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蘇軾莊子學的美學工夫論
作者:劉芷瑋
作者(外文):Liu, chi wei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儒賓
呂妙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美學工夫論蘇軾莊子Aestheticself-cultivationSu ShihZhuangz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本文涉及蘇軾、宋代莊子學、美學、工夫論、文道關係五個研究領域,並分別賦予一個新的形象、定義、定位,從而展開新的詮釋。蘇軾的詩文載錄了知覺的工夫如何實踐,以此回到《莊子》文本的脈絡,將莊子的積極哲學特徵表現出來,再應證於蘇軾如何有得於莊子的發揮與再造,豐富了斯文為美的內容,更使莊子從玄學型態中走出,迎向近代莊、儒關係的重要發展。本文依據蘇軾詩文、五種感官與蘇軾的生命課題—貶謫、黨爭、窮困,分為三個美學工夫論的主題:山水、書畫、茶酒,指向其身心修練與人格涵養,從而釋放中國古典美學本有工夫論的意涵。
This article not only giv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zi's aesthetic terms by Su Shih, but also try to connect with writing practices and self-cultivation. Five senses are turning points to know from experience, even more are indispensable parts of perception-subject unfold before one’s eyes, ears, nose, tongue and skin on artistry. In short, writing practices by Su Shih should be taken as self-cultivation of aesthetics. The main issu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o discuss, including landscape rediscover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ea and wine.
徵引書目(按筆畫遞增排序)

(一) 傳統文獻
〔元〕王惲:《秋澗先生大全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年。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
〔宋〕朱熹撰,黎德靖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吳子良:《荊溪林下偶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車若水:《腳氣集》,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宋〕周紫芝:《太倉稊米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陳思編、〔元〕陳世隆補:《兩宋名賢小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陳師道:《後山談叢》,《全宋筆記》(第二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董逌,張自然校注:《廣川畫跋校注》,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筆記小說大觀》(第三冊),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
〔宋〕蘇軾,〔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蘇過:《斜川集》,《續修四庫全書》(1317冊),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宋〕蘇轍:《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方孝孺:《遜志齋集》,台北:中華書局,1968年。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8年。
〔明〕董其昌著,屠有祥校注:《畫禪室隨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後魏〕賈思勰原著,繆啟愉校釋,繆桂龍參校:《齊民要術校釋》,台北:明文,1986年。
〔梁〕劉勰,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清〕:孫岳頒:《佩文齋書畫譜》《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清〕盛大士:《溪山臥遊錄》,台北:明文,1985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孔凡禮:《三蘇年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
周紹良總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2000年。
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文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曾棗莊:《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曾棗莊編:《蘇文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二) 近人論著
Carolyn Korsmeyer著,吳瓊、葉勤、張雷譯,《味覺—食物與哲學》(Making Sense of Taste),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2001年。
Christoph Menke, “Force: A Fundamental Concept of Aesthetic”, Gerrit Jackson, trans, New York :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13.
Daisetz T. Suzuki, “Zen and Japanese Culture”,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Eugen Herrigel著,顧法嚴譯,《射藝中的禪》,臺北:慧炬出版社,1979年。
François Jullien著,卓立譯:《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臺北:桂冠,2006年。
Gernot Böhme (伯梅)著,谷心鵬、翟江月、何乏筆譯,〈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第188期,2003年4月,
Merleau-Ponty, Mauric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 Donald A, New York : Routledge, 2012.
Sarah Allan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小川侃:〈氣與吟唱:「身」的收縮與舒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5卷第1期,2008年月6月,頁237-248。new window
中村雄二郎:《共通感覺論》,東京:岩波書店,2000年。
中嶋隆藏著、陳瑋芬等譯:《靜坐—實踐與歷史》,新竹:清大出版社,2011年。
孔令宏:《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王守國、衛紹生:《酒文化與藝術精神》,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志楣:〈朱熹理學與莊學〉,《輔仁國文學報》第三十一期,2010年10月,頁79-94。new window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史甄陶:〈東亞儒家靜坐研究之概況〉,《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8卷第2期,2011年12月,頁347-374。new window
田浩著,江宜芳譯:〈80年代中葉以來美國的宋代思想史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卷第4期,1993年12月,頁63-70。new window
田浩編、楊立華、吳艷紅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3年。
安.伯瑞爾著、陳文瑤譯:《普魯斯特的盛宴:重現法國文豪追憶似水年華的飲食、文學與人生》,臺北:積木文化,2014年。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香港:文化資料供應社,1977年。
朱海燕:《中國茶美學研究—唐宋茶美學思想與當代茶美學建設》,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new window
江梅綺:《蘇軾飲食觀研究》,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5年。
衣若芬:〈談蘇軾〈後赤壁賦〉中所夢道士人數之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4年6月,頁333-356。new window
衣若芬:《赤壁漫游與西園雅集:蘇軾研究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1年。
衣若芬:《蘇軾題畫文學研究》,臺北:文津,1999年。new window
余中樑:《論蘇軾及其門人的莊子學思想》,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余舜德:〈市場、價值建構與普洱茶交易中的陳韻〉,收錄於《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2008年。new window
余舜德:〈身體修練與文化學習:以學茶為例〉,《臺灣人類學刊》第7卷第2期,2009年12月,頁49-86。new window
吳俊業:〈從書寫到書法—一個身體現象學的考察〉,《清華學報》第40卷第3期,2010年9月,頁301-326。new window
宋德樵:〈蘇軾詞化用《莊子》文典淺探〉,《有鳳初鳴年刊》第三期,2007 年10 月,頁59-78。new window
宋灝:〈由身體現象學談書法工夫論〉,《東吳哲學學報》第28期,2013年8月,頁39-69。new window
宋灝:〈哲學、人文與世界–論述梅洛龐蒂思想中的「藝術」與「世界風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2009年,頁83-122。new window
宋灝:〈淡與審美轉化:由現象學看山水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0期,2013年,頁155-187。new window
宋灝:〈跨文化美學視域下的中國古代畫論〉,《揭諦》第14期,2008年,頁37-78。new window
李美燕:〈從「莊周夢蝶」論莊子的「物化」觀〉,《屏東師院學報》第10期,1997年,頁355-370。new window
李福清:〈中國茶酒傳說初談〉,收錄於黃清連編:《茶酒文化》,台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2009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台北:里仁書局,1986年。
杜玉印:〈試論道家思想對《山谷題跋》韻的影響〉,《九江學院學報》第4期(總第153期),2009年。
沈明謙:《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思想體系詮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7年。
周亞青:《蘇軾飲食書寫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0年。
周洋:〈試析《莊子》對蘇軾散文的影響〉,《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八期,2008年。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岡倉天心著、谷意譯:《茶之書》,台北:五南圖書,2009年。
林永勝:〈中文學界有關理學工夫論之研究現況〉,收錄於楊儒賓主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林宜陵:〈蘇軾惠州時期飲食重蔬食因素探論〉,《東吳中文學報》第19期,2010年5月,頁213-230。new window
林明照:〈無我而無物非我:呂惠卿《莊子義》中的無我論〉,《中國學術年刊》第35期,2013年,頁1-32。new window
林俊臣:〈「書如其人」–以書法為修己法門的書學方法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第4期,頁61-78。new window
林俊臣:《中國書法人—書關係析論》,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林春明,黃雪霞譯:〈柏格森:時間—綿延—生命〉,《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5期,2005年5月,頁91-96。new window
林黛琿:〈論蘇軾「以酒為題」賦作之情志底蘊與困境觀照〉,《國立金門大學學報》第一期,2011年3月,頁1-17。
林麗真,〈東坡易傳中的「一」〉,《毛子水先生九五壽慶論文集》,臺北:幼獅文化,1987年4月,頁363-392。
林麗真:〈東坡易傳之性質〉,《鄭因百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85年6月,頁1-17。
林麗真:〈東坡易傳思想及朱熹之評議〉,《宋代文學與思想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8月,頁627-667。
邱敏捷:〈林希逸《莊子口義》「以禪解莊」析論〉,《玄奘佛學研究》第四期,2006年1月,頁1-34。
姜聲調:《蘇軾的莊子學》,臺北:文津,1999年。new window
施咏:〈再論中國音樂中的“味覺”審美–兼論中西美學對照下的審美感官地位〉,《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4年第2期,2014年8月,頁13-18。
柯慶明:〈「後赤壁賦」析評〉,《境界的再生》,臺北:幼獅,1977年。
凌琴如:《蘇軾思想探討》,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4年。new window
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new window
徐聖心:〈「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台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頁21-65。
徐聖心:〈偶然性.再現.生命實相--蘇軾〈後赤壁賦〉釋旨〉,《中外文學》第31卷第4期,2002年9月,頁110-129。new window
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究竟出版社,2001年。
荒木見悟:〈林希逸の立場〉,《中國哲學論集》第七期,1981年,頁48-61。
高千惠:〈莊子看裸體行為〉,《典藏今藝術》第217期,2010年10月,頁118-119。
康來新:《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簡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張再林、張少倩:〈作為“有味道的形式”的美—中國古代審美中身體性維度的探析〉,《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1期,2011年1月,頁26-30。
張岩:《尚逸—宋代書法的重要審美趨向》,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
張高評:〈蘇軾題畫詩與意境之拓展〉,《成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8年10月,頁23-60。new window
張瑞君:〈論莊子思想對蘇軾人生境界的影響〉,《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六期,2010年。
張曉月:《蘇軾貶謫時期飲食書寫之道家思想研究》,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畢來德,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聯經,2011年。
莊舒卉:〈淺談蘇軾食之藝術〉,《崇仁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103-119。
許育喬:《東坡詞酒意象探析》,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8年。
許東海:〈蘇軾飲食賦之困境觀照及其文類書寫策略〉,《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6期,2004年12月,頁101-124。new window
陳柏洋:《王雱《南華真經新傳》研究》,東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4年。
陳盈瑞:〈發孔氏之秘--蘇軾《論語說》的辯孟思想〉,《成大中文學報》第44期,2014年3月,頁81-120。new window
陳麗英:〈莊子與柏格森的生命本真之思:道與綿延〉,《語文學刊》第11期,2007年,頁129-132。
陶慧:〈夢里栩然蝴蝶一身輕——試析蘇軾詞中的《莊子》典故及意象〉,《文教資料》第27期,2012年7月,頁11-14。
勞悅強:〈川流不舍與川流不息--從孔子之歎到朱熹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頁251-286。new window
彭立勛等著:《西方美學史》(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閔丙三:《司空圖詩品運用莊子思想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黃文宏:〈論日本現代哲學中的「感性論」傾向--以中村雄二郎的「共通感覺」為例〉,《台大文史哲學報》第75期,2011年11月,頁217-241。new window
黃錦鋐:〈近三十年來之莊子學–論文部分(1951-1981)〉,《漢學研究通訊》第1卷第4期,1982年,頁147-149。new window
黃繼立:〈「心學」與「山水」的探究:王陽明的山水論〉,《人文山水跨領域對談學術研習營會議手冊》2015年12月,頁207-218。
楊文娟:《宋代福建莊學研究》,太原:三晉出版社,2012年。
楊儒賓:〈「山水」是怎麼發現的--「玄化山水」析論〉,《台大中文學報》第30期,2009年6月,頁209-254。
楊儒賓:〈山水詩也是工夫論〉,《政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二期,2014年12月。new window
楊儒賓:〈水與先秦諸子思想〉,《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論文集》,臺北:臺大中文系,1996年。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9年6月,new window
楊儒賓:〈注莊的另一個故事―郭象與成玄英的論述〉,收錄於《道教文化的精華》,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
楊儒賓:〈理學的仁說—一種新生命哲學的誕生〉,收錄於氏著,《從《五經》到《新五經》》,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3年。new window
楊儒賓:〈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第41卷第4期,2011年。new window
楊儒賓:〈遊之主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5期,2014年9月,new window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台北:聯經,2016年。new window
葉乃華:《旅行運動與記憶建構—從《物質與記憶》及《追憶逝水年華》出發》,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葉朗:《中國美學的開展》(上),台北:金楓,1987年。
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圖書,1983年。
達亮:《蘇東坡與佛教》,台北:文津,2010年。
廖文蕙:《從莊子解衣般礡談藝術創作美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9年。
劉芷瑋:〈感官與道-《莊子》的知覺感通論〉,《中正漢學研究》第26期,2015年12月,頁73-94。new window
劉芷瑋:《型變與思辯:《莊子》中的儒者形象分析》,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劉恆興:〈幻滅與重建—試論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中的時間質素〉,《中外文學》第26卷第6期,1997年11月,頁145-163。new window
蔡英俊:〈人文山水:一個學術史的論題〉,《人文山水跨領域對談學術研習營會議手冊》,台中:東海大學,2015年。
蔡瑜:〈試從身體空間論陶詩的田園世界〉,《清華學報》新三十四卷第一期,2004年6月,頁172-173。new window
鄭笠:《莊子美學與中國古代畫論》,蘇州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2008年。
盧冠燕:《蘇軾題畫詩類型主題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8年。
蕭海燕:《宋代莊學思想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戴伶娟:《蘇軾詩莊子用典之接受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5年。new window
戴伶娟:《蘇軾題畫詩藝術技巧研究》,成大歷史語言所碩士論文,1994年。
繆朗山,章安祺編定:《繆靈珠美學譯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
鍾來因:《蘇軾與道家道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簡光明:〈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析論〉,《中國文化月刊》第228期,1999年3月,頁25-50。
簡光明:《宋代莊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簡光明:《林希逸莊子口義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碩士論文,1991年。
顏學誠:〈酸的輪廓:變化中的身體感〉,《考古人類學刊》第82期,2015年6月,頁157-184。new window
羅永吉:〈蘇軾〈前赤壁賦〉中「水月之喻」的思想〉,《鵝湖》第32卷第6期,2006年12月,頁28-38。new window
蘇恆安:〈米酒、美味地景、臺灣味〉,《中國飲食文化》,第11卷第2期,2015年10月,頁3-39。
龔卓軍:〈庖丁之手:身體思維與感覺邏輯〉,《中國語文論譯叢刊》第21期,2007年,頁31-5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