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美軍在臺灣航空工業中的角色(1950年~1979年)
書刊名:中華軍史學會會刊
作者:林玉萍
作者(外文):Lin, Yu-pi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4
頁次:頁183-214
主題關鍵詞:美軍顧問團MTD小組空軍技術局空軍航空發展中心亞洲航空公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40
期刊論文
1.李適彰(20030900)。人類飛行百週年紀念: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拾零 我國臺灣地區航空工業發展的關鍵機構--第三飛機製造廠。航太工業通訊,49,45-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淑雅(20000600)。近二十年來的韓戰研究概況。近代中國,137,101-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進發(1996)。臺灣第一架自製軍用飛機。臺灣風物,46(1),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廣沅(1983)。回憶民航空運隊。中外雜誌,34(1),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昆財(20050300)。1949年的臺灣:以《美國外交文件》(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為論述主軸。中華人文社會學報,2,10-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近仁(19960200)。日據時代臺灣航空郵史。郵史研究,10,49-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之東(20040300)。韓國航空工業發展概況。航太工業通訊,51,24-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玉萍(20010800)。80年代空軍後勤技術單位的生存發展問題--從CTS小組被裁撤談起。空軍學術月刊,537,66-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卓文義(19941100)。中國空軍在臺接收與轉進臺灣。筧橋學報,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亞航企劃處(1998)。蓄勢待發--亞航擁有五十年維修經驗與技術。航太工業通訊,30,9-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田中偂(1942)。大東亞戰爭と臺灣工業化の方向。臺灣時報,265,6-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卓文義(19980900)。臺海戰役前我國空軍的建設(1949-1958)。筧橋學報,5,341-3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企(1990)。越南戰史--美越戰爭篇。軍事家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熊培霖(1997)。武器採購與國防工業自主。航太工業通訊,26,46-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華航沿革史編輯委員會編。《華航沿革史》(台北市:編者自印。出版日不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臺灣省總督府交通部遞信部(1941)。臺灣航空事業ノ槪況。昭和16年10月23日印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狄縱橫(1969)。駐臺美軍三十年。亞洲人,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玉萍(1999)。戰爭與航空--台灣戰後航空發展初探(1949年~1979年)。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原剛(2006)。日軍於台灣之軍事設施。台灣日治時期軍用設施部署、設計、再利用國際硏討會。臺南:國立文化資產硏究保存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姚峻(1998)。中國航空史。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72)。美國空軍。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炳炎(2004)。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台北: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資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政治經濟分析 (1951-1969)。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鶴蒔靖夫(1991)。第2の奇跡はあるか!台湾vs韓国。東京:株式会社IN通信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家騵(1999)。八旬憶舊。李家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香梅(1979)。往事知多少。臺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Heiferman, Ron、彭啟峰(1996)。飛虎隊--陳納德在中國。臺北:星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海軍歷史保存會(1996)。日本海軍史(第五卷):部門小史。東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1)。美軍在華工作紀實(顧問團之部)。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丰(1994)。宋美齡:美麗與哀愁。臺北:書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景弘(2000)。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大竹文輔(1939)。臺灣航空發達史。臺北:大竹文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沈海涵(1994)。我國空運航權的研究。臺北:黎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接收委員會(1946)。臺灣軍事接收總報告書。臺北:正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國民革命建軍史第四部:復興基地整軍備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4)。抗日戰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Nolan, Janne E.(1986)。Military Industry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Hampshire:The Macmillan Press。  new window
19.鍾堅(1996)。台灣航空決戰。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焰(1992)。台海大戰。臺北: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華錫鈞(1997)。雲漢的故事--IDF戰機引擎研發過程剖析。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周琇環(1995)。臺灣光復後美援史料--軍協計畫。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繼文(1996)。日本拠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臺北:稲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翁台生(1991)。西方公司的故事--CIA在臺活動秘辛。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1969)。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歷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Hotz, Robert(1949)。Way of a Fighter: The Memoirs of Claire Lee Chennault。G. P. Putnam's Sons。  new window
28.Zuboff, Shoshana(1988)。In the Age of the Smart Machine: The Future of Work and Power。Basic Books。  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林麗香(1998)。從依賴理論探討台灣航太工業發展,臺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穎,周劍麟。政府權威與戰後韓國的經濟發展,http://guancha.gmw.cn/uploadfile/2006-5/10/200651021054160.PDF。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