
王天有
1992 《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任光
1979 《西洋中古史(修訂版)》。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1976 《中古歐洲史上之政教關係》。臺北:臺灣商務,二版。
王家祥
1997 《倒風內海》。臺北市:玉山社。
方真真、方淑如
2003 《西班牙史:首開殖民美洲的國家》。臺北市:三民書局。
方豪
1999 《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台北:捷幼。
王嵩山
2001 《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
1995 《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台北:稻鄉。
1992 《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台北:稻鄉,再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4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臺南縣、臺南市》。台北:中研院史語所。
台南縣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協會
2009 《2009 Musuhapa西拉雅語言文化種子教師營活動手冊》。台南:台南縣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協會。
朱浤源、陳梅卿(主持)
2006 《新市鄉志》。臺南縣新市鄉:南縣新市鄉公所。
全漢昇
1996 《中國近代經濟史論叢》。臺北縣:稻禾。
1987 《明清經濟史研究》。臺北市:聯經。
江樹生
1992 《鄭成功和荷蘭人在台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臺北:漢聲雜誌社。
何傳坤
2002 《台灣史前文化三論》。臺北:稻鄉。
宋文薰(等編著)
1992 《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初步評估第一階段研究報告》。臺北:內政部、文建會。
杜正勝(編撰)
1998(1744-1747) 《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壬癸
2010 《新港文書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1999 《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李亦園
1982 《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
1966 《文化與行為》。臺北市:臺灣商務。
李國銘
2004 《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稻鄉。
李福清
1991 《蘇聯所藏關於臺灣的資料及臺灣研究的概況》。台北:淡江大學淡江時報社。
沈鈞(編著)
1983 《蘭領東印度史》。台北市: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林玉茹(主編)
2009 《麻豆港街的歷史、族群與家族》。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政府。
林明德
2007 《日本史》。臺北:三民,修訂二版。
林朝棨
1957 《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林熊祥(主修)
1952 〈卷八.同冑志.曹族篇〉,《臺灣省通志稿》。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華山
2003 《子宮文化:摩梭不是母系,而是家屋社會》。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2003 《請把屁股放在頭上—我在「女兒國」田野研究的趣聞》。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2003 《天堂家書:17個摩梭人分享自身的難忘故事》。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2001 《無父無夫的國度?—重女不輕男的母系摩梭》。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芮逸夫(主編)
1979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冊.人類學》。臺北:臺灣商務,四版。
香港聖經公會(編譯)
1970 《新舊約全書》。和合本。香港:聖經公會。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臺北市:中研院社研所。
洪英聖(編著)
2002 《畫說康熙台灣輿圖》。臺北市:聯經。
洪麗完
2009 《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市:聯經。
涂永清
1980 《歐洲中古封建制度》。臺南:文山書局。
翁佳音
2008 《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1998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
2001 《臺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南投市:省文獻會。
曹永和
2000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市:聯經。
1979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
曹永和、江樹生、包樂史(主編)
1997 《台灣史檔案‧文書目錄(十):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台灣檔案目錄》。台北:台灣大學。
莊華堂
2007 《巴賽風雲》。臺北市:唐山。
張光直
1995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臺北:聯經。
張仲堅(編著)
2002 《臺灣帽蓆》。臺中市:張仲堅出版。
張淑勤
2012 《荷蘭史》。臺北市:三民。
張增信
1988 《明季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上編)》。臺北:私立東吳大學。
張德信
2009 《明代職官年表(第三冊)》。合肥市:黃山書社。
康培德
2005 《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一)荷西明鄭時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正祥
1993 《臺灣地誌(中冊)》。臺北:南天,二版。
1985 《中國文化地理》。臺北市:木鐸。
1955 《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 氣候篇》。台北:臺灣省文獻會。
陳宗仁
2005 《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臺北:聯經。
陳奇祿
1992 《臺灣土著文化研究》。臺北市:聯經。
陳政三
2008 《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臺北市:台灣書房。
陳炳宏(註解)
2007 《台南Siraya語馬太福音註解(修訂二版)》。台北:自行出版。
陳國強(主編)
2006 《文化人類學辭典》。台北:恩楷。
陳柔森(主編)
1999 《重塑台灣平埔族圖像─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一)》。台北:原民文化。
陳信雄
1992 《宋元海外發展史研究》。台南:甲乙。
陳鴻瑜
2008 《印度尼西亞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梁嘉彬
1965 《琉球及東南諸海島與中國》。臺中:私立東海大學。
張耀錡
2003(1951) 《臺灣平埔族社名研究》。台北:南天。
黃士強
1984 《臺北芝山嚴遺址發掘報告》。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文博(總編輯)
2008 《南瀛文化旅圖》。台南新營:台南縣政府。
黃仁宇
1991 《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臺北市:聯經。
黃伯和、陳南州
1999 《新編基督教要理問答》。台南市:人光,再版。
黃宣衛
2008 《阿美族》。臺北市:三民。
喬宗忞
2001 《臺灣原住民史:魯凱族史篇》。南投市:省文獻會。
達西烏拉灣.畢馬(田哲益)
1995 《台灣布農族風俗圖誌》。台北市:常民文化。
楊宏裕
2013 《大臺南的地形》。臺南:台南市文化局。
楊森富
2002 《台南縣平埔地名誌》。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政府。
葉春榮(譯編)
2011 《初探福爾摩沙:荷蘭筆記》。台南:台南市政府。
詹評仁(總編審)
2002 《臺南縣麻豆鎮耆老口述歷史記錄》。臺南縣:臺南縣麻豆鎮公所。
廖炳惠(編著)
2003 《關鍵詞200》。臺北:麥田。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
1998 《漢語大字典》。臺北:建宏。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
2006 《先民履跡:南科考古發現專輯》。台南:台南縣政府。
鄭永常
2004 《來自海洋的挑戰—明代海貿政策演變研究》。台北縣板橋市:稻鄉。
1997 《征戰與棄守:明代中越關係研究》。台南市:成大出版組。
劉益昌(主持)
2002 《臺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臺灣文獻館。
2000 《台灣原住民舊社遺址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蕭宗煌、呂理政(統籌策劃)
2006 《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蕭瓊瑞
2003 《圖說台灣美術史I:山海傳奇(史前.原住民篇)》。台北市:藝術家。
謝米亮
2001 《台南縣地理、地質與化石》。台南:台南縣文化局。
簡炯仁
1995 《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
羅春寒
2008 《台灣平埔族群文化變遷之研究》。北京:民族。
(三)期刊論文
Mayaw Kilang(馬耀‧基朗)
2012 〈從考古遺址看西拉雅的歷史—以南科地區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89-108。
朱正宜
2011 〈西拉雅族與考古學研究〉,收入謝仕淵、陳靜寬(主編),《行腳西拉雅》,頁7-16。臺南市:臺灣史博館。
2009 〈新發現之善化‧社內遺址〉,《臺灣博物季刊》28(3):16-21。
2003 〈台灣西南部平原史前文化層序再思(一)─大坌坑文化的分期及內涵〉,收入《臺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慶祝宋文薰教授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4。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江家錦
1958 〈西拉雅族的信仰〉,《台北文物》7(1):115-118。
1956 〈平埔族信仰雜記〉,《南瀛文獻》4(上):14-22。
1955 〈從祀壺來談西拉雅族的信仰〉,《南瀛文獻》3(1):16-27。
江樹生
1997 〈荷據時期臺灣的漢人人口變遷〉,收入《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29。雲林: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7 〈梅花鹿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之研究(下)〉,收入《台灣梅花鹿復育之研究:七十四年度報告》,頁2-24。台北: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1985 〈梅花鹿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之研究(上)〉,收入《台灣梅花鹿復育之研究:七十三年度報告》,頁3-62。台北: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阮昌銳
1985 〈臺灣民間的巫術信仰〉,《臺灣風物》35(2):129-149。
何廷瑞
1960 〈臺灣土著諸族文身習俗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5/16:1-48。
1955 〈屏東縣來義鄉排灣族之文身與獵頭〉,《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47-49。
何孟興
2011 〈論明萬曆澎湖裁軍和「沈有容退荷事件」之關係〉,《臺灣文獻》62(3):125-148。
何傳坤
2011 〈水下考古與台灣陸橋動物群〉,《科學發展》458:32-37。
2003 〈台灣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及文化〉,收入《臺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慶祝宋文薰教授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7。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李壬癸
1992 〈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聯〉,《臺灣風物》42(1):238-211。
1991 〈臺灣北部平埔族的分類及其語言根據〉,《臺灣風物》41(4):197-214。
李亦園
1994 〈章回小說《平閩十八洞》的民族學研究〉,收入莊英章、潘英海(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23-41。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57 〈臺灣南部平埔族平臺屋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117-144。
李德仁
2003 〈談臺灣的「繩紋紅陶文化」--兼論其晚期發展與演變趨勢〉,收入《臺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慶祝宋文薰教授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7。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李國銘
1998 〈頭社夜祭與祀壺信仰初探〉,《臺灣風物》48(1):129-208。
1995 〈屏東平埔族群分類再議〉,收入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頁368-374。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李瑞源(Paparil Tavali)
2012 〈人類學觀點下的西拉雅族群圖像:再評邵式柏著《十七世紀西拉雅人的婚姻與強制性墮胎》〉,《成大歷史學報》43:259-278。
2012 〈《新港文書》練習曲─以21件新港社雙語契字為例〉,《高雄文獻》2(4):40-69。
2012 〈帆之翼望:從金獅島、刣人溪到美麗島殖民地〉,收入《來去臺灣:館藏文物特展專刊》,頁6-21。臺南市:臺灣史博館。
2012 〈傾聽歷史的沉默:評介沃爾夫著《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史穗》5:161-170。
2011 〈出獅有名—1630年代VOC征伐小琉球之動機研究初探〉,《高雄文獻》1(3/4):96-115。
林昌華
2012 〈臺灣最早高等學府「蕭壟神學院」的研究〉,發表於臺南市政府主辦,「第三屆南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10月20~21日),頁123-145。
2011 〈西拉雅族群認同的追索:《福爾摩沙語辭彙集》初探(上)〉,《臺灣風物》61(2):141-169。
2011 〈西拉雅族群認同的追索:《福爾摩沙語辭彙集》初探(下)〉,《臺灣風物》61(3):117-144。
1995 〈殖民背景下的宣教-十七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的宣教師與西拉雅族〉,收入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頁333-363。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林偉盛
2000 〈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有關臺灣史料介紹〉,《漢學研究通訊》19(3) : 362-371。
林朝棨
1966 〈概說臺灣第四紀的地史並討論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8:7-44。
1960 〈臺灣西南部之貝塚與其地史學意義〉,《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5/16:49-94。
邱鴻霖
2010 〈台灣史前時代拔齒習俗的社會意義研究:以鐵器時代石橋遺址蔦松文化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73:1-60。
查忻
2013 〈雅加達ANRI所藏17世紀臺灣關係史料〉,收入《原住民族文獻.第二輯》,頁23-29。臺北:行政院原民會。
2006 〈雅加達ANRI所藏17世紀臺灣關係資料介紹〉,《暨南史學》9:35-59。
段洪坤
2008 〈為西拉雅的babui發聲—豬在西拉雅的傳統文化意涵〉,《南瀛文獻》6:72-81。
2006 〈遙慰海上祖靈:西拉雅族吉貝耍的「孝海祭」〉,《新活水》5:34-38。
洪麗完
2005 〈從清代「社」之多重性質看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以臺灣中部為例〉,《臺灣史研究》12(1):1-41。
贾 宁
1987 〈陈第与《东番记》〉,收入施联朱、許良國(主編),《台湾民族历史与文化》,頁293-306。河北:中央民族学院。
翁乃群
2002 〈女源男流:从象征意义论川滇边境纳日文化中社会性别的结构体系〉,收入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社會民俗卷》,頁301-3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翁佳音
2013 〈水沙連的早期史論:從荷蘭文獻中的水沙連談起〉,《臺灣風物》61(1):29-59。
2012 〈〈東番記〉所展現的漢番初期關係〉,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第二屆沿山地區聚落與族群學術研討會」(2012年6月19-20日),頁1-10。
2011 〈荷蘭時代的西拉雅族〉,收入謝仕淵、陳靜寬(主編),《行腳西拉雅》,頁95-106。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09 〈西拉雅族的爸爸(paap)〉,《歷史月刊》253:74-77。
2008 〈新港有個臺灣王:十七世紀東亞國家主權紛爭小插曲〉,《臺灣史研究》15(2):1-36。
2008 〈國王魚kingfish的故事〉,《歷史月刊》248:23-27。
2008 〈臺南姑娘娶荷蘭臺灣長官〉,《歷史月刊》245:55-59。
2008 〈麻豆社事件〉,《新活水》16:32-39。
2007 〈族群遷徙論的文獻學反思〉,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20-21日),頁1-12。
2006 〈「牽手khan-chhíu」來看臺灣世界史—從臺灣歷史慣用語論大福佬文化圈概念〉,《臺灣史研究》13(2):1-31。
1992 〈被遺忘的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4):145-188。
唐美君
1960 〈臺灣高山族脫鏃標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299-312。
1955 〈本系所藏阿美族盾牌又一例〉,《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46-47。
1955 〈臺灣高山族的槍與矛〉,《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59-63。
凌純聲
1960 〈國殤禮魂與馘首祭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411-461。
康培德
2011 〈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地域」一詞的理解與討論〉,收入詹素娟(主編),《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頁353-371。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2010 〈荷蘭東印度公司治下的臺灣原住民部落整併〉,《臺灣史研究》17 (1):1-25。
2009 〈離島淨空與平原移住: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臺灣原住民聚落遷移政策〉,《新史學》20(3):99-126。
2008 〈紅毛先祖?新港社、荷蘭人的互動歷史與記憶〉,《臺灣史研究》15(3):1-25。
2006 〈親王旗與藤杖:殖民統治與土著挪用〉,《臺灣史研究》13(2):33-55。
2006 〈理加與大加弄:十七世紀初西拉雅社會的危機〉,收入葉春榮(主編),《建構西拉雅:研討會論文集》,頁81-96。新營:臺南縣政府。
2001 〈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收入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1-31。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0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統治對西拉雅人村社關係變遷的影響〉,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年10月23~25日),頁1-40。
2000 〈荷蘭時代村落頭人制的設立與西拉雅社會權力結構的轉變〉,《臺灣史蹟》36:118-135。
梁志明
2003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興衰〉,《歷史月刊》181:40-47。
陳文山、楊小青
2012 〈海岸變遷與人類活動〉,《地質》31(2):72-75。
陳文山、宋時驊、吳樂群、徐澔德、楊小青
2004 〈末次冰期以來台灣海岸平原區的海岸線變遷〉,《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2:40-55。
陳宗仁
2003 〈「北港」與「Pacan」地名考釋:兼論十六、七世紀之際臺灣西南海域貿易情勢的變遷〉,《漢學研究》21(2):249-278。
2005 〈一六二二年前後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東亞貿易策略的轉變—兼論荷蘭文獻中的Lamang傳聞〉,《臺大歷史學報》35:283-308。
陳春木
1977 〈牛稠子遺址最後發掘的概要〉,《南瀛文獻》22:64-68。
陳國棟
2004 〈「安平壺」與「三燒酒」〉,《臺灣文獻別冊》8:2-9。
陳偉智
1998 〈知識與權力:伊能嘉矩與台灣原住民研究〉,《當代》135:28-51。
張光仁
2003 〈在世界體系的邊陲:初論島嶼東南亞東部島群原史時代的貿易與社會經濟變遷〉,收入《臺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慶祝宋文薰教授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2。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張光直
1987 〈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起源问題〉,收入童恩正(主編),《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輯》,頁1-14。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
张崇根
1987 〈周嬰《东番记》考证〉,收入施联朱、許良國(主編),《台湾民族历史与文化》,頁307-318。河北:中央民族学院。
1987 〈明代台湾东番人族属刍议〉,收入施联朱、許良國(主編),《台灣民族历史与文化》,頁275-292。河北:中央民族学院。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
1996 〈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6:19-56。
1997 〈台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7:105-131。
1998 〈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8:83-105。
張慧端
2008 〈再思考西拉雅的祀壺文化叢:宗教的變遷與延續〉,收入林玉茹、Fiorella Allio(艾茉莉)主編,《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頁345-368。臺南新營:台南縣政府。
許少華、張義興、葉治宏、陳宴民、劉建榮
2009 〈由歷史文獻與河道變遷探討台江內外海之淤積演變〉,《臺灣水利》57(3):71-79。
連照美
1981 〈台南縣菜寮溪的人類化石〉,《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2:53-74。
賀安娟(Ann Heylen)
1998 〈荷蘭統治之下的台灣教會語言學:荷蘭語言政策與原住民識字能力的引進(1624-1662)〉,《台北文獻》直字125:81-119。
黃士強
1980 〈從蔦松遺址看臺灣史前最後文化〉,《南瀛文獻》25:1-5。
1970 〈臺南縣歸仁鄉八甲村遺址調查〉,《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5/36:62-68。
黃應貴
1984 〈臺灣土著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57:1-30。
湯開建
2012 〈明隆萬之際粵東巨盜林鳳事迹詳考—以劉堯誨《督撫疏議》中林鳳史料為中心〉,《歷史研究》6:43-65。
2007 〈劉堯誨《督撫疏議》中林鳳與西班牙史料〉,發表於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主辦),「明清時期西班牙與中國關係國際學術討論會」(2007年10月30日-11月2日)。
葉春榮
2008 〈歷史與神話:頭社研究〉,收入葉春榮(主編),《再現西拉雅:研討會論文集》,頁41-69。臺南:臺南縣政府。
2006 〈西拉雅平埔族的宗教變遷〉,收入葉春榮(主編),《歷史.文化與族群: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231-257。台北:順益博物館。
2006 〈宗教改信與融合:太祖與神明的交換〉,收入葉春榮(主編),《建構西拉雅:研討會論文集》,頁199-225。臺南:臺南縣政府。
詹素娟
2003 〈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59:117-142。
2001 〈地域社羣的概念與檢驗─以金包里社為例〉,收入《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頁63-80。臺北:樂學。
1996 〈族羣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收入戴寶村、李筱峰、張炎憲(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頁69-102。臺北:玉山社。
蔡承豪
2004 〈此薯非彼薯—荷蘭時代的「馬鈴薯」?〉,《臺灣文獻別冊》8:10-16。
臧振華
2012“南科考古發現的稻米與小米兼論相關問題, Journal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8. 1, pp. 1-24.
2012 〈再論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問題〉,《南島研究學報》3(1):88-91。
1991 〈論台灣的細繩紋陶文化─兼論台灣史前文化來源問題研究的概念和方法〉,《田野考古》1(2):1-31。
臧振華、洪曉純
2001 〈澎湖七美島史前石器製造場的發現和初步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4):889-940。
劉克竑
2003 〈與台灣史前人相遇〉,《文化視窗》57:24-30。
1986 〈從考古遺物看蔦松文化的信仰〉,《人類與文化》22:20-29。
衛惠林
1965 〈臺灣土著社會的部落組織與權威制度〉,《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5/26:71-92。
1953 〈臺灣東部阿美族的年齡階級制度初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2-9。
潘英海
1998 〈「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有關「壺的信仰叢結」分布與西拉雅族群遷徙的思考〉,收入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頁163-202。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1994 〈平埔研究的再思考與再出發:記「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台灣史研究》1(1):166-170。
劉益昌
2012 〈考古遺址所見的人類宗教行為:以西寮遺址的發掘研究為例〉,發表於台南市政府(主辦),「第三屆南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10月20-21日),頁183-196。
2008 〈從西寮遺址發掘談蔦松文化的聚落型態〉,收入葉春榮(主編),《再現西拉雅:研討會論文集》,頁15-40。台南:台南縣政府。
2008 〈蔦松文化與西拉雅關係考古學研究的檢討〉,收入林玉茹、艾茉莉(主編),《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頁389-407。臺南新營:臺南縣政府。
2006 〈考古學研究所見人群互動關係與分布界線〉,收入葉春榮(主編),《建構西拉雅:研討會論文集》,頁39-60。臺南:臺南縣政府。
2001 〈考古學與平埔族群研究〉,收入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185-203。台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77 〈牛稠子試掘〉,《文化與人類》9:23-28。
劉益昌、顏廷伃
2012 〈台南市麻豆區前班遺址考古試掘報告〉,《田野考古》15(1):81-118。
鄭維中
2004 《荷蘭時代的台灣社會: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台北:前衛。
盧嘉興
1981 〈曾文溪與國賽港〉,收入《輿地纂要》,頁61-90。台南:台南縣政府。
1961 〈蚊港與青峰闕考〉,《臺南文化》7(2):110-122。
鍾幼蘭
1997 〈平埔研究中的「族群分類」問題-再議Hoanya(洪雅族)之適宜性〉,收入周宗賢(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頁137-166。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謝明良
1995 〈安平壺芻議〉,《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75-105。
顏廷伃
2012 〈台灣西南平原蔦松文化的宗教變遷與族群─從鳥頭狀器到祀壺信仰〉,發表於台南市政府(主辦),「第三屆南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10月20-21日),頁199-217。
(四)學位論文
尹意智
2008 〈台灣史前玉器工藝─以坪林遺址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朱正宜
2006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三抱竹遺址烏山頭期社會之重建─一個社會考古學的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宗信
2004 〈小琉球的社會與經濟變遷,1622-1945〉。臺南:臺南師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撒娜
2008 〈惡靈泉、喇嘛寺、與土司:藏彝走廊中摩梭人的文化會遇與空間政治〉。台北: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9 〈聚散之間—納人的喪葬儀式與家屋象徵〉。台北: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國聖
2009 〈十七世紀臺灣Favorlang人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查忻
2011 〈荷蘭改革宗教會在十七世紀臺灣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陳于高
1993 〈晚更新世以來南臺灣地區海水面變化與新構造運動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玉美
1980 〈高雄縣大湖史前遺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偉智
1998 〈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治初期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1895-190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翰霖
1999 〈十七世紀以來臺灣西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台香
1982 〈臺南縣永康鄉蔦松遺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誼
2009 〈台南縣石橋遺址坑狀遺跡的討論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楊宏政
2011 〈石橋遺址甕棺葬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泰康
2006 〈十七世紀臺灣外來陶瓷研究—透過陶瓷探索明末清初的臺灣〉。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顏廷伃
2011 〈考古學文化變遷與人群辨識的研究—二千年以來台南地區考古學文化變遷研究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五)技術報告
李匡悌(主持)
2004 〈三舍暨社內遺址受相關水利工程影響範圍搶救考古發掘工作計畫期末報告〉(台南縣政府委託計畫案,未出版)。
林玉茹(主持)、劉益昌(協同主持)
2003 〈水崛頭遺址探勘試掘暨舊麻豆港歷史調查研究報告〉(文化建設委員會、臺南縣政府文化局委託,未出版)。
洪麗完(主持)
2009 〈西拉雅圖像及文獻資料庫內容建置計畫─期末結案報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委託計畫案,未出版)。
臧振華(主持)
2004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份搶救考古計劃期末報告〉(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委託計畫案,未出版)。
劉益昌(主持)
1994 〈鳳鼻頭遺址範圍研究計畫期末報告:鳳鼻頭遺址的範圍與文化〉(高雄縣政府委託計畫案,未出版)。
(六)其他(口述訪問、演講、影帶、網路資料,依類型排序)
台南市政府
2011 〈台南市災害防救深耕計畫〉。未刊稿。
李瑞源(訪問)
2013 〈莊生男長老口述訪談記錄〉(嘉義阿里山達邦部落,2013年4月29日,未刊稿)。
2013 〈安伯朝長老口述訪談記錄〉(嘉義阿里山達邦部落,2013年4月30日,未刊稿)。
2009 〈陳進和口述訪談記錄〉(台南大內頭社村太上龍頭忠義廟西拉雅采風文物館,2009年5月11日,未刊稿)。
朱正宜(演講)
2013 「新世紀的南科考古」(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振芝講堂,2013年3月27日)。
翁佳音(演講)
1995 「虎尾人(Favorlangh)的土地與歷史」(平埔研究工作會,1995年)。
濱下武志(演講)
2015 〈東亞朝貢體系〉(成大文學院修齊講堂,2015年6月2日)。
2015 〈東亞的舊秩序與新關係〉(成大歷史系,2015年6月4日)。
武漢電視台科學中心(製作)
2005 紀錄片「最後的母系氏族:觀察摩梭」。北京市: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大英百科全書繁體中文版http://daying.wordpedia.com/default.aspx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之臺灣貝類資料庫http://shell.sinica.edu.tw/chinese/index_c.php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aeea.nmns.edu.tw/time/mt_01.htm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index.html
農曆網http://www.nongli.com/item3/index.asp
漢典http://www.zdic.net
維基百科http://nl.wikipedia.org/wiki/
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http://210.240.125.35/citing/default.asp
二、日文部分(含中譯)
(一)史料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
1935 《原語による台湾高砂族伝説集》。台北:台北帝国大学言語学研究室。村上直次郎(編)
1933 《新港文書》。臺北: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1935 《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東京:刀江書院。中譯版: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原民會、南天,2011。
異國日誌刊行會(編)
1989 《影印本異國日誌—金地院崇傳外交文書集成》。東京:東京美術。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2001(1918)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二)近人專著
中村孝志
2001 《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吳密察、許賢瑤、賴永祥、王瑞徵、賀嗣章(譯)。台北:稻鄉。
1997 《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吳密察、翁佳音(編);賴永祥、北叟、許粵華、江燦騰、許賢瑤、吳密察(譯)。台北:稻鄉。
古野清人
1996(1945) 《高砂族の祭儀生活》。台北:南天。
永積 昭
2000 《オランダ東インド会社》。東京都:株式会社講談社。
永積洋子
2001 《朱印船》。東京都:吉川弘文館。
寺田隆信
1986 《山西商人研究》,張正明、道豐、孫耀、閻守誠(譯)。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伊能嘉矩
1909 《臺灣舊地名辭書》。東京:富山房。
1973(1904) 《台湾蕃政志》。台北:古亭書屋。
1973(1902) 《臺灣志》。台北:古亭書屋。
1992(1897) 《伊能嘉矩の台灣踏查日記》,森口雄稔(編著)。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1998(1897) 《伊能嘉矩─蕃語調查ノート》,森口恆一(編)。台北:南天。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
2000(1900) 《台湾蕃人事情》。東京:草風館。
武光誠
2007 《圖解日本史》,陳念雍(譯)。臺北:易博士文化,修訂一版。
宮崎正勝
2004 《圖解東亞史》,葉婉奇(譯)。臺北市:易博士文化。
國分直一
1981 《台湾考古民族誌》。東京:慶友社。
1945 《壺を祀る村:台湾民俗誌》。東京:法政大學。
鈴木質
1932 《台湾蕃人風俗誌》。臺北:理蕃の友。
(三)期刊論文
中村孝志
2001 〈圍繞臺灣的日蘭關係—濱田彌兵衛的荷蘭人攻擊〉,收入《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許賢瑤(譯),頁205-230。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2001 〈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入《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許賢瑤(譯),頁231-248。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1974 〈村落戶口調查にみるオランダの台灣原住民族統治〉,《えとのす》1:32-37。
1964 〈臺灣荷據時期的史料〉,《臺灣文獻》15(3):187-190。
王崧興
1964 〈台湾Siraya族の社会組織〉,《民族学研究》29(2):168-172。
田中克己
1951 〈鄭氏の臺灣地圖〉,收入《和田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頁407-422。東京都:大日本雄辯會講談社。
村上直次郎,石萬壽(譯)
1975 〈熱蘭遮城築城始末〉,《臺灣文獻》26(3):112-125。
岩生成一
2001 〈明末僑寓日本支那人甲必丹李旦考〉,收入《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許賢瑤(譯),頁59-130。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2001 〈在臺灣的日本人〉,收入《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許賢瑤(譯),頁155-185。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1959 〈十七世紀日本人之臺灣侵略行動〉,收入《臺灣經濟史八集》,周學普(譯),頁1-23。臺灣研究叢刊第71種。台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國分直一
1943 〈四社平埔族の尪姨と作向〉,《民俗台灣》3(3):6-10。
1941 〈台灣南部に於ける先史遺跡とその遺物〉,《南方民族》6(3):45-62。
清水純,鄭家瑜(譯)
2004 〈獵人與精靈─保佑能捕獲獵物的一種雙方關係〉,《台灣文獻》55(2):85-109。
陳舜臣
1987 〈シンカンの若者〉,收入《風よ雲よ》,頁443-468。陳舜臣全集.第九卷。東京都:株式會社講談社。
三、外文部分(含中譯)
(一)史料
Dagh-register gehouden in't kasteel Batavia vant passerende daer ter plaetse als over geheel Nederlandts-India, Anno 1624-1629. 's-Gravenhage, 1896.
TEDING: Teding van Berkhout Collection
VOC Archives: The Archives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1602-1795). Algemeen Rijksarchief, 's-Gravenhage.
Resoluties van de kerkenraad van Taiwan(Formosa), 1643 oktober 5- 1649 juni, Hoge Regering 4451, Arsip Nasional Republik Indonesia, Jakarta.
永積洋子(譯)
1969-1970 《平戶オランダ商館の日誌》,全4輯。東京都:岩波書局。
江玉玲(編著)
2009 《荷治時期臺灣基督教史料—荷蘭改革宗阿姆斯特丹中會檔案Code 379, Inv. 191-192-193》。臺北:道聲。
江樹生(計畫主持人)
「荷蘭時期大員(臺灣)長官H. Putmans(A. D. 1629-1636)呈巴達維亞城總督書信原檔翻譯計畫」,未刊檔。
江樹生(譯)
1985 〈蕭壠城記〉,《臺灣風物》35(4):80-87。
江樹生(譯註)
2010 《荷蘭聯和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II,1627-1629》。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2007 《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I,1622-1626》。臺北市:南天。
2003 《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臺北:漢聲雜誌社。
1997 《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上冊)圖版篇‧解讀篇》。臺北:漢聲雜誌社。
沙海昂(注)
1962 《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譯)。臺北市:臺灣商務。
李毓中(主編/譯註)
2008 《臺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I》。南投:臺灣文獻館。
村上直次郎(譯注)
1937 《抄譯バタビヤ城日誌》,上、中卷。東京市:日蘭交通史料研究會。
村上直次郎(譯注)、中村孝志(校注)
1970-1975 《バタヴィア城日誌》,全三卷。東京都:平凡社。中譯版:郭輝(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二冊。臺北市:臺灣省文獻會,1970;程大學(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臺中市:臺灣省文獻會,1990。
班德固(原著)、林昌華(譯著)
2003 《黃金時代:一個荷蘭船長的亞洲冒險》。臺北市:果實。
程紹剛(譯註)
2000 《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市:聯經。
韓家寶、鄭維中(譯著)
2005 《荷蘭時代臺灣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錄簿》。臺北: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Beauclair, Inez de, ed., (鮑克蘭)
1975 Neglected Formosa: a translation from the Dutch of Frederic Coyett's 't Verwaerloosde Formosa.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Blussé, Leonard, M. E. van Opstall en Ts'ao Yung-Ho met medewerking van Chiang Shu-Sheng en W. Milde (eds.)
1986-2000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4 delen. 's-Gravenhage: M. Nijhoff. 中譯版: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全四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9-2011。
Blussé, Leonard, Natalie Everts & Evelien Frech (eds.)
1999 Formosan Encounter─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 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 volume I: 1623-1635. Taipei: S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中譯版:林偉盛(譯),《邂逅福爾摩沙-台灣原住民社會紀實:荷蘭檔案摘要(第1冊)1623-1635》。臺北:原民會、順益博物館,2010。
Blussé, Leonard & Natalie Everts (eds.)
2000 Formosan Encounter, volume II: 1636-1645. Taipei: S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中譯版:康培德(譯),《邂逅福爾摩沙(第2冊)1636-1645》。臺北:原民會、順益博物館,2010。
2006 Formosan Encounter, volume III: 1646-1654. Taipei: S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2010 Formosan Encounter, volume IV: 1655-1668. Taipei: S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Borao, José Eugenio et al. (eds.)
2001 Spaniards in Taiwan. Taipei: SMC Publishing.
Boxer, C. R. (編注)
1990 《十六世紀中國南部行紀》,何高濟(譯)。北京:中華書局。
Campbell, William M. (ed.)
1903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London: Kegan and Paul. Reprinted by SMC Publishing Co.,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2001. 中譯版:李雄揮(譯),《荷據下的福爾摩莎》。臺北:前衛,2003。
Colenbrander, H. T., (ed.)
1919-1953 Jan Pietersz. Coen, Bescheiden omtrent zijn bedrijf in Indië. 's-Gravenhage, vol. I-VII.
Commelin, Issac (ed.)
1646 Begin ende voortgangh van de Vereenighde Nederlantsche Geoctroyeer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 Amsterdam: Johannes Janssonius.
Coolhaas et al eds.
1960-1964 Generale Missiven van Gouverneur-Generaal en Raden aan Heren XVII der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1610-1761, 13 delen. 's-Gravenhage: M. Nijhoff.
Dapper, O. (ed.)
1670 Gedenkwaerdig bedryf der Nederlandsche Oost-Indische Maetschappye op de kuste en in het keizerrijk van Taising of Sina. t’ Amsterdam.
Heeres, J. E. (ed.)
1907 Corpus Diplomaticum Nederlando-Indicum. 's-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Herport, Albrecht
1669 Eine kurze Ost-Indianische Reis-Beschreibung : Beschrieben und in einer Neun Jahrigen Reiss berzichtet. Bern : G. Sonnleirner. 中譯文:周學普(譯),〈臺灣旅行記〉,收入《臺灣經濟史三集》,頁112-127。臺北:臺銀經濟室,1956。
Het Department van Kolonien (ed.)
1887-1931 Dagh-register gehouden in't Casteel Batavia van 't passerende daer ter plaetse als over geheel Nederlandts-India, 1624-1683, 31 delen. 's-Gravenhage: M. Nijhoff.
Gravius, Daniel (ed.)
1661 Het Heylige Euangelium Matthei en Johannis: Ofte Hagnau Ka D’Llig Matiktik, Ka Na Sasoulat Ti Mattheus, Ti Johannes Appa, Overgeset inde Formosaansche Taal, voor de Inwoonders van Soulang, Mattau, Sinckan, Bacloan, Tavokan, en Tevorang. Amsterdam : Michiel Hartogh. 甘為霖牧師1888年重印:Campbell, William M., ed., The Gospel of St. Matthew in Sinkang-Formosan: with corresponding versions in Dutch and English, ed. from Gravius's ed. of 1661. London:Trubner.
1662 Patar Ki Tna-’Msing-an Ki Christang, Ka Tauki-papatar-en-ato Tmæu’ug Tou Sou Ka Makka Si-deia, Ofte, ’t Formulier des Christendoms, met de Verklaringe van dien, inde Sideis- Formosaansche Tale. Amsterdam. 淺井惠倫1939年重印:Erin Asai, ed., Gravius's Formulary of Christianity in the Siraya Language of Formosa.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Groeneveldt, W. P.
1898 De Nederlanders in China: De eerste bemoeiingen om den handel in China en de vestiging in de Pescadores, 1601-1624.‘s 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Grothe, J. A. (ed.)
1884-1891 Archief voor de Geschiedenis der Oude Hollandsche Zending, 6 delen. Utrecht: C. van Bentum.
Joost, Wolfgang (ed.)
1987 Die wundersamen Reisen des Caspar Schmalkalden nach West-und Ostindien, 1642-1652. Leipzig: Veb F.A. Brockhaus, second edition. 有關福爾摩沙章節,參見中譯文:Susanne Brandtstadter、葉春榮(合譯),〈從巴達維亞到福爾摩沙島之旅,1648〉,收入葉春榮(編譯),《初探福爾摩沙:荷蘭筆記》(臺南市:南市文化局,2011),頁116-133。
Mooij, Jakob (ed.)
1927-1931 Bouwstoffen voor de Geschiedenis der Protestantsche Kerk in Nederlandsche-Indie, 3 delen. Weltevreden: Landsdrukkerij.
Ogilby, J. (ed.)
1671 Atlas Chinensis: Being a Second Part of a Relation of Remarkable Passages in Two Embassies from the East-India Company of the United Provinces. London.
Ripon, Élie
1997 Voyages et aventures aux Grandes Indes: Journal inedit d 'un mercenaire,
1617-1627. Paris: Les Editions de Paris. 中譯版:賴慧芸(譯),《利邦上尉東印度航海歷險記:一位傭兵的日誌(1617-1627) 》。台北:遠流,2012。
Valentijn, François
1724-1726 Oud en Nieuw Oost-Indiën. 4 delen. Amsterdam.
(二)近人專書
張天澤
1988(1933) 《中葡早期通商史》,姚楠、錢江(譯)。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Andrade, Tonio
2008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中譯版: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台北:遠流,2007。
2000 Commerce, Culture, and Conflict: Taiwan under European Rule, 1624-1662.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Arnold, David
1999 《地理大發現(1400-1600)》,王國璋(譯)。臺北:城邦文化。
Baldwin, Joyce G.
2002 《撒母耳記上下》,潘秋松(譯)。丁道爾舊約聖經註釋。臺北市:校園書房。
Bloch, Marc
1995 《封建社會(I)》,談谷錚(譯)。臺北市:桂冠。
Borao, José E.
2008 《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那瓜(Nakao Eki)譯。臺北市:南天。
Bordes, Francois
1979 《舊石器時代文化》,黃士強、黃淑媛(譯)。臺北:黎明文化事業。
Brook, Timothy
2009 《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17世紀全球貿易》,黃中憲(譯)。臺北市:遠流。
Buys, Egbert
1766 Volkomen woordenboek der Nederduitsche en Engelsche taalen. Amsterdam.
Chang, Kwang-chih
1969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Yale Publications in Anthropology No. 73. New Haven, USA: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Yale University.
Chiu, Hsin-hui
2008 The colonial ‘civilizing process’ in Dutch Formosa, 1624-1662, in L. Blussé, C. Viallé, eds., TANAP Monographs on the History of Asian-European Interaction Series, V10. Leiden; Boston: Brill.
Crosby, A. W.
2013 《哥倫布大交換:一四九二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鄭明萱(譯)。臺北市:貓頭鷹,二版。
De Korte, J. P.
1984 Jaarlijkse financiële verantwoording in de VOC. Leiden: Martinus Nijhoff.
Diamond, Jared
1998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王道還、廖月娟(譯)。臺北市:時報文化。
Dobson, Mary J.
2010 《疫病史:30大疾病殺手背後的動人故事》,劉宛欣(譯)。臺北市:合記。
Fanon, Frantz
2005 《黑皮膚,白面具》,陳瑞樺(譯)。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Ferrell, Raleigh
1969 Taiwan Aboriginal Groups: Problems in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lassification., Taipei: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Fiske, John
1995 《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等譯)。臺北:遠流。
Fox, Robin
1979 《親屬與婚姻》,石磊(譯)。臺北:黎明文化。
Frazer, J. G.
1991 《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汪培基(等譯)。臺北:久大、桂冠。
Freud, S.
2004 《圖騰與禁忌》,楊庸一(譯)。台北:志文,重排版。
Gaasra, Femme S.
2011 《荷兰东印度公司》,倪文君(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Gendre, C. W. Le, editors by D. L. Fix and J. Shufelt
2012 Notes of Travel in Formosa. Tainan: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中譯:羅效德、費德廉(譯),《李仙得臺灣紀行》(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
Henshall, Kenneth G.
2012 《日本小史:從石器時代到超級強權的崛起》,李忠普、馬昕(譯)。北京:世界圖書,第二版。
Hexham, Hendrick
1648 Het Groot Woorden-Boeck: Gestelt in't Neder-duytsch, ende in't Engelsch. Rotterdam: Arnovt Leers.
Heyns, Pol
2002 《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鄭維中(譯)。台北:播種者文化。
Hoebel, E. Adamson
1992 《原始人的法》,严存生(等譯)。貴州:人民出版社。
Holtrop, Johannes
1801 Nieuw woordenboek der Nederduitsch en Engelsch woorden-boek. Amsterdam.
Hooker, M. T.
2009 《荷兰史》,黃毅翔(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Huizinga, Johan
2010 《17世紀的荷蘭文化》,何道寬(譯)。廣州:花城。
Issacs, Harold R.
2004 《族群》,鄧伯宸(譯)。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Kuepers, J. J. A. M.
1978 The Dutch Reformed Church in Formosa 1627-1662, Mission in a Colonial Context. Immensee : Neue Zeitschrift fur Missionswissenschaft, 27. Immensee: Neue Zeitschrift für Missionswissenschaft. 中譯文:查忻(譯),〈荷蘭改革宗臺灣教會殖民背景下的宣教,1627-1662〉,《臺灣文獻》58:1(2007):1-53。
Lee, Stephen J.
1999 《三十年戰爭》,王瓊淑(譯)。台北:麥田。
Macapili, Edgar L.
2008 《西拉雅詞彙初探:以新港語馬太福音研究為主例》。台南新化:台南縣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協會。
Mauss, Marcel
1989 《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汪珍宜、何翠萍(譯)。台北:遠流。
Mead, Margaret
2000 《薩摩亞人的成年: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類的青年心理研究》,周曉虹、李姚軍(譯)。台北:遠流,二版。
Motley, J. L.
1906 The Rise of the Dutch Republic, V. One. London: J. M. Dent & Sons Ltd.
Muller, H. (ed.)
1917 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in Cambodja en Laos verzameling van bescheiden van 1636 tot 1670. 's-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Nachod, Oskar
1897 Die Beziehungen der niederländischen ostindischen Kompagnie zu Japan im siebzehnten Jahrhundert. Berlin: Pass & Garleb. 日譯版:富永牧太(譯),《十七世紀日蘭交涉史》。天理市:天理大學出版部,1956。
Oppitz, Michael and Elisabeth Hsu (eds.)
1998 Naxi and Moso Ethnography: Kin, Rites, Pictographs. Zurich: Zurich Volkerkunde-museum der Universitat Zurich.
Postan, M. M. (ed.)
1971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V. I: The Agrarian Life of the Middle Ag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2nd edition.
Rich, E. E. (ed.)
1977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V. V: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Early Modern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V. IV: The Economy of Expanding Europe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epherd, John Robert
1995 Marriage and Mandatory Abortion among the 17th-century Siraya. Arlington, VA: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Swinhoe, Robert
1863 Notes on the ethnology of Formosa. London: Frederic Bell.
Van Gennep, Arnold
2010 《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北京:商務印書館。
Weber, Max
1993 《宗教社會學》,康樂、簡惠美(譯)。臺北市:遠流。
1990 《經濟與歷史:韋伯選集(IV)》,康樂(編譯)。臺北市:遠流。
1988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于曉、陳維綱(譯)。台北市:谷風。
Wolf, Eric R.
2003 《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賈士衡(譯)。臺北市:麥田。
Zandvliet, Kees
1997 《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下冊)論述篇》,江樹生(譯)。臺北:漢聲雜誌社。
(三)期刊論文
Andrade, Tonio
2001 The Mightiest Village: Geopolitics and Diplomacy in the Formosan Plains, 1623-1636 , In Chan Su-chuan and Pan Ing-hai, eds., Symposium on the Plains Aborigines and Taiwan History, pp. 287-317. Taipei: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1997 Political Spectacle and Colonial Rule: The Landdag on Dutch Taiwan, 1629-1648., Itinerario 21(3): 57-93.
Blussé, Leonard
2003 “Bull in a China Shop: Pieter Nuyts in China and Japan(1627-1636), in L. Blussé(ed.), Around and About Formosa: Essays in honor of professor Ts'ao Yung-ho. Taipei: Ts'ao Yung-ho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1995 “Retribution and Remors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rotestant Mission in Early Colonial Formosa, in G. Prakash, ed., After Colonialism: Imperial Histories and Postcolonial Displacements, pp. 153-182.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Dutch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as Protagonists of the Territorial Expansion of the VOC on Formosa, in Dick Kooiman, Otto van den Muizenberg and Peter van der Veer (eds.), Conversion,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essays on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Asia, pp. 155-184. Amsterdam: Free University Press.
Blussé, Leonard and Roessingh, Marius
1984 “A VISIT TO THE PAST: SOULANG, A FORMOSAN VILLAGE ANNO 1623, Archipel 27: 63-80.
Borao, José Eugenio
1998 “The Massacre of 1603: Chinese Perception of the Spanish on the Philippines, Itinerario, vol. 22, No. 1: 22-39.
Chen, Chi-Lu
1965 “Age Organization and Men'sHouse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 Journal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 25/26: 93-111.
Everts, N. & Milde, W.
2003 ’We Thanked God for Submitting Us to Such Sore but Supportable Trials’: Hendrick Noorden and His Long Road to Freedom, in L. Blussé, eds., Around and About Formosa: Essays in honor of Professor Ts’ao Yung-ho, pp. 243-272. Taipei: Ts’ao Yung-ho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Ferrell, Raleigh
1971 “Aboriginal Peoples of the Southwestern Taiwan Plai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32: 217-235.
Heylen, Ann
2014 “Daily Life among the 17th century VOC residents in Dutch Formos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ainan Studies: Society and Life in the Tainan Region, 18-19 October, Tainan.
Huber J.
1978 〈有關臺灣歷史之荷蘭文獻的種類、性質及其利用價值〉,《臺灣風物》28(1):4-17。
Hung, Li-wan
2014 “Uprisings, Migr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A Study of the Kaxabu in the Taiwan Borderland during the Qing,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9(3): 409-448.
Li, Paul Jen-kuei
2004 “Origins of the East Formosans: Basay, Kavalan, Amis, and Siraya,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5(2): 363-376.
Kang, Peter
2003 “A brief note on the possibl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large village size of the Siraya in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in Leonard Blussé (ed.), Around and About Formosa: essays inhonor of Professor Ts’ao Yung-ho, pp. 111-127. Taipei: Ts’ao Yung-ho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1996 Encounter, Suspicion and Submissio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Siraya with the Dutch from 1623 to 1636, Taiwan Historical Research 3(2): 195-216。
Shepherd, John Robert
1986 “Sinicized Siraya Worship of A-Li-Tsu,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58: 1-81.
Wu, Mi-cha
2001 “Ino Kanori, Japanese Ethnography and the Idea of the ‘Tribe’, In D. Faure, ed., Search of the Hunters and Their Tribe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pp. 39-49. Taipei: 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四) 學位論文
Ginsel, Willy Abraham
1931 “De Gereformeerde Kerk op Formosa of de lotgevallen eener handelskerk onder de Oost-Indische-Compagnie, 1627-1662, Leiden: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eit Leiden. 中文譯文:翁佳音(譯),《臺灣文獻》51(4):33-57、52(1):451-472、52(2):271-292、52(4):165-176;林偉盛(譯),《臺灣風物》44(4):246-226、45(1):192-173。
Heyns, Pol
2001 〈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關係模式(1624-1662)〉。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Kang, Peter
1996 “Culture and Culture Change of the Siraya under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Minnesota: PhD dissertation,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Niemeijer, H. Everwinus
1996 “Calvinisme en Koloniale Stadscultuur, Batavia 1619-1725, Amsterdam: PhD dissertation, Vrije Universiteit te Amsterdam
Shepherd, John R.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