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聖人體無:劉卲、何晏、王弼之本體思想與聖人觀研究
作者:蔡爾健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永堂
陳弱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人物志劉卲何晏王弼魏晉玄學本體思想聖人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1
本文所謂的「本體思想」,是指探究天地萬事萬物產生、存在、發展變化之根本原因或根本依據的思想。同時,本文擬從道家本體思想重視「無名」特性的視角,在前輩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對特定文本重新進行解讀,以討論曹魏正始時期劉卲、何晏、王弼等人的本體思想。並擬透過探討正始玄學之本體思想的內涵,檢視在這些思想中的聖人觀是如何被建構出來的。最後更試圖指出,他們的本體思想和聖人觀,對於正始玄學的形成、發展,以及對當時或稍後士族社會、政治行為之若干特點的產生,應是有其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的。本文擬以下列的章節安排,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探討。
本文第一章,擬憑藉若干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討論在戰國以降、曹魏之前,道家具有「無名」特性之本體思想的淵源與發展,以及在同一段期間的聖人觀之演變,以為劉卲、何晏、王弼之本體思想和聖人觀溯源。不過,由於正始玄學中的聖人主要是指孔子,因此本章所討論的聖人觀基本上是以儒家為主的。而在本章結束前,也擬對在漢末魏初之所以會出現具有道家色彩的儒家聖人觀的原因,作一闡論。
在第二章裡擬分三個部份探討劉卲《人物志》中的本體思想與聖人觀,並嘗試以討論出的結論為基礎,重新審視《人物志》在魏晉玄學發展史上的定位。
第一節,擬先透過討論與劉卲相關的歷史紀錄,檢視孔才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對哪些議題產生過影響,並且藉由觀察、評估其影響的程度,以及時人或後人對劉卲的評價,了解其著作和學術思想之特點,以作為進一步研究其人、其思想的預備工作。
第二節,擬討論《人物志》中的人材形成原理、作為本體的「道」,以及基於「道」而成立的最重要的人才特質,也就是衡量其他一切人才特質的首要標準,即所謂的「中庸之德」。而本文在探討這些觀念時,擬先揭示這些觀念在《人物志》中所展現出的特點,並藉由這些特點找出其思想史的淵源,以了解劉卲用以建構前述諸觀念所利用的思想元素是出自何處的。同時還將討論孔才是如何透過重新詮釋這些思想元素、並賦予它們新的意涵,以建構出帶有其自身的前述諸觀念的。
第三節,擬討論在《人物志》中具體呈現作為本體的「道」,或者說具備了「中庸之德」的聖人,其內、外在的形象應該帶有哪些特點。而由於《人物志》是一部紀錄、辨識、品評各種人才的著作,因此作為衡量一切人才基礎的聖人該如何辨識,與聖人是否有存在於這個現實世界的可能性,就成為整部書實用性成立的關鍵了。本章擬透過探討《人物志》中聖人形象的特點,以及書中所暗示的、可能的成聖之道,來解釋這兩個問題。
在第三章裡擬分三個部份,討論何晏的本體思想,以及以其本體思想為基礎所建立的聖人觀。
第一節,將先透過討論與何晏有關的史料,審視平叔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對哪些議題產生過影響,並且藉著觀察、評估其影響的程度,以及那時或之後的人對何晏的評價,了解其著作和學術思想之特點,以為進一步研究其人、其思想的作準備。
第二節,將藉著檢視目前可以見到的何晏著作,討論其思想中作為使萬事萬物成立的本體─「道」,以及作為事物特性的「德」等概念的含義。並且透過探討其本體思想如何解釋本體使事物成立這樣的問題,了解在其本體思想體系中「道」與「德」的關係。而由於眾所週知的,平叔使用了《老子》等道家經典的觀念討論儒家經典,因此本節也擬探討何晏如何藉由自身的重新詮釋,調和儒、道之間思想的矛盾,以建構出帶有其獨自特色的本體思想體系。
第三節,擬透過審視目前可以見到的何晏著作,以及前一部份所討論出的結論,嘗試進一步觀察平叔本體思想中的聖人觀,具有哪些特點。
第四章也擬分三個部份,討論王弼的本體思想,以及以其本體思想為基礎所建立的聖人觀。
第一節,擬先藉由討論和王弼相關的紀錄,觀察輔嗣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對哪些議題產生過影響,並且透過審視、評估其影響的程度,以及時人或後人對王弼的評價,了解其著作與學術思想之特點,以為進一步研究其人、其思想作準備。
第二節,擬藉由討論諸如王弼的《老子注》、《周易注》等著作,探討其思想中作為使萬事萬物成立的本體─「道」的含義,並透過討論其本體思想如何解釋本體使事物成立這樣的問題,了解在其本體思想中本體與事物的關係。
而由於眾所週知的,輔嗣和何晏一樣,都使用了諸如《老子》等道家經典中的觀念討論儒家經典,因此本章也擬探討王弼如何藉由自身的重新詮釋,調和儒、道之間的思想矛盾,以建構出帶有其獨自特色的本體思想體系。不過湯用彤已經指出,輔嗣思想會合儒、道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其聖人觀念。而王弼思想中的聖人觀念中儒、道思想衝突較為顯著的問題之所在,就是關於「儒教之禮樂」的部份。因此本章的第三節,便擬透過檢視輔嗣的著作,以及前一部份所討論出的結論,嘗試進一步觀察王弼本體思想中的聖人觀,具有哪些特點。在這一節中,除了解釋「成聖之道」、「聖人形象論」等問題之外,並且將特別探討輔嗣如何融會儒、道思想,使得他不但可以充份利用道家的思想解釋儒家的觀念,同時又可以不失儒者矩矱地尊孔抑老,即:提倡仁義禮敬等儒家德行、並主張以之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換句話說,就是探討在王弼的思想中,聖人是如何進行「無為之治」的問題。
第五章,則擬以前面幾章的結論為基礎,回到歷史上略為觀察:在何、王玄學的本體思想與聖人觀盛行於曹魏末年和西晉之後,對當時哪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可能發生過影響力,以及可能促成了哪些士族社會、政治行為特點的產生,乃至於前述特點對那時政局的發展所造成的衝擊。本章並且試圖指出:在東晉,即使還存在著其它幾派玄學思想(如竹林玄學、郭象玄學、張湛玄學等)、甚至連佛教也開始流行,但是似乎依然可以看到某些源自何、王玄學的特點,持續地在學術思想、社會與政治等方面,發揮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主要參考書目(依編著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基本史料
王弼,《老子注》(附〈老子指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版。
王弼、韓康伯,《周易王韓注》(附〈周易略例〉),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版。
孔穎達,《左傳注疏及補正》,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版。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編,《緯書集成》卷四,東京:漢魏文化研究會,1963, 4─ 1。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編,《重修緯書集成》卷五,東京:明德出版社,1973, 3─20。
呂不韋輯,《呂氏春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版。
何修解詁,《春秋公羊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版。
何晏等,《論語集解》,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版。
李百藥,《北齊書》,臺北:藝文,1955年版。
孟軻輯,趙岐注釋,《孟子》,臺北:藝文,1970年版。
房玄齡等,《晉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版。
范曄,《後漢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版。
荀況著,《荀子》,臺北:藝文,1966年版。
康德原著,鄧曉芒譯,楊祖陶校,《純粹理性批判》,臺北:聯經,2006, 2,初版 2刷。
班固,《白虎通》,臺北:藝文,1966年版。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河洛,1980年版。
張湛,《列子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版。
陳壽,《三國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版。
嵇康,《嵇中散集》,鄭州:中州古籍,1997年版。
揚雄,《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
揚雄,《法言》,臺北:藝文,1966年版。
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5版。
劉安,《淮南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版。
劉卲著,劉昺注釋,《人物志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版。
劉義慶著,劉峻注釋,《世說新語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版。
劉勰,《文心雕龍》,臺北:藝文,1966年版。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
顏之推,《顏氏家訓》,臺北:藝文,1970年版。
嚴可均輯,《全三國文》,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版。
嚴遵,《道德指歸論》,臺北:藝文,1966年版。

二、近人研究專著
小野澤精一等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 1,初版 1刷。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5, 5,初版。new window
王伊同,《五朝門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重刊第一版。
王葆玹,《玄學通論》,臺北:五南,1996, 4,初版 1刷。
王曉毅,《王弼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初版 3刷。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 3,初版 5刷。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初版 2刷。
伊利亞德著,晏可佳等譯,《宗教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4, 6,初版 1刷。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2008, 8,修訂九版。
李中庸,《漢魏晉玄風的流變及其展現》,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7。
吳曉青,《魏晉有無之辨研究─從王弼到郭象》,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談風》,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7, 3,初版。new window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9,初版 2刷。
金谷治,《孔子》,東京:講談社,1996, 1,初版16刷。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12,修訂二版 1刷。
松川健二編著,林慶彰等譯,《論語思想史》,臺北:五南,2006, 2,初版 1刷。
林麗真,《王弼》,臺北:東大,1988, 7,初版。
林建邦,《荀子理想人格類型的三種境界及其意義》,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6。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初版 1刷。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初版 1刷。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初版 1刷。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史綱》,臺北:五南,1993, 9,初版 1刷。
容肇祖,《魏晉自然主義》,臺北:里仁書局,1995, 8─31,重排本初版 1刷。
康中乾,《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初版 1刷。
郭梨華,《王弼的自然與名教》,臺北:文津,1995,12,初版。
許抗生主編,《魏晉玄學史》,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7,初版 1刷。
許棋淵,《魏晉聖人思想之探究─以西晉到東晉的轉折為中心》,嘉義大林: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6。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書局,1996, 7,初版 1刷。
張岱年,《張岱年全集(二)》,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2,初版 1刷。
張岱年,《張岱年全集(四)》,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2,初版 1刷。
陳東原,《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12,臺四版。
陳寅恪口述,萬繩楠整理,《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雲龍,1996, 9,初版 2刷。
黃文儀,《道不可名與得意忘象─王弼「無名」理論及其思想史的意義》,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6。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初版 1刷。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11,重排本初版 1刷,原書出版於1934年。
馮友蘭著,涂又光譯,《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12,初版 2刷,原書出版於1948年。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7,初版 1刷。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5, 8─31,重排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6,初版 4刷。
熊十力,《體用論》,臺北:學生書局,1987, 2, 4刷,原書寫於1959年。
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臺北:文津,2000, 6,初版 1刷。new window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上海書店據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影印本。
劉季高,《東漢三國時代的談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9,初版 1刷。
鄭介棻,《王弼「無」思想之探究》,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6。
盧桂珍,《王弼與郭象之聖人論》,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1993,12,四版。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2003, 8,三版 3刷。
鍾肇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文化,1994, 9,初版 1刷。
戴炎輝,《中國法制史》,臺北:三民書局,2000,10,初版12刷。
蕭蓵夫等編,《中國哲學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初版 1刷。

三、近人研究專著(英文)
Wagner, Rudolf G. Language, Ontology,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China: Wang Bi’s Scholarly Exploration of the Dark (Xuanxue). Albany: SUNY Press, 2003.(按:此書中譯本已於2008年出版─楊立華譯,《王弼《老子注》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4,初版 1刷)

三、近人研究論文
王曉毅,〈《人物志》成書、版本及學術價值〉,《中國書目季刊》29: 2,1995, 9,頁13∼20。
牟潤孫,〈論魏晉以來之崇尚談辯及其影響〉,收入牟氏所著《注史齋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87, 3,初版 1刷),頁 303∼ 356。
江建俊,〈「先玄學─由劉卲「徵質」到王弼的「崇本」〉,《六朝學刊》第一期,2004,12,頁 171∼ 196。
吉川忠夫著,許洋主譯,〈六朝士大夫的精神生活〉,收入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 9,初版 1刷),頁84∼ 115。
杜保瑞,〈對牟宗三宋明儒學詮釋體系的方法論反省〉,《哲學雜誌》34,頁 120∼ 143。
李幸錦,〈《人物志》其人、其書之探究〉,《鵝湖月刊》二十四卷三期(1998, 9),頁25∼36。new window
吳丕,〈《人物志》政治思想分析〉,收入《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3= 133,1989, 5),頁 106∼ 112。
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收入余氏所著《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1980, 8,初版),頁 329∼ 372。
板野長八,〈何晏王弼の思想〉,《東方學報(東京)》第十四卷第一期(1943, 5),頁43∼ 111。
岡村繁,〈劉卲《人物志》的人物論構想及其意圖〉,收入岡村氏著,陸曉光譯,《漢魏六朝的思想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初版 1刷),頁 237∼ 261。
岡村繁,〈《人物志》劉注校箋〉,收入岡村氏著,陸曉光譯,《漢魏六朝的思想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初版 1刷),頁 262∼ 395。
周一良,〈名教自然將無同思想之演變〉,收入周氏《魏晉南北朝史劄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8,初版 1刷,頁85∼94。
唐長孺,〈魏晉玄學之形成及其發展〉,該文收入唐氏所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 7,初版 1刷),頁 311∼ 350。
唐長儒,〈清談與清議〉,收入唐氏所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 7,初版 1刷),頁 289∼ 297。
高晨陽,(〈崇本息末:王弼玄學體系的建構方法〉,《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 1,頁10∼16。
孫實明,〈略論王弼何晏的貴無論〉,《學術月刊》,1981:10= 149,頁33∼36。
徐高阮,《山濤論》,收入《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一本第一分冊,1969, 3,頁87∼ 125。new window
陳弱水,〈《復性書》思想淵源再探─漢唐心性觀念史之一章〉,收入《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六十九本第三分,1998, 9,頁 423∼ 482。new window
陳寅恪,〈述東晉王導之功業〉,收入陳氏所著《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 6,初版 1刷),頁55∼77。
陳寅恪,〈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收入陳氏所著《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 6,初版 1刷),頁 201∼ 229。
陳福濱,〈《老子指歸》中「道」思想之探究〉,收入《哲學與文化月刊》,2003, 9,頁79∼91。new window
陳榮灼,〈王弼解釋學思想之特質〉,見《臺大文史哲學報》55(2001,11),頁 275∼ 277、 279∼ 294。new window
福永光司,〈道教における天神の降臨授誡〉,收入福永氏所著《道教思想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88, 1─ 8,初版 2刷),頁71∼ 121。
蔡振豐,〈對反或連續:王弼與郭象思想的爭議〉,收入《臺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四期(2006, 6),頁83∼ 114,new window
蕭璠,〈皇帝的聖人化及其意義試論〉,收入《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六十二本第一分冊,1993, 3,頁 1∼37。new window
顧頡剛,〈聖、賢觀念和字義的演變〉,收入《中國哲學》第一輯(北京:三聯書店,1979, 8),頁80∼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