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民眾參與公共空間的互動性裝置藝術之研究--以大湖公園捷運站為例
書刊名:圖文傳播藝術學報
作者:謝雅帆曹聖偉楊博亘蔡祐琳陳銘
出版日期:2012
頁次:頁109-118
主題關鍵詞:裝置藝術臺北捷運參與性互動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裝置藝術近幾年來,逐漸受到重視,所以各捷運站積極的設置裝置藝術,希望可以藉由它來美化環境空間、展現地方特色、提升人文素養。裝置藝術是指創作者將藝術品的創作概念與公共空間結合的藝術形式。台北捷運都各有不同種類的裝置藝術,是表現藝術作品的絕佳場域,因此如何使用與發揮,才能把作品的價值給展現出來,這是值得我們探討的。本研究以大湖公園捷運站為我們的個案分析,透過裝置藝術的實施經驗,了解裝置藝術的設置方式,並深入訪談裝置藝術創作者,並加以了解當時原創理念、手法和執行過程。並到大湖公園捷運站做隨機性抽樣,對當地乘客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以研究不同乘客對於裝置藝術的「存在性」、「互動性」、「趣味性」、「造型性」、「在地性」、「排斥性」。
學位論文
1.黃仁盈(2008)。居民觀點介入捷運公共藝術設置決策之研究--以高雄捷運O5/R10車站地區居民觀點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艾可(2006)。探討捷運公共藝術之視覺感知--以台北捷運站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祥維(2010)。臺北捷運公共藝術民眾知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鐘靜雯(2004)。捷運搭乘者對於台北捷運公共藝術設置之認知探討(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胡寶林(2002)。九十一年公共藝術年鑑。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倪再沁(2002)。公共藝術走著瞧:臺北市公共藝術導覽。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子葆(2005)。【空間景觀•公共藝術】街道家具與城市美學。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子葆(2002)。捷運公共藝術拼圖。台北:馬可勃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子葆(2005)。藝術進站--捷運公共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北市立美術館(1992)。現代藝術與都市景觀設計。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乃銘(1991)。藝術家看公共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卓琇婷、陳惠婷(2004)。遊走兩岸公共藝術。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熺俊(2005)。街頭美學:設施公共藝術。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