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公私協力的博物館營運模式─ 以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行動者網絡為例
作者:許正賢
作者(外文):HSU, CHENG-HSI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指導教授:賴瑛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行動者網絡公私協力利害關係人社會創新在地實踐actor network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takeholdersocial innovationlocal practi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2020年COVID-19疫情開始肆虐全球,而臺灣的防疫政策從2020至2021年封鎖國境,使得國人無法出國旅遊,影響國內旅遊型態的變化。本研究對象黃金博物館位於水、金、九聚落,在疫情期間面臨著國際觀光客的驟減,聚落中的利害關係人在這變動中,出現各自的生存危機。由於黃金博物館有著地質公園豐富礦業的優勢,以及新北市政府與文化部的資源配給,透過這個品牌優勢,得以利用公私協力模式,成功地整合礦山聚落中,利害關係人彼此的強制通行點,遂而產生聚落觀光能動性。
基於這樣的背景之下,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為主,並利用「文獻分析」、「訪談法」、「參與式觀察」交叉使用,為黃金博物館的轉型策略,以三角驗證法進行資料檢查。之中研究者將黃金博物館的公私協力作為行動者焦點:一是推動「參與式預算」,結合社區共創,加深聚落連結;二為規劃共創目標,以公私協力模式,將「導覽」置入於採購法標規中,串聯不同的行動者,以提升導覽正當化,透過上述兩者得以產生聚落的文化階序,同時增加文化部與新北市政府的資源提供。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COVID-19疫情下,公私協力的成功與否與各利害關係人的導覽與品牌曝光有關,由於在採購法融入三個軸線「歷史」、「地質」與「人文」的核心理念,並利用擴增實境、智慧導覽、人文影片以及藝術季等方式行銷。研究者依循行動者網絡的脈絡,找出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困境,搭建他們的強制通行點,共創礦山文化的聚落資源。
Following the global COVID-19 outbreak in 2020, the pandemic prevention policies of Taiwan between 2020 and 2021 involved border shutdown measures. This has prevented Taiwanese people from traveling abroad and thereby changed the trend of domestic tourism.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Gold Museum,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ettlements of Shuinandong, Jinguashi, and Jiufen. After the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during the pandemic, crises have surfaced in regards with the survival of stakeholders in these settlements. The Gold Museum possesses a geology park with a rich mine and receives resources allocated from the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With these brand advantages, the Gold Museum can integrate the obligatory passage points of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mining settlements through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o form a settlement tourism initiative.
This case study employed a triangulation approach comprising a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s to examine the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he Gold Museum.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were regarded as the action focus. Specifically, the museum promoted a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scheme to integrate community cocreation efforts and deepen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settlements. The museum also devised cocreation goals; through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t integrated the elements of guided tours into procurement regulations, connecting different actors and enhancing the legitimacy of guided tours. Accordingly, the cultural hierarchy of the settlements was formed, and the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increased.
Amid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 success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s related to stakeholders’ navigation and brand exposure. The relevant procurement regulations incorporate three core concepts, namely history, geology, and humanities, enabling The Gold Museum to market itself through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smart tour guides, humanities videos, and art festivals. In this study, the actor network was examined to identify the difficulties facing the stakeholders, determine their obligatory passage points, and thereby facilitate the cocreation of resources for the mining settlements.
98.72金賀(2021)。你不知道的那些大排長龍的寬哥美食!寬哥的關於咖啡/食不厭/貪心咖啡館/三貂嶺寬宿|Feat.寬哥【你不知道的九份#6】。取自https://reurl.cc/RrdzWr。 https://reurl.cc/x9D70z。瀏覽時間:2022年4月4日。
一步一腳印(2021年12月24日)。你吃過最好吃的一夜干,是在哪吃到的 ?有人說是在金瓜石那邊吃到的,做的人名叫寬哥。取自 https://reurl.cc/x9D70z。瀏覽時間:2022年4月4日。
文化部(2022)。新北市瑞芳區福住社區。新北市:文化部。取自https://reurl.cc/12dXzX。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文化建設委員會(編)(1995)。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臺北:文建會。
王元山(1990)。九份山城聚落空間結構及社區空間成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建築設計組,桃園市。
王本壯(2000)。從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地方特色產業振興的策略:以三義木雕為例。聯合學報,17,125-134。
王本壯(2002)。社區總體營造過程中的創造力運用:以竹東美之城為例。聯合學報,21期,69-85。
王仕圖、吳惠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97-116。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教育系。
王志弘(2003)。臺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186。
王志弘(2015)。領域化與網路化的多重張力─地方概念的理論性探討。城市與設計學報,(7)23:71-100。
王雅璇(2021)。博物館數位圖像授權之模式建構與開放式創新:國立歷史博物館之授權策略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新北市。
王慧珍(2021)。地方博物館發展地區產業的浪漫想像與實踐─以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的金工業務為例。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21年學刊,47-59。
方世杰、方世榮(2008)。組織間統治─回歸組織間關係研究之本質,兼論臺灣期刊相關之研究。管理評論,27(1),25-56。
方念萱(2016)。媒介化、行動化:媒介化理論與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對話。傳播文化與政治,4:55-83。
丘昌泰(2020)。文化行政與政策。新北:巨流出版。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2014)。落地生根:臺灣社區營造理論與實踐。臺北:台山出版社。
邱博賢、戴昭瑛、陳啟明(2019)。消費者出國旅遊方式、旅遊動機與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47:63-83。
朱立倫(2018)。進礦山找科學。新北市: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邢志航(2018)。公私協力開發觀光遊憩設施獎勵民間財務投資(PFI)。物業管理學報,9(2),31-46。
江明修(1999)。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臺北:智勝。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我國國立博物館組織定物與經營模式之研究。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余貞誼(2005)。質性研究如何進行深度訪談與建立互信關係,婦研綜橫,76期,31-47。
李永展(2019)。地方創生與地方發展脈絡的關係,經濟前瞻,185,49-52。
李永萍(2021)。創生方舟:社區的文藝復興,在廢墟中找到鑽石。臺北,時報出版。
李承嘉(2005)。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鄉村發展之研究:以九份聚落1895-1945年發展為例,39,1-30。
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2010)。地方發展的權力與行動分析:治理性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的比較。臺灣土地研究,13(1):95-133。
李欣潔(2021)。全球疫情下的在地社群串連: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的數位展覽─疫情下的城市,博物館與文化,21:61-79。
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Marshall,B. & Rossman,G.B.)。臺北市:五南出版。
何培鈞(2015)。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臺北,天下文化。
吳兆田(2014)。引導員培育:探索領導in-about-for三角模型-文獻與實務的驗證。體驗教育學報,8:11-43。
官美吟、彭立沛(2018)。以行動者網路概念探討水梯田復育之治理模式。農林學報(3、4):201-220。
易堅力(2021)。非傳統安全危機對觀光的影響分析。國家發展研究。20(2):86-144。
周佳欣(譯)(2021)。觀看權力的方式:改變社會的21世紀藝術行動指南(原作者:Nato Thompson)。臺北:行人出版社。
周貞伶(2021)。台陽公司礦物文物捐贈黃博館。臺灣新生報。取自https://reurl.cc/2ZMKME。瀏覽時間2022年4月15日。
周海濤等(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K. Yi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3)。13-15,134,136。
周崇文(2017)。日本型社會參與藝術計劃之探討:以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之福田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臺北市。
周錫瑋(2009)。水金九與藝術家邂逅。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
林文清(2012年2月19日)。黃金博物館館長梁晉誌轉任文化局祕書室主任。【文清的瑞芳札記】。取自https://ssur.cc/AQhCH5
林文清(2015年1月8日)。黃金博物館蔡宗雄館長轉任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文清的瑞芳札記】。取自https://ssur.cc/VwUBqf
林文清(2016年5月10日)。黃金博物館廖文卿館長轉任文化局專委。【文清的瑞芳札記】。取自https://ssur.cc/cd235w
林文源(2007)。論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行動本體論。科技、醫療與社會,4:65-108。
林文源(2014)。看不見的行動能力:從行動者網絡到位移理論。臺北:中央研究社會學研究所出版。
林佑之(2020年7月13日)。「衛生紙消失半年」九份戲院1075萬預算花去哪?【東森新聞】。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qgL3hs6mhc
林玟伶(2020年10月)。反思博物館社群參與實踐:黃金博物館參與式預算個案研究。林詠能(主持人),社群歷史的博物館演繹。2020 第九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林明美(2008)。臺灣博物館功能趨勢與組織架構初探:以台北縣四座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季刊,22(1):49-76。
林炎旦(編)(2011)。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承毅(2020)。地方創生未來式:二地居。臺北:遠見出版。
林政宏,張沛華(1995)。我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探討。臺北:教育部。
林俊華(2015年7月19日)。毛毛的!哪來的小女孩─昇平戲院舊照讓大家都嚇壞。【三立新聞網】。取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5628
林祐聖、陳東生(2018)。當社區營造遇到參與式預算:兩個社區的比較研究。臺灣社會學,35,109 - 149。
林書嫻(譯)(2020)。寫給凡夫俗子的地區再生入門(原著作:木下齊)。臺北:城邦出版。
林崇傑(2021年5月)。一個永不停止的追尋。丘如華(主持人),都市設計與文資保存演講,成為社會人,華珊1914文化園區拱廳。
林曼麗(2022)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臺北市:典藏出版。
林淑馨(2018)。寫論文,其實不難:學術新鮮人必讀本。高雄:出版。
林淑馨(2021)。NPO、公私協力與地方創生。臺北市:元照出版。
林鼎棋(2009)。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協力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社區營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研究所。
林鍬(1995)。聚落保存計畫與草根社區運動:九份的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臺北市。
青年發展署(2021)。耕藝耘術有限公司的線上及實體課程回饋問卷。新北:社團法人中華公共事務傳播發展學會。
施岑宜(2017)。地方文化治理的實踐研究─以水金九地區的文化公共領域建構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新北市。
施岑宜(2022年3月5日)。閱讀募款。取自https://reurl.cc/x9x7G5。
施岑宜(2020年2月17日)。王四維(寬哥故事)。【木寸聊天室】。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320987028320383/videos/653371185424113
施岑宜(2020年3月5日)。曾譯嫻。【木寸聊天室】。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320987028320383/videos/141627973765138
施岑宜(2020年4月16日)。唐羽寬。【木寸聊天室】。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320987028320383/videos/648864489270088
施岑宜(2020年05月7日)。黃格致。【木寸聊天室】。取自
https://reurl.cc/Qjzdv5
施岑宜(2020年6月18日)王騰崇。【木寸聊天室】。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320987028320383/videos/939367736490419
施岑宜(2020年8月20日)。黃鼎堯。【木寸聊天室】。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320987028320383/videos/802313860576100
施岑宜(2020年11月12日)。高挺育。【木寸聊天室】。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320987028320383/videos/376974193640642
施岑宜(2021年4月8日)。林育正。【木寸聊天室】。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320987028320383/videos/304840657899916
施岑宜(2021年4月15日)。黃克峻。【木寸聊天室】。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watch/live/?v=128388055932273&ref=watch_permalink
施岑宜(2021)。我的幸福在瑞芳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胡庭碩(2021年6月25日)。施岑宜。【我家門前有小河】。
洪伯邑、陳懷萱、黃舒楣、黃書緯、呂欣怡、陳怡伃(2021)。田野敲敲門:現地研究基本功。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60-71。
洪達仁(1988)。九份城鎮外部空間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臺中市。
洪榮志、蔡志豪(2011)。從行動者網絡理論看文創商品的展演:以安平劍獅的在地轉譯為例。創業管理研究,6(4),105-122。
柯進雄(1997)。學校行政領導。臺北:商鼎文化。
陳世龍(2018)「設計翻轉 地方創生」計畫願景目標及推動情形。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6(2),8-17。
陳育含(譯)(2010)。柯費爾著,訪談研究法。新北市:韋伯文化。
陳思妤、許家瑋、陳諾、陳映廷、林詠能(2020)。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民眾參觀博物館決策之影響。博物館與文化,20:3-37。
陳盈宏(2017)。國小課後照顧班公私協力治理議題之探討。教育行政論壇,9(1),96-115。
陳柏琪、許聖民、林幸君、陳肇男、張靜貞(2020)。臺灣縣市別長照需求之中長期推計及趨勢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2(4),1-40。
陳凱俐、湯惠媄、柯銳杰(2009)。農村發展休閒農業之路-陪伴與成長:宜蘭縣休閒農業輔導歷程分享。宜蘭大學生物資源學刊,5(1):1-13。
陳盛彬(2019)。地方創生發展的關鍵契機─社企力帶動創生力。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2(8),23-29。
陳毓棻(2020)。發現。探索。蛻變~『水金九山海路徑』。臺北市:優朵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翁金珠(2007)。重返淘金原鄉─臺北縣黃金博物園區。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徐亞湘(2012)。昇平戲院歷史研究調查計畫期末報告書。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徐銘謙。(2015)。超越志願─各國步道公私協力與志工運用模式分析以美國、英國、紐西蘭、冰島為例。2015年全國登山研討會:209-234。
高宜淓(2018)。宜蘭縣深溝村半農半X發展之社會設計。休閒研究,7(2):1-18。
高郁婷、王志弘(2016)。徒步導覽─都是文化政治場域與正當性框架。城市學學刊,7(1):1-32。
高慧芬譯、David Ebitz(2008)。二十一世紀博物館的領導力:宗旨、利益關係人與價值。博物館學季刊,22(4):53-75。
殷寶寧(編)(2021)。博物館領導與危機管理。廖新田(著)。高雄:巨流出版。
許立一(2004)。地方治理與公民參與的實踐:政治後現代性危機的反思與解決」。公共行政學報,10,63-94。
許正賢,2021年2月17日。遊走時光廊道—九份昇平戲院的空間玩轉實驗。【博物之島】取自https://ssur.cc/jRXPcC。
許淑華、許家瑋(2020)。衝擊與挑戰:博物館面對COVID-19疫情的策略與機會。博物館與文化,19:161-173。
許勝發(2019)。「尋找老戲院身影」展示前置規畫。新北市黃金博物館結案報告,未出版。
張珈瑜(2020)。地方型文創產業之經營與發展─南投竹山「小鎮文創」為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所)碩士論文,高雄。
張國興(1989)。九份聚落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新北市。
張慧慧(2019)。國家兩廳院的陪伴、共享、製作、鏈結。PAR表演藝術雜誌,314:62-63
張譽騰(譯)(2015)。博物館重要的事(原作者:Stephen E. Weil)。臺北:五觀出版。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22)。藝文求才。取自https://reurl.cc/GxZ59d。臺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人口推估報告(2018至2065年)」新聞稿。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取自https://reurl.cc/velb2e。瀏覽時期2022年4月4日。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借鏡日本運用ICT在地方創生的策略方針。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
莊凱詠(2015)。以行動者網絡理論分析大山北月服務創新之歷程與結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新竹。
曹衛東(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原作者:Jürgen Habermas)。臺北:聯經。
進擊的臺灣(2021)。九份山城藏美味 一夜干深夜食堂 第360集《進擊的臺灣。取自https://reurl.cc/VDaL1Z。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梁鎧麟、詹弘廷(2021)。地方創生下的老後生活:共生社區照顧模式的八大關鍵策略。臺北:五南出版。
黃士哲(2020)。家園區:文化景觀、文化路徑再詮釋下的社區對話。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20年學刊,30-40。
黃士哲、波多野想、李伯賢(2020)。水金九礦業文化景觀範圍與價值評估研究案。臺北:草圖意識設計工坊。
黃心蓉(2021a)。臂距之外:行政法人博物館的觀察。臺北:典藏出版。
黃心蓉(2021b)。在〈【行政法人博物館的觀察】博物館的未來?談行政法人在臺灣〉。典藏。取自https://reurl.cc/OA7YQR。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黃心蓉(2021)。〈第一次當美術館館長就上手〉。典藏。取自https://reurl.cc/NA1Ynn。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黃世輝、宮崎清(1999)。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編。從產品設計到社區設計:從日本看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法。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二)。臺北:文建會,56-73。
黃克峻(2019)。臺灣礦物與礦床學的搖籃-九份、金瓜石、武丹山礦山。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學刊:52-69。
黃光庭、黃舒楣(2009)。社區力量─西雅圖的社區營造實踐(原作者:Jim Dier)。臺北:洪葉文化出版。
黃家俊(2021)。從文化景觀到地質公園:論水金九地區地質遺產的內涵與保育。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21學刊,32-45。
黃媖露、蔡博文(2021)。參與式社區製圖應用於社區治理之研究-基於行動者網絡理論。先進工程學刊,15(3):101-108。
黃國峯(2021)。搞砸無謂:失敗中創造改變的30個處方。臺北:早安財經出版。
黃漢峰、譚雅樂(2020)。COVID-19疫情的博物館「危」與「機」:香港公營博物館如何面對衝擊。臺灣博物第148期,39(4):32-45.
馮祥勇(2020)。危機就是轉機-新冠肺炎後的觀光規劃與發展。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8:46-55。
馮祥勇、葉昌玉、張婷媛(2021)。從遊客的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探討鄉村藝文輕旅規劃-以西湖吳濁流藝文館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6(4):1-21。
葉大方(2021)。 打造金瓜石社區休憩新空間 黃博攜手活化黃金山城八角亭。大媒體新聞網。取自https://reurl.cc/Er8VGK。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葉柏成(2022)。青春山海線美學秘境 全國首創礦山共學基地啟用。民眾網。取自https://reurl.cc/VDpY5Z。瀏覽時期2022年4月4日。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18a)。金瓜石高齡社區─參與式預算展現生命力。新北:黃金博物館,取自https://reurl.cc/9Oj6xj。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18b)。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11-2018。新北:黃金博物館,取自https://reurl.cc/LpvzRe。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18c)。黃金博物館年報2018。新北:黃金博物館,取自https://reurl.cc/VjGb3N。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19)。黃金博物館年報2019。新北:黃金博物館,取自https://reurl.cc/yQ59rE。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20a)。金水地區地質景觀資源盤點委託計畫。新北:黃金博物館,取自https://reurl.cc/DynmpN。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20b)。水金九礦業文化景觀範圍與價值評估研究案。新北:黃金博物館,取自https://reurl.cc/M07aKn 。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20c)。黃金博物館年報2020。新北:黃金博物館,取自https://reurl.cc/zM2nNN。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22)。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標案檢索。新北:黃金博物館,取5https://reurl.cc/1Zj8LV。瀏覽日期2022年5月4日。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22b)。水金九地質公園解說員培訓課程。新北:黃金博物館,取自 https://reurl.cc/ZAA2vp。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新北市政府(2021)。瑞芳老街瓶燈巷點亮社區小巷弄。新北:新北市政府。取自https://reurl.cc/6Z0qnM。瀏覽日期2022年5月6日。
楊仁達(編)(2012)。2012科技化服務應用及發展年鑑。臺北市: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楊弘任(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49(4),5-29。
楊弘任(2012)。行動中的川流發電:小水力綠能技術創新的行動者網絡分析,臺灣社會學,23,51-99。
楊明珠(譯)(2003)。城鄉總體營造之路(原作者:三井物產戰略研究所編著)。臺北:中國生產力。
廖世璋(2020)。文化政策學。臺北:五南出版社。
鄭春山(2007)。昔日風華展金瓜。臺北縣:鄭春山出版。
熊慧嵐、周睦怡、施聖文、陳東升(2019)。大學社會創新組織間的中介溝通與信任建立機制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1(3),427-465。
潘中道等(譯)(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原作者:Ranjit Kumar)。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37,88,12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心理。
劉建宏(2012)。科技x設計x生活,年度科技美學精品展跨界整合攻國際市場。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25666/BN-ARTICLE-25666。瀏覽日期2022年5月5日。
蔡宗雄(2014)。工業遺產旅遊發展與社區的關係;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經營邁向第十年。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14年學刊,6-21。
蕭百興(2015)。臺灣東北角南雅邊陲農業漁港之文化地景初探-一個歷史地理的 考察。華梵藝術與設計學報,10,177-192。
駱淑蓉、張簡傛文(2019)。九金九地區的學校展與地方社會。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19年學刊,82-99。
駱淑蓉(2021)。水金九礦山學—臺灣採金史的區域研究。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22年學刊,39-55。
賴舒亞(2007)。挖記憶的礦。新北:遠景出版。
賴舒亞(2008)。美麗與滄桑-黃金山城的今昔。新北:二魚文化。
賴舒亞(2019)。金色聚落─記金瓜石的榮枯。臺北:時報出版。
賴舒亞(2020)。一想到九份。臺北:時報出版。
賴舒亞(2021)。舒旅金瓜石。臺北:時報出版。
賴瑛瑛(2011)。公私協力的博物館治理。國立臺灣博物館,64(4):29-49。
薛平海(1998)。博物館專業人員何處尋?博物館季刊,12(3):77-89。
鍾明光、蔡博文、盧道杰(2012)。利用行動者網絡理論檢視公共參與地理資訊系統對社區發展轉向之影響─以美濃黃蝶翠谷為案例。地理學報,64,21-44。
蹦世界(2020a)。水金九礦山實境探索─小小煉金術問卷調查。臺北:蹦世界有限公司。
蹦世界(2020b)。水金九礦山實境探索─散花仔。臺北:蹦世界有限公司。
羅秀華(2003)。文山社區由充權到治理的發展歷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顧淑馨(譯)(2021)。後資本主義社會(原作者:Peter F. Drucker)。臺北:博雅。
英文文獻
Adler, P. S., and Kwon, S. W.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17-40.
Andy, C. P. (2005).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public policy an oxymor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tural policy, 11, 31-44.
Borgatti, S. P. and Halgin, D. S. (2011). On network theory. Organization Science, 22(5):1168-1181.
Busenitz, L., West, G. P., Shepherd, D., Nelson, T., Chandler, G. N. and Zacharakis, A. (2001). Entrepreneurship in Emergence : Fifteen Yea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Management Journa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meetings, Washington, D.C.
Burt, R.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llon, M.(1986).The Sociology of an Actor-Network :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19-34) in Mapping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ology of Science in the Real World, edited by Michel Callon, John Law and Arie Rip. London: Macmillan.
Connelly, S., Bryant, M. and Sharp, L. (2020). Creating Legitimacy for Citizen Initiatives: Representation, Identity and Strategic Networking. Planning Theory & Practice, 21(3),392-409.
Czarniaswka, B. 2008. A Theory of Organizing,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Deamer, I. and Earle, L. (2004).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raining, Searching for Entrepreneurship, 36(3),99-103.
DeWalt, K. M., DeWalt, B. R. 2002,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guide for fieldworkers.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Dyer, J. H., and Singh, H. (1998). The relational view :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4) : 660-679.
Grandori, A. (1997). Governance structures,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and cognitive models.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1(1): 29-47.
Granovetter, M.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1360-1380.
Granovetter, M. S.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481-510.
Gulati, R., and Gargiulo, M. (1999). Where d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come fro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4(5) : 1439-1493.
Higgins-Desbiolles, F. (2020). Socialising Tourism for Social and Ecological Justice after COVID-19. Tourism Geographies, 22(2), 610-623.
Huang, P. H. (2020). Managing Digital Image Licensing Services in Art History Museums, The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50 (4-5),220-233.
ICOM, 2020. ICOM Report on Museums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face of COVID-19.
Jenkins,T.N.(2002).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and practice: lessons for an ecological economics worldview, Ecological Economics, 40:39-52.
Jessop, B. (1997). A neo-Granscian approach to the regulation of urban regimes: accumulation strategies, hegernonic projects and governance In: M. Lauria (Ed.), Reconstructing Urban Regime Theory: Regulation Urban Politics in a Global Economy (51-76).London: Sage Publication.
Jones, C., Hesterly, W. S., and Borgatti, S. P.(1997). 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 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1(4), 1031-1048.
Latour, B. (1987). Science in Action :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tour, B. (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 theory. London,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tour, B., and Woolgar, S. (1986). Laboratory Lif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w, J., and Hassard, J. (1999). Actor Network Theory and After. Oxford : Blackwell.
Lindberg, K., and Czarniawska, B. (2006). Knotting the action net, or organizing between organiza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2:292-306.
Lowe, P., Murdoch, J. and Ward, N. (1995). Networks in rural development: beyond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models. In: Ploeg, J. D. and van Dijk, G. (eds.) Beyond Modernization : The Impact of Endogenous Rural Development, Assen: Van Gorcum, 87-105.
Lovan.Michael Murray and Shcffer (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 Planning Conflict Meditation and Public Decision-making. (1-19).Burlington : Ashgate.
Murdoch, J.(1998).The spaces of actor-network theory, Geoforum, 29(4): 357-374.
Murdoch, J.(2001). Ecologising sociology: actor-network theory, co-construction and the problem of human exemptionalism, Sociology, 35(5): 111-113.
Nahapiet, J., and Ghoshal, S. (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242-266.
Newton, T. J. (2002). Creating the new ecological order? Elias and actor-network theo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 (2) : 242-266.
Rhodes, R. (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osenau, M. (1992). Successful Project Management: a Step by Step Approach with practical examples.New York : Van Nostrand Reinhold.
Schmuck, R. (1997). Practical action research for change. Arlington Heights: IRI/Skylight Training and Publishing.
Shackleton, C. M. , Wills, T.J., Brown, K. and Polunin, N. V. C. (2010). Reflecting o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odels for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Conserbation. 37(1), 1-4。
Steyaert, C., and Katz, J., (2004). Reclaiming the Space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ociety : Geographical, Discursive and Social Dimensions, Entrepreneurship Regional Development, 19 : 453-477.
Painter, J. (2000). Governance. In R. J. Johnson, Derek Gregory, Geralding Pratt, and Michael Watts (Ed.),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 (316-318).Oxford: Basil Blackwell.
Parker, G. and Murayama, M. (2005). Doing the groundwork? Transferring a UK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pproach to Japan.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10(2),105-127.
Philliber,S. G., Schwab, M. R., and Sloss, G. S.(1980). Social research. Adelaide: FE Peacock Publishers.
Ripsas., S. (1998). Towards and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of Entrepreneruship, Small Business Economic, 10(2),103-115.
UNWTO, W. (2020). I World Tourism Barometer, 18 (1), 1-48. Madrid, Spain :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zzi, B. (1996). 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The network effe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4): 674-698.
Vang, J., and C. Zellner.(2005). Introduction: Innovation in Services.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12(2): 147-5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