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49年到1989年間的東亞冷戰之探討--四個階段的中美蘇關係及四場熱戰的影響
書刊名:東亞論壇
作者:榮雄生
作者(外文):Jung, Hsiung-she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507
頁次:頁21-29
主題關鍵詞:冷戰中美蘇關係三角關係四個階段四場熱戰Cold WarChina-US-Soviet relationsTriangle relationsFour stagesFour hot wa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邵玉銘(19800600)。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美國、蘇聯與國、共四角關係之研究。美國研究,10(1/2),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沱生(2011)。中國國際軍事安全危機行為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4),103-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建發(20140300)。越南與中國的邊界戰爭與戰略涵義。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0(1),99-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登科(19991000)。五十年的「中」、美、蘇(俄)關係。中國大陸研究,42(10),45-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寶俊(1999)。歷史的抉擇:中國50年外交政策的戰略性調整。教學與研究,19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淑蘭(2005)。冷戰時期新中國「一條線」對外戰略的確立及其影響。蘭州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秀紅(2011)。20世紀亞洲冷戰體制下的中美蘇三角關係互動剖析。陝西教育學院學報,27(3),2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海燕(2013)。中蘇(俄)對抗和結盟的歷史啟示與兩國關係最佳模式的選擇。俄羅斯學刊,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朗(20040900)。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變與不變。政治科學論叢,21,19-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羽(20041000)。後冷戰時代中美俄三角關係的演變。二十一世紀,85,101-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凌勝利(2015)。美國的楔子戰略與中蘇同盟的分裂。國際政治科學,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趙華勝(2018)。論中俄美新三角關係。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島村直幸(2018)。米中ソの三角関係の変容とアジアの戦争。杏林社会科学研究,3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孫澤學、唐年新(2002)。中蘇同盟破裂根源探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民強(2013)。「總體布局」視域下毛澤東三線建設研究。學術探索,2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沈志華(2007)。毛澤東、赫魯曉夫與一九五七年莫斯科會議。專題研究,20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代兵、張碧坤(20180200)。1969年:中美蘇戰略大三角形成的起點。二十一世紀,165,82-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邵笑(2012)。論中國對越美和談態度的轉變及其對中越關係的影響(1968-1971)。當代中國史研究,19(2),97-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饒小琴(2011)。經驗與教訓:試析20世紀70年代中越關係劇變原因之蘇聯因素。西伯利亞研究,3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邵笑(2016)。尼克松結束越戰的秘密承諾--兼論美越和談中的「蘇聯渠道」及其作用。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胡曉麗(2014)。美國的對中對蘇戰略與20世紀70年代的三國關係。理論學刊,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儲新宇(2012)。冷戰時期中美共同利益特點分析。江淮論壇,20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付瑞紅(2019)。里根政府對蘇聯的「經濟戰」:基於目標和過程的分析。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9(1),86-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