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對蘇軾詩文創作的影響
書刊名:問學
作者:蔡錦寬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1
頁次:頁259-277
主題關鍵詞:蘇軾莊子唐宋八大家逍遙遊赤壁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
蘇軾一生以開放兼容之態度,吸收儒、釋、道三家思想,並以此為基礎,構建自己的文藝思想體系,而成為貫通儒、釋、道之大家。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並且善書法與繪畫,為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宋文、宋詩、宋詞於他手中發展到了高峰,列名於「唐宋八大家」,代表兩宋文壇的最高成就,被公認為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於中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之地位。其文學作品,前人多有論述,然以文學觀點來與道家之間的關係作為切入點研究者則不多。而從蘇軾在讀《莊子》時,喟然嘆息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可得知其中年被貶,道家思想日益濃厚,甚至佔據思想的主導地位,亦開顯其中對道家的汲取較集中在《莊子》的體悟。觀其詩文中有個突出的現象就是莊子文藝思想的體現,莊子創設的逍遙境界,對蘇軾的精神世界,產生影響,成就蘇軾超越的人格思想和文學創作的境界。本文試圖通過蘇軾部分的詩文作品,比對化用《莊子》之處,探討蘇軾對莊子的繼承與發展。分析蘇軾如何將《莊子》文本吸收運用,使作品更具思想性與藝術性,探究《莊子》影響蘇軾的創作風格,於整體的藝術意境上,所顯露出濃重的莊子印跡
期刊論文
1.王靖懿(2004)。蘇軾文學創作與《莊子》之關係。韶關學院學報,25(10),2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渭清(2005)。《莊子》對蘇軾文學創作的影響。社科縱橫,20(4),160-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琪霞(2005)。蘇軾詞中的莊子思想。陜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1),132-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錢鍾書(2001)。宋詩選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軾、楊家駱(1998)。蘇東坡全集。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軾、王文誥、馮應榴(1985)。蘇軾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冷成金(2003)。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慶藩(1983)。莊子集釋。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水照、朱剛(2006)。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蘇軾、茅維、孔凡禮(2004)。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白居易(1999)。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善(2012)。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金聖歎(1997)。天下才子必讀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水照(2016)。蘇軾選集。臺北:萬卷樓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語堂(2011)。蘇東坡傳記。臺北: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偉民、唐玲玲(1996)。蘇軾的莊子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姜聲調(1999)。蘇軾思想研究。臺北: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孫以楷(2004)。道家與中國哲學・宋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曾棗莊(2000)。蘇文匯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家駱(1997)。新校本後漢書並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魯迅(1957)。魯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1994)。蘇軾資料彙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蘇轍、曾棗莊、馬德富(1987)。欒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蘇軾、鄒同慶、王宗堂(2002)。蘇軾詞編年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