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區大學公民社會的實踐:以北投社區大學為例
作者:洪德揚
作者(外文):Hung,Te-Y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林振春
張德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北投社區大學終身學習培力載體公民社會Beitou Community Collegelifelong educationcivil empowermentcarriercivil socie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本論文選擇北投社區大學作為個案研究場域,試圖探討社區大學在終身學習的影響下,如何透過知識與行動的解放,來重建台灣的公民社會。社區大學是公民與社區(社會)公共領域之間的中介組織,也是重要載體,主要任務為發展在地性知識體系,建構學習型社區伙伴系統,培力公民參與公共事務,進而凝聚社區意識,激發民眾參與現代民主社會的政治參與和監督者的角色。
研究發現北投社區大學終身學習模式,有效養成學習者的社團生活習性,和組織社團實踐參與公共事務能力,這種累進式的建構公民社會目標與設計,成為推動終身學習成功因素之一;連續數年的學術研討會,形成地方知識的資料庫與人脈,使得社區專案的執行具有一定的品質,和被認同的多元基礎;而社區培力則整合社區夥伴與有限的資源,共同推動北投地區的終身教育,提供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機會,並培植社區居民的自我意識,團結地方共識與資源,使學習者具有能力,樂於自我實現,關心政治權力的運作,這對公民社會的實踐,扮演關鍵的力量。
This thesis uses Beitou Community College as a case study. It examines how community colleges, fostering as they do lifelong learning, may contribute to the rebuilding of Taiwan’s civil society, through their promotion of knowledge and activism. A community college is an important nexus for connecting citizens with the public sphere. The main tasks of a community college are to promote knowledge at the community level, to construct a local partnership system of learning, to empower citizens for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to promote and consolidate a sense of local community, and to encourag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politics of a modern democracy and fulfil their role of oversight therein.
The research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Beitou Community College's lifelong education model has very effectively cultivated in its students an inclination to participate in civic associations and their ability to organize into community groups for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The way in which lifelong learning is able to gradually build towards the desired targets of civil society is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lifelong learning is deemed such a success. A series of academic conferences in the past few years at Beitou Community College has created a data base of local knowledge and a network of personal contacts. These practices at Beitou Community College have garnered it the reputation of a good, high quality model, recognised for its diverse foundations and for its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mmunity college and civil society. The community college empowers and integrates the community's partners to combine with the limited resources available, and thereby promotes lifelong education in Beitou. It provides local people with the opportunity for participation in local public affairs, fosters local identity, brings together lo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empowers its students, encourages their self-realization, and promotes attention to the exercise of political power. All of which are crucial for the success of civil society.
孔繁斌(2012)。公共性的再生產-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機制建構。頁 251-252。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初版。
方孝謙(2009)。網路平臺對北投社區之可能影響研究:資訊科技、公民團體與民主關係的初步分析。新聞學研究,100,57-100。new window
方雅慧、林朝成(2013)。城市是一所學校—社區大學推動城市公民學習的角色與實踐。城市學學刊,4-1,45-86。new window
王世燁(2010 )。北投人的願景《北投憲章》的省思。第九屆北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new window
王本壯(2005)。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執行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推動社區規畫師運作模式為例。 公共行政學報,17, 1-35。new window
王政彥(1996)。社區成人教育的社會學分析。成人教育雙月刊,30,7-9。
北投社區大學(2003-2015)。自評報告書。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江宜樺(2001)。漢娜‧鄂蘭論政治參與與民主。自由民主的理路。頁205-206、 210。台北:聯經,初版。new window
江宜樺(2004)。民粹公投再挫憲政發展。中國時報,2004年02月20日。
江明修(2001)。 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之建構─以社區大學運動為例。社會文化學報,12,15-43。
江明修、林換笙(2011)。公民社會之發展與台灣民主化。台灣民主化的經驗與意涵。頁 182、184、186。台北:五南,初版。new window
江明修、陳定銘(2001)。台灣社區大學的創發與建構公民社會。二十一世紀月刊,65,122-129。new window
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臺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37-58。new window
江明修主編。公民社會理論與實踐,頁 38-63。台北:智勝文化。
何青蓉(2010)。南方社大教與學的風格與想像:從原形出發之探究。2010 南方社區大學反思性教&學實踐工作坊,81-87,台南市:台南市社大。
吳幸蓉(2007)。女性社區工作者增權展能歷程之研究—以高雄縣婦女館婦女方案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維寧(2000)。社會運動與公民社會:以解嚴後民間教改運動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永展、陳錦芳(2000)。學習與成長─社區大學環境學程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方法。楊碧雲、蔡傳暉、李鴻瓊主編,台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二),27-54,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李麗英(2007)。從「發聲」(Voice)到「增能」(Empowerment)的創意課程實踐,成人及終身教育(17),22-35。
沈宗瑞、葛皇濱(2008)。社區大學與公民社會建構。教育與社會研究,16,33-61。
周珮儀(2006)。H.A.Giroux 宏揚希望政治的批判後現代教育學者。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頁451-470。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子倫(2008)。審議民主在社區:臺灣地區的經驗。論文發表於〈海峽兩岸參與式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臺大社科院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林南(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
林美和(2003)。「新移民女性之教育輔導──外籍與大陸配偶面臨的問題」座談會。社教雙月刊,118,5-21。
林美和(2006)。女性主義的增能概念及其在社區婦女教育的實施。成人及終身教育,13,2-11。
林振春(1996)。社區成人教育者的培育與運用。成人教育雙月刊,30,3-5。
林振春(2000)。社區終身學習的方法。學習型社區。台北:師大書苑,91-118。new window
林振春(2002)。學習社區的願景與系統動力營造策略。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教育的突破與創新。台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振春(2006)。社區大學與台灣社區學習文化的深耕。社區學習新思維。頁45-48。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振春(2008)。社區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8)。社區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國明(2007)。行政民主之實踐:全國型議題審議民主公民參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林國明、葉欣怡(2014)。參與式預算操作手冊。臺北市: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
林德昌(2007)。台灣公民社會指標之研究:兼論青年公共參與。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16)。網站資料。http://www.napcu.org.tw/index.html。
邱淑娟(2003)。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參與學習之研究--以埔里鎮桃米社區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德仁(2010)。北投憲章十年的歷程與反思。第九屆北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new window
洪德仁、潘蓬彬、楊志彬(2005)。公民會議與社區營造-以北投社區社造協定公民會議為例。社區發展季刊, 108 :216-226。new window
洪德揚(2008)。北投社大北投學與台北學研討會的回顧與檢討。第七屆北投學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new window
徐敏雄(2002)。市民社會理論對社群學習的啟示。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市。new window
徐賁(2012)。統治與教育-從國民到公民。序,頁xi-xiv。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First published。
張秀雄(1999)。建構適合臺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公民訓育學報,8,99-122。new window
張良蕙(2001)。社區公共生活之形成--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 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真(2010)。組織者社群的共學模式─永和社區大學組織者培力的實踐研究。2010年社區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社區學習的未來想像。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
張菀珍(2004)。社區大學成為社區學習體系的發展動機。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2004年兩岸社區大學經營理念與運作實務」研討會,台北市。
張菀珍(2008)。從社會資本觀點分析我國社區大學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研究。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0,71-108。new window
張德永(2003)。社區成人學習:從社會資本論探討成人學習。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文化。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7)。社區高齡學習與社會資本。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高齡教育的跨科際整合(頁33-46)。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8)。社區學習的成效評估──社會資本的觀點探討。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方法(頁27-46)。台北市: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張德永(2009)。社區大學核心理念實踐之探究與檢證。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1), 135-174。new window
張德永(2013)。社區、成人學習與社會資本。頁132。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林振春(2011)。不同類型社大辦學特色、運作模式與課程特色之比較研究期末報告。社區大學重要議題-研究成果擴大論壇。國立政治大學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委託研究案報告。台北市: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會議室。 http://140.119.83.168/research/super_pages.php?ID=research1。
張麗春、李怡娟(2004)。賦權概念分析。護理雜誌 ,51 ( 2 ), 84-90。new window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臺北:教育部。
梁恩嘉(2010)。我國社區大學主管人員經營管理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嘉義市。new window
梁甄芸(2012)。北投地區空間形塑之研究-以北投社區大學推動之審議式民主為焦點。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學位論文。
梅高文(1995)。公共行政「公正問題」與「能力問題」之研究-Habermas公共領域理論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許文傑(1999)。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務-「公民性政府」的理論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陳可慧(2005)。社區培力成效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區域型培力中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至瑩(2007)。社區組織之培力、情緒智慧與計畫執行成效關係之研究—以社區林業計畫參與社區為基礎。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所碩士論文。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交流展論文集,4-7。南投縣: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業研究所。new window
陳其南(1998)。縣市層級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手冊。新竹市文化中心、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文化環境工作室。縣市層級「社區總體營造施政計畫」規畫研究報告。
陳定銘(2001)。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市。new window
陳定銘(2007)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台北:智勝文化。
陳忠信(1999)。臺灣社會傳統與現代因素的競賽:公民社會出現了嗎?載於時報文教基金會(主編),邁向公與義的社會(下)─對二十一世紀臺灣永續經營的主張,18-32,臺北市:時報文化。
陳秋政(2009)公民社會指標之結構面向分析:一個流域的整治過程的觀察。見
陳雪雲(2008)。全球化境況下世界公民養成—終身學習新觀點。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方法。頁1-26。台北:師大書苑。
傅麗英(1995)。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頁132-149。臺北市:遠足文化。
曾華源、黃俐婷(2006)。心理暨社會派、生態系統觀及增強權能觀對「人在情境中」詮釋之比較。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63-89。new window
游欣儀(2003)。臺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公民意識、公民參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游美惠(2002)。增能/增權/培力/彰權益能/權力增長(empowerment)。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98-101。
馮祺雯(2015)。論兩岸公民社會之發展-從公民意識、公共領域、社會資本觀點。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克武(1995)。公民意識化解族群紛爭 — 台灣民主發展的省思。當代,105,94-102。
黃武雄(1997)。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市:遠流。
黃武雄(1998)。我們要辦什麼樣的大學:兼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入學與選課手冊。
黃武雄(1999)。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入學與選課手冊。
黃武雄(2002)。獨立思考與主體經驗–比較通識教育與社區大學的理念。教育研究月刊,100,32-45。new window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台北市:左岸。
黃武雄(2004)。我們要辦怎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劃通案。黃武雄等箸,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臺北:左岸。
黃富順(1988)。比較成人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黃富順(2007)。台灣地區的高齡教育。載於黃富順(主編),各國高齡教育。台北市:五南。
黃富順(2010)。終身學習制度的創新。論文載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社區大學的教學發展與制度創新論文集(頁47-50)。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黃富順(2010)。終身學習制度的創新。論文載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社區大學的教學發展與制度創新論文集(頁47-50)。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黃肇新(2003)。營造公民社會之困境--921災後重建兩種民間團體的理想與實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政冠(1997)。環境教育。臺北:國家圖書館。
楊碧雲(2005)。臺北市社區大學營運現況與未來發展。取自:http://www.ccwt.tp.edu.tw/Pub-Meeting.asp
楊碧雲(2008)。臺北市社區大學十年回顧與前瞻。楊碧雲主編,臺北市社區大學十年回顧與前瞻(頁13-61)。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葉珍玲(2008)。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之系列簡介:歐洲報告與歐洲模組。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第8期 ,http://epaper.cere.ntnu.edu.tw/index.php?id=41。
葛蘭西 安東尼奧(2000)。獄中札記。頁233-238。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
詹志禹、陳雯萍(2011)。社區大學課程分類、轉化與公共化。社區大學重要議題研究成果擴大論壇。國立政治大學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委託研究案報告,16-34。台北市: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會議室。
賈西津(2007)。海峽兩岸暨香港公民社會指數比較。行政論壇 84: 73-77。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2011)。北投區志。臺北市:北投區公所。
劉以慧(2012)。社區大學社會資本構成要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台北市。new window
劉正山(2009)。當前審議式民主的困境及可能的岀路。中國行政評論, 17 ( 2 ):109-132。new window
蔡秀美(2010)。社區大學與鄰近大學共同推動社區公民教育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主辦之「2010年社區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蔡妮純(2008)。都市空中纜車建置之政策網絡行動者互動分析:成長機器之觀點。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蔡承家(2004)。社區大學整合社區終身學習資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市。new window
蔡英文(2009)。當代市民社會理論:主權國家、資本主義社會與公民德行。頁 99。當代政治思潮。台北:三民,初版。
蔡英文(2016)。就職演說。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565。
蔡傳暉(2001)。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入學與學習資源手冊。
蔡傳輝(2010)。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社大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 頁33-63。台北市:臺北市教育局。
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頁 181。台北:揚智文化,初版。new window
鄭宇君;陳百齡(2016)。探索線上公眾即時參與網絡化社運—以臺灣 318 運動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6(1),117-150。new window
蕭佳純(2004)。以公民社會角度論社區大學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研究,6,1-25。new window
戴伯芬(1999)教學方法―互動式教學的實驗及其可能性。台北市跨越 2000 年社區大學前瞻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教育局。
戴寶村(2002)。研究北投與北投研究:北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第一屆北投學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謝志偉、王慧玉(譯) (2010)。Creswell, J. W., & Plano Clark , V. L.著。混合方法研究導論。台北市:心理。
羅秀華(2001)。社區充權的行動研究─以木新永安組織經驗為例。 台大社工學刊 , 5 , 151-195。new window
羅秀華(2003)。文山社區由充權到治理的發展歷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秀華(2004)。社區自主與政策的對話。社區發展季刊,107,146-160。new window
蘇彩足(2015)。政府實施參與式預算之可行性評估。委託研究報告:
NNDC-DSD-103-020-005。國家發展委員會編印。
顧忠華(1997)。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責任與發展趨勢。洪建全基金會策劃。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17-28。
顧忠華(1999)。公民社會的理論與實踐。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頁40、 383。台北:允晨文化,初版。new window
顧忠華(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允晨文化公司。new window
顧忠華(2005)。解讀社會力:臺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臺北市:左岸文化。
顧忠華(2006)。民間社會新典範的興起。臺灣新典範。頁28-51。臺北市:李登輝學校。
顧忠華(2008)。從臺灣發展看社區大學培養現代公民的方向。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市社區大學十年回顧與前瞻。臺北市政府教育局。new window
顧忠華(2010)。社區大學的法律定位與制度創新。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主辦之「2010年社區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顧忠華(2012)。顧老師的筆記書Ⅱ:公民社會.茁壯。頁9-11、23、139。臺北市:開學文化。
顧忠華(2013)。顧老師的筆記書Ⅲ:自由社會.願景。臺北市:開學文化。new window

Almond, G. A. & Verba, S. (1989). The Civic Culture: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 Sage Publications.
Anheier, H. K. (2004). civil society: measurement, evaluation, policy. the UK and USA: Earthscan.
Arnstein, S.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35 (4), 216-224.
Astone, Nan Marie, Constance A. Nathanson, Robert Schoen, and Young J. Kim (1999)
Blau, Joel. & Abramovitz, Mimi. (2010). Ideological Perspectives and Conflict. The Dynamic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3r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3[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Pp. 241-258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ited by J. Richardson.
NewYork: Greenwood Press.
Coleman, James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 S95-S120.MA.: The Belknap Press of
Connor, Desmond M.(1988). “A New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National Civic Review.Vol.77. No.3. pp.249-257.
Cunningham, Phyllis(2001). “Authentic Community Education.” 宜蘭縣政府、時報文教基金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1)主辦。 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社區大學從普及到深化」研討手冊。頁 33-36。宜蘭:宜蘭高中。
Dean, G. J., & W. D. Dowling (1987) Community Development : An Adult Educaiton Model,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37(2):78-89.
Dutton, W. (2007). Through the network (of networks) – The fifth estate. Inaugural lecture. Lecture conducted from University of Oxford Examination Halls,
Oxford, UK.
Ehrenberg(1999)。Civil Society: The Critical History of an Ide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Elster, Jon., 1998, "Introduction." pp.1-18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 Jon Elst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lk, I. & Kilpatrick, S. (2000). What is social capital? A study of rural communities. Sociologial Ruralis,40 (1), pp.87-110.
Family Demography, Social Theory, and Investment in Social Capit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5(1): 1-31.
Frank Webster 著(2006)。資訊社會理論(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頁 232。台北:遠流,初版 7 刷。
Freire, Paulo. (1990). Pedagogy of Oppressed. New York: Continuum.
Griffen, Vanessa. (1987), Women, Development and Empowerment: A Pacific Feminist perspective. Report of a Pacific Women’ Workshop, Naboutiflh, Fiji.
Houle, C. O. (1961). The inquiring mind.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erss.
Jarvis, P. (1995).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Keith Faulks 著:政治參與,包淳亮、張國城譯(2009):政治社會學-批判的導論(Political Sociology:A Critical Introduction)。頁 162-163。台北:巨流,初版。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 rogogy. Revised and updat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Longworth and sborne.(2010). “A New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45. No.3. pp.365-367.
Macdonald, L.(1997). Supporting Civil Society.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Marshall, T. H.(1992).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Bottomore, London:Pluto Press.
Maton, K. I. & D. A. Salem (1995).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mpowering community settings: A multiple case study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631-656.
Michael Edwards著;張義東等譯(2013)。公民社會。頁13、17-21、23-25、27。臺北市:開學文化。
Mostain, B. R., and Smart, J. C. (1974). Reasons for particip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courses: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group differences. Adult education, 24 (2), 83-98.
Narayan-Parker, Deepa (2002). What is Empowerment?. Empower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A Sourcebook.pp.13-29.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O'Connell, Brian (1999). Civil Society:The Under pinnings of American Democracy. Hanover,NH: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Oliveira, Darcy & Randon, R.(1994). “An Emerging Global Civil Society”. Civicus.Washington, D. C. pp.1-17.
Orford, Jim (2008). Community psychology: challenges, controversies and emerging consensus.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Paulo Freire 著;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30th anniversary ed)。臺北:巨流。
Perkins, D. D. & M. A. Zimmerman (1995). Empower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a special issu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69-579.
Philipp Alvares de Souza Soares(2009)。Civil Society in Modern Democracies: Definition, Impact on Democracy and Critical Assessment。The Hague University.
Putnam, Robert D. (1993a)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13: 35-42.
Rapp, Charles A. & Goscha, Richard J. (2006). The strengths model: Case management with people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appaport, J. (1987). Terms of empowerment/exemplars of prevention: Toward a theory for community psyc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5:121-143.
Rich, C. R., M. Edelstein, W. K. Hallman & A. H. Wandersman (1995).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Empowerment: The Case of Local Environmental Hazard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657-676.
Seligman, Adam (1992). 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Sherlock, D. (2005) Reconfiguring adult and community learning.Adults Learning, 17(2) , 22.
Sintomer, Y., C. Herzberg and A. Röcke. (2008).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in Europe: Potentials and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 32(1):164-178.
Sintomer, Y., C. Herzberg and A. Röcke. (2013).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Public Service Modernisation . Farnham: Ashgate.
Stromquist, Nelly P. (1993).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es for Empowerment. Women's Education and Empowerment. pp.18-29.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held at: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Hamburg.
Ugboro, O. I. & K. Obeng (2000). Top management leadership, employee empower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TQM organiza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Quality Management, 5: 247-272.
Wallerstein, N., & Bernstein, E. (1994). Introduction to community empowerment participatory education, and health.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21(2), 141-148.
Wampler, B. (2007). “A Guide to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in Anwar Shah (ed).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White,G.(1994).”Civil Society: Democratization and Development”Democratization, 3:375-390.
WHO(2003).ICF Introduction. http://www3.who.int/icf/intros/ICF-Eng-Intro.pdf
Zhu, E. & Baylen, D. (2005) From learning community to community learning: pedagogy, technology and interactivity.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42(3) , 251-268.
Zimmerman, M. A. (1990). Taking aim on empowerment research: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psychological concep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8(1):169-177.
Zimmerman, M. A. (2000). Empowerment theory: Psychological, Organizational and Community Levels of Analysis. In Rappaport, J. & E. Seidman (eds.), Handbook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pp. 43-63. New York: Plenu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