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士與漢代文化摶成研究—儒學、吏事與方術的揉合與實踐
作者:白品鍵
作者(外文):Pin-Chien Pa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蓓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儒生文吏方士漢代文化intellectualsConfucian scholarsalchemistsofficialsthe Han Dynasty cul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7
先秦兩漢的「士」可以從理想面與實際面分為兩種。就理想面來說,士當志於道,並以弘道為己任。這種理想中的士,在先秦時代以受儒家思想薰陶之儒士為主,他們不但有各種古典知識技能,且積極入世,以仁為己任。然而撇開理想性不談,士並不全以儒家思想為依歸,東周以降,士不但有諸子百家,甚至包含了雞鳴狗盜之徒。這些人與其他庸庸碌碌的庶民百姓不同,或者成一家之言,或者擁一技之長,形成所謂的「知識階層」。
學術的創新與融合乃戰國時代的文化特色,在游士的議論下,各家學術逐漸破除界線,為漢代文化提供了堅實的養分。在游士漸趨消失的漢代,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儒生吸納諸子百家思想,形成了能被大一統王朝所接受的漢代儒學,並透過漢武帝的獨尊政策強力擴張,儒生也因此成了「士」最顯眼的部分,掩蓋了其他擁有特殊技能的知識份子。秦以法為治,漢承秦制,也就繼承了以律令治天下的政治制度,因此在儒生之外,另有明白律令、專精各種行政庶務的文吏。這群人或許沒有「志於道」的高尚情操,但卻是真正以實踐為學術的士人,同時也是漢代文化的中堅份子。儒生、文吏之外,又有方士,戰國游士中的燕齊方士由於秦皇、漢武之好求神仙,曾經炫耀一時,此後在歷史上似乎顯得無足輕重,然而方術信仰乃當時人們心靈之必須,生活之常備,方士看似隱為歷史之伏流,實則無所不在。
擁有學術或技能的士,則肩負著傳承己身知識的文化責任。儒學、吏事、方術三者堪稱漢代文化的主幹,透過種種傳播管道,幾乎對漢代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都產生影響。這三種文化雖然各有其獨立性,但在漢代則互相影響,其關鍵在於漢代的士時常同時兼有儒生、文吏與方士三種身份。由於士兼有不同的學識技能,再加上其所掌握的文化傳播能力,各種不同文化於是以士為中心,在不同階層密切而活潑的交流著,摶成一種具有恢弘氣度,重視實踐的漢代文化。
歷史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漢代由分而合,最後又由合而分,其中有不少關鍵事件的發生,更不能忽略許多累積的過程。在士人的努力之下,文化逐漸由分散而趨向融合,雖然東漢時代開始出現各種大一統的異音,但整體而言都不能掩蓋那富有生氣,積極入世的文化。
The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pre-Qin Dynasty and the Han Dynasty could be discussed from two dimensions. Ideally, intellectuals should not only be determined to pursue Dao(道) but aspire to Dao. The Confucian scholars in the pre-Qin Dynasty were a typical case, who were well-read, engaged, and aspired to Ren(仁). In reality, however, not all of the intellectuals were Confucian scholar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tellectuals included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and people who knew small tricks. These people differed from the common ones. They formulated their theories or were well-equipped with professional skills, forming so-called the intelligentsia.
Culturally,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eatured academic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Under Travelling Scholars’ debates, schools of thought gradually broke their boundaries and nourished the Han Dynasty culture. In the Han Dynasty, where Travelling Scholars faded, Confucian scholars whose leading representative was Dong Zhong-shu(董仲舒) integrated the thoughts of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into the Han Dynasty Confucianism which could be accepted by the regime. With the advocate of Emperor Wu-Ti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漢武帝), Confucian scholars became the most conspicuous group among intellectuals. They concealed other intelligentsia with special skills. The Qin Dynasty emperors ran the states by laws, and the emperors in the Han Dynasty followed in the steps. For this reason, there were officials, being familiar with laws and administration affairs, aside from Confucian scholars in the Han Dynasty. The officials might not have noble sentiment to pursue Dao, but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were completely from real action. They were one of the dependence in the Han Dynasty culture. Along with Confucian scholars and officials, there were alchemists. Among the Travelling Schola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alchemists in the Yan state and the Qi state were once glamorous for the Qin dynasty emperor Shi-Huang's(秦始皇) and the Former Han dynasty emperor Wu-Ti’s seeking Daoist immortals. During that period, occult practices were a necessity of daily life. Afterwards, alchemists seemed to disappear in history but be ubiquitous.
The intellectuals with knowledge or skills held an important position to pass on knowledge. Confucianism, official service and occult practices were the main forces in the Han Dynasty culture. They caused full-scale influence over the Han Dynasty society in many ways. The three forces were independent but affected each other in the Han Dynasty. The reason was because the intellectuals were Confucian scholars, officials and alchemists in one. The intellectuals possessed different science and skills, and they knew well how to spread culture. Thus, different cultures surrounded the intellectuals and flew across each other closely and lively between the social classes, constructing the Han Dynasty culture which was imposing and focused on implementation.
History is a developing process, where some of the critical cases could not be neglected. Under the effort of the intellectuals, the Han Dynasty culture tended to blend. Though some social turbulence appeared during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culture which was rich in vigor and engaged spirit wouldn’t be covered.
一、傳世古籍
經部

〔春秋〕左丘明著;楊伯峻編注:《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出版社;北京:中華書局
〔西漢〕史游著;曾仲珊校點:《急就篇》,長沙:岳麓書社。
〔西漢〕韓嬰編著;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出版社。
〔東漢〕;任繼昉匯校:《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
〔清〕阮元編:《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清〕王引之著:《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屈鵬翼先生集釋:《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程樹德集釋:《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黃懷信等集釋:《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華書局編:《十三經清人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李學勤等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史部

《二十四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
〔東周〕左丘明著;〔孫吳〕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西漢〕司馬遷著;瀧川資記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
〔西漢〕劉向輯;〔清〕王照圓補注:《列女傳補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西漢〕劉向輯;范祥雍箋證:《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西漢〕劉向輯;諸祖耿集注匯考:《戰國策集注匯考》,南京:鳳凰出版社。
〔東漢〕袁康、吳平輯著;李步嘉校釋:《越絕書校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東漢〕班固等著:《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班固等著;王先謙補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東漢〕應劭等著;〔清〕孫星衍等輯:《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荀悅著:《漢紀》,北京:中華書局(與《後漢紀》合刊,並稱《兩漢紀》)。
〔東漢〕劉珍等著;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晉〕袁宏著:《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與《後漢紀》合刊,並稱《兩漢紀》)。
〔晉〕袁宏著;周天游校注:《後漢紀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晉〕常璩著;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北魏〕酈道元注;王國維校:《水經注校》,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北魏〕賈思勰著;石聲漢校釋:《齊民要術今釋》,北京:中華書局。
〔北魏〕賈思勰著;繆啓愉校釋:《齊民要術校釋》,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唐〕杜佑著:《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宋〕司馬光等著:《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宋〕鄭樵;〔明〕陳宗夔校:《通志二十略》,臺北,世界書局。
〔宋〕徐天麟著:《西漢會要》臺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329-332。
〔宋〕徐天麟著:《東漢會要》臺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332-334。
〔元〕馬端臨著:《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
〔元〕于欽著;劉敦愿等校釋:《齊乘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清〕王夫之著:《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
〔清〕紀昀等撰著:《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剳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清〕錢大昕著:《廿二史考異》,臺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1275。
〔清〕王鳴盛著;黃曙輝點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清〕沈欽韓著:《漢書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杜貴墀輯證:《漢律輯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叢書集成續編》社會科學類第51冊。
〔清〕沈家本輯釋:《歷代刑法考》,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淸〕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校注:《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開明書店輯印:《二十五史補編》,上海:開明書店。

子部

〔東周〕商鞅等著;朱師轍解詁:《商君書解詁定本》,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東周〕商鞅等著;蔣禮鴻注:《商君書錐指》,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東周〕孫武著;〔三國〕曹操等注;楊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東周〕老聃著;朱謙之校釋:《老子校釋》,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東周〕老聃著;高明校注:《帛書老子校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東周〕管仲著;〔淸〕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諸子集成。
〔東周〕管仲著;黎翔鳳校注:《管子校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東周〕管仲著;馬非百新詮:《管子輕重篇新詮》,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東周〕墨翟等著;〔淸〕孫貽讓:《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東周〕墨翟等著;吳毓江校注:《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東周〕晏嬰等著;張純一校注:《晏子春秋校注》,臺北:世界書局。
〔東周〕莊周著;〔淸〕郭慶藩集釋、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東周〕莊周等著;王叔岷先生校詮:《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
〔東周〕韓非著;陳奇猷集釋:《韓非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東周〕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東周〕荀況著;〔淸〕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諸子集成。
〔東周〕荀況著;李滌生集釋:《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
〔秦〕呂不韋等編著;許維遹集釋:《呂氏春秋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秦〕呂不韋等編著;王利器注疏:《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
〔西漢〕劉安等著;于大成校釋:《淮南子校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西漢〕劉安等著;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西漢〕劉安等編著;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西漢〕桓寬編;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西漢〕劉向編著;左松超集證:《說苑集證》,臺北,國立編譯館。
〔西漢〕劉向編著;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西漢〕劉歆編著;向新陽,劉克任校注:《西京雜記校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西漢〕陸賈著;王利器校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西漢〕董仲舒著;嚴一萍選輯:《公羊治獄》,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原刻景印《叢書集成三編‧黃氏逸書考》。
〔西漢〕董仲舒著;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西漢〕揚雄著;汪榮寶義疏:《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
〔西漢〕賈誼著;閻振益、鐘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班固等著;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桓譚著;〔清〕馮翼輯佚:《桓子新論》,臺北:中華書局。
〔東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應劭著;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王符著;胡楚生集釋:《潛夫論集釋》,臺北:鼎文書局。
〔東漢〕王符著;彭鐸校箋:《潛夫論箋》,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于吉等著;王明編校:《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崔寔著;石聲漢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崔寔著;繆啟愉輯釋;萬國鼎審訂:《四民月令輯釋》,北京:農業出版社。
〔東漢〕崔寔、仲長統著;孫啟治校注:《政論校注‧昌言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東漢〕張機著;〔宋〕成無己註;《注解傷寒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晉〕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晉〕葛洪著;楊明照校箋:《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晉〕劉徽著;〔唐〕李淳風等釋:《九章算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天文算法類1041。
〔梁〕釋僧祐編著:《弘明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萬曆刊本。
〔北魏〕賈思勰著;繆啟愉校釋:《齊民要述校釋》,臺北,明文書局。
〔北齊〕顏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唐〕房玄齡著;〔唐〕長孫無忌義疏;劉俊文箋:《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
〔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等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淸〕俞樾著:《諸子平議》,臺北:世界書局,諸子集成。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郭靄春主編:《黃帝內經素問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09。
郭靄春主編:《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譯》,天津:天經科學技術出版社。

集部

〔東周〕屈原等著;〔東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
〔南朝梁〕蕭統等編著:《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宋淳熙本重雕鄱陽胡氏藏版。
〔東漢〕孔融等著;俞紹初輯:《建安七子集》,北京:中華書局。
〔晉〕葛洪撰;胡守為校釋:《神仙傳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陳〕徐陵編;〔清〕吳兆宜箋注;穆克宏點校:《玉臺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
〔宋〕郭茂倩輯:《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宋〕洪适編著:《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
〔清〕阮元著:《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清〕馮雲鵬、馮雲鵷輯:《金石索》,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83.01再版。
〔清〕曾國藩著:《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2011.09)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楊家駱主編:《中國法制史料》,第一輯、第二輯,臺北:鼎文書局。

二、出土文獻

山東省沂南漢墓博物館、崔忠淸等編:《山東沂南漢墓畫像石》,濟南:齊魯書社,2001.01。
中國文物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敦煌懸泉月令詔條》,北京:中華書局,2001.08。
中國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龍崗秦簡》,中華書局,200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編著:《漢長安城未央宮考古發掘報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編:《居延漢簡甲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12。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全八冊,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畫像磚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磚全集‧四川漢畫像磚》,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5.12。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國維、羅振玉編著:《流沙墜簡》,《羅振玉學術論著集》第二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社,2010。
王煥林著:《里耶秦簡校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09。
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天水放馬灘秦簡》,北京:中華書局,2009.08。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居延新簡—甲渠候官》北京:中華書局,1994。
甘肅省文物考古硏究所、甘肅省博物館、文化部古文獻硏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編:《居延新簡—甲渠候官與第四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07。
甘肅省文物考古硏究所編:《敦煌漢簡》,北京:中華書局,1991。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編:《武威漢代醫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硏究所編著:《武威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09;北京:中華書局,2005。
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古文獻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肩水金關漢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1.08。
朱紅林集釋:《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集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10。
朱漢民、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壹)》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12。
朱漢民、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貳)》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12。
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長沙:嶽麓書社,2000.07。
吳礽驤、李永良、馬建華釋校;甘肅省文物考古硏究所編:《敦煌漢簡釋文》,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
李均明、何雙全編著:《散見簡牘合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07。
李均明著:《秦漢簡牘文書分類輯解》,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01。
李明曉、趙久湘著:《散見戰國秦漢簡帛法律文獻整理與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10。
李零著:《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08。
李零著:《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03。
汪濤、胡平生、吳芳思主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林梅村、李均明編:《疏勒河流域出土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03。
長沙市文物考古硏究所、 中國文物硏究所走馬樓簡牘整理組、北京大學歷史系編著:《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長沙市文物考古硏究所、 中國文物硏究所走馬樓簡牘整理組、北京大學歷史系編著:《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長沙市文物考古硏究所、 中國文物硏究所走馬樓簡牘整理組、北京大學歷史系編著:《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貳》,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長沙市文物考古硏究所、 中國文物硏究所走馬樓簡牘整理組、北京大學歷史系編著:《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長沙市文物考古硏究所、中國文物硏究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走馬樓簡牘整理組編著:《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嘉禾吏民田家莂》,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長沙市文物考古硏究所、中國文物硏究所編著:《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黃明蘭、郭引強編著:《洛陽漢墓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0。
胡平生、張德芳編著:《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8。
孫家洲主編:《額濟納漢簡釋文校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10。
徐玉立主編:《漢碑全集》,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08。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05。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2。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參)》,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硏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張家山漢墓竹簡‧247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247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05。
張延昌主編:《武威漢代醫簡注解》,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03。
張顯成、周羣麗著:《尹灣漢墓簡牘校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硏究與保護中心、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
連雲港市博物館等編:《尹灣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1997。
陳松長編:《馬王堆帛書藝術》,上海:上海書店,1996。
傅舉有、陳松長編著:《馬王堆漢墓文物》,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
勞榦編著:《居延漢簡》,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專刊之二十一圖版之部、四十考釋之部,1957、1960。
彭浩、陳偉、工藤元男主編:《二年律令與奏讞書: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出土法律文獻釋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曾昭燏、蔣寶庚、黎忠義、南京博物院、山東省文物管理處編著:《沂南古畫像石墓發掘報告》,上海: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出版,1956.09。
湖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隨州市考古隊編:《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06。
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編:《關沮秦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00。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里耶秦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01。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硏究所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漢陽陵博物苑編:《漢陽陵博物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03。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睡虎地秦墓竹簡》,32開平裝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睡虎地秦墓竹簡》,8開精裝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09。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睡虎地秦墓竹簡》,臺北:里仁書局,1981。
聞宥編著:《四川漢代畫像選集》,上海:羣聯出版社,1955.04。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09。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貳》,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01。
劉信芳、梁柱編著:《雲夢龍崗秦簡》,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07。
劉釗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01。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07。
謝桂華、李均明、朱國照編:《居延漢簡釋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01。
簡牘整理小組編,《居延漢簡補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魏啟鵬著:《簡帛文獻〈五行〉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12。
魏堅主編:《額濟納漢簡》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03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06。

三、專著:

〔日〕大庭脩著,林劍鳴譯:《秦漢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03。
〔日〕大庭脩著,徐世虹譯:《漢簡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09。
〔日〕工藤元男著;〔日〕廣瀨薫雄、曹峰譯:《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的國家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1
〔日〕井上聰著:《先秦陰陽五行》,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07。
〔日〕池田溫著:《中國古代籍帳研究》,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5.11
〔日〕西嶋定生;武尚清譯:《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硏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日〕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日〕冨谷至著,柴生芳、朱恒曄譯:《秦漢刑罰制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04。
〔日〕冨谷至著;劉恆武、孔李波譯:《文書行政的漢帝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09)
〔美〕Werner J. Severin, James W. Tankard, Jr.原著,孟淑華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10。
〔美〕朱利安‧史徒華(Julian H. Steward)著;張恭啟譯:《文化變遷的理論》,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02。
〔美〕巫鴻著;柳揚、岑河譯:《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08。
〔英〕Michael loewe(魯惟一)著,于振波、車金花譯:《漢代行政記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12。
〔英〕Michael loewe(魯惟一)著,王浩譯:《漢代的信仰、神話和理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06。
〔韓〕具聖姬著:《兩漢魏晉南北朝的塢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05。
丁山著:《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12。
丁四新主編:《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04。
丁筱媛著:《漢代奢華風氣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4.07。
卜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二〇〇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04
卜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二〇〇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11
卜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二〇〇八》,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卜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二〇〇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9
卜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二〇〇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11
卜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二〇〇四》,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10
卜憲群著:《秦漢官僚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12。
上海社會科學經濟研究所經濟思想史研究室著著:《秦漢經濟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07
于迎春著:《秦漢士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1
于振波著:《長沙走馬樓吳簡初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10。
于振波著:《長沙走馬樓吳簡續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02。
于振波著:《秦漢法律與社會》,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03。
于振波著:《簡牘與秦漢社會》,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03。
于豪亮著:《于豪亮學術文存》,北京:中華書局,1985.0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編:《中國上古史待定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
中國天文學史文集編輯組編:《中國天文學史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04。
中國文化遺產硏究院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2009.12
中國文化遺產硏究院編《出土文獻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2011.07
中國文物硏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中國文物硏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1
中國文物硏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
中國文物硏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五輯》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中國文物硏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
中國文物硏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漢代城市和聚落考古與漢文化》,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0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中國考古學‧秦漢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0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編:《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硏究》,中國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研究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06。
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著:《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中國秦漢史硏究會編:《秦漢史論叢(第九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中華文明史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文明史‧第三卷秦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08。
尹東建著:《兩漢魏進南北朝時期關東豪族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04
文化部文物局古文獻硏究室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一輯》,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毛漢光著:《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new window
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第二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12
王子今著:《中國古代的行旅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07。
王子今著:《秦漢交通史稿(增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01。
王子今著:《秦漢社會史論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12。
王子今著:《秦漢區域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
王子今著:《秦漢邊疆與民族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04
王仁祥著:《先秦兩漢的隱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文史叢刊之九十八,1995.05。new window
王永平著:《中古士人遷移與文化交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06。
王永平著:《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
王明珂著:《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new window
王明珂著:《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植基文本的歷史情境》,臺北:允晨文化,2006.07。new window
王明珂著:《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03。new window
王明珂著:《遊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遊牧部族》,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
王勇著:《東周秦漢關中農業變遷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4.08
王勇著:《楚文化與秦漢社會》,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05
王洪軍著:《漢代博士文人群體與漢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06
王健文著:《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其及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06。new window
王國維著,胡平生、馬月華校注:《簡牘檢署考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1。
王雲度著:《秦漢史編年》,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10。
王葆玹著:《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06。
王震亞著,《竹木春秋—甘肅秦漢簡牘》,甘肅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王曉波:《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5。new window
王鐵著:《漢代學術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12
丘為君著:《自然與名教──漢晉思想的轉折(修訂版)》,臺北:稻鄉出版社,2010.09。
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4.07
史念海著:《河山集(九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12。
史念海著:《河山集(四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12。
史念海著:《河山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3.09。
史廣全著:《禮法融合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演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2。
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編:《秦漢簡牘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12。
甘肅省文物工作隊、甘肅省博物館編著:《漢簡研究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
甘懷真著:《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硏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6。
田余慶著:《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02。
白品鍵著:《《潛夫論》所反映之東漢流民問題》,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06。
任蜜林著:《漢代內學︰緯書思想通論》,成都:巴蜀書社,2011.11。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09。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
安作璋、熊鐵基著:《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7.01。
朱紅林著:《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06。
朱桂昌著:《秦漢史考訂文集》,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9.01。
朱淵清著:《再現的文明:中國出土文獻與傳統學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05。
朱紹侯著:《軍功爵制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11。
牟發松著:《漢唐歷史變遷中的社會與國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
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2。
何平立著:《巡狩與封禪——封建政治的文化軌跡》:濟南:齊魯書社,2003.01。
何成軒著:《儒學南傳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06
余同元主編:《中國文化概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臺北:聯經出版社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著:《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new window
余英時著:《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01。
余英時著:《中國知識份子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08
余英時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余英時著:《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7
余英時著:《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09。
吳正嵐著《六朝江東士族的家學門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吳榮曾著:《先秦兩漢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06。
呂利著:《律簡身份法考論——秦漢初期國家秩序中的身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1。
呂亞虎著:《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2。
呂思勉著:《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07。
呂凱著:《鄭玄之讖緯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new window
李大龍著:《兩漢時期的邊政與邊吏》,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李小榮著:《《弘明集》《廣弘明集》述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5.10。
李文玲、杜玉奎著:《儒家孝倫理與漢唐法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08。
李均明、劉軍著:《簡牘文書學》,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李均明、劉國忠、劉光聖、鄔文玲著:《當代中國簡帛學研究(1949-200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12。
李均明著:《簡牘法制論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04。
李孝林等著:《基於簡牘的經濟、管理史料比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03。
李孝聰著:《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0。
李威熊著:《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1988。new window
李建民著:《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07。new window
李建民著:《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01。
李茂政著:《人類傳播行為大系通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84.01。
李卿著:《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02。
李振宏著:《居延漢簡與漢代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03.10。
李師偉泰著:《兩漢尚書學及其對當時政治的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6.06。
李師偉泰著:《漢初學術及王充論衡論述稿》,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5。
李開元著:《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北京三聯書店,2000.3。
李師隆獻著:《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編》,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11。
李零著:《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05。
李零著:《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05。
李零著:《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修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01第二版。
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二〇〇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09。
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二〇〇二—二〇〇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06。
李學勤著:《李學勤說先秦》,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2009.01。
李學勤著:《東周與秦代文明》,新北市:駱駝出版社,1983。
李學勤著:《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09。
李曉杰著:《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04
李鍌、邱燮友、周何、應裕康編著:《中國文化概論》,臺北:三民書局,1981.08五版
李豐楙著:《不死的探求:抱朴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2。
李豐楙著:《仙境與游歷:神仙世界的想象》,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李豐楙著:《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李豐楙著:《憂與游: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杜正勝著:《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1992.10。
杜正勝著:《眉壽與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的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2005.04。
杜正勝著:《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03new window
杜維運著:《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2005.03增訂十六版new window
杜慶餘著:《漢代田庄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08。
汪小洋著:《漢墓壁畫宗教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06
汪桂海著:《秦漢簡牘探研》,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12。
汪桂海著:《漢代官文書制度》,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
辛德勇:《秦漢政區與邊界地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09。
辛德勇著:《舊史輿地文錄》,北京:中華書局,2013.04。
邢師義田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11.01
邢師義田著:《地不愛寶——漢代的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11.01
邢師義田著:《治國安邦——法制、行政與軍事》,北京:中華書局,2011.01。
邢師義田著:《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北京:中華書局,2011.01。
周一謀、蕭佐桃主編:《馬王堆醫書考注》,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07。
周法高著:《周秦名字解詁彙釋》,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07。
周法高著:《周秦名字解詁彙釋補編》,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64.10。
周長山著:《漢代地方政治史論:對郡縣制度若干問題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07。
周振鶴著:《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09。
周振鶴著:《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08
周振鶴著:《長水聲聞》,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08
孟祥才、胡新生著:《齊魯思想文化史——從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07
尚秉和著:《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北京:中國書店,2001.01。
明文書局編著:《中國歷史自然地理》臺北:明文書局,1985。
林甘泉主編:《中國經濟通史‧秦漢經濟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08。
林政言著:《讖緯學硏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09。
林素英著:《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08。new window
林素英著:《古代祭禮中的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09。new window
林素英著:《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10
林素娟著:《神聖的教化:先秦兩漢婚姻禮俗中的宇宙觀、倫理觀與政教論述》,臺北:學生書局,2011。new window
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01
林富士著:《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new window
林富士著:《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臺北:三民書局,2001.11。new window
林富士著:《漢代的巫者》,新北市:稻香出版社,2004.07再版二刷new window
林聰舜著:《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1。new window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編:《簡帛》,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編:《簡帛》,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編:《簡帛》,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0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編:《簡帛》,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0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編:《簡帛》,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編:《簡帛》,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0
金仕起著:《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以醫史文本為中心的一個分析》,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09。new window
金春峰著:《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科院,1987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長沙三國吴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
長沙簡牘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2011.07。
長沙簡牘博物館、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二輯》,武漢:崇文書局,2006.09
俞偉超著:《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06。
俞啟定、施克燦著:《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07。
俞榮根著:《儒家法思想通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5。
信立祥著:《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08。
姜守誠著:《《太平經》研究——以生命為中心的綜合考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10。
昝風華著:《漢代風俗文化與漢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10。
柳立言主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10
柳立言主編:《傳統中國法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05。
胡仁智著:《兩漢郡縣官吏司法權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09
胡文輝著:《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11。
胡平生、李天虹著:《長江流域出土簡牘與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0。
胡平生著:《胡平生簡牘文物論集》,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03。
胡克森著:《融合——春秋至秦漢時期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文化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04。
胡厚宣著:《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1。
胡適著,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11。
范忠信著:《中國法律傳統的基本精神》,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韋政通著:《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2001
凌純聲著:《中國邊疆民族與環太平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07。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04。
唐長孺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
夏師長樸著:《兩漢儒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文史叢刊之四十八,1978.02。
夏增民著:《儒學傳播與漢晉南朝文化變遷》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07
夏緯瑛著:《夏小正經文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01。
孫家洲主編:《秦漢法律文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0。
孫筱著:《兩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0。
孫機著:《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05
徐世虹等著:《中國法制通史(戰國秦漢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徐芹庭著:《易經源流:中國易經學史》,北京:中國書店,2008
徐迎花著:《漢魏至南北朝時期郊祀制度研究》,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07。
徐復觀著:《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2002。
徐復觀著:《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八十年代出版社,1979.08。
徐衛民著:《秦漢歷史地理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徐興無著:《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構建》,北京:中華書局,2003.03。
祝瑞開著:《兩漢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翁麗雪著:《東漢經學之政治致用論》,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03。
耿相新著:《中國簡帛書籍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06
耿雲卿著:《先秦法律思想與自然法》,臺北:商務印書館,2003.1二版。
馬小紅著:《禮與法:法的歷史連接——構建與解析中國傳統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8。
馬怡、唐宗瑜編:《秦漢賦役資料輯錄》,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0
馬彪編著:《秦漢豪族社會研究》,北京市,中國書店,2002
馬新、賈艷紅、李浩著:《中國古代民間信仰︰遠古—隋唐五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2。
馬新著:《兩漢鄉村社會史》,濟南:齊魯書社,1997.06。
馬繼興著:《出土亡佚古醫籍研究》,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10。
馬繼興著:《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11。
高大倫著:《張家山漢簡引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05。
高大倫著:《張家山漢簡脈書校釋》,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06。
高文著:《漢碑集釋》,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11。
高明士著:《中國傳統政治與教育》,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04。
高明士著:《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高恆著:《秦漢簡牘中法制文書輯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09。
高敏著:《秦漢史論稿》,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08
高敏著:《秦漢魏晉南北朝史論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07
高榮著:《先秦漢魏河西史略》,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01。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硏究室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二輯》,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崔永東著:《簡帛文獻與古代法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崔向東著:《漢代豪族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03.10。
張大可著:《史記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01
張中培、余偉超著:《考古、文明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03
張功著:《秦漢逃亡犯罪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09。
張玉法著:《先秦的傳播活動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04。
張光直著:《中國青銅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83.09。new window
張君勱著:《中國專制君主政制之評議》,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02。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05
張金光著:《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
張師蓓蓓著:《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05。
張師蓓蓓著:《東漢士風及其轉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文史叢刊之七,1985.06。
張師蓓蓓著:《魏晉人物品鑒研究》,中國學術思想硏究輯刊八編,第11册,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張師蓓蓓著:《魏晉學術人物新研》,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12。
張書豪著:《西漢郊廟禮制與儒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07。new window
張高評著:《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2011。new window
張國剛主編:《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04
張舜徽著:《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9。
張菀琤著:《西漢前期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09。new window
張榮強著:《漢唐籍帳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03。
張德芳、孫家洲主編:《居延敦煌漢簡出土遺址實地考察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2
張德芳主編:《甘肅省第二屆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2。
張濤著:《經學與漢代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2。
曹旅寧著:《秦律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2。
曹旅寧著:《張家山漢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08
梁方仲著:《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北京:中華書局,2008.11
梁啟超著:《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2000.08
梁濤著:《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05。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硏究與保護中心編:《出土文獻‧第一輯》,上海:中西書局,2010.10。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硏究與保護中心編:《出土文獻‧第二輯》,上海:中西書局,2011.11。
章炳麟著,龐俊、郭誠永疏證:《國故論衡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06。
章權才著:《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1995
莊雅州著:《夏小正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06。new window
許倬雲著:《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03
許倬雲著;王勇譯《漢代農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08。
許健著:《漢代禮法結合綜治模式的確立及其影響》,中國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06。
許殿才編著:《中國文化通史‧秦漢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
許道勛、徐洪興著:《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
連雲港博物館、中國文物硏究所編:《尹灣漢墓簡牘綜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02
閆曉君著:《秦漢法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0。
陳久金著:《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1.05。new window
陳來著:《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屋‧新知三聯書店,2009.04。new window
陳來著:《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生活‧讀屋‧新知三聯書店,2009.04。new window
陳來著:《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生活‧讀屋‧新知三聯書店,2009.04。
陳松長著:《簡帛研究文稿》,北京:線裝書局,2008.07。
陳直著:《史記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04。
陳直著:《兩漢經濟史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8.06。
陳直著:《居延漢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06。
陳直著:《漢書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04。
陳昭容著:《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09new window
陳炫瑋著:《孔家坡漢簡日書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07。
陳紅太著:《中國刑律儒家化的標準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10。
陳英著:《漢代貧富差距與政府控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2。
陳啟雲著:《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02。
陳啟雲著:《儒學與漢代歷史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10。
陳國慶編:《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馬王堆帛書專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08。
陳嘉凌著:《《楚帛書》文字析議》,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06。
陳夢家著,《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1980.12。
陳槃著:《古讖緯硏討及其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new window
陳蔚松著:《漢代考選制度》,武漢:崇文書局,2002.04
陳學恂、金忠明主編:《中國教育史研究‧第二卷秦漢魏晉南北朝分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12
陳鎮蘇:《漢代政治與《春秋》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3。
陳麗桂著:《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03。
陳麗桂著:《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04new window
陶希聖著:《中國法治之社會史考察》,臺北:食貨出版社,1979.12。
陶磊著:《從巫術到數術——上古信仰的歷史嬗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
傅樂成著:《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09。new window
勞榦著,《漢晉西陲木簡新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74年12月。
勞榦著:《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06。new window
勞榦著:《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10初版。
彭衛、楊振紅著:《中國風俗通史‧秦漢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03
彭衛著:《漢代婚姻型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09。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硏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 : 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週年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1。
曾祥旭著:《士與西漢思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湯用彤著:《湯用彤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09。
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01。
程元敏先生著:《尚書學史》,臺北:五南,2008
程樹德著:《九朝律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12。
賀凌虛著:《西漢政治思想論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88.01。
賀凌虛著:《東漢政治思想論集》,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new window
黃一農著:《社會天文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12。
黃今言著:《秦漢軍制史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07。
黃今言著:《秦漢賦役制度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04。
黃今言著:《秦漢商品經濟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03。
黃師啟方、洪師國樑繪編:《史記地圖匯編》,臺北:學海出版社,2001.01。
黃留珠著:《秦漢仕進制度》,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07。
黃婉峰著:《漢代孝子圖與孝道觀念》,北京:中華書局,2012.08。
黃復山著:《東漢讖緯學新探》,臺北:臺灣學生,2000。new window
黃復山著:《漢代《尚書》讖緯學述》,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黃源盛著:《中國傳統法制與思想》,臺北:五南出版社,1998。
黃源盛著:《漢代春秋折獄之研究》,臺中: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5。
黃源盛著:《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臺北:元照出版社,2009.03。new window
黃儒宣著:《《日書》圖像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01。new window
黃曉芬著:《漢墓的考古學研究》,長沙,嶽麓書社,2003.07
黃覺弘(黃珏)著:《左傳學早期流變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楊志剛著:《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05。
楊秀宮著:《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楊建著:《西漢初期津關制度研究——附《津關令》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3。
楊英著:《祈望和諧——周秦兩漢王朝祭禮的演進及其規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0。
楊振紅著:《出土簡牘與秦漢社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楊愛國著:《幽明兩界:紀年漢代畫像石研究》,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01。
楊樹增著:《漢代文化特色及形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
楊樹藩著:《漢代婚喪禮俗考》,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
楊聯牲著:《國史探微》,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05
楊鴻烈著;范忠信、何鵬勘校:《中國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楊鶴皋主編:《中國法律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楊權著:《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堯後火德」說考論》,
葛荃著:《權力宰制理性:士人、傳統政治文化與中國社會》,天津市,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11。
葛劍雄、華林甫主編:《歷史地理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01
葛劍雄著:《西漢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06
葛劍雄編著:《中國人口史》第一卷:導論、先秦至南北朝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12
葛劍雄編著:《中國移民史》六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07
賈麗英著:《秦漢家族犯罪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
雷戈:《秦漢之際的政治思想與皇權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
雷虹霽編著:《秦漢歷史地理與文化分區研究——以《史記》、《漢書》、《方言》為中心》,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7.09
寧可著:《寧可史學論集》,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04。
廖伯源著,《簡牘與制度——尹灣漢墓簡牘官文書考證》,文津出版社,1998年9月。
廖伯源著:《使者與官制演變——秦漢皇帝使者考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08。new window
廖伯源著:《秦漢史論叢》,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05new window
廖伯源著:《歷史與制度——漢代政治制度試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05
廖伯源著:《簡牘與制度——尹灣漢墓簡牘官文書考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06增訂版(據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版增訂刊行)
熊鐵基著:《秦漢文化志》(《中華文化通志》,第一典《歷代文化沿革》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熊鐵基著:《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
臧知非著:《秦漢賦役與社會控制》,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01。
蒙文通著:《經學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8。
蒲慕州著:《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10。new window
蒲慕州著:《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06new window
趙光懷著:《吏員制度與秦漢政治》,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12
趙伯雄著:《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4。
趙沛著:《兩漢宗族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08
劉中建著:《專制王權的依附型合作者︰儒士與兩漢政治形態研究》,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05
劉屹著:《神格與地域:漢唐間道教信仰世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3
劉屹著:《敬天與崇道:中古經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北京:中華書局,2005.04。
劉欣寧著:《由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論漢初的繼承制度》,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11。new window
劉厚琴著:《漢代倫理與制度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1
劉厚琴著:《儒學與漢代社會》,濟南:齊魯書社,2002.01。
劉昭瑞著:《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硏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06。
劉重來、徐適端編著:《《華陽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攝,2008.06
劉師增貴著:《漢代豪族研究——豪族的士族化與官僚化》,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
劉蓉著:《漢魏名士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09。
劉德增主編《儒學傳播硏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劉樂賢著:《戰國秦漢簡帛叢考》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1。
劉樂賢著:《簡帛數術文獻探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03增訂版。
樊光春著:《西北道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04
蔡萬進著:《尹灣漢墓簡牘論考》,臺北:台灣古籍出版,2002.05。
蔡萬進著:《張家山漢簡《奏讞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05。
蔣英炬、吳文祺著:《漢代武氏墓群石刻硏究》,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5.09
蔣英炬、楊愛國著:《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03
蔣慶著:《公羊學引論》,瀋陽:遼寧出版社,1995.6。
鄧桂秋著:《董仲舒「法制」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0。
鄭國瑞著:《兩漢黃老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09。new window
黎明釗著:《漢帝國的制度與社會秩序》,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
黎明釗著:《輻輳與秩序——漢帝國地方社會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盧雲著:《漢晉文化地理》,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01
蕭公權著:《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
蕭登福著:《周秦兩漢早期道教》,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06。
蕭登福著:《讖緯與道教》,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new window
蕭璠著:《春秋至兩漢時期中國向南方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文史叢刊之四十一,1973new window
錢穆著:《中國文化史導論》,《錢賓四先生全集(乙編)》第29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
錢穆著:《中國文化精神》,《錢賓四先生全集(丙編)》第38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錢穆著:《中國文化叢談》,《錢賓四先生全集(丙編)》第44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錢穆著:《中國思想史》,《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24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09。
錢穆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18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錢穆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18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錢穆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20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錢穆著:《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賓四先生全集(乙編)》第31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
錢穆著:《中華文化十二講》,《錢賓四先生全集(丙編)》第38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錢穆著:《文化與教育》,《錢賓四先生全集(丙編)》第41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錢穆著:《文化學大義》,《錢賓四先生全集(丙編)》第37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錢穆著:《兩漢經學今古文評議》,《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8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錢穆著:《秦漢史》,《錢賓四先生全集(乙編)》第26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
錢穆著:《國史大綱(上)》,《錢賓四先生全集(乙編)》第27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
錢穆著:《國史新論》,《錢賓四先生全集(乙編)》第30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
錢穆著:《論語新解》,《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3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09。
錢穆著:《歷史與文化論叢》,《錢賓四先生全集(丙編)》第42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new window
錢穆著:《講堂遺錄》,《錢賓四先生全集(丙編)》第52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閻步克著:《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05。
閻步克著:《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閻步克著:《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07第2版。
閻步克著:《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03。
閻步克著:《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09
閻步克著:《樂師與史官:傳統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霍巍、趙德雲著:《戰國秦漢時期中國西南的對外文化交流》,成都,巴蜀書社,2007.10。
駢宇騫、段書安編著:《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03
駢宇騫著:《簡帛文獻概述》,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04
鮑師國順著:《荀子學說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93.10修訂三版
龍大軒著:《漢代律家與律章句考》,中國法治史考證續編第五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08。
龍宇純著:《中國文字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四版歐
薛英群著,《居延漢簡通論》,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1.05。
韓星著:《儒法整合——秦漢政治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韓樹峰著:《漢魏法律與社會——以簡牘、文書為中心的考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05。
瞿同祖著:《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84.09。new window
瞿同祖著:《瞿同祖法學論著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09。
瞿同祖著;邱立波譯:《漢代社會結構》,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04
鄺芷人著:《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12new window
羅振玉著:《唐風樓金石文字跋尾》,《石刻史料新編》第一輯第2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06三刷
譚其驤著:《長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07。
譚其驤著:《長水集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
譚宗義著:《漢代國內陸路交通考》,香港:新亞研究所,新亞研究所專刊,1967.12
嚴建民著:《五十二病方注補釋》,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02。
嚴耕望著:《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四十五A,1990.05三版
嚴耕望著:《兩漢太守刺史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三十,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
嚴耕望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0。
嚴耕望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0。
嚴耕望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05。new window
蘇秉琦著:《中國文明起源新探》,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06。
蘇德昌著:《《漢書‧五行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01。new window
鍾肇鵬著:《讖緯論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饒宗頤、曾憲通著:《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08。
饒宗頤著:《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10。
顧實著:《漢書藝文志講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2。
顧頡剛主編:《古史辨》,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05。
顧頡剛著:《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04。

四、單篇論文

〔日〕守屋美都雄著:〈父老〉,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日〕西嶋定生著:〈關於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特質的問題所在〉,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日〕谷川道雄著:〈中國社會構造的特質與士大夫的問題〉:《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日〕東晉次著:〈後漢的選舉與地方社會〉,《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北京:中華書局,1995,頁572-601。
〔日〕滋賀秀三著:〈西漢文帝的刑法改革和曹魏新律十八篇篇目考〉,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日〕增淵龍夫著:〈漢代民間秩序的構成和任俠習俗〉,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王彥輝著:〈論漢代的分戶析產〉,《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4期。
王毓銓著:〈漢代「亭」與「鄉」「里」不同性質不同行政系統說〉,《歷史研究》1954年,第2期。
王德權著:〈古代中國體系的搏成——關於許倬雲先生「中國體系網路分析」的討論〉,《新史學》14卷,1期,2003.03。new window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發掘簡報》,《文物》2000年第5期。
白品鍵著:〈論耕牛與漢代農業〉,《漢學研究》第30卷,第2期(總第69號),2012.06。new window
任繼愈:〈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的地區性〉,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中華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11。
朱紅林著:〈張家山漢簡中所史律見的勞績制度考析〉,《考古與文物》2004增刊。
何定國著:〈四川樂山麻浩一號崖墓年代商榷〉,《考古》1993年第8期。
李根蟠著:〈從秦漢家庭論及家庭結構的動態變化〉,《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1期。
李零著:〈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補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03。
杜正勝著:〈戶籍制度起源及其歷史意義〉,《食貨月刊》(復刊),17卷,3/4,1988。
邢師義田著:〈漢代簡牘公文書的正本、副本、草稿和簽署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二本,第四分,2011.12。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著:〈定縣40號墓出土竹簡簡介〉,《文物》1981年第8期。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著:〈儒家者言釋文》〉,《文物》1981年第8期。
林素清著:〈蒼頡篇研究〉,載於《漢學研究》第5卷第1期,1987.06new window
林劍鳴著:〈秦漢政治生活中的神祕主義〉,載於《歷史研究》1991年第4期,總第212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著:〈河北定縣40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8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內黃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河南內黃三楊庄漢代聚落遺址第二處庭院發掘簡報〉,《華夏考古》2010年第3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遂平縣小寨漢代村落遺址水井群〉,《考古與文物》第5期,1986。
金發根著:〈東漢黨錮人物的分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四本,下冊,1963。new window
阜陽漢簡整理小組著:〈阜陽漢簡簡介〉,《文物》1983年2期。
侯旭東著:〈漢代律令與傳舍管理〉,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44
胡鐵珠著:〈〈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9卷第3期(2000年)。
唐金裕著:〈漢初平四年王氏朱書陶瓶〉,《文物》1980第1期。
唐長壽著:〈四川樂山麻浩一號崖墓〉,《考古》1990年第2期。
徐中舒著:〈甲骨文中所見的儒〉,《四川大學學報》,1975年第4期。
荊州博物館著:〈湖北荊州紀南松柏漢墓發掘簡報〉,《文物》2008年第4期。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著:〈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駐軍圖整理簡報〉,《文物》1976年第1期。
張春樹著:〈漢代河西四郡的建置年代與開拓過程的推測——兼論漢初向西擴張的原始與發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七本,下冊,1967。new window
張師蓓蓓著:〈從《顏氏家訓》看中古知識分子的轉型〉,《中國文學歷史與思想中的觀念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81-222頁,2005年12月。
曹旅寧著:〈里耶秦簡《祠律》考述〉,載於《史學月刊》2008年第8期。
許宏烋著:〈秦漢社會之土地制度與農業生產〉,《食貨半月刊》,3卷7期,1936.03.01。
許倬雲著:〈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5(1964):261-281。new window
許倬雲著:〈秦漢知識份子〉,《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中冊,臺北,1982,頁945-963。
許倬雲著:〈對王德權先生「古代中國體系的搏成」的回應〉,《新史學》14卷,1期,2003.03。new window
陳直著:《漢初平四年王氏朱書陶瓶考釋》,《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4期。
陳勇、朱愷著:〈現代學術史上的說儒之爭與原儒真相〉,載於《學術月刊》,第42卷2月號,2010.02,頁139-147。
陳偉著:〈簡牘資料所見西漢前期的卒更〉,《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3期。
陳寅恪著:〈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1932):頁439-466。new window
陳槃著:〈秦漢間之所謂「符應」論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6(1948),頁1-67。new window
陳槃著:〈論早期讖緯及其與鄒衍書說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上)(1948),頁159-187。new window
陳槃著:〈戰國秦漢間方士考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7(1948),頁65-77。new window
陳槃著:〈讖緯命名及其相關之諸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1948),頁1-17;《幼獅學報》1,1(1958),頁1-35(增訂本)。new window
傅安華著:〈東漢社會之史的考察〉,《食貨半月刊》,3卷10期,1936.4。
勞榦著:〈對於「巫蠱之禍的政治意義」的看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七本,第三分,1987。new window
湯其領著:〈秦漢五德終始初探〉,《史學月刊》1995年第一期。
程有為,見氏著之:〈內黃三楊庄水災遺址與西漢黃河水患〉,《中州學刊》第四期(總第166期),2008.07。
楊振紅著:〈從出土秦漢律看中國古代的禮、法觀念及其法律體現——中國古代法律之儒家化說商兌〉,《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4期。
楊聯陞著:〈東漢的豪族〉,《清華學報》第11卷第4期,1936,頁1005-1063。
楊聯陞著:〈從四民月令所見到的漢代家族的生產〉,《食貨半月刊》,1卷6期,1934。
詹士模著:〈東漢末三國時期的人口移動〉,《嘉義大學學報》,71期,2000。
管東貴著:〈漢代的羌族(上、下)〉,見《食貨月刊》第一卷1、2期,1969。
蒲慕州著:〈巫蠱之禍的政治意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七本,第三分,1987。new window
劉洋著:〈再論秦漢律中的「三環」問題〉,載於《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
劉師增貴著:〈秦簡《日書》中的出行禮俗與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二本,第三分,2001.09。
劉師增貴著:〈睡虎地秦簡《日書》〈土忌〉篇數術考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八本,第四分,2007.12。
劉樂賢著:〈釋孔家坡漢簡《日書》中的幾個古史傳說人物〉,《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2期。
廣瀨薰雄著:〈張家山漢簡所謂《史律》中有關踐更之規定的探討〉,載於《人文論叢》2004年卷。頁271-284
蔡哲茂著:〈讀《睡虎地秦墓竹簡》札記兩則〉,載於《訓詁論叢》第2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04)
魯西奇著:〈漢代買地券的實質、淵源與意義〉,《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1期。
黎明釗著:〈西漢中期之三老與豪彊〉,《新史學》8卷2期,1997.06。new window
甌燕、文本亨、楊耀林著:〈從深圳出土乘法口訣論我國古代「九九之術」〉,《文物》1991年,第9期。
謝桂華著:〈尹灣漢墓簡牘和西漢地方行政制度〉,文物1997 ,第1期。
鍾柏生:〈說「異」兼釋與「異」並見諸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6本,第3分,1985.09。new window
鞠清遠著:〈三國時代的「客」〉,《食貨半月刊》,3卷4期,1936。
鞠清遠著:〈兩晉南北朝的客、門生、故吏、義附、部曲〉,《食貨半月刊》,2卷12期,1935。
韓連琪著:〈漢代的戶籍和上計制度〉,《文史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78年3期。
羅彤華著:〈兩漢客的演變〉,《漢學研究》,5卷8期,1987.12。new window
羅彤華著:〈東漢的關中區〉,《大陸雜誌》,78卷6期,1989,頁260。
譚寶剛著:〈近十年來國內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研究綜述〉,《學燈》2010年第1期,總第13期。
顧頡剛著:〈莊子和楚辭中崑崙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的結合〉,《中華文史論叢》3:1979.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