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育實踐智慧之現象學探究
作者:莊威冠
作者(外文):CHUANG, WEI-KUAN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方德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教育實踐智慧覺醒意識實踐智慧現象學研究educational phronesisawakened consciousnesspractical wisdomphenomenological stu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摘 要
  本研究採現象學研究法,探究教育實踐智慧。
研究初期,我聚焦於教育實踐智慧經驗的探究,欲掌握到教育現象的根本結構,以發現教育事物的解決之道。研究中期,我從現象學研究法的實作歷程中,磨練現象學研究法操作之方法論,發現欲探究教育實踐智慧的根本結構,須掌握意識現象。觀察對象從教育實踐智慧經驗轉變為覺醒意識,定焦在其意識流動及其在重建意義過程的形構作用。
  掌握現象學研究法及其方法論之後,以覺醒意識為研究對象,採用現象學研究法,正式探究教育實踐智慧。研究結果發現教育實踐智慧的結構:實踐智慧DNA結構與轉化機制。最後,在這些論述的基礎上,本研究提出一個未來努力的方向:發展DNA課程。
Abstract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study was grounded in phenomenology. It attends to inquire into educational phronesis
In the initial research, I focu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experience within educational phronesis, to grasp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solution to educational affairs. In the middle of the study, I tried to investigate the needs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ology from the cour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Then I found tha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phronesis,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the understanding the phenomena of the consciousness. In the periods of time, the object of observation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wakened consciousness, from educational phronesis experience to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 focused on the reconstructtion process of awakened consciousness during which process, meanings will be reformed.
After holding the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and its methodology, taking the awakened consciousnes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 explore the educational phronesis formall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e educational phronesis structure:practical wisdom DNA structure and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educational phronesi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se discussion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a directions worthy of efforts in the future: develop DNA curriculum.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志華、張芬芬(2017)。教育學門的研究倫理:理念、實況與評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方德隆(譯)(2004a)。課程基礎理論。(原作者Allan C. Ornstein、Francis P. Hunkins)。臺北市:高等教育。
方德隆(譯)(2004b)。課程發展與設計。(原作者Allan C. Ornstein、Francis P. Hunkins)。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亦穹(譯)(2013)。可汗學院的教育奇蹟:兩億人的家教課,跟比爾.蓋茲的孩子一起學習。(原作者Salman Khan)。臺北市:圓神。
王政忠(2014年8月18日)。翻轉就是嘗試回到事物本身應該有的樣子。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6mLywYFqPE
王瑞賢(2013)。現代兒童形式的省思及新興童年社會學之批判。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3(2),127-154。
朱清華(2009)。回到源初的生存現象:海德格爾前期對亞里士多德的存在論詮釋。首都師範大學。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余德慧、李維倫、林蒔慧、夏淑怡(2008)。心靈療遇之非技術探討:貼近病人的柔適照顧配置研究。生死學研究,8,1-39。
余德慧、蔡怡佳(1995)。「離合」在青少年發展歷程的意義。本土心理學研究,3,93-140。
吳宗昇(2005)。資訊-知識(I-K)與市場結構:台灣股市的社會學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中市。
吳武典(2003)。多元智能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10,20-40。
李文富(2003)。海德格的詮釋現象學及其在教育學方法論的意涵。花蓮師院學報,16,89-107。
李正源(2010)。心理治療的直覺現象─詮釋學的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李淑菁(2011)。「論述」教育中的性別平等:政策與實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9-2410-H-343-014,未出版。
李淑菁(2017)。想像與形構:台灣多元文化教育發展之論述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7(2),1-44。
李維倫(2004)。以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理研究,22,157-200。
李維倫(2004)。作為倫理行動的心理治療。本土心理學研究,22,359 -420。
李維倫(2012)。學習成為臨床心理(治療)師:心理治療學習經驗的定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8-2410-H-259-013-MY2,未出版。
李維倫、賴憶嫺(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7(1),112-143。
杜瑞澤(2005)。生活型態設計。臺北市:亞太。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2017年10月3日)。老師,你會不會回來─守了18年的承諾。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mX6tTGL0g
周淑卿(2012)。課程美學研究在台灣:議題與問題。教育學報,40(12),31-44。
周業仁(譯)(2008)。DNA的十四堂課。(原作者Karl. D)。臺北市:天下遠見。
周樑楷(2006)。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思想,2,125-162。
林玉體(1998)。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晉如(2016)。未來想過的生活:從13個教育現場、6張學習單、1篇作文,翻轉孩子的未來。台北:聯經出版。
侯一欣(2017)。課程推廣的理論建構之探究:以閱讀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姜添輝(2010a)。批判教學論的要點及其對師生互動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5,1-26。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姜添輝(2010b)。影響結構與施為之間互動關係的媒介物:小學教師的專業認同與文化知覺的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1),1-43。
洪一賓(2012)。Thomas S. Popkewitz「社會知識論」及其對教育/課程研究之挑戰。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9,99-120。
洪雅琴、李維倫(2007)。一位犯罪少女的置身所在:家的錯落與回返。本土心理學研究,28,141-196。
洪蘭(譯)(2004)。天性與教養: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原作者Matt Ridley)。臺北市:商周。
洪蘭(譯)(2008)。浮萍男孩。(原作者Leonard Sax)。臺北市:遠流。
紀金慶(2016年11月28日)。從精神分析到自我追尋:在榮格眼裡,愛情跟婚姻的本質就是修行。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5334
若水(譯)(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原作者André Lefebvre)。臺北市:桂冠。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徐偉民(2004)。一位國小教師教學實踐的歷程:以批判民族誌為方法的教學革新(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高思謙(譯)(1979)。宜高邁倫理學。(原作者Aristotle)。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原作者M. van Manen)。嘉義市:濤石文化。
康瀚文(2011)。臺灣教師專業論述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張世傑(2016)。全班都零分:以自我覺察喚醒孩子的學習力。臺北市:寶瓶文化。
張華等(譯)(2004)。理解課程:歷史與當代課程話語研究導論。(原作者Pinar等)。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梁雲霞(譯)(2008)。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未來的展望。(原作者J. I. Goodlad)。臺北市:聯經。
莊威冠(2014年12月)。學習成為教育工作者:人性化教育學重建學習經驗的探究。論文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14當代教育議題與實務研討會暨全國教育系所研究生學術論文發表會,高雄市。
莊勝義(2010)。經由世界走出我們的路:人的反身性與社會流動。當代教育研究,18(2),155-165。

許家彰(2010)。地域性學校建築的象徵形式與再現:以台灣鄉村型小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臺北市。
許夢芸(譯)(2007)。資訊的批判。(原作者Scott Lash)。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許誌庭(2005)。教育改革論述的後設分析:「理性與進步」蘊義的批判。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111-125。
郭丁熒(2005)。「為何我們如此相近,卻又如此不同?」─從批判機學論談「關注差異」之教學文化。課程與教學季刊,8(3),41-54。
郭丁熒(2006)。國中、國小學生的「不公平」覺知~批判教學論(critical pedagogy)取向。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2413-H- 024-003-SSS,未出版。
郭丁熒(2006)。國中、國小學生的「不公平」覺知~批判教學論(critical pedagogy)取向。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2413-H- 024-003-SSS,未出版。
郭丁熒(2010)。中小學「好學生」角色之研究~臺灣近六十年來的變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5-2413-H-024-008-MY3,未出版。
郭為藩(1995)。教育改革的省思。臺北市:天下。
陳俊生(2010)。教育改革與教師身份認同之研究─後結構主義取向(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陳春秀(2012)。跑道上的動感旅程~生成觀點的生活課程之敘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美玉(1996)。教師專業實踐理論及其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美玉(1996)。教師專業實踐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玉(1999)。生活史分析在師資培育上運用乏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辦之「教育改革、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陳麗華(1993)。國小實習教師的社會科推理之研究-結構與意識的辯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傅毅成(1988)。沙特─自己反對自己。臺北市:北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游淙祺(2006)。現象學心理學與超驗現象學:從胡塞爾的脈絡來看。應用心理研究,29,35-52。
黃光國(2003)。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柏叡、廖貞智(譯)(2005)。批判教育學:來自真實世界的記錄。(原作者Wink Joan)。臺北市:巨流。
黃嘉雄(1995)。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毅志(2014)。臺灣中小學教師職業流動表分析。教育研究集刊,60(4),33-61。
黃譯瑩(2001)。活動課程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課程。應用心理研究,9,215-251。
楊深坑(2014)。教育研究的現象學方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臺北市:學富文化。
楊清芬(2011)。學校建築生命歷程─教育與建築的持續對話(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臺北市。
詹棟樑(1999)。教育原理。高雄市:五南圖書。
賈士蘅(譯)(1998)。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作。(原作者Hastrup Kirsten)。臺北市:麥田。
賈馥茗(2006)。教育的本質─什麽是真正的教育。臺北市:世界圖書。
漢菊德、陳正乾(譯)(1996)。兒童心智。(原作者Margaret Donaldson)。臺北市:遠流。
趙偉妏(譯)(2009)。媒介、科技與社會:傳播理論的面向。(原作者David Holmes)。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劉嘉雯、魯宓(譯)(2007)。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原作者Arthur Kleinman)。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劉銳、劉雨生(譯)(2007)。教養。(原作者Dietrich Schwanitz)。臺北市:商周。
歐陽教(1996)。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世尊(2003)。一個行動研究者的雙重追尋:改善教學與對行動研究的認識(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蔡錚雲(2006)。情境倫理、現象學心理學與質性研究。哲學與文化,33(2),51-65。
蔡錚雲(2006)。現象學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第二部份):實徵與詮釋兩種應用模式系譜上的對照。應用心理研究,29,53-70。
鄭振煌(譯)(1998)。西藏生死書。(原作者索甲仁波切)。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原作者Peter McLaren)。臺北市:巨流。
錢乘旦等(譯)(2001)。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原作者Thompson, E. P.)。譯林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3)。
戴伯芬(譯)(2004)。倫理帝國主義: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與社會科學。(原作者Zachary M. Schrag)。臺北市:五南圖書。
謝智謀(2014年3月17日)。生命的陷落與超越。取自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BNRO_SshZEc
蘇峰山編(2002)。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論文集。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貳、英文部分
Archer, M. (1990). Human agency and social structure: A critique of giddens. In J. Clark, C. Modgil, & S. Modgil (Eds.), Anthony Giddens: Consensus and controversy (pp. 73-88). London: Falmer.
Archer, M. (2007). Making our way through the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itzman, D. P. (1986). Culture myths in the making of a teacher: Biography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teacher educatio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4), 442-456.
Continuum.
Freire, P. (199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Y : Continuum.
Freire, P. (1994). Pedagogy of hope: Reliving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Y :
Gadamer, H. -G.,N. Walker(Trans)(1986). 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dden, A. (1993). 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2nd ed.).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orgi, A. (1997). The theory,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cedure. 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28(2), 235-260.
Giroux, H. A. (1997).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ope: Theory, culture, and schooling. Oxford: Westview.
Goodson, I.F. (1992). Studying teachers’ lives: An emergent field of inquiry. In I. F. Goodson (Ed.). Studying teachers’ lives, (pp.1-17). London: Routledge.
Gramsci, A. (1971). Selectiom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Gramsci. New York: International.
Greene, M. (1973). Teacher as stranger-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modern age. California: Wadsworth.
Lash, S.(2002). Critique of information. London: Sage.
Lonrtie, D. C. (1975). School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 The Universlty of Chicago Press.
McLaren, P. (1989). 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New York: Longman, Inc.
Measor, L. (1985). Critical incidents in the classroom: Indentities, choices and careers. ln S. J. Ball & I. F. Goodson(eds.) Tgachers'AiVesandcarecrsJ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Merleau-Ponty, M. (1964). Phenomenology and the sciences of man. In J. M. Edie (Ed.), 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 (pp. 43-95).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uty Press.
Pinar, W. F. (1976). Self and other. In W. F. Pinar & M. Grumet (Eds.), Toward a poor curriculum (pp. 7-30). Dubuque, IA: Kendall/Hunt. (Orginal work published 1974).
van Manen, M. (1973). Toward a cybernetic phenomenology of instruction. Edmonton, Alberta, Canada:University of Alberta, Facult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econdary Education,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van Manen, M. (1984). “Doing”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and writing: An introduction. Curriculum praxis monograph series, Monograph No. 7. Edmonton, Alberta, Canada: University of Alberta, Facult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econdary Education.
van Manen, M. (1991). Reflectivity and the pedagogical moment: The normativity of pedagogical thinking and act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3, 507-536.
Wink, J. (2010). Critical pedagogy: Notes from the real world,4th Edition. American:Pearso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