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身心認知論研究
作者:周 杰
作者(外文):Zhou, Jie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聰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莊子身心一體認知論機制無主體性ZhuangziIntegration between body and heart/mindCognitive theoryMechanismNon-subjectiv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本文研究宗旨是詮釋《莊子》何以超越的問題,亦是為何人有所謂的主客同一或主客不分的超越的身心經驗。主要以當代認知科學理論與古典闡釋方法相結合的研究,同時涉及文獻考證、概念史分析、邏輯學分析、文本解讀等方法進行系統分析與綜合解釋,詮釋超越論背後有關身體、意識、潛意識的基礎及其相互關係。筆者認為超越論作為人的一種存在形式,並不能憑空出現、突如其來,主客體超越體驗的形成與人的現實日常生活存在密不可分,尤其與是人的身心認知相關。而《莊子》中相關人的「知」、「不知」、「真知」的探討恰好從經典文獻上提供研究契機。因為《莊子》相關「知」內容所彰顯的認知特徵與其背景時代的整體通見相比,可謂別具一格,《莊子》主客體超越論是徹底的「天人合一」,即以「道」為根本的世界成為一個整體,道、人、世界關係則是現象與存在一體論、認識與本體一體論,如此人對世界的認知和對「道」的解蔽。就人而言,它關係著身體、意識、潛意識、無意識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問題。事物與道自身敞開,而真理的解蔽需要人身心一體的認知,即意識認知、潛意識顯現、無意識認知聯動著身體物質物理運動。
由此,全文主要從「《莊子》身心認知論的展開」、「《莊子》知物論的闡釋」、「《莊子》身心認知論的發生學」幾個方面,分別論述《莊子》身心認知論形成的認知思維發展背景與基礎以及《莊子》認知思維作為思維突破,突現出了身心一體的認識模式;《莊子》「知物」的概念前提以及作為純粹意識認知的「無知之知」,超越「俗知」、「有知之知」的提出與分析;《莊子》身心認知發生學中的身體、意識、潛意識的定位、關係、運轉機制、具體身體運動的表現及分析闡釋。最後根據莊子超越論的特徵,結合當代美學發展為一種重點關注人的本真與自由的存在的全面學科性,而嘗試性地提出「審美活動無主體」一說。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erpret the problem of the basis of the transcendence of Zhuangzi, it is also why people have transcendental physical and mental experience with the identity of subject and object or without distin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The research is mainly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ontemporary cognitive science theories and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it involves literature research, concept history analysis, logic analysis,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methods for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interpretation the basis of the body, consciousness and subconsciou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behind transcendentalism.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ranscendence Theory, as a form of human existence, it cannot appear out of thin air and all of a sudden come out,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nscendental experience of subject and obje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especially to people’s cognition of body and mind. And the discussion of “knowledge”, “ignorance”, “true knowledge” of people in Zhuangzi just provides a research opportunity from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Because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evant “knowledge” in Zhuangzi are unique compared with the total vision of its background times. The Transcendence Theory of subject and object in Zhuangzi is a thorough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that is to say, the world based on Tao becomes a whole,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ao, man and the world is the integration of phenomenon and existenc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ognition and ontology, such people’s cognition of the world and the demasking of the Tao. As far as men are concerned, it is related to the body, consciousness, subconsciousness, unconsciousn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orld and Tao themselves are Openness, the demasking of truth requires the cognition of body and mind as a whole, that is, conscious cognition, subconscious manifestation and unconscious cognition interact with material and physical movement of body.
Therefore, the full text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development of Zhuangzi cognitive theory of Body and Mind”, “An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zi's theory of knowing things”, “The genetics of Zhuangzi cognitive theory of Mind and Bod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thinking in the formation of Zhuangzi cognitive theory of Mind and Body, and the cognitive thinking in Zhuangzi as a breakthrough in thinking, and the cognitive model of body and mind oneness is highlighted; The conceptual premise of “knowing things” in Zhuangzi and “knowledge of ignorance” as pure consciousness cognition, Transcending the proposal and analysis of “secular knowledge” and “wise knowledge”; The positioning, relationship,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performance of specific body movements in the body, consciousness and subconsciousness in cognitive genesis of body and mind in Zhuangzi.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uangzi’s transcendence theory, it combines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to develop into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that focuses on the existence of human authenticity and freedom, and tentativel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that “aesthetic activities non-subjectivism”.
古 籍
1. [周]左丘明著,[晉]杜預,[唐]孔穎達,十三經註疏委員會編《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2. [春秋]左丘明著,《左傳》,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2年。
3. [春秋]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 上》,收於《十三經註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註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4. [戰國]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5. [西漢]董仲舒撰,凌曙註,《春秋繁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5年。
6. [漢]司馬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史記》,收於《二十四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7.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註,《漢書》,收於《二十四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8. [漢]鄭玄註、[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十三經註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9.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0. [西漢]楊雄著,《法言・問道》,收於清代汪榮寶《法言義疏 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11. [漢]劉向著,《說苑》,臺北:師大出版社中心,2012年。
12.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3. [魏]王弼註、[唐]孔穎達疏,盧光明、李申整理,《周易正義》,收於《十三經註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註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4. [三國]韋昭註,《國語韋氏解 二十一卷》電子版,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硏究中心。
15. [宋]林希逸著,《莊子鬳斎口義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16. [宋]張載撰、[清]王夫之注,《張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7. [宋]程頤、程顥著,《二程集(卷二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18.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六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9.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0.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21. [元]周伯琦撰,《六書正譌》,《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字書之屬,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
22.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卷>,《後漢書》,收於《二十四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23. [明]釋德清註,《莊子內篇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24. [明]王陽明著,《明隆慶六年出刻板<傳習錄>》,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5年。
25.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6. [清]段玉裁撰,《說文解字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27.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9年。
28.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民27年。
29. [清]孫星衍註,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註疏 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30. [清]孫星衍等輯、郭沂校補,《孔子集語校補》,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31. [清]王夫之註,《莊子內篇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32.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33. [清]林雲銘著,《莊子因》,臺北:蘭臺書局,民58年。
34. [清]王先謙撰,劉武撰,《新編諸子集成:莊子集解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35. [民國]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莊子註解與相關研究(按姓氏筆畫遞增排序)
1. 《中國哲學》編委會主編,《中國哲學 第十七輯》,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
2. 《中國哲學》編委會主編,《中國哲學 第十三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5年。
4.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5.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年。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7. 中國哲學編輯部主編,《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 第二十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8.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9.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83年。
10. 方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 王一川主編,《美學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12. 王臣瑞,《知識論:心靈與存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13. 王孝魚,《莊子內篇新解 莊子通疏證》,長沙:嶽麓書社出版,1983年。
14. 王志楣,《莊子生命情調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15. 王更生等著,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賈誼、董仲舒、劉安、劉向、揚雄》第4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16.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17. 王邦雄,《道家思想經典文論:當代新道家的生命進路》,新北市:立緒文化,2013年。
18. 王邦雄,陳德和著,《老莊與人生》,臺北:空大,民96年。
19.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0. 王叔岷,《莊子校詮 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21. 王叔岷,《莊子校詮,上、下》,收入《王叔岷著作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2. 王叔岷,《莊子校詮,全三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83年。
23. 王岳川、尚水主編,《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24. 王岳川主編,《中國後現代話語》,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
25. 王岳川著,《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26.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27. 王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民68年。
28. 王慶衛,《醜的軌跡:理性視閥中的非理性變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29.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選註,《中國哲學史教學資料選輯 上》,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30. 北京大學哲學系編,《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31.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2.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簡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33. 任繼愈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34. 成中英,《本體詮釋學》,收錄於李翔海、鄧克武編《成中英文集 四卷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35. 成中英,《美的深處:本體美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36.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 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37. 朱建民編著,《知識論》,瀘州:國立空軍大學,2003年。
38.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39.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蘊涵的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40.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中正書局,2006年。
41. 牟宗三,《認識心之批判 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9年。
42.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理,《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43. 何乏筆主編,《若莊子說法語》,臺北: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44. 何乏筆主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45.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1980年。
46.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47.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新北市:聯經,2014年。
48. 吳光,《黃老之學通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49.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50.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年。
51.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52.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53. 李紅傑、馬麗雅編,《少數民族語言使用與文化發展政策和法律的國際比較》,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8年。
54. 李德永主編,《中國辯證法史稿》第一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
55.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長春:長春出版社,1992年。
56. 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重印。
57.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2009年。
58. 李澤厚,《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
59. 李澤厚,《尋求中國現代性之路》,北京:東方出版社,2019年。
60.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先秦兩漢編》,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61. 李寶紅、康慶,《二十世紀中國莊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62. 杜維明著,周勤記錄,《東亞價值與多元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63. 杜維明著,郭齊勇、鄭文龍主編《杜維明文集》卷五,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64. 汪奠基,《中國邏輯思想史》,臺北:明文書局,1993年。
65. 汪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66. 汪榮實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 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67. 汪濟生,《經典人類起源說新辨》,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68. 沈清松主編,《跨世紀的中國哲學》,臺北:五南,民90年。
69. 周雲之、劉培育著,《先秦邏輯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4年。
70.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 一》,臺北:洪範書店,民73年。
71. 屈萬里,《詩經詮釋》,收於《屈萬里全集5》,臺北:聯經,2013年。
72. 林同華主編,《中華美學大辭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73.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74. 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75. 金岳霖,《知識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76. 金岳霖,《論道》,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77.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78. 俞兆平,《聞一多美學思想論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79.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黃帝內經素問譯釋》,臺北:文光,2011年。
80. 胡家聰,《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81. 胡道靜編,《十家論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82.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1年。
83. 胡適,《胡適文存 第一集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年。
84. 胡適,《胡適文存》卷2,收於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冊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85. 胡適,《胡適作品集 四》第二卷,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
86. 胡適,<莊子哲學淺釋>,收錄於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七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87. 胡適,收錄於季羨林編《胡適全集》第5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88. 范壽康,《中國哲學史綱要》,臺北:臺灣開明書店,民63年。
8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上冊》,九龍:人生出版社,民國55年。
90.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5年。
91.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 原道卷一》,收錄《唐君毅全集卷四十》,臺灣:臺灣學生書局年,民國75年。
9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93.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收入《唐君毅全集》卷九,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94.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95. 唐君毅,《虛境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
96. 唐君毅著,項維新等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臺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
97. 夏可君,《庖丁解牛:莊子的無用解釋學》,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
98. 夏可君,《無用的神學:班雅明、海德格與莊子》,臺北市:五南圖書,2019年。
99. 夏甄陶、李淮春等主編,《思維世界導論:關於思維的認識論考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100. 夏徵農、陳至立主編,《辭海 中》,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101. 孫中原,《中國邏輯史,先秦》,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
102. 孫中峰,《莊子之美學意蘊新詮》,臺北:文津,2005年。
103. 徐向東,《懷疑論、知識與辯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104.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先秦篇》,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9年。
105.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106.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107. 神明文化研究所,《神明文化研究》第一輯,西安:神明文化研究所,2009年。
108. 馬如森,《殷墟甲骨文引論》,高雄:麗文文化,1997年。
109. 馬克思主義文藝論研究編輯部編,《美學文藝學方法論 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5年。
110. 馬非百,《管子輕重篇新詮》,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111. 馬森,《中國文化的基層架構》,臺北:聯經,2012年。
112. 馬瑞辰撰,陳金生點校,《毛詩傳箋通釋》卷二一,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113. 高亨,《老子注譯》,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11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古今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115.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116. 張世英,《美在自由:中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117. 張立文主編,《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118. 張立文主編,《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119. 張立文主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120. 張立文主編,《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
121. 張立文主編,《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122. 張光直,《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北京:三年書店,2013年。
123.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124. 張光直,《古代中國考古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5.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126.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127. 張松輝,《莊子疑義考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128. 張春與,《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東華書局,1995年。
129. 張祥龍,《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130. 張祥龍,《現象學思潮在中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1年。
131. 張默生,《莊子新釋》,收錄於方勇總編《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第157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132. 張默生,《莊子新釋》,收錄於方勇總編《繫・道家部・莊子卷 第157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133. 曹峰編,《出土文獻與儒道關係》,桂林:灕江出版社,2012年。
134. 曹礎基,《莊子淺註》,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135. 梁啟超,<莊子天下篇釋義>,《諸子考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65年。
136. 梁啟超,<陰陽五行說之來歷>,顧頡剛編著《古史辨 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37. 章太炎,《國故論衡》,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138. 章太炎,《國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139. 章太炎,朱維錚、姜義華編《章太炎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40. 章啟群,《淵默而雷聲:<莊子>的哲學論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年。
141.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等五書》,臺北:鼎文書局,1984年。
142. 連清吉,《日本江戶後期以來的莊子研究》,臺北:臺灣學生,1998年。
143.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年。
144. 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年。
145.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2008年。
146. 郭齊勇編著,《中國哲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47. 陳天啟,《莊子淺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67年。
148. 陳少明,《做中國哲學:一些方法論的思考》,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
149. 陳少明、李蘭芬,<從「齊物論」看「莊子」>,收錄於陳少明主編《經典與解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0.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151. 陳政,《字源談趣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152. 陳政揚,《張載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
153. 陳政陽,《「管子四篇」的黃老思想研究》,收錄於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十編第12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154.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二十一講》,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
155. 陳鼓應,《老莊新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156. 陳鼓應,《莊子人性論》,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157.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 上、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158. 陳鼓應,《莊子的開放心靈與價值重估:莊子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重印。
159.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160.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161. 陳鼓應、趙建偉著,《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162.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 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63.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 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64.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 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65. 陳鼓應註譯,王雲五主編,《老子今註今譯及評價》,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7年。
166. 陳榮捷編著,《中國哲學文獻編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82年。
167. 陳濤主編,《古漢語常用詞詞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6年。
168.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2005年。
169. 陶伯華、朱亞燕,《靈感學引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170.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聯經,2010年。
171. 傅景華主編,《黃帝內經素問譯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172.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第一冊》,臺北:三民書局出版,民國73年。
173.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174. 彭聃齡、張必隱,《認知心理學 第一版》,臺北:臺灣東華,1999年。
175. 湖南省考古學會編,《楚文化覓綜》,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176. 湯一介,《儒釋道與內在超越問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77. 湯志鈞編,《章太炎年譜:1868-1918年》,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178. 程益山,《中國古代元氣學說》,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79.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八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180.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十一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1. 馮友蘭,《中哲學史新編 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香港:太平洋圖書,1970年。
18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5年。
184. 馮友蘭,《新理學》,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185. 馮契主編,《哲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186. 黃正雨編,《自然的簫聲:<莊子>》,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7. 黃長著,孫越生、王祖望主編:《歐洲中國學》(China studies in Europe),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年。
188.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民88年。
189. 楊立華,《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190. 楊合鳴,《詩經詞典》,武漢:崇文書局,2012年。
191. 楊春時,《中華美學概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192. 楊春時,《作為第一哲學的美學:存在、現象與審美》,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193. 楊春時,《走向後實踐美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194. 楊家駱主編,《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民67年。
195. 楊恩寰主編,《美學引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年。
196. 楊國榮,《存在的澄明:歷史中的哲學沈思》,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7. 楊國榮,《莊子的思想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
198. 楊婉儀,《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觀點談超越與人性的超越》,臺北:聯經,2017年。
199.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新北:聯經,2018年。
200. 楊儒賓,《道家與古之道術》,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
201.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2016年。
202.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203. 楊儒賓、張再林主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北: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204. 楊儒賓、黃俊傑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民85年。
205.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民82年。
206. 葉朗,《美學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207. 葉朗,《胸中之竹:走向現代之中國美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208. 葉朗,《現代美學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209. 葉朗主編,《現代美學體系》,臺北:書林,民國82年。
210. 葉朗主編,<魏晉南北朝卷 上>,《中國歷代美學文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11.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5年。
212.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213. 董小蕙,《莊子思想之美學意義》,臺北:臺灣學生,民82年。
214. 董治安主編,《詩經詞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
215. 詹石窗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中圖書店,2003年。
216. 詹康,《爭論中的莊子主體論》,臺北:臺灣學生,2014年。
217. 過常寶、劉德廣編,《名家品莊子》,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年。
218. 熊鐵基主編,《中國莊學史,全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219. 聞一多,《神話與詩》,收入朱自清等編《聞一多全集》冊一,,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220. 趙汀陽,《惠此中國:作為一個神性概念的中國》,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
221. 趙敦華,《現代西方哲學新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2年。
222. 趙敦華,《維特根斯坦》,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
223. 趙衛民,《莊子的風神:由蝴蝶之變到氣化》,臺北:聯經,2010年。
224. 趙衛民,《莊子的道:逍遙散人》,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225. 劉文典撰述,《莊子補正》,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
226. 劉志基等編譯,《漢英對照甲骨文今譯類檢》,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227. 劉昭民,《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228.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229. 劉夢溪,《莊子與現代和後現代》,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30.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2004年。
231. 歐崇敬,《中國的知識論史觀》,臺北:洪葉文化,1998年。
232. 蔡璧名,《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臺北:聯經,2018年。
233.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1997年。
234. 蔡麟筆,《莊子創造性的學說與思想》,臺北:臺灣書店,民83年。
235. 蔣孔陽,《蔣孔陽全集 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236. 蔣錫昌撰,《莊子哲學》,收錄於方勇總編《子藏・道家部・莊子卷 第15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237. 鄧曉芒,《哲學的起步》,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238. 鄭峰明,《莊子思想及其藝術精神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6年。
239. 黎惟東,《孟子與莊子的生命價值哲學》,臺北:五南圖書,2020年。
240. 黎惟東,《莊子「保形存神」思想探究》,臺北:五南,2017年。
241. 蕭振邦,《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2009年。
242. 賴錫三,《「莊子」的跨文化編織:自然・氣化・身體》,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9年。
243.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大出版社,民97年。
244.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245. 賴錫三,《道家型的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246.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 卷五》,臺北:聯經,1998年。
247. 錢穆,《國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248. 錢穆,《莊老通辨》,北京:三聯書店,2011年。
249.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卷六》,臺北:聯經,1998年。
250. 韓林合,《虛己以遊世:「莊子」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251.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4年。
252. 嚴靈峰,《老子莊子》,臺北:正中書局,民國76年。
253. 嚴靈峰,《周秦漢魏諸子知見書目》,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254. 嚴靈峰編著,《莊子選註》,臺北:正中書局,1971[民國60]年。
255.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年。
256. 鐘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民國105年。
257. 灌耕編譯,《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收入《走向未來叢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258. 顧頡剛,〈戰國諸子〉,收於《顧頡剛讀書筆記》卷一,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79年。
259. 欒棟,《感性學發微:美學與醜學的合題》,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譯 著(按國名字母順序排序)
1. [奧]恩斯特.馬赫(Ernst Mach)著,李醒民譯,《認識與謬誤》,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2. [奧]弗洛伊德著,高覺敷譯,《精神分析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3. [奧]弗洛伊德著,霍大同譯,《弗洛伊德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4. [德]M.石里克著,李步樓譯,《普通認識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5. [德]奧根.海瑞格(Eugen Herrigel)著,魯宓譯,《箭術與禪心》,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4年。
6. [德]鮑姆嘉通著,簡明譯,《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年。
7. [德]伯特.海寧格(Bert Hellinger)著,葉勁廷譯,《內在之旅:海寧格的獨特靜心》,臺北:海寧格管理顧問,2010年。
8. [德]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 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9. [德]漢斯-格奧爾格.梅勒(Hans-Georg Moeller)、[美]德安博(Paul J. D‘Ambrosio)著,郭鼎瑋譯,《遊心之路:<莊子>與現代西方哲學》,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
10. [德]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三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11. [德]胡塞爾著,倪梁康譯,《現象學的觀念(五篇講座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12. [德]康德著,鄧曉芒譯,《判斷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 [德]康德著,龐景仁譯,《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14. [德]萊辛著,朱光潛譯,《拉奧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15. [德]馬丁.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傑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16. [德]馬克思著,《德意志意識形態》,收錄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7. [德]馬提亞斯.埃科爾特(Matthias Eckoldt)著,王柄燚譯,《大腦與精神簡史:我們如何得知、如何感受、如何思考》,桂林:灕江出版社,2019年。
18. [德]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韋伯作品集III:支配社會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19. [德]尤爾根.哈貝馬斯著,曹衛東譯,《交往行為理論 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0. [法]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眼與心》,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21.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22.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楊大春、張堯均譯,《行為的結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23.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張堯均譯,《行為的結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重印。
24. [法]喬治.巴塔耶著,胡繼華譯,《黑格爾,死亡與獻祭》,收入汪民安主編《色情、耗費與普遍經濟:喬治.巴塔耶文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5. [法]薩特著,陳宣良等譯,《存在與虛無》,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
26. [法]梯利著,葛利譯,《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27. [韓]車柱環,<韓國漢字語辭典之編纂工作>,收錄於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編《第一屆中國域外漢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第1集》,臺北:聯經,民76年。
28. [韓]金白鉉,《莊子哲學中「天人之際」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民75年。
29. [加]查爾斯.泰勒著,程煉譯,《現代性之隱憂》,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30. [美]阿若德.柏林特著,肖雙榮譯,《美學再思考:激進的美學與藝術學論文》,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31. [美]艾蘭(Sarah Allan)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2. [美]愛德華.薩義德著,王宇根譯,《東方學》,北京:三聯書店,19999年。
33. [美]愛蓮心著,周熾成譯,《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34. [美]安東尼奧.R.達馬西奧(Antonio R.Damasio)著、楊紹剛譯,《感受發生的一切:意識產生中的身體和情緒》,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
35. [美]本傑明・史華慈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36. [美]本傑明・史華慈著,王中江編,<中國思想世界的幾個要點>,《思想的跨度與張力:中國思想史論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37. [美]戴維.玻姆著,洪定國、張桂權等譯,《整體性與隱纒序:展捲中的宇宙與意識》,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3年。
38. [美]恩斯特.卡西爾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39. [美]恩斯特.卡西爾著,李琛譯,《人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
40. [美]弗萊德.R. 多邁爾(Dallmayr, Fred R.)著,萬俊人譯,《主體性的黃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41. [美]戈爾茨坦(Goldstein,E. B.)著,張明等譯,《認知心理學:心智、研究與你的生活》,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年。
42. [美]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2006年。
43. [美]馬歇爾.伯曼著,徐大建、張輯譯,《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44. [美]喬治.萊考夫(George Lakoff)、馬克.約翰遜(Mark Johnson)著,李葆嘉、孫曉霞等譯,《肉身哲學:親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戰》一、二冊(Philosophical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北京: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2017年。
45. [美]喬治.桑塔耶納(Santayana, G.)著,楊向榮譯,《美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46. [美]舒爾茨(Schultz, D. P.)等著,葉浩生譯,《現代心理學史 第8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年重印。
47. [美]維拉德-梅歐著,楊富斌譯,《胡塞爾》,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48. [美]亞瑟.丹托著,鄧伯宸譯,《美的濫用》,臺北:立緒文化,民97年。
49. [美]詹姆士.伯尼斯(James P. Byrnes)著,游婷雅譯,《心智、大腦與學習:認識心理及教育相關神經科學研究》,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
50. [日]池田知久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臺北:編譯館,2001年。
51. [日]池田知久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鄭州:中州古籍,2009年。
52.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2017年。
53. [日]九鬼周造,黃錦容,黃文宏等譯,《粹的構造》,臺北:聯經,2014年。
54. [日]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55.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司光、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56. [瑞士]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聯經,2017年。
57.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九札>,收入《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58. [瑞士]卡爾・榮格(Carl G. Jung)著,莊仲黎譯,《榮格論心理類型》,臺北:商周出版,2017年[民國106]。
59. [瑞士]皮亞傑(Jean Piaget)著,李政賢譯,《發生認識論:人類認知與知識建構的發生學原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9年。
60. [瑞士]皮亞傑著,黃道譯,《心理學與認識論》,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民79年。
61. [瑞士]皮亞傑著,尚建新、杜麗燕等譯,《生物學與認識》,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
62. [意]聖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著,呂穆迪譯,《論萬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63. [意]維柯著,朱光潛譯,《新科學》上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
64. [意]詹尼.瓦蒂莫著,李建盛譯,《現代性的終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65. [英]凱文.奧頓奈爾(Kevin O’Donnell)著,王萍麗譯,《黃昏後的契機:後現代主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66. [英]鮑桑葵,張今譯,《美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67. [英]葛瑞漢(Angus C. Graham)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3年。
68. [英]羅素(B. Russell)著,劉福增譯,《哲學問題》,臺北:水牛,2009年。
69. [英]羅素著,何兆武、李約瑟譯,《西方哲學史》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70. [英]瑪麗.道格拉斯,<污染象徵秩序>,收錄於Leffrey C. Alexander、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臺北:立緒出版,1997年。
71. [英]米蘭達.弗里克著,黃珮玲譯,《知識的不正義性》,新北市:八旗文化出版,2019年。
72. [英]齊格蒙.鮑曼著,郇建立、李靜韜譯,《後現代及其缺憾》,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
73. [英]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ng)著,郭兆林、周念縈譯,《圖解時間簡史》,臺北:大塊文化,2012年。
74. [英]維特根斯坦著,湯潮、範光棣譯,《哲學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
75. 艾德金森(Rita L. Atkinson)、史密斯(Edward E. Smith)等著,曾慧敏、劉約蘭等譯,《西爾格德心理學概論》,臺北:桂冠,2002年。
76. 安.韋伯(Ann L. Weber)著,孫丕琳譯,《心理學導論》,臺北:桂冠,1994年。
外文著作(日本按筆畫遞增,其他按字母排序)
1. [日]山口久和著,<テクストの身體化:読書行為史の一素描>,收錄於坂出祥伸先生退休記念論集刊行会編,《中國思想における身體・自然・信仰:坂出祥伸先生退休記念論集》,東京:株式会社東方書店,2004年。
2. [日]中島隆博著,《殘響の中國哲學:言語と政治》,東京:東京大學,2007年。
3. [日]中島隆博著,《莊子:鶏となって時を告げよ》,東京:岩波書店,2009年。
4. [日]石田秀實著,《気のコスモロジー:内部観測する身體》,東京都:岩波書店,2004年。
5. [日]石田秀實著,《氣:流れる身體》,東京都:平河出版社,1987年。
6. [日]池田知久訳,《莊子 下》,東京:株式会社、學習研究社,1986年。
7. [日]池田知久著,《道家思想の新研究:「莊子」を中心として》,東京都:汲古書院,2009年。
8. [日]池田知久著,《老莊思想》,東京: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1996年。
9. [日]西周著,《西周全集》第1卷,東京:宗高書房,1960年。
10. [日]松丸道雄、高嶋謙一編,《甲骨文字字釋綜覽》,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11. [日]信原幸弘著,《心/腦の哲學》,岩波講座哲學05卷,東京:岩波書店,2008年。
12. [日]武內義雄著,《日本における老莊學》,收錄於《武內義雄全集 卷六》,東京:角川書店,1979年。
13. [日]菅孝行著,《身體論:関係を內視する》,東京:れんが書房新社,1983年。
14. [日]福永光司著,《莊子:外篇.雜篇》,東京:朝日新聞社,昭和42年。
15. [日]福永光司著,《莊子》,東京:朝日新聞社,昭和39年。
16. [日]廣松涉著,《身心問題》,東京:青土社,1998年。
17. [日]盧玉起、鄭洪新著,堀池信夫、菅本大二等譯,《中國医學の気:黃帝内経医學の基礎》,東京:谷口書店,1990年。

18. Allinson, Robert E. 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Chapter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19. Bornstein, Robert F. & Joseph M. Masling. (Edit). Empir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Psychoanalytic Unconsciou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8.
20. Dyre, Hart Wilbur. The Engines of Sou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1. Francois, Lyotard Jean. translation from the French by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22. Goldstein, Kurt. Human Nature in the Light of Psychopathology. New York: Schocken Paperback Edition, 1971.
23. Höchsmann, Hyun. On Chuang Tzu. Austrlia, Canada, Maxico, Singapore, Spain, United Kingdom, United States: Wadsworth/Thomson Lesrning, 2001.
24. Kissin, Benjamin.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Programs in the Brain, Psychobiology of Human Behavior, Volume 1. New York: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6.
25. Lakoff. “Embodied Minds and Meaning”, ed, Baumgartner & Payr, Speaking Minds: Interviews with Twenty Eminent Cognitive Scientis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1995.
26.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7. Lukashevich, Stephen. Thus Spake Master Chuang: A Structural Exegesis of Taoist Philosophy. New York, Berne, Frankfurt an Main, Paris: Peter Lang, 1987.
28. Mair, Victor H. Wandering On The Way: Early Taoist Tales And Parables Of Chuang Tzu. NewYork, Toronto, London: Bantam Books, 1994.
29. Malcolm, Norman. Thought and Knowledge: Essays.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7.
30. McCraw, David. Stratifying Zhuangzi Rhyme and Other Quantitative Evidence. Taipei, Taiwan: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2010.
31. Merton, Thomas. The Way Of Chuang Tzu.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1965.
32. 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nsight: Essays in the Rhetoric of Contemporary Criticism. London : Methuen, 1983.
33. Ralph, Ellis. An Ontology of Consciousness. Leight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86.
34. Sorajjakool, Siroj. Do Nothing: Inner Peace for Everyday Living: Reflections on Chuang Tzu’s Philosophy. West Conshohocken, Pennsylvania: Templeton Foundation Press, 2009.
35. Stapp, Henry P. “Quantum Approaches to Consciousness”, Included in Philip David Zelazo, Morris Moscovitch, Evan Thompson. (Edit), Cambridge Handbook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6. Stapp, Henry P. Mind, Matter, and Quantum Mechanics(Third Edition).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009.
37. Stapp, Henry P. Mindful Universe: Quantum Mechanics and the Participating Observer.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011.
38. Velmans, Max. Understanding Consciousness(Seco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39. Wang, Youru. Linguistic Strategies in Daoist Zhuangzi and Chan Buddhism: The other way of speaking.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40. Wu, Kuang-Ming. The Butterfly As Companion: Mediations on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of the CHUANG TZU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期刊單篇論文
中文類(按姓氏筆畫遞增排序)
1. 丁四新,<莊子思想的三大本原及其自然之義>,《人文雜誌》,2020年第2期,頁2-14。
2. 丁為祥,<齊物逍遙與知性知天:孟莊的不同意趣及其互補關係>,《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8卷第3期,頁106-114。
3. 刁生虎,<莊子的語言哲學及表意方式>,《東吳哲學學報》,2005年第12期,頁1-62。
4. 孔德立,<先秦諸子起源說平議>,《孔子學刊》,孔子研究院,2012年刊。
5. 方英敏,<身體美學與身心一元論的成證>,《文藝理論研究》,2020年第1期,頁200-210。
6. 毛洪東、韓璐等,《西周軍隊的武器裝備、兵種與作戰方式》,《華夏文化》,2014年第2期,頁32-34。
7. 王邦雄,<「莊子」心齋「氣」觀念的詮釋問題>,《淡江中文學報》,2006年6月第14期,頁15-31。
8. 王延華,<論顯意識與潛意識的辯證邏輯:以認識的發生學為視角>,《理論月刊》,2012年11月第11期,頁45-48。
9. 王柯平、高艷萍,<莊子寓言思維解析>,《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7月第4期,頁18-26。
10. 王紅、吳戰洪,<「莊子」之「忘」義辨>,《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20年第36卷第1期,頁1-17。
11. 王傳富、湯雪鋒,<荊門郭店一號楚墓>,《文物》,1997年07期,頁35-48。
12. 白奚,<也談「管子」的成書年代與作者>,《中國哲學史》,1997年第4期,頁115-118。
13. 白奚,<孟子非稷下先生辨>,《管子學刊》,1993年第2期,頁42-45。
14. 鄧曦澤,《問題、方法與文獻:<論六家要旨>的啟示》,《現代哲學》,2010年01期,頁121-126。
15. 任立,《談莊子哲學中的認識論問題:以<齊物論>為中心》,《湖南社會科學》,2016年第5期,頁28-31。
16. 成中英,<中國哲學中的知識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29卷第1期,頁5-16。
17. 成素梅,<技能性知識與體知合一的認識論>,《哲學研究》,2011年第6期,頁108-114。
18. 朱立元、王文英,<試論莊子的言意觀>,《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4年第4期,頁170-179。
19. 朱松苗,<論「莊子」中「無知」的三重意蘊及其邏輯進路>,《學術交流》,2018年8月第8期,頁27-32。
20. 朱慶之,<上古漢語「吾」「予/余」等第一人稱代詞在口語中消失的時代>,《中國語文》,2012年第3期,頁195-210。
21. 朱紅,《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的歷時統計分析》,《漢字文化》,2009年第5期,頁46-50。
22. 牟宗三主講,盧雪崑記錄,<莊子「齊物論」講演錄(一)>,《鵝湖月刊》,2002年第27卷第7期總號第319,頁1-10。
23. 何乏筆,<前言:跨文化動態中的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12年第22卷第3期,頁1-3。
24. 何乏筆,<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12年第22卷第4期,頁41-73。
25. 吳忠偉,<「無己」之知與早期道家的「免辱」心理學-以莊子為中心>,《宗教哲學》,2017年9月第81期,頁45-59。
26. 吳根友,<易、莊哲學中「通」的觀念及其當代啟示>,《周易研究》,2012年第3期,頁3-12。
27. 吳根友、黃燕強,<「莊子」「坐忘」非「端坐而忘」>,《哲學研究》,2017年第6期,頁38-45。
28. 吳惠齡,<論莊子、惠施的「知」與「用」:以「齊物」、「歷物」為例>,《鵝湖月刊》,2018年6月第516期,頁41-54。
29. 宋德剛,<莊子懷疑主義的產生和歸宿:由老子到莊子的考察>,《江漢學術》,2016年第35卷第1期,頁97-104。
30. 宋灝(Mathias Obert),<關係、運動、時間—由現象學觀察身體>,《運動文化研究》,2016年第28期,頁45-81。
31. 宋灝,<以《莊子》論身體運動與生活工夫的弔詭:以「庖丁解牛」為例>,《清華學報》,2019年49卷第1期,頁25-47。
32. 宋灝,<逆轉與收回:《莊子》作為一種運動試驗場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12年第22卷第3期,頁69-187。
33. 李若暉,<「遍」與「通」:漢代老學與莊學一瞥>,《學術研究》,2019年第10期,頁32-39。
34. 李家驤,<「呂氏春秋」成書年代新考>,《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頁6-10。
35. 李凱,<從「齊物論」論「至知」看以佛解莊之合理性>,《中州學刊》,2016年4月第4期,頁108-113。
36. 李學勤,<出土文獻與「周易」研究>,《齊魯學刊》,2005年第2期,頁5-9。
37. 李澤厚,<為什麼巫術纔是中國獨特傳統的核心根源?>,《文化縱橫》,2019年第6期。
38. 杜維明,<身體與體知>,《當代》,1989年3月第35期。
39. 沈清松,<身體、隱喻與對話:從「莊子」到「老子中經」的道家靈修與論述>,《哲學與文化》,2018年第45卷第1期,頁125-144。
40. 肖雲恩,<「忘知之知」:試析莊子的「真知」>,《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1卷第3期,頁5-9。
41. 周文華,<論莊子哲學是可知論:莊子認識論初探>,《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4月第37卷,頁457-481。
42. 周甲辰,<得意忘言:作為民族文學鑒賞的一種方法與境界>,《唐都學刊》,2007年第2期,頁112-115。
43. 周杰,<「兩希」文化對基督教誕生的影響略探>,《問哲期刊》(半年刊),新北市:華梵蓮華佛學研究所,2018年6月,第五期,頁95-102。
44. 周杰,<「太一生水」之「水生」與「氣化」的關係探討>,《新亞論叢》(半年刊),香港新亞研究所,2016年第十七期,頁79-89。
45. 周杰,<莊子「美醜同一」的存在基礎:「道」與「氣」>,《江漢學術》,2018年第01期,頁107-112。
46. 周瑾,<「通」的體知:「莊子」思想的身體之維>,《文藝研究》,2008年第5期,頁20-31。
47. 定芳,<語篇隱喻的結構特點與認知功能:以「百喻經」和「莊子」為例>,《外語教學與研究》,2017年49卷第3期,頁335-344。
48. 林明照,<觀看、反思與專凝:「莊子」哲學中的觀視性>,《漢學研究》,2012年第30卷第3期,頁1-37。
49. 林聰舜,<「莊子」無為思想的幾層意義>,《漢學研究》,1993年第11卷第1期。
50. 竺可禎,<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頁15-38。
51. 邱文才,<知的重建:莊子〈齊物論〉探析>,《輔大中研所學刊》,2001年10月第11期,頁1-17。
52. 金石、徐通,<認知語言學創始人George Lakoff教授來校講學>,《北航校報》2004年第628期。
53. 施依吾,<以莊子「知止其所不知」為基礎-論道家面對聖人經典的態度與定位>,《有鳳初鳴年刊》,2006年7月第2期。
54. 施盈佑,<王船山<莊子解>研究-試詮「神-明-知」的觀照型態>,《輔大中研所學刊》,2007年4月第17期,頁113-132。
55. 胡立新,<莊子虛靜認知觀釋解>,《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頁43-51。
56. 范文,<潛意識哲學引論>,《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5月第2期,頁17-23。
57. 范兆蘭、郭秀艷,<內隱學習的抗干擾性特徵研究>,《心理科學》,2002年第25卷第1期,頁108。
58. 修建軍,<「呂氏春秋」成書年代問題辨正>,《管子學刊》,1999年03期,頁69-71。
59. 倪麗菁,<「莊子.齊物論」「知」的哲學>,《輔大中研所學刊》,2003年9月第13期,頁93-108。
60. 夏先培,<先秦第一人稱代詞「余(予)」「朕」「我」「吾」關係初探>,《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2期,頁135-141。
61. 奚彥輝,<心理學的莊子攖寧解>,《心理學探新》,2010年第40卷第5期,頁392-396。
62. 孫世民,<郭象身體思維研究>,《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006年12月第13期,頁21-60。
63. 孫開泰,<稷下學研究(三):孟子與稷下學宮的關係>,《齊魯學刊》,1983年03期,頁53-58。
64. 孫開泰,<稷下學宮的百家爭鳴與相互影響>,《管子學刊》,1987年創刊號,頁21-23。
65. 孫開泰,<稷下學宮創建於齊威王初年考辨>,《管子學刊》,1994年第1期,頁26-28。
66. 馬銀琴,<風、風聲、風刺以及《風》名的出現>,《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頁124-134。
67. 張文江,<「四子」的隱顯和出處:論「莊子」中的一個師生組合>,《上海文化》2018年第9期,頁129-135。
68. 張松輝,<莊子是道、氣和合生物的二元論者>,《湖湘論壇》,2011年第1期,頁116-121。
69. 張浩,<論潛意識或無意識認識>,《東嶽論叢》,2007年7月第4期,頁126-130。
70. 張愛民,<「莊子」在日本的傳播>,《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0卷第2期,頁12-17。
71. 張濤,<論「易傳」的成書與學派歸屬>,《歷史文獻研究》,總第29輯,2010年9月,頁147-158。
72. 曹峰,<近三十年來日本的「莊子」研究>,收錄於方勇主編《諸子學刊 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頁495-506。
73. 畢文勝,<中國先秦時期知識觀分析:基於西方知識論視野>,《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頁106-112。
74. 章啟群,<作為悖論的「『莊子』美學」>,《文藝爭鳴》,2018年第2期,頁68-84。
75. 郭秀艷、崔光成,<內隱學習本質特徵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2002年第25卷第1期,頁43-46,
76. 郭勇健,<心學還是身學?論徐復觀對莊子的誤讀>,《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頁109-118。
77. 郭鋒航,<笛卡爾哲學的懷疑精神及其二論特徵>,《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5卷第3期,頁25-29。
78. 陳少明,<「庖丁解牛」申論>,《哲學研究》,2016年11月,頁54-61。
79. 陳向群,<量子力學視角下的三種意識解釋>,《哲學動態》2016年第10期,頁99-105。
80. 陳奇猷,<「呂氏春秋」成書的年代與書名的確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年05期,頁103-104。
81. 陳思、萬小龍,<量子視域:意識研究的新進路>,《自然辨證法通訊》,2014年第36卷第3期,頁1-5。
82. 陳政揚,<以「知」與「真知」的分析為核心:論莊子由「忘」達「道」的境界工夫>,《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民國102年第47卷第1期,頁33-51。
83. 陳政揚,<論莊子與張載的「氣」概念>,《東吳哲學學報》,2005年第12期,頁127-166。
84. 陳紅映,<先秦諸起源新探>,《思想戰線》,1983年第06期,頁33-40。
85. 陳鼓應,<「易傳・繫辭」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兼論「易傳」乃道家系統之作>,《哲學研究》,1989年01期,頁34-42。
86. 陳鼓應,<「莊子」內篇的心學(上)>,《哲學研究》,2009年第2期,頁25-35。
87. 陳鼓應,<「莊子」內篇的心學(下)>,《哲學研究》,2009年3月第3期,頁51-59。
88. 陳鼓應,<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從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四經」說起>,《管子學刊》,1995年第2期,頁54-58。
89. 陳鼓應,<老學先於孔學:先秦學術發展順序倒置之檢討>,《哲學研究》,1988年第9期,頁40-48。
90. 陳鼓應,<莊子認識系統的特色>,《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2期,頁19-26。
91. 陳鼓應,<論道與物的關係問題(上):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哲學動態》,2005年第7期,頁55-64。
92. 陳嘉明,<「理解」的知識論>,《哲學動態》,2016年第11期,頁69-75。
93.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1936年第20期,頁81-87。
94. 陳語、趙鑫、黃俊紅、陳思佚、周仁來,<正念冥想對情緒的調節作用:理論與神經機制>,《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第19卷10期,頁1502-1510。
95. 陳麗桂,<「道」的異稱及其義涵衍化:「一」與「亙」>,《成大中文學報》,2014年9月,第四十六期,頁16-31。
96. 陳贇,<從「是非之知」到「莫若以明」:認識過程由「知」到「德」的昇進:以「莊子‧齊物論」為中心>,《天津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頁40-46。
97. 陸欽,<「莊子」在日本」>,《社會科學戰線》,1982年第01期,頁163。
98. 髙利民,<莊子無用之用的另一種解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頁105-112。
99. 黃戀迪,<說「我」:淺析第一人稱代詞「我」的歷史演變與發展>,《文教資料》,2019年第6期,頁13-15。
100. 復光,<「身體」辯證>,《江海學刊》,2004年第2期,頁5-11。
101. 馮耀明,<魚樂、真知與渾沌:濠梁之辯的邏輯分析>,《邏輯學研究》,2017年第10卷第4期,頁52-74。
102. 黃克劍,<「莊子」卮言考辨>,《東南學術》,2018年第3期,頁182-191。
103. 黃梓根,<莊子的真知>,《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1卷第4期,頁137-140。
104. 楊志良,周穎等,<無意識認知的探索>,《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第卷第3期,頁161-165。
105. 楊志良、葉閣蔚,<內隱學習「三高」特徵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1993年第16卷第8期,頁138-144。
106. 楊春時,<應該建立什麼樣的「有人美學」:與李澤厚先生商榷>,《社會科學文摘》,2020年第7期,頁29-31。
107. 楊海文,<庖丁如何解牛?>,《社會科學論壇》,2012年第12期,頁153-159。
108. 楊祖漢,<論莊子的知與無知>,《鵝湖月刊》,2006年第32卷第1期,頁24-32。
109. 楊國榮,<「莊子」哲學中的名於言>,《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頁38-49。
110. 楊國榮,<「莊子」哲學中的個體與自我>,《哲學研究》,2005年第12期,頁44-46。
111. 楊國榮,<道與存在之序:「莊子」哲學的一個視域>,《哲學研究》,2006年第9期,頁48-55。
112. 楊國榮,<體道與成:「莊子」視域中的真人與真知>,《文史哲》,2006年第5期,頁125-135。
113.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2007年第25卷1期,頁247-281。
114. 綉亭,<「莊子」內篇「知」的內涵探析>,《玄奘人文學報》,2010年7月第10期,頁53-58。
115. 葉福翔,<「周易」思想綜合分析:兼論「周易」成書年代及作者>,《周易研究》,1995年04期,頁5-14。
116. 葛平平,<漢譯佛經與漢語詞「思想」的來源及其演變>,《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03期,頁90-95。
117. 葛浩南,<荘子的哲學虛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8年第18卷第4期,頁59-70。
118. 詹康,<莊子的德>,《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11月第6期,頁9-33。
119. 賈克防,<笛卡爾心物二元論與可設想論證>,《哲學研究》,2019年第3期,頁101-107。
120. 趙年蓀,<關於「呂氏春秋」成書年代之我見>,《蘇州大學學報》,1987年03期,頁122-125。
121. 劉光勝,<帛書「易傳」成書問題新探>,《遼寧師範大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1月第32卷第1期,頁113-116。
122. 劉再復,<論文學的主體性>,《文學評論》,1985年第06期,頁11-26。
123. 劉成紀,<論中國先秦哲學的技術認知與「巨匠」觀念>,《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頁20-28。
124. 劉延剛、潘昱洲等,<「易傳」的成書年代與作者新說>,《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頁17-24。
125. 劉建平,<「莊子」美學的「悖論」及其反思:與章啟群先生商榷>,《社會科學評價》,2019年第1期,頁106-115。
126. 劉書剛,<天人之分與莊子對「知」之限閾的反思>,《天中學刊》,2019年第34卷第2期,頁31-37。
127. 劉海,<穿越話語迷霧的身體性:莊子哲學的身體之維>,《船山學刊》,2011年第1期,頁97-100。
128. 劉新華,<今本「易傳」成書新說>,《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2010年,頁22-39。
129. 劉新華,<從數字卦和卦象看「周易」的成書>,《周易研究》,2009年04期,頁39-48。
130. 劉滄龍,<自然與自由:莊子的主體與氣>,《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016年第35期,頁1-35。
131. 劉滄龍,<身體、隱喻與轉化的力量-論莊子的兩種身體、兩種思維>,《清華學報》,2014年第44卷第2期,頁85-213。
132. 劉榮錦,<莊子認識論和相關學說新探>,《新亞學報》,2019年8月第36卷,頁1-47。
133. 劉靜芳,<中國傳統知論的特點>,《哲學研究》,2016年第5期。
134. 蔡英俊,<「自然」、「山水」與「風景」:概念的比較分析>,《清華中文學報》,2017年第18期,頁101-147。
135. 蔡英俊,<「自然」概念的發展及其意義的轉換>,《政大中文學報》,2017年第27期,頁9-43。
136. 蔡德貴,<莊子與齊文化>,《文史哲》,1996年5期,頁10-15。
137. 蔡德貴,<再論莊子與齊文化>,《東嶽論叢》,2003年第24卷第6期,頁77-83。
138. 蔡錦昌,<知擇與致知:兩種中國古代的知識論>,《哲學論集》,2011年7月第44期。
139. 鄭開,<道家心性論研究>,《哲學研究》,2003年第8期,頁80-86。
140. 蕭振邦,<「莊子」有美學嗎?重構「莊子」美學>,《鵝湖學志》,2001年12月第47期,頁2-40。
141. 蕭裕民,<論「莊子」所論之「物」包含「人」:兼論「形而上」的兩個層次>,《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007年第十四期,頁175-209。
142. 賴錫三,<「莊子」「即物而道」的身體現象學解讀>,《中正漢學研究》,2013年12月第2期,頁91-135。
143. 賴錫三,<神話・變形・冥契・隱喻:老莊的肉身之道與隱喻之道>,《臺大中文學報》,2010年12月第33期,頁1-44。
144. 閻嘉,<21世紀西方文學理路和批評的走向與問題>,《文藝理論研究》,2007年第1期,頁90-96。
145. 韓旭,<「楚辭・遠遊」文本所見「玄武」「文昌」星官信仰考源>,《浙江學刊》,2019年第3期,頁215-222。
146. 簡光明,<近二十年臺灣的莊學研究>,《諸子學刊 第三輯》,收錄於方勇主編《諸子學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頁435-465。
147. 聶珍釗,<論人的認知與意識>,《浙江社會科學》,2020年第10期,頁91-100。
148. 顏世安,<論莊子思想中「道」與「行」的關係>,《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1期,頁51-57。
149. 羅雙,<莊子美學非悖論:為莊子美學的合法性辯護>,《中國文化研究》,2020年第2期,頁102-111。
150. 龐樸,<解牛之解>,《學術月刊》,1994年第3期,頁11-20。
151. 饒宗頤,<四方風新義>,《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4期,頁67-72。
152. 龔卓軍,<庖丁之手:身體思維與感覺邏輯>,《中國語文論譯叢刊》,2007年第21輯,頁31-52。
153. 龔卓軍,<庖丁手藝與生命政治:評介葛浩南「荘子的哲學虛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8年第18卷第4期,頁79-99。
154. 龔卓軍,<從經驗描述到無限親近?關於「氣」與自身身體感的畢來德詭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12年第22卷第3期,頁159-167。
155. 龔樂群,<莊子的宇宙觀>,《恆毅月刊》,民國60年第20卷第6期,頁29-31。
156. [德]畢來德,<關於西方莊學的幾點反思>,收錄於方勇主編《諸子學刊 第三輯》,2009年12月,頁507-515。
157. [法]樂唯(Jean Levi)著,宋剛譯,<無限親近與幾乎當下:簡評畢來德兩部「莊子」研究>,《中正漢學》,2014年12月第二期,頁379-399。
158. [韓]崔基勛,<從「愚」到「明」的道家「知」之指向>,《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4卷第3期,頁61-67。
159. [韓]崔基勛,<論莊子的知與樂:以「濠梁之辯」的為中心>,《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19年第39卷第4期,頁34-38。
160. [韓]姜聲調,<韓國「莊學研究」之簡介>,《書目季刊》,2009年第43卷第1期,頁77-79。
161. [韓]金白鉉,《21世紀「新子學」與新道學的研究課題》,《諸子學刊 第九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頁257-267。
162. [韓國]金炫秀,<現代韓國的莊子研究動向>,收錄於方勇主編《諸子學刊 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頁483-493。
163. [韓國]樸素晶,<韓國「莊子」研究:回顧與反思>,收錄於方勇主編《諸子學刊 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頁467-482。
164. [美]艾斯克・簡・莫卡德著,梁燕華譯,<論「莊子」中的「聖知」與「齊一」>,《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32卷第2期,頁17-22。
165. [美]安樂哲(Rogert Ames)著,陳霞、劉燕譯,<古典中國哲學中身體的意義>,《世界哲學》,2006年第5期,頁49-60。
166. [美]安樂哲著,崔雅琴譯,<莊子之「知」:「知—樂」於濠上>,《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11月第6期,頁9-20。
167.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王輝譯,<身體美學與中國哲學:以具身化的道家哲學為例>,《江海學刊》,2016年第4期,頁41-47。
168. [美]任博克著,王玉彬譯,<論玄知:道家的樸>,《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31卷第5期,頁29-37。
169. [美]司馬黛蘭,<「莊子」中關於身體的諸概念>,《中國哲學史》,2013年第1期,頁45-52。
170. [日]池田知久,<戰後日本的先秦道家研究>,《中國哲學史研究》,1987年第2期,頁74-82。
171. [日]武內義雄著,連清吉譯,<日本的老莊學>,《鵝湖月刊》,1991年第17卷第1期,頁41-45。
外文類(按字母排序)
1. [日]小関彩子,<生命の一元論>,《環境と健康》,2001年第24期,頁59-67。
2. [日]石田秀實,<身體である私と他者:「莊子」と「他なるもの」>,《日本中國學會會報》,第58集,2006年,頁1-17。

3. Allinson, Robert E. “On the Question of Relativism in the Chuang-tzu,”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989,39(01). pp.13-26.
4. Atas, Anne & Nathan Faivre. “Nonconscious Learning From Crowded Sequenc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4, 25(1). pp.113-119.
5. Chase, Philip N. and Anne C. Watson. “Unconscious Cognition and Behaviorism,” The Journal of Mind and Behavior, 2004,25(02). pp.145-159.
6. Graham, A. C. “A Neglected Pre-Han Philosophical Text: Ho Kuan Tzu,”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n behalf of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1989,52(3). pp.497-532.
7. Hassin, Ran R. “Yes It Can: On the Functional Abilities of the Human Unconsciou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8(2). pp.195-207.
8. Hayles, N Katherine. “Cognition Everywhere: The Rise of the Cognitive Nonconscious and the Costs of Consciousness,” New Literary History, 2014, 45(2), Interpretation and its Rivals (SPRING 2014). pp.190-220.
9. Hayles, N Katherine. “Greg Egan's Quarantine and Teranesia: Contributions to the Millennial Reassessment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gnitive Nonconscious,”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2015, 42(1). pp.56-77.
10. Legge, Russel D. “Chuang Tzu and the Free Man, ”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979,29(01). pp.11-20.
11. Luo Hao, Jing-Tian Ni, Lin Chen, etc. “Opposite Patterns of Hemisphere Dominance for Early Auditory Processing of Lexical Tones and Consona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ol. 103, No. 51, 2006(19). pp.19558-19563.
12. Major, John S. “The Efficacy of Uselessness: A Chuang-tzu Motif,”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979,25(03). pp.265-279.
13. Parkes, Graham. “The Wandering Dance: Chuang Tzu and Zarathustra, ” 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983,33(3) . pp.235-250.
14. Russell B. “Goodman. Skepticism and Realism in the Chuang Tzu,”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985,35(3). pp.231-237.
15. Spuirelr, Reber P. J. “Encapsulation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in Sequence Learning,” Joum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998, 10(2). pp.667-668.
16. Yang Haiyang, Amitava Chattopadhyay, Kuangjie Zhang and Darren W. Dahl. “Unconscious creativity: When Can Unconscious Thought Outperform Conscious Thought?”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12,42(4). pp.573-581.
17. Zhong Chen-Bo, Ap Dijksterhuis and Adam D. Galinsky. “The Merits of Unconscious Thought in Creativity, ”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19(9). pp.912-918.

碩博論文及網路質料
1. 朱新林,《<淮南子>與先秦諸子傳承考》,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2. 肖妹,《知與真知:<莊子>認識論研究》,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16年。
3. 周蓉,《論<莊子>之「忘」》,湘潭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4. 姚耶男,《<莊子>「忘」的哲學》,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8年。
5. 郭吉軍,《思與忘:朝向<莊子>的「詩之途」與「美之境」》,西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6. 童永生,《中國岩畫中的原始農業文化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
7. 楊曉波,《論知與道:我們怎樣道知與知「道」》,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8. 廖昱瑋,《<莊子‧內篇>的認知與實踐研究》,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9. 鄭鈞瑋,《<莊子>知識論研究》,臺灣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
10. 曹銀晶,《老子其人及其書:梅廣先生談訪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4年6曰6日),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283,瀏覽日期:2019年1月4日。
11. 「儺戲,百度百科,網址: https://baike.baidu.com/item/儺戲/828672?fr=aladdin,瀏覽日期:2020年1月28日。
12. 林忠軍,<周易概說>,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網址:http://zhouyi.sdu.edu.cn/index/zygs/zygs.htm,瀏覽日期:2021年1月14日。
13. 百度百科,詞條「狗」,https://baike.baidu.com/item/狗/85474,瀏覽日期:2021年6月。
14. McFarlane, Thomas J. “Integral Science: Toward a Comprehensive Science of Inner and Outer Experience,” http//www.integralscience.org,瀏覽日期:2021年6月12日。
15. McFarlane, Thomas J. “Quantum Physics, Depth Psychology, and Beyond,” http//www.integralscience.org,瀏覽日期:2021年6月8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