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江西地方道教研究: 以贛東北上饒、信州、廣豐、橫峯為中心
作者:呂燁
作者(外文):Lyu, Ye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豐楙
林振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地方道教贛東北清微派敕水禁壇和瘟local DaoismNortheastern JiangxiQingweiOffering ritual (Jiao)Rites of Consecrating Water and Barring the Altar (chishui jintan)Pacification of Plagues (HeW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贛東北舊屬廣信府所轄,廣信府即元、明以來正一派祖庭龍虎山所在地,為宋元以降各類道法傳統(如清微法、天心正法、靈寶大法、神霄法等宋元新道法)最活躍的區域之一。通過「當代中國道教口述歷史研究(1949-present)」及「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二項計畫的初步調查發現,贛東北現存清微、本地靈寶、福建靈寶、閭山、釋教等地方儀式傳統,傳承譜系明確且科儀保存完善,但迄今仍缺乏系統性研究。因此,本文擬通過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視角,聚焦討論贛東北上饒、信州、廣豐、橫峯四縣(區)的道壇、科儀與地方社會,藉以管窺多樣性的地方道教傳統之歷史發展、演變與競合,並探討與明《道藏》所代表的「典型」傳統之間的關係。主要問題包括:
(一)贛東北存在哪些儀式傳統與分類?紅/白、文/武、醮/驅邪/功德的分類認同是否適用於各派?
(二)各派(壇)的醮儀結構是什麼?所用之「法」有何不同?
(三)道壇如何通過醮儀與地方社會聯結?
(四)上饒清微派的道法傳承?與歷史上的清微道法有何聯繫?
(五)福建儀式傳統(福建靈寶、閭山派)遷入後帶來怎樣的道法競合?
(六)閭山派開光法事是否受到其他儀式傳統的影響?
(七)釋教的身分認同是什麼?香花道士如何將道教儀式結構、佛教元素、閭山法融攝於醮儀之中?
(八)通過敕水禁壇與和瘟科進行科儀微觀比較研究,考察各派道法有何異同?
(九)道教科儀與民間信仰存在哪些互動?當地信仰李老真君、江公元帥如何進入到道教儀式之中?
(十)龍虎山與道壇道士存在哪些互動?清微靈寶道士指歷史上的哪些群體?
主要發現包括:
(一)贛東北儀式傳統遵循「紅/白」、「文/武」、「醮/驅邪/功德」的儀式分類概念。
(二)明清以來,隨著「寺廟進村」宗族管理的村廟成為儀式信仰中心,儀式需求增加,造成地方道壇至龍虎山受籙的意願提升。「清微」一詞在清代已成為具有官方、道觀背景的清微靈寶道士的代名詞。
(三)道教不但為其他儀式傳統提供醮儀架構,也提供主要科儀結構。
(四)地方道教呈現複雜的道法複合、法術混融型態,清微法、天心正法、神霄法、北帝法、靈寶大法、東華靈寶等在實際演法中皆有體現。福建靈寶以靈寶大法為主兼行閭山法。香花道士同時保存道、法、釋的複合傳統,依據儀式性質轉換身分認同。閭山派儀式則混融三奶法、三元法(法主公法)、密教等地方驅邪儀式傳統。
(五)贛東北留存之三層齋壇、醮壇及其他另設的儀式空間,可以體現宋元明以來壇場型式的變遷。
(六)火居道壇通過醮儀與地方社會緊密結合,同時為地方神明李老真君、江公提供道封、慶壽醮儀及經典,配合朝廷的敕賜封號,給予其神聖性與合法性。
(七)不同於精英道教,作為民間道教傳統的贛東北地方道教經歷復興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
Since the ninth year of the Hongwu 洪武 reign period (1376)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Shangrao has been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Guangxin prefecture 廣信府, the seat of Mount Longhu 龍虎山, the ancestral court (zuting 祖庭) of the Zhengyi 正一 Daoist school since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Shangrao is situated at the junction of four provinces: Jiangxi 江西, Anhui 安徽, Zhejiang 浙江, and Fujian 福建. During the end of the Ming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migrants from Fujian and Zhejiang brought their native Lingbao 靈寶, Lüshan 閭山, and Shijiao 釋教 traditions to Shangrao, giving shape to diverse local forms of Daoism.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use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local Taoist research perspectives to focus on the household Daoist, Daoist ritual and local society in Shangrao, Xinzhou, Guangfeng, and Hengfeng in northeastern Jiangxi, in order to gain a glimpse in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diverse local Daoist traditions, evolution and competition,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ypical" tradition represented by the Daoist Canon of the Ming Dynasty.
傳統文獻
《道藏》(Serial numbers are from K.M.Schipper, Concordance du Tao-tsang, Paris, 1975.)

DZ 49《洞真太極北帝紫薇神咒妙經》
DZ 171《清微仙譜》
DZ 219《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
DZ 220《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DZ 222《清微神烈祕法》
DZ 223《清微元降大法》
DZ 224《清微齋法》
DZ 335《太上洞淵神咒經》
DZ 421《登真隱訣》
DZ 466《靈寶領教濟度金書》
DZ 508《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
DZ 547《靈寶玉鑑》
DZ 566《上清天心正法》
DZ 567《上清北極天心正法》
DZ 585《貫斗忠孝五雷武侯秘法》
DZ 615《赤松子章暦》
DZ 754《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
DZ 790《女青鬼律》
DZ 809《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斷殟儀》
DZ 1127《陸先生道門科略》
DZ 1205《三天內解經》
DZ 1212《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籙立成儀》
DZ 1220《道法會元》
DZ 1221《上清靈寶大法》(王契真)
DZ 1223《上清靈寶大法》(金允中)
DZ 1224《道門定制》
DZ 1226《道門通教必用集》
DZ 1227《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祕要》
DZ 1307《海瓊白真人語錄》
DZ 1412《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呪妙經》
DZ 1415《北帝說豁落七元經》
DZ 1483《天皇至道太清玉冊》
***
周思得,《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藏。
婁近垣輯,《清微黃籙大齋科儀》,收入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525 冊子部道家類,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
(明)程有守,詹世用等纂修,《弋陽縣誌》(明萬曆九年刊本),全一冊,臺北 : 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丁廷楗,趙吉士纂,《徽州府志》(清康熙三十八年刊本),第一冊
(清)王克生,黃國瑞等纂修,《鄱陽縣志》(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王恩溥等修,李樹藩等纂《上饒縣志》(同治十一年刻本),臺北 : 成(清)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
(清)托津等奉敕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縣永和市:文海出版社,1991年。
(清)汪正元, 吳鶚等纂修,《婺源縣志》(清光緒八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59年。
(清)孟慶雲修,楊重雅纂,《德興縣志》(同治十一年刊本影印), 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清)俞致中等修,汪炳熊等纂,《弋陽縣誌》(清同治十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區作霖纂修,《餘干縣誌》(同治十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清)連柱等纂修,《廣信府志》(清乾隆四十八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黃家遴,,佟准年等纂修,《饒州府志》(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黃家遴,,佟准年等纂修,《饒州府志》(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趙扶友等纂,《興安縣志》(清同治十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清)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 : 新興書局,1959年。
(清)盧崧修,朱承煦纂,《吉安府志》(道光二十二年補刻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雙全修,顧蘭生纂,《廣豐縣誌》(同治十一年刊本),臺北 :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
(清)譚瑄等纂修,《弋陽縣誌》(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王琛等修,張景祁等纂,《邵武府志》(光緒二十六年刊本),臺北 :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7。
(民國)吳栻修,蔡建賢纂,《南平縣志》(民國十年),臺北 :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1987。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清宣统元年叶德辉校刊本。
***
《饒氏宗譜》辰字號(1995年修撰)
《張氏宗譜》正字號(1995年修撰)
《柯氏宗譜》卷一
《陳姓家譜》卷一(1997年修撰)和陳春祥本房生庚簿
《黃家????俞氏宗譜》
《太上洞玄血湖 錬度五獄科文》乾隆 三 十年( 1768)饒學傅
《清微濟度判斛科文》乾隆三十七年( 1772)饒學傅
《太上北斗天輪轉燈科文》嘉慶二十年( 1815)饒學傅
《清微靈寶天尊說祿庫受生金科》不詳 饒孔拔
《遷拔朝科》 不詳 饒孔拔
《冥司九幽十王金科》 同治六年( 1867) 饒孔拔
《太上專召顓趙康元帥金科》 同治七年( 1868) 饒孔拔
《清微黃籙捲簾科》 同治九年( 1870) 饒孔拔
《太上吉祥集福科文》 同治十年( 1871) 饒孔拔
《清微三官宿啟》 同治十一年( 1872) 饒孔拔
《轉經朝金科 /言功解壇金科》 同治十一年( 1872) 饒孔拔
《青玄黃籙早午晚三朝科》 同治十一年( 1872) 饒孔拔
《青玄黃籙十方轉經金科》 同治十一年( 1872) 饒孔拔
《三官早午晚朝金科》 同治十一年( 1872)饒孔拔
《清微回向金科》 同治十二年( 1873) 饒孔拔
《清微血湖大齋煉度》 光緒二年( 1876)饒孔拔
《清微丹陽錬度金科》 光緒五年( 1879) 饒孔拔
《文檢》 光緒十一年( 1885)饒孔拔
《符本》 光緒 二年( 1876) 饒孔祥
《大梵科》 不詳 饒孟信
《龍王符誥》不詳 饒孟信
《清微追修行移一集》 不詳 饒孟信
《召元帥金科》同治十三年( 1874) 饒孟信
《太上填錢還庫金科》 同治十三年( 1874) 饒孟信
《五老燈科 /九????神燈金科 》光緒十六年( 1890) 饒孟信
《太上正一雷霆祈禳行檄金科》 宣統三年( 1911) 饒孟信
《先天雷霆五方和瘟科》 民國八年( 1919)饒孟信
《清微陰陽大奏文書金科》 光緒元年( 1875) 饒孟貴
《清微陰陽設醮請恩金科》 光緒十二年( 1886)饒孟貴
《玉宸經法錬度返魂科》 同治元年( 1862) 揭立????
《清微大奏科文》 光緒五年( 1879)雪山勳泉
《太上陰陽大奏科文》民國十六年( 1927)饒高祖
《救苦煉度科》民國二十七年( 1938)饒世鳳
《清微陰陽大奏科文》民國三十九年( 1950)饒泉水
《師派科》1991 范祖周
《行移》 不詳 不詳
《陰陽禮方科》不詳 不詳
《清微諸法祕旨》不詳 不詳
《天壇玉格科文》不詳 余家富
《三天半葛仙醮字課清冊》不詳 張大益
《雜錄本》不詳 張興忠
《啟師科》 2006 蔣鼎裕
《九幽遷拔早朝午晚行道》 不詳 楊維揚
《大醮敕壇金科》 1994 林新吾
《正一靈寶陰陽安鎮五方真文科儀》 民國十七年( 1928) 陶宏方
《陰陽敕壇科文》不詳 陶宏方
《正乙玄門陰陽啟師科文》不詳
《玄門宗教陰陽清微發奏秘旨默唸科儀》1993 陶炳榮
《玄門九卮破暗神燈科文》1994 陶炳河
《正一靈寶和瘟科文》不詳 陶炳河
《浄壇科》同治五年( 1866) 林元進
《太上靈寶陰陽啟師發奏科文》1985 林鼎鐘
《請閭山神 /閭山造橋 /過太平限》 不詳 元真道侶
《星君保戒科文》 乾隆十三年( 1748)柯漢陞
《敕壇科》 道光二十年( 1842) 柯法桂
《祕訣本》 咸豐六年( 1856) 柯法桂
《浄壇敕水科》光緒二十年( 1894)柯鼎泰
《啟師捲簾》光緒二十三年( 1897)高陞
《延生啟白》不詳 柯維斌
《大發奏科》不詳 柯維斌
《大齋三朝科文》民國十九年( 1930)王金身
《金山發奏科》 不詳 感應壇
《和瘟科文》不詳 葉培桂
《金山門迎》不詳 吳鼎魁
《帖式》2018 俞振文
《請神科文一宗》1985 周興福
《總將神呪》 1986 周興福
《奶娘科》 1993 周興福
《召青陽》 不詳 周興福
《褫家保病對聯情意関牒劄》 不詳 周興福
《召奶娘科文》 197 徐衛星
《召奶娘傳》 民國三十八年( 1949)劉海龍

近人論著

丁仁傑,《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臺北:聯經,2013。
丁強,〈「書符籙法」所體現的象徵意蘊——清微派「玉宸經法」煉度科儀為例〉,《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2), 頁99-101。
丁煌,〈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宣德八年刊本「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四卷」初研——道藏失蒐書系列研究之一〉,《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五號(1989.3),頁221-254。
二階堂善弘,〈有關天師張虛靖的形象〉,《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第3期,2002 年4 月,頁34-48。
二階堂善弘著,劉雄峰譯,《元帥神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4。
贛東北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贛東北誌》,北京市 : 方志出版社,1997。
孔令宏,韓松濤著,《江西道教史》,北京:中華書局,2011。
方玲,〈趙炳香火的歷史考察〉,《臺灣宗教研究》,6:2期(2007.06),頁1-23。
毛禮鎂,《贛東靈寶教太平清醮科儀本彙編》,臺北:新文豐,2008。
王見川,〈龍虎山張天師的興起與其在宋代的發展〉,《光武通識學報》1期 (2004.03),頁243-283。
王見川,《從僧侶到神明:定光古佛、法主公、普庵之研究》,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2007。
王見川,《張天師之研究:以龍虎山一系為考察中心》,臺北:博揚出版社,2015年。
王昭正、朱瑞淵譯,《參與觀察法》,臺北:弘智文化,1999。
王馳,〈武當清微派雷法探奧——以《清微神烈秘法》為中心〉,《正一道教研究》(第二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頁133–159。
王銘銘,《社會人類學》,台北:五南圖書,2000。
石泰安(Rolf A. Stein)著,呂鵬志譯,〈二至七世紀的道教與民間宗教〉,《法國漢學(宗教史專號)》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頁39-67。
江西省玉山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玉山縣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
余舜德、張珣、劉斐玟主編,《人類學家的我們、你們、他們》,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8。
呂永昇、李新吾著,《師道合一 : 湘中梅山楊源張壇的科儀與傳承》,臺北:新文豐,2015。
呂錘寬,《臺灣的道教儀式與音樂》,臺北:學藝出版社,1994。
呂鵬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北京:中華書局,2008。
呂鵬志,〈早期道教醮儀及其流變考索〉,譚偉倫主編《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1,頁124-125。
呂鵬志,勞格文主編,《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新文豐,2013。
呂鵬志,〈贛西北發現的天師經籙〉,《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3期,頁89-103。
宋怡明,《明清福建五帝信仰資料彙編》,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06。
巫能昌,〈做道和做覡:閩西上杭一帶的道教傳統〉,《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2016.12),頁107-134。
巫能昌,〈閩西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三朝醮個案〉,《華人宗教研究》第9期(2017.1),頁79-132。
巫能昌,〈臨水夫人陳靖姑和五猖崇拜新考〉,《世界宗教文化》,2020(2),頁121-127。
李玉珍,〈寺院廚房裡的姊妹情:戰後台灣佛教婦女的性別意識與修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7期(2000.12),頁97-128。
李志鴻,〈試論清微派的「會道」與「歸元」〉,《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 03期,頁116-125。
李志鴻,《道教天心正法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李遠國,《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與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李豐楙,〈宋元道教神霄派的形成與發展〉,《東方宗教研究》新2期(1988.09),頁 141-162。
李豐楙,〈《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咒經》系為主〉,《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期(1993.03),頁 417-454。
李豐楙,〈煞與出煞──一個宇宙觀的破壞與重建〉,《民俗系列講座》,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3,頁 257-336。
李豐楙,〈臺灣東港安平祭典的王爺繞境與合境平安〉,《民俗曲藝》85期(1993),頁 273-323。
李豐楙,〈金門閭山派奠安儀式及其功能——以金湖鎮復國墩關氏家廟為例〉,《民俗曲藝》91(1994),頁395-464。
李豐楙,〈複合與變革——臺灣道教拔度儀式中的目連戲〉,《民俗曲藝》94(1995),頁83-116。
李豐楙,〈臺灣中部紅頭司與客屬聚落的醮儀行事〉,《民俗曲藝》116(1998),頁 143-173。
李豐楙總編纂,《東港迎王:東港東隆宮丁丑正科平安祭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李豐楙,〈迎王與送王:頭人與社民的儀式表演—以屏東東港、臺南西港為主的考察〉,《民俗曲藝》129 期(2001.1),頁 1-42。
李豐楙,〈五營信仰與中壇元帥其原始及衍變〉,收入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臺南新營太子宮管理委員會主編:《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2003。
李豐楙,〈王醮科儀與迎王祭典——台南地區瘟神信仰與地方傳統的交流〉,收入黎志添主編《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5,頁 434-484。
李豐楙總編纂,《台南縣地區王船祭典保存計畫:台江內海迎王祭》,宜蘭縣五結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
李豐楙,〈台南王醮的道教傳統與地方社會〉,《民俗與文化》3 期(2006.12),頁1-36。
李豐楙,〈從哪吒太子到中壇元帥:「中央-四方」思維下的護境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卷2期(2009.06.01),頁35-57。
李豐楙,〈王船、船畫、九皇船:代巡三型的儀式性跨境〉,收入《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10, 頁245-298。
李豐楙,〈「中央-四方」空間模型:五營信仰的營衛與境域觀〉,《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5期(2010 年第1期),頁33-70。
李豐楙,〈祭煞與安鎮:道教謝土安龍的複合儀式〉,《第四屆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臺北•鷹潭論壇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道教總會,2010,頁299-334。
李豐楙,〈道法二門:臺灣中北部的道、法複合〉,譚偉倫編,《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11,頁147-179。
李豐楙,〈注連與解除:道教拔度儀中的非常性死亡觀〉,黎志添主編:《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地方道教變遷》,香港:三聯書店,2013,頁157-181。
李豐楙,〈道經之河:從四個道教實例發現容納與流變、淘汰與自淨的現象〉,《信仰、實踐與文化調適》,台北:中央研究院,2013,頁367-369。
李豐楙,〈巡狩南邦:東南亞地區代巡信仰的傳播及衍變——以馬六甲勇全殿2012年送王舡為例〉,《東亞觀念史集刊》第五期(2013.12),頁3-52。
李豐楙主編《道法海涵》第一輯,台北:新文豐,2014。
李豐楙,〈從行瘟到代巡:道士與禮生在儀式中的競合關係〉,《超凡入聖:諦視李府千歲——李府千歲王爺信仰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財團法人南鯤鯓代天府,2018,頁16-53。
李豐楙,〈從行瘟到代巡—道士與禮生在儀式中的競合關係〉,收錄於《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20.12,頁95-126。
李懷蓀,〈送瘟之船——湘西南儺儀擄瘟芻議〉,《民俗曲藝》130期(2001.03),2001,169-224。
松本浩一,高致華譯,〈張天師與南宋的道教〉,《探尋民間諸神與信仰文化》,合肥:黃山書社,2006,頁69-85。
松本浩一,〈宋代考召法的基本構成〉,謝世維主編,《經典道教與地方宗教》,臺北:政治大學出版社,2014,頁71-104。
松本浩一,〈普度儀式的成立〉,《華人宗教研究》第10期(2017.7),頁7-36。
林倩,《樟湖鎮崇蛇信仰習俗的傳承与變异》,浙江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林振源,〈閩南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三朝醮個案〉,《民俗曲藝》158(2007),頁197-253。
林振源,〈福建詔安的香花僧〉,收錄於譚偉倫主編《民間佛教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頁129-165。
林振源,〈福建詔安的道教傳統與儀式分類〉,收錄於譚偉倫主編,《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叢書(十四):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11,頁301-324。
林振源,〈敕水禁壇:臺灣北部道教醮儀中的驅邪法〉,收錄於劉永華主編,《儀式文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頁103-131。原文刊載於 Exorcism in Daoism: A Berlin Symposium, ed. Florian C. Reiter. Berlin: Harrassowitz Verlag, 2011, pp.171-194.
林振源,〈福建詔安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收錄於呂鵬志、勞格文主編《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3,頁343-372。
林振源,〈正邪之辨,道法之合:台灣北部道法二門源流〉,《華人宗教研究》第4期(2014),頁43-67。
林振源,〈溫州蒼南地區閩南語族群的道士源流與儀式初探〉,收錄於唐蕙韻主編《閩南文化的流動論文集》,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5,頁96-117。
林振源,〈《道法海涵》與地方道教研究〉,發表於「2015年宗教生命關懷國際學術研討會——宗教的入世精神」,11月18-19,2015,正修科技大學。
林振源主編,《臨水百人修行錄》(上),臺北:新文豐,2016。
林振源,〈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專輯Ⅰ導論〉,《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2016.12),頁1-5。
林振源,〈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專輯ⅠⅠ導論〉,《華人宗教研究》第9期(2017.1),頁1-6。
林振源,〈地方道教研究:以閩南與臺灣道法二門為中心〉,《臺灣宗教研究》第16卷,第2期(2017),頁123-154。
林振源,呂燁,〈浙南文成畬族道教科儀文獻〉,發表於「2018年民間歷史文獻論壇」,11月24-25日,2018,廈門大學。
林振源,〈道壇與宮觀的互動與流動:贛東北道教儀式的恢復與再創造(1978-2018)〉,發表於「當代中國宗教口述史國際學術研討會」,6月30日,2019,國立政治大學。
林振源,呂燁,〈贛東北贛東北的道教傳統與儀式分類〉,《華人宗教研究》第15期(2020.1),頁 63-113。
林振源,〈閭山三奶法:台灣北部道法二門的小法事〉,收錄於丁仁傑主編《道教復興與當代社會生活:劉枝萬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20,頁203-242。
林德政,《口述歷史採訪的理論與實踐:新舊臺灣人的滄桑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7。
邱坤良,〈道士、科儀與戲劇—以雷晉壇《太上正壹敕水禁壇玄科》為中心〉,《戲劇學刊》第十一期(2010),頁23-127。
陳存洗,林蔚起,林蔚文,〈福建南平樟湖阪崇蛇習俗的初步考察〉,《東南文化》,1990年第3期,頁47-51。
侯坤宏,〈臺灣佛教人物口述訪問經驗談〉,收錄於學愚、樊舟主編:《近當代中國佛教口述歷史》,臺北:新文豐,2019,頁15-34。
俞黎媛,《福建張聖君信仰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姜守誠,〈禳災和瘟三獻儀——南臺灣靈寶道派王醮科儀研究之二〉,《漢學研究集刊》13期(2011.12),頁19-52。
姜守誠,《中國近世道教送瘟儀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道藏》中的民間信仰資料〉,《中國文化基因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頁84-100。
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道教的清約〉,《法國漢學(宗教史專號)》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頁149-167。
洪瑩發,〈威顯南邦:馬來西亞馬六甲勇全殿的王醮〉,《民俗曲藝》184(2014.06),頁59-103。
科大衛(David Faure)、劉志偉,〈「標準化」還是「正統化」?:從民間信仰與禮儀看中國文化的大一統〉,《歷史人類學刊》第6 卷(2008.10),頁1-21。
胡松柏,〈客家移民和客家方言在贛東北的流播〉,《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11期,頁145-148。
胡瀚霆,〈道教研究領域与研究方法的雙突破——評《中國近世道教送瘟儀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18年第1期,頁182-184。
卿希泰,〈武當清微派與武當全真道的問題〉,《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第6期,頁31-34。
徐曉望,《福建民間信仰源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索安(Anna Seidel)著,劉屹譯,〈國之重寶與道教秘寶——讖緯所見道教的淵源〉,《法國漢學》第4輯,北京:中華書局,1999,頁42-127。
索安(Anna Seidel)著,呂鵬志等譯,《西方道教研究編年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
酒井規史,〈地方的雷法與《道法會元》:以《洞玄玉樞雷霆大法》為中心〉,《華人宗教研究》第3期(2014.5),頁27-49。
酒井規史,〈被篡奪的茅山宗師之地位〉,《華人宗教研究》第10期(2017.7),頁37-57。
高振宏,《宋元明道教酆嶽法研究——道經與通俗文學的綜合考察》,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
高振宏,〈溫瓊神話與道教道統——從劉玉到黃公瑾的「地祇法」〉,謝世維主編,《經典道教與地方宗教》,臺北:政治大學出版社,2014,頁189-249。
高振宏,〈虛靖天師傳說研究:筆記、小說與道經的綜合考察〉,《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三期(2015.6),頁131-170。
高振宏,〈朝封、道封與民封:從三個例子談敕封對神祇信仰的形塑與影響〉,《華人宗教研究》第9期(2017),頁45-77。
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著,曹新宇、古勝紅譯,〈清代江南地區的城隍廟、張天師及道教官僚體系〉,《清史研究》第1期(2010.2),頁1-11。
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近代中國的天師授籙制度:對《天壇玉格》的初步研究〉,黎志添主編《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地方道教變遷》,香港:三聯書店,2013,頁437-456。
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教團的創建:十三世紀全真教的集體認同〉,收錄於張廣保編,宋學立譯,《多重視野下的西方全真教研究》,2013,頁9-54。
康豹(Paul R. Katz),〈東龍宮迎王祭典中的和瘟儀式及其科儀本〉,《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2期,1990,頁96–103。
康豹(Paul R. Katz),〈屏東縣東港鎮的迎王祭典:臺灣瘟神與王爺信仰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0期(1991.03),頁95-211。
康豹(Paul R. Katz),〈屏東縣東港鎮的建醮儀式兼探討火醮、水醮和瘟醮的關係〉,收錄於《從地獄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臺北:博揚文化,2009,頁140-189。
康豹(Paul R. Katz),〈道教與地方神信仰——以溫元師信仰為例〉,《從地獄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康豹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2009,頁19-50。
康豹(Paul Katz),〈中國帝制晚期以降寺廟儀式在地方社會的功能〉,收入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分冊》,臺北:中央硏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頁439-476。
張欽,〈論清微派法術與丹功相結合的內煉思想〉,《宗教学研究》,2003年04期 ( 2003/07) , 頁16-18,40。
張超然,〈早期道教喪葬儀式的形成〉,《輔仁宗教研究》第20期(2010),頁27-66。
張超然,〈宿啟與署職:唐宋靈寶齋法所面臨的困境及其因應之道〉,收錄於方立天主編《宗教研究‧2012》,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頁178-194。
張超然,〈援法入道:南宋靈寶傳度科儀研究〉,收錄於謝世維主編《經典道教與地方宗教》,臺北:政治大學出版社,2014,頁131-188。
張超然,〈齋醮壇場與儀式變遷:以道教朝科為中心的討論〉,《華人宗教研究》第4期(2014),頁1-41。
張超然,〈唐宋道教齋儀中的「禮師存念」及其源流考論——兼論道教齋壇圖像的運用〉,《清華學報》新45卷第3期(2015.9),頁381-413。
張超然,〈自我身分、倫理性格與社會象徵:道與法的根本差異與複合現象〉,《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2016.12),頁33-64。
張超然,〈專醮酧恩:近代道教為民間信仰所提供的儀式服務〉,收錄於侯沖主編《經典、儀式與民間信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頁266。
張超然,〈齋科與經法:宋元黃籙齋法研究〉,《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11期(2019.01.01),頁63-105。
許雪姬編,《臺灣口述歷史的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臺灣口述歷史學會,2014。
許嘉明,〈松山建醮與社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5(1968),頁109-155。
許蔚,〈浄明道祖師圖像研究——以《許太史真君圖傳》為中心〉,《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頁119-152。
許麗玲,〈臺灣北部紅頭法師法場補運儀式〉,《民俗曲藝》105期,1997,頁1-146。
郭佩宜、王宏仁主編,《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臺北:巨流,2019。
郭禎麟等譯,《歡迎光臨人類學,臺北:群學,2010。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2002。
陳國符,《道教源流考》,臺北:古亭書屋,1975。
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著,呂鵬志譯,〈天師道上章科儀——《赤松子章曆》和《元辰章醮立成曆》研究〉,收錄於黎志添主編,《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03,頁37-71。
勞格文(John Lagerwey), “Questions of Vocabulary: How Shall We Talk about Chinese Religion?”黎志添主編,《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香港:學峰文化,1999,頁165-181。〔中譯:勞格文著,譚偉倫譯,〈詞彙的問題──我們如何討論中國宗教?〉,《法國漢學》第7 輯(2002),北京:中華書局,頁260-270。〕
勞格文(John Lagerwey),〈中國宗教的合理性〉,《法國漢學》4(1999),頁340-354。
勞格文(John Lagerwey),〈臺灣北部正一道士譜系〉,《民俗曲藝》103(1996),頁31-48。
勞格文(John Lagerwey),〈臺灣北部正一道士譜系(續篇)〉,《民俗曲藝》114(1998),頁83-98。
勞格文(John Lagerwey),〈道教於中國宗教和文化之所為與無為〉,黎志添主編,《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地方道教變遷》,香港:三聯書店,2013,頁457-471
勞格文(John Lagerwey)、呂鵬志主編,《道教儀式叢書》①《江西省銅鼓縣棋坪鎮顯應雷壇道教科儀》上冊,台北:新文豐,2014。
焦大衛(David K. Jordan)著,丁仁傑譯,《神‧鬼‧祖先:一個台灣鄉村的民間信仰》,臺北:聯經,2012。
黃士珊,〈從《道藏》的「圖」談宋代道教儀式的空間性與物質性〉,中山大學藝術史研究中心編《藝術史研究》(13),2011,頁45-74。
黃季平,〈廟記錄的方法論─臺灣三次廟普查案例的比較〉,《民俗曲藝》142 期(2003),頁7-53。
黃建興,《師教:中國南方法師儀式傳統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8。
黃應貴,〈從田野工作談人類學與被研究者的關係〉,《山海文化雙月刊》6(1994): 18-26。
黃應貴,〈民族學田野調查實習的價值何在?人類學的評論〉,臺北:允晨,2002,頁377-382。
楊永俊,〈南泉普祖門下的客家香花和尚——江西萬載〉,收錄於譚偉倫主編《民間佛教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頁166-204。
楊立志,〈三山滴血派與武當清微派〉,《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5期,頁6-8。
楊慶堃著,范麗珠等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葉明生,〈閩西南道教閭山派傳度中心永福探秘〉,《民俗曲藝》94/95(1995),頁165-206。
葉明生、劉遠福,《建龍巖市蘇邦村上元建幡大醮與龍巖師公戲》(民俗曲藝叢書),臺北:施合鄭基金會,1998。
葉明生,〈魂歸閭山——建陽閭山教功德道場儀式中靈魂信仰之探討〉,《民俗曲藝》118期,1999.03,頁41-78。
葉明生校註,明•無根子集,《海遊記》(民俗曲藝叢書),臺北:施合鄭基金會,2000。
葉明生,〈道教閭山派之研究(一)閭山派的源流與形成〉,《道韻》9輯,2001,頁149-184。
葉明生,〈張聖君信仰發祥地與盤谷方壺寺祭儀述略〉,《民俗曲藝》138期(2002.12),頁147-197。
葉明生,〈道教閭山派與閩越神仙信仰考〉,《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頁64-76。
葉明生,〈共生文化圈之巫道文化形態探討——福建閭山教與湖南梅山教之比較〉,《宗教學研究》,2005年第4期,頁118-124。
葉明生,〈福建泰寧的普庵教追修科儀及與瑜伽教關係考〉,收錄於譚偉倫主編《民間佛教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頁244-278。
葉明生,勞格文,《福建省建陽市閭山派科儀本》,臺北:新文豐,2007。
葉明生、黎基求、曾憲林著,《泰寧道教與上青道曲研究》,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葉明生,《閩西南永福閭山教傳度儀式研究》。台北市 : 新文豐,2017。
葛劍雄、曹樹基《簡明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葛劍雄,《中國移民史》,臺北:五南,2005。
遊汝傑,《吳語方言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鉛山縣縣誌編纂委員會編,《鉛山縣誌》,海南:南海出版社,1990。
趙亮,〈明代道教管理制度〉,《世界宗教研究》(1990.03),頁43-53。
趙軼峰,《明代國家宗教管理制度與政策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劉永華,《禮儀下鄉:明代以降閩西四保的禮儀變革與社會轉型》,北京:三聯書店,2019。
劉永華,《帝國縮影:明清時期的里社壇與鄉厲壇》,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
劉仲宇,《道教授籙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劉枝萬,《臺北松山祈安建醮祭典》,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
劉枝萬,〈臺灣的道教〉,收錄於福井康順等監修,朱越利等譯,《道教》第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頁116-154。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劉勁峰、易松堯,〈萍鄉老關鎮關帝廟太平清醮〉,收錄於呂鵬志、勞格文主編,《「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2013 年,頁375-442。
劉康樂,《明代道官制度與社會生活》,北京:金城出版社,2018。
潘崇賢,梁發主編,《道教與星斗信仰》(上、下),濟南:齊魯書社,2014。
蔣馥蓁,〈書評:《中國近世道教送瘟儀式研究》〉,《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9期(2017.01.01),頁221-229。
黎志添,〈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2:1,2002,頁1-30。
橫峯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橫峯縣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蕭進銘,〈淡水靈寶道壇的功德儀式:以混玄壇爲核心的探討〉,《民俗曲藝》173,2011,頁233 – 277。
戴禮輝口述,藍松炎編著,呂鵬志編著,《江西省銅鼓縣棋坪鎮顯應雷壇道教科儀》,臺北:新文豐,2014。
謝世維,〈梵天、梵書與梵音:道教靈寶經典中的「梵」觀念〉,《輔仁宗教研究》(22),2011,頁139-180。
謝世維,〈密法、道術與童子:穢跡金剛法與靈官馬元帥秘法中的驅邪法式研究〉,《國文學報》51,2012,頁1-36。
謝世維,〈宋元時期的「東華派」探討——系譜、聖傳與教法〉,《東吳中文學報》23期(2012.05),頁161-190。
謝世維,〈殺伐與捉斬——宋元時期官將元帥文本所映現的文化變遷及其意義〉,《臺灣宗教研究》14(1),2015.6,頁5-38。
謝世維,〈宋元道教清微法與地方密教傳統〉,《華人宗教研究》第9期 ( 2017.01),頁7-44。
謝世維,《道密法圓:道教與密教之文化研究》,臺北:新文豐,2018。
謝世維,〈宋元道教清微派儀式框架與醫療:以清微告斗解厄儀為例〉,《輔仁宗教研究》39期(2019.09),頁57-86。
謝忠良,《道教科儀敕水禁壇的儀式音樂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0。
謝國雄主編,《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臺北,群學,2007。
謝國興,《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臺北:蔚藍文化,2020。
謝聰輝,〈四隅方位:漢代式盤與道教科儀的運用析論〉,收錄於《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頁671-675。
謝聰輝,〈臺灣道法二門道壇建醮文檢研究——以基隆廣遠壇乙酉年松山慈惠堂七朝醮典演法為例〉,《清華學報》新第39卷,第2期(2009.6),頁181-225 。
謝聰輝,〈南臺灣和瘟送船儀式的傳承與其道法析論〉,《民俗曲藝》184期(2014.06),頁9-57。
謝聰輝,《追尋道法:從臺灣到福建道壇調查與研究》,臺北:新文豐,2018。
謝聰輝,〈三壇五部:閩中瑜珈法教主神神譜的形成及相關問題〉,《華人宗教研究》十三期(2019.01), 頁1-51。
韓明士(Robert Hymes)著,皮慶生譯,《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道教、民間信仰和神靈模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顏森,〈江西方言的分區(稿)〉,《方言》,1986年1期,頁19-38。
魏德毓,〈閩西道教送瘟船儀式研究——以《船科》為中心〉,收錄於劉永華主編,《儀式文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頁158-172。
羅丹、徐天基,〈華北地方道教儀式:以當代河北廣宗縣三旦夕村醮為例〉,《華人宗教研究》第9期(2017.1),頁133-211。
譚偉倫,〈中國東南部醮儀之四種型態〉,《歷史人類學刊》,3:2(2005),131-156。
譚偉倫,〈印肅普庵(1115-1169)祖師的研究之初探〉,譚偉倫主編《民間佛教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頁205-243。
譚偉倫,〈中國地方宗教儀式序論〉,譚偉倫主編《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1,頁1-15。
譚偉倫,〈粵北及贛西北山區鄉村醮儀的佛教元素〉,譚偉倫主編《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11,頁181-183。
譚偉倫,〈從贛西北佛、道度亡儀式看二教共通儀式結構〉,《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2016.12),頁65-105。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發行,1997。
丸山宏,《道教儀禮文書の歷史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0。
大淵忍爾,《中國人の宗教儀禮‧道教篇》,東京:風響社,2005。
松本浩一,《宋代の道教と民間信仰》,東京:汲古書院,2006。
Chavannes, Edouard, “Le jet des Dragons”, in Mémoires concernant l’Asie Orientale 3, Paris, 1919.
Davis, Edward L.,Society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De Groot, J. J. M, Les fêtes annuellement célébrées à Emoui (Amoy)—étude concernant la religion populaire des Chinois [Paris: Annales du Musée Guimet, CMC Reprint, 1977], pp. 55-67.
Dean, Kenneth, Taoist Ritual and Popular Cults of Southeast Chin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Dean, Kenneth,“The Bureau of Smallpox: Exorcism and Spiritual Power in the Irrigated Putian Plain ,”《民俗曲藝》130期(2001.3),頁42-45。
Goossaert, Vincent, “Counting the Monks: The 1736-1739 Census of the Chinese Clergy,”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21, no. 2(2000), pp. 40-85.
Hymes, Robert, Way and by wa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Katz, Paul R., Demon Hordes and Burning Boats: The Cult of Marshal Wen in Late Imperial Chekiang, 1995.
Lagerwey, John, Taoist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New York: Macmillan Pub. Co.;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 1987.
Lagerwey, John, “Introdauction”,楊彥傑編《汀州府的宗族廟會與經濟》,香港:國際客家學會、海外華人研究社、法國遠東學院,1998,頁1-41。
Lagerwey, John ed.,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aris: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2004.
Lin, Chen-yuan(林振源),“Les petits rituels taoïstes quotidiens à Taiwan,”Michel Masson ed., Le Sacré en Chine, Paris: Institut Ricci, pp. 99-127.
Reiter, Florian C., “Five Thunders Ritual (Wulei fa 五雷法) of the Song, Pure Tenuity(Qing-wei dao-fa 清微道法) in the Yuan,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Daoist History”,《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2016),頁7-32。
Reiter, Florian C., The Taoism of clarified tenuity清微道法 : content andintention, 2017.
Saso , Michael(蘇海涵), “Introduction,” 《莊林續道藏》,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頁1-33
Saso , Michael, The Teachings of the Taoist Master Chuang, New Haven: YaleUniversity Press, 1978.
Schipper, Kristofer, “Vernacular and Classical Ritual in Daois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45, No. 1 (Nov., 1985), pp. 21-57.
Schipper, Kristofer, “Master Chao I-chen (?-1382) and the Ch'ing-wei School of Taoism.”In Kan'Ei, Akizuki, ed., Dōkyō to shūkyō bunka, Tokyo: Hirakawa, 1987, pp. 715–34.
Schipper, Kristofer and Verellen, Franciscus (eds.), 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Chicago/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Skar, Lowell, “Ritual Movements, Deity Cul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Daoism in Song and Yuan Times.” in Daoism Handbook, ed. Livia Kohn. Leiden; Boston; Köln: Brill, 2000, pp. 413-463.
Wu, Nengchang(巫能昌), Rituels, divinités et société locale:une étude sur la tradition des maîtres rituels du Lingying-tang à l'ouest du Fujian.Religions.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EPHE PARIS,201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