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說「兕」「象」--「甲骨文所見的動物」之六
書刊名: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作者:單育辰
作者(外文):Shan, Yuche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
頁次:頁41-53
主題關鍵詞:動物名甲骨文Animal namesBuffaloElephantShangOracle bon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張玉金(1996)。論甲骨金文中的「賓」字及相關問題。古漢語研究,31,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竺可楨(1972)。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1),15-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玉金(1999)。卜辭「我其巳(??)乍帝降若」再解。中國文字研究,1,172-1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蘭(1933)。獲白兕考。史學年報,4,123-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龢之(2004)。中國人對「兕」觀念的轉變。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刊,7,10-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家芳(2009)。「兕」非犀考。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9(3),8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雷煥章(1983)。兕試釋。中國文字,8,84-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雷煥章(2007)。商代晚期黃河以北地區的犀牛和水牛--從甲骨文中的(??)和兕字談起。南方文物,2007(4),150-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董作賓(1930)。「獲白麟」解。安陽發掘報告,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守奎、劉波(2012)。續論隓字構形與隓聲字的音義。古文字研究,29,654-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鍾健、劉東生(1949)。安陽殷墟之哺乳動物群補遺。中國考古學報,1949(4),145-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松丸道雄、高嶋謙一(1993)。甲骨文字字釋綜覽。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美術館(2001)。國際書法文獻展--文字與書寫。臺中:臺灣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姚孝遂、肖丁(1989)。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于省吾(1999)。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振玉(2006)。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德日進、楊鍾健(1936)。安陽殷墟之哺乳動物群。北平:實業部地質調查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宗焜(2012)。甲骨文字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子楊(2013)。甲骨文字形類組差異現象研究。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94)。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之傑(2003)。兕試釋補遺,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守彬。說兕,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7Src_IDs544。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學勤(2005)。關於象胛骨卜辭。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忠伏、孔德銘(2006)。安陽殷墟殷代大墓及車馬坑。2005中國考古重要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