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個人的體驗到黑暗之心:論張貴興的雨林三部曲及大馬華人的自我理解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黃錦樹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NG, Kim Chew
出版日期:2001
卷期:30:4=352
頁次:頁236-248
主題關鍵詞:位移轉喻歷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
  • 點閱點閱:140
     張貴興《猴杯》是當代中文熱帶書寫難得的豐碑,也是他個人寫作生涯以來美學上集大成之作。而恰恰是在這樣成熟期的作品中,凸顯了意識主體深刻的矛盾:美學的完成與歷史的思考。本文聯結作者稍早的兩部小長篇,《賽蓮之歌》及《群象》,再從作者《猴杯》所取鏡的大江健三郎的《個人的體驗》及《群象》似有若無的對話著的康拉德之《黑暗之心》借來兩個隱喻:個人的體驗與黑暗之心,以捕捉張貴興寫作中的基本矛盾與張力,而該種矛盾與張力又與張貴興作為一個生於他鄉、漂流的華人的自我意識息息相關。
期刊論文
1.林建國(19981100)。有關婆羅洲森林的兩種說法。中外文學,27(6)=318,107-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錦樹(1994)。夢與豬與黎明。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大江健三郎、劉碩良、楊炳辰(1994)。個人的體驗。廣西:灕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onrad, Joseph、方平(1997)。青春:康拉德小說選。上海:上海譯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田農(1990)。森林裡的鬥爭--砂朥越共產組織研究。香港:東西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梁放(1989)。瑪拉阿妲:梁放小說集。古晉:砂朥越華文作家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錦樹(1997)。烏暗暝。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潘雨桐(1996)。靜水大雪。新山:彩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貴興(1992)。賽蓮之歌。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永平(1976)。拉子婦。臺北:華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永平(1986)。吉陵春秋。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貴興(1998)。群象。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貴興(2000)。猴杯。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梁放(1986)。煙雨砂隆。砂朥越華文作家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林建國(20010310)。穿越哀傷的雨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錦忠(20010115)。婆羅洲雨林的後殖民敘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錦樹(20010310)。雨林夢土,傳奇劇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潘弘輝(20010221)。雨林之歌--專訪張貴興,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錦樹(19980326)。《群象》書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錦樹(1998)。馬華現實主義的實踐困境--從方北方的文論及馬來亞三部曲論馬華文學的獨特性。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錦樹(1998)。詞的流亡--張貴興和他的寫作道路。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