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漢氣論下的生命觀研究
作者:黃旭
作者(外文):XuHu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素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氣論身體哲學生命醫療史禮俗活動社會思想漢代Qi TheoryBody PhilosophyMedical HistoryRitual and CustomSocial thoughtsHan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氣作為溝通天人的憑藉,進駐到先秦兩漢時代的宏大理論體系的建構之中。不論是社會上下層級的制度儀式設計,抑或是思想家個人思維義理之書寫闡發,無不藉由「四時—五行」的氣化宇宙天人觀念得以建構。攫取以兩漢為時間範圍的傳統生命思維研究,需要給予氣化宇宙論以獨特關注。文獻典籍中所呈現的漢代身體與疾疫,實則是文化底蘊之於人身的呈現。「四時」作為沿用至今的時序概念,反映出上古先民對於宇宙時間向度的體知。天、人共同歷經四時消長的生命經驗,隨著「氣」概念之萌發,成為氣行運化的基礎規律之一。「五行」義理流變則展現出更為迂曲的態勢,本文嘗試將其還原至古代生活的人倫日用之中,探尋「原」義中蘊含的生命能量。氣論生命觀藉此模式展開,卻又在歷時性進程中發生義理轉變,歷經儒、道、醫三家的思維競合衍化,最終造就影響深遠的氣化身體闡發與中醫思想背景。
本文以氣論觀念對兩漢生命、疾疫議題的影響為主軸,討論「四時—五行」思維模式框架之下具體義理的呈現。反映於禮俗活動方面的制度設計,對時人的生活方式與思維範式產生重要影響。與此同時,本文也特別留意流行思潮間話語權力的競爭關係,嘗試展現不同思想在生命養護議題上的各自闡發傾向,及受此影響所帶來的發聲者地位與權力的升降。希冀藉由此議題呈現的多種面向,努力充盈兩漢思想考察的向度。整體而言,本文企圖以生命疾疫視角作為切入點,反思「五四」以來學界對於以氣論為代表的漢代思想的負面印象,同時藉由發掘漢代流行的生命思維特質,重新定義漢代思想在學術史上的貢獻。
論文主題分為前後兩部,整體上呈現由外而內、由大及小、從宇宙時間到人世時間的論述邏輯。前兩章處理四時、五行兩種氣化宇宙運行模式在政令文本、醫籍藥典、禮儀活動與風俗信仰中的共時性構擬。其中第二章基於中層理論、大小傳統的概念,圍繞四時核心概念,從國家禮制、醫藥攝生、民間農事進行論述,展現禮—醫—俗的時序設計。第三章主要基於禮儀民俗、食醫實踐與日常生活的討論展開,揭示木之繁育化生、火之對抗毀滅、土之長養轉化、金之不朽長生、水之死亡新生的五行義理的原型分析。後兩章則歷時性地討論漢代文化秩序建立—動搖—崩解過程中,儒、道、醫家身體修養、疾病詮釋及醫療技術的發展衍變。第四章基於儒、道二家身體觀及修養策略,揭示各自面向與思維範式,前者側重道德面向與天人同構的感應思維範式,後者側重形神議題與對立相融的對照思維範式,二者均曾以追尋「氣和」狀態為目標,又因過度偏倚道德與執著玄想導致中和之紀的毀棄,隨後更是不約而同地呈現出朝向巫傳統的「下行」趨向。第五章基於醫家生命思維與養生技術,考察漢代流行思潮與醫學義理之生命、疾疫思維展開競合的嘗試,主要展現為「依託」與「繼承」之法,在吸收採納氣化宇宙思維框架的同時,始終堅持注重實際生理運化規律,對漢代身體、疾疫觀念加以改造修正,醫者亦藉此開啟了身份與學術的「上流化」趨向。
氣化宇宙論思維模式建構產生文化層面上的意義,其中涉及到的制度、儀式,同時反映神聖性與普適性的雙重訴求。伴隨四時與五行調適配屬,不同層級的制度設計實現了跨越性交融。作為儀式要素、思維架構及內在動力的「氣」,彰顯其出對文化階層所具備的貫穿性影響,同時賦予禮制制度內部調節的彈性與多元性。伴隨著生命、疾疫議題中的權力關係展現,可以發現在漢代以經學為基礎的「帝國意識」形成(或稱經典「正典化」運動)並難以自抑地走向僵化之後,疾疫在思想層面,不啻為對意識形態的劇烈衝擊。氣化思維模式提供了穩固而開放的框架,在儒、道所分別對應的道德與自然養生思維逐步失活、失範的同時,接納醫家思維以賦活、重建,而這種自我修復的背後,亦可彰顯氣論框架本身所具有的延展、包容性。
基於上述討論,本文將思想展現還原至歷史現象,將思想建構還原至歷史進程,攫取最為切近於「人」之生命、疾疫視角,給予以氣論為代表的兩漢思想重新定位。基於「氣論」文化思維模式,嘗試勾勒出維繫古代中國生命論述的文化基底。就研究方式而言,或可推動「身體」、「疾病」議題由觀至感的進一步衍進。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presentation of specific principl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Four Season-Five Element(四時—五行) thinking model with the theme of Qi(氣) theory thinking on the issues of life and epidemic in the Han Dynasty. The system design reflected in the ritual and folk activities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lifestyle and thinking paradigm of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also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of discourse power among popular thoughts, trying to show the respective interpretation tendency of different ideas on life cultivation and protection, as well as the changes in status and power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Overall,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and epidemic, rethinking on the negative impressions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Han ideology represented by Qi theory since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新文化運動). By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fe thinking in the Han Dynasty,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how the various aspects involved in this topic, enrich the orientation of thought research, and reposi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Han ideology in academic history.
一、傳世典籍
(一)經部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盧光明、李申整理,呂紹綱審定,李學勤主編:《周易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篡疏》,中華書局,北京,1994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廖明春、陳明整理,李學勤主編:《尚書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
(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龔抗雲等整理,劉家和審定,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
(清)王先謙,吳格點校:《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北京,1987年。
高亨注:《詩經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0年。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中華書局,北京,1991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王文錦審定,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禮記集解》,中華書局,北京,1989年。
(清)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中華書局,北京,1983年。
(戰國)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等整理,楊向奎審定,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
(漢)公羊壽傳,(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浦衛忠整理,李學勤主編:《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
(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夏先培整理,楊向奎審定,李學勤主編:《春秋榖梁傳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
(清)黃奭輯:《春秋說題辭》,收錄於《黃氏逸書考》第一四函,藝文印書館,臺北,原刻本影印,1972年。
(清)陳壽祺撰,曹建墩校點:《五經異義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12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朱漢民整理,張豈之審定,李學勤主編:《論語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北京,1983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李傳書整理,徐朝華審定,李學勤主編:《爾雅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
(漢)史游撰,(唐)顏師古注,(南宋)王應麟補註,(清)錢保塘補音:《急就篇》,中華書局,北京,1985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1年。
(東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清)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中華書局,北京,2008年。
胡厚宣著:《玉篇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9年。
(清)王念孫撰:《廣雅疏證》,收錄至《四部文明•秦漢文明卷》,陝西人民出版社,西安,卷十上,清嘉慶王氏家刻本影印本,2007年。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上海,2002年。
(二)史部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北京,1959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北京,1962年。
(清)王先謙撰:《漢書補注一百卷》,收錄至《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2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志,(南朝梁)劉昭注補:《後漢書》,中華書局,北京,1965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中華書局,北京,1971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中華書局,北京,1973年。
(東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中華書局,北京,2008年。
(宋)羅泌撰,(宋)羅蘋注:《路史》,臺灣中華書局,臺北,1983年。
(東晉)袁宏撰,張烈點校:《後漢紀》,中華書局,北京,2002年。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中華書局,北京,1959年。
(晉)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雜記》,三秦出版社,西安,2006年。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中華書局,北京,1983年。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中華書局,北京,2002年。
(西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7年。
(東漢)趙曄撰,吳慶峰點校:《吳越春秋》,江蘇古籍出版社,南京,1986年。
王毓榮:《荊楚歲時記校注》,文津出版社,臺北,1988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0年。另一版本為里仁書局,臺北,1982年。
(宋)王溥撰:《唐會要》,中華書局,上海,1955年。
陳直著:《三輔黃圖校證》,陝西人民出版社,西安,1980年。
(清)趙翼著:《陔余叢考》,商務印書館,上海,1957年。
(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中華書局,北京,1990年。
(三)子部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中華書局,北京,1988年。
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中華書局,北京,1962年。
(秦)孔鮒撰:《孔叢子》,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0年。
蘇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中華書局,北京,1992年。
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中華書局,北京,1992年。
黃暉撰,劉盼遂集解:《論衡校釋》,中華書局,北京,1990年。
(東漢)王符著,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中華書局,北京,1985年。
(漢)徐幹撰,徐湘霖校注:《中論校注》,巴蜀書社,成都,2000年。
王利器撰:《顏氏家訓集解》,中華書局,北京,1993年。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中華書局,北京,2001年。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中華書局,北京,2004年。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中華書局,北京,2008年。
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中華書局,北京,1993年。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1年。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礎基、黃蘭發點校:《南華真經注疏》,中華書局,北京,1998年。
黃懷信:《鹖冠子校注》,中華書局,北京,2014年。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2年。
何寧撰:《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北京,1998年。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中華書局,北京,1994年。
(漢)蔡邕撰:《蔡中郎集》,中華書局,北京,1981年。
(東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中華書局,北京,1981年。
石聲漢:《四民月令校注》,中華書局,北京,1965年。
(北魏)賈思協撰,繆啟愉校釋:《齊民要術校釋》,中國農業出版社,北京,1998年。
郭靄春編著:《黃帝內經素問校注語譯》,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天津,1981年。
郭靄春編著:《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譯》,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天津,1989年。
(東漢)張仲景著:《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中醫整合研究小組發行,臺北,1986年。
劉渡舟主編:《傷寒論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1年。
(清)尤怡:《金匱要略心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北京,1992年。
何任主編:《金匱要略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0年。
(清)魏荔彤撰,杜雨茂、趙天才、薛生易點校:《金匱要略方論本義》,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7年。
凌耀星主編:《難經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1年。
張燦玾、徐國仟:《針灸甲乙經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2004年。
(東晉)葛洪撰,古求知、梅全喜、吳新明、老膺榮、戴衛波校注:《肘後備急方校注》,中醫古籍出版社,北京,2015年。
(南朝宋/齊)陳延之著,高文鑄輯校:《小品方輯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北京,1995年。
(唐)孫思邈撰,蕭天石主編:《千金翼方》,自由出版社,臺北,1989年。
(明)李中梓著:《李中梓醫學全書•醫宗必讀》,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北京,1999年。
(明)張介賓撰,李志庸校注:《類經》,收錄至《張景岳醫學全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北京,1999年。
馬繼興主編:《神農本草經輯注》,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5年。
(南朝梁)陶弘景編,尚志鈞、尚元勝輯校:《本草經集注》,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4年。
(明)李時珍等:《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75年。
(唐)瞿曇悉達原著,荒原、竹之校點:《開元占經》,中州古籍出版社,鄭州,1994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中華書局,北京,1987年。
(漢)劉向撰,(清)梁端校注:《列女傳校注》,收錄至《四部備要·史部》,臺灣中華書局,臺北,1987年。
(晉)張華撰,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中華書局,北京,1980年。
(東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中華書局,北京,1979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中華書局,北京,1961年。
劉國樑:《新譯周易參同契》,三民書局,臺北,1999年。
劉連朋、顧寶田譯註:《新譯黃庭經》,三民書局,臺北,2008年。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中華書局,北京,1960年。
王明著:《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北京,1985年。
(晉)葛洪撰,梅全喜等編譯:《抱朴子內篇•肘後備急方今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北京,1997年。
楊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箋》,中華書局,北京,1991年。
(東晉)葛洪撰,胡守為校釋:《神仙傳校釋》,中華書局,北京,2010年。
王叔岷撰:《列仙傳校箋》,中華書局,北京,2007年。
(明)沈周:《石田雜記》,收錄至《筆記小說大觀(六編)》,新興書局,臺北,1978年。
(唐)魏徵等:《群書治要》,中華書局,北京,1985年。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5年。
(唐)徐堅等著:《初學記》,中華書局,北京,1962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中華書局,北京,上海涵芬樓影印宋本影印本,1960年。
(四)集部
(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中華書局,北京,1983年。
陰法魯審定:《昭明文選譯注》,吉林文史出版社,長春,1987年。
魏宏燦:《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學出版社,合肥,2009年。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中華書局,北京,2003年。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詞》,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1991年。
二、出土文獻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漢,2002年。
中國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文物出版社,北京,1980年。
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中華書局,北京,1985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7年。
馬繼興著:《馬王堆古醫書考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長沙,1992年。
徐少華:《簡帛文獻與早期儒家學說探論》,商務印書館,北京,2015年。
張雷編著:《秦漢簡牘醫方集注》,中華書局,北京,2018年。
陳直:《居延漢簡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天津,1986年。
陳來:《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2009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北京,1990年。
熊春錦:《簡帛《五行經》釋解》,中央編譯出版社,北京,2016年。
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中華書局,北京,2004年。
羅振玉:《殷墟書契考釋三種》,中華書局,北京,2006年。
龐樸:《帛書五行篇研究》,齊魯書社,濟南,1980年。
三、近人論著
(一)中文專著
丁福保編纂:《佛學大辭典》,收錄至《佛學工具書集成(三十)》,中國書店,北京,2009年。
王玉川:《運氣探秘》,華夏出版社,北京,1993年。
王文濤:《秦漢社會保障研究》,中華書局,北京,2007年。
王全志等:《內經辯證法思想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貴陽,1983年。
王柏中:《神靈世界:秩序的構建與儀式的象徵——兩漢國家祭祀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北京,2005年。
王洪圖主編:《黃帝內經研究大成》,北京出版社,北京,1997年。
王松齡:《中國氣功的史·理·法》,華夏出版社,北京,1989年。
《中醫學》編輯委員會:《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7年。
王連龍:《《逸周書》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2010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清華大學出版社,上海,1994年。
方藥中、許家松著:《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84年。
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編著:《漢書藝文志問答》,正中書局,臺北,1969年。
石聲漢:《中國古代農書評介》,農業出版社,北京,1980年。
田天著:《秦漢國家祭祀史稿》,三聯書店,北京,2015年。
田合祿、田蔚:《中醫運氣學解秘》,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大同,2002年。
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江蘇古籍出版社,南京,1997年。
朱智賢主編:《心理學大詞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1989年。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1998年。
向柏松:《中國水崇拜》,上海三聯書店,上海,1999年。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三民書局,臺北,2005年。
李零:《中國方術考(修訂本)》,東方出版社,北京,2001年。
李今庸:《古醫書研究》,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北京,2003年。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90年。
李亦園:《宇宙觀、信仰與民間文化》,稻鄉出版社,臺北,1999年。
李志庸:《中國氣功史》,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鄭州,1988年。
李克光主編:《金匱要略譯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3年。
李良松、郭洪濤著:《出入命門——中醫文化探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7年。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北,2000年;該書又有簡體中文版本《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2007年。
李建民著:《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允晨文化,臺北,2009年。
李建民著:《從醫療看中國史》,中華書局,北京,2012年。
李學勤:《李學勤說先秦》,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上海,2009年。
吾淳:《中國哲學的起源:前諸子時期觀念、概念、思想發生發展與成型的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10年。
何新著:《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太陽神崇拜》,光明日報出版社,北京,1996年。
何興亮:《中國自然崇拜》,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2008年。
余英時著:《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聯經出版公司,臺北,2014年。
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清大出版中心,新竹,2009年。
余舜德主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大出版中心,臺北,2015年。
宋兆麟:《中國生育・性・巫术》,雲龍出版社,臺北,1995年。
汪民安著:《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2005年。
林素娟著:《美好與醜惡的文化論述——先秦兩漢觀人、論相中的禮儀、性別與身體觀》,臺灣學生書局,臺北,2011年。
林崇德、楊治良、黃希庭主編:《心理學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03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大出版中心,臺北,2007年。
林富士:《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三民書局,臺北,2001年。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聯經出版公司,臺北,2008年。
林聰舜著:《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大出版中心,臺北,2013年。
邱鴻鐘:《醫學與人類文化》,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廣州,2004年。
金仕起:《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 以醫史本文為中心的一個分析》,政大出版社,臺北,2010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7年。
周一謀:《馬王堆醫學文化》,文匯出版社,上海,1994年。
周世榮:《馬王堆導引術》,岳麓書社,長沙,2005年。
胡適:《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13年。
俞慎初:《中國醫學簡史》,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福州,1983年。
姚春鵬:《黃帝內經——氣觀念下的天人醫學》,中華書局,北京,2008年。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4年。
徐振林:《內經五運六氣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0年。
徐陵編,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玉臺新詠箋注》,中華書局,北京,1985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三卷),臺灣學生書局,臺北,1975,1976,1979年。
高春媛、陶廣正:《文物考古與中醫學》,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福州,1993年。
陸淵雷:《金匱要略今釋》,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55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1996年。
陳侃理:《儒學、數術與政治——災異的政治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15年。
陳國符:《中國外丹黃白法考》,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7年,
陳詠明:《儒學與中國宗教傳統》,臺灣商務印書館,臺北,2003年。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三民書局,臺北,2003年。
陳業新:《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4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0年。
陳德興著:《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臺北,2009年。
陳樂平著:《出入「命門」——中國醫學文化學導論》,上海三聯出版社,上海,1991年。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
張君:《神秘的節俗——傳統節日禮俗、禁忌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桂林,1994年。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張顯成:《先秦兩漢醫學用語研究》,巴蜀書社,成都,2000年。
彭衛、楊振紅:《中國風俗通史•秦漢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
黃懷信:《《逸周書》源流考辨》,西北大學出版社,西安,1992年。
程雅君著:《中醫哲學史(先秦兩漢時期)》,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成都,2009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人民出版社,北京,1985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灣商務印書館,臺北,2014年。
渠敬東:《缺席與斷裂——有關失範的社會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三民書局,臺北,2002年。
葛兆光著:《中國思想史(三卷本)》,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2001年。
蒲慕州主編:《台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生活與文化》,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北京,2005年。
楊華:《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楊儒賓著:《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聯經出版公司,臺北,2018年。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中華書局,北京,2010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92年。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7年。
甄志亞、傅維康主編:《中國醫學史》,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84年。
廖育群著:《重構秦漢醫學圖像》,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上海,2012年。
熊春錦:《道醫學》,團結出版社,北京,2009年。
蓋建民:《道教醫學》,宗教文化出版社,北京,2001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大出版中心,臺北,1997年。
蔣大椿,陳啟能主編:《史學理論大辭典》,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0年。
劉大鈞:《周易概論》,齊魯書社,濟南,1986年。
劉信芳:《簡帛《五行》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6年。
劉道超:《擇吉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北京,2004年。
劉筱紅:《神秘的五行——五行說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桂林,1994年。
劉靜貞:《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稻鄉出版社,臺北,1998年。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商務印書館,北京,1993年。
蕭浩輝:《決策科學辭典》,人民出版社,北京,1995年。
薛公忱主編:《儒道佛與中醫藥學》,中國書店,北京,2002年。
薛夢瀟著:《早期中國的月令與「政治時間」》,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18年。
鮑國華主編:《中國醫學大成》,牛頓出版社,臺北,1990年。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文津出版社,臺北,2003年。
羅新著:《有所不為的反叛者:批判、懷疑與想象力》,上海三聯書店,上海,2019年。
蘇德昌:《《漢書•五行志》研究》,臺大出版中心,臺北,2013年。
(二)外文譯著
(日)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東大圖書公司,臺北,2003年。
(日)小野澤精一等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14年。
(日)中尾万三:《漢書芸文志より本草衍義に至る本草書目の考察》,京都藥學專門學校藥總會,京都,1928年。
(日)丹波康賴撰,高文柱校注:《醫心方》,華夏出版社,北京,2011年。
(日)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中醫學原理與道教養生術》,武陵出版社,臺北,1996年。
(日)池田知久著,王啟發譯:《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05年。
(日)岡西為人:《本草概說》,創元社,大阪,1977年。
(日)栗山茂久著,陳信宏、張軒辭譯:《身體的語言——古希臘醫學和中醫之比較》,上海書店出版社,上海,2009年。
(日)湯淺泰雄著,黃文宏譯注:《身體論:東方的心身論與現代》,清華大學出版社,新竹,2018年。
(日)渡邊幸三:《本草書の研究》,杏雨書屋,1987年。
(英)芭芭拉•亞當(B. Adam)著,金夢蘭譯:《時間與社會理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2009年。
(美)艾蘭(S.Allan)撰,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2年。
(美)喬納森·卡勒(J.D.Culler)著:《理論的文學性成分》,收錄至俞虹等主編:《問題(第一輯)》,中央編譯出版社,北京,2003年。
(美)珍·德布里歐(J.DeBlieu):《風——改造大地、生命與歷史的空氣流動》,商業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2000年。
(法)埃米爾·涂爾幹(É. Durkheim)著,梁東、汲喆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9年。
(法)埃米爾·涂爾幹(E. Durkheim)著,梁東譯:《社會分工論》,左岸文化,臺北,2002年。
(法)耶律亞德(M.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聯經出版公司,臺北,2000年。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M. Eliade)著,晏可嘉、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桂林,2008年。
(英)弗雷澤(J.G. Frazer)著,徐育新等譯:《金枝》,大眾文藝出版社,北京,1998年。
(加)弗萊(N.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譯,吳持哲校譯:《批評的解剖》,百花文藝出版社,天津,2006年。
(美)費俠莉(C. Furth)著,甄橙、吳朝霞校譯:《繁盛之陰——中國醫學史中的性(960-1665)》,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2006年。
(法)葛蘭言(M. Granet)著,趙丙祥、張宏明譯:《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南寧,2005年。
(法)列維—斯特勞斯(C. Levi-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生食與熟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7年。
(法)列維—布留爾(L. L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商務印書館,北京,1981年。
(美)羅伯特·金·默頓(R. K. Merton)著,何凡興譯:《論理論社會學》,華夏出版社,北京,1990年。
(美)羅伯特·金·默頓著,唐少傑等譯:《社會理論和社會結構》,譯林出版社,南京,2006年。
(英)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臺灣商務印書館,臺北,1971年。
(德)埃利希·諾依曼(E. Neumann)著,李以洪譯:《大母神——原型分析》,東方出版社,北京,1998年。
(德)魯道夫·奧托(R.Otto)著,成窮、周邦憲譯,王作虹校:《論「神聖」》,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95年。
(美)愛德華·W·薩義德(Edward.W.Said)著,王宇根譯:《東方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1999年。
(美)席文(N. Sivin)著,李煥燊譯:《伏煉試探》,正中書局,臺北,1973年。
(意)維科(G. Vico)著,朱光潛譯:《新科學》,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86年。
(德)馬克思·韋伯(M. Weber)著,洪天富譯:《儒教與道教》,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1997年。
(美)海登·懷特(H. White)著,陳新譯:《元史學》,譯林出版社,南京,2013年。
(美)海登·懷特(H. White)著,(美)羅伯特·多蘭(R.Doran)編,馬麗莉、馬雲、孫晶姝譯:《敘事的虛構性:有關歷史、文學和理論的論文(1957-2007)》,南京大學出版社,南京,2019年。
(三)學位論文
毛忠民:《莊子氣論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1996年。
加博:《嵇康的氣論、工夫論與身體觀》,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
杜正乾:《中國古代土地信仰研究》,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汪慧:《論《黃庭經》的養生及修煉思想》,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林文欽:《《老子河上公注》氣論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林哲民:《《黃帝內經》氣論身體觀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
林曉呈:《《白虎通德論》氣論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段宜廷:《荀子、董仲舒、戴震氣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紀喬蓓:《王充《論衡》氣論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紀喬蓓:《漢代自然氣論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
孫玉潔:《《傷寒雜病論》精神情志病症證治規律研究》,湖北中醫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婁世麗:《莊子氣論探微》,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2年。
陳思汝:《葛洪《抱朴子•內篇》氣論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陳榮哲:《社崇拜及其神話傳說研究》,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慧娟:《《老子河上公注》氣論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陳德興:《《黃帝內經》氣論思想之研究——兼論精、氣、神概念的關係》,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
黃嘉正:《莊子氣論》,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黃嘉琳:《揚雄太玄法言之氣論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黃嘉琳:《虞翻易學的氣論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
賴昇宏:《《禮記》氣論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賴姿卉:《《管子》氣論研究》,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賴錫三:《道教內丹的先天學與後天學之發展和結構——精氣神虛系統下的道論與氣論》,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0年。
董建恆:《《說文解字》「疒」部字及其文化分析》,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楊婉羚:《《淮南鴻烈》氣論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楊婉羚:《漢代道氣論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6年。
鄭德蓉:《重陽節俗探源——兼論其發展》,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蕭又寧:《董仲舒《春秋繁露》氣論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薛蓮:《《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醫學詞語研究》,西南大學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羅怡:《出土文獻與《說苑》相關問題研究》,安徽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四)單篇論文
丁波:〈重陽節與道教文化〉,《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1期,頁45-46,2008年。
丁四新:〈「數」的哲學觀念與早期《老子》文本的經典化——兼論通行本《老子》分章的來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108-118,2019年。
王明:〈黃庭經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上冊,頁539-576,1948年。
王明:〈論《太平經》的成書時代和作著者〉,收錄至《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頁183-200,1984年。
王一川:〈原型美學概覽——現代西方美學研究之一〉,《當代電影》1989年第4期,頁90-101。
王子今:〈秦漢兒童健康問題〉,《石家莊學院學報》,第2期,頁74-78,2007年。
王子林:〈北方神玄武新說〉,《紫禁城》,第1期,頁114-117,2012年。
王利華:〈《月令》中的自然節律與社會節奏〉,《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頁185-203,2014年。
王澤應:〈祛魅的意義與危機——馬克思•韋伯祛魅觀及其影響探論〉,《湖南社會科學》,第4期,頁1-8,2009年。
孔德超:〈睡虎地秦簡《日書•詰咎》以桃驅鬼及其文化內涵〉,《焦作大學學報》,第1期,頁118-122,2019年。
白奚:〈中國古代陰陽與五行說的合流——《管子》陰陽五行思想新探〉,《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頁24-34,1997年。
吉發涵:〈「蓬」與「飛蓬」解〉,《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48-57,1988年。
呂亞虎:〈帛書《胎產書》所見早期孕育信仰淺析〉,《江漢論壇》,第6期,頁70-77,2009年。
朱軍:〈從《五經異義》和《駁五經異義》看漢末經學的發展〉,《勵耘學刊(文學卷)》,第1期,頁226-227,2016年。
朱漢民:〈《白虎通義》:帝國政典和儒家經典的結合〉,《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15-23,2017年。
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第4期,頁95-116,1992年。
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並介紹「疾病、醫療和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第1期,頁113-153,1995年。
見氏著:〈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學史的思考〉,《新史學》,第4期,頁143-171,1997年。
李文:〈論默頓社會學中程理論對結構功能主義的超越〉,《社會學研究》,第1期,頁90-100,1988年。
李亦園:〈中國文化中小傳統的再認識〉,《現代與傳統》,第8輯,頁16-24,1995年。
李貞德:〈漢隋之間的「生子不舉」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6冊第3分,頁747-812,1995年。
李清良:〈中國身體觀與中國問題——兼評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哲學動態》,第5期,頁21-27,2006年。
李建民:〈艾火與天火——灸療法誕生之謎〉,《自然科學史研究》,第4期,頁320-331,2002年。
李敦慶:〈「鬼畏桃」說考論〉,《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8期,頁9-12、36,2009年。
李學勤:〈補論戰國題銘的一些問題〉,《文物》,第7期,頁67-68,1960年。
李澤厚:〈秦漢思想簡議〉,收錄至《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北京,頁135-176,1986年。
吳志鴻:〈兩漢的宇宙論思想:宇宙發生論與結構論之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9期,頁109-131,2003年。
余全有:〈重陽節俗起源淺探〉,《天中學刊》,第2期,頁103-106,2014年。
余新忠:〈當今中國醫療史研究的問題和前景〉,《歷史研究》,第2期,頁22-27,2015年。
宋傑:〈漢代產育風俗探析〉,《史學集刊》,第4期,頁34-42,2010年。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第13期,頁59-93,2005年。
林素娟:〈土地崇拜與豐產儀典的性質與演變——以先秦及禮書為論述核心〉,《清華學報》,第4期,頁615-651,2009年。
林素娟:〈疾病的隱喻——先秦及漢代禮教論述中的身體思維與倫理課題〉,《成大中文學報》,第41期,頁1-41,2013年。
林素娟:〈由「中和」之音與「遺音」探討秦漢樂教思想〉,《臺大中文學報》,第58期,頁1-50,2017年。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疾病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2分,頁225-263,1993年。
林富士:〈東漢晚期的疾疫與宗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3分,頁695-743,1995年。
岳成龍:〈李白詩歌中的蓬蒿意象探究〉,《安陽工學院學報》,第1期,頁84-87,2014年。
金弓:〈秦漢宮儺三制〉,《民族藝術》,第4期,頁70,1996年。
金仕起:〈古代醫者的角色——兼論其身份與地位〉,《新史學》,第1期,頁1-48,1995年。
金立、孫健:〈類比推理:科學溯因中生成解釋的邏輯手段〉,《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51-57,2018年。
胡厚宣:〈釋殷代求年於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復旦學報(人文科學)》,第1期,頁49-80,1956年。
馬新:〈試論漢代的墓祀制度〉,《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20-33,2014年。
馬伯英:〈祖國醫學中的「五行學說」是「循環論」嗎?〉,《河南中醫》,第2期,頁8-12,1981年。
徐昭峰、楊棄:〈「玄武」析論〉,《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135-139,2014年。
高旭:〈《淮南子》道家生命哲學論綱——基於形、氣、神、志的辯證考察〉,《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1-15,2016年。
唐德鑫、王超傑:〈剛卯、嚴卯與西漢讖緯神學管窺〉,《絲綢之路》,第16期,頁52-56,2017年。
凌純聲:〈古代中國及太平洋區的犬祭〉,《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期,頁1-37,1957年。
凌純聲:〈中國古代社之源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17期,頁1-44,1964年。
孫鑫:〈《黃帝內經》論治理論與《神農本草經》中藥理論比較〉,《中華中醫藥雜誌》,第10期,頁3432-3435,2015年。
孫正軍:〈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的史料研究批判〉,《文史哲》,第1期,頁21-30,2016年。
曹書傑:〈稷祀與民間社日研究〉,《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89-94,2007年。
畢旭玲:〈桃的驅鬼辟邪功能探源〉,《中文自學指導》,第5期,頁59-64,2006年。
郭凈:〈試論儺儀的歷史演變〉,《思想戰線》,第1期,頁74-80,1989年。
陳艷:〈重陽節的起源及風俗文化〉,《內蒙古大學學報》,第3期,頁36-37,2011年。
陳吉全、黎敬波:〈五行與五臟配屬史的再研究〉,《光明中醫》,第11期,頁1987,2010年。
陳啟雲:〈漢初「子學沒落、儒學獨尊」的思想史底蘊〉,收錄至熊鐵基、趙國華主編:《秦漢思想文化研究》,新加坡希望出版社,新加坡,頁127-156,2005年。
陳景黼:〈當代歐美學界中國古代身體觀研究綜述〉,《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期,頁183-212,2012年。
陳勝崑:〈中國本草概說〉,《健康世界》,第108期,頁77-80,1984年。
陳福濱:〈王充「命」論思想之探究〉,《哲學與文化》,第11期,頁125-142,2011年。
陳麗桂:〈《老子河上公章句》所顯現的黃老養生之理〉,《中國學術年刊》,第21期,頁177-210,2000年。
梁啟超:〈陰陽五行說之來歷〉,收錄至顧頡剛編:《古史辨(第五冊)》,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頁343-378,1982年。
逯宏:〈論原始五行與四十的整合〉,《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25-28,2011年。
張羽佳:〈論歷史哲學的語言學轉向〉,《哲學動態》,第3期,頁30-36,2006年。
張劍光、鄒國慰:〈略論兩漢疫情的特點和救災措施〉,《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頁13-19,1999年。
張鄉里:〈黃泉、泰山、蒿里考〉,《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127-129,2012年。
黃志江:〈地黃種植管理技術〉,《中國農業信息》,第7期,頁38、43,2014年。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收錄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中研院文哲所,臺北,頁541-564,2002年。
黃俊傑:〈東亞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四種「身體」:類型與議題〉收錄於《東亞儒學:經典於詮釋的辨證》,臺大出版中心,臺北,頁187-217,2007年。
黃新生:〈釋「扶桑」〉,《東南文化》,第3期,頁161-162,1990年。
喬鳳岐:〈重陽節與重陽習俗演變〉,《傳承》,第9期,頁98-100,2013年。
傅鏗:〈默頓的社會學中層理論〉,《社會》,第6期,頁54-56,1984年。
馮兵:〈「中」、「和」與「中和」——論禮樂的核心精神〉,《鵝湖月刊》,第430期,頁58-64,2011年。
萬建中:〈論民間禁忌的功能〉,《民間文化論壇》,第3期,頁32-36,2004年。
楊琳:〈話說重陽糕〉,《文史知識》,第11期,頁84-86,1998年。
楊念群:〈當代歷史學何以引入中層理論〉,《社會觀察》,第7期,頁34-35,2004年。
楊念群:〈「中層理論」應用之再檢視——一個基於跨學科演變的分析〉,《社會學研究》,第6期,頁1-18,242,2012年。
楊振紅:〈漢代自然災害初探〉,《中國史研究》,第4期,頁49-59,1999年。
楊國才:〈數禁忌內涵初探〉,《中央民族學院學報》,第3期,頁49-53,1992年。
楊儒賓:〈論公孫尼子的養氣說——兼論與孟子的關係〉,《清華學報》,第3期,頁223-253,1992年。
楊儒賓:〈五行原論與原物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9期,頁83-120,2016年。
楊達夫:〈祖國醫學在婦產科學上的貢獻〉,《江西中醫藥》,第12期,頁13-17,1955年。
趙志義:〈歷史話語的文學性分析——兼論海登·懷特的歷史詩學〉,《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76-79,2006年。
趙雪君:〈華文學界身體研究概述〉,收錄於《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大出版中心,臺北,頁549-590,2017年。
齊思和:〈五行說之起源〉,收錄至《中國史探研》,中華書局,北京,頁193-200,1981年。
鄭金生、李建民:〈現代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源流〉,《大陆杂志》,第95卷第6期,頁26-35,1997年。
蔡先金、 張兵、李佩瑤:〈中國創世神話圖景及其諸神譜系——以《楚帛書》為中心的探討〉,《理論學刊》,第2期,頁97-101,2012年。
蔡璧名:〈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臺大中文學報》,第23期,頁61-104,2005年。
蔡璧名:〈身外之身:《黃庭內景經》注中的兩種真身圖象〉,《思與言》,第1期,頁131-196,2006年。
蔡璧名:〈「槁木」與「輕身」:《莊子》注疏、詩人具身認知、醫家辨證的跨界討論〉,《思與言》,第4期,頁219-290,2016年。
樊志民、朱宏斌:〈月令書與中國傳統農業管理思想之嬗變〉,《中國農史》,第3期,頁96-103,2002年。
樓宇烈:〈中醫的人文內涵及其意義〉,《中國文化研究》,第2期,頁2-9,2018年。
黎國韜:〈東漢禁中大儺儀執事官考〉,《藝術探索》,第3期,頁47-52,2010年。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收錄於《魯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頁523-553,2005年。
劉釗:〈談秦簡中的『鬼怪』〉,收錄於《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臺北,2004年。
劉成紀:〈漢代哲學的身體整體觀及對美學的影響〉,《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38-43,2008年。
劉起釪:〈五行原始意義及其紛歧蛻變大要〉,收錄至《尚書研究要論》,齊魯書社,濟南,2007年。
劉振榮:〈《說文解字》中「疒」部古代病名訓詁〉,《中醫文獻雜誌》,第4期,頁19-20,2004年。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詰咎篇》研究〉,《考古學報》,第4期,頁23-42,1993年。
盧丁:〈漢佩雜考(一):剛卯、嚴卯〉,《藝術設計研究》,第3期,頁11-15,2017年。
蕭放:〈社日與中國古代鄉村社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頁27-35,1998年。
蕭放:〈菊花酒•茱萸佩•長壽節——重陽節俗漫話〉,《文史知識》,第10期,頁43-49,1999年。
賴炎元、李偉泰、吳福助:〈評介徐復觀先生《兩漢思想史》〉,《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期,頁88-104,1992年。
魏永康:〈流變與傳承——秦漢時期「伏日」考論〉,《古代文明》,第4期,頁58-64,2013年。
羅元愷:〈中國婦科學的源流和發展〉,《廣州中醫學院學報》,第4期,頁197-203,1990年。
龐樸:〈「五月丙午」與「正月丁亥」〉,《文物》,第6期,頁81-84,1979年。
嚴澤勝:〈鏡像階段〉,《國外理論動態》,第2期,頁57-59,2006年。
饒宗頤:〈秦簡中的五行說與納音說〉,收錄至《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中華書局,北京,頁261-280,1986年。
騰昭宗:〈尹灣漢墓簡牘釋文選〉,《文物》,第8期,頁26-31,199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