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復魅:臺灣後殖民書寫的野蠻論述與文明批判
作者:李時雍
作者(外文):Su-Yon Lee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梅家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野蠻文明歷史書寫後殖民書寫原住民話語復魅barbarismcivilizationhistorical writingpost-colonial writingindigenousdiscoursere-enchant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本論文關注臺灣歷史與文學文本中「野蠻」一詞概念遞變的系譜,尤其置諸殖民現代性情境下與所謂「文明」呈現的對峙。野蠻的指稱,伴隨外來者的視線,成為帝國藉以迻譯、區分他者,排除或治理的話語政治;而歷經清治、日治被視為「化外」、「蕃地」的臺灣,既呈現與東亞殖民主義接觸的問題性,也帶來具體的戰爭、文化衝突。1914年藉軍警部隊強勢鎮壓的「太魯閣戰爭」可視為日治前期立基於文明征服野蠻的「理蕃」政策,與臺灣原住民衝突的小結;此後雖轉以文明開化的治理形式,實則隱抑的矛盾,最終導致1930年霧社事件。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描繪的歷史天使,以背對過去、襲捲進未來之姿,質疑著現代名之「進步」的風暴,他疑問歷史是統治者的歷史,「沒有一座文明的豐碑不同時也是一份野蠻暴力的實錄」;沿此,重新追問「野蠻」,不僅為指出「文明」的自我辨識、經常立基將他者銘刻野蠻的歷史過程,同時欲指出其與野蠻暴力的毗鄰,即文明內蘊的野蠻性。反思「野蠻」遂也觸及傅柯(Michel Foucault)指出的話語形構(discursive formation)問題。對文學藝術而言,更重要的是,創作者如何以書寫,重新爭議統治者銘寫的記錄,亦即思考殖民歷史的從屬者(the subaltern)如何可能發聲?
在這部論文中,將聚焦幾個歷史事件環節,包括1914年太魯閣戰爭,1930至1931年賽德克族以傳統儀式起事反抗日殖民者的霧社事件,隨之遺族遭致鎮壓、屠殺與移住川中島,1942年日本因應太平洋戰事而徵募原住民高砂義勇軍前進南洋,以及戰後蘭嶼延續殖民體制而陷於被犧牲地位,引爆為1988年達悟族人發動第一場反核廢料貯存場的抗爭運動。這幾個相互鑲嵌的歷史時空,呈現二十世紀臺灣所歷經接觸地帶(contact zone)上,語言以至文化慣習等交混或隔閡、野蠻與文明的重要論題;而偌多再現事件的文本,呈顯差異的歷史認識與意識形態,其立即或遲延的回應,本身內涵了複雜的問題性。論及的作者主要含括歷史研究者與小說家,後殖民作者、原住民作家、生態書寫者等,他們共同呈現一種面對盤踞的現代性啟蒙思維的反思,進而分別以復返傳統性、迷魅、神話、另類歷史等,形成本論文嘗試指出與現代理性祛魅相對的復魅(re-enchantment)之姿,復返與自然、土地連繫的嶄新野蠻思維,呈現諸樣的歷史。
This dissertation concentrates on the discourse of the term "barbarism" retrospectivel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and how the meaning of this word transfers, is recognized, is narrated, and established. Barbarism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s an antonym to civilization, and long associated with its history of being suppressed, conquered, or eliminated. As Walter Benjamin once indicated in 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ere has never been a document of culture, which is not simultaneously one of barbarism.” The relations between barbarism and civilization is always complex and dialectical.
Taiwan has endured a complex historical progression, and its documents of civilization have been repeatedly established on governed and domesticated barbarism. Throughout its history, civilization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colonialism or even war. This is what Walter Benjamin indicated, we should reconsider the linear history with its idea of progress, and rethink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imitive and progress,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rship (1895-1945), the colonists brought modern progress to Taiwan. The governing knowledge wa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anthropology, botany, museology, and modern literature. This colonial “database of natural history” (自然史資料庫, Wu Ming-Yi’s words), paradoxically, provides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references to researchers nowadays. Base on this, the dissertation especially focuses on the conflicts caused by colonialism and the aboriginal tribe such as Truku War (太魯閣事件, 1914), Wushe Incident (霧社事件, 1930), Takasago Volunteers (高砂義勇軍, 1942), and the post-war Lanyu (蘭嶼, 1988).
In the 1980s-1990s, numerous discussions of post-colonial criticism were introduced to Taiwan. Taiwanese novelists like Wu He (舞鶴), Shih Shu-Ching (施叔青), Syaman Rapongan (夏曼.藍波安), use literature forms such as post-colonial text and auto-ethnographic expression to continue to debate the boundaries between civilization and barbarism. These novelists condemned the violence of modernity through their works and tried to reverse barbarism as learning of critical thinking. This dissertation brings out how the concept of barbarism is represented in the text of colonial modernity by tracing back to historic periods and how the term is used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narrations.
外文部分

Benjamin, Walter. Illuminations: Essays and Reflections. Ed. Hannah Arendt. Trans. Harry Zoh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9.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Fredric Jameson. “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Social Text. no. 15 (Autumn, 1986), pp. 65-88.
Gayatri C. Spivak.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 in C. Nelson and L. Grossberg (eds.).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 271-313. 邱彥彬、李翠芬譯,〈從屬階級能發言嗎?〉,《中外文學》第24卷第6期,1995年11月,頁94-123。
Williams, Raymond.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中文部分

作家作品
大鹿卓著,蔡建鑫譯,〈野蠻人〉,收入王德威、黃英哲主編,《華麗島的冒險》,臺北:麥田,2010,頁75-121。
巴代,《暗礁》,新北市:印刻,2015。
王威智,《我的不肖老父》,新北市:東村出版,2012。
瓦歷斯.諾幹,〈Atayal(爭戰1896~1930)〉,網址:http://walisnokan.blogspot.com/p/atayal18961930.html,2019年4月11日最後瀏覽。
瓦歷斯.諾幹,《伊能再踏查》,臺中:晨星,1999。
瓦歷斯.諾幹,《城市殘酷》,臺北:南方家園,2013。
瓦歷斯.諾幹,《番人之眼》,臺中:晨星,1999。
瓦歷斯.諾幹,《戰爭殘酷》,新北市:印刻,2014。
瓦歷斯.諾幹〔柳翱〕,《永遠的部落:泰雅筆記》,臺中:晨星,1990。
朱和之,《樂土》,臺北:聯經,2016。
何英傑,《後山地圖》(劇本),臺北:秀威,2012。
何英傑,《後山地圖》,臺北縣:遠景,2006。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臺北:麥田,2015。
吳新榮,〈霧社出草歌〉,收入《吳新榮全集——震瀛詩集》,臺北:遠景,1981年。
坂口䙥子著,蔡建鑫譯,〈番婦羅婆的故事〉,收入王德威、黃英哲主編,《華麗島的冒險》,臺北:麥田,2010,頁176-208。
李永熾,《不屈的山嶽——霧社事件》,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77。
拓拔斯.塔瑪匹瑪,《蘭嶼行醫記》,臺中:晨星,2002。
邱若龍,《漫畫.巴萊:台灣第一部霧社事件歷史漫畫》,臺北:遠流,2011。
施叔青,《三世人》,臺北:時報,2010。
施叔青,《行過洛津》,臺北:時報,2003。
施叔青,《風前塵埃》,臺北:時報,2008。
施叔青,《驅魔》,臺北:聯合文學,2005。
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的神話》,臺中:晨星,1992。
夏曼.藍波安,《大海之眼 Mata nu Wawa》,新北市:印刻,2018。
夏曼.藍波安,《大海浮夢》,臺北:聯經,2014。
夏曼.藍波安,《安洛米恩之死》,新北市:印刻,2015。
夏曼.藍波安,《老海人》,臺北縣:印刻,2009。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臺北:聯合文學,1997。
夏曼.藍波安,《海洋的記憶》,臺北:聯合文學,2002。
夏曼.藍波安,《航海家的臉》,臺北縣:印刻,2007。
夏曼.藍波安,《黑色的翅膀》,臺北:聯經,2009。
高俊宏,《橫斷記:臺灣山林戰爭、帝國與影像》,新北市:遠足文化,2017。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卷8〕:遍地紅.婚變》,臺北:文經社,1998。
陳千武,《活著回來》,臺中:晨星,1999。
陳千武,《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臺中:熱點文化,1984。
陳渠川,《霧社事件》,臺北:地球出版社,1977。
虛谷,〈敵人〉,《臺灣新民報》,1931年1月1日,第21版。
黃春明,《等待一朵花的名字》,臺北:聯合文學,2009。
楊南郡、徐如林,《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臺北:農委會林務局,2016。
楊南郡、徐如林,《尋訪月亮的腳印》,臺中:晨星,2016。
楊南郡、徐如林,《與子偕行》,臺中:晨星,2016。
廖鴻基,《大島小島》,臺北:有鹿文化,2015。
舞鶴,《思索阿邦.卡露斯》,臺北:麥田,2002。
舞鶴,《餘生》,臺北:麥田,2000。
蔡政良,《從都蘭到新幾內亞》,臺北:玉山社,2011。
鄧相揚,《風中緋櫻——霧社事件真相及花岡初子的故事》,臺北:玉山社,2000。
鄧相揚,《霧社事件》,臺北:玉山社,1998。
賴和〔安都生〕,〈南國哀歌〉,《臺灣新民報》,1931年4月25日、5月2日,第11版。
鍾肇政,《川中島》,臺北:蘭亭書店,1985。
鍾肇政,《戰火》,臺北:蘭亭書店,1985。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7》,桃園:桃縣文化,2000。
關曉榮,〈一個蘭嶼,能掩埋多少「國家機密」?〉,《人間》,第26期,1987年12月,頁90-111。
關曉榮,〈文明,在仄窄的樊籠中潰決⋯⋯〉,《人間》,第20期,1987年6月,頁86-101。
關曉榮,〈被現代醫療福祉遺棄的蘭嶼〉,《人間》,第30期,1988年4月,頁18-39。
關曉榮,〈漢化主義下的蘭嶼教育〉,《人間》,第28期,1988年2月,頁126-140。
關曉榮,〈觀光暴行下的蘭嶼〉,《人間》,第24期,1987年10月,頁128-141。
關曉榮,《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三冊),臺北:時報文化,1994。
關曉榮,《蘭嶼報告1987-2007》,臺北:人間,2007。

紀錄片、電影
比令.亞布,《霧社.川中島》,2013。
邱若龍,《Gaya——1930年的霧社事件與賽德克族》,1998。
胡台麗,《蘭嶼觀點》,1993年。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黃色罐頭與我》,2012,網路連結: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黃色罐頭與我,2019年7月24日最後瀏覽。
湯湘竹,《餘生》,2012。
魏德聖,《賽德克.巴萊》,2011。

報紙
臺灣日日新報,〈佐久間總督負傷〉,《臺灣日日新報》,1914年6月30日,第2版。
臺灣日日新報,〈總督受傷〉,《臺灣日日新報》,1914年7月1日,第5版。
臺灣日日新報,〈佐久間伯薨〉,《臺灣日日新報》,1915年8月7日,第5版。
臺灣日日新報,〈蕃婦溪流に落ち/行方不明となる〉,《臺灣日日新報》,1938年9月29日,第7版。

專書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2011。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2017。
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臺北:心靈工坊,2005。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臺灣文獻館,2002。
白舒榮,《以筆為劍書青史:作家施叔青》,新北市:遠景,2012。
白睿文(Michael Berry)著,李美豔、陳湘陽、潘華琴、孔令謙譯,《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A History of Pain: Trauma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臺北:麥田,2016。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何磊譯,《戰爭的框架》(Frames of War),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
朱惠足,《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臺北:麥田,2017。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臺北:麥田,1993。
米歇爾.傅科(Michel Foucault)著,洪維信譯,《外邊思維》(La pensée du dehors),臺北:行人,2003。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何英傑主編,《丹大札記》,臺北:臺大登山社,1991。
余光弘、董森永合著,《雅美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吳明益,《臺灣自然寫作選》,臺北:二魚文化,2003。
吳明益,《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Book 1》,新北市:夏日出版,2012。
李育霖,《擬造新地球:當代臺灣自然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La Pensée sauvage),臺北:聯經,1989。
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2014。
周蕾(Rey Chow)著、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Primitive passions: Visuality, Sexuality, Ethn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臺北:遠流,2001。
松田京子著,周俊宇譯,《帝國的思考:日本帝國對臺灣原住民的知識支配》,新北市:衛城,2019。
林芳玫,《永遠在他方: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臺北:開學文化,2017。
邱雅芳,《帝國浮夢: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新北市:聯經,2017。
阿岡本(Giorgio Agamben)著,薛熙平譯,《例外狀態》(Stato di eccezione),臺北:麥田,2010。
阿岡本〔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著,吳冠軍譯,《神聖人:至高權力與赤裸生命》(Homo Sacer: Il potere sovrano e la vita nuda),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
胡台麗,《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臺北:聯經,2003。
胡台麗,《燃燒憂鬱》,臺北:張老師文化,1991。
徐如林,《連峰縱走——楊南郡的傳奇一生》,臺中:晨星,2017。
柴辻誠太郎,《太魯閣蕃討伐寫真帖》,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5。黃育智譯,南港山文史工作室,2016。
海老原興(耕平),《霧社討伐寫真帖》,臺北:共進商會,1931。黃育智譯,南港山文史工作室,2017。
荊子馨(Leo T. S. Ching)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臺北:麥田,2006。
高嘉勵,《書寫熱帶島嶼:帝國、旅行與想像》,臺中:晨星,2016。
高橋哲哉,李依真譯,《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臺北:聯經,2014。
康培德,《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臺北:聯經,2016。
郭明正,《又見真相:賽德克族與霧社事件》,臺北:遠流,2012。
陳偉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森丑之助著,楊南郡譯註,《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臺北:遠流,2000。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8。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新北市:立緒,1999。
楊南郡,《合歡越嶺古道調查與整修研究報告》,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委託調查,1986。
楊南郡譯註,《台灣百年花火:清末日初台灣探險踏查實錄》,臺北:玉山社,2002。
楊南郡譯註,《台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臺北:南天,2005。
楊翠,《少數說話:台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域》,臺北:玉山社,2018。
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著,林徐達、梁永安譯,《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Returns: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苗栗縣:桂冠,2017。
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著、Kolas Yotaka譯,《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苗栗:桂冠,2019。
瑪麗.路易斯.普拉特(Mary Louise Pratt)著,方傑、方宸譯,《帝國之眼:旅行書寫與文化互化》(Imperial Eyes: Travel and Transculturation),江蘇:譯林出版社,2017。
劉禾著,楊立華等譯,《帝國的話語政治:從近代中西衝突看現代世界秩序的形成》(The Clash of Empires: The Invention of China in Modern World Making),北京:三聯書店,2009。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2006。
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劉紀惠,《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2004。
劉紀蕙《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
蔡明德,《人間現場:八0年代紀實攝影》,臺北:南方家園,2016。
戴國煇編著、魏廷朝譯,《臺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與資料(上、下冊)》,臺北縣:國史館,2002。
謝世忠,《認同的汙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1987。
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的探察》,新北市:印刻,2013。
藤井志津枝,《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1997。

期刊論文
田騏嘉,〈從「巴丹文化圈」到「帝國版圖圈」的蘭嶼〉,《師大台灣史學報》,第9期,2016年12月,頁171-218。
朱惠足,〈兩個歸島書寫:夏曼.藍波安(蘭嶼)與崎山多美(西表島)〉,《中外文學》,第38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133-167。
朴美貞(Mijung Park)、梁明心(Myungsim Yang),〈淺析霍米巴巴的混雜性和基於文化翻譯理論的多元文化翻譯〉,《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5期,2015年5月,頁57-72。
吳亦昕,〈從「南洋」照見自己——論陳千武「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系列小說〉,《新地文學》,第8期,2009年6月,頁278-290。
吳秉聰,〈佐久間左馬太總督之前期理蕃〉,《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6期,2007年12月,頁75-118。
李亦園,〈Anito的社會功能——雅美族靈魂信仰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10期,1960年9月,頁41-55。
李育霖,〈川中島的歷史:論舞鶴《餘生》中的時間與內蘊倫理〉,《文化研究》,第16期,2013年3月,頁7-46。
李政亮,〈帝國、殖民與展示:以1903年日本勸業博覽會「學術人類館事件」為例〉,《博物館學季刊》,第20卷第2期,2006年4月,頁31-46。
沈國威,〈「野蠻」考源〉,《東亞觀念史集刊》,第3期,2012年12月,頁383-403。
沈曼菱,〈歷史的寄存:施叔青《三世人》中的身/物〉,《文史台灣學報》,第6期,2013年6月1日,頁101-124。
周婉窈,〈「莎勇之鐘」的故事及其周邊波瀾〉,《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2003,頁13-31。
周婉窈,〈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台灣風物》,第65卷第2期,2015年6月,頁23-89。
周婉窈,〈試論戰後台灣關於霧社事件的詮釋〉,《台灣風物》,第60卷第3期,2010年9月,頁11-57。
松永正義著,陳明台譯,〈戰爭的記憶——閱讀陳千武〉,《新地文學》,第8期,2009年6月,頁256-270。
林克明、黃惠禎,〈(給)永恆的讀者與寫者:黃春明〈戰士,乾杯!〉三種文本的互文分析〉,《台灣文學學報》,第17期,2010年12月,頁99-132。
近藤正己,〈「殖民地戰爭」與在臺日本軍隊〉,《歷史臺灣》,第11期,2016年5月,頁5-34。
邱珮萱,〈凝視翻轉:夏曼.藍波安重構島嶼符碼的生命書寫〉,《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11卷第4期,2017年12月,頁47-62。
邱貴芬,〈紀錄片/奇觀/文化異質:以《蘭嶼觀點》與《私角落》為例〉,《中外文學》,第32卷第11期,2004年4月,頁123-140。
胡台麗,〈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臺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1期,1991年9月,頁183-208。
郝譽翔,〈孤獨的救續之地——論夏曼.藍波安的海洋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第17期,2010年6月,頁181-198。
張寶云,〈論夏曼.藍波安的散文語言修辭特徵及其效能——以《冷海情深》、《海浪的記憶》為例〉,《人文研究學報》,第51卷第1期,2017年4月,頁109-128。
許俊雅,〈記憶與認同:台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台灣文學館研究學報》,第2期,2006年4月,頁1-35。
許雅筑,〈傳統與現代——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的地誌書寫與對話〉,《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6期,2008年4月,頁103-128。
郭力昕,〈人道主義攝影的感性化與政治化:閱讀1980年代關於蘭嶼的兩部紀實攝影經典〉,《文化研究》,第6期,2008年3月,頁9-42。
郭明正,〈電影與族群文化接觸的詮釋議題——以《賽德克.巴萊》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3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187-197。
陳伯軒,〈成為達悟/人——夏曼.藍波安作品中部落技藝實踐與身體知覺開展〉,《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2期,2016年4月,頁233-256。
陳芷凡,〈戰爭與集體暴力:高砂義勇隊形象的文學再現與建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6期,2018年4月,頁157-184。
陳建忠,〈部落文化重建與文學生產〉,《靜宜人文學報》,第18期,2003年7月,頁193-208。
曾秀萍,〈一則弔詭的台灣寓言——《風前塵埃》的灣生書寫、敘事策略與日本情結〉,《台灣文學學報》,第26期,2015年6月,頁153-189。
黃冠閔,〈舞鶴:風景餘生〉,《藝術觀點》,第52期,2012年10月,頁5-16。
黃美娥,〈當「舊小說」遇上「官報紙」:以《臺灣日日新報》李逸濤新聞小說〈蠻花記〉為分析場域〉,《台灣文學學報》,第20期,2012年6月,頁1-45。
黃淑鈴,〈從族群正義到環境論述:達悟反核廢運動者的框架移轉〉,《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53卷第2期,2015年6月,頁7-48。
黃智慧,〈解讀高砂義勇隊的「大和魂」——兼論台灣後殖民情境的複雜性〉,《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1卷第4期,2011年冬季號,頁139-174。
楊政賢,〈文化協商與藝術表現的抉擇——台灣蘭嶼與菲律賓巴丹島的比較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4卷第1期,2014,頁61-89。
楊政賢,〈島、國之間的「族群」:臺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tan的口傳歷史〉,《南島研究學報》,第3卷第1期,2012,頁27-53。
楊瑞松,〈近代中國國族意識中的「野蠻情結」——以 1903年日本大阪人類館事件為核心的探討〉,《新史學》,第21卷2期,2010年6月,頁107-163。
葉高華〈分而治之:日本時代原住民的集團移住〉,《臺灣學通訊》,第99期,2017年5月,頁22-23。
劉芳礽,〈返復/反覆:魏德聖《賽德克.巴萊》的歷史與再現政治〉,《中外文學》,第45卷第3期,2016年9月,頁75-98。
劉亮雅,〈並非簡單的文明與野蠻之對立:《賽德克.巴萊》裡的歷史再現與認同政治〉,《中外文學》,第45卷第3期,2016年9月,頁15-48。
劉亮雅,〈辯證復振的可能:舞鶴《餘生》中的歷史記憶、女人與原鄉追尋〉,《中外文學》,第32卷第11期,2004年4月,頁141-163。
鄭勝奕,〈歷史再現的詮釋權——以比令.亞布《霧社.川中島》為討論對象〉,《臺東大學人文學報》,第3卷第2期,2013年12月,頁25-51。
鄭靜穗,〈gaya精神的展現與彰顯——論鍾肇政霧社事件系列書寫之詮釋觀點〉,《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5期,2009年1月,頁133-165。
錢鴻鈞,〈「高山組曲」第二部《戰火》——日本精神與塞達卡精神〉,《台灣文藝》,第179期,2001年12月,頁44-77。
簡銘宏,〈關於達悟現代文學的疾病書寫:以拓拔斯.塔瑪匹瑪《蘭嶼行醫記》為探討對象〉,《中正漢學研究》,第25期,2015年6月,頁179-206。
魏貽君,〈後殖民的譯者現身介入:楊南郡的文化翻譯、歷史闡釋及對位敘事〉,《中正漢學研究》,第25期,2015年6月,頁207-231。

學位論文
田騏嘉,《日治時期國家對蘭嶼土地的控制及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吳思翰,《地圖與鏡子——論瓦歷斯.諾幹與夏曼.藍波安的離返路徑與精神圖像》,臺中: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陳宗暉,《流轉孤島——戰後蘭嶼書寫的遞演》,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陳泳曆,《通往桃源的路——戰後太魯閣書寫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陳芷凡,《跨界交會與文化「番」譯:海洋視域下台灣原住民記述研究(1858-191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
鄭安晞,《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895-192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1。

研討會論文、訪談與其他
川瀬健一,〈訪魏德聖〉,《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64期,2017年10月,161-185。
艾森斯塔特(Shmuel Eisenstadt)著,劉鋒譯,〈野蠻主義與現代性〉(Barbarism and Modernity),《二十一世紀》,第66期,2001年8月,頁4-10。
李時雍,〈度越人間的憂苦——與施叔青談小說《度越》〉,《文訊》,第367期,2016年5月,頁34-38。
林育薇,〈漫談「新聞電影」——兼談〈霧社蕃害事件〉〉,《臺灣學通訊》,第104期,2018年3月,頁22-23。
林家安、蔡蕙如,〈《賽德克.巴萊》所說/沒說的台灣原住民:原住民觀點〉,《共誌》,第3期,2012年1月31日,頁15-27。
林瑞明,〈論鍾肇政的「高山組曲」——川中島的戰火〉,收入陳萬益主編,《大河之歌——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3,頁189-214。
金尚德,〈空間與權力——「合歡山」的文化地景解析〉,「楊南郡先生及其同世代台灣原住民研究與台灣登山史國際研討會」宣讀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0年11月6至7日。
施叔青,〈走向歷史與地圖重現〉,《東華人文學報》,第19期,2011年7月,頁1-8。
韋伯(Max Weber)著,羅久蓉譯,〈學術作為一個志業〉(Wissenschaft als Beruf),收入錢永祥編譯,《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臺北:遠流,1991,頁131-167。
夏曼.藍波安,〈達悟驅逐惡靈(反核)省思〉,《當達悟遇上基督》,臺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頁223-237。
宮岡真央子,〈時代相隔的兩位學術探險家——森丑之助與楊南郡老師〉,「楊南郡先生及其同世代台灣原住民研究與台灣登山史國際研討會」宣讀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0年11月6至7日。
梁一萍,〈缺場原住民:《風前塵埃》中的山蕃消失政治〉,簡瑛瑛、廖炳惠主編,《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施叔青研究論文集》,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5,頁341-362。
梅家玲,〈後戰爭(Post-war)〉,收入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主編,《台灣理論關鍵詞》,臺北:聯經,2019,頁157-165。
笠原政治,〈楊南郡老師與日本統治時期的學者群像〉,「楊南郡先生及其同世代台灣原住民研究與台灣登山史國際研討會」宣讀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0年11月6至7日。
陳明台、李敏勇、鄭烱明,〈倖存者的死與再生——陳千武文學討論會〉,《新地文學》,第8期,2009年6月,頁237-255。
傅琪貽,〈太魯閣抗日事件,如何重建?〉,「2015第八屆台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太魯閣族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花蓮: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辦,2015年10月30至31日。
傅琪貽,〈高砂義勇隊:祖靈還是英靈(下)〉,《遠望》,第352期,2018年1月,頁40-41。
傅琪貽,〈高砂義勇隊:祖靈還是英靈(中)〉,《遠望》,第351期,2017年12月,頁30-39。
傅琪貽,〈高砂義勇隊:祖靈還是英靈?(上)〉,《遠望》,第349期,2017年10月,頁27-35。
楊智景,〈雲霧氤氳文學中的「霧社事件」〉,《聯合文學》,第323期,2011年9月,頁50-55。
蔡明燁,〈魏德聖導演專訪〉,《中外文學》,第45卷第3期,2016年9月,頁211-221
蔡政良,〈高砂的翅膀〉,《原教界》,第65期,2015年10月,頁66-69。
蔡蕙頻,〈館藏太魯閣戰役舊籍介紹〉,《臺灣學通訊》,第82期,2014年7月,頁14-15。
蔣亞妮,〈棄路,還是無路可走?:與高俊宏談歷史的重返〉,《幼獅文藝》,第765期,2017年9月,頁76-79。
戴寶村,〈太魯閣戰爭百年回顧〉,《臺灣學通訊》,第82期,2014年7月,頁9-11。
鍾肇政,〈我小說中的原住民經驗〉,《台灣原住民族研究》,第1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197-201。
鴻義章,〈東台灣太魯閣事件及太魯閣蕃討伐戰役初探〉,「2015第八屆台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太魯閣族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花蓮: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辦,2015年10月30至31日。

網路資料
王德威,〈小說即物論:吳明益《單車失竊記》及其他〉,網路連結:goo.gl/1jg81h,2020年6月21日最後瀏覽。
王學新,〈《風港營所雜記》之史料價值與解說〉,《臺灣文獻季刊》,第54卷第3期,2003年9月,頁379-406,網路連結:http://163.29.208.10/new_site/05publish//03publishquery/02journal/01download.php?COLLECNUM=401054313,2020年5月29日最後瀏覽。
行政院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設置真相調查小組,《核廢料蘭嶼貯存場設置真相調查報告書》,2018,網路連結: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7906840C11DC81CF&DID=2D9680BFECBE80B6255BD48DB382DE5F,2019年7月8日最後瀏覽。
何英傑,「何英傑談《後山地圖》」,網址:https://youtu.be/9zYYYgDgK5c,2019年3月14日最後瀏覽。
吳俊瑩,〈莫那魯道遺骸歸葬霧社始末〉,「臺灣與海洋亞洲」,網路連結:https://tmantu.wordpress.com/2011/09/02/霧社事件特輯-莫那魯道遺骸歸葬霧社始末一/,2020年1月31日最後瀏覽。
夏曼.藍波安,「我的身體就是海洋文學」,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3rJ85f84YY,2019年11月5日最後瀏覽。
家明,〈魏德聖訪問 帶根帶土的藝文故事〉,《明報加西網》,2011年10月1日,網路連結: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204084222/http://www.mingpaovan.com/htm/News/20111001/wf1h.htm,2020年3月15日最後瀏覽。
翁純敏,〈松園別館背景故事〉,網路連結:http://www.pinegarden.com.tw/c2.php,2020年5月13日最後瀏覽。
高俊宏,「棄路:一位創作者的地理政治之用」,亞洲藝術中心臺北一館,2017年7月29日至9月24日,網路資料:http://apluscontemporary.org/aplus/portfolio/棄路:一位創作者的地理政治之用/,2019年6月18日最後瀏覽。
陳淑美,〈被淹沒的島嶼戰史——高砂義勇隊〉,《台灣光華雜誌》,1999年3月。網路連結: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901882c4-fa7c-43b0-9337-d04091ef43d4&CatId=1,2020年4月4日最後瀏覽。
廖彥博,〈頭顱想家了,樂土是原住民的或皇國的?〉,「Openbook閱讀誌」,網路連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240,2019年6月17日最後瀏覽。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