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當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
作者:陳惠齡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Wei-lin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何淑貞
李奭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台灣小說烏托邦白先勇張貴興朱西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9
本論文藉由辨識烏托邦敘事常規,試圖拆解在書寫與遮蔽中烏托邦的思維形象與特殊的「隱喻性轉讓」,而在接續前賢研究成果的根柢上,發現除了晚清科幻奇譚、政治小說,以及五四小說有諸多色彩濃厚的烏托邦敘述外,有多樣面貌的台灣當代小說中本不乏有烏托邦書寫類型與敍述成規。因此擬從文本與意象所呈現烏托邦的美學視野、敘述秩序與結構模態出發,而以當代台灣三部長篇小說──白先勇(1937~)《孽子》、張貴興(1956~)《群象》、朱西甯(1927~1998)《華太平家傳》作為研究對象,論述面向除了尋繹這三部小說中具有「烏托邦」指標意義的書寫──《孽子》中追逐的永恆家園、《群象》中想像的國族疆界、《華太平家傳》中慕求的靈性世界外,亦藉由三部文本所浮現「對位參照」的兩個世界(雙性/同性戀、政治中樞/邊緣、東方儒教/西方基督教文明),作為烏托邦敘述成規的觀測進路,並從中延展三部小說的尋索基型與烏托邦書寫的階段次序:逃離洞穴/倫理家園→空間想像/政治國族→時間記憶/宗教靈性。
參考書目
一、中文專著
(一)古籍部分(依編著者姓氏筆劃排列)
孔穎達著,《毛詩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孔穎達著,《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孔穎達著,《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孔穎達著,《禮記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賈公彦著,《儀禮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邢 昺著,《論語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何 休著,《公羊傳解詁》(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孫 奭著,《孟子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王 弼注,《老子道德經》(台北:台灣中華,1969年)。
王 逸注,《楚辭》(台北:台灣商務,1965年)。
王 維撰,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注》(台北:台灣中華,1966年)
王樹柟編,《張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1971年)。
司馬遷著,《史記》(台北:鼎文,1985年)。
呂不韋撰,《呂氏春秋》(台北:台灣中華,1966年)。
李 贄著,《焚書》(台北:漢京文化,1984年)
李 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汪國垣編著,《唐人傳奇小說》(台北:文史哲,1983年)。
屈萬里撰,《尚書集釋》(台北:聯經,1983年)
房玄齡等撰,《晉書》(台北:鼎文,1983年)。
段玉裁著,《說文解字注》(台北:蘭臺書局引經韻樓藏版,1977年)。
段成式著、李雲鵠校《酉陽雜俎》(台北:台灣學生,1979年)
班 固著,《白虎通義》(台北:台灣商務,1968年)。
班 固著,《漢書》(台北:鼎文,1983年)。
韋應物撰,《韋蘇州集》(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
曹雪芹原著,馮其庸編注《紅樓夢》(台北:地球,2000年)。
陸西星著,《封神演義》(台北:小知堂,2001年)。
清聖祖敕編,《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1986年)。
郭 璞撰,《山海經》(台北:世界書局,1986年)。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河洛,1974年)。
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台北:河洛圖書,1974年)。
陶 潛撰,《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陶 潛撰、陶 澍注,《靖節先生集》(台北:華正,1975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台北:木鐸,1983年)。
蒲松齡原著、劉階平選注《聊齋全集選注》,(台北:台灣中華,1975年)。
閻若璩著,《潛邱劄記》(台北:台灣商務,1972年)
劉 安撰,高誘注《淮南子》(台北:台灣中華,1966年)。
劉寶楠撰,《論語正義》(台北:台灣商務,1965年)。
劉義慶撰,《幽明錄》(台北:新興,1980年)。
劉銘傳著,《劉壯肅公奏議》(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劉 鶚著,《老殘遊記》,(台北:桂冠,1983)。
蕭 統編、李善注,《昭明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蕭子顯著,《南齊書》(台北:鼎文,1983年)。
羅惇融著,《庚子國變記》(台北:廣文,1964年)。
歸有光撰,《歸震川集》(台北:世界,1963年)。
龔自珍撰,《定盦全集》(台北:台灣中華,1970年)。
王健釋譯,《攝大乘論》(高雄:佛光文化,1997年)。
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台北:吉祥文物,1987年)。
釋袾宏譯,《阿彌陀經疏鈔》(臺中:青蓮,1973年)。

(二)今籍部分(依編著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學良著,《液體的回憶:水、淚、血、酒中的三次革命回憶錄》(台北:聯經,2004年)。
王一川著,《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1年)。
王先霈主編,《文學批評術語詞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1999年)。
王列耀著,《基督教與中國現代文學》(廣州:暨南大學,1998年)
王安憶著,《紀實與虛構》(台北:麥田,1996年)。
王汎森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2003年)。new window
王建剛著,《狂歡詩學──巴赫金文學思想研究》(上海:學林,2001年)。
王逢振主編,《批評理論和敘事闡釋:詹姆遜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王逢振著,《文化研究》(台北:揚智,2000年)。
王超華主編,《歧路中國》(台北:聯經,2004年)。
王溢嘉著,《聊齋搜鬼》(台北:野鵝,1999年)。
王溢嘉著,《賽琪小姐體內的魔鬼──科學的人文思考》(台北:野鵝,2002年)。
王銘銘著,《想像的異邦──社會與文化人類學散論》(上海:人民,1998年)。new window
王德威等主編,《原鄉人:族群的故事》(台北:麥田,2004年)。
王德威著,《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6年)。
王德威著,《眾聲喧嘩以後》(台北:麥田,2001年)。
王德威著,《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2003年)。new window
王德威著,《想像中國的方法》(北京:三聯,1998年)
王德威著,《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2002年)。new window
王德威著,《歷史與怪獸》(台北:麥田,2004年)。
王德威編著,《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2005年)。
王學謙著,《自然文化與20世紀中國文學》(長春:吉林大學,1999年)。
王繼志、陳龍著,《沈從文的文學世界》(台北:三民,1999年)。
古繼堂著,《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96年)。
白少帆等主編,《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1987年)。
白先勇著,《孽子》(台北:允晨文化,2003年)。
白先勇著,《台北人》(台北:晨鍾,1977年)。
白先勇著,《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2002年)。
白先勇著,《樹猶如此》(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白先勇著,《驀然回首》(台北:爾雅,1978年)。
平 路著,《禁書啟示錄》(台北:麥田,1997年)。
伍蠡甫主編,《西方文論選》(上海:譯文,1984年)。
朱 剛著,《薩依德》(台北:生智,1997年)。
朱天文著,《花憶前身》(台北:麥田,1996年)。
朱天文著,《荒人手記》(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
朱天心著,《古都》(台北:麥田,1997年)
朱少麟著,《傷心咖啡店之歌》(台北:九歌,1996年)
朱立立著, 《知識人的精神私史──台灣現代派小說的一種解讀》(上海:上海三聯,2004年)。
朱西甯者,《茶鄉》(台北:三三,1984年)。
朱西寗著,《八二三注》(台北:三三,1979年)。
朱西寗著,《朱西寗小說精品》(台北:駱駝,1999年)。
朱西寗著,《旱魃》(台北:遠流,1991年)。
朱西寗著,《華太平家傳》(台北:聯合,2002年)。
朱西寗著,《新墳》(香港:文藝風,1987年)。
朱西寗著,《鐵漿》(台北:印刻,2003年)
朱偉誠著,《台灣同志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5年)。
朱崇科著,《本土性的糾葛:邊緣放逐.「南洋」虛構.本土迷思》(台北:唐山,2004年)。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1996年)。
江衍宜著,《細述衷情──朱西寗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文碩士論文,2001年)。
何光瀘主編,《宗教學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2002年)。
何冠驥著,《借鏡與類比──中國文學研究的現代化》(台北:東大圖書,1989年)。
余英時著,《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2003年)。
余英時著,《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1988年)。
吳明益著,《台灣自然寫作選》(台北:二魚文化,2003年)。
吳瑞元著,《孽子的印記──台灣近代男性「同性戀」的浮現(1970-1990)》(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吳憶帆譯,《反烏托邦與自由》(台北:志文,1997年)。
吳曉東著,《記憶的神話》(北京:新世界,2001年)。
吳濁流著,《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1995年)。
呂文翠著,《現代性與情色烏托邦: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研究》(輔仁大學比較文學所博士論文,2004年)。
宋偉杰著,《從娛樂行為到烏托邦衝動──金庸小說再解讀》(南京:江蘇人民,1999年)。
宋澤萊著,《廢墟台灣》(台北:草根,1997年)。
岑家梧著,《圖騰藝術史》;李則綱著,《始祖的誕生與圖騰》(二書合刊,上海:上海文藝,1988年)。new window
李 昂著,《人間世》(台北:大漢,1977年)。
李 軍著,《『家』的寓言──當代文藝的身份與性別》(北京:作家,1996年)。
李幼蒸著,《理論符號學導論》(北京:社科文獻,1999年)。
李弘祺編譯,《西洋史學名著選》(台北:時報文化,1984年)。
李永平著,《吉陵春秋》(台北:洪範,1986年)。
李永平著,《拉子婦》(台北:華新,1976年)。
李永平著,《迫迌──李永平自選集1968-2002》(台北:麥田,2003年)。
李永平著,《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紀事》(台北:天下文化,2002年)。
李永平著,《海東青》(台北:天下文化,2002年)。
李定一著,《中國近代史》(台北:台灣中華,1984年)。
李春青著,《烏托邦與詩:中國古代士人文化與文學價值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6年)。
李雲漢著,《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1985年)。
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台灣1989-2003評論卷》(台北:九歌,2003年)。
李奭學著,《書話台灣》(台北:九歌,2004年)。
李奭學著,《經史子集──翻譯、文學與文化劄記》(台北:聯合文學,2005年)。
李奭學著,《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5年)new window
李歐梵著,《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2003年)。
李澤厚著,《美的歷程》(台北:金楓,1991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發行,2002年)。new window
李豐楙著,《誤入與降謫: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1996年)。
杜修蘭著,《逆女》(台北:皇冠,1996年)。
沈從文著,《沈從文著作選》(台北:台灣商務,1998年)。
沈從文著,《湘行散記》(台北:金安,1993年)。
沈從文著,《湘西》(台北:輔新,1989年)。
周 蕾著,《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2001年)。
周 蕾著,《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1995年)。
周 蕾著,《寫在家國以外》(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周英雄等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年)。
孟悅、戴錦華著,《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東方白著,《浪淘沙》(台北:前衛,1991年)。
林幸謙著,《狂歡與破碎》(台北:三民,1995年)。
林幸謙著,《詩體的儀式》(台北:九歌,1999年)。
林恭億著,《六朝志怪樂園意識研究》(高雄師大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1年)。
林清涼著, 《啟發性物理學力學──牛頓力學、彈性、流體和熱力學》(台北:五南,2005年)。
金元浦著,《文學解釋學》(吉林:東北師範大學,1997年)。
金觀濤、劉青峰著,《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長沙:湖南人民,1984年)。
施 淑編,《賴和小說集》(台北:洪範,1994年)。
施叔青著,《行過洛津》(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胡 適著,《四十自述》(上海:亞東圖書館,1941年)。
胡大平著,《崇高的曖昧──作為現代生活方式的休閑》(南京:江蘇人民,2002年)。
胡湘玲等著,《到天涯的盡頭蓋房子》(台北:野人文化,2004年)。
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學,1986年)。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台北:遠流,2005年)。
夏志清著,《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1985年)。
夏漢苹著,《海德格爾傳》(武漢:長江文藝,2001年)。
孫建君主編,《祥禽瑞獸》(天津:人民,2000年)。
浦安迪著,《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1998年)。
袁 珂著,《中國神話史》(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袁良駿著,《白先勇論》(台北:爾雅,1991年)。
高宣揚著,《布爾迪厄》(台北:揚智文化,2002年)。new window
高嘉謙著,《國族與歷史的隱喻:近現代武俠傳奇的精神史考察》(暨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康有為撰,《大同書》(台北:世界,1958年)。
張大春著,《聆聽父親》(台灣:時報文化,2003年)。
張玉法著,《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1978年)。
張在舟著,《曖昧的歷程──中國古代同性戀史》(北京:中華,1997年)。
張系國著,《星雲組曲》(台北:洪範,1980年)。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7年)。
張草著,《北京滅亡》(台北:皇冠,1999年)。
張貴興著,《伏虎》(台北:時報,1980年)。
張貴興著,《柯珊的兒女》,(台北:遠流,1990年)。
張貴興著,《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台北:麥田,2001年)。
張貴興著,《猴杯》(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
張貴興著,《群象》(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
張貴興著,《頑皮家族》(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
張貴興著,《賽蓮之歌》(台北:遠流,1992年)。
張誦聖著,《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new window
張德興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上海:復旦大學,2000年)。
張錦忠、黃錦樹主編,《別再提起:馬華當代小說選(1997-2003)》(台北:麥田,2004年)。
張錦忠著,《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台北:麥田,2003年)。new window
張寶琴等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張灜太著,《朱西寗小說研究》(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
曹莉主編著,《永遠的烏托邦》(北京:清華大學,2003年)。
梁啟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台灣中華,1984年)。new window
許紀霖主編,《公共性與公共知識分子》(南京:江蘇人民,2003年)。
許紀霖主編,《共和、社群與公民》(南京:江蘇人民,2003年)。
許榮哲著,《ㄩˋㄧㄢˊ》(台北:寶瓶文化,2004年)
陳大為、鍾怡雯主編,《赤道形聲:馬華文學讀本Ⅰ》(台北:萬卷樓,2000年)。
陳大為、鍾怡雯等主編,《赤道回聲:馬華文學讀本II》(台北:萬卷樓,2004年)。
陳大為著,《盡是魅影的城國》(台北:時報文化,2001年)。
陳文玲著,《多桑與紅玫瑰》(台北:大塊文化,2000年)。
陳平原著,《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
陳玉玲著,《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台北: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陳玉慧著,《海神家族》(台北:印刻,2004年)。
陳周旺著,《正義之善:論烏托邦的政治意義》(天津:天津人民,2003年)。
陳岸瑛、陸丁著,《新烏托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2001年)。
陳芳明著,《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灣:麥田,2002年)。
陳芳明著,《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年)。new window
陳映芳著,《在角色與非角色之間──中國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蘇人民,2002年)。
陳映真著,《我的弟弟康雄》(台北:洪範,2001年)。
陳家洋著,《走向文化烏托邦──論林語堂後期的文化選擇》(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陳國偉著,《朱西寗系列小說研究──文學生命的寂寞單音》(中正大學中文碩士論文,2000年)。
陳寅恪著,《陶淵明研究資料彙編》(台北:明倫,缺出版資料)。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1999年)。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98年)。
陳曉林著,《學術巨人與理性困境──韋伯、巴伯、哈伯瑪斯》(台北:時報文化,1987年)。
陸 俊著,《理想的界限──“西方馬克斯主義”現代烏托邦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北京:社科文獻,1998年)。
章國鋒著,《關於一個公正世界的「烏托邦」構想》(山東:人民,2001年)。
章詒和著,《往事並不如煙》(香港:商務,2004年)。
淩宇編著,《沈從文著作選》(台北:台灣商務,1998年)。
閆美萍著,《家園烏托邦──解讀1965年以來印華文學作品中“故鄉”的內涵》(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彭小妍著,《超越寫實》(台北:聯經,1993年)。
彭瑞金著,《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爾雅,1995年)。
曾秀萍著,《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台北:爾雅,2003年)。
程 巍著,《否定性思維──馬爾庫塞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1年)。
黃金麟著,《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身體的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2001年)。
黃頌杰主編,《二十世紀哲學經典文本》(上海:復旦大學,1999年)。
黃寤蘭編著,《當代中國電影:一九九五~一九九七》(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
黃錦樹著,《刻背》(臺北:麥田,2001年)。
黃錦樹著,《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1998年)。
黃錦樹著,《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3年)。new window
黑格爾著,《歷史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年)。
逯耀東著,《勒馬長城》(台北:時報文化,1977年)。
楊 義著,《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科,1997年)。
楊小定著,《中國文學中的「烏托邦」傳統》(台灣大學外國文學所博士論文,1980年)。new window
楊小浜著,《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上海:三聯,1999年)。
楊政源著,《家,太遠了──朱西寗懷鄉小說研究》(成功大學中文碩士論文,1997年)。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
葉舒賓著,《文學與人類學:知識全球化時代的文學研究》(北京:社科文獻,2003年)。
鄒 強著,《雅典娜之光──法蘭克福學派審美烏托邦思想研究》,(山東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3年)。
廖炳惠著,《回顧現代文化想像》(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年)。
聞一多著,《神話與詩》(台中:藍燈文化,1975年)。
趙白生著,《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
劉 俊著,《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台北:爾雅,1996年)。
劉 康著,《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1998年)。
劉 晗著,《回歸烏托邦》(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劉 康著,《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1998年)。
劉北成著,《本雅明》(上海:人民,1998)。
劉再復著,《放逐諸神──文論提綱和文學史重評》(台北:風雲時代,1995年)。
劉宏等編,《海外華人研究的大視野與新方向》(台北:八方文化,2002年)。
劉志雄、楊靜榮著,《龍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1999年)。
劉亮雅著,《情色世紀末》(台北:九歌,2001年)。
歐陽子著,《王謝堂前的燕子》(台北:爾雅,1997年)。
歐陽子編,《現代文學小說選集》(台北:爾雅,1977年)。
歐麗娟著,《唐詩中的樂園意識》(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鄭國賢著,《時空異質下論文化資產展示中記憶與經驗之斷層──以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鄧偉志、徐榕著,《家庭社會學》(北京:中國社科,2001年)。
黎湘萍著,《文學台灣──台灣知識者的文學敘事與理論想像》(北京:人民文學,2003年)。
凝 溪著,《中國寓言文學史》(昆明:雲南人民,1992年)。
盧建榮著,《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台北:麥田,2003年)。
賴正哲著,《到公司上班──新公園作為男同志演出地景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錢 穆著,《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1985年)。
錢 穆著,《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台北:聯經,1979年)。
蕭麗紅著,《千江有水千江月》(台北:聯經,1981年)。
駱水玉著,《四部具有烏托邦視境的清代小說──《水滸後傳》、《希夷夢》、《紅樓夢》、《鏡花緣》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1998年)。
駱以軍著,《月球姓氏》(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龍應台著,《龍應台評小說》(台北:爾雅,1986年)。
應 奇著,《社群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9年)。
戴玄之著,《義和團研究》(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3年)。
謝佩娟著,《台北新公園同志運動:情慾主體的社會實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鍾文音著,《昨日重現》(台北:大田,2001年)。
鍾理和著,《笠山農場》(台北:草根,1996年)。
鍾怡雯著,《垂釣睡眠》(台北:九歌,1998年)。
韓少功著,《爸爸爸──韓少功作品精選集》(台北:正中,2005年)。
聶華苓著,《三生三世》(台北:皇冠,2004)。
籍秀琴著,《姓氏.名字.稱謂》(河南:大象,1997年)。
龔鵬程著,《台灣文學在台灣》(台北:駱駝,1997年)。
未著撰者,《義和團檔案史料》(北京:新華,1959年)。

二、外文譯著(依編著者姓氏筆劃排列)
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1999年)。
太宰治著、李欣欣譯,《人間失格》(台北:亞洲,2003年)。
巴特.穆爾-吉爾伯特(Gilbert,B.M.)等編撰、楊乃喬等譯,《后殖民批評》(北京:北京大學,2001年)。
巴森(Jacques Barzun)著、鄭明萱譯,《從黎明到衰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上】》(台北:貓頭鷹, 2004年)。
巴赫金(Bakhtin)著、白春仁等譯,《小說理論》(石家庄:河北教育,1998年)。
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台北:聯經,1989年)。
李達三(John J.Deeney)著、徐言之等譯,《比較文學研究之新方向》(台北:聯經,1978年)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等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n)著、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1994年)。
卡爾.巴柏(Karl R. Popper)著、莊文瑞等譯,《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台北:桂冠,1984年)。
卡爾.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艾彥譯,《意識形態和烏托邦》(北京:華夏,2001年)。
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著、陳曉林譯,《西方的沒落》(台北:遠流,1992年)。
尼采(F.W.Nietzsche)著、余鴻榮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台北:志文,1999年)。
尼采(F.W.Nietzsche)著、周國平譯,《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北京:三聯,1996年)。
布來恩(Denis Brian)著,鄧瑞祥譯,《愛因斯坦:千山獨行,擘創宇宙大業》上下冊(台北:
天下文化,1998年)。
布斯(Wayne C. Booth)著、華明、胡蘇曉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1989年)。
弗洛姆(Erich Fromm)著,《逃避自由》(北京:工人,1987年)。
弗洛姆(Erich Fromm)著、劉福堂譯,《愛的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1年)。
弗朗茲.法農(Fanon,F.)著、萬冰譯,《全世界受苦的人》(南京:譯林,2005年)。
拉雷恩(Larrain,J.)著、戴從容譯,《意識形態與文化身份:現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場》(上海:上海教育,2005年)。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陳永國譯《德國悲劇的起源》,(北京:文化藝術,2001年)。
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
京:中央編譯,2001年)。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著、尉遲秀譯,《小說的藝術》(台北:皇冠,2004年)。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著、韓少功等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台北:時報文化,199年)。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性意識史》(台北:桂冠,1998年)。
芥川龍之介著、楊夢周編譯《芥川語錄》(台北:聯經,2005年)。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2000年)。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
休斯頓.史密士(Huston Smith)著、劉安雲譯,《人的宗教》(台北:立緒,2002年)。
安德烈.比爾基埃(Burguiére,A.)等主編、袁樹仁等譯,《家庭史1》(北京:三聯,2003年)。
托爾金(J.R.R. Tolkien)著、朱學恆譯,《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台北:聯經,2002年)。
朱莉婭.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著、張新木譯,《恐怖的權力──論卑賤》(北京:三聯,2001年)。
艾布拉姆斯(M.H. Abrams)著、酈稚牛等譯,《鏡與燈》(北京:北京大學,1989年)。
西雅圖酋長(Chief Seattle)著、孟祥森譯,《西雅圖的天空》(台北:雙月書屋,1998年)。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台北:志文,1994年)。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夢的解析》(台北:志文,1976年)。
克利福德.格爾茲(Clifford Geertz)著、納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上海:人民,1999年)。
呂迪格爾.薩弗朗斯基(Rudiger Safranski)著、衛茂平譯,《惡──或者自由的戲劇》(雲南:人民,2001年)。
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著、黃中憲等譯,《從空中看地球──大地觀察366天》(台北:貓頭鷹,2003年)。
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著、周克希譯,《包法利夫人》(台北:貓頭鷹,2000年)。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著、石沖白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奈波爾(V.S. Naipaul)著、孟祥森譯,《世間之路》(台北:天下文化,2003年)。
奈波爾(V.S. Naipaul)著、李永平譯,《大河灣》(台北:天下文化,1999年)。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等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2003年)。
杰克.特里錫德(Jack Tresidden)著《象徵之旅──符號及其意義》,(北京:中央編譯社,2001年)。
波利.揚-艾森卓(Polly Young-Eisendrath)著、楊廣學譯,《性別與欲望》(北京:中國社科,2003年)。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著、王永年等譯,《波赫士全集1》(台北:台灣商務,2002年)。
阿德勒(Alfred Adler)著、李心明譯,《挑戰自卑》(北京:華齡,2002年)。
哈羅德.伊薩克(Harold R.Isaacs)著、鄧伯宸譯,《族群》(Idols of the Tribe)(台北:立緒,2004年)。
柯 能(Victor Kieman)著、陳正國譯,《人類的主人》(台北:麥田,2001年)。
保羅.蒂里希(Paul Tillich)著、徐鈞堯譯,《政治期望》(成都:四川人民,1989)。
柏拉圖(Plato)著、郭斌和等譯,《理想國》(北京:商務,2002年)。
洛雷塔.A.馬蘭德羅等著、孟小平等譯,《非言語交流》(北京:北京語言學院,1991年)。
約瑟夫.拉彼德(Yosef Lapid)等主編、金燁譯,《文化和認同:國際關係回歸理論》(浙江:人
民,2003年)。
約翰.希克(John Hick)著、鄧元尉譯,《第五向度:靈性世界的探索》(台北:商周,2001年)。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郜元寶譯,《人,詩意地安居:海德格爾語要》(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2年)。
特倫斯.霍克斯(Hawkes)著、瞿鐵鵬譯,《結構主義和符號學》(上海:上海譯文,1997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k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2002年)。
康拉德(Joseph Conrad)著、王潤華譯,《黑暗之心》(台北:志文,2001年)。
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M.)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2002年)。
荷馬(Homeros)撰、傅東華譯,《奧德賽》(台北:台灣商務,1977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7年)。
羅蘭.費希爾(Roland Fischer)撰、陸象淦譯,〈烏托邦世界觀史撮要〉(《第歐根尼》,1994年02期)。
麥格拉思著,馬樹林等譯《基督教概論》,(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
麥爾孔.鮑義(Malcolm Bowie)著、廖月娟譯,《星空中的普魯斯特》(台北:聯經,2000年)。
傑佛瑞.波頓.羅素(Jeffrey Burton Russell)著、張瑞林譯,李奭學導讀,《天堂的歷史》(台北:新新聞文化,2001年)。
凱蒂.潘恩(Katy Payne)著,《大地寂雷──大象的聲音世界》(台北:大樹,2001年)。
喬治.凱特布(George Kateb)著、孟祥森譯,《現代人論烏托邦》(台北:聯經,1980年)。
喬.奧.赫茨勒(Joyce Oramel Hertzler)著、張兆麟等譯,《烏托邦思想史》(北京:商務,1990年)。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神話》(台北:立緒文化,1995年)。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台北:立緒文化,2003年)。
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著、李恆基等譯,《追憶似水年華》(台北:聯經,1998年)。
湯馬斯.摩爾(Thomas More)著,《烏托邦》(台北:聯經,2003年)。
萊辛(Gotthold E.Lessing)著、朱光潛譯,《拉奧孔》(北京:人民文學,1997年)。
菲力浦.勒熱訥(Philippe Lejeune)著、楊國政譯,《自傳契約》(北京:三聯,2001年)。
愛德華.希爾斯(Edward Shils)著、傅鏗等譯,《論傳統》(上海:人民,1991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1997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Said)著、王宇根譯,《東方學》(北京:三聯,1999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文化,2001年)。
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著、席代岳譯,《羅馬帝國衰亡史》(台北:聯經,2005年)。
愛莉絲.史瓦澤(Alice Schwarzer)著、劉燕芬譯《大性別:人只有一種性別》(台北:台灣商務,2001年)。
聖德.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著、戴金蜜譯,《小王子》(台南:漢風,1997年)。
釣特.葛拉斯、哈羅.齊默爾默著《啟蒙的冒險: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對談》(台北:先覺,2004年)。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著、蕭乾譯,《尤利西斯》(台北:貓頭鷹,1999年)。
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著,《消失的地平線》(上海:上海社科院,2003年)。
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著、王逢振主編《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著、王逢振等譯,《政治無意識》(北京:中國社科,1999年)。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教授講座、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允晨文化,2001年)。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巨流,2003年)。
福原太平著、王小峰等譯,《拉康:鏡像階段》(石家庄:河北教育,2001年)。
蒙甘(Olivier Mongin)著、劉自強譯《從文本到行動──保爾.利科傳》(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赫塞(Hermann Hesse)著、蘇念秋譯,《流浪者之歌》(台北:水牛,1974年)。
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著、張成崗譯,《後現代倫理學》(南京:江蘇人民,2003年)。
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著、歐陽景根譯,《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上海三聯,2002年)。
德希達(Jacque Derrida)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台北:麥田,2004年)。
盧卡奇(Georg Lukacs)著、楊恆達編譯,《小說理論》(台北:唐山,1997年)。
盧梭(J.J.Rousseau)著、李常山譯,《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盧騷(J.J.Rousseau)著、林有途譯,《盧騷懺悔錄》(台北:正文,1976年)。
黛安.歐思本(Diane K.Osbon)著、朱侃如譯,《坎伯生活美學》(台北:立緒,1997年)。
諾伯舒茲(Norberg-Schulz)著、施植民譯,《場所精神──萬向建築現象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2002年)。
諾思洛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陳慧等譯,《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1998年)。
彌爾頓(John Milton)著、 劉彥汝譯《失樂園》(哈爾濱市:哈爾濱,2005年)。
衛姆塞特(William K.Wimsatt,Jr)、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合著、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台北:志文,1984年)。
戴維.莫科、凱文.羅賓斯(David Morley & Kevin Robins)著,司艷譯,《認同的空間──全球媒介、電子世界景觀和文化邊界》(南京:南京大學,2001年)。
簡.霍普(Jane Hope)著、封一函等譯,《心靈世界的語言》(北京:中國青年,2001年)。
查爾斯.泰勒(Taylor,C)著、韓震等譯《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南京:譯林,2001年)。
Krishan Kumar,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Basil Blackwell,Inc. 3 Cambridge Center Cambridge,Massachusetts 02142,USA)。
Ruth Levitas,The Concept of Utopia(New York:Philip Allan,1990)。
Pi-twan Huang Wang,Utopian Imagin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Ann Arbor,Michigan: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1982,c1980)。
三、期刊報紙等(依撰者姓氏筆劃排列)
山口守撰,〈白先勇小說中的鄉愁〉(《華文文學》總第44期,2001年1月)。
水 晶撰,〈豈僅是兒童樂園而已〉(《中國時報.三少四壯集》)。
王志弘撰,〈台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性戀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2期,1996年4月)。
王志弘撰,〈流動──根著的辨證〉(《網路與書》第6冊《移動在瘟疫蔓延時》,2003年5月)。
王德威撰,〈叫父親,太沈重?──父權論述與現代中國小說戲劇〉(《聯合文學》第12卷第10期)。
王德威撰,〈後遺民寫作〉(中研院文哲所主辦「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7月15-17日)。
王德威撰,〈畫夢紀──朱西寗的小說藝術與歷史意識〉(文健會主辦「紀念朱西寗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3月22-23日)。
王 毅撰,〈庚子百年祭——談談義和團精神與中國現代化進程逆動關係中的主要問題〉(《中國報導周刊》,2000年10月)。     
白先勇撰,〈安樂鄉的一日〉(《現代文學》第22期,1964年10月)。
白先勇撰,《當代》〈「養虎貽患」──父親的憾恨:一九四六年春夏間國共第一次「四平街會戰」之前因後果及其重大影響〉(《當代》第147-150期,1999年11月-2000年2月)。
石海峻撰,〈地域文化與想像的家園──兼談印度現當代文學與印度僑民文學〉(《外國文學評論》, No.3,2001年)。
伊里記錄.整理,〈青春的行旅──與白先勇談《孽子》現身公視〉(《聯合報.副刊》,2003年2月12日)。
朱天文撰,〈寫來作生命──記朱西寗先生遺作《華傳》新書發表會〉《聯合文學》第210期,2002年4月號)。
朱立立撰,〈歷史記憶.始源想像.身份建構──馬華新生代作家的歷史書寫及屬性意識〉(《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3期)。
朱西寗撰,〈基督降臨乃是一反〉,(《聯合文學》第13卷第2期)。
朱偉誠撰,〈(白先勇同志的)女人、怪胎、國族:一個家庭羅曼史的連接〉,(《中外文學》第26卷第12期,1998年5月)。
朱偉誠撰,〈父親中國.母親(怪胎)台灣?白先勇同志的家庭羅曼史與國族想像〉(《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
朱偉誠撰,〈建立同志國──朝向一個性異議政體的烏托邦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0期,2000年12月)。
江寶釵撰,〈時間、空間與主體性的建構:閱讀《孽子》的一個向度〉一文別傾向」(《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
江寶釵撰,〈論白先勇小說中的人物性格、社會關係與內在心理〉(《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3月)。
何宗龍撰,〈評白先勇小說《孽子》的救贖主題〉,(《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總第20期,1999年4期)。
余英時撰,〈試說儒家的整體規劃──劉述先先生〈回應〉讀後〉(《九州學林》第2卷2期,2004年.夏季)。
宋國誠撰,〈精神的流亡,形上的困惑──後殖民文學的文本世界〉(《自由時報.週日評論》,93年12月26日)。
李永平撰,〈流浪少年路──期待台灣浪遊小說兼評《ㄩˋ ㄧㄢˊ 》〉(《自由時報.生活藝文》,2004年2月29日)。
李全生撰,〈布迪厄場域理論簡析〉(《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2002年4月)。
李有成撰,〈荒文野字──評張貴興的《群象》〉(《中國時報.副刊》1998年4月1日)。
李奭學撰,〈人妖之間〉(《聯合報.副刊》,2003年2月27日)。
李奭學撰,〈孤臣孽子〉(《自由時報.副刊》,2002年1月17日)。
李奭學撰,〈結局.狂想.馬華文學──評張貴興的小說〉(《聯合報.讀書人》,1998年4月20日)。
李奭學撰,〈薩嬉之歌──評張貴興著《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公主》〉(《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2001年12月24日)。
沈君山撰,〈論愚公子移山〉(《聯合報.副刊》,2004年7月18日)。
汪宏倫撰,〈將漢字羅馬化:一個「跨語際實踐」的文化政治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第7期,2004年6月)。
阮溫凌撰,〈“梁父吟”悲歌中的末路英雄──白先勇“民國史”小說人物論〉(《華文文學》總第55期,2003年2月)。
金觀濤撰,〈中國文化的烏托邦精神〉(《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990年12月號)。
林文淇撰,〈戲、歷史、人生:《霸王別姬》與《戲夢人生》中的國族認同〉(《中外文學》第3卷第1期,1994年6月)。
林有成撰,〈近代我國思想家──嚴復〉(《國語日報.書和人》,2004年8月14日)。
林建國撰,〈反居所浪遊──讀黃錦樹的《夢與豬與黎明》〉(《南洋商報.南洋文藝》,1995年12月16日)。
林建國撰,〈穿越哀傷的雨林〉(《中國時報.開卷》第13版,2001年1月14日)。
林建國撰,〈離散美學與現代性──李永平和蔡明亮的個案--蓋一座房子〉(《中外文學》總358,第30卷.第10期,2002年)。
林傑洛撰,〈荒誕的旅情──評張貴興《柯珊的女兒》〉(《聯合文學》第5卷第5期)。
林運鴻撰,〈邦國殄瘁以後,雨林裡還有什麼?──試論張貴興的禽獸大觀園〉(《中外文學》第32卷.第8期,2004年1月)。
林德俊撰,〈節慶深度聯想曲〉(《聯合報.副刊》,2002年12月30日)。
林麗月撰,〈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1999年9月)。
邱妙津撰,〈中國傳統裡的烏托邦──兼論《荒人手記》中的「情色」與「色情」烏托邦〉(《聯合文學》第11卷第11期)。
柯慶明撰,〈情慾與流離──論白先勇小說的戲劇張力〉(《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
柯慶明撰,〈情慾與流離──論白先勇小說的戲劇張力〉(《中外文學》第350期,2001年7月)。
柯慶明撰,〈孽子的台北人傳奇〉(《聯合報.副刊》,2003年2月28日)。
胡曉真撰,〈蘋蘩日用與道統倫理──論《兒女英雄傳》〉(中央院文哲所主辦「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2002年10月22-24日)。
倉林忠撰,〈龍源考辨〉(《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3卷,第4期,2002年4月)。
晏山農撰,〈文學巨擘殞落〉,(《中國時報》第37版,1998年3月23日)。
袁則難撰,〈兩訪白先勇〉(《新書月刋》第5期,1984年2月)。
郝譽翔撰,〈永遠的薛西弗斯──訪問陳映真〉(《聯合文學》第201期,2001年7月)。
高召恩撰,〈空間的漂流者〉(《文化研究月報》第5期,2001年7月15日)。
高莉芬撰,〈空間與象徵:蓬萊神話及其文化意涵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訮討會」,2004年10月2-3日)。
高嘉謙撰,〈當代馬華文學中的寓言性〉(交通大學主辦「去國 汶化 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2005年1月8-9日)。
高嘉謙撰,〈誰的南洋?誰的中國──試論《拉子婦》的女性與書寫位置〉(《中外文學.馬華文學專號》總340,第29卷,第4期)。
許文榮撰,〈召喚民族文化與政治抵抗資本──馬華文學的個案〉(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中文系主辦「中國文學與馬華文學:中心與邊緣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4-5日)。
張大春撰,〈朱先生的性情、風範與終極目標〉《聯合報》第41版,1998年3月23日)。
張大春撰,〈被忘卻的記憶者──朱西甯的小說語言與知識企圖〉(《中國時報.開卷》,1998年3月26日)。
張大春撰,〈徹底逃家──我是怎麼評審的?〉(《國語日報》「牧笛獎特刊」,2005年10月28日)。
張小虹撰,〈《孽子》的恥辱踐履〉(《聯合報.副刊》,2003年3月1日)。
張小虹撰,〈不肖文學妖孽史──以《孽子》〉(《中外文學》第350期,2001年7月)。
張 体撰,〈透視當代台灣「同志」文本及其寫作──《孽子》、《荒人手記》析例〉,(《理論與創作》,2004年01期)。
張瑞芬撰,〈以父之名──朱西寗《華太平家傳傳》評介〉(《聯合文學》第211期,2002年5月號)。
張瑞芬撰,〈流年暗中偷換──沈君山《浮生三記》、鍾文音《昨日重現》、桑品載《岸與岸》三書評論〉(《明道文藝》第301期,2001年4月號)。
張錦忠撰,〈再論述:一個馬華文學論述在台灣的系譜(或抒情)敘事〉(交通大學主辦「去國 汶化 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2005年1月8-9日)。
張錦忠撰,〈有關婆羅洲森林的兩種說法(《中外文學》第27卷第6期,1998年)。
張錦忠撰,〈婆羅洲雨林的後殖民敘事〉(《聯合報.讀書人》,2001年1月15日)。
梅家玲撰,〈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從《台北人》到《孽子》〉(《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
夏志清撰,〈白先勇論〉,(《現代文學》,1969年12月)。
梅家玲撰,〈孤兒?孽子?野孩子?──戰後台灣小說中的父子家國及其裂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11月12-13日)。
陳正國撰,〈黃仁宇的現代化論述與西方歷史〉(《新史學》,2001年12月)。
陳芳明撰,〈新文學史的現代性讀法──摩登台灣摩登上海〉(《聯合報.讀書人》,2001年7月23日)。
陳義芝撰,〈名家談宗教與文學〉(《聯合報.副刊》,2005年7月28日)。
陳大為撰,〈躍入隱喻的雨林,導讀當代馬華文學〉(《誠品好讀》第13期,2001年8月)。
陳惠齡撰, 〈眺望烏托邦──談《莊子》書中的理想國度〉(中山大學《文與哲》第3期,2003年12月)。
焦雄屏撰,〈映畫父親〉,(《聯合文學》第12卷第10期)。
馮季眉撰,〈悲劇是尋求希望的啟始力量──專訪小說家朱西寗先生〉(《文訊》,1995年7月)。
馮博一撰,〈有限空間的無限延伸——關於“空間位移”的思考、想像與表達〉(《典藏今藝術》第151期,2005年4月)。
黃淑瑮撰,〈輕舟已過萬重山?──論吳錦發「青春三部曲」中呈現的成長本質〉(行政院文建會《台日研究生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10月4-5日)。
黃錦樹撰,〈希見生象〉(《中國時報.開卷》,1998年3月26日)。
黃錦樹撰,〈身世,背景,與斯文──《華傳》與中國現代性〉(文健會主辦「紀念朱西寗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3月22-23日)。
黃錦樹撰,〈荒文野字──評張貴興的《群象》〉(《中國時報.副刋》,1998年4月1日)。
黃錦樹撰,〈意識型態的物質化──論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中的虛構與紀實〉(《國文天地》第13卷第3期,1997年8月)。
黃錦樹撰,〈沒有家園〉(《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2期,2004年8月)。
黃錦樹撰,《聯合報.民意論壇》(2004年2月12日)。
楊 照撰,〈以「愛國心」對抗「民族主義」〉(《聯合報.副刊》,2005年3月25日)。
楊 照撰,〈啟蒙的驚悚與傷痕──當代台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幼獅文藝》,1996年7月)。
楊心禾撰,〈旅行──生命禮儀的現代進行式〉(《網路與書》第6冊《移動在瘟疫蔓延時》,2003年5月)。
楊晉龍撰,〈錢謙益《初學集》女性傳記寫作及其《詩經》運用〉(中研院文哲所主辦「錢謙益詩文研討會」,2003年12月8日)。
楊宗翰撰,〈馬華旅台詩人與「中國」想像〉(《中外文學》第29卷第4期,2000年9月)。
楊政源撰,〈朱西寗懷鄉小說中的人物探討〉(《雲漢學刊》,1997年5月)。
楊惠南撰,〈蓮華即聖潔而世俗〉(《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1995年4月)。
楊 翠撰,〈父子〉(《聯合報.副刋》,2004年7月10日)。
葉德宣撰,〈陰魂不散的家庭主義魑魅──對詮釋《孽子》諸文的論述分析〉(《中外文學》第283期,1995年12月)。
葉德宣撰,〈兩種「露營/淫」的方法:〈永遠的尹雪艷〉與〈孽子〉中的性別越界演出〉(《中外文學》第26卷第12期,1998年5月)。
葉德宣撰,〈從家庭授勳到警局問訊──《孽子》中父系國/家的身體規訓地景〉(《中外文學》──「永遠的白先勇」專號,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
廖咸浩撰,〈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幼獅文藝》,1996年7月)。
廖炳惠撰,〈華太平家傳──家庭或國家的傳說?〉(中國時報.開卷》,2002年3月17日)。
齊邦媛撰,〈雨林與馬華文學圖像〉(《聯合報.副刊》,2002年10月1日)。
劉大任撰,〈灰色地帶〉(《聯合報.副刊》,2003年3月21日)。
劉亮雅撰,王梅春、廖勇超譯,〈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交錯之中:白先勇、李昂、朱天文和紀大偉小說中的男同性戀呈現〉(《中外文學》第32卷,第3期,2003年8月)。new window
劉紀蕙撰,〈台灣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係,或者如何從「台灣文學」看世界/文學〉(中研院文哲所主辦「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座談會:台灣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係,2004年7月16日)。
潘弘輝撰,〈雨林之歌──專訪張貴興〉(《自由時報.副刊》,2001年2月21日)。
蔡源煌撰,〈「孽子」二重奏〉(《文訊》第1期,1983年7月)。
鄭樹森撰,〈白先勇《遊園驚夢》的結構和語碼──一個批評方法的介紹〉(《中外文學》第88期,1979年9月)。
駱以軍撰,〈停格的家族史──《月球姓氏》的寫作源起〉(《文訊》第184期,2004年2月號)。
謝材俊撰,〈返鄉之路〉(《聯合文學》第221期,2003年3月號)。
謝材俊撰,〈寫來作生命──記朱西寗先生遺作《華太平家傳》新書發表會〉(《聯合文學》第210期,2002年4月號)。
簡文志撰,〈「依違於救贖與沈淪之間」──論張貴興《南國公主》的情欲結構〉(文建會主辦《台日研究生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10月)。
顏元叔撰,〈白先勇的語言〉(《現代文學》第37期,1969年3月)。
龔玉玲撰,〈怪胎哪吒「現身」「說法」──現代新編文本中的哪吒圖像〉(《中外文學》第32卷,第3期,2003年8月)。
未著撰者,〈南洋新婦過台灣系列〉(《聯合報》第A3版,2004年7月26日)。
未著撰者,〈簡論海外華人形成的歷史〉(《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第3期,1999年)。
未著撰者,〈山東人在台灣/文學篇〉(台北:吉星福張振芳伉儷文教基金會,199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