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卡托邦:華建强當代卡漫造形藝術中的情境與指涉
作者:華建强
作者(外文):HUA,CHIEN-CHI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
指導教授:程代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卡托邦卡漫造形藝術拼貼膠彩Ca-topiaComan ArtCollageGouach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
作品表現的樣貌,涉及了形式、媒材與內容等等的鋪設。筆者利用卡漫造形元素作為創作表現的選擇,將日常省思的內容以膠彩的媒材來呈現,營造出媒材與形式之間的異質拼貼效果。
卡漫造形語彙和膠彩媒材的結合,在看似新潮和傳統的矛盾衝突中,該如何取得居間的協調,則是攸關於流行文化和純粹藝術之間的試論。尤其,當這樣的形式被現下的年輕創作者所沿用時。其所製造出來的歡愉、可愛或無厘頭的展現,卻往往被視為是一種軟弱世界的表述。但在這類看似新奇的卡漫式表現手法當中,它實則攸關了許多歷史因素、外來文化,以及傳統淵源上的意涵,卻是值得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因此,本文便是奠基在筆者卡漫造形藝術作品的表現裡,那個不斷出現的異質團塊,以及傳統材料和當代表現的衝突與謀合中,所製造出來的研究與比對。並且試圖在這項探究的其間,利用筆者自身創作的經驗,去陳述出另類世界的觀念,以及翻越出再現的思想,與傳遞個人特殊的見解。並且釐清個人卡漫造形藝術中的異質拼貼,是一種超越自身與社會規範的不合作狀態,進而越出世代批判中的疲軟狀態。最後,期待藉由膠彩媒材的實驗過程當中,踐履著這些元素拼貼的可能性嘗試,以作為日後不斷精進的創造基礎。
The represents of the art works, there are arrangement about shape material and contents. I use the cartoon to be an elements of creation, take the material of gouache to show the daily of my reflections, and create a heterogeneous collages effect between material and shape.
Coman Art combined with the media of gouache, it seems b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newfangled and traditions. How to get the coordination are about more discussion from Pop culture and Pure Art. Particularly, when the shape used by young artist. They made a Joy, cute or nonsensical works, always be considered a weak world. In this kind of novelty coman style, it truly connected with many historical factors, foreign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elements etc. And worth to more in-depth research.
Therefore, the thesis is foundation in my coman art works, that like heterogeneous lump and constantly repeated or when it mix from traditional media and contemporary form, it totally to created by the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Try to find something between the research, and to take my created experience to state different idea about the world, even to leave the thought of representation and to convey my special opinion. The heterogeneous collages of my Coman Art is non-cooperation thing that a beyond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norms, and to leap over the generations criticism about weak state. Finally, I hope use gouache and to take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try to practice collage with those elements and to do a creativ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一、引用文獻
Ben Highmore著,周群英譯,《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臺北:韋伯文化,2009。
Bürger, Peter.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Trans. Michael Shaw.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4.
C. J. Date著,黃加佩、蘇大鈞、閻安琪譯,《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七版,臺北:儒林圖書有限公司出版,2001。
Catherine Grout著、黃金菊譯,《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臺北:遠流出版,2009。
Chris Jenks著,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文化》,臺北:巨流出版,2000。
Christine Guth (克里斯汀.古斯)著,胡傳雄、陳建坡、孫新譯,《古典與現代藝術書系:日本江戶時代的藝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Franç ois Jullien (余蓮)著、卓立譯,《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G. Bourgin et P. Rimbert著,陳三井譯,《社會主義》,臺北:遠流出版,1990。
Gerard Delanty著,駱盈伶譯,《現代性與後現代性》,臺北:韋伯文化,2009。
Giulio Carlo Argan, Maurizio Fagiolo著,曾堉、葉劉天增譯,《藝術史的基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Godfrey, Richard. James Gillray: the Art of Caricature. London: Tate, 2001。
Hugh Honour &; John Fleming著,《世界藝術史》,臺北:木馬文化,2004。
Jean-François Lyotard (李歐塔)著,《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
KURESAWA TAKEMI (暮澤剛巳)著,蔡青雯譯,《當代藝術關鍵詞100》,臺北:麥田出版,2011。
Lucy R. Lippard編,張正仁譯,《普普藝術》,臺北:遠流出版,1991。
Marita Sturken (瑪莉塔.史肯特)、Lisa Cartwright (莉莎.卡萊特)著,陳品秀譯,《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臉譜出版,2009。
Paul Taylor1u編,徐洵蔚、鄭湛譯,《後普普藝術》,臺北:遠流出版,1996。
Peter A. Angeles著,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1999。
Peter Brooker (彼得.布魯克)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4。
Peter Burger著,蔡佩君、徐明松譯,《前衛藝術理論》,臺北:時報出版,1998。
Ralph Mayer (梅耶)著,貓頭鷹編譯小組譯,《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2002。
Robert Atkins (羅伯特.艾得金)著,黃麗絹譯,《藝術開講:當代意念、運動與詞彙導引》,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
Shklovsky著,劉宗次譯,《散文理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
上田秋成著,左秀靈譯,《雨月物語》,臺北:名山出版社,1975。
王雲五、吳敬恆、蔡元培主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安德魯•文森特著,袁久紅等譯,《現代政治意識形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何政廣主編,李家祺撰文,《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臺北:藝術家,2008。
何政廣主編、李家祺等撰文,《世界名畫家全集:帕洛克》,臺北:藝術家,2001。
李長之著,《近代中國美術論集-藝海鈎沉》(第六集 論著四種),臺北:藝術家出版,1991。
李賢文策畫,《雄獅西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2。
村上隆著,江明玉譯,《藝術創業論》,臺北:城邦文化,2007。
村上隆著,長安靜美譯,《村上隆-藝術戰鬥論》,臺北:大鴻藝術出版,2010。
東浩紀著,《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臺北:大藝出版,2012。
林宏璋著,《後當代藝術徵候:書寫於在地之上》,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5。
林曼麗著,《臺灣東洋畫探源》,臺北市立美術館,2000年。
胡永芬編輯,《藝術大師世紀畫廊64:英國藝術捍衛戰士霍加斯》,臺北:閣林國際圖書公司,2001。
茂呂美耶著,《乙男蟻女:106個世代標籤,深入你不知道的日本》,臺北:麥田出版,2011。
宮竹正著,《浮世狂歡浮世繪》,臺中:好讀出版,2006。
翁靜玉著,《辦公室物語》,臺北:就業情報雜誌社,1993。
高千惠著,《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3。
高宣揚著,《後現代:思想與藝術的悖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new window
高宣揚著,《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高鶴軒著,《資料庫系統-理論與實例》,臺北:松岡電腦,1980。
張錯著,《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第二版》,臺北:書林出版,2011。
陳炎峰著,《日本浮世繪簡史》,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
陸蓉之著,《藝術工蜂》,臺北:大鴻藝術股份有限公司,2012。
斯坦戈斯編著,范景中主編,《藝術與藝術家辭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
童書業著,《近代中國美術論集-藝海鈎沉》(第三集 山水畫‧南北宗),臺北:藝術家出版,1991。
紫式部著,葉胃渠編譯,《源氏語圖典》,臺北:八方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黃慶萱著,《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75。
傻呼嚕同盟著,《御宅學》,臺北:皇冠出版,2013。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2003。
趙毅衡著,《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2012。
蘆瑋鑾主編,《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32:豐子愷/勝利》,香港:翰墨軒出版,2000。
辻惟雄著,源了圓編,《江戸後期比較文化研究》,東京:ペリカン社,1990。

二、參考畫冊
田軍、蘇冰等編著,《日本傳統藝術卷一:敘事畫卷》,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
何恭上發行,《高一峰畫集》,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85。
吳詠潔著,《華麗地腐朽著/吳詠潔2004-2010》,臺南:德鴻畫廊,2011。
張晴文著,《弱繪畫》,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
張晴著,《果凍時代畫冊》,財團法人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臺北當代藝術館,2008。
張學孔、王瑞棋、劉忠河、陳世彬發行,《藝術之島-臺灣當代藝術名人錄》,臺北:臺灣當代藝術社,2009。
華建强著,《人奸仙淨》畫冊,臺北:也趣藝廊,2010。
黃才郎發行,《後青春》,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0。

三、期刊雜誌
Paul Gravett (保羅.葛拉維)著,〈和魂洋材:日本漫畫的起點〉,《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5期),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6。
Yolaine Escande (幽蘭)著,〈景觀: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比較研究1〉,《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七十八期),2003。new window
Yolaine Escande (幽蘭)著,〈景觀: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比較研究2〉,《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七十九期),2003。new window
王受之著,〈西方漫畫發展歷程:《動曼設計》之動漫畫史〉,《藝術家雜誌》(第386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2007。
王柏偉著,〈卡/動漫世代的批評〉,《藝外》(第21期),臺北:雅墨文化,2011。
王聖閎著,,〈再談喃喃自語:關於「頓挫藝術」中的年輕世代詮釋問題〉,《典藏今藝術》(第178期),臺北:典藏雜誌社,2007。
王聖閎著,〈喃喃自語〉,《藝外》(第15期),臺北:雅默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
王嘉驥著,〈臺灣學院裡的當代藝術狀態〉,《藝術家》(第337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2003。
立木祥一郎著〈承接與席捲:日本的漫畫、動畫與美術〉,《典藏今藝術》(第144期),臺北:典藏雜誌社,2004年。
吳垠慧著,〈藝術+漫畫=?-臺灣當代藝術裡的「漫畫」現象初探〉,《典藏今藝術》(第144期),臺北:典藏雜誌社,2004。
李奭學著,〈追尋烏托邦的履痕:西洋上古文史裡的烏托邦思想〉,《當代雜誌》(第61期),臺北:合志文化事業出版,1991。
林宏璋著,〈導論:瞧!這個癥狀〉,《典藏今藝術》(第174期),臺北:典藏雜誌社,2007。
林宏璋著,〈扁平的笑聲,詭譎中:2007年臺北美術獎評審感言〉,《藝術家》(第392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2008。
林志鴻著,〈動漫道場:松浦浩之的純彩肌體DNA〉,《藝術家》(第383期),臺北:藝術家雜誌出版,2007。
林煥盛著,〈臺灣早期膠彩畫的保存與修復〉,《現代美術雙月刊》(第92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0。
施世昱著,〈尋找亞洲東洋畫的當代藝術性〉,《臺灣美術》(第79期),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0。new window
高千惠著,〈Q力量的集合:臺灣新世代「微/軟論述」的生產情境〉,《典藏今藝術》(第209期),臺北:典藏雜誌社,2010。
高千惠著,〈圖說vs.述繪:亞洲「連環/動漫藝術」的歷史語境和美學問題〉,《藝術觀點》(第44期),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0。
高子衿、吳嘉瑄、楊佳璇著,〈頓挫之世代回應〉,《典藏今藝術》(第191期),臺北:典藏雜誌社,2008。
高永隆著,〈解構臺灣膠彩畫-透視礦物質顏料、動物膠的美麗與虛幻〉,《臺灣美術》(第85期),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1。new window
陳英偉著,〈看臺灣當代藝術價值觀〉,《藝術家》(第227期),臺北:藝術家雜誌,1994。
陳疏俞著,〈以糖衣包裹著現實百態: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展出村上隆回顧展〉,《藝術家雜誌》(第407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2009。
陳瑞文著,〈迎接多重與歧異並存的藝術風潮:「Co2-臺灣前衛文件展」的初步觀察〉,《藝術家》(第331期),臺北:藝術家雜誌,2002。
陳寬育著,〈發明一個新世代 關於「小碎花不──亂變新世代」〉,《典藏今藝術》(第198期),臺北:典藏雜誌社,2009。
曾得標著,〈膠彩畫的創作與欣賞〉,《臺灣美術》(第二卷第二期),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1989。new window
楊書寒整理,〈頓挫藝術在臺灣;或者,從政治藝術的缺席開始〉,《典藏今藝術》(第174期),臺北:典藏雜誌社,2007。
詹前裕著,〈從丹青到膠彩〉,《臺灣美術》(第一卷四期),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1989。new window
潘元石著,〈日本浮世繪版画特輯:浮世繪版画的盛衰〉,《雄獅美術》(第65期),臺北:雄獅美術出版,1976。
潘廣宜著,〈漫畫、狂想與征戰的國度:速寫日本普普新秀〉,《典藏今藝術》(第177期),臺北:典藏雜誌社,2007。
鄭慧華著,〈頓挫之外:回應「頓挫藝術在臺灣」〉,《典藏今藝術》(第178期),臺北:典藏雜誌社,2007。
羅悅全著,〈關鍵字:世代〉,《典藏今藝術》(第220期),臺北:典藏雜誌社,2011。


四、學術論文
林素真撰,《哆啦A夢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徐逸祥撰,《古代俄國民間烏托邦思想之研究》,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惠齡撰,《臺灣當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
黃靖嵐撰,《「帝國」的浮現與逸出:日本漫畫產業於臺灣的「全球在地化」實踐》,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劉道英撰,《浮世繪審美觀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鄭惠美撰,《日本浮世繪美人畫對「陳進」膠彩畫風之影響》,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五、網路資源
三潴画廊(Mizuma Art gallery):http://mizuma-art.co.jp/,(2013/08/09)。
伊通公園:http://www.itpark.com.tw/,(2012/05/17)。
陳傑强個人網頁:http://artkentkeong-artkentkeong.blogspot.tw/,(2013/08/07)。
博物館集團(Museum Syndicate):http://www.museumsyndicate.com/item.php?item=12651,(2013/07/21)。
新草民的語文自修室:http://blog.dsqq.cn/html/89/70789-151403.html,(2013/07/21)。
盟享(Moeshare):http://moeshare.com/read.php?tid=911,(2013/07/17)。
維基共享資源: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William_Hogarth_-_A_Rake's_Progress_-_Plate_8_-_In_The_Madhouse.jpg,(2013/07/21)。
臺北市立美術館:http://www.tfam.museum/Index.aspx,(2013/07/17)。
鄭年堯個人網路相簿: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1684053569037324356/2010PetitFancy12PF12,(2013/07/1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