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走在尋找中國社會工作在地化的路上
作者:滕愛聰
作者(外文):TENG, AICO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張慈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社會工作在地化實踐場域反映性對話行動研究Social workIndigenizationPracticeFieldReflective communicationAction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参考文献
中文參考文獻
[1] 曹立前、高山秀(2008),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與養老思想探究[J],山大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3(5):88-91.
[2] 成洪波(2015),導入、互構、增能:社會工作與學校社會工作的一種互動邏輯[J].社會工作(3):67-76
[3] 陳統奎(2006),一所市民會館的十年[J],社區,(7):6-8
[4] 程毅(2010)嵌入、建構、增能:學校社會工作視角下高校學生工作的功能拓展[J].中國青年研究,(2):207
[5]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臺北:麗文文化
[6] 宮留記(2008),佈迪厄的社會實踐理論[J].理論探討,(6):57-60
[7] 古學斌(2017),道德的重量:論行動研究與社會工作實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4(3):67-78
[8] 古學斌、霍曉玲(2022),行動研究的重要精神和特質[J].社會工作,(2)
[9] 郭沫若(1950),關於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文化教育救濟機關及宗教團體的方針的報告[N],人民日報,12月30日版
[10]郭偉和等譯(2016), 話語、權力和主體性:福柯與社會工作的對話(Adrienne S. Chambon,Allan Irving,Laura Epstein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25-126
[11] 侯利文(2022),“黨建”社會工作:何以可能?如何可為?——兼談社會工作的本土化[J].河北學刊42(6):9-15
[12] 胡慶鈞(1948),費孝通及其研究工作[J],《觀察》第 4卷第 23、 24期合刊 :23
[13] 黃琢崇、鄭麗珍主編(2016),發展性社會工作:理念與實務的激蕩[M].台北:松慧文化
[14] 黃曉星、丁行琴(2022),黨建引領專業:社會工作參與黨群服務的實踐類型與機制分析[J].江海學刊(2)
[15] 何國良、陳沃聰、古學斌、葉少勤等著(2022),社會工作實踐研究:案例與評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
[16] 何雪松(2017),社會工作的理論追求及發展趨勢[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54(4)
[17] 蔣梓驊等譯(2012),實踐感(Pierre Bourdieu著),北京:譯林出版社
[18] 雷傑、黃婉怡(2017),實用專業主義 : 廣州市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社會工作者“專業能力”的界定及其邏輯[J].社會,(1)
[19] 李猛、李康譯(1998),實踐與反思(Pierre Bourdieu,L.D. Wacquant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 劉夢(2007),中國社會工作教育者如何應對社會工作職業化的挑戰[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9(6):31-36
[21] 劉少傑(2014).後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57-162
[22] 劉北成、楊遠嬰譯(2012),規訓與懲罰(修訂譯本)(Michel Foucault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63-218
[23] 李棉管、王皎、陸雪玉(2020),會工作職業化與發展型社會工作建構,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3
[24] 羅建平、胡繼冬(2007),建國以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的歷史沿革[J].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9(5)
[25] 馬麗、張國磊(2021),社會工作本土化的邏輯理路——基於“結構-機制”視角[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5):76-85
[26] 潘培慶譯(2017),什麼是批判?/自我的文化(Michel Foucault 著),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6-12
[27] 彭秀良、林順利、王春霞(2019),中國社會工作史簡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彭秀良(2020),中國社會工作名家小傳.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9] 阮新邦(2014),天主教取向的社會工作實踐,香港:慈源
[30] 阮曾媛琪(2001),從社會工作的兩極化看社會工作的本質,載於何國良、王思斌主編的《華人社會工作本質的初探》,香港:八方文化
[31] 史柏年(2004),新世紀:中國社會工作教育面臨的選擇[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5
[32] 史柏年(2013),教師領辦服務機構:中國社會工作專業化的理性選擇,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0-36
[33]《社會工作》編輯部(2019),中國本土社會工作理論體系的建構——新時代社會工作理論發展與創新論壇綜述[J].社會工作,(4)
[34] 童敏、許嘉祥、蔡詩婕(2012),大黨建與社會工作:黨建社會工作的現代性反思[J].社會建設8(2)
[35] 湯云、楊順利譯(2018),批評理論的理念:哈貝馬斯及法蘭克福學派(Raymond Guess著),北京:商務印書館:13
[36] 王思斌(1995),中國社會工作的經驗與發展[J].中國社會科學(2):97-106
[37] 王思斌(1999),社會工作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8] 王思斌(2001),社會工作:利他主意的社會互動,載於何國良、王思斌主編的《華人社會工作本質的初探》,香港:八方文化
[39] 王思斌(2001),試論我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學刊(2):56-61
[40] 王思斌(2007),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新取向[J].學習與實踐(3):5-10
[41] 王思斌(2011),中國社會工作的嵌入性發展[J].社會科學戰線(2):206-222
[42] 王思斌等(2013),社會工作導論(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7
[43] 王思斌(2019),“魁閣精神”與我國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學科的發展,發表於趙春盛主編的《魁閣》,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4] 王思斌(2020),我國社會工作從嵌入性發展到融合性發展之分析[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3):29-38
[45] 王楊(2017),中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NGO)關係的演變與特征思考——基於國家與社會關係視角[J].理論月刊(1):152-155
[46] 王嬰(2018),中國專業社會工作的非均衡、非協調發展——歷史社會學視角下國家、學生和社會的互動過程[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2-42
[47] 夏林清(1993),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載於夏林清主編《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48] 夏林清(2006),在地人形:政治歷史褶皺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J].應用心理研究(31)
[49] 夏林清譯(2018),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 Donald A. Schön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
[50] 夏林清譯(2021),行動科學:探究與介入的概念、方法與技能(C.Argyris,R.Putnam,D.Smith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51] 謝泳(1998),魁閣——中國現代學術集團的雛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35):51-56
[52] 徐道穩(2018),中國社會工作行政化發展模式及其轉型[J].社會科學(10)
[53] 徐永祥、楊威威、徐選國(2018),社會性、主體性與社會工作知識結構及實踐模式的反思性建構——來自福柯的啟示[J].社會建設5(4):36-47
[54] 徐選國、尹阿靂、徐永祥、趙環(2014),雙向嵌入:政府與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互動邏輯——以深圳市Y機構為例[A].本土化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探索論文集(2013-2014)[C],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55] 徐選國(2023),新時代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邏輯轉換與自主知識體系建構[J].學海(1)
[56] 許仕廉(1929),建設期中教授社會學的方針和步驟[J],社會學界(3)
[57] 楊靜(2015),破繭成蝶——實務工作者生產知識的歷程,載於楊靜、吉家欽、夏林清主編,行動研究經典讀書札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8] 楊猛(2005),數學大師丘成桐痛擊中國學術腐敗[N]. 北京科技報,8月10日,第002版
[59] 易鬆國(2013),民辦社會工作機構的問題與發展路向[J].社會工作(5)
[60] 喻歡(2010),感受督導[J],社會工作(實務版)(01)
[61] 朱健剛(2014),社工機構的NGO化:專業化的另一種思路[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8-37
[62] 張曙光(2004),關於GONGO的幾點想法和意見——以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為例[J].開放導報(2):42
[63] 張岩冰(1997),梁漱溟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146-147
[64] 周玟琪等譯(1995),當代社會工作理論:批判的導論(Payne.M.著),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65] 朱健剛、陳安娜(2013),嵌入中的專業社會工作與街區權力關係——對一個政府購買服務專案的個案分析[J].社會學研究(1):43-64
[66] 朱志強(2001),社會工作的本質,載於何國良、王思斌主編的《華人社會工作本質的初探》,香港:八方文化

英文參考文獻
[1]Abraham Flexner(1915)“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19159(Chicago):576-590
[2] Biestek,T.(1957) The Casework Relationship. New York: Allen and Unwin.
[3] Bent Goodley, T.(2015)Editorial Notes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ocial Work Revisited: Relevance for a Changing World. Social Work,2015,60(3)
[3] Brekke,J.(2012)Shaping a Science of Social Work.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22(5)
[4] Brekke,J.(2014)A science of social work,and social work as integrative scientific discipline: have we gone too far, or not so far enough.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24(5)
[5] Carr,W. & Kemmis,S.(1986)Becoming Critical: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Routledge.
[6] Clark,C.(2006)Moral Character in Social Work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36(1)
[7] Dominelli,L.(1997)The Changing face of social work:Globalisation, privatisation and the technocratisation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Changes in Social Word-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Social Work,England:Ashgate.
[8] Fulcher,L.C.(2003)The working definition of social work doesn’t work very well in China and Malaysia?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3)
[9] Gray,M.(2002)Art,Irony and Ambiguity: Howard Goldstein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Social Work.Qualitative Social Work,2002,1(4)
[10] Goldstein,H. (1992) If Social Work hasn’t Made Progress as a Science,Might it be an Art? .Families in Society,73(1)
[11] Margolin,Leslie(1997)Under the Cover of Kindness: The Invention of Social Work. 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2-6
[12] Pierre Bourdieu,L.D. Wacquant.(1990)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The Macmillan LTD:98
[13] Payne,M.(1998)"Why Social Work?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Issue and Response Formation",in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41),London:SAGE,447
[14] Specht,H & Courtney,M.E.(1994)Unfaithful Angels: 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5] Schön,D.A. (1983), The Reflex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s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6] Wacquant, L.D.(1989)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A Workshop with Pierre Bourdieu[J].Sociological Theory,Vol.7
[17] Zoe Garrity, Disocourse Analysis(2010) Foucault and Social Work Researc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0(2):193-2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