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土地改革與政權鞏固:戰後臺灣土地政策變革過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1945-1953)
作者:陳兆勇
作者(外文):Zhao-Yong Chen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柯志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減租公地放領糧政國家與社會階級land reformthe land-to-the-tiller programrent reductionthe sale of public farm landsgrain procurement policystate-society relationscla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1
本論文從國家、地主與農民三個集體行動者的互動過程來解釋戰後初期臺灣的土地改革。行動者的抉擇受其擁有的權力以及既存的歷史社會條件之限制。行動者的利益考量和權力大小則與其所處的社會結構位置息息相關。其中,國家是最有權力的行動者,其決策考量對土地政策的發展影響甚大。研究發現,國府將土地改革當作策略性工具,用以解決戰後初期(1945-1953年)所遭遇的統治難題。依據國府施政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這段土地改革史可以用1950年的過渡期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前期從戰後到1949年底,問題重心在從臺灣汲取糧食以供應軍稰公糧。此時期的公地放租、墾荒暨公地放領和私地減租三個措施都或深或淺受糧政影響。長官公署原本將公地放租當作財政收入的一環,隨即將其改為糧食汲取工具。1948年魏道明省府推行墾荒暨公地放領政策來解決失業問題;但為兼顧糧政,省府限制放領面積並規定地價儘量以稻穀徵收,以免危及公地放租在糧食汲取上的功能。1949年陳誠省府實施私地減租是為了解決先前對地汲取的糧政措施所導致的租佃條件惡化及農村動盪問題,同時用以刺激糧食增產以因應遽增的軍糧負擔與本地糧食需求。減租配合肥料換穀雙重措施讓省府得以兼顧糧食增產與汲取。
後期從1950年底至1953年,首要課題在通過選舉的考驗,維持政權的穩固。1949年底國府敗退臺灣,蔣介石在美國軍方人士建議下安排其親信吳國楨擔任省主席。不料吳國楨卻違逆黨中央意旨,積極推行公地放領與地方自治選舉。1950年7月縣級選舉首度開辦後,本地地主勢力藉機而起,國府備感威脅。起初國府試圖走工農群眾路線,直接爭取廣大農民的支持與選票。黨中央採取拉攏農民、打擊地主的階級分而治之策略,制定更加偏袒佃農利益的三七五減租條例,對地主則不分大、小一律加以打壓。然而,經過時間與經驗的歷練,黨中央逐漸認清,在本地社會既存立基於人際網絡的選舉動員與投票模式下,外來政權不易直接掌控本地選民選票,難以在地方選舉中取勝。短期間內黨仍需倚靠本地勢力間接統治臺灣。1952年底黨中央調整結盟策略,並將之與土地改革措施結合,透過耕者有其田達成三個目標:整編舊菁英、扶植新勢力、中立化小地主。國府一次徵收地主菁英大量土地,有效削弱其經濟、社會力量,以利控制之,再收編順服者作為地方治理的協力者。另方面,國府不再主張限制佃農承領與佃耕的面積,給予大佃特惠利益,拉攏並扶植其成為地方基層的新勢力。1950年底起,國民黨的黨員徵收和組織發展策略也反映土地政策變革的策略用意作出相應的調整。後期土地政策的變革深受選舉開辦後政治局勢的衝擊,土地政策反過來也影響了後續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
The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state, landlords and peasantry in the process of Taiwan’s post-war land reform. The actors’ choice of action is constrained by their power and the existing socio-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their interest and power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positions in social structure; meanwhile the state is the most powerful actor, and plays the critic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policy making. The dissertation shows that the KMT regime used land reform as a strategic tool to solve problems of governance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945 and 1953. In addition, the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of which the KTM government faced different core difficulties.
In the former period between 1945 and 1949, the main issue for the KMT regime was to procure rice from Taiwan to provide public grain, especially for the army. Three main land reform measures of this period were more or less affected by the grain procurement policy. The Lease of Public Farm Lands implement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ial Public Ministry in 1946 was for fiscal revenue initially, but soon changed as a tool for grain procurement. In 1948, the Wei Dao-Mi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executed the Reclamation of Waste Land and the Sale of Public Land to relieve unemployment. However, in order to avoid lowering the volume of grain procurement, the area of the public land for sale was limited by the government. In 1949, the Rent Reduction of Private Farm Land implemented by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under the Chen Cheng administration was to stop the deterioration of tenancy conditions, caused by the grain procurement measures, and the turbulence in the rural area. The rent reduction was also aimed to stimulate food productivity to cope with increasing demand of the grain. In the meantime, the rice-fertilizer barter system assisted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 achieving the goals of food production growth and grain procurement as well.
In the later period between 1950 and 1953,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for the KMT regime was to win the election. After retreating to Taiwan in 1949, Chiang Kai-Shek appointed Wu Guo-Zhen, his trusted follower, as the provincial governor under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U.S. military. However, Wu went against the will of the KMT headquarters and actively implemented The Sale of Public Farm Lands and local elections. Subsequently, the KMT regime faced the threats from the rising local landlords after the county-level election of July, 1950. In the beginning, the KMT state attempted to follow the worker-peasant mass line, and seek direct support and votes from the peasants, adopted the class ‘divide-and-rule’ strategy to attract the peasants and bash the landlords, and legislated the 37.5% Farm Rent Limitation Program which favored the tenants and suppressed the landlords. But, the local voting culture was based on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the KMT regime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it was difficult for the alien regime to control and win the local elections The KMT still needed to rely on local forces to govern Taiwan indirectly, at least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ccordingly, the KMT headquarters adjusted its alliance strategy and combined it with the land reform policy in the end of 1952. Three objectives were achieved by implementing the Land-to-the-Tiller Program: 1). taming existing elites; 2). fostering new forces; 3). neutralizing small landlords. Massive amount of land from landlord elites was compulsorily purchased, which effectively weakened their economic and social power. It enhanced the KMT regime’s ability to control the local elites, and enabled her to select obedient elites as collaborators. Furthermore, the KMT state no longer limited the size of purchased and rented land per tenant. It offered substantial benefits to large tenants in order to foster them as the new local forces.
Beginning in the end of 1950, the KMT correspondingly adjusted their strategies of member recruitment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 land reform policy in the latter phase was deeply impacted by the political situations posterior to the start of local elections, while the land reform policies also affected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local politics in Taiwan as well.
中文
三軍大學編纂 1989a 戡亂:第四冊戡亂前期(上)。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三軍大學編纂 1989b 戡亂:第五冊戡亂前期(下)。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三軍大學編纂 1989c 戡亂:第六冊戡亂後期(上)。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土地委員會編 2009[1937] 全國土地調查報告綱要,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二編(下),頁311-415,李文海主編。福州:福建教育。
中央大學經濟資料室編 1935 田賦附加稅調查,中國農經資料三種(一),1971年重印本。台北市:學海。
中央改造委員會文物供應社編 1951 總裁關於黨的改造之訓示。臺北市:中央改造委員會文物供應社。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 2006 粟裕年譜。北京市:當代中國。
中共浙江省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等編 1987 衙前農民運動。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兵種歷史叢書編委會編 1989 海軍史。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中國地方自治學會編 1951 台灣地方自治實錄。台北市:中國地方自治學會: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中國地政研究所編 1952 台灣省公地放領調查研究。臺北市:中國地政研究所。
中國政協浙江省委員會文史編輯部編 1991 陳誠傳。北京市:華藝出版社。
中改會(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編 1951a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三十九年度工作報告。
中改會(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編 1951b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一年來工作報告。
中央委員會第五組(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編 1955a 中國國民黨農民政策與臺灣農村現況。臺北市:中央委員會第五組。
中央委員會第五組(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編 1955b 農運工作聯合視導團視導報告(DSG558/204)。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
中央委員會第五組(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編 1957a[1954] 中國國民黨土地政策與臺灣省實施耕者有其田(再版)。臺北市:中央委員會第五組。
中央委員會第五組(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編 1957b[1954] 中國國民黨農民運動與臺灣省各級農會改進。臺北市:中央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編 1988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戰後中國(四)。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經銷。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委員會 1957 輔導黨員參加臺灣省第三屆臨時省議會議員縣市長選舉工作報告(DSG545/132)。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委員會編 1961 輔導第五屆縣市議員選舉工作專輯(DSG577/396)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委員會。
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編 1950a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自民國卅七年十月一日起至民國卅九年二月十五日止)。
1950b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簡報(民國三十七年十月起至民國三十九年十二月)。
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編 1951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第二期(迄民國四十年六月三十日)。
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編 1952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第三期(民國四十年七月一日至四十一年六月三十日)。
中華民國年鑑社編 各年 中華民國年鑑。
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1946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臺北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井出季和太 2003日據下之臺政,郭輝譯。臺北市:海峽學術。
五年省情下 1989 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下),陳鳴鐘、陳興唐主編。南京市:南京出版社。
內政部編 1951 臺灣省三七五減租考查報告。臺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編 1952 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督導經過。臺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編 1957a 民政槪况。臺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編 1957b 土地行政概況。臺北市:內政部。
孔健中 1997 家族發展與地方派系的形成:以宜蘭陳家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毛育剛 1995 臺灣公地放租與放領在土地改革中重要性之研究,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十七),頁99-126,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臺北縣新店市: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王泰升 002 台灣法的斷裂與連續。臺北市:元照。
王益滔 1964 臺灣之土地制度與土地政策。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
王益滔 1991 王益滔教授論文集。台北市:梅枝。
王維伯、楊桓 1952 臺灣省分別共有土地歸戶問題之商榷,土地改革2(8):11-12。
古福祥 1965 屏東縣志卷三政事志行政篇。屏東:屏東文獻委員會。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 1953 內政考察團考察報告。臺北市:立法院內政委員會。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編 1950 省縣自治通則草案及關係文書(自第一會期至第六會期)。臺北市:立法院內政委員會。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編 1952 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草案關係文書。臺北市:立法院內政委員會。
任育德 2005 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任廣福 1962 臺灣之田賦,臺灣銀行季刊13(4):1-35。
地政部編 1947 地政法規輯要。
安德生(W. A. Anderson) 1951 臺灣之農會,夏之驊等譯。臺北市: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百年糧政一 1997a 臺灣百年糧政資料彙編:第一篇一百年來台灣糧政之演變,黃登忠主編。台北市:臺灣省政府糧食處。
百年糧政二 1997b 臺灣百年糧政資料彙編:第二篇近百年來糧食統計資料,黃登忠主編。台北市:臺灣省政府糧食處。
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編 1935 浙江省農村調查,收錄於中國農村調查資料五種(二),1971年重印本。臺北市:學海。
何智霖編 2004 陳誠先生回憶錄:抗日戰爭。臺北縣:國史館。
2007 陳誠先生書信集:與蔣中正先生往來函電。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何義麟 2004 自治的理想與實踐——戰後初期臺灣自治運動之轉折(1945-1950),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 :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頁225-261,胡健國主編。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何鳳嬌 1995 由光復初期土地發還的申請看日本對臺灣的土地掠奪,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十七),頁33-66,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臺北縣新店市: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何鳳嬌 1996 日據時期日本收奪台人土地之初探—以工業用鹽土地之收買為例,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頁1095-1120,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何鳳嬌 2003 戰後初期台灣土地的接收與處理(1945-1952)。臺北市:國力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
2008 戰後初期臺灣收購大戶餘糧問題——以《灌園先生日記》為中心的討論,日記與臺灣史硏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頁509-572,許雪姬編。臺北市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
何鳳嬌編 1993 光復初期土地之接收與處理(一)。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何鳳嬌編 1995 光復初期土地之接收與處理(二)。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何鳳嬌編 2001 臺灣省參議會資料彙編:行政區域規劃。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何舉帆、張元生編 1949 三七五限租手冊。屏東市:屏東市政府地政科。
佚名 n.d. 一個黨員的敵後生活報導。
吳文星 2008 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市:五南。
吳生賢編 1992 臺灣光復初期土地改革實錄專集。臺北市:內政部。
吳昆財 2005 1949年的臺灣:以《美國外交文件》(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為論述主軸,中華人文社會學報2:10-38。
吳俊瑩 2007 再探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制度設計,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第七屆),頁403-422,胡春惠、唐啓華編。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吳國楨口述 1999 從上海市長到“台灣省主席”(1946-1953年),Peffer, Nathaniel and Martin Wilbur訪問整理,吳修垣譯,高云鵬譯審,馬軍校注。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呂芳上等訪問 2000 都市計畫前輩人物訪問紀錄,呂芳上等訪問,謝采秀等紀錄。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
改造出版社編 1953[1952] 自由中國的土地改革(再版)。臺北市:改造出版社。
李登輝 1972 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張溫波譯。臺北市:臺灣銀行。
李雲漢主編 1994 中國國民黨黨章政綱彙編,臺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李筱峰 1993 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修訂版)。臺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李憲文 1982 農地改革對臺灣農村權利結構之影響。臺北市:正中書局。
李鴻毅編 1987 蔣公與土地改革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國土地改革協會。
決議彙編 1952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案彙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
沈志華 1998 毛澤東、斯大林與韓戰:中蘇最高機密檔案。香港:天地圖書出版。
沈宗翰 1972 農復會與我國農業建設。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沈時可 1947 臺灣一年來地政之檢討,臺灣月刊6:63-72。
沈時可等 2000 臺灣土地改革文集。臺北市:內政部。
沈鎮南 1948 臺灣糖業公司土地問題概述,臺糖通訊3(14):2-10。
阮毅成 1978 地方自治與新縣制。臺北市:聯經。
周一鶚 1987 陳儀在臺灣,陳儀生平及被害內幕,頁104-112,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福建省政協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周婉窈 1989 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市:自立報系。
孟節 1952 溫和與保守——我對扶植自耕農條例草案的看法,土地改革2(12):11。
林文益 1994 台灣農村土地改革之政治經濟分析(1949-1953)。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桶法 2007 從溪口到臺北:第三次下野期間蔣介石的抉擇,國史館學術集刊13:89-121。
空軍司令部編研室編 1989 空軍史。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近代中國出版社編輯委員會主編 1984 先總統蔣公圖像墨蹟集珎。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等經銷。
邵銘煌、薛化元主編 2005 蔣中正總裁批簽檔案目錄。臺北市:政大歷史系。
金陵大學農業經濟系編 2009[1936] 豫鄂皖贛四省之租佃制度,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二編(下),頁981-1094,李文海主編。福州:福建教育。
金湘泉 1981 台中縣減租後糾紛案件之研究。臺北市:成文。
金體乾(金葆光) 1950 臺灣的地方自治。臺北市:正中。
侯坤宏 1995 光復初期臺灣土地改革運動中的政府、地主與佃農,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十七),頁273-314,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臺北縣新店市: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侯坤宏編 1988a 土地改革史料。臺北縣:國史館。
侯坤宏編 1988b 糧政史料。臺北縣:國史館。
姚秉凡 1952 黨向民眾中走,中國一周126:8。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硏究院社會學硏究所。
柯志明 2003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市:群學。
柯爾(G. H. Kerr) 1991 被出賣的台灣,陳榮成譯。臺北市:前衛。
洪桂己 1995 從開羅會議到台灣光復,抗戰與台灣光復史料輯要:慶祝台灣光復五十週年特刊,頁56-78,魏永竹主編。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美國國務院編 1949 美國與中國之關係:特別著重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九年之一時期。臺北市:中華民國外交部。
胡忠一 1996 日據時期臺灣農會之研究,農民組織學刊1:77-128。
胡忠一 1997 日據時期臺灣產業組合與農會之研究,農民組織學刊2:31-90。
胡哲峰 1997 粟裕與攻臺作戰的準備,軍事歷史1997(5):38-42。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硏究部編著 2000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第五卷: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郎裕憲、陳文俊編 1987 中華民國選舉史。臺北市:中央選舉委員會。
唐縱 1960 爭取黨友結合民眾工作綱要。臺北市:中國國民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
唐縱 1962 黨友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祕書處。
家博(Bruce J. Jacobs) 1992 臺灣鄉村地方政治,嚴安林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徐世榮、蕭新煌 2001 臺灣土地改革再審視——一個「內因說」的嘗試,臺灣史研究8(1):89-124。new window
徐世榮、蕭新煌 2003 戰後初期臺灣業佃關係之探討——兼論耕者有其田政策,臺灣史研究10(2):35-66。new window
徐旭陽 2005 抗日戰爭時期湖北后方國統區的土地呈報和減租工作,廣西社會科學118:99-100,117。
徐實圃 1964 臺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經緯。
時報雜誌編輯部編 1985 台灣地方勢力分析。臺北市:時報文化。
秦孝儀主編 1990 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臺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秦孝儀主編 2002 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九。臺北市:中正文教基金會.
馬有成 2009 戰後初期國府接管臺灣之籌畫,臺灣風物59(4):9-62。
馬凱 2005 揭開臺灣土地改革神話的面紗,歷史月刊210:52-54。
崔書琴 1952 釋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與土地國有,土地改革2(8):3-4。
康瑄 1972 臺灣化學肥料配銷實況。臺北市:臺灣銀行。
張明園、沈懷玉編 1987 國民政府職官年表(1925-1949)。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
張炎憲、高淑媛採訪記錄 1996 衝擊年代的經驗:臺北縣地主與土地改革。臺北縣板橋市: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張炎獻等 2006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硏究報告。臺北市: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張金土 1953 台灣地籍整理沿革。臺北市:地政局地籍測量人員訓練班。
張研、孫燕京主編 2009 地方自治法規匯編、新縣制法規彙編、新縣制及地方自治法規彙編。鄭州市:大象。
張景森 1992 虛構的革命:國民黨土地改革政策的形成與轉化(1905-1989),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3:161-194。
張維一 1995 公有耕地放租——臺灣土地改革的第一大步,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十七),頁73-98,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臺北縣新店市: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張憲秋 1990 農復會回憶。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許福明 1986 中國國民黨的改造(一九五〇~一九五二)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臺北市: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碩士論文獎助出版委員會。
郭正亮 1988 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45-88)。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謨 2009[1937] 中國各省的地租,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二編(下),頁214-310,李文海主編。福州:福建教育。
陳兆偉 2003 國家經營下的台灣糖業(1945-1953)。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
陳明通、朱雲漢 1992 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地方派系與省議員選舉:一項省議員候選人背景資料的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1):77-97。
陳淑銖 1996 浙江省土地問題與二五減租(一九二七~一九三七)。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陳淑銖 2002 從減租到扶植自耕農:抗戰時期至戰後國民政府的土地改革(1937-1949)。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陳祥水 1977 青林村的土地改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3:65-84。
陳湛綺編 2010 國民政府戰後處理日偽敵產文獻彙編第一冊。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陳雲林主編 2007 館藏民國臺灣檔案匯編。北京市:九州出版社。
陳誠 1951 如何實現耕者有其田。臺北市:正中書局。
陳榮富 1956 六十年來台灣之金融與貿易1895-1955。臺北市:三省。
陳翠蓮 1998 「大中國」與「小台灣」的經濟矛盾——以資源委員會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資源爭奪為例,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臺北市:吳三連基金會。
陳曉慧 2000 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1950-1952)。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興唐主編 1992 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陳鴻瑜 2007 臺灣法律地位之演變(1943-1955),國史館學術集刊12:47-138。
陳鵬仁主編 1997 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黨務工作報告。臺北市:近代中國。
陶文釗 1993 朝鮮戰爭爆發前半年美國對臺灣政策再評析,臺灣研究1993(2):56-64。
傅奕銘 2006 從地方制度與地方財政看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發展,臺灣文獻57(1):43-72。
喬寶泰等編 2000 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中央改造委員會資料彙編(上)。臺北市:近代中國。
彭明敏 1988 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曾建元、曾薰慧 2006 青春戰鬥曲——戰後國立臺灣大學政治事件之研究(一九四五至一九五五),當代230:82-109。
最高法院判例編輯委員會編 1990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中華民國十六年至七十七年)(再版)。臺北市:最高法院。
湯沈蕙英編 1968 湯惠蓀先生言論集。臺北市:湯沈蕙英自刊。
湯惠蓀 1954 臺灣之土地改革。臺北市: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粟裕傳編寫組 2000 粟裕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華松年 1984 臺灣糧政史。臺北市:台灣商務。
鄉鎮農會與合作社 1952 臺灣鄉鎮農會與合作社(DSG576/424)。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設計委員會。
黃俊傑 2006 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登忠 1952 臺灣省五年來物價變動之統計分析。臺北市: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黃登忠 1987 四十年來之臺灣糧政。臺北市:黃登忠發行。
黃樹仁 2002 臺灣農村土地改革再省思,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7:195-248。
塩見俊二 2001 秘錄‧終戰前後的台灣,日本文教基金會編譯。臺北市:文英堂。
楊弘任 2004 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清海 1991 中共統一戰線剖析——組織、演變、論證。臺北市:龍文。
楊維真 2001 評《從上海市長到臺灣省主席——吳國楨口述回憶》,國史館館刊30:140-151。
楊肇嘉 1928 臺灣地方自治制度,臺灣地方自治問題,頁1-17,楊肇嘉編。東京都:新民會。
楊與齡 1977 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實用(增訂五版)。臺北市:楊與齡。
楊樹標 1989 蔣介石傳。北京:團結出版社。
楊懋春 1970 台灣土地改革對鄉村社會制度影響之硏究。臺北市:中央硏究院人文社會科學合作委員會。
萬國鼎 1946 二五減租評述,中農月刊7(2):12-31。
葉青 1952a 我對於「扶植自耕農條例」的意見,土地改革2(11):7-8。
葉青 1952b 限田政策與農民議員,土地改革2(12):9-10。
葉惠芬編 2007 陳誠先生從政史料選輯:臺灣省政府委員會會議記錄。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葛伯納(Bernard Gallin) 1979 小龍村:蛻變中的臺灣農村,蘇兆堂譯。臺北市:聯經。
農業年報 各年 臺灣農業年報,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南投縣: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農業年報 各年 臺灣農業年報,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北市: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廖立宇 1995 臺灣實行「耕者有其田」的背景分析,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十七),頁pp. 6-31,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臺北縣新店市: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榮孟源等編 1985 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北京:光明日報。
臺中市政府編 1950 台中市辦理三七五減租資料。臺中市:臺中市政府。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1992 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地方自治硏究會編 1949 臺灣省地方自治硏究專刊。臺北市:臺灣省地方自治硏究會。
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編輯委員會編 1965 臺灣省地方自治誌要。臺中市:臺灣省地方自治編輯委員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 1947 台灣省統計要覽(第三期:民國三十五年全年情形特輯)。臺北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臺灣省改造委員會編 1951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改造委員會工作報告。臺北市:臺灣省改造委員會。
省主計處(臺灣省政府主計處)編 1949 中華民國37-38年臺灣省統計要覽。臺北市:臺灣省政府統計處。
省主計處(臺灣省政府主計處)編 各年 臺灣省統計要覽。南投縣:臺灣省政府統計處。
省民政廳(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 1951 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紀要。臺北市: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省地政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編 1947 臺灣地政統計。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
省地政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編 1948a 台灣省扶植自耕農實施方案。臺北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省地政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編 1948b 臺灣省公地放領手冊。臺北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省地政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編 1949a 公地放租(民國三十八年臺灣省政紀要)。臺北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省地政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編 1949b 實行「三七五」減租(民國三十八年臺灣省政紀要)。臺北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省地政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編 1949c 開墾荒地(民國三十八年臺灣省政紀要)。臺北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省地政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編 1949d 台灣省推行「三七五」地租法令輯要。臺北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省地政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編 1949e 推行「三七五」地租問答。臺北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省地政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編 1951 台灣省推行三七五地租手册。臺北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省地政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編 1952 台灣省地政法令輯要。臺北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省地政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地政局)編 1953 臺灣省地籍總歸戶統計. 臺北市: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省社會處(臺灣省政府社會處)編 1949 合作事業與合作農場(民國三十八年臺灣省政紀要)。南投縣:臺灣省政府社會處。
臺灣省政府秘書處 1990 臺灣省政大事紀要。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省農民廳(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 1949a 臺灣省農會與合作社合併文彙。臺中市: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省農民廳(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 1950 臺灣省農會之改組。臺北市: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省農民廳(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 1951a 稻穀生產收支經濟調查報告書:民國卅九年第二期作。臺北市: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省農民廳(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 1954 臺灣農會改進組織統計。臺北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省農民廳(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 1957 臺灣農會改選結果統計。南投縣: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省糧食局(臺灣省政府糧食局)編 1946 臺灣省田賦(地租)改征實物宣傳小冊。臺北市:臺灣省糧食局。
省糧食局(臺灣省政府糧食局)編 1955 十年來的台灣糧政。臺北市:臺灣省糧食局。
省糧食局(臺灣省政府糧食局)編 各年 臺灣糧食統計要覽。臺北市:臺灣省政府糧食局。
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 1948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六次大會特輯: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編 1947 台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結束總報告。臺北市: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秘書處編 1952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專輯。臺北市: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秘書處。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接收委員會編 1946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事接收總報告。臺北市: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接收委員會。
臺灣新民報社編 1937 臺灣人士鑑。臺北市:臺灣新民報社。
臺灣總督府編 1999[1945] 臺灣統治概要,山本壽賀子、曾培堂譯。臺北市:大社會文化事業出版社。
趙文山編 1949 臺灣「三七五」地租運動的透視。臺北市:自由出版社。
趙岡、陳鍾毅 1982 中國土地制度史。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劉千俊 1945 鄂政紀要。[出版地不詳]:正中書局。
劉大鈞 2009[1937] 我國佃農經濟狀況,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二編(下),頁141-205,李文海主編。福州:福建教育。
劉正一編 1990 長治鄉志總編纂。屏東縣:長治鄉公所。
劉志偉 1998 戰後台灣土地關係轉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1949-53。新竹市: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志偉、柯志明 2002 戰後糧政體制的建立與土地制度轉型過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1945-1953),臺灣史研究9(1):107-180。new window
劉象山口述 1998 劉象山先生訪問紀錄,陳存恭、潘光哲訪問,潘光哲紀錄。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劉進慶 1992 台灣戰後經濟分析,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臺北市:人間出版社。new window
劉瑞華 2007 土地改革與政府收入,臺灣1950~60年代的歷史省思:第八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頁597-626,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劉壽林等編 1995 民國職官年表。北京市: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
劉寧顏主編 1989 臺灣土地改革紀實。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維開 2000 蔣中正第三次下野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7(分冊):131-155。
劉韻石 1987 抗日戰爭中的新湖北,湖北文獻85:15-20。
歐世華 1999 吳國楨與臺灣政局(1949-1954)。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滕傑 1955.6 黨團的組織與戰鬥。臺北市: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
蔡宏進 1967 臺灣農地改革對社會經濟影響的研究。台北市: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蔡宏進 1995 臺灣光復初期的農地改革及其對農業的發展與問題演變的涵意,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十七),頁135-158,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臺北縣新店市: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蔡明惠、張茂桂 1994 地方派系的形成與變遷——河口鎮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125-156。
蔣介石 1952 黨的行動指導原則。
蔣介石 1953 重建革命基本組織、策進反攻革命運動。臺北市:陽明山莊。
蔣介石 1984[1952] 土地國有的要義,先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五:專著),頁45-56,秦孝儀主編。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蔣介石 1984[1953] 黨的組織之建立與運用,先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二十五:演講),頁396-429,秦孝儀主編。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蔣夢麟 1990 農復會工作演進原則之檢討。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談益民 1959 當前本黨爭取農民的途徑。臺北市:中央委員會考核設計委員會。
鄧文儀編 1955 臺灣省實施耕者有其田紀實。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鄭康模 1977[1933] 浙江二五減租之研究。台北市:成文出版社。
鄭梓 1985 台灣省參議會史硏究:變遷時代裏的一個過渡型代議機構(1946-1951)。臺北市:華世。
鄭梓 1993 戰後台灣議會運動史之研究:本土精英與議會政治(一九四六~一九五一)(增訂版)。臺中市:鄭梓發行。
鄭梓 1994 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灣現代史硏究論集。臺北市:新化圖書公司。
鄭傑民 1957 關於黨內選舉問題之硏究。臺北市: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
盧超(翻譯) 1955 台灣地租調查事業成績報告。臺北市:地政局地籍測量人員訓練班。
興南新聞社編 1943 臺灣人士鑑。臺北市:興南新聞社。
蕭邦奇(R. K Schoppa) 1999 血路:革命中國中的沈定一(玄廬)傳奇,周武彪譯。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蕭錚 1952 台灣農村幾個重大問題:三星期環島訪問見聞錄,土地改革2(11):16-19。
蕭錚 1980 土地改革五十年:蕭錚回憶錄。臺北市:中國地政研究所。
賴澤涵等 1994 「二二八事件」硏究報告。臺北市:時報文化。
戴玄之 1982 紅槍會(1916-1949)(再版)。臺北市:食貨。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 1990[1911]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一卷,陳金田譯。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薛化元 2000 陳誠與國民政府統治基盤的奠定——以一九四九年臺灣省主席任內為中心探討,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261-284,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委員會編輯。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薛月順編 1993 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光復初期臺灣經濟建設。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薛月順編 2005 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臺北縣:國史館。
鍾博 1994 豐年雜誌命名由來及其發展——從蔣夢麟堅持「寶島」到許伯樂力爭「豐年」的一段經過,傳記文學64(5):78-84。
龔宜君 1998 「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
英文
Abrams, P. 1982 Historical sociology.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Amsden, A. H. 1985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P. B. Evans, D. Rueschemeyer and T. Skocpol ed., pp. 78-106.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ock, F. 1987 Revising state theory:essays in politics and postindustrialism.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Carnoy, M. 1984 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he Chinese Delegation 1970 Land Refor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Readings in Land Reform, S. Linn ed., pp.303-334. Hartford, Conn.:University of Hartford.
Coble, P. M. J. 1986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2nd ed.). Cambridge, Mass.: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Gold, D., Clarence Y.H. Lo, and E. O.Wright 1975a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arxist Theories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Monthly Review, 1975(Oct.): 29-43.
Gold, D., Clarence Y.H. Lo, and E. O.Wright 1975b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arxist Theories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Part 2. Monthly Review, 1975(Nov.): 36-51.
Gold, T.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Armonk, N.Y.:M.E. Sharpe.
Goldstone, J. A. 2006 A historical, not comparative, method:breakthroughs and limitations in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Michael Mann''s analysis of power, in An anatomy of power, J. A. Hall, and Ralph Schroeder ed., pp.263-282.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siao, H.-H. M.(蕭新煌) 1981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strategie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a macrosociological assessment. Taip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Tang, H. S. and S. C. Hsieh(湯惠蓀、謝森中) 1961 Land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in Land tenu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social stability :experience and prospects in Asia, W. Froehloch ed., pp.114-142. Milwaukee: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
Israel, J. 1964 Politics on Formosa. in Formosa today, M. Mancall ed., pp.59-67. New York:F. A. Praeger.
Jacobs, J. B. 1980 Local politics in a rural Chinese cultural setting:A field study of Mazu township, Taiwa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Kuo, J.-L. J.(郭正亮) 1995 The reach of the party-state: Organizing local politics in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Depra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Yale University.
Land Bank of Taiwan
1958 Land Purchase Loan Program (DSG576/255). Taipei: Land Bank of Taiwan.
Mann, M. 1986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ume 1):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 1760.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nn, M. 1988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Mann, M. 1993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ume 2): The rise of classes and nation-states, 1760-1914.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nn, M. 2006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revisited: a response to criticism. in An anatomy of power, J. A. Hall, and Ralph Schroeder ed., pp.343-396.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oy, A. 1971 Land Reform as Counter-Revolution: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Tenant Farmers of Asia.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 Scholars, 3(1): 14-49.
Miliband, R. 1969 The state in 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Basic Books.
Miliband, R. 1973 Poulantzas and the Capitalist State. New Left Review, I/82: 83-92.
Miliband, R. 1983 State Power and Class Interests. New Left Review, I/138:57-68.
Perez-Diaz, V. M. 1978 State, bureaucracy, and civil society :a critical discussion of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Karl Marx. London:Macmillan.
Poulantzas, N. 1969 The Problem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New Left Review, I/58: 67-78.
Poulantzas, N. 1973[1968]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classes. T. O''Hagan trans. London:Verso.
Poulantzas, N. 1980 Research note on the state and society.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32(4): 600-608.
Rankin, K. L. 1964 China assignment.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choppa, R. K. 1995 Blood road: the mystery of Shen Dingyi in revolutionary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chroeder, R. 2006 Introduction:the IEMP model and its critics. in An anatomy of power, J. A. Hall, and Ralph Schroeder ed., pp.1-16.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iau, C. J.(蕭全政) 198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ice policies in Taiwan, 1945-1980. PH.D. dissertation,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imon, H. A. 1983 Reason in human affairs. Oxford:Basil Blackwell.
Skocpol, T. 1979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urrent research.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P. B. Evans, D. Rueschemeyer and T. Skocpol eds., pp.3-37.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dam 1976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Sung, L. S.(宋龍生) 1981 Property and Family Division. in 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 E. M. A. a. H. Gates ed., pp.361-378.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rimberger, E. K 1978 Revolution from above: military bureaucrats and development in Japan, Turkey, Egypt, and Peru. New Brunswick, N.J.:Transaction Books.
Weber, M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ed., Ephraim Fischoff et al.tra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u, N. T.(吳乃德)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dissertation, Depra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Yang, M. M. C.(楊懋春) 1970 Socio-economic results of land reform in Taiwan. Honolulu:East-West Center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