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行政調查之正當程序 -以行政傳喚與行政搜索為中心
作者:蕭惠菁
作者(外文):HSIAO, HUI-CHI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指導教授:許宗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行政傳喚行政搜索令狀原則發動標準不自證己罪直接強制間接強制行政調查職權調查正當行政程序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authority investigationdu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administrative subpoenaadministrative searchthe principle of writthe launched standardnot self-incriminationdirect mandatoryindirect manda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社會已走到所謂的風險社會(risk society),漸漸重視所謂的「風險規範」,尤其在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制更為重要,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風險預防」,即有所謂的「預防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
預防原則,其依據是憲法上要求國家善盡其保護義務的理論影響,要求國家必需先於危險發生前的保護的思考,將國家任務的發動從古典的「危險防護」(Gefahrennabwehr)、「危險預防」(Gefahrenvorsorge),一路挺進到「風險預防」(Risdovorsorge),亦即將國家任務的發動標準由「在可預見的時間內有充分的蓋然性導致損害的事實狀況」,放寬到「損害發生具有可能性,其發生的蓋然性未知」,故行政機關的發動裁量非常寬泛。然而,以我國近20年來的食品安全事件來看,其執行之成效顯然不彰。
考其原因,係因我國在行政調查程序的法制不足,就我國各別行政法規的立法例來看,雖然各行政法規中常見「通知到場陳述意見」、「命提交文書物品等」、「進入場所檢查」三項調查方法,亦即行政傳喚及行政搜索,惟並未就調查程序上應如何進行有進一步之規定,不僅行政機關無所適從,亦可能導致行政決定作成前的調查程序有不法侵害人民權利,就人權保障及行政目的的達成無益,故有必要在為行政終局決定前的行政調查的正當程序上應有之設計為全面探討及為修法建議之必要。
本文先就行政調查的意義及本質為適當的了解,此外,行政調查所適用及應遵守的原則為何,亦關係到調查程序的外在界限範圍及內部應受到的限制,而行政調查的正當程序係屬於正當行政程序的一環,則在為行政調查的正當程序建構前,有先為討論目前我國正當行政程序之內涵及法制是否已足以規制行政調查之必要。
然正當行政程序內涵,歷來學者係著重在如何落實事前通知以讓人民充分陳述意見的面向(聽證權的充份保障),而關於行政調查程序中就行政傳喚及行政搜索的正當程序如何落實及設計,較少論及。況且,我國就行政傳喚及行政搜索之法制規定亦處於有所缺漏的情形,故本文將嘗試就行政調查其分類為計劃性行政調查、事前許可型行政調查、監督型及取締性行政調查三種類型,參以是否得以強制力來擔保實效為各類型行政調查在行政傳喚及行政搜索正當程序區別的要素,試析論及試擬應有的正當程序並提出立法建議,以期能使行政調查的正當程序,能在保障當事人的正當行政程序之權益之下,亦能兼顧行政效能及減少爭端發生以達行政目的的完成,以前對公共利益的增進能有其助益。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y, our society has come to the so-called risk society. Facing with the risk society, many countries have taken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and science-based risk analysis model to prevent it, especially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food safety legal systems.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achieve "Risk prevention".
Based on the national obligation to protect the right to health and the task of risk prevent, the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authorities are responsible to 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gainst new risks in case of scientific uncertainties. However, viewing on the food safety cases in the past 20 years, its implementation is clearly unsuccessful.
The reason is the legal systems of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procedure in our country, included administrative subpoena and administrative search are absence. In order to carry out 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and protect citizens' humans right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procedure.
First up, classify the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ree types:planned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supervision and banned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and pre permission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authorized direct or indirect mandatory implement” or not, try to discuss the distinction due process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subpoena and administrative search ) of the above classified three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types. Then, put forward legislative proposals, with a view to make the due process of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implemented.
Finally, hope the dissertation can carry out to protect citizens' rights, to promote efficiency of the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to reduce the dispute between parties, and to achieve public interests.
【參考文獻】
﹝壹、中文參考文獻﹞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王兆鵬,「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臺北,作者自行出版,2003年3 月初版1刷。
2.王兆鵬,「路檢、盤查與人權」,臺北,作者自行出版,2003年3月初版1刷。3.王宗偉,「行政程序法」,臺北,書泉出版社,2017年1月初版第1刷。
4.史慶璞,「美國憲法與政府權力」,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初版 1刷。
5.朱建民、陳沖、張桐銳、林子平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附錄」,臺北,司法院,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十),2002年12月。
6.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臺北,三民書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0月增訂13版2刷。
7.吳志光,「行政法」,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7版第1刷。
8.吳秋宏,「照相錄影與刑事程序」,臺北,作者自版,2012年11月一版1刷。
9.李建良、蔡茂寅、周志宏、林明鏘合著,「行政程序法實用」,臺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7月三版2刷。
10.法治斌、董保城、劉宗德、洪文玲,「行政檢查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發行,1996年6月。
11.林鈺雄,「刑事訴訟法總論編(上冊)」,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9月4版第1刷。
12.周佳宥,「行政法基本原則」,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初版1刷。
13.林明鏘、陳英鈐、孫迺翊、陳耀祥、許春鎮、張錕盛、張銅銳譯,《行政行為體系》,「行政法總論作為秩序理念-行政法體系建構的基礎與任任務」(Das Allgemeine Verwaltungsrecht als Ordungsidee,Eberhard Schmidt-Aßmann著),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0月初版第1刷。
14.林明鏘,「歐盟行政法-德國行政法總論之變革」,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1版1刷。
15.施茂林、陳維鈞、宋明哲、宋峻杰合著,「法律風險管理:理論與案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8月初版1刷。
16.翁岳生,「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月初版1刷。
17.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8月2版4刷。
18.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二)」,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月初版第1刷。
19.陳慈陽,「行政法總論-基本原理、行政程序及行政行為」,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2版。
20.陳慈陽,「人權保障與權力制衡」,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3月二版。
21.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9月初版第3刷。
22.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論正當行政程序」,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2月2版第2刷。
23.湯德宗,「違憲審查與動態平衡-權力分立新論卷二」,臺北,天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4年9月30日增訂4版。
24.黃朝義,「刑事訴訟法」,臺北,一品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初版。
25.黃俊杰,「行政執行法」,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11月初版。
26.葉俊榮,「面對行政程序法-轉型臺灣的程序建制」,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3月2版第1刷。
27.劉建軍,「行政調查正當程序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發生,2010年12月第1版。
28.蔡震榮,「警察職權行使法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5月三版2刷。
29.羅傳賢,「行政程序法基礎理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臺北,1993年初版2刷。
30.「各國行政程序法立法例暨草案彙編」,臺北,法務部印,1994年5月。
31.「行政機關強制力行使之研究:行政機關與警察機關合作模式(RDEC-RES-102-013-005委託研究報告)」,國家發展委員會編印。
二、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王俊翔,「警察行政調查之研究-以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十四條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印行。
2.周燕輝,「行政調查法制之研究-以警察臨檢法規範為核心」,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印行。
3.邱俊銘,「美國行政調查權之研究-兼論我國行政調查權運作之現況」,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12月印行。
4.吳慶輝,「我國金融檢查制度之研究-兼論公私協立與自主規制」,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7月印行。
5.翁美花,「論美國、日本及我國證券主管機關之檢查權及調查權」,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1月印行。
6.葉慶人,「行政檢查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印行。
7.劉穎怡,「行政調查權之理論與實務-以美國行政調查之研究為中心」,臺北,行政院,199年4月。
8.蔡秀卿,「行政調查法制之探討」,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研究所公法組碩士論文,2006年7月印行。
9.蔡琇媛,「行政調查之研究-以公平交易法之規定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6月印行。
三期刊、研討會、論文集文章(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王立達,「我國行政調查制度之法制化」,憲政時代,第24卷第4期,1999年4月,第57-82頁。
2.王兆鵬,「臨檢與行政搜索」,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第151-165頁。
3. 王士帆譯,Sabine Gless著,「不自證己罪原則-在德國、法國及歐洲法的拿破崙遺產」,法學叢刊,第56卷第2期,2011年4月,第181-195頁。
4.石佑啟,「論行政調查與人權保障」,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東亞行政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調查之建制與人權保障/行政訴訟之前置救濟方法與程序,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9年7月初版第1刷,第179-200頁。
5.朱健文,「正當行政程序與基本權保障」,法扶,第50期,2016年4月,第45-46頁。
6.李震山,「行政調查之立法芻議」,收錄於行政院94年第2次法制研討會實錄,臺北,行政院秘書處發行,2006年7月初版,第21-66頁。
7.余凌雲,「對警察行政調查權的法律控制」,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6年11月初版第1刷,第221-244頁。
8.李建良,「從公共工程弊端談公平交易委員會之行政調查權」,月旦法學雜誌,第18期,1996年11月,第13-21頁。
9.李震山,「監視錄影器設置的合法性-對『電眼』的恐懼 vs.還好老天有『眼』!」,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8期,2006年1月,第153-157頁。
10.李震山,「從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普設監視攝影器論個人資料之保護」,東吳法律學報,第16卷第2期,2004年11月,第45-92頁。
11.周佑勇,「作為過程的行政調查-以食品衛生領域為觀察」,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6年11月初版第1刷,第279-308頁。
12.林錫堯,「行政程序上職權調查主義」,收錄於當代公法理論-翁岳生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臺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初版,第321-335頁。
13.林佳璋,「現行警察勤務手段行使干預權之檢討」,警光雜誌,第484期,2006年11月,第27-28頁。
14.林鈺雄,「論不自證己罪原則」,台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2期,2006年3月,第1-60頁。
15.林鈺雄,「不自證己罪於非刑事程序之前置效力-評96年台上字第7239號判決及相關裁判」,月旦法學,第161期,2008年10月,第266-284頁。
16.林昱梅,「當健康風險之預防原則遇上商品自由流通原則-評歐洲法院有關歐盟禁制英國牛輸入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78期,第2010年3月,第258-274頁。
17. 林昱梅,「論食品安全管理法制中之預防原則:以歐盟與臺灣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44卷,2015年11月,第1037-1162頁。
18.吳志光,「論不服行政機關程序行為之救濟」,律師雜誌,第263期,2001年8月,第17-31頁。
19.吳志光,「行政程序中當事人之協力義務」,月旦法學教室,第6期,2003年4月,第20-21頁。
20.洪文玲,「美國行政調查之研究」,警學叢刊,第25卷第4期,1995年6月,第151-169頁。
21.洪文玲,「論行政調查」,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初版,第719-768頁。
22.洪文玲,「行政調查制度-以警察、工商管理、水土保護領域為例」,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6年11月初版第1刷,第245-278頁。
23.洪家殷,「行政罰調查程序中之當事人協力義務」,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6年11月初版第1刷,第107-130頁。
24.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中職權調查之概念及範圍-以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1卷第3期,2010年1月,第1-42頁。
25.高秦偉,「論給付行政中的聽證制度及其課題」,收錄於行政程序法之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聽證制度之理論、制度及實務,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9年7月初版第1刷,第173-204頁。
26.宮文祥,「環境影響評估事件之司法審查密度-美國法制之初探」,收錄於東公法論叢第五卷,臺北,東吳大學法律系公法研究中心,2012年7月,第3-30頁。
27.宮文祥,「食品安全在行政管制上之應有思考-兼論臺灣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檢討與改革建議」,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研討論文集-行政組織/行政執行/訴願制度/食品安全/金融監理,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2016年3月初版第1刷,第191-222頁。
28.陳景發,「論行政調查與犯罪偵查」,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3期,1998年3月,第127-151頁。
29.陳英淙,「德國行政程序法中聽證規定之研究」,收錄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二)行政法總論篇,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8月初版,第263-298頁。
30.陳運財,「監視攝影與正當程序之保障」,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6期,2006年9月。第86-99頁。
31.許宗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上)」,月旦法學教室,第11期,2003年9月,第64-75頁。
32.郭介恆,「正當法律程序-美國法制之比較研究」,收錄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二)行政法總論篇,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8月初版,第127-168頁。
33.郭介恆,「行政調查與資訊隱私權-以美國法制為例」,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東亞行政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調查之建制與人權保障/行政訴訟之前置救濟方法與程序,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9年7月初版第1刷,第1-38頁。
34.陳文貴,「行政調查與行政檢查及行政搜索之法律關係」,法令月刊,第60卷第3期,2009年3月,第67-87頁。
35.陳慈陽,「行政程序法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收錄於行政程序法之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聽證制度之理論、制度及實務,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9年7月初版第1刷,第41-86頁。
36.陳愛娥,「行政程序制度中之當事人協力義務」,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6年11月初版第1刷,第3-28頁。
37.陳愛娥,「行政罰之調查程序-行政罰法第八章之修法建議」,法學論叢,第244期,2016年10月,第31-56頁。
38.章劍生,「論行政處罰中當事人之協助」,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6年11月初版第1刷,第131-144頁。
39.張瑋心,「行政檢查與搜索之界限」,檢察新論,第18期,2015年7月,第201-220頁。
40.葉必豐、李煜興,「行政程式中參與人協力義務的實定法比較」,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6年11月初版第1刷,第29-52頁。
41.湯德宗,「行政程序法」,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下),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0月3版第1刷,第25-155頁。
42.傅玲靜,「禁止行政程序外接觸之理論與實務-由美國及德國法制之觀察出發」,中原財經法學,第30期,2013年6月,第163-232頁。
43.傅玲靜,「論德國行政程序法中程序瑕疵理論之建構與發展」,收錄於行政契約之基礎理論、法理變革及實務趨勢/行政程序法之最新發展,臺北,臺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13年11月初版第1刷,第267-316頁。
44.程明修,「論一般撤銷(形成)訴訟」,收錄於論權利保護之理論與實踐-曾華松大法官古稀祝壽論文集,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6月初版第1刷,第655-688頁。
45.程明修,「行政法上之預防原則-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手段之擴張」,月旦法學雜誌第167期,2009年4月,第127-136頁。
46. 程明修,「考選行政程序之發展與變革-典試法修正內容之評析」,收錄於行政執行/行政罰/行政程序/政府資料開放/風險社會與行政訴訟,臺北,臺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17年1月初版1刷,第259-294。
47.董保城,「德國行政檢查法制-以工商為例並兼論我國工商業檢查」,政大法學評論,第53期,1995年6月,第91-110頁。
48.葉俊榮,「民主與法治之間-論行政程序法在台灣的施行經驗」,收錄於行政程序法之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聽證制度之理論、制度及實務,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9年7月初版第1刷,第3-14頁。
49.劉宗德,「日本行政調查制度之研究」,收錄於行政院94年第2次法制研討會實錄,臺北,行政院秘書處發行,2006年7月初版,第83-130頁。
50.劉丹,「論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的協力義務」,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6年11月初版第1刷,第145-162頁。
51.廖義男,「從行政法制之發展論行政調查立法規範之原則」,收錄於行政院94年第2次法制研討會實錄,臺北,行政院秘書處發行,2006年7月初版,第1-19頁。
52.劉宗德、彭鳳至,「行政訴訟制度」,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下),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0月3版第1刷,第351-355頁。
53.廖元豪,「儀式性質的聽證權-從正當程序觀點檢討陳述意見與聽證之制度及實踐」,收錄於行政程序法之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聽證制度之理論、制度及實務,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9年7月初版第1刷,第261-294頁。
54.蔡秀卿,「台灣之行政檢查-以食品藥品管制及消費者保護行政為檢討對象」,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6年11月初版第1刷,第309-344頁。
55.蔡震榮,「台灣行政聽證制度執行狀況與效率評估」,收錄於行政程序法之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聽證制度之理論、制度及實務,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9年7月初版第1刷,第205-260頁。
56.蔡震榮,「行政法強制執行之困境與職務協助」,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研討會論文集(2015)-行政組織/行政執行/訴願制度/食品安全/金融監理,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16年3月初版第1刷,第223-252頁。
57.蕭文生,「行政執行制度中之當事人協力義務」,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6年11月初版第1刷,65-106頁。
58.蕭文生,「鑑定人與行政調查程序」,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東亞行政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調查之建制與人權保障/行政訴訟之前置救濟方法與程序,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9年7月初版第1刷,第140-178頁。
59.藤原靜雄,「日本之行政調查論-以資訊法觀點為基礎」,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東亞行政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調查之建制與人權保障/行政訴訟之前置救濟方法與程序,臺北,台灣行政法學會發行,2009年7月初版第1刷,第57-72頁。
四、函釋及判決(依年份排序)
1.法務部2001年10月24日法律字第0910037755號函釋。
2.法務部2002年4月1日法律字第0910010061號函釋。
3.法務部2004年6月28日法律字第0930025096號函釋。
4.法務部2010年1月12日法律字第0980046943號法律意見。
5.法務部2014年5月6日法律字第10303505740號函釋。
6.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民國 95 年 7 月 19 日北市法一字第09531864800號。
7.最高行政法院52年判字第345號判例。
8.最高行政法院57年度判字第198號判決。
9.最高行政法院59年判字第410號。
10.最高行政法院69年度判字第259號行政判決。
11.最高行政法院75年度判字第1644號行政判決。
12.最高行政法院83年度判字第2291號行政裁決。
13.最高行政法院89年度判字第737號判決。
14.最高法院90年度台非字第70號刑事判決。
15.最高行政法院95年度判字第965號判決。
16.最高行政法院97年度判字第316號判決。
17.最高行政法院97年度判字第583號判決。
18.最高行政法院98年度判字第211號判決。
19.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376號刑事判決。
20.最高行政法院100年度判字第532號判決。
21.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2966號刑事判決。
22.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4430號刑事判決。
23.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判字第746號判決。
24.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3127號刑事判決。
25.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507號判決。
26.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546號判決。
27.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583號判決。
28.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651號判決。
29.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判字第125號判決。
30.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判字第120號判決。
31.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2年訴字第6676號判決。
32.雄高等行政法院92年度訴更字第8號判決。
﹝貳、外文參考資料﹞
一、日本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小田中聰樹,「セミナール刑事訴訟法(下)」,有斐閣,1988年2月20日。
2.小早川光郎,「行政法(上)」,弘文堂,1999年。
3.大野正博,「現代型捜査とその規制」,成文堂,2001年12月20日。
4.三井 誠,「刑事訴訟法(1)」,有斐閣,2003年8月新版。
5.大家重夫,「肖像権」,太田出版,2007年3月12日新版。
6.井上正仁,「強制捜査と任意捜査」,有斐閣,2006年4月20日。
7.田宮 裕,「捜査の構造-刑事訴訟研究(1)」,有斐閣,1990年10月20日。
8.池田 修、前田雅英,「刑事訴訟法講義」,東京大學出版會,2006年6月20日2版。
9.佐藤幸治,「注釈日本國憲法(上卷)」,樋口陽一等編著,青林書院,1991年6月新版。
10.佃克 彥,「プライバシー権·肖像権の法律実務」,弘文堂,2007年2月28日。
11.長沼範良、大澤 裕、酒卷 匡、佐藤隆之、田中 開,「演習刑事訴訟法」,有斐閣,2005年4月。
12.浅田和茂,「科学捜査と刑事鑑定」,有斐閣,1994年3月20日。
13.室井力、芝池義一、浜川清編著,「コンメンタール行政手続法」,東京,日本評論社,1997年。
14.椎橋隆幸,「刑事弁護·捜査の理論」,信山社,1993年6月。
15.後藤 昭,「捜査法の理論」,岩波書局,2001年3月23日。
16.新保史生,「プライバシーの権利の生成と展開」,成文堂,2005年4月1日。
17.塩野 宏,「行政法I[行政法総論]」,有斐閣株式会社,東京,2015年7月25日第6版第1刷。
18.藤原靜雄,「逐条個人情報保護法」,弘文堂,2003年。
19.蘆部信喜,「憲法学Ⅱ人権総論」,有斐閣,2005年5月30日。
(二)期刊、選輯(依作者姓氏筆劃、出刊順序排序)
1.久米喜三郎,「被撮影者の承諾を欠く写真の証拠能力」,判例タイムズ,第594号,1986年,第27-39頁。
2.久保健助,「自動速度監視裝置による速度違反車両運転者及び同乗者の容ぼうの写真撮影の合憲性」,公法判例研究法学,第52卷第4号,1988年10月,第168-181頁。
3.大谷直人,「司法警察員が捜査差押の際にした写真撮影によって得られたネガ及び写真の廃棄又は引渡を求める準抗告が不適法とされる事例」,法曹時報,第43卷第7号,1991年7月,第171-177頁。
4.小川佳樹,「自己負罪拒否特権の形成過程」,早稲田法学,第77卷第1期,2001年8月20日,第117-123頁。
5.小笠 原,「《みどり視線の不公平-くらしに迫る監視カメラ》,路上に自由を監視カメラ徹底批判」,小倉利丸編著,インパクト出版会,2003年11月5日,第56-63頁。
6.大津 浩,「交通事故の報告義務と默秘権」,憲法判例百選Ⅱ,高橋和之、石川健治編著,有斐閣,2007年3月25日5版,第267-274頁。
7.山上圭子,「捜査‧差押え時の写真撮影と準抗告」,刑事訴法判例百選,松尾浩也、井上仁編著,有斐閣,1998年8月20日7版,第68-73頁。
8.內田剛弘,「国政調查の課題」,ジュリスト,第707号,1980年1月1日,第101-106頁。
9.丸山定弘,「捜査‧差押令狀の執行方法」,法大系III,日本評論社,松尾浩也、田宮 裕編著,1983年4月20日,第58-75頁。
10.水谷規男,「捜査.差押の際の写真撮影の合法性」,法学セミナー,第548号,2000年7月12日,第112-125頁。
11.中野目善則,「呼氣檢」》「刑事訴訟法判例百」,井上正仁編著,有斐閣,2005年3月17日6版,第71-75頁。
12.水野 正,「防犯カメラ画像と個人情報の保護」,日本法学,第71卷第4号,2006年3月20日,第398-405頁。
13.石川 弘,「写真撮影をめぐって法律の問題」,法律のひろば,第21卷第5号,1968年5月,第60-63頁。
14.石川 弘,「デモ行進の写真撮影の限界」,法律のひろば,第23卷第3号,1970年3月,第41-48頁。
15.田宮 裕,「犯罪捜査と写真撮影-判例をめぐって」,ジュリスト,第323号,1965年6月,第248-258頁。
16.田中英夫,「英米法研究2デユー·プロセス」,東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301-305頁。
17.田島泰彥,「監視社会と市民の自由」,法律時報,第75卷第12号,2003年11月1日,第27-32頁。
18.田島泰彥,「《プライバシーから個人情報の保護へ」,表現の自由とプライバシー-憲法·民法·訴訟実務の総合的研究,2006年,田島泰彥、山野目章夫、右崎正博編著,第33-39頁。
19.矢野直明,「監視社会と警察行政法理論の展開」,法学セミナー,第592号,2004年4月,第31-37頁。
20.竹中 勳,「前科照会回答とプライバシー権利」,憲法判例百選Ⅰ,高橋和之、長谷部恭男、石川健治編著,有斐閣,2007年2月5版,第42-47頁。
21.佐藤幸治,「情報化社会の進展と現代立憲主義―プライバシー権を中心に-」,ジュリスト,第707号,1980年1月1日,第291-296頁。
22.松浦秀寿,「写真撮影」,判例タイムズ,第296号,1973年9月25日,第45-52頁。
23.青柳武彥,「サイバー監視社~ユビキタス時代のプライバシー論」,電氣通信振興會,2006年5月1日,第166-170頁。
24.松井幸夫,「行政手続令狀主義默秘-川崎民商事件」,憲法判例百選Ⅱ,高橋和之、長谷部恭男、石川健治編著,有斐閣,2007年3月,第262-266頁。
25.前田雅英,「犯罪統計から見た新宿の防犯カメラの有性」,ジュリスト,第1251号,2003年9月1日,第155-162頁。
26.前田雅英,「防犯カメラの役割と設置の要件」,河上和雄先生古稀祝賀論文集,青林書院,2003年9月1日,第508-516頁。
27.酒卷 匡,「憲法三八一項と行政上の供述義務」,「松尾浩也先生古稀祝賀論文集(下卷)」,芝原邦爾、西田典之、井上仁編著,有斐閣,1998年6月30日,第93-102頁。
28.浦部法穗,「憲法学教室」,日本評論社,2004年1月25日,第286-302頁。
29.高橋 靖,「稅務調查と憲法」,行政判例百選Ⅰ,小早川光郎、宇賀客也、交告尚史編著,有斐閣,2006年5月20日5版,第210-223頁。
30.宮地 基,「行政上の不利益処分と適正手続」,憲法判例百選Ⅱ,長谷部恭男、石川健治編著,有斐閣,2007年3月,第250-262頁。
31.堀部政男,「情報化時代のプ来シー保護」,ジュリスト,第707号,1980年1月1日,第90-97頁。
32.笹倉宏紀,「自己負罪拒否特権」,法学教室,第265期,2002年10月,第120-126頁。
33.笹倉宏紀,「行政調查と刑事手続(二)」,法学協会雑誌,第123卷第10号,2006年10月,第2096-2097。
34.森井 暲,「令狀は犯罪捜査に限るか」,判例タイムズ,第296号,1973年9月25日,第20-25頁。
35.曾和俊文,「經濟規制行政における行政調查の法的統制(一)-米國連邦交易委員會(FTC)の調查權を中心として」,法學論叢109卷3号,1991年,第31-37頁。
36.曾和俊文,「行政調查論再考(一)」,三重大学経論叢4卷2号,1997年,第33-71頁。
37.曾和俊文,「行政調查論再考(二)」,三重大学経論叢5卷2号,1998年,第63-106頁。
38.曾和俊文,「行政調查」,法学教室第226号,1999年,第20-27頁。
39.曾和俊文,「行政調査手続の整備」,ジャリスト1304号,2006年,第72-80頁。
40.渥美東洋,「テレビカメラによる不穩な状況と犯罪状況の警察による撮影·録画を適法とした事例」,判例タイムズ,第684号,2010年,第35-44頁。
41.新井 誠,「行政手続と住居の不可侵」,憲法判例百選Ⅱ,高橋和之、長谷部恭男、石川健治編著,有斐閣,2007年3月,第258-292頁。
42.早坂禧子,「行政調查-強制と視中心にして」,公法研究第58号,1996年,第186-196頁。
43.鈴木庸夫,「行政における情報管理と国民の権利」,ジュリスト,第859号,1986年,第65-80頁。
44.鈴木庸夫,「政策形成と行政調查-統計調查を中心にして」,公法研究第49号,1987年,第135-150頁。
45.鴨野幸雄,「被疑者の写真撮影と肖像権」,憲法判例百選Ⅰ,高橋和之、長谷部恭男、石川健治編著,有斐閣,2007年2月5版,第40-47頁。
46.濱西隆男,「行政調査私論(上)」,自治研究76卷1号,2000年,第68-82頁。
47.藤原靜雄,「行政情報の利用」,行政法の争点,小早川·宇賀編,2004年第3版,第182-186頁。
48.藤原靜雄,「個人情報保護に関する取りまとめ<意見>について」,季刊情報公開個人情報保護、行政管理研究センター,第26号,2007年9月,第2-24頁。
49.最高裁判所刑事判例集,第9卷第5号。
50.最高裁判所刑事判例集,第26卷第9号。
51.最高裁判所判例集,第40卷第1号。
52.最高裁判所刑事判例集,第44卷第4号。
53.最高裁判所民事判例集,第46卷第5号。
54.判例タイムズ,第389号。
55.判例タイムズ,第591号。
56.判例タイムズ,第681号。
57.判例タイムズ,第861号。
58.判例タイムズ,第1209號。
59.判例時報,第487号。
60.判例時報,第1186号。
61.判例時報,第1258号。
62.判例時報,第1278号。
63.判例時報,第1425号。
64.判例時報,第1450号。
65.判例時報,第1515号。
66.判例時報,第1700号。
67.判例時報,第2055号。
二、美國
一、專書(依字母順序)
1.Alfred C. Aman, Jr., W. T. Mayton, Administrative Law(2001).
2.George Fisher,Evidence(3rd Ed. 2013).
3. Ernest Gellhorn and Ronald M. Levin, Administrative Law and Process(1990).
4.Joshua. Dressler, Under Criminal Procedure(1997).
5. Jerry L. Mashaw and Richard A. Merrill,Introduction to the American Public Law System: Cases and Materials(1975).
6. Kenneth Culp Davis, Administrative Law:Cases-Text-Problems(1977).
7. Ronald Jay Allen, William J. Stuntz, Joseph L. Hoffmann,Debra A.Livingston and Andrew D. Leipold,Comprehensive Criminal Procedure(3rd Ed. 2011).
8. Richard J. Pierce,Jr., Sidney A. Shapior, Paul R. Verkuil,Administrtive Law and Processs(1985).
9. William Burnham,Introduction to The Law And Legal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5th Ed. 2011).
10. Walter Gellhorn, Clank Byse, Peter L. Strauss, Todd Rakoff and Roy A. Schotland, Administrative Law: Cases and Comments(1987).
(二)期刊(依字母順序)
1.Bernard D. Meltzer, Required Records, The McCarran Act and the 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 18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687(1951),at 687-704.
2.Comment, A Paper Chase: The Search and Seizure of Personal Business Records, 43 Brooklyn Law Review 489(1976),at 489-491.
3.Developments in the Law-Corporate Crime:Regulating Corporate Behavior Through Criminal Sanctions, 92 Harvard Law Review 1227 (1979),at1227-1321.
4.Discovery in the IRS Summons Enforcement Proceeding: Less Certain Than Death and Taxes,31 University of Florida Law Review 321(1979),at 321-326.
5.Frank E. Cooper, Federal Agency Investigations-Requiremen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Documents,60 Michigan Law Review 187(1961),at 204.
6.James A. Mckenna, The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of Private Papers: The Role of a Hierarchical Fourth Amendment, 53 Indiana Law Journal 55(1978),at 55-62.
7.Judicial Review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ercise of the Subpoena Power,52 The Yale Law Journal 175(1942),at 175-180.
8.Katherine Scherb,Administrative Subpoenas for Private Financial Records:What Protection for Privacy Does The Amendment Afford?, University Wisconsin Law School(1996),at 1082-1085.
9.Laura S. Wertheimer, The Institutional Bad Faith Defense to the Enforcement of IRS Suummons, 80 Columbia Law Review 621(1980),at 621-628.
10.Nacy Graber, IRS Use of the Civil Summons Power:The Institutional Good Faith Requirement-United States v. La Salle National Band, 28 Depaul Law Review469(1979),at 469-477.
11.Resisting of Administrative Subpoenas Duces Tecum: Another Look at CAB v. Hermann, 69 The Yale Journal 131(1959),at 131-135.
12.Proper Standard for Enforcing an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Section 7602 Summons: United States v. La Salle National Bank, 20 Boston College Law Review 741(1979),at 741-750.
13.Steve Reed Armstrong, The Argument of Agency Self-Enforcement of Discovery Orders, 83 Columbia Law Review 215(1983),at 215-237.
(三)判決:
1.Almeida-Sanchez v. United States, 413 U.S. 266(1973)
2.Barswell v. United States, 487 U.S. 99(1988)
3.Biswell v. United States 406 U.S.311(1972)
4.Breithaupt v. Abram, 352 U.S. 432(1957)
5.Brinegar v. United States,338 U.S. 160,176(1949)
6.Carroll v. U.S, 267 U.S. 132(1925)
7.Camara v. Municipal Court, 387 U.S. 538,523(1967)
8.Civil Aeronautics Board v. Hermann, 353 U.S. 322(1957)
9.Colonnade Catering Corp. v. United States,397 U.S. 72(1970)
10.Couch v. United States, 409 U.S. 322(1973)
11.California v. Carney, 471 U.S. 386(1985)
12.Cupp v. Murphy, 412 U.S. 291(1973)
13.Davis v. Mississippi, 394 U.S. 721(1969)
14.Endicott Johnson Co. v. Perkins, 317 U.S. 501(1943)
15.Fleming v. Mohawk Wrecking & lumber Co.,331 U.S. 111(1947)
16.Florida v. Rodriguez, 469 U.S. 1(1984)
17.Frank v. State of Maryland, 359 U.S. 360(1959)
18.Georgia v.Randolph, 547 U.S. 103 (2005)
19.Goldberg v. Kelly 397 U.S.254(1970)
20.Gouled v. United States.,255 U.S. 298(1921)
21.Harriman v. I.C.C.,211 U.S. 407(1908)
22.Hayes v. Florida, 470 U.S. 811,817(1985)
23.Illinois v. Caballes, 543 U.S. 125 S. Ct.834(2005)
24.Kilbourne v. Thompson, 103 U.S. 168(1881)
25.Katz v. United States,389 U.S. 347(1967)
26.Kastigar v. United States ,406 U.S. 441(1972)
27.Mashall v. Barlow's, Inc. 436 U.S. 307(1978)
28.Morton Salt Co. v. U.S.,338 U.S. 632(1950)
29.New York v. Bruger, 483 U.S. 691(1987)
30.Oklahoma Press Publishing Co. v. Walling, 327 U.S. 186(1946)
31.Reisman v. Caplin, 375 U.S. 440(1964)
32.Schmeber v. California, 384 U.S. 757(1966)
33.Terry v. Ohio, 392 U.S. 1(1968)
34.United States v. Brignoni-Ponce, 422 U.S. 873(1975)
35.United States v. Knights,534 U.S. 112,122 S. Ct. 587(2001)
36.United States v. Martinetz-Fuerte, 428 U.S. 543(1976)
37.United States v. Matlock, 415 U.S. 164(1974)
38.United States v. Ortiz,422 U.S. 891(1975)
39.United States v. White, 322 U.S. 694(1994)
40.United States v. Powell, 379 U.S. 48(1964)
41.United States v. Sharpe, 470 U.S. 467(1985)
42.United States v. Sokolow, 490 U.S. 1(1989)
43.United States v. Theodore,479 F. 2d 749(1973)
44.Warden v. Hayden, 387 U.S. 294(1967)
45.Zerr v. Sullivan, 390 F.2d. 619(1968).
三、德國及歐盟
1.Dirk Ehlers und Hermann Pünder,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Verlag Walter de Gruyter GmbH,Berlin/Boston,15 Auflage 2016.
2.Ferdinand O. Kopp und Ulrich Ramsauer,VwVfG,Verlag C.H.Beck oHG,16.,vollsändig überarbeitete Auflage 2015.
3.Kraft/Kay/Böcking,Eingriffsmaßnahmen der Polizei,2.Aufl 1992.
4.Paul Stelkens,Heinz Joachim Bonk und Michael Sachs,Verwaltungsverfahrensgesetz Kommentar,Verlag C.H.Beck oHG,8 Auflage 2014.
5.BVerfGE 32,54(76f)
6.ECHR,Funke v. France,1993.Series A no. 256-A.
7.ECHR, Saunders v. UNITED KINDOM Reports, 1996-Ⅵ.
﹝參、網址﹞
1.http://www.judicial.gov.tw/db/db04/db04-03.asp,司法院中外國法規查詢,查詢時間2016年5月1日上午10:13
2.http://www.judicial.gov.tw/db/db04/db04-03.asp,司法院中外國法規查詢,查詢時間2016年5月1日上午10:13
3.http://www.judicial.gov.tw/db/db04/db04-03.asp,司法院中外國法規查詢,查詢時間2016年5月1日上午10:13
4.https://www.justice.gov/sites/default/files/jmd/legacy/2014/05/01/act-pl79-404.pdf,查詢時間2016年6月3日上午11:47
5.http://lawecommons.luc.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365&context=luclj,查詢時間:2016年6月5日下午4:11
6.http://npl.ly.gov.tw/do/www/FileViewer?id=8164,查詢時間2016年6月5日下午3:03
7.http://via.library.depaul.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313&context=law-review,查詢時間:2016年6月5日下午4:11
8.http://via.library.depaul.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313&context=law-review,查詢時間:2016年6月5日下午4:11
9.http://www.judicial.gov.tw/db/db04/db04-03.asp,司法院中外國法規查詢,查詢時間2016年5月1日上午10:13
10.https://www.bundestag.de/grundgesetz,查詢時間:2016年6月10日12:14
11.https://www.gesetze-im-internet.de/bundesrecht/gewo/gesamt.pdf,查詢時間:2016年6月10日12:58
12.http://www.kas.de/wf/doc/kas_32858-1522-1-30.pdf?160224080530,查詢時間:2017年4月7日21:12
13.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45/32244/7103117482671.pdf,查詢時間:2017年4月10日19: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