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的茶文化再製形塑論證研究
作者:劉惠華
作者(外文):LIOU, HUEI-HUA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學位學程)
指導教授:蔡念中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茶文化文化再製形塑資本場域悖反慣習tea culturecultural reproductionshapingcapitalfieldhabitus cliv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其中茶為最後一項,在生活中茶的角色可以說是多變的,茶可為飲食文化中的一環,深入百姓人家,也可是品茗的桌上物讓人喝出品味,表現出身份地位的象徵,也可帶領人們往精神層面;不管是哪一種社會階層或生活層次,也持續開展在不同人、不同場域及時間中;而,茶也只是靜靜扮演好其角色,隨著時間場域及慣習的流轉,被動地表現出不同的意義及價值。
本研究係以茶人角色觀點對台灣茶文化的核心價值形塑脈絡及論證台灣在地茶文化再製脈絡建構意義為研究。根據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之文化再製理論(Cultural Reproduction theory)之資本、場域及慣習來論證台灣茶文化建構之脈絡,藉由台灣茶人之角色及視角切入來論述茶文化再製之形塑觀點,其中以四個構面方向進行研究探討:1.台灣的茶文化認知結構,探討茶文化名相定位及文化脈絡發展;2.台灣的茶文化再製之資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象徵資本及文化資本)分析;3.台灣的茶文化再製之場域包括:茶文化教育養成、自主再現;4.台灣的茶文化再製之慣習中悖反慣習之分析。
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方式進行,其中受訪者為台灣茶人,再以文化再製之理論文本論證分析發現資本、場域及慣習對於茶文化的社會資源及社會階層秩序,並以論證研究台灣茶文化再製之核心價值及文化再製脈絡,發現及看見台灣茶文化現況及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等為研究旨趣。
Firewood, rice, oil, salt, sauce, vinegar and tea are the seven necessities to begin a day. As the seventh necessity, tea is a part of the culinary culture that is deeply rooted in ordinary people’s homes. It can be the symbolic object on the tea table to bring out the taste and status of the tea tasters and lead them to the spiritual level. No matter what social class or level of life, tea continues to be welcomed among different people, places and times. Playing its role quietly, tea passively presents different meanings and values as time, place and habitus change.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core values of Taiwanese tea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ole of tea artists and demon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ultural re-production of local tea culture in Taiwan. Based on the role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tea artists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shaping viewpoints of tea culture reproduction and conducts a research study from four structural aspects: 1,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tea culture in Taiwan; 2, the positioning of tea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ntexts; 3, an analysis of the capital (economic capital, social capital, symbolic capital and cultural capital) of tea culture reproduction in Taiwan; 4, the fields of tea culture reproduction in Taiwan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of tea culture education and autonomous reproduction; and finally, an exploration of the habitus clivé in the reproduction of tea culture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with interviews and the interviewees are Taiwanese tea artists. Through theoretical textual analysis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over the social resource and social class order of tea culture through capital, field and habitus, to explore the core values and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in Taiwan's tea culture, and to discover current state and see possi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tea culture in Taiwan in future under the theory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參考文獻
一、 中文資料
中文書籍
丁吉祥 (2016)。《茶道場域消費者體驗因素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博 士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5jkcd4
方孝謙、王嵩音、秦琍琍、蕭宏祺、陳憶寧、黃葳威、黃鈴媚(2016)。《傳播理 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初版)。台北:五南出版社。 王玲(2009)。《中國茶文化》。中國:九州出版社。
王國川、翁千惠譯(2005)。《質性資料分析-如何透視質性資料》。台北:五南。
(原書 Boyatzis, R. E. [1998]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Thematic analysis and code development)
朱光裕(2006)。《台灣消費者茶類消費與飲茶習慣調查》。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
生物科技系所碩士論文。http://dx.doi.org/ 10.6845/NCHU.2006.00071
何建生(2020)。《泡壞了的茶湯》。台北:大馬士國際實業有限公司。
余舜德(2017)。《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宋佩芩(2014)。《小綠葉蟬不同著涎程度於東方美人茶之差異蛋白質體分析》。中興大學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http://dx.doi.org/10.6845/NCHU.2014.01119
李延輝、鄭郁欣、曾佳婕、駱盈伶譯(2009)。《當代社會學理論大師》。台北:韋伯出版。(原書 Elliott, Anthony& Turner, Bryan S.[2001] Profiles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李曙韻(2011)。《茶味的麁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周重林、太俊林(2013)。《茶葉戰爭:茶葉與天朝的興衰》。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新富(2013)。《文化再製理論之驗證:父母文化資本與子女教育成就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91-2413-
H-230-001-。執行單位:正修科技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季野(2013)。《與絕世清芬對談.季野茶文錄》。台北:會心茶道文化發展協會。
林玟君(2017)。《探討台灣茶文化從業人員職業能力分析研究 -以茶藝師為例》。嘉南藥理大學休閒保健管理系碩士論文。
https://hdl.handle.net/11296/dkq2ku
林盈秀(2007)。《英式下午茶文化的呈現與體驗消費:以古典玫瑰園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https://hdl.handle.net/11296/rdqjd3
林國裕譯(2018)。《茶之書》。台北:五南。(原書岡倉天心[1906]The Book of Tea)
邱誌勇、許夢芸譯(2012)。《細讀文化研究基礎》。台北縣:韋伯文化。(原書Lewis, J. [2002] Cultural studies: the Basics)
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資料、登錄與分析?〉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
究實例》,頁 141-158。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胡俊媛(1997)。《台灣茶文化的萌芽與發展--兼論本土文化之形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m2f64m
范增平(2002)。《茶藝學》(增訂版)。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范增平(2003)。《台灣茶藝觀》。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范增平(2008)。《中華茶人採訪錄:大陸卷(四)》。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范增平(2012)。《讓每一位茶人都成為有教養的人》。台北:中華茶文化學會。
范增平(2016)。《茶藝道論 (中)》。台北:道源茶文化。
孫智綺譯(2005)。《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書Bonnewitz, P. [1997] 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許嘉猷(1992)。《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
許維翔(2018)。《台灣手搖茶產業競爭策略之研究:以 D 集團為例》。東海大學 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2s7dfn
陳向明(201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育含譯(2016)。《訪談研究法》。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書 Kvale, Steinar[2007] Doing Interviews)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
陳秀萍譯(2019)。《布赫迪厄從場域、慣習到文化資本「結構主義英雄」親傳弟子對大師經典概念的再考證》。台北:麥田出版。(原書 Fabiani, Jean-Louis
[2016] Pierre Bourdieu. Un structuralisme héroïque)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陳素秋譯(2006)。《文化社會學的實踐》。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原書Edles, L. D. [2002] Cultural Sociology in Practice)
陳逸淳譯(2012)。《所述之言:布赫迪厄反思社會學文集》。台北:麥田。(原書 Bourdieu, P. [1987] Choses Dites)。
陳煥堂、林世煜(2008)。《台灣茶第一堂課:頂尖茶人教你喝茶一定要知道的事!》。台北:如果出版社。
陳椽 (1993)。《中國茶葉外銷史》。台北:碧山岩。
陳裕華(2006)。《愛好茶藝休閒活動者之休閒探索》。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wb3u5p
陳龍(2014)。《日日茶摘:品鑑、購買、沖泡、收藏經典》。台北:佳魁文化出版社。
張可婷譯(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新北市:韋伯文化。(原書 Flick, Uwe[2007]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張芬芬(2003)。《教育質性研究進階問題探索-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學富。
陸羽(唐)、唐譯(2013)。《圖解茶經大全》。新北市:新文創文化。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台北:心理。
黃葳威(2020)。《數位時代社會傳播》。新北市:揚智。
解致璋(2008)。《清香流動:品茶的遊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路暢平(2009)。《泡茶師深度休閒與遊憩專門化之關係》。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ddb35x
廖忠俊(2013)。《台灣茶葉史地與人文》。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惠華(2016)。《慢.茶之旅:我在印度聖地學習正念的十場茶席》。台北:大喜出版社。
劉暉譯(2015)。《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全兩冊)。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 Bourdieu, P.[2010] La Distinction)
劉勤晉(2007)。《茶文化學》2 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蔡江隆(2015)。《手工創作茶具與在地茶文化發展之應用》。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學位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vxw9w8
蔡榮章(2013)。《現代茶道思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線裝經典編委會(2014)。《茶道.茶經》。昆明:雲南出版集團 晨光出版社。
謝敏恒(2012)。《台灣茶葉的評價與展望》。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http://dx.doi.org/10.6845/NCHU.2012.00359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蘇明如(2004)。《解構文化產業》。高雄:春暉出版社。

中文期刊
古宜靈、廖淑容(2003 年 1 月 3 日)。〈文化產業的地方性與經濟性〉。文化研究學會 2003 年年會.「靠文化,By Culture」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江信宏、林建宇、謝承勳、曾國恆,2018。〈優秀運動員社會化過程之研究〉。《運動文化研究》,(32):93-115。 http://dx.doi.org/10.29818/SS.201803_(32).0004
余舜德,2016。〈食物的「道地」與跨國/跨文化脈絡〉。《台灣人類學科》,14 (1):1-5。
李薇、許建明,2015。〈中國茶文化的淵源與流變〉。《佳木斯職業學校學報》, (9):107-108。
沈德灿,2005。〈論個體的社會化〉。《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2):1-4。
沈游振,2003。〈論布迪厄的傑出階級與反思社會學〉。《哲學與文化》,30(11):93-120。http://dx.doi.org/10.7065/MRPC.200311.0093
林木連 (2004)。〈茶文化推展〉。中華茶文化研討會。高雄,台灣
林珍瑩、施拓全,2010。〈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詩呈現的茶人內涵及其 影響-並論茶人與茶道〉。《慈濟通識教育學刊》,6:65-92。
http://dx.doi.org/10.6755/TCJGE.201012.0065
周美雲,2015。〈語藝與文化研究的交會與光亮〉。《文化研究雙月報》,150: 22-41,文化研究學會。
段振離,2015。〈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健康世界》,(9):27-28。
洪富峰,2008。〈茶飲文化在全球化資本主義潮流的角色〉。《環境與世界》, 17:37-55。http://dx.doi.org/10.6304/EAW.2008.17.3
范佳佳、高雷 ,2012。〈人際傳播視閾下的儒家茶禮〉。《內江師範學院學報》, (9):65-67。
姜添輝,1997。〈教育的功能–三個社會學派的觀點〉。《花蓮師院學報》, (7): 215 - 240。
柴曉敏,2017。〈茶文化和陶瓷藝術相互影響之關係研究〉。《福建茶葉》, (12):124。
張靜紅,2010。〈「正山茶」的悔憾-從易武鄉的變遷看普洱茶價值的建構歷 程〉。《中國飲食文化》,6(2):103-144。 http://dx.doi.org/10.30152/JCDC.201007.0004
張靜紅,2016。〈流動、聚合與區隔:台灣茶藝發展中的矛盾與動力〉。《台灣人 類學科》,14(1):55-87。
莊致嘉、游騰林,2016。〈反省文化資本理論在台灣的有效性:文化品味、教育和階級的關連性及其變遷〉。《台灣教育社會為學研究》,16(1):39-87。
陳文華,1999。〈茶藝•茶道•茶文化〉。《農業考古》,(4)。
陳宇翔,2007。〈從烏龍茶到高山茶:台灣茶壟斷租的社會建構〉。《臺灣社會學刊》。39:107-157。
陳迪輝,2004 。〈古典社會學家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與比較:以 Marx、Weber、Durkheim 及 Simmel 為例〉。《通識研究集刊》。 5:129-156。
陳慈玉(2011 年 11 月 1 日)。〈臺灣飲茶文化與中日情懷〉。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第 12 屆[論文發表]。台北,台灣。
http://dx.doi.org/10.6641%2fPICCFC.91012.2011.12.23
陳照年,2000。〈茶文化概念、內容及其傳播〉。《茶葉科學技術》,(2):39-40。
陳慶隆,2012。〈台灣新「人文茶」文化初探〉。《高餐通識教育學刊》,(2):37。
曾敏婷、尤依白、陳亮宇、張佳蕙.,2016。〈品牌形象設計應用之創作論述─以台灣手搖飲料企業形象設計案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6):313-
336。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http://dx.doi.org/10.7014/TCYC.200008.0005
楊秀萍,2004。〈中國茶文化的起源〉。《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0(2): 46-51。
楊茜評,2009。〈布爾迪厄的文化再製意涵與其在學校教育上的啟示〉。《北縣教 育》,(66):44-48。
熊素玲,2011。〈茶文化及其審美意蘊簡論〉。《南陽師範學院學報》,10(2): 93-96。
廖姵妏,2015。〈從量化與質化研究信度探討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品質〉。《中華 科技大學學報》,62(4): 69-87。
蔣敏、章傳政,2020。〈泛文化現象在中國茶文化界的表現與思考〉。《茶葉通 訊》,(1):145-151。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 p23-50。http://dx.doi.org/10.6910/BER.199801_(40).0002
關劍平,2008。〈論茶文化學科建設的途徑與意義〉。《茶葉》,34(4):213- 216。
蘇維衫,2008。〈特殊族群運動社會化過程之研究-2007 國際唐氏症游泳邀請賽為 例〉。《運動文化研究》,(4):87-114。 http://dx.doi.org/10.29818/SS.200803.0002

二、 英文資料
英文書籍
Davies, B. (1976). Social Control and Education. London: Methuen.
Davis, K. & Moore, W.E. (1966).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In R. Bendix and Denzin, Norman K., Lincoln, Yvonna S. & Thousand Oaks, Calif. (2005).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Sage.
Durkheim, E. (1933).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urkheim, E. (1956).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Inkeles, A. (1964). What is Soci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
N.J.: Prentice-Hall.
Kvale, Steinar (1996). Interviews: A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CA:Sage.
LeCompte, M. D., & Preissle, J. (199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ittlejohn, S. W., Foss, K. A., & Oetzel, J. G. (2016).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8th ed.).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M. Lipset (eds.) Class, Status and Power (2nd ed, pp.47-53).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cLean, C. F. (1997). Marketing the Museu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Miller, K. (2002). Communication theories: perspectives, processes, and contexts. Boston:McGraw-Hill.
Milner, A. (1999). Clas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Moisander, J., & Valtonen, A. (2006). Qualitative Marketing Research. A Cultural Approach (1st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O'Donnell, G. (1988). Mastering Sociology (2nd ed.). London: Macmillan.
Parsons, T. (1959). The Social System. London and New York: Tavistock.
Parsons, T. (1961). 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Some of Its Func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 In , A. H. Halsey, J. Floud & C.A. Anderson (Eds.). Educ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eidman, I. (2006).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The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3r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immel, G. (1903).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Reprinted in D. N. Levine ed, 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pp. 324-339).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rauss, AM and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Turner, J.H. (1990). Giddens's Analysis of Functionalism: A Critique. In J., C. Clark & S. Modgil (Eds). Anthony Giddens, Consensus and Controversy (pp.103-110).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Veblen, T. (1931).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Viking Press. Weber, M.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英文期刊
DiMaggio, P. (1982).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 success: The impact of status culture participation on the grades of US high school stud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2), 189-201.
DiMaggio, P., & Useem, M. (1978). Social class and arts consumption. Theory and Society, 5(2), 141-161.
Goodwin, N. R. (2003). Five Kinds of Capital: useful concep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for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egal Scholars annual meeting. Paper presented in Glob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NO. 03-07.
Peterson, R. A. (1992). Understanding audience segmentation: From elite and mass to omnivore and univore. Poetics, 21(4), 243-258.


三、 網路資料
秀秀(2014 年 3 月 12 日)。【茶文化】中國茶道簡史。 https://tyhf.org/costume/2014/03/12/
于郁金(2019 年 8 月 19 日)。〈第 6 屆月映盃國際泡茶競賽暨禮親奉茶 第一杯由 魏珍群奪魁〉。《蕃薯藤》。https://n.yam.com/Article/20190819520783
于國欽(2016 年 10 月 30 日)。〈《經濟教室》台灣經濟 60 年〉。《中時新聞 網》。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030000223-260209?chdtv
大同技術學院。〈關於系所〉。《大同技術學院》。https://tea.ttc.edu.tw/files/11-1016-936.php?Lang=zh-tw
台灣茶協會。〈關於協會〉。《台灣茶協會》。http://www.att.org.tw/home2/9895/121.php
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所得統計摘要〉。《行政院主計總處電子書平台》。https://ebook.dgbas.gov.tw/public/Data/352913302353.pdf
陳重嘉(2015 年 10 月 25 日)。〈茶人精神〉。《遊山茶訪》。 http://www.yoshantea.com/about1.php
黃博郎(2019 年 8 月 30 日)。〈全國泡茶大賽台南登場 歐美日茶藝高手來挑 戰〉。《Newtalk 新聞》。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8-30/292691
蔡宗顯(2010 年 9 月 24 日)。〈財政統計通報(第 18 號)〉。《中華民國財政 部》。
http://service.mof.gov.tw/public/Data/statistic/bulletin/109/%E7%AC%AC18%E8%9
9%9F-%E8%8C%B6%E8%91%89%E8%B2%BF%E6%98%93.pdf
廖純瑜(2013 年 6 月)。〈台北市茶藝促進會簡介〉。《行政院農委會茶葉改良場》。https://www.tres.gov.tw/upload/tres/files/web_structure/1579/0213-30.pdf
潘美玲(2012 年 6 月)。〈【茶域經緯】比賽.茶 台灣茶的理性與感性〉。《經 典雜誌》。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12693
滕翼(2016 年)。〈“茶文化”的歷史溯源與人際傳播〉。《知網空間》。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HXU201602015.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