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三國的人才理論與實際 ──以《人物志》為中心之證說
作者:羅握權
作者(外文):LO, WU-CHUAN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莊耀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人物志三國志黃老劉卲曹丕曹操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Huang LaoLiu ShaoCao PeiCao Ca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東漢末年迄三國期間,人物品鑑之學盛行,《人物志》可謂集大成之作。
本研究從探討《人物志》理論入手,並以之查考《三國志》人物,希望於兩相
驗證之下,將《人物志》理論做進一步的理解與延伸。
經爬梳《人物志˙流業》所列「三材」,發現其政治人材架構乃借鑑黃老
道家之政治學理所撰寫,而依據《人物志˙序》內容,查對曹丕、曹叡的施政
理念,發現《人物志》是曹丕授命劉卲所撰寫,成書於曹丕代漢前後,該書應
是漢、魏兩朝廷合併時,官員職務調整的參考依據。此發現不僅能提供學術界
對曹丕代漢過程有更多的了解,對《人物志》解讀也能更加貼近事實。
在理論與人物比對方面,本研究以質化研究之內容分析法,根據《人物志》
所列〈英雄〉理論,分析曹操、劉備、孫權在「智」「勇」方面的表現,曹操
之「智」「勇」無疑是三人中的佼佼者,然其圖謀帝位意圖明顯,凸顯單憑「智」
「勇」衡定領導人物優劣之不足。其次,依照〈流業〉所列八種政務人材類型,
分別於《三國志》中揀擇表現傑出代表人物各三名,再依據《人物志》所列陰
陽、五行特質,逐一加以查核,最後歸納出每種人才的相同特質。此部分分析
結果,印證《人物志》在材質設定與職務表現上,確有極高的同質性,可資作
為選材任職之參酌;分析中並發現,兼材(查不到,其意為具備兩種材能特質)
「至質相發」非全然適用,五行相生相剋之說,於人物材質與表現上亦有可徵,
此發現可銜接《冰鑑》的〈剛柔〉一章,證明以陰陽五行鑑識人才的源遠流長。
《人物志》將才能與職務、鑑識(forensics)融為一書,首尾貫串,論之甚
詳,然於人才之類型、職務之規劃,似嫌疏闊,鑑諸當今日趨多元複雜的國際
情勢與經營環境,更顯不足。各機構人事行政單位,需就本身實際發展之需要,
慎重擬定人才策略,方能合乎所需。而《人物志》一書對人才與職務進行定義
與分類,以求適才適所的思維,在廿一世紀仍可有值得借鑑之處。
The method of examining and appreciating people was prosperous from the Later
Han Dynasty to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by
Liu Shao is the most important publication regarding this method. This study will
begin with the examination of theory of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Next,
the result of the previous examination will be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s
in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With two-fold examinations, this study aims at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extension of theory of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After the examination of three types of human capacity, which is listed in the
Liu-ye part of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人物志˙流業》), this study has
discovered that its structure of political human capacity based on the political
study of the Daoism (Huang Lao Daoja). Comparing the preface of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with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o Pei and Cao Rui,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the motive for Liu Shao to write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is
to obey the instruction given by Cao Pei. The book was completed about the time
when Cao Pei obtained the reign from the Later Han Dynasty. The book was used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adjustments of duties of the officials during the
takeover. This discovery will not only offer more details of the process of Cao Pei
gained the reign for academic researchers, but also offer accurat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This study will apply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analyze the theory and
characte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eroes (yingxiong) listed in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the performances of Cao Cao, Liu Bei and Sun Quan in terms of
wisdom and bravery would vary. Without doubt, Cao Cao was the best among the
three. However, his intention of taking the throne was obvious, which indicates
that wisdom and bravery were insufficient criteria to judge leadership. Apart from
this, there are eight types of human capacity of government affairs listed in the
Liu-ye part, which will be adopted to select top three representatives respectively
from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Next, these representatives will be examined
by qualities of yingyang and Five Phases (wuxing) included within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Then, this study concludes common characters of each type of
human capacity. The analysis will prove the arrangement of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s of duties discussed in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are
homogeneity, which would be the reference to choose proper human capacity and
assign duties. The analysis also discovers that the aforementioned principle does
not apply to the human capacity who obtains two kinds of talent (jiancai). The
concept of Five Phases which their order and presentation are both mutual
generation (xiangsheng) and mutual overcoming (xiangke) would be the reference
to qualities and performances of characters. This discovery links to the chapter of
Gangrou (literally: hard, soft) in the Bingjian (literally: "the ice-like mirror
which can reflect people’s characters clearly") to prove that judging human
capacity by yingyang and Five Phases has been used for a long time.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integrates capacity, duties and judgements into
one book. It is well organized and the author was able to discuss topics thoroughly.
However, its ideas regarding types of human capacity and arrangements of duties
might be disconnected. Nowadays,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and environments for
management are getting more diversified and more complicated, which makes its
theory of human capacity is insufficie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institutions should make policies of human capacity prud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needs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The Research of Human Capacity defines and
categorizes human capacity and duties in order to allow human capacity fit into
the proper positions and the duties, which makes it still a useful reference book.
參考文獻
一、《人物志》專書及其相關文獻
(一)專書部份
﹝魏﹞劉卲:《人物志》,取自《四部叢刊》,上海:涵芬樓,景印明正德刊本,
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年。
王水校注:《人物志》,合肥:黃山書社,2010 年。
王曉毅:《知人者智:《人物志》解讀》,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邵祖平著;孫政治譯注:《觀人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 年。
張蓓蓓:《漢晉人物品鑑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年。
郭泰解讀:《識人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1992 年。
黃志盛:《新編校本劉卲及其人物志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
年。
樹人:《中國古代相人術-《人物志》的現代詮釋》,臺北:捷幼出版社,1998
年。
錢國盈:《魏晉人性論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年。
﹝日﹞岡村繁著,陸曉光譯:《漢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2。
(二)單篇論文
方北辰:〈劉備遺囑問題再考察〉,成都:《成都大學學報》,2008 年第6 期
(社科版),頁16-28。
王曉毅:〈魏晉才性論新探〉,濟南:《東岳論叢》1986 年第3 期,頁58-62。
王曉毅:〈從《人物志》看魏晉玄學的形成〉,上海:《學術月刊》1986 年10,
頁52-56。
王曉毅:〈《人物志》與魏晉清談〉,曲阜:《齊魯學刊》1986 年第4 期,頁
10-13。
王曉毅:〈《人物志》成書、版本及學術價值〉,臺北:《書目季刊》第29 卷
第2 期,1995 年9 月,頁52-56。
王曉毅:〈「因循」與建安至景初之際曹魏官方政治哲學〉,南京:《南京大學
學報》2004 年第六期,頁73-81。
王曉毅:〈論曹魏九品中正制的歷史真相〉,濟南:《文史哲》2007 年第6 期,
總第303 期,頁62-69。
王曉毅:〈《人物志》形成的政治文化背景〉,濟南:《東嶽論叢》,第28 卷
第6 期,2007 年11 月,頁86-91。
220
王曉毅:〈八觀五視七謬──解讀《人物志》識人之法〉,浙江:《金融管理與
研究雜誌》,2009 年9 月。
王曉毅:〈再論曹魏九品中正制的歷史真相〉,濟南:《文史哲》2010 年第2
期,總第317 期,頁118-129。
王曉毅:〈「主德」與「偏材」:《人物志》理論主題新探〉,天津:《天津社
會科學學報,》,2012 年第6 期,頁120-139。
呂光華:〈論劉卲《人物志》的性質目的及其修養論〉,臺北:《興大人文學報》
第四十三期,2009 年9 月,頁79-104。
李幸錦:〈《人物志》其人其書之探究〉,臺北:《鵝湖月刊》第24 卷第三期,
總號第279,頁25-36。
李瑞騰:〈劉卲及其《人物志》〉,臺北:《歷史月刊》第220 期,2006 年5
月,頁122-123。
林秀富:〈《人物志》偏才試析〉,宜蘭:《蘭陽學報》第10 期,2011 年6 月,
頁88-102。
林俊宏:〈《黃帝四經》的政治思想〉,臺北:《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三期,2000
年12 月,頁27-62。
金貞姬:〈劉卲《人物志》之哲學底反省〉,臺北:《中國文學研究》第八期,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 年5 年,頁99-136。
高柏園:〈《人物志》論性之哲學根據與論性傳統〉,臺北:《鵝湖月刊》第二
四卷,第八期,總號第二八四,頁19-30。
莊耀郎:〈論《人物志》的英雄理論及英雄人物〉,臺北:《國文學報》第二十
五期,1996 年6 月,頁49-75。
曾春海:〈「氣」在魏晉玄學與美學中的理論蘊意〉,新北:《哲學與文化》第
卅三卷第八期,2006 年8 月,頁67-80。
陳旻志:〈文化人格的才性論──《人物志》與《世說新語》的才性美學系譜〉,
台南:《成大中文學報》第十四期,2006 年6,頁35-61。
曾美雲:〈審查常度識才德──從《太平御覽‧知人》論古代「觀人術」》,臺
北:《漢學研究》第六期,2008 年6 月。
黃金榔:〈試論從兩漢到魏晉時期人性論的發展〉,台南:《嘉南學報》三十一
期,2005 年,頁598-616。
黃雁鴻:〈才性論與魏晉思想〉,香港:《中國文化研究》2008 春之卷,頁75
-82。
楊 民:〈《人物志》與《顏氏家訓》才性觀比較〉,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學
報》第9 卷第5 期(社會科學版),2008 年10 月,頁92-95。
楊 民:〈魏晉南北朝人才思想中的雜家色彩分析──以《人物志》與《顏氏家
訓》為例〉,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第10 卷第2 期(社會科學
版),2009 年4 月,頁44-48。
221
萬偉成:〈《人物志》與觀人詩學批評──論觀人學對中國古代文論確立的影響〉,
江西:《江西社會科學學報》,2009 年7 月,頁128-131。
賈奮然:〈論《人物志》「才性論」對《文心雕龍》的影響〉,北京:《中國文
化研究》2009 年(夏之卷),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頁132-138。
劉子立:〈略論《人物志》與「都官考課」〉,山西:《晉中學院學報》第31
卷第6 期,2014 年12 月,頁101-104。
劉會勝:〈劉卲《人物志》與當代人事管理〉,湖北:《黃石理工學院學報》第
25 卷第3 期,2008 年6 月,頁68-71。
劉劍康:〈論《人物志》產生的社會背景〉,北京:《中國史研究》1996 年第
一期,頁141-148。
劉邁壬:〈人物志十二流業人物類型之證說〉,臺北: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
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6 月。
蔡忠道:〈牟宗三先生對才性論的闡發──以《才性與玄理》為中心〉,臺北:
《鵝湖月刊》第三六卷第五期(總號四二五),頁27-37。
盧芸蓉:〈論劉劭《人物志》中的邏輯思想〉,湖南:《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第
16 卷第3 期,2006 年9 月,頁101-103。
劉會勝:〈劉劭《人物志》與當代人事管理〉,湖北:《黃石理工學院學報》第
25 卷第3 期,2008 年6 月,頁67-71。
閻世平:〈劉劭和諧思想研究〉,廣東:《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第18 卷第
1、2 期合刊,2003 年4 月,頁38-44。
二、經書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諸子集成(一)》,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清﹞王聘真:《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2 年。
王夢鷗:《禮記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年。
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三、史書
〔漢〕司馬遷,﹝日﹞瀧川資言考證,楊海崢整理:《史記會注考證》,上海古
集出版社,2015 年。
﹝漢﹞班固:《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百納本),1976 年。
﹝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漢﹞荀悅撰:《前漢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年。
﹝晉﹞陳壽撰,裴松之注,盧弼集解,錢劍夫整理:《三國志集解》,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
222
﹝晉﹞常璩:《華陽國志》,濟南:齊魯書社,2010 年。
﹝梁﹞沈約:《宋書》,臺北:洪氏出版社,1975 年。
﹝劉宋﹞范曄:《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百納本),1976 年。
﹝唐﹞杜佑:《通典》,臺北:大化書局,1978 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
﹝唐﹞劉知幾著,﹝清﹞蒲起龍通釋:《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年。
﹝唐﹞杜佑:《通典》,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明﹞王夫之:《讀通鑒論》,長沙:岳麓書社,2010 年。
〔清〕劉咸炘:《四史知意──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76 年。
﹝清﹞顧炎武,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清﹞黃本驥:《歷代職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
社,1986 年。
文懷沙:《四部文明──魏晉南北朝文明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
年。
王 謹:《魏晉南北朝州制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年。
王 蕊:《魏晉十六國青徐兖州地域政局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8 年。
王東洋:《魏晉南北朝考課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年。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臺北:古風出版社,1987 年。
王安泰:《再造封建:魏晉南北朝的爵制與政治秩序》,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3 年。
何茲全:《三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年。
金文京;何曉毅等譯:《三國志的世界:後漢三國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出版社,2014 年。
胡舒雲:《九品官人法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
張旭華著:《九品中正制略論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年。
張越編:《《後漢書》、《三國志》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年。
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年。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臺北:時報文化,1989 年。
楊耀坤:《魏晉南北朝史論稿》,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年。
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
223
年。
陳寅恪演講,萬繩楠整理:《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 年。
[日]宮崎市定;韓昇,劉建英譯:《科舉前史──九品官人法研究》,北京:中
華書局,2008 年。
四、子書
﹝周﹞尹文:《尹文子》《諸子集成(六)》,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漢﹞劉向:《說苑》,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1955 年。
﹝漢﹞桓寬:《鹽鐵論》《諸子集成(七)》,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漢〕王充:《論衡》《諸子集成(七)》,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漢〕王符:《潛夫論》《諸子集成(八)》,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蜀漢﹞諸葛亮;段熙仲等編校:《諸葛亮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 年。
〔魏〕王弼:《老子注》《諸子集成(三)》,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
﹝宋﹞王應麟;孫通海校點:《困學紀聞》,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年。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台南:大夏出版社,1979 年。
﹝清﹞戴望:《管子校正》《諸子集成(五)》,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諸子集成(一)》,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諸子集成(四)》,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清﹞張純一:《晏子春秋校注》《諸子集成(四)》,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諸子集成(二)》,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王天海,王韌:《意林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
方勇,李波譯註:《荀子》,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
周法高:《顏氏家訓彙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 年。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 年。
陳飛龍:《抱朴子外篇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 年。
張純一:《晏子春秋校注》《諸子集成(四)》,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蘇輿,楊勇:《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正文書局,1992 年。
蕭繹:《金樓子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
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
五、集
224
﹝漢﹞劉向:《说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梁﹞蕭繹撰;許逸民校箋:《金樓子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
﹝宋﹞洪邁:《容齋隨筆》,臺北:大立出版社,1981 年。
﹝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北京:中國書店,2012 年。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年。
﹝清﹞嚴可均輯,任雪芳審訂:《全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清﹞嚴可均輯,何宛屏等審訂:《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清﹞嚴可均輯,馬志偉審訂:《全三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清﹞嚴可均輯,許少峰等審訂:《全齊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清﹞嚴可均輯,任雪芳審訂:《全北齊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清﹞嚴可均輯,史建橋審訂:《全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清﹞嚴可均輯,許振生審訂:《全後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清﹞嚴可均輯,金欣欣等審訂:《全後魏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清﹞嚴可均輯,苑育新審訂:《全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六、思想類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
〔清〕何焯著:《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 年。
王仁祥:《人倫鑑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06 年。
王曉毅:《中國文化的清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 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1980 年。
谷川道雄,馬彪譯:《中國中世紀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尚建飛:《魏晉玄學道德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
吳友蘭:《從《世說新語》探討──魏晉文人思想與生活》,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5 年。
唐翼明:《魏晉清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年。
常乃惪:《中國的文化與思想》,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1 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及其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年。
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開大學
出版社,2003 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蘭臺出版社,1990 年。
225
七、三國人物專書
方北辰:《孫權新傳》,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89 年。
王曉磊:《卑鄙的聖人──曹操》,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 年。
王麗娟:《三國故事演變中的文人敘事與民間敘事》,濟南:齊魯書社,2007
年。
申祖勝:《魏晉風度──竹林七賢》,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年。
余振邦:《三國人物叢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年。
周殿富:《三國大傳──天下之爭亂世三梟雄》,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11
年。
周殿富:《三國大傳──軍師名將三國名將錄》,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13
年。
周殿富:《三國大傳──萬古雲霄諸葛對司馬》,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11
年。
孟祥才:《秦漢人物散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
孫立群:《從司馬到司馬──西晉的歷程》,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
秦漢唐:《三國人物故事集》,臺北:廣達文化事業,2011 年。
戚文,陳寧寧:《三國人物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3 年。
無疆編著:《昭烈帝劉備權智》,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年。
楊龢之:《三國隨身智慧》,臺北:圓神出版社,2006 年。
葛楚英:《三國演義與人才學──三國人才的典型、事例與泛論》,臺北:遠流
出版社,1993 年。
禚夢庵:《三國人物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年。
霍雨佳:《三國人才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2 年。
霍雨佳:《三國謀略學──商用中國式計策智謀》,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年。
顧念先:《三國人物述評》,臺北:台灣書店,1962 年。
﹝日﹞駒田信二:《三國志的世界》,臺北:萬象出版社,1991 年。
﹝日﹞安岡正篤等;林寄雯譯:《三國人物新論》,臺北:創意力文化事業,1991
年。
﹝日﹞原遙平:《圖解三國時代》,臺北:易博士文化出版社,2006 年。
﹝日﹞藤井盛彥,蘇竑嶂譯:《三國志戰役事典:魏蜀吳最著名的74 場戰役》,
臺北:奇幻基地出版社,2013 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