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代儒醫張介賓「醫《易》會通」理論 建構與實踐之研究
作者:呂文智
作者(外文):LU, WEN-CHIH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孫劍秋
陳恆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張介賓中醫《周易》醫《易》同源醫《易》會通CHANG Chieh-Pi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the Book of Changes (Yi)Isogeny of Medicine and YiInteraction of Medicine and Y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明代儒醫張介賓(1563-1640)用心鑽研諸子百家學說,對《易》理、人文、地理、兵法、音律等無不博覽,尤精於醫學。張氏曾經評論唐孫思邈(生年不詳,541或581-682)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每竊疑焉,以謂《易》之為書,在開物成務,知來藏往;而醫之為道,則調元贊化,起死回生,其義似殊,其用似異,且以醫有《內經》,何借於《易》?」以為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完備無遺,何需《周易》捨近求遠?而後又說:「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開,學到知羞,方克漸悟。」由此可見,《易》理對中醫系統醫學基礎理論有一定的影響,張氏強調「《易》有太極,太極本無極,無極即太極,象數未形而道理已具」,認為人身如同太極的變化,也說:「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為造物之初,因虛以化氣,因氣以造形,而為先天一氣之祖也。」這就是萬物所生之化源,功同太極,此醫《易》會通之理。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生於動,地生於靜,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身之理,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云:「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如張介賓所云:「天地之《易》,外《易》也;人身之《易》,內《易》也。人身,小天地也。」晚清名醫唐宗海亦云:「人身一小天地,而天地只一陰陽。」人生於天地之間,受天地陰陽氣化影響,而元氣周流人的身體,所謂天地之氣,說明生生化化,皆有所源,而醫通於《易》。本文針對明代儒醫張介賓《類經附翼•醫易•醫易義》為主要研究對象,並梳理張介賓所有醫學著作,張氏提出《易》理「太極學說」、「陰陽學說」對中醫系統醫學基礎理論的影響,今筆者闡述考察「醫《易》同源」,「醫通於《易》」之內涵底蘊,發現張介賓對《周易》的理論比附與實務引申,則以天有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化生陰陽,呼應人身有精,精中有信,化生男女;以天地有陰陽,呼應人身有氣血;以天有十二月,呼應人身有十二臟;以天有十二會,呼應人身有十二經;以天有十二辰,呼應人身有十二節;以卦有陰陽爻,呼應人身有臟象,陰陽聚散是其理,剝復消長是其機,總如張氏所說:「謹摭《易》理精義,用資醫學變通。」所以吾人欲以明代張介賓「醫《易》會通」理論建構,來加以闡述「《易》理醫用」之義,並加以推廣實踐於臨床應用,也學習張介賓《質疑錄》,質疑景岳脈學何以臟腑病與經絡病脈位不分,理論建構與脈法「部位解」與古不同,並將筆者之創見加以詳論,是脈學思維與實際運作的具體呈現,立論於後(附錄一),為後世醫家開創新知,冀能條理分明,言簡意賅,綱舉目張,巨細通融,總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斷流之水,可以鑒形」,晦者明,隱者見,盡窺得其堂奧,期能尊經宗典,探本求源,融裁古今,吐故納新,以救人濟世為職務,以傳承軒岐為胸襟,期能發揚中醫國粹,辨證施治全人天年,以免有渴而鑿井,鬪而鑄兵之憾。冀對後學行醫之路,啟蒙愚瞽,精究方術,玄冥幽微,陰陽會通,苟全人天年,俾不辱杏林。
CHANG Chieh-Pin (1563-1640), a Confucian physician in the Ming Dynasty, devoted himself to the study of the theories of 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s. Dr. CHANG once commented on Tang SUN Xi-Miao (541-682) and said:‘If you don't know the "Yi", it is not enough to talk about the medicine. Every time I have doubts, I say that the "Yi" is a fundamental text. Medicine is different from Yi (the Book of Changes). They are two viewpoint system for the natural world. Besides, the basis of medicine is the "Nei-Jing", why should it be borrowed from "Yi" system?’ CHANG thought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 "Huang-Di Nei-Jing" is totally complete, why do you need the "Book of Changes" to look beyond the near and far? Then he said: ‘This time, I am not confused, the stagnation is a little open, and the knowledge of shame is learned, and I gradual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of medicine and Yi.’ It would be seen that theory of "Yi"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stem. CHANG emphasized that the "Book of Changes" contains Tai-chi, Tai-chi and Wu-chi are the same meanings of universe. CHANG think that the human body is lik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chi. It is at the beginning of creation, because of emptiness to transform Qi, because of Qi to shape, and it is also the ancestor of the innate one Qi." This is the source of transformation from all things, and the power is the same as Tai-chi, and thus medicine-"Yi" interaction (Qi) plays the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universe. The movement of Tai-chi gives birth to Yang, from stillness to Yin, from nature to movement, and from the ground, from stillness, the way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two Qi of ‘Yin and Yang’ create all things. In Su-Wen (Plain Questions, first part of "Huang-Di Nei-Jing" chapter 25 says: ‘The sky covers the earth, everything is prepared, and nothing is more valuable than human beings. People originated from the Qi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Chi of the four seasons also influence the human beings." CHANG said: ‘The change of the world is also the change of the outside; the change of the human body is also the change of the inside. The human body is a small world (or universe). Qing physician TANG Zhong-Hai also emphasized the same theory. In between,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yin and yang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vital Qi flows around the human body. The so-called Qi of heaven and earth means that there is a source for life, biochemical transformation, et cetera. The Yi and medicine come from the isogenic origin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researching the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book “Category of Nei-Jing, Medical Science, the Theory of Change and Medicine Ethics” written by Confucian Physician CHANG Chieh-Pin (of Ming Dynasty) and sorting out all of Chang’s works. CHANG advocated that the ‘Theory of Change’ and ‘Yin and Yang’ theories have certain impact on the basic theory of TCM system. The author tries to expound and examine “the isogeny of medicine science and the theory of change” as well as how the connotation and background of medicine science is compatible to that in the Theory of Change, hoping to enlighten the later researchers and physicians who might not be clear about it with his research of ‘the Theory of Change’ (Yi) which led to understand more the ambiguous areas of human physiology and various diseases, so as to make people enjoy long life. Afterwards, CHANG let everyone know the medicine-and-nature interaction. To get a glimpse of (medicine) its profoundness, the author hopes to respect the classic literatures, explores the sources of natural principles, integrates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exhales the old and absorbs the new, takes the duty of healing people and the world, takes the inheritance of Huang-Di and Qi-Bo in the mind. Besides, the author creates the theory of pulse-checking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explains in detail, for other physicians to learn well.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hopes to carry forward the quintessenc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treats the whole person according to the syndrome, so as to avoid It is a pity to dig wells when you are thirsty, and so on. The author hopes that he will learn the way of practicing medicine well, enlightening the ignorant, finely studying the wisdoms of classics, connecting the cosmos of yin and yang, so that everyone can do the same as what he learned from ancient ONE HEALTH philosophy.
壹、專書
 一、張介賓個人專著、全集(依出版時間排列)
  (一)《類經》
1、金閶涌泉刻本,明天啟四年(1624)
2、金閶萃英堂刻本,四庫全書本,清嘉慶四年(1799)
     3、〔明〕張介賓撰、李志庸主編:《張景岳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
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

  (二)《類經圖翼》
1、金閶涌泉刻本,明天啟四年(1624)
2、金閶萃英堂刻本,四庫全書本,清嘉慶四年(1799)
     3、〔明〕張介賓撰、李志庸主編:《張景岳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
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

  (三)《類經附翼》
1、金閶涌泉刻本,明天啟四年(1624)
2、金閶萃英堂刻本,四庫全書本,清嘉慶四年(1799)
3、〔明〕張介賓撰、李志庸主編:《張景岳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
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

  (四)《質疑錄》
1、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2、上海圖書集成銘印本,康熙本,清光緒二十三年(1896)
     3、〔明〕張介賓撰、李志庸主編:《張景岳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
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

  (五)《景岳全書》
1、岳峙樓藏板刻本(上海衛生出版社1958年影印本)
2、聚錦堂藏板(魯超本),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3、越群黎照樓藏板(魯本),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4、賈棠校刊本,嘉興九思堂藏板(魯本),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
5、圖書集成局銘印書,清光緒二十年(1894)
     6、〔明〕張介賓撰、李志庸主編:《張景岳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
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

 二、經部
  (一)易類古籍(依古籍時代先後排列)
  1、〔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
印書館2001年12月)
  2、〔唐〕李鼎祚著:《周易集解》(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無求備齋
易經集成》第9冊)
  3、〔北宋〕程頤著:《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0月)
  4、〔南宋〕朱熹著:《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與《周
易王韓注》合刊,收入《周易二種》)
  5、〔元〕胡一桂著:《周易啟蒙翼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6、〔明〕來知德:《周易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7、〔明〕蔡清著:《易經蒙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8、〔明〕魏濬著:《易義古象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9、〔清〕黃宗羲著:《易學象數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
  10、〔清〕李道平著,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二)其他經部古籍(依古籍時代先後排列)
  1、〔漢〕孔安國撰,〔唐〕孔穎達等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2、〔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3、〔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4、〔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三)今人著作(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王新春:《神妙的周易智慧》(北京:新華書店,2002年1月)
  2、呂美泉、呂紹綱著:《周易入門》(臺北:韜略出版公司,1993年6月)
  3、朱伯崑:《易學哲學史》4冊(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12月)
  4、朱伯崑主編:《周易知識通覽》(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8月)
  5、孫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
  6、徐志銳:《宋明易學概論》(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1月)
  7、張善文:《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8、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4年2月)
  9、張善文:《歷代易學與易學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10、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冊,1996年9月)
  11、盧松安編:《易廬易學書目》(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12月)

 三、史部
  (一)古籍(依古籍時代先後排列)
  1、〔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
《史記》(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2、〔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3、〔清〕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8月)

  (二)近人著作(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史蘭華等編:《中國傳統醫學史》(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年8月)
  2、史仲常:《中國醫學史》(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
  3、朱建平、黃建《醫學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3年6月)
  4、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3月)
  5、范行準:《中國醫學史略》(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
  6、秦經國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年10月)
  7、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8、彭國棟纂修:《重修清史藝文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
  9、裘沛然主編:《中國醫籍大辭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8月)
  10、傅為康主編《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中醫出版社,1990年1月)
  11、楊士孝注:《二十六史醫家傳記新注》(瀋陽:新華書局,1986年4月)
  12、漆浩主編:《實用醫易小辭典》(臺北:立得出版社,1998年10月)
  13、趙洪鈞:《近代中西醫論爭史》(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14、劉伯驥:《中國醫學史》(臺北:華岡出版部,1974年)
  15、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華岡出版部,1974年)
  16、謝利恆:《中國醫學源流論》(臺北:進學書局,1970年8月)
  17、嚴世芸主編:《中國醫籍通考》(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3
年6月)
  18、嚴世芸主編:《中醫學術史》(上海:上海中醫學院,1989年)
  19、魏子孝、聶莉芳:《中醫中藥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
  20、鄧鐵濤主編:《中醫近代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四、子部
  (一)古籍(依古籍時代先後排列)
  1、〔漢〕張機:《傷寒論》收錄於《醫統正脈全書》(臺北:新文豐書局,1975年11月)
  2、〔漢〕張機:《金匱玉函經》收錄於《醫統正脈全書》(臺北:新文豐書局,1975年11月)
  3、〔漢〕張機著,〔金〕成無己注:《注解傷寒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11月)
  4、〔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臺北:自由出版社,1982年5月)
  5、〔唐〕孫思邈:《千金翼方》(臺北:自由出版社,1982年5月)
  6、〔唐〕王冰注,〔宋〕林億等整理:《校注黃帝內經素問》收錄於《四庫全書‧子部‧醫家
類》第73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7、〔唐〕王燾:《外臺秘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1月)
  8、〔宋〕朱肱:《類證活人書》,收錄於《醫統正脈全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年
11月)
  9、〔宋〕郭雍:《傷寒補亡論》,收錄於《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臺北:萬人出版社,1989年
11月)
  10、〔宋〕韓祗和:《傷寒微旨論》,收錄於《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臺北:萬人出版社,
1989年11月)
  11、〔宋〕許淑微:《傷寒九十論》,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
社,1992年10月)
  12、〔金〕成無己:《傷寒明理論》,收錄於《醫統正脈全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75年11月)
  13、〔金〕劉完素:《素問元機原病式》,收錄於《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第776冊(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15、〔金〕張子和:《儒門事親》,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
版社,1996年2月)
  16、〔金〕葛雍:《傷寒直格論方》,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
出版社,1996年2月)
  17、〔金〕劉河間:《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天津
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2月)
  18、〔金〕李杲:《醫學發明》,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
社,1996年12月)
  19、〔金〕李杲:《蘭室秘藏》,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
社,1996年12月)
  20、〔金〕李杲:《內外傷感辨》,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
版社,1996年12月)
  21、〔元〕杜思敬編:《濟生拔萃》,收錄於《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年)
  22、〔元〕王履:《醫經溯洄集》,收錄於《醫統正脈全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
年11月)
  23、〔元〕朱丹溪:《金匱鉤玄》,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
版社,1996年2月)
  24、〔元〕朱丹溪:《格致餘論》,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
版社,1996年2月)
  25、〔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
版社,1996年2月)
  26、〔明〕方有執:《傷寒論條辨》(臺南:北一出版社,1977年1月)
  27、〔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臺南:立大出版社,1981年3月)
  28、〔明〕張介賓:《類經附翼》,收錄於《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第776冊(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6年3月)
  29、〔明〕張介賓:《類經圖翼》,收錄於《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第776冊(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6年3月)
  30、〔明〕徐春甫:《古今醫統大成》(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6月)
  31、〔明〕方以智:《通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9月)
  32、〔明〕張景岳:《景岳全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8月)
  33、〔明〕吳有性:《瘟疫論》,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2年10月)
  34、〔明〕繆希雍:《先醒廣齋筆記》,收錄於《四庫全書‧國醫文庫》(北京:中國醫藥出版
社,1993年10月)
  35、〔明〕張景岳:《類經》,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三編》(長沙:岳麓出版社,1994年7
月)
  36、〔明〕王綸:《名醫雜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8月)
  37、〔明〕李梴:《醫學入門》(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年12月)
  38、〔明〕趙獻可:《醫貫》(北京:學苑出版社,1996年2月)
  39、〔明〕孫一奎:《醫旨緒餘》(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年9月)
  40、〔清〕高學山:《傷寒尚論辨似》(上海:新醫書局,1956年3月)
  41、〔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10月)
  42、〔清〕錢謙益:《牧齋有學集》,收錄於《四庫叢刊‧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年)
  43、〔清〕余昭邦:《醒醫六書》,收錄於《明清未刊稿彙編‧夔庵遺書》(臺北:聯經出版事
業公司,1976年7月)
  44、〔清〕柯琴:《傷寒論翼》(臺南:北一出版社,1977年1月)
  45、〔清〕喻昌:《尚論篇》(臺南:北一出版社,1977年1月)
  46、〔清〕俞根初:《通俗傷寒論》(臺中:昭人出版社,1980年5月)
  47、〔清〕邵同珍:《醫易一理》(臺北:萬人出版社,1980年)
  48、〔清〕秦之楨:《傷寒大白》(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2月)
  49、〔清〕陸子賢:《六因條辨》(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4月)
  50、〔清〕費伯雄:《醫醇賸義》(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7月)
  51、〔清〕唐笠山:《吳醫彙講》(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6月)
  52、〔清〕徐玉臺:《醫門舉要》(臺北:五洲出版社,1984年5月)
  53、〔清〕華岫雲編定:《臨證指南醫案》(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4年
5月)
  54、〔清〕喻昌:《醫門法律》(臺北:五洲出版社,1984年12月)
  55、〔清〕高士栻纂集:《張隱庵傷寒論集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年7月)
  56、〔清〕舒馳遠:《新增傷寒論集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57、〔清〕陳訴中:《精校傷寒論辨證》(臺中:昭人出版社,1986年5月)
  58、〔清〕王德宣:《溫病正宗》(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59、〔清〕章楠:《醫門棒喝》(臺北:自由出版社,1987年10月)
  60、〔清〕楊璿:《傷寒瘟疫條辨》(臺北:啟業書局,1987年11月)
  61、〔清〕徐彬:《張仲景一百十三方發明》(北京:北京中醫學院,1988年
影印日本元祿九年刻本)
  62、〔清〕徐彬:《金匱要略論註》,收錄於《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臺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63、〔清〕謝甘澍:《寓意草注釋》,收錄於《宋元明清名醫類案》(天津:天
津古籍書店1988年7月)
  64、〔清〕繆遵義:《溫熱朗照》,收錄於《吳中醫集‧溫病類》(南京:江蘇
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8月)
  65、〔清〕李冠仙:《仿喻意草》,收錄於《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臺北:萬人
出版社,1989年11月)
  66、〔清〕許豫和:《怡堂散紀》,收錄於《新安醫集叢刊‧綜合類》(合肥: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12月)
  67、〔清〕喻昌:《喻意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1月)
  68、〔清〕張璐:《張氏醫通》(臺北:自由出版社,1992年8月)
  69、〔清〕尤怡:《傷寒貫珠集》,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上海科學
技術出版社,1992年10月)
  70、〔清〕尤怡:《金匱要略心典》,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上海科
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0月)
  71、〔清〕沈明宗:《傷寒六經辯證治法》,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0月)
  72、〔清〕柳寶詒:《溫熱逢源》,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上海科學
技術出版社,1992年10月)
  73、〔清〕葉霖評註:《增補評註溫病條辨》,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0月)
  74、〔清〕張遂臣:《張卿子傷寒論》,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上海
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0月)
  75、〔清〕陳元犀:《金匱方哥括》,收錄於《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臺北:
文化圖書公司,1993年12月)
  76、〔清〕陳修園:《醫學從眾錄》,收錄於《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臺北:
文化圖書公司,1993年12月)
  77、〔清〕陳修園:《傷寒論淺註》,收錄於《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臺北:
文化圖書公司,1993年12月)
  78、〔清〕吳儀洛:《傷寒分經》,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
出版社,1995年9月)
  79、〔清〕張璐:《傷寒纘論》,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出
版社,1995年9月)
  80、〔清〕吳瑭:《溫病條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1月)
  81、〔清〕雷豐:《時病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1月)
  82、〔清〕黃元御:《傷寒懸解》,收錄於《黃元御醫書十一種》(北京:人民
衛生出版社,1996年1月)
  83、〔清〕江永:《河洛精蘊》(臺北:文翔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
  84、〔清〕陳士鐸:《本草新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年7月)
  85、〔清〕張璐:《本經逢源》(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年7月)
  86、〔清〕陸九芝:《世補齋醫書全集》(臺北:五洲出版社,1996年8月)
  87、〔清〕余霖:《疫診一淂》(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9月)
  88、〔清〕何舒:《醫門法律續編》,收錄於《中醫臨床捷徑叢書》(長沙:湖
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4月)
  89、〔清〕余聽鴻:《診餘集》,收錄於《明清十八家明醫醫家》(北京:中國
中醫藥出版社,1997年5月)
  90、〔清〕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9月)
  91、〔清〕俞震:《古今醫案按》(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年1月)
  92、〔清〕柯琴:《傷寒來蘇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年3月)
,出版社,1998年5月)
  93、〔清〕徐靈胎:《醫學源流論》,收錄於《徐靈胎醫書全書》(臺北:五洲
出版社,1998年5月)

  (二)近人著作(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丁光迪、裘沛然主編:《中醫各家學說》(臺北:知音出版社,1993年3
月)
  2、中醫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實用中醫辭典》(臺北:知音出版社,1993
年10月)
  3、中醫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簡明中醫辭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5年9月)
  4、中醫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醫大辭典‧歷史文獻分冊》(北京:人民
衛生出版社)
  5、(日)大塚敬節著,何志鋒譯:《傷寒論解說》(臺北:國立中醫藥研究所,
1996年2月)
  6、(日)黑田源次:《中國醫學書目》(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12月)
  7、(日)岡西為人:《續中國醫學書目》(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12月)
  8、田合祿、田蔚:《生命與八卦-醫易啟悟》(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1年)
  9、朱炳林:《困學齋中醫隨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年5月)
  10、朱偉常:《中醫病理學史》(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11月)
  11、任應秋主編:《中醫各家學說》(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5
月)
  12、任殿雷、趙國欣主編:《中醫文化研究第一輯‧中醫文化溯源》(南京:
南京出版社,1993年10月)
  13、何少初:《神奇三學易、道、醫》(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7年7
月)
  14、何少初:《古代名醫解周易》(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年)
  15、李云主編:《中醫人名辭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5月)
  16、李雨村編著:《醫易集粹》(臺北:宋林出版社,1999年5月)
  17、李建民:《方術‧醫學‧歷史》(臺北:南天書局,2000年6月)
  18、李建民:《死生之城—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
研究所,2001年12月)
  19、宋榮章編著:《易學入門-醫學篇》(臺北:臺灣實業文化,2001年6月)
  20、沈福道:《中醫與多學科》(臺北:旺文出版社,1993年1月)
  21、余巖:《醫學革命論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22、林殷:《儒家文化與中醫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12
月)
  23、東北師大古集整理研究所辭書編輯室編著:《中國古集整理研究論文索
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
  24、南京中醫學院編:《南京中醫學院館藏中醫書目》(南京:南京中醫學院
印刷廠,1992年)
  25、姜春華編著:《歷代各家學說評析》(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年9月)
  26、孟慶雲:《周易文化與中醫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
  27、耿文光:《萬卷精華樓藏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28、徐儀明:《性理與歧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29、徐容、周珩主編:《清代名醫醫術薈粹》(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7年12月)
  30、陳熾:《庸書》(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0年)
  31、陳邦賢、巖菱舟編著:《中國醫學人名誌》(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
年)
  32、曾錦坤:《中醫與養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2月)
  33、黃自立:《中醫百家醫論薈萃》(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年7月)
  34、葉發正:《傷寒學術史》(武昌:華中師範學院,1995年7月)
  35、惲鐵樵:《傷寒論研究》收錄於《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臺北:萬人出版
社,1989年11月)
  36、惲鐵樵:《藥盦論醫集》收錄於《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臺北:萬人出版
社,1980年)
  37、惲鐵樵:《群經見智錄》收錄於《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臺北:萬人出版
社,1980年)
  38、裘沛然主編:《中醫歷代各家學說》(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年11月)
  39、楊力:《周易與中醫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40、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8
月)
  41、張志遠主編:《中國歷代名醫百家傳》(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
年)
  42、張伯臾、董建華、周仲瑛主編:《中醫內科學》(臺北:知音出版社,1997
年6月)
  43、張其成主編:《易醫文化與應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3月)
  44、張其成:《易學與中醫-東方生命花園》(臺北:志遠書局,2002年7月)
  45、鄒學熹、鄒成永:《中國醫易學》(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
  46、鄒學熹等編著:《醫易會通》(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47、鄒偉俊主編:《醫易新探》(南京:金陵思維科研所,1988年)
  48、賈得道:《中國醫學史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49、趙璞珊:《中國古代醫學》(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50、鄭曼青、林品石:《中華醫藥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11
月)
  51、劉傑、袁峻:《中國八卦醫學》(青島:青島出版社,1995年)
52、劉長林:《內經的哲學和中醫學的方法》(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2年12月)
  53、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8月)
  54、魯兆鱗、陳大舜主編:《中醫各家學說》(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
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6年7月)
  55、謝觀編著:《中國醫學大辭典》上、下(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2000
年12月)
  56、薛清錄等編:《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1
年1月)
  57、羅德揚詮釋:《醫易義詮釋》(南京:金陵思維科研所,1995年7月) 
貳、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排列)
  1、凌耀星:〈略論張景岳的溫補學說〉,《上海中醫藥雜誌》1962年第11

  2、趙璞珊:〈關於張景岳的生卒年代〉,《上海中醫藥雜誌》1963年第5期
  3、凌耀星:〈張景岳的八略與八陣〉,《上海中醫藥雜誌》1980年第1期
  4、宋知行:〈張介賓的「求復」、「治行」思想初探〉,《中醫雜誌》1981年
第5期
  5、余國俊:〈試論張介賓對脾胃學說的重要貢獻〉,《四川中醫》1982年創
刊號
  6、蕭熙:〈景岳命門學說對解決疑難病證的作用〉,《新中醫》1982年第3

  7、羅元愷:〈張景岳的學術思想及其對婦科的論點〉,《中醫雜誌》1982年
第7期
  8、任應秋:〈明代傑出的大醫學家張介賓〉,《北京中醫》1983年第2期
  9、陸文彬:〈關於張景岳長壽學說之探討〉,《遼寧中醫雜誌》1983年第7

  10、樓定惠:〈景岳在治療老年病的應用〉,《新中醫》1984年第1期
  11、茅曉:〈景岳脈學理論初探〉,《吉林中醫藥》1984年第2期
  12、陸文彬:〈用景岳「命門」學說診治重、難症之體會〉,《現代中醫藥》
1984年第3期
  13、茅曉:〈論張景岳補陰方藥特點〉,《中醫雜誌》1984年第4期
  14、柴中元:〈論張景岳對眼病的診治見解〉,《山東中醫雜誌》1984年第4

  15、石汝鍔:〈景岳新方臨証治驗舉隅〉,《四川中醫》1984年第5期
  16、王興華:〈小議張介賓對地黃的配伍應用〉,《中醫雜誌》1984年第8

  17、王大淳:〈《景岳全書》刊行年代考實〉,《中醫雜誌》1984年第11期
  18、茅曉:〈扶陽法與張景岳〉,《四川中醫》1985年第1期
  19、俞爾科:〈精研覃思融貫各家〉,《上海中醫藥雜誌》1985年第1期
  20、柴中元:〈景岳新方選解〉,《北京中醫藥》1985年第3期
  21、劉福春:〈試論張介賓對老年醫學的貢獻〉,《河南中醫》1985年第3

  22、賈文城、叢林:〈張景岳《類經》傳名〉,《山東中醫雜誌》1985年第4

  23、潘華信:〈論景岳陰虛証治〉,《遼寧中醫雜誌》1985年第6期
  24、茅曉:〈關於景岳「理陰煎」的研討〉,《江西中醫藥》1985年第6期
  25、茅曉:〈張景岳學說文獻研究綜述〉,《遼寧中醫雜誌》1986年第4期
  26、江丹:〈張景岳的診病辨證觀〉,《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5期
  27、吳建成、李敏:〈試論景岳攻法的特點〉,《上海中醫藥雜誌》1986
    年第7期
  28、王瑞陽:〈張景岳兒科治療特點〉,《四川中醫》1986年第10期
  29、劉國輝:〈景岳溫補脾腎法組方選藥特色初探〉,《四川中醫》1986
    年第11期
  30、徐立:〈明代張景岳對中醫脈學的貢獻〉,《北京中醫》1987年第1期
  31、申屠謹:〈張景岳命門學說的臨床意義〉,《陝西中醫》1987年第2期
  32、包明惠:〈學習張景岳論厥脫的體會〉,《陝西中醫》1987年第2期
  33、余國俊:〈景岳巧治戰汗驗案賞析〉,《四川中醫》1987年第2期
  34、劉心德:〈談張景岳的優生優育思想〉,《湖北中醫雜誌》1987年第3

  35、黃政德:〈張景岳對溫病病因及其病學貢獻〉,《內蒙古中醫藥》1987
年第3期
  36、王新佩:〈從景岳醫案析其學術思想〉,《陝西中醫》1987年第8期
  37、呂超:〈淺析張景岳「人能勝天」的攝生思想〉,《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7年第12期
  38、王光權:〈應用景岳學說防治老年病瑣議〉,《北京中醫》1988年第1

  39、高奇峰等:〈景岳「鞏堤方」的臨床驗證及體會〉,《新中醫》1988年第
2期
  40、劉小斌、郭世松:〈《景岳全書》對嶺南醫學之影響〉,《新中醫》1988
年第2期
  41、茅曉:〈張景岳的醫學成就及其在醫學史上的地位〉,《天津中醫》1988
年第2期
  42、茅曉:〈張景岳補陰治形理論對後世臨床的影響〉,《遼寧中醫雜誌》1988
年第2期
  43、王明輝:〈張景岳對性醫學研究的貢獻〉,《江西中醫藥》1988年第5

  44、劉心德:〈論張介賓對痴、狂、癲、癇、鬱病的認識〉,《上海中醫藥雜
誌》1988年第7期
  45、張志遠:〈論景岳「辨丹溪」二說〉,《遼寧中醫雜誌》1988年第9期
  46、鄒正和:〈張景岳新方補虛十法探析〉,《四川中醫》1988年第9期
  47、王心凱:〈張介賓治遺精一論析要〉,《遼寧中醫雜誌》1988年第11期
  48、孔慶善:〈對丹溪「陽有餘」和景岳「陽非有餘」論之我見〉,《北京中
醫》1989年第3期
  49、陳天祥、沈欽榮:〈張景岳制方用藥特色研討〉,《中醫臨床與保健》
    1989年第4期
  50、傅向平:〈景岳寒攻學術思想初探〉,《四川中醫》1989年第8期
  51、金智生:〈張景岳解表法淺探〉,《四川中醫》1989年第10期
  52、馬憲民:〈張景岳溫補法的思想根源之分析〉,《新中醫》1989年第11

  53、劉德鱗:〈劉志明運用張景岳補法的經驗〉,《遼寧中醫雜誌》1990年第
3期
  54、陳仲藩:〈試論易學對張景岳學術思想的影響〉,《江西中醫藥》1990
年第5期
  55、王玉生:〈論「見血休治血」〉,《山東中醫雜誌》1990年第5期
  56、徐景藩:〈嘔吐痰飲利小便+胃脘脹痛用貝母〉,《上海中醫藥雜誌》
    1990年第6期
  57、郭輝雄:〈景岳命門學說臨床應用一得〉,《中醫雜誌》1990年第6期
  58、黃吉裳:〈張景岳的醫學哲學思想〉,《新中醫》1990年第7期
  59、龔士澄:〈淺談張景岳的《治形論》〉,《中醫雜誌》1990年第12期
  60、龔士澄:〈從藥中四维淺探溫補派「張熟地」〉,《北京中醫》1991年第
4期
  61、陳家英、高桂花:〈「神消于上,精消于下」-試析張景岳論治消渴的特
色〉,《上海中醫藥雜誌》1991年第6期
  62、王勇:〈從醫易同源談心腎相交〉,《四川中醫》1992年第1期
  63、馬照寰:〈淺析景岳「新方」制方特色〉,《中華中醫藥學刊》1992
    年第3期
  64、干千:〈干祖望醫話(一)〉,《遼寧中醫雜誌》1992年第4期
  65、劉宏偉:〈張景岳對脾胃學說的貢獻〉,《吉林中醫藥》1992年第5期
  66、劉春堂:〈金水六君煎加味治「老慢支」〉,《上海中醫藥雜誌》1992年第
7期
  67、林宗廣:〈張景岳所謂「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怎樣理解?〉,
    《中醫雜誌》1992年第8期
  68、陳雪功:〈對引火歸原中陰陽舛錯之認識〉,《中醫雜誌》1992年第9

  69、朱靜華:〈中年修理,再振根基—張景岳養生觀初探〉,《上海中醫
    藥雜誌》1992年第11期
  70、許興國:〈張景岳治痢經驗初探〉,《吉林中醫藥》1993年第1期
  71、程如海:〈略論張景岳對仲景詐病的發揮〉,《吉林中醫藥》1993年第5

  72、呂志、劉玉英:〈「醫風先醫血,血行風自滅」析〉,《吉林中醫藥》
    1993年第5期
  73、杜天植:〈張景岳治痰心法探討〉,《湖北中醫雜誌》1993年第6期
  74、劉亞:〈張介賓「陽非有餘,陰常不足」探析〉,《四川中醫》1993
    年第7期
  75、杜天植:〈張景岳治血心法探討〉,《吉林中醫藥》1994年第1期
  76、張小平:〈《景岳全書》耳聾證治初探〉,《四川中醫》1994年第1期
  77、劉亞:〈張景岳對嘔吐的辨治特點〉,《四川中醫》1994年第2期
  78、馬翠萱:〈漫談情志為病〉,《吉林中醫藥》1994年第3期
  79、刁吉祥:〈師景岳法治腎虚臌脹一例〉,《安徽中醫臨床雜誌》1994
    年第04期
  80、劉國暉:〈張景岳溫補脾腎法運用原則探討〉,《四川中醫》1994年第
11期
  81、姚紅:〈景岳理論形成過程中資料存捨標準初探〉,《遼寧中醫雜誌》
    1994年第12期
  82、戴榮華:〈試述景岳解肝煎的臨床應用隨師臨證體會〉,《內蒙古中醫藥》
1995年第S1期
  83、江與良:〈張景岳辯治特點舉要〉,《四川中醫》1995年第3期
  84、楊玉岫:〈張景岳論治眩暈學術思想發微〉,《浙江中醫雜誌》1995
    年第7期
  85、宋興:〈景岳探病法論要〉,《中醫雜誌》1995年第9期
  86、劉占文:〈張景岳論養生的學術思想探討〉,《浙江中醫雜誌》1995
    年第10期
  87、朱靜華:〈張景岳的房事養生學說初探〉,《上海中醫藥雜誌》1995年第
12期
  88、朱炳林:〈你一定要讀張景岳〉,《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6年第1

  89、王世勛:〈張景岳對《內經》長壽思想的發展〉,《四川中醫》1996年第
3期
  90、張智龍:〈景岳動靜論在針灸臨床應用〉,《中國針灸》1996年第3期
  91、郭麗娃、黃健:〈論述張景岳對中醫心身醫學的貢獻〉,《北京中醫》1996
年第5期
  92、鄧奕暉:〈張景岳論治消渴病的特色〉,《中醫函授通訊》1997年第4

  93、王鵬、張家英:〈《景岳全書》新方八陣處方用藥探析〉,《安徽中醫學院
學報》1997年第4期
  94、周國琪、陳農、莊燕鴻:〈張景岳對《內經》肝腎精血理論的發揮〉,
    《上海中醫藥雜誌》1997年第7期
  95、黃政德:〈張景岳對衛氣營血辨證學說的貢獻〉,《湖南中醫學院學
    報》1998年第1期
  96、喻德福、劉盛斯:〈淺談景岳用補五宜論〉,《四川中醫》1998年第2

  97、王立:〈《景岳全書》房中論述評析〉,《江西中醫藥雜誌》1998年第2

  98、陳雪功:〈張景岳溫補心法淺論〉,《光明中醫》1998年第3期
  99、劉盛斯、喻德福:〈景岳施補四忌芻議〉,《中醫雜誌》1998年第5期
  100、楊玉岫:〈張景岳論治痰飲學術思想芻議〉,《江蘇中醫》1998年第9

  101、王柏康:〈淺談景岳金水六君煎的運用〉,《新中醫》1998年第11期
  102、雍履平:〈張景岳論治難急病症思想述略〉,《中醫雜誌》1998年第12

  103、陳天祥:〈論張景岳對紹興傷寒學派的貢獻〉,《中醫文獻雜誌》1999
年第2期
  104、王三虎:〈軍事生涯對張景岳醫學思想的影響〉,《中華醫史雜誌》
     1999年第2期
  105、楊玉岫:〈張景岳論治咳嗽學術思想及用藥特色〉,《新中醫》1999
     年第4期
  106、李古松:〈張景岳應用熟地黃之探討〉,《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0
     年第1期
  107、吳玉成:〈試論張景岳傷寒三表法〉,《安徽中醫臨床雜誌》2000
     年第3期
  108、喻嶸、吳永軍、陳大舜:〈明清醫家對張景岳陰陽互濟法及其左、
     右歸方的探析〉,《安徽中醫臨床雜誌》2000年第3期
  109、洪文:〈張景岳關於癡呆病的學術思想〉,《河北中醫》2000年
     第7期
  110、裘端常:〈張景岳《新方八陣》成書探疑〉,《上海中醫藥雜誌》
     2000年第12期
  111、韓偉鋒、蔡永敏:〈張景岳養生學術思想探析〉,《吉林中醫藥》2001
年第4期
  112、王少華:〈張景岳用熟地發微(上)〉,《浙江中醫雜誌》2001年第5

  113、王少華:〈張景岳用熟地發微(下)〉,《浙江中醫雜誌》2001年第6

  114、吳小明:〈張景岳真陰理論淺探〉,《中醫藥臨床雜誌》2001年第6期
  115、譚學林:〈張景岳補腎治法特點探析〉,《中醫雜誌》2001年第7期
  116、劉含堂、馬銳、劉濤賢:〈張景岳在方劑中聯用熟地黃、當歸的經驗〉,
《河北中醫》2001年第12期
  117、吳小明:〈張景岳藥論的特色〉,《安徽中醫臨床雜誌》2002年第2期
  118、劉盛斯、喻德福:〈張景岳和法應用七忌析微〉,《中醫雜誌》2002年
第3期
  119、徐儀明:〈張景岳醫易學思想探析〉,《中華文化論壇》2002年第3期
  120、劉盛斯:〈淺談張景岳首倡八綱辨證〉,《陝西中醫學院學報》2002年
第3期
  121、王少禎:〈張景岳補腎陰陽觀之探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2
年第7期
  122、雍履平:〈張景岳「經權」治法探析〉,《中醫雜誌》2002年第9期
  123、李鳧堅、韓冬:〈景岳補肺沖劑治療慢性支氣管炎36例〉,《浙江中醫
雜誌》2002年第9期
  124、曾獻生:〈淺談張景岳對汗證的論治〉,《新中醫》2002年第9期
  125、劉盛斯、喻德福:〈張景岳和法應用四宜析微〉,《中醫雜誌》2002
     年第12期
  126、王琫璽:〈論張景岳注重脾腎思想〉,《湖北中醫雜誌》2003年
     第3期
  127、雍履平:〈張景岳中年修身4法〉,《中醫雜誌》2003年第7期
  128、田中偉:〈張景岳消渴學術思想探討〉,《河南中醫》2003年第9期
  129、張霆、楊錫孟、黃文政:〈張景岳重用人參熟地之我見〉,《江蘇中醫藥》
2003年第9期
  130、謝文英:〈淺析張景岳的陰陽觀〉,《河南中醫》2003年第11期
  131、劉盛斯、喻德福:〈張景岳清法應用特色析微〉,《中醫雜誌》2004
     年第1期
  132、曾常春、王先菊、李子孺:〈《景岳全書》色診淺議〉,《現代中醫藥》
2004年第3期
  133、王新智:〈張景岳《婦人規》學術特點探究〉,《中醫文獻雜誌》2004
年第3期
  134、陸秀蘭:〈張景岳腎命觀中的陰陽互濟法探析〉,《遼寧中醫雜誌》
2004年第4期
  135、王玉華、李宇濤、仲衛紅:〈張景岳臟腑情志相關理論淺探〉,《中醫雜
誌》2004年第9期
  136、李星、申太明:〈試論張景岳「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現代中西醫
結合雜誌》2004年第11期
  137、鍾麗丹、陳湘君:〈張景岳補腎法對久痹論治的影響〉,《上海中醫藥雜
誌》2005年第1期
  138、黃鍵、郭麗娃:〈張景岳中醫心身醫學思想辨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
雜誌》2005年第2期
  139、李書田:〈《張景岳傳》釋義辨惑〉,《實用中醫內科雜誌》2005年第3

  140、李維哲:〈景岳婦人規與傅青主女科帶下病之探討〉,《中醫婦科醫學雜
誌》2005年第5期
  141、颜新、李明:〈張介賓《景岳全書》藏象辨證論治特色探析〉,《上海中
醫藥雜誌》2005年第6期
  142、李宇濤、仲衛紅:〈張景岳對情志雙重性的認識〉,《江西中醫藥》2005
年第7期
  143、陳麗云、吳鴻洲:〈張景岳對中醫耳鼻喉科的貢獻〉,《上海中醫藥大學
學報》2006年第4期
  144、李小英、任艷玲、李淑玲:〈張景岳配方特點〉,《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6年第5期
  145、許紅峰、賈芸:〈張景岳溫潤法以滋陰養血補液探析〉,《遼寧中醫藥大
學學報》2006年第5期
  146、王明輝、王風雷:〈名醫張景岳對我國古代性醫學發展的貢獻〉,《中華
中醫藥學刊》2007年第1期
  147、張葦航、何新慧:〈景岳「和法」探析〉,《上海中醫藥雜誌》2007
     年第3期
  148、張顯耀:〈張景岳「中年求復再振元氣」思想〉,《中華中醫藥學刊》
2007年第9期
  149、郭桂月:〈從《景岳全書‧雜證謨‧不寐》中談更年期婦女失眠症〉,《中
醫婦科醫學雜誌》2007年第9期
  150、薛松、張其成:〈論《太極圖說》對張景岳醫學思想的影響〉,《吉林中
醫藥》2007年第12期
  151、薛松、張其成:〈張景岳陰陽思想探析〉,《山西中醫》2008年第2期
  152、井貴平、鄭立昇、薛金發:〈張景岳「從腎論治脾胃病」探討〉,《河南
中醫》2008年第3期
  153、周俊升、溫麗琴:〈淺談景岳《婦人規》〉,《福建中醫藥》2008年第5

  154、李雅琴:〈張景岳補虛法探〉,《中華中醫藥學刊》2008年第10期
  155、徐儀明:〈張景岳醫易學思想新論〉,《周易研究》2009年第1期
  156、苑立博、方向明、竇晶晶、凡巧雲、許曉洲、楊默、燕煉鋼、單紅梅:
〈《景岳全書》胃脘痛用藥規律研究〉,《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9年第
2期
  157、朱志華:〈張景岳運用熟地黃經驗〉,《河北中醫》2009年第3期
  158、張宇靜:〈張景岳從氣論治癃閉學術思想探微〉,《廣州中醫藥大學學
報》2009年第5期
  159、沈思鈺、張永文、董曉蕾、趙凌杰、蔡輝:〈張景岳《質疑錄》對中醫
內科急難重症的辨析〉,《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160、王淑然:〈明代張景岳之補方分析及左歸飲臨床舉隅〉,《雲南中醫藥雜
誌》2010年第2期
  161、劉玉良:〈論張景岳研究《傷寒論》的特色與成就〉,《河南中醫》2010
年第4期
  162、張秋、張昱:〈張景岳治療水腫特點探析〉,《北京中醫藥》2010年第
10期
  163、郭喜軍、張顏偉、趙見文:〈張景岳反佐思想淺析〉,《陝西中醫藥》
2011年第1期
  164、美娜:〈張景岳「中興」養生思想芻議〉,《新疆中醫藥》2011年第5

  165、丁輝:〈《景岳全書「論治」特色淺述〉,《甘肅中醫》2011年第5期
  166、彭亮、常小榮:〈張景岳《類經圖翼》灸法探析〉,《中國中醫急症》
2011年第8期
  167、楊維佳:〈張景岳在婦產科方面的七情致病理論及其應用〉,《福建中醫
藥》2012年第2期
  168、李衛民、李衛紅:〈論溫補派張景岳之用熟地黃〉,《時珍國醫國藥》
2012年第4期
  169、彭亮、常小榮、劉密:〈《類經圖翼》中灸療學術理論及特色芻議〉,《北
京中醫藥》2012年第12期
  170、閆玉華、李其忠:〈論張景岳陰陽、形神、兩天共養說〉,《中醫文獻雜
誌》2013年第3期
  171、馮寶佺、郭小青、李軍:〈《景岳全書》小兒發熱案例辨析〉,《北京中
醫藥》2013年第5期
  172、王艷、常惠:〈張景岳溫補法治療月經病〉,《吉林中醫藥》2013年第
6期
  173、楊建猛、林麗珠:〈朱丹溪與張景岳對噎膈的認識〉,《吉林中醫藥》
2013年第7期
  174、陳貞如、陳建仲、王人澍:〈景岳全書婦人規經痛治病思想及處方用藥
特點〉,《中西整合醫學雜誌》2014年3期
  175、孫德榮、王鋒、張世華:〈張景岳辨治附骨疽經驗探析〉,《中醫正骨》
2014年第6期
  176、彭鑫、楊琳:〈張景岳治療眩暈臨證經驗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
誌》2014年第7期
  177、邱佳慧、馮珂、紀立金:〈張景岳陰陽觀之淺析〉,《山東中醫藥大學學
報》2015年第1期
  178、郜賀、楊宇峰、金文傑、田曉君、石岩:〈張景岳從火論治三消探討〉,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
  179、肖國輝、王天剛:〈張景岳對「中風之痰」的認識〉,《中醫研究》2015
年第7期
  180、張冰、杜漸:〈張景岳中醫情志思想探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2015年第9期
  181、程泓、賀百林、章代亮等:〈張景岳便祕學術思想淺析〉,《成都中醫藥
大學學報》2016年第1期
  182、柳紅芳、張向偉:〈張景岳真陰精氣理論在糖尿病腎病治療中的應用探
討〉,《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年第1期
  183、劉華、袁衛玲:〈試辨張景岳「十問」之主體思想〉,《中國中醫基礎醫
學雜誌》2016年第9期
  184、於磊、劉華一:〈淺析張景岳的陰陽思想〉,《河南中醫》2016年第10

  185、鄭軍狀、崔云、江大南、黃敬南、陶方澤:〈淺論張景岳對中醫男科學
的貢獻〉,《中華醫藥雜誌》2017年第2期
  186、徐福平、楊洋、王凱、楊志敏:〈《景岳全書》不駟學術思想及其方藥
特色〉,《西部中醫藥》2017年第5期
  187、席崇程、劉齊、張傑、王彤:〈淺談朱丹溪與張景岳痰飲思想之異同〉,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年第11期
  188、席崇程、張傑、高先闊、王彤:〈從《新方八陣‧和陣》論張景岳調和
之道〉,《北京中醫藥》2017年第11期
  189、高春妹、蘇穎:〈張景岳之「君相二火」探析〉,《吉林中醫藥》2018
年第1期
  190、席崇程、張杰、高先闊、王彤:〈從《新方八陣•補陣》探討張景岳的
補益學術思想〉,《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年第4期
  191、饒煉、劉煜德:〈張景岳《情志三鬱》理論探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
雜誌》2018年第12期
  192、王小芳、韓新民:〈《景岳全書》以陰陽為本論治汗證〉,《安徽中醫藥
     大學學報》2019年第4期
  193、海青:〈張景岳論治男科疾病探析〉,《浙江中醫雜誌》2019年第5期
  194、佳佳、鐘晨、陳婷、王智瑜、董曉英、白義德:〈張景岳談《黃帝內經》
養生思想〉,《繼續醫學教育》2019年第8期
  195、李翼、徐佳悅、高彥宇:〈《景岳全書》治喉痺方證方藥之探析〉,《長
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年第1期
  196、鳳岐:〈張景岳:說智從《內經》治痴用「七福」〉,《浙江中醫雜誌》
2020年第2期
  197、欽榮:〈張景岳治疫經驗〉,《浙江中醫雜誌》2020年第5期
  198、曉聰、鄭洪:〈張景岳溫補學術思想爭議述評〉,《浙江中醫雜誌》
     2020年第12期
  199、陳慈玉、許中華、曾宣靜:〈從「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
不月」分析張景岳之調經種子法〉,《中醫婦科醫學雜誌》2021年
第27期

參、外文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排列)
  1、Won, Jong Sil, “A Study on Zhang Jie Bin's Qi Determinism of the Human
Nature ”, The Society of Korean Medical Classics , 2004,4.
  2、Heiner Fruehauf,PH.D, “A Description of the Therapeutic Uses of Aconite
By The Ming Dynasty Scholar-Physician Zhang Jingyue
(1583-1640)”,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org, 2012
  3、Subhuti Dharmananda, PH.D, “Classical Physician Zhang Jingyue: The  
Rehmannia Doc”, Traditional Medicine, 2012
  4、Florence Bretelle-Establet, “Back to the True Zhongjing”, Asian Medicine,
2013, 2.
  5、Mai-Thi, Minh Khai, “The Physiology of the Mind in Chinese Medicine:  
Interpretation of the 五神 ‘Five Spirits’ in Zhang Jingyue’s Categories
of the Canons (1624)”, University if oslo , 2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