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國民中學歷史課綱與教科書的國族概念演變分析(1983-2020)
作者:吳宜蓉
作者(外文):WU, I-JU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吳美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科塞雷克概念史國族歷史教育教科書Koselleckconceptual historynationhistory educationtextbook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研究以解嚴前後四個時期1983、1994、2003、2018年臺灣國民中學階段歷史課程標準(綱要)及教科書內容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其中國族概念的形成與內涵演變。本研究採取概念史的研究方法論,搭配內容分析法與文本分析法,搜尋1983-2020年的國中歷史課程標準及課程綱要與教科書內容,以及當時的相關資料,並採用Koselleck討論概念的四化標準,分析跨歷史時期中教材裡國族概念的應用和演變。本研究的發現有四:其一,不同時期歷史科教材的國族概念內涵彰顯出不同時代當前國家的政治情勢。其二,國族概念在教科書的撰寫促進國族認同在社會階層中的水平整合。其三,國族概念的指涉性從解嚴前的封閉,逐漸走向解嚴後的開放性。其四,國族概念在演變的過程,由於語意的競爭造成教材在邏輯敘事的斷裂性。最後,筆者針對本研究進行省思與未來研究可能提供四點看法,供本研究作為後續研究發展的建議
The four periods spann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d textbooks of history in Taiwan—i.e., 1983, 1994, 2003, and 2018—serve as the primary research subject, aiming to examine the evolution of concept of nation in terms of its formation and content. Employing the conceptual historical methodology as well as the content analysis and textual analysis, this research scrutinizes the history textbook content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Guidelines from 1983 to 2020 by discussing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nation, along with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Moreover, Koselleck's four dimensions of conceptual change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nation across historical periods addressed in the textbook.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ly, the content of the concept of nation in the history education materials across different periods reflects the political situations of these periods. Secondly, the writing of the concept of nation in the textbook promotes the horizontal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within the social classes. Thirdly, the referential transition of the concept of nation develops from a closed system to an open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Lastly, in the evolution concerning the concept of nation, the semantic competition leads to the rupture in the logical narrative amidst educational materials.
In conclusion, the study offers four reflections on its findings and potential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providing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in this field.
Alonso, A.(2006).The Effects of Truth:Re-Presentations of the Past  
  and the Imagining ofCommunity.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1,
  33–57.https://doi.org/10.1111/j.1467-6443.1988.tb00003.x
Ballantyne, T.(2015)."TransnationalHistory and C. A. Bayly’s The
  Birth of the ModernWorld."In A. Curthoys & M. Lake (Eds.),
  Connected Worlds:History in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Retrieved
  fromhttps://www.jstor.org/stable/j.ctt2jbkp3.6
Barrett, M., &Buchanan-Barrow, E. (Eds.).(2005).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society. London, UK: Taylor & Francis.
Barton, K. C., & McCully,A. W. (2005). History, identity, and the   
  school curriculum inNorthern Ireland: An empirical study of
  secondary students'ideas and perspectives. Journal ofCurriculum
  Studies, 37(1), 85-116.
Carretero, M., & Kriger,M. (2011).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s and   
  conflicts aboutindigenous people as national identities. Culture
  and Psychology, 17(2), 177–195.
Carretero, M., &Perez-Manjarrez, E. (2019). Historical Narratives and
  the Tension betweenNational Identities, Colonialism and   
  Citizenship.
Carretero, M., Castorina, J.,& Levinas, M. (2013). Conceptual change
  and historicalnarratives about the nation: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pproach. InJ. Valsiner (Ed.), Oxford handbook of
  culture and psychology (pp. 460-47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ara, P. (Ed.). (1995).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ster, S. J., &Crawford, K. A. (Eds.). (2006). Whatshall we tell
  th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Hall, S. (1994)。Rassismus undkulturelle Identität [Rac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Ausgewählte Schriften 2)。Argument.
Jordheim, H., & Neumann,I. (2011). Empire, imperialism and conceptual   
  history.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 14,
  153-185. https://doi.org/10.1057/jird.2010.21
Koning, E. A. (2011). Ethnicand civic dealings with newcomers:   
  Naturalization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wenty-six immigration
  countrie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34(11),1974–1994.
  https://doi.org/10.1080/01419870.2011.556747
Koselleck, R. (1967). Richtlinienfür das Lexikon politisch-sozialer
  Begriffe der Neuzeit. Archiv für Begriffsgeschichte, 11(1),81–
  98.
Koselleck, R. (1994). Thetemporal structure of conceptual change. In   
  W. Melching & W.Velema (Eds.), Main trends in cultural history:
  Ten essays (pp. 1-25).Amsterdam; Atlanta, GA: Rodopi.
Koselleck, R. (1996). Aresponse to comments on Geschichtliche
  Grundbegriffe. In H.Lehmann & M. Richter (Eds.), Themeaning of
  historical terms and concepts: New studies on Begriffsgeschichte
  (pp. 59-70).Washington, DC: German Historical Institute.
Koselleck, R. (2004). Aresponse to comments on Geschichtliche
  Grundbegriffe. In H.Lehmann & M. Richter (Eds.), Themeaning of
  historical terms and concepts: New studies onBegriffsgeschichte
  (pp. 59-70). OxfordUniversity Press.
Koselleck, R. (2004). Timeand history. In T. S. Presner et al. (Trans.),
  The practice of conceptual history: Timing history, spacing
  concepts (pp. 111-12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oselleck, R. (2011/1972).Introduction and prefaces to the
  GeschichtlicheGrundbegriffe. Contributions to theHistory of
  Concepts, 6(1), 1–37.
Levstik, L. S., & Barton,K. C. (2001). Doing history:Investigating
  with children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2nd ed.).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Associates.
Melvin, R. (1997). TheGeschichtliche Grundbegriffe: Relating
  political and socialconcepts to structural change. Historyand
  Theory, 36(2), 161-179. https://doi.org/10.2307/2505549
Minogue, K. R. (1967). Nationalism. London, UK: B.T. Batsford.
Plunkett, D. (2016).Conceptual history, conceptual ethics, and the
  aims of inquiry: Aframework for thinking about the relevance of
  the history/genealogyof concepts to normative inquiry. Ergo, an
  Open Access Journal ofPhilosophy, 3.
Pocock, J. G. A. (1972).Virtue and commerc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Journal of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3, 119–134.
Rejai, M., & Enloe, C. H.(1969). Nation-states and state-n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3(2),140-158.
Richter, M. (1990).Re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languages:
  Pocock, Skinner, andthe Geschichtliche Grundbegriffe. Historyand  
  Theory, 29(1), 38-70.
Seton-Watson, H. (1977). Nations and states: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na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London, UK:
  Routledge.
Smith, A. D. (1992). NationalIdentity and the Idea of European Unity.
  International Affairs(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44-), 68(1), 55–76.https://doi.org/10.2307/2620461
Steinmetz, W., & Freeden,M. (2017). Introduction, conceptual history:
  Challenges,conundrums, complexities. In W. Steinmetz, M. Freeden,
  & J.Fernández-Sebastián (Eds.), Conceptualhistory in the European
  space (pp. 1-46). Berghahn Books.
SUN, J. (2019). Preface:Koselleck’s Theses ( These ) and
  TransculturalConceptual History. Cultura, 16, 1-9.
 https://doi.org/10.3726/CUL022019.0001
Tosh, J.(2021)。歷史學的使命(劉江譯)。上海:格致。(原著於2008年出版)
Van Der Leeuw-Roord, J.(2009). Yearning for yesterday: Efforts of
  history professionalsin Europe at designing meaningful and
  effective schoolhistory curricula. In L. Symcox & A. Wilschut
  (Eds.), Internationalreview of history education National history
  standards. The problemof the canon and the future of teaching
  History (Vol. 5, pp.73–94).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Anderson Benedict(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
  台北市:時報。(原著於2006年出版)
Ernest Gellner(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李金梅,黃俊龍譯)。台北市:聯
  經。(原著於1983年出版)
Melvin Richter(2010)。政治和社會概念史研究(張智譯)。上海市:華東師範大
  學。
Nicholas H. Steneck &David Zinn(2009)。研究倫理教學手冊。(臺灣聯合大學
  系統信義榮譽講座編輯小組)台北市:九州。(原著於2007年出版)
于京東(2020)。“法蘭西民族是一個”——近代法國政治語境中的概念、修辭與論
  辯。亞洲概念史研究,2,141–157。
方維規(2009)。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收錄於黃
  興濤主編《新史學: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第三卷:3-20。
方維規(2011)。「鞍型期」與概念史─兼論東亞轉型期概念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
  1,85-116。
方維規(2013)概念史八論―一門顯學的理論與實踐及其爭議與影響。東亞觀念史
  集刊,4,101-170。
方維規(2014)。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及相關核心概念通考——兼釋“中國”與
  民族主義論爭。亞洲概念史研究,2,3-60。
王仲孚(2001)。試論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特性。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6),    
  8-11。
王汎森(2008)。歷史教科書與歷史記憶。思想,8,123-139。
王家英、孫同文(1996)國族認同的解體與重構--台灣當前的主體經驗。政治科學  
  論叢,7,321-353。 
王雅玄(2012)。透視官方知識之生成―高中「生活科技」教科書政治脈絡分析。教
  育研究集刊,58(2),109-145。
王甫昌(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零年代臺灣的族群政治兩
  岸。臺灣社會學研究,2,1-45。
王甫昌(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
  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8(2),145–208。
王前龍(2000)。國民中學「認識臺灣(社會篇)」教科書中國家認同論述—從自由
  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觀點來解析。教育研究集刊,45,139-172。
王翊涵(2012)。曖昧的歸屬,策略性的協商:在臺東南亞新移民女性的國族認同。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9,83-126。
王家通(2001)。中等教育,高雄市:麗文文化。
石之瑜 (2001)。民族、民族研究、民族主義:兼論作為意識形態的社會科學研究,
  問題與研究,40(4),97-110。
江士林 (1997)。將宰制“自然”化:從跨文化比較與歷史觀照的角度論語言及其他
  建制的“國族”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79-120。
江宜樺(1998)。當前臺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9,163-229。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揚智文化。
江宜樺(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市:新視界文庫。
何炳松(2012)。歷史研究法歷史教授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原著於1925年
  出版)
何思瞇、詹美華、裘長平 (2013)。國中歷史教科書知識論與課程觀演變─李國祁
  先生訪談稿。未出版,臺北市。
吳乃德(1993)。國家認同與政黨支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33-61。
吳叡人(1995)。命運共同體的想像:自救宣言與戰後的臺灣公民民族主義。收錄於
  台灣自由主義的傳統與傳承,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宋佩芬、張韡曦(2010)。臺灣史的詮釋轉變:國族歷史與國家認同教育的省思。教
  育科學研究期刊,55(3),123–150。
宋佩芬、陳俊傑(2015)。國中教科書之中國史敘述變動(1952-2008)。教科書研究,
  8(11),1–31。
宋逸煒(2019)。近代歷史教科書中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史學月刊,3,71–81。
李文正(1999)教科書在學校政治社會化中的功能。國教世紀,185,35-41。
李淑菁(2017)。想像與形構: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發展之論述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
  研究,17(2),1-44。
杜曉惠(2009)。戰後初期臺灣初級中學的歷史教育(1945~1968)-以課程標準與教
  科書分析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台北。
汪宏倫(2012)。淺論兩岸國族問題中的情感結構:一種對話的嘗試。收錄於徐斯儉、
  曾國祥(編),文明的呼喚:尋找兩岸和平之路(頁181-231)。新北市:左岸文
  化。
汪宏倫(2014)。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框架。文化研究,
  19,189-250。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28,1-77。
沈松僑(2002)。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
  哲學評論,3,49-119。
沈松僑(2006)。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集刊,33,77-158。
沈清楷(2017)。反抗的基進意義:基進側翼與318太陽花運動。臺灣學誌,15,73-
  95。
沈渝(2020, September 7)。歷史新課綱三國消失 武后不見Xuite部落格.   
  https://blog.xuite.net/chioufatymjh/twblog/589334850
沙培德(2007)。啟蒙「新史學」──轉型期中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收錄於中國近代
  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頁181-231),聯經出版。
周珮儀(2005)。我國教科書研究的分析:1979-2004。課程與教學,8(4)。91-116。
周珮儀、鄭明長(2016)。邁向多元典範的教科書研究方法論。課程與教學,19(3)。
  1-26.
周祝瑛(1995)。國中日常教學活動之生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編號:
  PC8601-1122)。
林果顯(2009)。一九五〇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
  治大學歷史系:台北市。
邱偉雲(2011)。中國:觀念類型之認同形成與重構現象。東亞觀念史集刊,1,301-
  326。
姚中原、張淑中(2010)。廢除國民大會的始末及其憲政意涵-從第七次憲改角度分
  析。國家發展研究,9(2),163-205。
施正鋒(2009)。臺灣民族主義與墾殖國家的政治民族塑造-漢人血緣、華人文化、
  及政治中國的挑戰。收錄於洪泉湖、謝政諭(主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
  發展與反省》(頁451-473)。台北市:東大。
施正鋒(2014)。歷史教育、轉型正義及民族認同。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0(4),
  1-25。
施正鋒(2015)。臺灣民族主義的發展、現況、以及挑戰。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1(4),
  1-32。
柯華葳(1995)。國小日常教學活動之生態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
  題報告。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胡聲平(2019)。回到冷戰?美中臺關係的今昔變化與影響。全球政治評論,68,13-
  20。
倪仲俊(2006)從傳統正統論論史學的工具性與當前臺灣史論述和教學的茫點。臺
  灣史研究,9,155–190。
徐宇辰(2008)。戰後臺灣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的演變(1948~2007)-----以臺灣
  史教材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歷史系:台中市。
徐博東(1999)。新台灣人不應是新台獨主義,評李登輝的「新台灣人主義」。海峽
  評論,98。
秦宛萱(2020, September 9)。歷史課本沒三國,去中國化是假議題 108課綱讓老
  師真正擔心的是這些,三立新聞網: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3319
郝志進(2004)。「九一一」事件對美國兩岸政策之影響。展望與探索月刊,2(9),
  35-45。
馬振坤(2006)。從軍事和經濟角度解析中共提倡新安全觀之困境。復興崗學報,88,
  149-180。
馬德普(2019)。跳出西方“民族國家”的話語窠臼。政治學研究,2,19-28。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從「集體記憶」到「官方記憶」:民國時期中小學歷史教
  科書的變遷之研究(1912-1949)。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
  告,1-37。
康軒(2014a)。國民中學社會(初版,第一冊)。台北:作者。
康軒(2014b)。國民中學社會(初版,第二冊)。台北:作者。
康軒(2015a)。國民中學社會(初版,第三冊)。台北:作者。
康軒(2015b)。國民中學社會(初版,第四冊)。台北:作者。
康軒(2019a)。國民中學社會(初版,第一冊)。台北:作者。
康軒(2019b)。國民中學社會(初版,第二冊)。台北:作者。
康軒(2020a)。國民中學社會(初版,第三冊)。台北:作者。
康軒(2020b)。國民中學社會(初版,第四冊)。台北:作者。
張炎憲(1996)。臺灣史研究與臺灣主體性,收於張炎憲等主編,《臺灣近百年史論
  文集》,(頁431-451)。台北市:台北市:吳三連文教基金會。
張明雄(1981)。黨外運動的目的與路線,深耕雜誌,(17),5。
張芬芬(2011)。從文本分析方法論初探- 臺灣教科書研究概況(1956-2010)。本文
  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習媒材設計學系研究計畫:1-44。
張期玲(2004)。國家認同的塑造:以國中的歷史教科書為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淡江大學,台北市。
張順妹(2009)。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臺灣原住民族教材研究(1952-2007)(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台北市。
張鳳陽、羅宇維、于京東(2017)。民族主義之前的「民族」:一項基於西方情境的
  概念史考察。中國社會科學,7:29-48。
教育部(1983)。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3)。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社會領域。台北市:作者。
教科書研究編務小組 (2017)。符應十二年國教課綱之教科書編審。教科書研究,10
  (3),159-185。
曹永和 (1990)。臺灣島史研究的另一途徑――「臺灣島史」概念。中央研究院臺灣
  史田野研究通訊,15:7-9。
許倬雲(1993)。臺灣研究的幾個特點。收錄於宋光宇主編:臺灣經驗─歷史經濟篇。
  臺北:東大。
許維德(2013)。何謂「國族」(nation)?─語彙分析、構成元素式定義、以及過程
  化思考的嘗試。國家發展研究,12(2),1-71。
許維寧(2022, November 11)。社會科去中國化延伸至小學?國教院:讓歷史擺脫
  國族。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758660
郭正亮(1999)。新台灣人:從『族群民族主義』到『公民民族主義』。新世紀論壇,
  6。
郭承天(2014)。國族神學的民主化:臺灣與中國大陸。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陳心怡(2019)。同源殊途-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國族認同形塑之比
  較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文生、王三吉(2005)。台灣網際網路發展歷程研究之初探,收錄於台灣網際網路
  研討會論文集。
陳昀萱、甄曉蘭(2018)。國中歷史課綱中的歐洲意象。教科書研究,11(2),27-55。
陳采憶(2009)。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國家認同內涵之分析—以歷史教材為
  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陳冠中(2012)。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香港:牛津大學。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
  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陳建守(2013)。語言轉向與社會史:科塞雷克及其概念史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
  4,171-221。
陳盈宏、張建成(2012)。臺灣小學社會科教科書中國族概念的變動。臺灣教育社會
  學研究,12(1),119–162。
陳儀深 (2010)。臺獨主張的起源與流變。臺灣史研究,17(2),131-169。
彭致翎、黃欣柔、 & 藍順德(2015)。從多元到寡占:教科書市場的挑戰與因應。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8),1–5。
彭錦鵬、王文岳(2004)。互動治理:數位時代之民主,收錄於數位台灣政策研討會
  會議論文。
湯志傑(2013)。向史學偷師:個人研習概念史的心得,及從糾結的現代性對現代中
  文概念形成的初步思考。於「翻譯與概念形成」工作坊,2013年10月7日,台
  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馮靖惠(2018, August 14)。把中國模糊化?中研院士:歷史課綱審議是政治化事件。
  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307611
黃秀政(1991)。四十年來我國國(初)中歷史科教育─以教科書的編纂為討論中心。
  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16,103-126
黃秀政(1998)。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歷史篇)科的課程研討與編寫,收錄於教
  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歷史學科教育之趨勢,1-18。
黃興濤(2012)。概念史方法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史學月刊,(9),11–14。
黃顯華、徐慧璇(2006)。臺灣課程改革理論基礎再思。課程研究,1(2),21–45。
新生報社(1976, June 13)。加強民族精神教育的課題,新生報。
楊秀菁(2022)。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與教科書中的原住民族書
  寫。教科書研究,15(3),1-46。
董志成、游家政(1998)。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的問題。課程與教學季刊,1(1),
  57-76。
董秀蘭(2008)。漂泊的靈魂:臺灣中小學國家認同教育的擺盪與挑戰。基礎教育學
  報,17(2),48–75。
詹美華(2020)。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爭議議題及教師教學因應之研究(未出版之博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台北市。
甄曉蘭、周淑卿、張嫈嫈、莊德仁、許育健、黃政傑、楊國揚(2020)。素養導向教科
  書編/審的挑戰。教科書研究,13(2), 119-150。
臺灣史研究會(1997)。認識臺灣:國中教科書:參考文件。(王仲孚、王曉波主編)。
  台北市:作者。
臺灣省新聞處(1953)。反共抗俄歌曲一百首,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
  https://tm.ncl.edu.tw/
認識臺灣教科書辯論會(1997, July20)。Retrieved March 19, 2023,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WbDwreROw8
趙令揚(1976))。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香港:學津。
歐用生(2008)。「一綱一本教科書事件」平議。教科書研究,1(1),1-28。
蔡清田(1999)。從歷史學科課程評析英國國定課程改革之理論與實際。教育研究集
  刊,42(1),51-77。
鄧志松(2005)。公民教育與認同政治:以國家認同教育為例。通識教育季刊,12(1),
  45-70。
顏慶祥(1997)。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分析: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台北市:
  五南圖書。
譚光鼎(1997)。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台灣」課程為例。教育研
    究集刊,45(1),113-137。

網站資源
國民中學課審會分組歷次會議紀錄,(n.d.),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資    
  訊公開平臺
https://shs.k12ea.gov.tw/site/ccess/category?root=137&cid=137

總統府新聞與活動,(n.d.),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s://www.president.gov.tw/Page/35

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n.d.),中正文教基金會
 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ies&id=103&Itemid=25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