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育意識形態與跨文化舞蹈教材研究—《民族舞蹈》月刊論述分析(1958-1961)
作者:石志如
作者(外文):SHIH,CHIH-R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表演藝術學院表演藝術博士班
指導教授:蔡琰
王廣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民族舞蹈》月刊意識形態跨文化舞蹈教材批判論述分析圖像符號分析三橢圓圖“Chinese Folk Dance” MonthlyIdeologyInter-culturalPedagogyCritical Discourses AnalysisImage Symbolic AnalysisProposed Model for Intercultur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研究旨在探究《民族舞蹈》月刊(1958-1961)的「教育意識形態」與「跨文化舞蹈教材」之論述分析研究,其目的共分為三項:一、從次文本探究民族/國家的舞蹈教育意識傳遞。二、從符號意識形態探究舞蹈教材的跨文化特質。三、探究以「想像」作為舞蹈形象之意識理念。本研究運用了傳播學的「符號意識形態」理論與「論述語意與意識形態」理論、教育社會學的「教育傳遞理論」與跨文化研究的「跨文化劇場觀察」理論,從跨學科與跨文化的研究策略,探究《民族舞蹈》月刊的論述樣貌。研究方法採「內容分析法」進行研究設計,並應用批判論述分析解釋《民族舞蹈》月刊的論述語意。圖像符號分析、符號時空隱喻分析、表意三元素分析,則作為解釋本研究圖像符號分析的方法。「三橢圓圖」作為《民族舞蹈》月刊跨文化檢測項目。
研究結果發現:《民族舞蹈》月刊的論述立場受到國家《出版法》與《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的意識主導,並且透過月刊的論述、圖像與教材等,建構「民族舞蹈」的「國舞」形象。在1950年代中美國際外交的影響之下,不僅向西方學習舞蹈術語與教材編寫,更以融合西方舞蹈與愛國意識作為「民族舞蹈教材」、「中國土風舞教材」類型的跨文化舞蹈風格。此外,從《民族舞蹈》月刊的「跨文化情境」與「形象建構」研究顯示,當時以強調「中國的」、「群眾的」與「現代的」的文化要素,透過從群眾的生活經驗、從中國的歷史典故、從現代的族群和諧等方面產生對民族/國家的想像,並從舞蹈作品的題名顯示出以「戰爭情景」、「生活勞動」、「中國文化」、「聯歡團結」、「族群文化」等不同主題的創作題材,塑造群體愛國的民族/國家形象。
《民族舞蹈》月刊作為臺灣第一個也是唯一在1950年代戒嚴時期,透過高度集結當時知識份子的集體意識,共發表29期496篇的舞蹈論述、圖像與跨文化舞蹈教材,影響當時軍方、學方、社會等的舞蹈教育思潮。當時的舞蹈教育論述無形之中建設起當代舞蹈教育的方向,並提出向舞蹈自身文化凝視與省思的教育價值、跨文化的舞蹈視角、關注國際外交與國家舞蹈形象等,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本研究最後提出多項與舞蹈論述以及舞蹈教材相關的具體研究建議。
The study aims to conduct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Minzu Wudao Yuekan (1958-1961), glossed “Chinese Folk Dance” Monthly, with respect to the articulation of educational ideology and the incarnation of inter-cultural pedagogy.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hree-fold. The first is to explore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wareness through the subtext analysis. The second is to explore the inter-cultural pedag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ideology. The third i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imagination” on the creation of dances with Chinese images. This study uses the theories of “Content Analysi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ducation Transmission” and “Inter-cultural Theater Observation” in inter-cultural studies.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cultural research strategies are utilized in exploring the discourse of our research target “Chinese Folk Dance” Monthly. Methodologically, we adopt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put forward by Wang Shi-Fan in 1989 for our research design. Also, we employ the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deological Discourse Structure”, and “Meaning Analysis” advocated by Van Dijk in 1995 and 2000 as a means of analysis in our study. In addition, we resort to the methods of “Image Symbolic Analysis”, “Symbolic Spatio-temporal Metaphorical Analysis”, and “Ideographic Three-element Analysis” proposed by Roland Barthes in 1957 as a pathway of explaining the symbolic images being discussed. "Proposed Model for Interculturalism" by Lo and Gilbert in 2002 as a inter-cultural testing project.
The findings are drawn as follows. Frist, the radius of the publication “Chinese Folk Dance” Monthly was dominated by national “Publishing Law” and “The Supplement to Edu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in People’s Livelihood”. Second, “Chinese Folk Dance” Monthly constructed the images of “Folk Dance” and “National Dance” through discourse, icon, and pedagogy. Thir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ino-US international diplomacy in the 1950s, not only did they learn from the wes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dance phraseology and textbooks, but they also incorporated western dance and patriotism as inter-cultural dance styles of “National Danc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hinese Folk Dance Teaching Materials”. Fourth,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Folk Dance” Monthly on “inter-cultural context” and “image construction” showed that at that time, the emphasis was placed in cultural elements “Chinese”, “mass” and “modern”. Fifth, national imagination was generated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mass, from the historical allusions of China, and from modern ethnic harmony. Sixth, various themes such as “war scenes”, “labor life”, “Chinese culture”, “unity” and “ethnic culture” shaped a kind of patriotic national image.
As the first and the only journal founded in Taiwan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of the 1950s, “Chinese Folk Dance” Monthly published 496 pieces of dance expositions, images, and inter-cultural dance teaching materials through the high-concentration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of intellectuals of the time, impacting the trends of dance education in the military, the academic circle, and the society. The discourse of dance education at that time pointed to the direction of contemporary dance education in an intangible form, and put forward the educational value through staring at and reflecting on the culture of dance per se, investigating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dance, attending to international diplomacy and the image of national dance, etc., which helped the journal establish a historical status.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specific research proposals related to dance discourse and pedagogy.
一、中文書籍
于治中。《意識形態的幽靈》。初版。臺北:行文文化實驗室,2013。
王廣生。國史館主編。〈第九章舞蹈〉。《中華民國史文化志》。初版。臺北:國史館出版,1998。
王馬克。彭明輝、唐啟華主編。〈關於「nation」譯名的一些思考:伽達默的詮釋學給我們的啟示〉。《東亞視角下的近代中國》。初版。臺北:三民出版社,2006。
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三版。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6。
王石番。《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初版。臺北:幼獅出版社,1989。
中華民國舞蹈學會。〈舞蹈的傳統與創新〉。《中華民國舞蹈學會第41屆會員大會手冊》。初版。臺北:中華民國舞蹈學會,1995。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中國美術史(三)叢書》。初版。臺北:中國新聞出版社,1955。
中國文藝協會。《中國文藝協會會員通訊錄》。初版。臺北:中國文藝協會編印,1998。
石光生。《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初版。臺北:書林出版社,2008。
平珩主編。《舞蹈欣賞》。初版。臺北:三民出版社,1995。
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民族舞蹈---舞蹈教材第一集》。初版。臺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57。
---.《民族舞蹈》。初版。臺北:民族舞蹈月刊社,1958。
---.《民族舞蹈》。初版。臺北:民族舞蹈月刊社,1959。
---.《民族舞蹈》。初版。臺北:民族舞蹈月刊社,1960。
---.《民族舞蹈》。初版。臺北:民族舞蹈月刊社,196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初版。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
江映碧。《高棪─舞動春風一甲子》。初版。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伍曼麗編著。《舞蹈欣賞》。初版。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95。
伍湘芝。《李天民─舞蹈荒原的墾拓者》。初版。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何志浩。《民族舞蹈論集》。初版。臺北: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1959。
---.《中國舞蹈史論》。初版。臺北: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1959。
何金蘭。《法國文學理論與實踐》。初版。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1。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再版。臺北:麥田出版社。2015。
李小華。《劉鳳學訪談》。初版。臺北:時報出版社,1998。
李天民。《舞蹈講義》。未出版。1951。
---.《民族舞蹈教材集》。初版。臺北:民允出版社。1953。
---.《中國聯歡舞》。初版。臺北:鳴鳳出版社。1962。
---.《中國民歌舞曲集》。初版。臺北:(出版社不詳)。1963。
李天民、余國芳。《臺灣舞蹈史》(上冊)。初版。臺北:大卷出版社,2005。
余昭玟。《從邊緣發聲:臺灣五、六〇年代崛起的省籍作家群》。初版。臺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6。
邱子修編著。《跨文化的想像主體性》。初版。臺北:臺大出版社,2015。
林郁晶。《林香芸─妙舞璀璨自飛揚》。初版。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林姵吟、梅家玲主編。《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產生》。初版。臺北:麥田出版社,2016。
高棪。《中國舞蹈概論》。初版。臺北:為新書店,1984。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台灣區七十九學年度中華民族舞蹈比賽高雄市初賽秩序冊》。初版。高雄:教育局,1990。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2000。
孫秀蕙、陳儀芬。《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研究實例》。初版。新北:正中出版社,2011。
許維德。《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初版。臺北:遠流出版社,2013。
許錫慶。《日據時期初等教育史料選編》。初版。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3。
陳鳴鐘、陳興唐。《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初版。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臺灣50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初版。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陳炳盛。《萬物簡史》。初版。臺北:人類智庫出版社,2007。
陳雅萍。《主體的叩問:現代性‧歷史‧台灣當代舞蹈》。初版。臺北:藝大書店,2011。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初版。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
黃仁。《台灣話劇的黃金時代》。初版。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0。
黃信彰。《工運、歌聲、反殖民:盧丙丁與林氏好的年代》。初版。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0。
黃龍先。《民生主義育樂兩篇之研究與實施》。初版。臺北:中華文化出版社,1956。
黃克武。《同舟共濟:蔣中正與一九五〇年代的臺灣》。初版。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4。
葉啟政。《社會、文化與知識份子》。再版。臺北:東大出版社,1991。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判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初版。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趙郁玲。《凝視與回眸:臺灣 舞蹈書寫》。初版。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2007。
趙綺芳。《李彩娥─永遠的寶島明珠》。初版。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趙曉蘭。《傳教士中文報刊史》。初版。中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趙玉玲。《舞蹈社會學之理論與應用》。初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臺北:中央委員會出版社。1953。
臧國仁。《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初版。臺北:三民出版社,1999。
臧國仁、蔡琰。《敘事傳播:故事/人文觀點》。初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
劉寧顏。《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文化事業篇》。初版。臺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應鳳凰。《畫說1950年代臺灣文學》。初版。臺北:遠景出版社,2017。
---.《五〇年代文學出版顯影》。初版。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
隱地。《回到50年代:50年代的克難生活》。初版。臺北:爾雅出版社,2016。
戴愛蓮。《戴愛蓮—我的藝術生活》。初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6。
戴書訓。《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十文藝志文學篇》。初版。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蕭阿勤。《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初版。臺北:聯經出版社,2015。
蕭渥廷編。《台灣舞蹈的先知-蔡瑞月口述歷史》。初版。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a。
---.《台灣舞蹈e月娘:蔡瑞月攝影集》。初版。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b。
關中。《意識形態和美國外交政策》。初版。臺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05。
嚴子三。《臺中市舞蹈拓荒者的足跡-王萬龍、辜雅棽》。初版。臺中:臺中市政府,2001。

二、中譯書籍
安德森(Anderson, Benedict)。《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 譯。二版。臺北:時報出版社,2016。譯自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1983.
艾波(Apple, Michael W.)。《意識型態與課程》王麗雲 譯。初版。臺北:桂冠圖書出版社,2002。譯自Ideology and curriculum.(出版年不詳)
伯恩斯坦(Bernstein, Basil)。《階級、符碼與控制:第三卷:教育傳遞理論之建構》王瑞賢 譯。初版。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譯自Class, Codes and Control(Volume 3)Towards a Theory of Education Transmission,1975.
伯恩斯坦(Bernstein, Basil)。《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理論、研究與批判》王瑞賢 譯。初版。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譯自Pedagogy,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Theory, Research, Critique, 2000.
巴赫金(Bakhtin, Mikhail Mikhailovich)。《巴赫金全集》1-6卷。曉河、賈澤林、張杰、樊錦鑫等 譯。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鮑爾和葛卡爾(Bauer, Martin M. and Gaskell, George)。《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 譯。初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譯自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 image and sound: a practical handbook,2000.
巴克(Barker, Chris)。《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羅世宏 主譯。二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譯自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2008.
巴爾梅(Balme, Christopher)。《劍橋劇場研究入門》。耿一偉 譯。初版。臺北:書林出版社,2010。譯自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Theatre Studies,2008.
布魯克(Brooker, Peter)著。《文化理論詞彙》。王志弘、李根芳 譯。二版。臺北:巨流出版社,2003。譯自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1999.
波寇克(Bocock, Robert)。《文化霸權》。田心喻 譯。初版。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譯自:Hegemony.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1986.
伊格頓(Eagleton, Terry)著。《文化的理念》。林志忠 譯。初版。臺北:巨流出版社,2002。譯自The idea of culture,2000.
恩格斯與馬克思(Engels, Friedrich&Marx, Karl)。《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4卷。中國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大林著作 編譯局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德意志意識形態Ⅰ.費爾巴哈 原始手稿》。孫善豪 譯註。初版。臺北:
聯經出版社,2016。譯自Deutsche IdeologieⅠ. Feuerbach Urmanuskript.(出版年不詳)
傅柯(Foucault ,Michel)著。《詞與物》。莫偉民 譯。初版。上海:三聯出版社,2016。譯自Les Mots Et Les Choses,1966.
格瑞斯威爾(Gresswell, Tim)。《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 譯。初版。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譯自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2004.
葛蘭西(Gramsci, Antonio)。《獄中札記》。葆煦 譯。中國:人民出版社,1983。譯自:葛蘭西選集俄文版第三卷,1959。
霍布斯邦(Hobsbawm, Eric)。《被發明的傳統》。陳思文 譯。初版。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譯自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1983.
郎格(Langer, Susanne Katherina)。《情感與形式》劉大基 譯。初版。臺北:商鼎出版社,1991。譯自:Feeling and Form: a theory of art developed from Philosophy in a new key.1953.
盧爾(Lull, James)。《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原譯名:媒介、傳播與文化)。陳芸芸 譯。初版。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4。譯自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oach,1994.
麥奎爾(McQuail, Denis)。《McQuail’s 大眾傳播理論》。陳芸芸、劉慧雯 譯。初版。新北:韋伯文化出版,2011。譯自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2005.
米塞斯(Mises, Ludwig von)著。《人的行為》。夏道平 譯。初版。臺北:遠流出版社,1997。譯自Human Action: A Treatise on Economics,1949.
博藍尼和浦洛施(Polanyi, Michael & Prosch, Harry)著。《意義》。彭淮棟 譯。初版。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譯自Meaning,1977.
沙特(Sartre, Jean-Paul)。《何謂主體性?》。林惠敏 譯。初版。臺北:遠流出版社,2016。譯自Qu’est-ce que la subjectiveité?,2013.
懷特(White, Hayden)。《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劉世安 譯。初版。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譯自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1973.

三、期刊論文
于朗。〈一個輕鬆別級的聯歡晚會〉。《民族舞蹈》1958(2):6。
---.〈民族舞蹈推行之我見〉。《民族舞蹈》1958(11):20。
上官予。〈民族舞蹈的舞藝〉。《民族舞蹈》1958(2):4-6。
王梅香。〈文學、權力與冷戰時期美國在臺港的文學宣傳(1950-1962)〉。《台灣
社會學刊》2015(57):01-51。
王威智。〈跨文化主體展演與身體政治:以《歐蘭朵》與《茶花女》之臺灣兩廳院旗艦製作為例〉。《文化研究學會2015年會》2015:1-17。
方維規。〈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國」〉。《二十一世紀》 2002(70):33-43。
方里。〈土風舞風塵外島〉。《民族舞蹈》1958(7/8):18。
毛定元。〈論國舞的方向〉。《民族舞蹈》1959(1/2):18。
朱國全。〈民族舞蹈與國樂的關係〉。《民族舞蹈》1959(5):10-11。
石志如。〈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學藝會制度對前輩舞蹈家之影響〉。《臺灣舞蹈研究》2016(11):61-93。
石覺。〈民族舞蹈與戰鬥訓練的關係〉。《民族舞蹈》。1959(11):14。
---.〈發揮戰鬥文藝從事反共救國〉。《民族舞蹈》。1959(11):15。
司馬玉。〈民族舞蹈與民歌〉。《民族舞蹈》1958(3):2-6。
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題名錄〉。《民族舞蹈》1958(1):15。
---.〈創刊號〉。《民族舞蹈》。1958(1):1。
---.〈圖與文:封面解說〉。《民族舞蹈》1958(1):3。
---.〈民族舞蹈的成長與發展: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訪問記〉。《民族舞蹈》1958(1):14-15。
---.〈編後〉。《民族舞蹈》1958(1):46。
---.〈中華兒童舞蹈團慶一週年〉。《民族舞蹈》1958(4):13。
---.〈編後〉。《民族舞蹈》1958(5):21。
---.〈編後〉。《民族舞蹈》1959(1/2):25。
---.〈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積極推行聯歡舞〉。《民族舞蹈》1958(2):23。
---.〈各縣市舞蹈活動情形競賽報導(舞蹈圈)〉。《民族舞蹈》1959(1/2):22-24。
---.〈本年度全國民族舞蹈競賽評分及改進意見(ㄧ)兒童個人組〉。《民族舞蹈》1960(10/11):8-10。
---.〈本年度全國民族舞蹈競賽揭曉〉。《民族舞蹈》1960(8):25-26。
---.〈德國方舞〉。《民族舞蹈》1958(5):22-24。
江明珠。〈火車〉。《民族舞蹈》1960(10/11):33-34。
何志浩。〈勝利的歡舞〉。《革命文藝》1956(4):6。
---.〈發刊詞〉。《民族舞蹈》1958(1):3。
---.〈反共自由歌〉。《民族舞蹈》1958(1):28。
---.〈戰鬥舞〉。《民族舞蹈》1958(5):12。
---.〈洗衣歌〉。《民族舞蹈》1958(5):41。
---.〈歡樂歌〉。《民族舞蹈》1958(5):40。
---.〈賞月舞曲〉。《民族舞蹈》1960(10/11):40。
---.〈中國舞蹈的復興運動〉。《民族舞蹈》1958(10):2-5。
---.〈中國上古的舞蹈(一)〉。《民族舞蹈》1959(1/2):2-11。
---.〈中國上古的舞蹈(二)〉。《民族舞蹈》1959(3/4):3-9。
---.〈融匯古今的民族舞蹈〉。《民族舞蹈》1959(3/4):2。
---.〈隋唐時代的舞蹈(一)〉。《民族舞蹈》1959(5):3-11。
---.〈中國舞蹈史序〉。《民族舞蹈》1959(12):2-9。
---.〈漢魏六朝的舞蹈(三)〉。《民族舞蹈》1959(1/2):12-17。
---.〈隋唐時代的舞蹈(二)〉。《民族舞蹈》1959(10):2-11。
---.〈民族舞蹈競賽的檢討及今後的路向〉。《民族舞蹈》1959(5):2。
---.〈霓裳曲衣曲考〉。《民族舞蹈》1961(9):15-20。
---.〈中國有民族舞蹈〉。《民族舞蹈論集》1959:3-4。
---.〈中國舞蹈之整理與改進〉。《民族舞蹈論集》1959:11-17。
何名忠。〈論國樂與國舞〉。《民族舞蹈》1958(1):12。
朱浤源。〈從民族到國家:論Nation意義的蛻變〉。《中山社會科學譯叢》1998,3(1):118-132。
宋建成。〈漫談期刊〉。《全球新書資訊月刊》2007:4-5。
李天民。〈舞拓〉。《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1995:45-74。
---.〈兒童舞蹈教育〉。《民族舞蹈》。1958(9):7-8。
李德安。〈創作民族型的舞蹈:舞蹈先進高梓女士談片〉。《民族舞蹈》1958(10):16。
李中和。〈戰鬥舞曲說明〉。《民族舞蹈》1958(7/8):9-15。
---.〈古典宮燈舞曲的整飾〉。《民族舞蹈》1958(2):11-14。
---.〈粵曲平湖秋月的整飾〉。《民族舞蹈》1958(3):13-17。
李大錚。〈中華舞藝揚威海外〉。《民族舞蹈》1959(5):12-13。
李夕濤。〈舞蹈藝術之路:評介何著「民族舞蹈論集」〉。《民族舞蹈》1960(1):5-9。
李淑芬。〈賞月舞〉。《民族舞蹈》1960(10/11):36-40。
---.〈民族舞蹈的基本練習〉。《民族舞蹈》1958(1):25-27。
---.〈自由舞〉。《民族舞蹈》1958(1):28-33。
---.〈勝利舞〉。《民族舞蹈》1958(1):34-39。
---.〈新疆舞〉。《民族舞蹈》1958(1):41-45。
---.〈山地之春〉。《民族舞蹈》1958(10):37-42。
---.〈山地之春〉。《民族舞蹈》1961(5/6):37-42。
李瑞騰。〈時代巨輪下的軌跡〉。《臺灣文學觀察雜誌》1991:6-7。
---.〈文藝雜誌學導論〉。《文訊》2003:6-7。
李明道。〈蘇格蘭圓環舞〉。《民族舞蹈》1958(5):17-20。
---.〈推展大眾化的土風舞〉。《民族舞蹈》。1958(6):3。
---.〈一線天舞〉。《民族舞蹈》1959(1/2):26-28。
---.〈百鳳朝王舞〉。《民族舞蹈》1959(1/2):33-36。
---.〈以色列八人舞〉。《民族舞蹈》1959(1/2):55-57。
---.〈約旦圓環舞〉。《民族舞蹈》1959(5):22-24。
---.〈丹麥雙人舞〉。《民族舞蹈》1959(10):20-21。
---.〈樂他客舞〉。《民族舞蹈》1961(5/6):13-16。
---.〈瑞士方舞〉。《民族舞蹈》1961(1):15-20。
---.〈群芳舞〉。《民族舞蹈》1961(1):29-31。
金一平。〈反共文化交流運動的重要性〉。《民族舞蹈》1960(10/11):3-4。
林淇瀁(向陽)。〈文學雜誌與臺灣新文學發展:以日治時期台灣文學雜誌為觀察場域〉。《文訊》2003:8-12。
林品章、張照聆。〈圖像傳達系統化之理論基礎〉。《設計學研究期刊》2009,12(2):45-68。
林培深。〈何志浩將軍與民族舞蹈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月刊》1970,1(10):52-54。
周旭江。〈漫談電影舞蹈〉。《民族舞蹈》1958(1):13。
吳美慧。〈開啟台灣舞蹈扉頁-從蔡瑞月看台灣舞蹈的演進與發展〉。《台東大學 體育學報》2005(3):19-32。
洪雅鳳、蔡素琴、羅皓誠與劉淑慧。〈精緻化的Willig傅柯式論述分析方法:以Gee微觀論述分析與劇場圖像作為雙翼〉。《台灣諮商心理學報》2014(2,1):51-75。
高子銘。〈民族音樂與民族舞蹈〉。《中國一周》1953(184):16-17。
高棪。〈我參加了李凱持頓舞蹈講習班〉。《民族舞蹈》1958(2):18。
---.〈宮燈舞〉。《民族舞蹈》1958(7/8):54-59。
---.〈鄉村舞〉。《民族舞蹈》1961(1):25-28。
---.〈洗衣舞〉。《民族舞蹈》1958(5):34-42。
---.〈舞蹈教學經驗談〉。《民族舞蹈》。1958(6):2。
---.〈舞蹈教學經驗談〉。《民族舞蹈》1960(1):4。
---.〈歐美土風舞教材術語說明〉。《民族舞蹈》1961(2):78。
---.〈土風舞基本步伐〉。《民族舞蹈》1961(2):77。
倪炎元。〈初探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2000傳播論文選集》2000:127-167。
---.〈批判論述分析的脈絡建構策略:Teun A. van Dijk與Norman Fairclough的比較〉。《傳播研究與實踐》2011,1(2):83-97。
---.〈從語言中搜尋意識形態:van Dijk的分析策略及其在傳播研究上的地位〉。《新聞學研究》2013(114):41-78。
姚竹音。〈揭開習以為常的認同差異:「部落的呼喚」得獎作品之後殖民批判論述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6,10(1):60-85。
馬戎。〈關於「民族」定義〉。《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1):5-13。
徐赳赳。〈van Dijk的話語觀〉。《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37(5):358-361。
徐世傑。〈民族舞蹈與國劇〉。《民族舞蹈》1958(3):18。
徐瑋瑩。〈舞蹈、社會秩序與國家治理:再論1952年民族舞蹈運動的推行與反共之關係〉。《冷戰時期海峽兩岸歷史第八屆碩博士生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1-18。
---.〈威權政體中藝術創作自主的可能性:以1950、1960年代臺灣的民族舞蹈創發為例〉。《審美的自我生成與社會構成: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藝術社會學研討會》。臺中:東海大學,2016:233-258。
夏春祥。〈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1997(54):141-166。
陸康生。〈馬修舞〉。《民族舞蹈》1960(10/11):19-22。
許雪姬。〈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1991,29(4):155-184。
許家騏。〈西藏佛音〉。《民族舞蹈》1960(7):25-26。
---.〈傜山情歌〉。《民族舞蹈》1960(7):27-28。
---.〈春遊舞〉。《民族舞蹈》1960(8):27。
---.〈天山舞〉。《民族舞蹈》1960(8):28。
辜雅棽。〈春雨舞〉。《民族舞蹈》1959(1/2):58-59。
---.〈浣紗溪〉。《民族舞蹈》1960(1):24-28。
---.〈辜雅棽台中演出〉。《民族舞蹈》1958(5):18。
陳玉秀。〈臺灣的表演舞蹈-光復前後〉。《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臺灣舞蹈的拓荒歲月》1995:1-13。
陳芳。〈書寫跨文化:量度《量‧度》〉。《戲劇學刊》2013(17):7-32。
陳雅萍。〈見證歷史的舞蹈先驅─蔡瑞月〉。《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臺灣舞蹈的拓荒歲月》1995:22-34。
---.〈解放與規訓――殖民現代性、認同政治、 台灣早期現代舞中的女性身體 〉。《戲劇學刊》2011(14):7-40。
---.〈台灣舞蹈史回顧與展望(1995-2013)〉。《2012-2013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2014:1-12。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2000(8):05-42。
童世璋。〈舞語〉。《民族舞蹈》1958(1):21-24。
黃克。〈談舞蹈佈景的裝置〉。《民族舞蹈》1958(10):9-10。
黃怡菁。〈文學史的書寫型態與權力政治:以《中華民國文藝史》為觀察對象〉。《臺灣學誌》2010(創刊號):75-97。
黃秀蘭。〈我又回到了祖國!〉。《民族舞蹈》1959(5):17。
黃國超。〈反共救國莫忘山地歌舞〉。《原住民族文獻》2016(30):4-10。
張良宇。〈李凱荷頓中國行〉。《民族舞蹈》1958(2):15-17。
張麗珠。〈烙印在半世紀軌道上的舞跡:記中國近代舞蹈巨擘劉鳳學〉,《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臺灣舞蹈的拓荒歲月》1995:35-44。
張中煖。〈手舞足蹈:臺灣舞蹈躍動百年〉,《美育》180。2011:36-43。
張自英。〈現階段文藝的總檢討〉。《革命文藝》1956(9):8。
張騰蛟。〈筆與槍結合的年代:簡述早期軍中文藝及文藝刊物之興起與發展〉。《文訊》2003:35-42。
張其昀。〈中國舞蹈之前途〉。《民族舞蹈論集》1959:2-3。
張有為。〈民俗與民族舞蹈〉。《民族舞蹈》1958(11):15-16。
漁夫。〈林香芸新創作古典舞蹈會觀後〉。《民族舞蹈》1959(10):19。
---.〈臺南市第二屆民族舞蹈競賽觀後〉。《民族舞蹈》1959(3/4):23-24。
漢輯。〈漫談芭蕾〉。《民族舞蹈》1960(1):13。
漢侯。〈土風舞聯歡晚會點滴〉。《民族舞蹈》1958(3):19。
---.〈民謠與舞蹈〉。《民族舞蹈》1958(1):11。
趙綺芳。〈南臺灣的舞蹈長青樹─李彩娥〉。《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台灣舞蹈的拓荒歲月》1995:75-83。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1950-1970)〉。《歐美研究》2001,31(1):79-127。
趙友培。〈論民族舞蹈競賽〉。《軍中文藝》1954(2):2-3。
---.〈勝利舞曲〉。《民族舞蹈》1958(1):34。
---.〈民族舞蹈講話〉。《民族舞蹈》1959(12):3-4。
鄧禹平。〈六年來的民族舞蹈〉。《民族舞蹈》。1958(5):14-21。
樸人。〈霓裳曲與霓裳舞〉。《民族舞1961(9):13-14。
黎震。〈談舞蹈的淵源(兼談古代的舞劇)〉。《民族舞蹈》1961(10/11):10-11。
---.〈我國古代之民族舞蹈〉。《民族舞蹈》1958(5):6。
葛賢寧。〈軍中文藝論〉。《革命文藝》1956(11):2。
---.〈舞蹈的復興〉。《民族舞蹈》1959(11):2-3。
---.〈漢代的美術舞:陽阿舞〉。《民族舞蹈》1958(7/8):5。
葛夫。〈由舞蹈批評談「李淑芬芭蕾舞劇欣賞會」〉。《民族舞蹈》1958(10):11。
劉鳳學。〈李凱荷頓與美國民族舞蹈〉。《民族舞蹈》1958(1):18。
---.〈舞蹈概論〉《民族舞蹈》。1959(11):19-25。
---.〈蒙古祝捷舞〉。《民族舞蹈》1958(9):40-44。
劉玉芝。〈推展大眾化舞蹈〉。《民族舞蹈》1958(1):7。
劉淑英。〈民族已不再?反共日以遠?〉。《台灣舞蹈雜誌》1995(14):31-34。
劉中和(甚誰)。〈外行人談舞蹈〉。《民族舞蹈》1958(1):8。
---.〈民族舞蹈的新方向〉。《民族舞蹈》1959(11):6-7。
劉先雲。〈民族舞蹈與社會教育〉。《民族舞蹈》1959(11):17-18。
劉梅輝。〈小螞蟻〉。《民族舞蹈》1958(10):30-31。
---.〈小螞蟻〉。《民族舞蹈》1961(5/6):30-31。
蔡琰、臧國仁。〈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1999(58):01-28。
蔡瑞月。〈我對民族舞蹈的看法做法與想法〉。《民族舞蹈》。1959(3/4):19。
盧玉珍。〈舞蹈研究的跨領域借鏡:淺談文化與批判性理論之效應〉。《台灣舞蹈研究》2005(2):1-85。
---.〈去殖民化的想像:1970 年代台灣的現代舞與現代性〉。(Decolonized Imagination: Modernity and Modern Dance in 1970s Taiwan)。《藝術評論》2010(21),01-38。
---.〈現代性與台灣當代舞蹈映像:由迷戀「中國」到迷戀「福爾摩沙」〉。《文化研究》2014(18):7-52。
盧健英。〈為中國文化而跳的臺灣舞蹈家—李淑芬〉。《臺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台灣舞蹈的拓荒歲月》1995:14-21。
翟君石(鍾雷)。〈民族舞蹈與民族精神〉。《國魂》1953(64):16-18。
---.〈復興中華樂舞與文藝復興運動的關係〉。《民族舞蹈》1959(3/4):10。
---.〈民族舞蹈的研究發展〉。《民族舞蹈》1958(1):5-6。
---.〈讀《中國舞蹈史》上冊:並試步作者何志浩將軍〈詠民族舞蹈〉七古詩原韻〉。《民族舞蹈》1960(10/11):2。
---.〈四十八年的自由中國文藝〉。《革命文藝》1960(46):5。
---.〈四十八年的自由中國文藝〉。《革命文藝》1960(47):2。
---.〈四十八年的自由中國文藝〉。《革命文藝》1960(48):6-7。
羅時暘。〈七年來的文化工作隊〉。《民族舞蹈》1958(10):6。
羅濤。〈四十九年度臺灣省民族舞蹈競賽兒童個人組節目照片〉。《民族舞蹈》1960(10/11):11-12。
謝筱玫。〈跨文化之後:從〈歐蘭朵〉到〈歐蘭朵〉〉。《戲劇研究》2012(10):139-162。
鍾淑惠。〈從圖像看日本對甲午戰爭的宣傳〉。《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15(43)45-81。
藍天。〈從舞蹈研究所說起:對現階段民族舞蹈的檢討之一〉。《民族舞蹈》1958(2):7-8。
戴玉妹。〈臥薪嘗胆(一)〉。《民族舞蹈》1959(5):36-42。
---.〈臥薪嘗胆(二)〉。《民族舞蹈》1959(10):30-42。
嚴子三。〈第九章舞蹈〉。《臺中市藝文志》2008:476-523。
蕭蕭。〈臺灣詩刊概述〉。《文訊》2003:73-78。
闕名。〈藝壇簡訊〉。《軍中文藝》1954(5):38。
闕名。〈文壇簡訊〉。《軍中文藝》1954(8):40。

四、學位論文
津田勤子。《戰爭時期台日高校生文藝活動—以臺北高等學校傳閱雜誌《葉雲》《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
徐瑋瑩。《舞,在日落之際:日治到戰後初期臺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2015。
郭岱軒。《電視新聞敘事研究:以戲劇性元素運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陳鈺瀅。《《聯合文學》專題風格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學系碩士論文,2011。
梁柯慶。《《突破》雜誌研究1974-1999》,香港浸會大學博士論文,2015。
黃淑英。《《民報》與戰後初期的臺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3。
黃種祥。《二二八事件研究史—以台灣的相關研究與出版品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史學系博士論文,2016。
葉韋君。《讀者想像與文化實踐:上海《立報》研究(1935-1937)》,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
賴永忠。《臺灣地區雜誌發展之研究---從日據時期到民國81年》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盧柏儒。《瘂弦編輯行為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五、西文書籍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Verson, 1991.
Adshead, Janet. and Layson, June (eds.). Expression and expressionism in American modern dance. Dance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4.
Bernstein, Basil.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Vol. 1: Theoretical studies towards socialogy of langu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1.
---.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Vol. 2: Applied stud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anguag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3.
---.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Vol. IV.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London: Routledge, 1990.
---.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2003. (1975)
Brinson, Peter. Da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ondon: Calouste Gulbenkian Foundation, 1980: VI-X.
Benjamin, Walter. Translated by Harry Zohn.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UCLA School of Theater: Film and Television, 1936.
Foucault, Michel. Les Mots Et Les Choses.1966.(出版處不詳)
---. Surveiller et punir : Naissance de la prison. Paris : Gallimard, 1975.
Fraleigh, Sondra Horton and Hanstein, Penelope. Researching dance: evolving modes of inquir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9.
Mackie, Joyce. Basic Ballet. W. Russell Turner, 1978.
Pavis, Patrice. Theatre at the Crossroads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2.
---.The Intercultural Performance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1996.
Polanyi, Michael. The Logic of Libert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iversity of Chicago,1951.
Renan, Ernest. Qu‘est-ce qu’une 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82.
Seton-Watson, Hugh. Nations and states: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Na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London : Methuen, 1977.
Teubert, Wolfgang. Meaning, Discourse and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P,2010.
Thomas, Helen. Dance, Modernity and Culture. New Your: Routledge, 1995.
Van Dijk, Teun A. Ideology and Discourse. Universitat Oberta de Catalunya,2000.
---.Society and Discourse: How Social Contexts Influence Text and Talk.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9.
Weber, Maximilian Emil, translated by Parsons, Talcott.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7.

六、西文期刊
Ashley, Linda.“Dance Theatre Review: Intercultural dance: Fusing with a Difference.”Taiwan Dance Research Journal. (8) , 2014:227-237.
Bolander, Brook and Watts, Richard J. “Re-reading and rehabilitating Basil Bernstein.”Multilingua.(28), 2009:143-173.
Brinson, Peter. “Scholastic Tasks of a Sociology of Dance: Part2.” Dance Research.1(2),1983:59-68.
---.”Epilogue: Anthropology and the Study of Dance.” Society and the Dance. 1985:206-214.
Connor, Walker. “A Nation Is a Nation, Is a State, Is an Ethnic Group, Is a...”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1),1978:377-400.
Cillia, Rudolf De and Reisigh, Martin and Wodak, Ruth.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ies.” Discourse & Society. 10(2) ,1999:149-173.
Engelbert, Jiska. “From Cause to Concer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Extra-discursive Interests.” Critical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across
Disciplines.5 (2),2012:54-71.
Fairclough, Norman. “Discourse and text: linguistic and intertextual analysis within discourse analysis.” Discourse and Society.3(2), 1992:193-217.
Gradinaru, Ioan-Alexandru. “Discourse, Meaning and Epistemic Burdens: The Sociocognitive Paradigm.” Argumentum. Journal of the Seminar of Discursive
Logic, Argumentation Theory and Rhetoric.14(1), 2016:121-129.
Lo, Jacqueline and Gilbert, Helen. “Toward a Topography of Cross-Cultural Theatre Praxis.“ The Drama Review. 46(3), 2002:31-53.
Mouffe,Chantal. “Hegemony and Ideology in Gramsci.” Gramsci and Marxist Theory.168-204.
Nugent, Ann. “In Memoriam: Peter Brinson.” Dance Research Journal. 28(1), 1996: 126-129.
Perpener III, John O. & Fraleigh, Sondra Horton and Hanstein, Penelope (Eds).
Researching dance: evolving modes of inquir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9:334-351.
Ross, Margaret Clunies and Wild, Stephen A. “Formal Performance: The Relations of Music, Text and Dance in Arnhem Land Clan Songs.” Ethnomusicology.28
(2),1984:209-235.
Rasmussen, Peter Ravn. ”Nations” or “States”: An Attempt at Definition. .(瀏覽日期:
2018.5.04)
Teubert ,Wolfgang. “The Long History of Mind Linguistics.” Meaning, Discourse and Society.2010:47-52.
Van Dijk, Teun A. “Structures of Discourse and Structures of Power.”Communication Yearbook.12(12),1989:18-59.
---. “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Discourse & Societ.4(2), 1993:249-283.
---. “Discourse semantics and ideology.” Discourse & Society. 6(2),1995:243-289.
---. “Discourse and manipulation.” Discourse & Society. 17(2), 2006:359-383.
Van Dijk, Teun A. and Christopher Hart and Piotr Cap (Eds). “Discourse-Cognition-Society: Current state and prospects of the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to discourse.” Contemporary Studie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Bloomsbury,2014:121-146.
Wright, Ruth and Froehlich, Hildegard. “Basil Bernstein’s Theory of the Pedagogic Device and Formal Music Schooling: Putting the Theory Into Practice.” Theory Into Practice. (51), 2012:212–220.
Zinken, Jörg. “Ideological imagination: intertextual and correlational metaphor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Discourse & Society.14(4), 2003:507-523.

七、網路資源
中山堂藝文資料庫數位典藏。.(瀏覽日期:2018.4.20)
「全國法規」資料庫。.(瀏覽日期:2017.5.26)
全國學生舞蹈比賽資訊網。.(瀏覽日期:2018.02.23)
美國在臺協會。「美國人在台灣的足跡特展(1950-1980)」。.(瀏覽日期:2017.7.23)
高棪舞蹈館。< http://folkartist2.e-lib.nctu.edu.tw/collection/Gao/intro/intro-in2.html>(瀏覽日期:2016.11.2)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網站。.(瀏覽日期:2018.5.3)
淡水維基館。.(瀏覽日期:2016.11.2)
教育部教育百科Wiki網站。.(瀏覽日期:2017.4.12)
教育雲。〈教育大市集〉。. (瀏覽日期:2018.4.27)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料網。.(瀏覽日期:2017.4.7)
國家公共資料圖書館「數位典藏」資料網。.(瀏覽日期:2017.7.23)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晚清期刊全文」數據庫。.(瀏覽日期:2017.9.8)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瀏覽日期:2017.9.8)
新加坡新聞網。.(瀏覽日期:2016.11.2)
維基百科。〈臺灣戰後時期〉。.(瀏覽日期:2017.5.4)
維基百科。〈國語運動〉。.(瀏覽日期:2017.5.4)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瀏覽日期:2017.5.16.)
蔡瑞月維基百科。.(瀏覽日期:2017.5.23)
臺灣藝術教育館「臺灣舞蹈紀事」。.(瀏覽日期:2016.6.30)
臺灣大百科全書。.(瀏覽日期:2016.6.30)
臺灣女人「女性創作:高棪」。(瀏覽日期:2016.11.12.)

八、報紙
〈3圍35.5,22,35.5的天才舞蹈女郎巴巴拉班克,18歲,5呎5半高,160磅重,為本年度入選的「美國阿堪薩州小姐」〉。《攝影新聞》,2版。1956.09.24。
〈一名印地安舞蹈家,定明前來泗-後日在愛浪卡學院表演舞蹈〉。《青光日報》,4版。1956.05.07。
〈大鵬風靡曼谷,場場座無虛席,泰王與后蒞臨觀賞,任係彼等生平僅見〉。《聯合報》,3版。1956.12.21。
子君。〈張雅玲談旅日觀感〉。《臺灣民聲日報》,2版。1958.7.14。
方正。〈我對出國舞蹈的淺見〉。《聯合報》,6版。1956.12.2。
〈中秋月圓在即 各地勞軍正熱〉。《聯合報》,4版。1953.9.19。
〈中華國樂團應邀訪泰國演奏〉。《聯合報》,6版。1956.11.5。
〈什麼是當務之急〉。《聯合報》,1版。1952. 4.8。
〈公布「戰時出版品禁止或限制登載事項」〉。《臺灣新生報》,1版。1954.11.6。
正中。〈觀李淑芬舞蹈欣賞會〉。《聯合報》,6版。1958.2.11。
〈民族舞賽的問題〉。《聯合報》,6版。1961.3.24。
〈民族舞蹈競賽 今晚廾項節目〉。《聯合報》,3版。1954.2.16。
〈民族舞蹈競賽明起舉行四天〉。《聯合報》,2版。1959.3.20。
〈民族舞運新方向〉。《聯合報》,3版。1961.2.20。
〈民族歌舞團將出國訪問〉。《天聲日報》,1版。1956.8.3。
〈民族舞蹈賽優勝者評定〉。《聯合報》幼獅社訊,3版。1956.5.12。
〈民族舞蹈比賽北市獲總錦標〉。《聯合報》幼獅社訊,3版。1958.4.4。
〈申學庸享譽泰國歸來,並略談中華藝術團出國的得失〉。《聯合報》,6版。1957.1.8。
江燦琳。〈日本全國舞蹈必賽冠軍,李彩娥女士的舞藝〉。《臺灣民聲日報》,2版。1957.9.19.
朱顏。〈民族舞蹈配合技藝團與皮影戲演出,趙木群技藝團即將赴非〉。《聯合報》,6版。1958.4.11。
伊蕾。〈談蔡瑞月的舞蹈表演會〉。《中央日報》,5 版。1957.4 .9。
〈印第安舞蹈家今晚表演舞蹈〉。《青光日報》,4版。1956.05.09。
〈各地勞軍晚會演出節目精彩-沙美小學演出歌舞〉。《正氣中華》,2版。1957.02.06。
〈世界道德重整運動國際訪問團,定廿日來臺〉。《聯合報》,1版。1955.6.12。
〈世界各國舞蹈義演〉。《聯合報》幼獅社訊,3版。1955.7.25。
何志浩。〈慶祝第八屆舞蹈節〉。《聯合報》,6版。1961.5.1。
李天民。〈藝文圈 禁舞問題的商討〉。《聯合報》,6版。1955.5.7。
〈李彩娥赴大武營慰勞公演〉。《聯合報》,5版。1951.10.21。
〈李彩娥舞蹈義演〉。《聯合報》,6版。1957.9.23。
〈李彩娥為盲人樂團籌募基金〉。《中央日報》,1961年10月2日。
〈李彩娥舞蹈會昨晚一舞驚人,鐵定今日結束〉。《臺灣民聲日報》,2版。1958.8.24。
〈李淑芬舞蹈團十八日赴韓,演出節目排定〉。《聯合報》,3版。1959.2.7。
〈李淑芬六月初赴韓,率女團員十五人同行,將在韓表演及觀光四週〉。《聯合報》,6版。1959.5.28。
〈李淑芬赴韓,今審查節目〉。《聯合報》,6版。1959.6.5。
〈李淑芬義演慰勞駐軍〉。《聯合報》,3版。1955.1.29。
〈李淑芬載譽韓國凱旋歸來,得意事業失去家庭〉。《聯合報》,8版。1959.11.4。〈李淑芬舞蹈團今赴韓〉。《中央日報》,8版。1959.9.14。
〈李淑芬赴韓有波折,現已決定本月初或下月初起程〉。《聯合報》,6版。1959.2.23。
〈別具風趣土風舞,現身說法詼諧多〉。《青光日報》,4版。1956.5.11。
〈我青年訪問團在金山表演,節目精彩觀眾喝采〉。《聯合報》,4版。1957.9.29。
〈我赴泰藝術演出團,月底起分兩批出發〉。《中央日報》,4版。1956.11.20。
〈我藝術演出團,首批人員飛泰〉。《聯合報》,3版。1956.12.2。
〈良辰美景劇團,七七來臺勞軍-表演日程業經排定〉。《商工日報》,3版。1955.06.28。
〈良辰美景劇團定七七來臺,慰勞中美健兒〉。《臺東新報》,4版。1955.07.04。
〈良辰美景劇團抵臺勞軍〉。《商工日報》,3版。1955.07.08。
〈良辰美景劇團昨赴金門勞軍晚返回臺北表演一場〉。《更生報》,1版。1955.07.09。
〈良辰美景劇團昨飛抵金勞軍〉。《正氣中華》,1版。1955.07.09。
〈良辰美景劇團,金門勞軍歸來-今起續赴各縣市表演〉。《臺東新報》,4版。1955.07.09。
〈良辰美景劇團,昨飛金門勞軍 今起赴全島各地表演〉。《商工日報》,3版。1955.07.09。
〈良辰美景,十二日來中〉。《臺灣民聲日報》,4版。1955.07.10。
〈良辰美景劇團,今抵南市勞軍〉。《臺灣民聲日報》,3版。1955.07.11。
〈良辰美景劇團,昨蒞中勞軍-在臺糖表演歌舞〉。《臺灣民聲日報》,4版。1955.07.13。
〈良辰美景劇團在嘉義演出勞軍均專車赴日月潭遊覽〉。《正氣中華》,1版。1955.07.13。
〈良辰美景劇團在嘉贏得滿采各界贈送錦旗誌念〉。《更生報》,2版。1955.07.15。
〈良辰美景劇團 明赴中市〉。《商工日報》,4版。1955.07.11。
〈良辰美景劇團今飛嘉 慰勞中美將士 該團一行昨在臺南鳳山表演 清歌妙舞博得健兒掌聲如雷〉。《商工日報》,4版。1955.07.12。
〈「良辰美景劇團」簡介-美國統一勞軍總社所屬1221團,這14人組織包括喜劇家、舞蹈家、歌詠家〉。《商工日報》,3版。1955.07.12。
〈「良辰美景劇團」獻絕技 贏得健兒喝采聲 「大貓與小貓」旋律美妙動人耍人
球玩紙牌觀眾莫測高深 每勞軍團昨在嘉表演〉。《商工日報》,4版。1955.07.13。
〈阿飛舞〉。《青光日報》,4版。1956.09.20。
〈美國「才子佳人」劇團,昨專機來臺勞軍,在三軍球場當晚演習〉。《臺灣民聲日報》,4版。1955.05.15。
〈美本年最後勞軍,良辰美景劇團,七七來臺勞軍〉。《臺灣民聲日報》,4版。1955.06.28。
〈美「良辰美景」劇團昨自琉球抵臺-預定在臺停留一星期赴各地慰勞中美健兒〉。《正氣中華》,1版。1955.07.08。
〈美勞軍團,十日抵桃〉。《臺灣民聲日報》,4版。1955.07.09。
〈美聖誕勞軍團昨大三軍球場表演今晨離臺轉赴沖繩-湯密伐烈夫婦表演精湛舞蹈〉。《臺灣民聲日報》,2版。1955.12.24。
〈美舞蹈家赴泗表演〉。《天聲日報》,3版。1955.12.13。
〈美國國會女秘書們,在國會俱樂部年會中,排演了一項美女舞蹈節目,在國會大廈石階上初次試演,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娛樂鼓足兒童協會的殘廢孩子〉。《攝影新聞》,2版。1956.08.02。
〈美國童子軍大檢閱〉。《攝影新聞》,2版。1956.07.06。
〈美國麗娜易隆曾追隨羅馬精神學家受訓,她的舞蹈以脫除傳統古典的姿態,而有近於自然奔放趨向,現已成為著名舞蹈家〉。《攝影新聞》,2版。1956.11.16。
〈美國印地安足舞蹈家雙箭湯姆昨日上午從東京來到臺北,在這裡做兩天的表演,湯姆此行應美國國務院的邀請,至遠東各地做友好訪問〉。《攝影新聞》,1版。1956.12.10。
〈美僑學生二十餘人,表演歌唱舞蹈-時間:明日晚上七時,地點:在商展康樂臺〉。《臺灣民聲日報》,2版。1960.02.02。
〈青春的飛躍-美國著名舞蹈家泰德蕭購買伯克西爾就農場,建立夏日舞蹈教育中心〉。《攝影新聞》,3版。1957.05.09。
〈每週專欄-美國青年表演熱〉。《攝影新聞》,2版。1956.10.14。
軍育。〈美國的藝人協會〉。《攝影新聞》,3版。1956.09.13。
姚鳳磬。〈民族舞蹈的幾點問題〉。《聯合報》,6版。1959.3.29。
〈柯吟芳赴菲考察藍鶯鄭香蘭偕行〉。《臺灣民聲日報》,3版。1960.9.23。
〈屏東縣婦女會舉行盛大勞軍晚會,名舞蹈家李彩娥參加演出〉。《聯合報》,6版。1957.5.10。
〈臥薪嘗膽繼續開工,舞蹈專家高棪女士抵港〉。《聯合報》,6版。1955.6.10。
〈赴泰藝展覽籌組就緒,陣容浩大月底啟程〉。《聯合報》幼獅社訊,3版。1956b.11.20。
〈省民族舞蹈賽五月一日舉行〉。《聯合報》幼獅社訊,6版。1961.3.20。
徐正中。〈全省民族舞蹈決賽觀感〉。《聯合報》,7版。1961.5.12。
高子銘。〈國樂舞蹈上電視〉。《聯合報》,6版。1956.12.30。
---.〈國樂訪美演奏追記〉。《聯合報》,6版。1957.12.30。
〈高棪在港備受歡迎,太太小姐們酷愛古典舞〉。《聯合報》,6版。1955.8.27。
基明。〈張雅玲小姐主持下的梅蕾舞蹈所月底公演〉。《臺灣民聲日報》,3版。1961.8.11。
連榮。〈民族舞賽的問題(上)〉。《聯合報》,6版。1961.3.23。
陳舍。〈藝術團體出國問題〉。《聯合報》,6版。1957.9.20。
〈推行民族舞蹈 何志浩著文說明意義〉。《聯合報》軍聞社訊,3版。1953.01.24。
〈棠華技術團載譽高棉〉。《聯合報》,3版。1957.5.29。
〈創作與藝術-美國的依迪瓦德音樂藝術學校,每年都舉辦一次藝術公開表演,目的在介紹當年被譽為有代表性的戲劇、音樂或舞蹈〉。《攝影新聞》,3版。1957.06.03。
〈辜雅棽將赴泰國講學〉。《聯合報》,6版。1957.11.29。
〈華岡舞蹈團赴香港公演〉。《聯合報》,2版。1952.2.15。
〈華僑文教會議,今討論提案〉。《聯合報》,1版。1955.9.4。
〈著名的美國土風舞專家李凱荷頓昨日欣賞中國民族舞蹈表演〉。《攝影新聞》,1版。1957.12.12。
〈跳舞應能禁止乎 兩次座談無結論〉。《聯合報》,2版。1952.4.3。
〈敬軍與助軍,有李彩娥女士領導之反共抗俄舞蹈〉。《聯合報》,2版。1952.4.8。
〈椰城雜訊〉。《天聲日報》,3版。1955.12.06。
〈梅蕾舞蹈研究所教授芭蕾舞,即起報我,增設一班〉。《臺灣民聲日報》,2版。1958.7.23。
〈復興舞蹈社 演出博掌聲〉。《聯合報》,8版。1959.10.1。
〈僑胞嚮往民族舞蹈,邀蔡瑞月赴日表演〉。《中央日報》,4版。1956.7.27。
〈潮聲國樂社今載譽返臺,大鵬劇團飛西貢,舞蹈團員亦將歸來〉。《聯合報》,6版。1956.12.23。
〈劉玉芝由美轉墨〉。《臺灣民聲日報》,2版。1960.02.17。
〈劉鳳學辜雅棽,定今飛泰教民族舞〉。《聯合報》幼獅社訊,3版。1958.12.29。
〈舞蹈音樂團體應辦設立登記〉。《聯合報》,5版。1959.2.20。
蔡瑞月。〈談舞蹈藝術〉。《聯合報》,6版。1954a.1.20-22。
---.〈舞蹈藝術的綜合性〉。《聯合報》,6版。1954b.12.19-20。
鄧禹平。〈國樂舞蹈在泰演出追記〉。《聯合報》,3版。1957.1.3。
〈舞后張雅玲再赴日本〉。《臺灣民聲日報》,2版。1958.2.23。
〈總統款宴何理德夫婦,我擴大接待道德重整訪問團〉。《聯合報》,1版。1955.6.19。
〈擊潰共匪東南亞文藝統戰陰謀,蔡瑞月將赴日本籍菲律賓等地演出〉。《聯合報》,6版。1956.7.28。
魏子雲。〈民族舞蹈競賽觀後〉。《聯合報》,6版。1955.5.17-22。
---.〈評李淑芬舞蹈欣賞會〉。《聯合報》,6版。1956.6.15。
韓光啟。〈評:舊金山巴雷舞團(下)〉。《大華新聞》,3版。1957.02.12。
---.〈評:舊金山巴雷舞團(下)〉。《大華新聞》,3版。1957.02.13。
〈[雙箭湯姆]定今日抵達臺北,他是美國印地安族的舞蹈家,歌唱家能夠講述印地安習俗又能確實地表演部落儀式〉。《攝影新聞》,1版。1956.12.09。
譚貽善。〈勞動天使李淑芬〉。《聯合報》,6版。1954.4.1-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