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冷戰後中共軍事思想發展的常與變(1991-2012):現代戰爭與軍事變革
作者:劉興祥
作者(外文):Hsing-Hsiang Liu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陸訓教授
黃筱薌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軍事思想軍事變革軍事戰略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信息化條件下的高技術局部戰爭Military Thought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Military StrategyLocal War under High-tech ConditionsHigh Technical Local War under Information Condi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9
1991年蘇聯解體後,國際政治格局亦由兩極對抗體系轉向「一超多強」體系發展,但區域衝突不減反增,再再顯示世界和平並未因冷戰結束而到來,各國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威脅。
中共自建政以來,其軍事思想始終以人民戰爭為最高指導原則。波斯灣戰爭爆發後,美軍所使用的高科技使得中共軍方深受震撼,而美軍的軍事事務革命思潮,更對中共領導人的軍事思想造成強大的衝擊,認定高技術已成為戰爭勝負的主要關鍵。中共自1985年決定實施軍事現代化,隨後受波斯灣戰爭的影響,其建軍方向分別從「現代化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到「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至「信息化條件下的高技術局部戰爭」等三度轉變。
隨著波斯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及美伊波灣戰爭的爆發,美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結束戰爭,帶動一連串的世界戰略轉變,使共軍瞭解到本身已無法適應新的戰爭形態之要求。此一對中共國防軍事上的嚴重衝擊,顛覆了傳統的軍事思想與戰略戰法,為因應未來戰爭形態,中共在軍事上投入大量資金發展計畫,並在軍事思想的轉變、戰術戰法的創新、武器裝備的研發、科技航天的發展均有成效。
中共認為未來戰爭的主要趨勢是由高技術武器所主導的局部戰爭,其特性為戰爭目標有限、戰場侷限於一個戰區,因此,局部戰爭著重於快速反應與打擊,大規模的動員是不必要且無用的。自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後,中共即著手推動國防現代化,同時積極自外國引進新式作戰平台、武器系統、與軍事技術,目前中共的軍備發展正朝著「制敵機先」與「速戰速決」的作戰方式進行準備。
When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 collapsed in 1991,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pattern changed from the “Bipolar” system to the “One Super Power and Multi Powers” structure. Regional conflicts still increased. It manifested that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did not bring world peace.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aced different threat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the “People’s War” had been the highest guiding principle of its military thought.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Persian Gulf War, the high military technology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armed forces in the war deeply convulsed the PRC. Also, the US military concept of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RMA) made greater impact on military thought of the PRC Leader that high technology was the critical factor to win wars. The PRC decided to carry out the military modernization since 1985. After the Persian Gulf War, the PRC changed its military doctrine from “People’s War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Local War under High-tech Conditions” to “High Technical Local War under Information Conditions”.
With quick termination in the first Persian Gulf War, the Kosovo War, and the second Persian Gulf War by US armed forces, it brought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PRC recognized that its military development could not fit the needs of the new warfare type. This impact on the PRC subverted its traditional military thought and strategy. For future warfare type, the PRC spent lots of funds in military development, and had great effect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litary thought, the innovation of strategy and tactics, the research in weapons, and the development in aerospace technology.
The PRC thinks the trend of future warfare will be the local war under high-tech conditions, and its character will be a limited war target and theater. Therefore, the local war emphasizes on rapid attack without the total recall. After the end of the Persian Gulf War in 1991, the PRC has been carrying out modernizing its national defense capability and purchasing new combat platforms, weapon systems, and military technologies from abroad. Nowaday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C military Armament is in the directions of “Actively Taking the Initiative” and “Fighting a Quick War.”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Bernard Loo編,蕭光霈譯,2011。《軍事轉型與戰略:軍事事務革新與小國》
(Military Transformation and Strategy: Revolutions in Military Affairs
and Small States)。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Bruce A. Elleman著,李厚壯譯,2002。《近代中國的軍事與戰爭》。臺北:時英
出版社。
David Shambaugh著,高一中譯,2004。《現代化中共軍力》。臺北:國防部史政編
譯局。
Dennis J. Blasko著,歐冠宇譯,2006。《中共研究彙編》。臺北:國防部。
James C. Mulvenon等合著,楊紫涵翻譯,2010。《中共對美國軍事變革之反應》(Chinese Responses to U.S.Military Transform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Jonathan Grix著,林育珊譯,2008。《TOP研究的必修課-學術基礎研究理論》
(The Foundations of Research)。臺北:寂天文化出版社。
Mark Burles & Abram N. Shulsky編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2001。《中共動武
方式》。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Michael E. Brown等主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中共崛起》(The Rise of China)。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Michael Pillsbury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2001。《中共對外來安全環境的辯
論》。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Morton R. Davies、Vaughan A. Lewis著,孟 樊、郭淑敏譯,1992。《現代政治
系統的模型理論》(Models of Political Systems)。臺北:遠流出版社。
Ranjit Kumar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
南》(Research Methodology: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臺
北:學富文化。
Stephen J. Flanagan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2005。《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
國》。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Susan M. Puska編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2001。《未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丁樹範,1996。《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1978~1991)》。臺北:唐山出版社。new window
丁樹範〈中國軍事研究〉,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7。《中國研究導論》(下輯)。
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中共全國幹部培訓教材編審指導委員會組織編,2008。《新世紀新階段國防和軍
隊建設》。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2008。《中國人民解放軍改革發展30年》。北
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1997。《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思想》。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4。《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北京:中國國務院
新聞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6。《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北京:中國國務院
新聞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9。《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北京:中國國務院
新聞辦公室。
毛澤東,1970。《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生榮主編,2001。《金黃與蔚藍的支點:中國地緣戰略論》。北京:國防大學出
版社。
王和中、呂冀蜀主編,2002。《軍事理論教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王保存,2000。《世界新軍事革命》。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王建華,2004。《信息技術與現代戰爭》。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王炳南,1985。《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甘浩森(Roy Kamphausen),施道安( Andrew Scobell)主編,黃文啟譯,2010《解
讀共軍兵力規模》(Right-Sizing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Exploring
the Contours of China's Military)。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全軍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2004。《21世紀初軍事學學科建設與創新》。
全國幹部培訓教材編審指導委員會組織編,2008。《新世紀新階段國防和軍隊建
設》。北京:人民出版社。
朱小莉,2000。《軍事革命問題的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朱浤源主編,2008。《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
朱梅生主編,1997。《軍事思想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朱陽明主編,2000。《亞太安全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朱聽昌,2002。《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
江澤民,2003。《論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第一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第二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第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余英時,1976。《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
余起芬主編,1998。《國際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克勞塞維茨(C. von Clausewitz)著,鈕先鍾譯,1996。《戰爭論精華》(A Shot Guide
to Clausewitz On War)。臺北:麥田出版社。
吳海平、吳重涵,2000。《軍事教育結構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吳溫暖、楊新主編,2008。《中國軍事思想教程》。廈門:廈門出版社。
吳瑕主編,1994。《中國古代軍事三百題》。臺北:建宏出版社。
呂亞力,1997。《政治學方法》。臺北:三民書局。
李效東主編,1999。《比較軍事思想-部分國家軍事思想比較研究》。北京:軍事
科學出版社。
李愛華,1997。《走出冷戰:世界大勢與中國對外戰略》。山東:濟南出版社。
李際均,1998。《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李際均,2002。《論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著,鈕先鍾譯,1996。《戰略論:間接路線》(Strategy:
The Indirect Approach)。臺北:麥田出版社。
李慶山,1995。《新軍事革命與高技術戰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肖智林、胡建剛,2004。《江澤民軍事創新思想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周 煦,1999。《冷戰結束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臺北:生智文化。
周志明主編,1996。《軍事思維效率引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孟 樵,2001。《探索中共21世紀的軍力:邁向打贏高技術戰爭之路》。臺北:全
球防衛雜誌社。
孟實生、吳方澤,2006。《大戰略之戰-整體戰》。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季 明、劉 強,1993。《周恩來的外交藝術》。臺北:新新聞文化。
易君博,199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林中斌,2005。《以智取勝:國防兩岸事務》。臺北:全球防衛雜誌社。
林正義,1985。《1958年臺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林伯野主編,1985。《軍事辯證法教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林宗達,2002。《中共軍事革新之信息戰與太空戰》。臺北:全球防衛雜誌社。
林建超主編,2004。《世界新軍事變革概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姚祖德,2002。《變革與玄機:跨越式的中國均被發展》。臺北:時英出版社。
姜國柱,2006。《中國軍事思想簡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洪學智,1990。《抗美援朝戰爭回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胡光正主編,2007。《當代軍事體制變革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韋政通,1979。《中國思想史》(上冊)。臺北:大林出版社。
唐希中、劉少華、陳本紅,2003。《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1949-200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奚紀榮、施芝華主編,2004。《軍事思想》。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宮玉振,2002。《中國戰略文化解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徐 焰,2006。《中國國防導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徐向前傳編寫組編,2007。《徐向前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徐根初,2004。《跨越:從機械化戰爭走向信息化戰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徐焰著,2006。《中國國防導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袁德金,2000。《毛澤東軍事思想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郝延兵、楊志榮,2005。《海上力量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北京:國防大學出
版社。
馬振坤,2008。《中國安全戰略與軍事發展》。臺北:華立圖書。
高春翔主編,1996。《新軍事革命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高體乾、鄭光榮,1986。《毛澤東軍事哲學思想初探》。北京:四川省社會科學出
版社。
國防部,2004。《國軍軍語辭典》。臺北:國防部印頒。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篡委員會,2011。《中華民國壹百年國防報告書》。臺北:
國防部。
張 虎,1996。《剖析中共對外戰爭》。臺北:幼獅文化。
張伊寧主編,2006。《中國現代軍事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張全啟等編,2003。《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張聿法、余起棻編,1988。《局部戰爭概覽(1945-1987)》,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張聿法等主編,1993。《軍事科學各學科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向》。北京:解放軍出
版社。
張克洪、王 瑞等編撰,1988。《軍事理論》(一)。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張東輝、楊春長主編,2008。《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研究》。北京:軍事科
學出版社。
張勇主編,2011。《中國共產黨建軍治軍理念》。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張萬年,2005。《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張廣信主編,1992。《毛澤東思想體系概論》。陝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學明,2003。《冷戰後國家安全觀的變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張興業,1997。《戰役思想發展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梁必駸主編,2001。《軍事事務革命》。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陳力恆,1993。《軍事預測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彭光謙、姚有志主編,2001。《軍事戰略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湯晶陽、張小平主編,2005。《世界主要國家軍事戰略》。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費學理(Richard D. Fisher Jr.)著,高一中譯,2011。《中共軍事發展:區域
與全球勢力佈局》(China’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Building for
Regional and Global Reach)。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鈕先鍾,1997。《歷史與戰略:中西軍事史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鈕先鍾,1999《西方戰略思想史》。臺北:麥田出版社。
黃 宏、洪保秀,2004。《世界新軍事變革中的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人
民出版社。
黃光國,2008。《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心理出版社。
楊 毅,1997。《高技術條件下作戰方式、方法研究與思考》。北京:軍事科學出
版社。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公司。
葛兆光,2001。《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葛兆光,2001。《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雷劍彩、賴採樺主編,2007。《軍事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廖國良、李士順、徐焰,1991。《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齊正鈞主編,1991。《新時期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發展》。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劉子明,1997。《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史》。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劉慶元,2003。《解析中共國家安全戰略》。臺北:揚智文化。
劉澤華、葛荃編,2006。《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樓耀亮,2002。《地緣政治與中國國防戰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潘湘庭,1998。《世界軍事情勢1997-1998》。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蔡明彥,2005。《中共軍力現代化的發展與挑戰-從武獲政策分析》。臺北:鼎茂
圖書出版。
鄧 鋒,2006。《轉型中的軍事理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錢 穆,1992。《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閻 鑄主編,1992。。《軍事戰略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薄富爾(André Beaufre)著,鈕先鍾譯,1996。《戰略緒論》(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y)。臺北:麥田出版社。
謝益顯,1993。《外交智慧與謀略:新中國外交理論與原則》。鄭州:河南人民出
版社。
魏汝霖、劉仲平合著,1985。《中國軍事思想史》。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
羅慶生,2000。《國防政策與國防報告書》。臺北:揚智文化。
譚江山主編,2009。《共和國長城-中國人民解放軍30年(1949-2009)戰鬥歷程》。
長沙:湖南出版社。
關 中,2005。《意識形態和美國外交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嚴高鴻主編,2001。《鄧小平國防建設方法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嚴學通,1996。《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蘿莉‧勃奇克(Laurie Burkitt)、施道安( Andrew Scobell)、 and 伍爾澤(Larry
M. Wortzel)編,李育慈譯,2004。《解放軍七十五周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臺
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二)期刊論文
丁樹範,2005。〈市場因素與一九九○年代以後中國裝備體係的改革〉,《中國大陸new window
研究》,第48卷第1期,頁29-52。
丁樹範,2006。〈全球化下的中國國防工業〉,《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3期,new window
頁1-22。
丁樹範,2010。〈中美關於太空、導彈防衛與核武政策爭議之研究〉,《中國大陸研new window
究》,第53卷第1期,頁99-133。
丁樹範,2011。〈「2010年中國的國防」:仍有改進空間〉,《展望與探索》,第9卷
第5期,頁23-28。
于易塵,2007。〈中共國力崛起:其軍力發展的概念觀察〉,《復興崗學報》。第89new window
期,頁259-282。
王安國,2004。〈美伊戰爭對中共建軍備戰可能影響〉,《遠景基金會季刊》,第5new window
卷第2期,頁219-241。
王安國、林淑惠,2008。〈比較歷版國防白皮書來解析2006年版中共國防白皮書〉,new window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5期,頁31-48。
王安國、林淑惠,2011。〈影響中共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美軍因素〉,《正修通識教育new window
學報》,第8期,頁1-19。
王志鵬,2011。〈論中共潛艦東出第一島鏈與美日聯合圍堵之勢〉,《展望與探索》,
第9卷第6期,頁69-88。
王冠雄,2011。〈南海爭端之國際法觀點分析〉,《展望與探索》,第9卷第8期,
頁13-20。
王崑義、蔡裕明,2006。〈從戰略文化解析中共的軍事演習〉,《全球政治評論》,new window
第15期,頁73-124。
王瑋琦,2010。〈中共對信息時代軍事變革之觀點〉,《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19
期,頁61-83。
王瑋琦,2010。〈中國軍事變革之內部環境因素〉,《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14期,
頁80-105。
王瑋琦,2011。〈中國大陸軍事變革:時空力因素之分析〉,《空軍學術雙月刊》,
第623期,頁50-75。
冉紅斌,2001。〈試論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軍事思想〉,《軍事歷史研究》,第1期,
頁39-41。
江西元,2009。〈試析和諧世界與中國戰略文化重塑〉,《教學與研究》,第2期,
頁59-66。
何 俊,2010。〈思想史的界定與門徑-以兩部學案為例〉,《浙江社會科學》,第1
期,頁15-20。
吳映梅,1995。〈論地緣政治思想的演變〉,《雲南教育學院學報》,第11卷第1期,
頁11-15。
李化成,1999〈從戰略文化的觀點解析中共『積極防禦』軍事戰略在不同時空下
的意義與內容〉,《源遠學報》,頁59-75。
李明正,2011。〈傳統中國戰略文化之分析〉,《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25期,頁
89-108。
李桂民,2008。〈論中國思想史研究的特色與學科發展〉,《江西社會科學》,頁
136-139。
杜黎明,2009。〈馬克思主義整體性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路徑選擇〉,《天府新
論》,第3期,頁29-33。
汪 勇,2010。〈堅持馬克思主義要正確對待幾個問題〉,《理論探索》,第5期,
頁13-16。
汪信硯,2006。〈在新的複雜形勢下牢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型態領域的指導地
位〉,《理論月刊》,第1期,頁5-13。
沈明室,2005。〈中共積極防禦戰略的根源、演變與傳統〉,《第八屆國軍軍事社會
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頁231-265。
初國華、張昌吉,2010。〈中國崛起之意涵及其區域政治效應〉,《全球政治評論》,new window
第30期,頁127-156。
林 源,2005。〈論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突破性發展〉,《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頁5-10。
林宗達,2007。〈中共信息戰之「網軍」作戰初探〉,《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9
期,頁60-84。
林宗達,2011。〈探索中共太空攻勢作戰武器〉,《展望與探索》,第9卷第8期,
頁76-91。
林博文,2009。〈從美中檔案回顧五○年代兩次臺海危機-九三砲戰與八二三砲戰
的歷史意義〉,《歷史月刊》,第257期,頁87-97。
林賢參,2007。〈「攻擊性嚇阻」與中共介入韓戰之根源〉,《展望與探索》,第5卷
第1期,頁107-128。
邱 競、王 鵬,2003。〈試論軍事經濟系統的軍事文化〉,《湖南社會科學》,第3
期,頁131-135。
金正一,2005。〈立場、觀點、方法的基本特徵及其現實價值-馬克思主義立
場、觀點和方法基本範疇研究〉(二),《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8卷第4期,頁5-9。
施正權,2004。〈從比較戰略文化看戰爭與和平:以美國和中共為例〉,《哲學與文new window
化》, 第31卷第4期,頁25-60。
胡哲峰,1998。〈周恩來與1958年金門砲戰〉,《軍事歷史研究》,第2期,頁25-28。
倪世雄、潛旭明,2008。〈新地緣政治與和諧世界〉,《清華大學學報》,第23卷第
5期,頁123-130。
唐仁俊,2010。〈中共信息戰之發展與限制〉,《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19期,頁
26-40。
孫愷熙,2008。〈中共經濟發展的潛在危機-國內社會問題〉,《展望與探索》,第6
卷第7期,頁42-57。
徐 堅、郭鎮遠,2004。〈從國際形勢看21世紀頭20年中國的歷史機遇〉,《國際
問題研究》,第2期,頁9-13。
秦克麗,2002。〈四次臺海危機及其啟示〉,《軍事歷史》,第1期,頁61-65。
馬振坤,2006。〈中共軍力擴張與限制〉,《國防雜誌》,第21卷第6期,頁157-168。new window
馬振坤,2006。〈從軍事和經濟角度解析中共提倡新安全觀之困境〉,《復興崗學new window
報》。第88期,頁149-180。
高 長、吳瑟政,2009。〈中國崛起對東亞區域主義的影響〉,《遠景基金會季刊》,
第10卷第2期,頁1-38。
高 朗,2004。〈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變與不變〉,《政治科學論叢》,第21
期,頁19-48。
高 朗,2006。〈如何理解中國崛起〉,《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2期,頁53-94。
寇健文,2011。〈1978年以後解放軍領導人的政治流動:專業化與制度化的影響〉,new window
《中國大陸研究》,第54卷第2期,頁1-34。
寇健文、黃霈芝、潘 敏,2006。〈制度化對中共菁英甄補之影響:評估十七大政
治局的新人選〉,《東亞研究》,第37卷第2期,頁1-38。
張小明,2006。〈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歷史演變:模式與過程〉,《國際政治研究》,
第1期,頁57-58。
張分田,2010。〈完善事實陳述的主要途徑-涉及中國思想史研究方法與視角的治
學心得〉,《湖南大學學報》,第21卷第6期,頁10-14。
張森年,2007。〈「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源流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
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3期,頁93-98。
梁必駸、王保存、陳柏江,2002。〈新軍事革命與作戰理論創新〉,《國防科技》,
頁21-25。
莫大華,1996。〈戰略文化:戰略研究的文化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6new window
期,頁39-52。
莫大華,1998〈中共「軍事事務革命之分析」-資訊戰爭的探討〉,《中國大陸研new window
究》。第41卷第11期,頁45-89。
陳偉華,2010。〈「不對稱作戰概念」與「不對稱戰力建構」關係之研究〉,《國防new window
雜誌》,第25卷第4期,頁7-21。
陳鴻瑜,2011。〈中共、越南和菲律賓在南沙群島再度引發衝突〉,《展望與探索》,
第9卷第7期,頁24-29。
賀樹林,1999。〈中國古代軍事思維方式的價值特徵〉,《南京政治學報》,第3期,
頁102-104。
馮 梁、段延志,2007。〈中國海洋地緣安全特徵與新世紀海上安全戰略〉,《中國
軍事科學》,第20卷第1期,頁24-26。
黃恩華、葉 綱,2003。〈深刻認識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的科學內涵〉,《軍
隊政工理論研究》,第4卷第3期,頁25-27。
楊仕樂,2005。〈評判解放軍眼中的「軍事事務革命」:一個比較性的觀點〉《中國new window
大陸研究》,第48卷第4期,頁31-52。
楊仕樂,2006。〈中國獨特的戰略文化?尋找理念的物質基礎〉,《東亞研究》,第new window
37卷第1期,頁197-230。
楊仕樂,2011。〈物質基礎、理念慣性:中國「王道」戰略文化的實證檢驗new window
1838-1842〉,《中國大陸研究》,第54卷第4期,頁1-27。
楊志恆,2011。〈近期美「中」軍事外交及對臺影響評析〉,《展望與探索》,第9
卷第8期,頁27-32。
楊念祖,1999。〈中共軍事戰略的演進與未來發展趨勢〉,《中國大陸研究》,第42new window
卷第10期,頁83-93。
趙景芳,2008。〈戰略文化的再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頁14-24。
歐陽維,1999。〈試論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的戰役性作戰型態〉,《國防大學學
報》,第4期,頁42-45。
潘兆民,2011。〈中國大陸發表《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的戰略分析〉,《展望與
探索》, 第9卷第10期,頁13-18。
蔡昌言、連弘宜,2008。〈「中國崛起」對中美與中俄關係發展之戰略意涵〉,《遠new window
景基金會季刊》,第9卷第3期,頁81-116。
蔡明彥,2008。〈美國東亞軍事優勢地位的挑戰:中國「反介入」與美國「反反介
入」的角力〉,《全球政治評論》,第21期,頁61-82。
戴小江,〈新中國成立前後美國對華政策的選擇〉,《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科版)》,
第1卷第2期,2001年6月,頁43-46。
薑漢斌,2000。〈重視研究列寧關於社會主義軍隊建設的思想〉,《高校理論戰線》,
第6期,頁27-30。
謝國良,1995。〈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概論〉,《軍事歷史研究》,第1期,頁80-90。
顧立民,2009。〈中國海洋地緣戰略與石油安全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0卷第3期,頁79-114。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王安國,2010。《中共軍隊信息化建設之研究1991-2010年》。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江雪秋,2004。《冷戰結束後中共軍事思想之變遷-以中共對美軍事交流為個 案分析》。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周湘華,2005。《中共在1954年臺海危機行為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顧立民,2007。《中共軍事戰略轉變(1989-2007》。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lasko, Dennis J. 2006. The Chinese Army: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Routledge.
Laurie, Burkitt ,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 eds. 2003. 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 Carlisl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6.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2006.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Defense.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7.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2007.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Defense.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8.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2008.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Defense.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9.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2009.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Defense.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0.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2010.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Defense.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1.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2011.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Defense.
Stephen, Flanagan J. and Michael E. Marti, eds. 2003.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Metz, Steven and James Kievit. 1994. The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and Conflict Short of War. Carlisle Barracks: U.S. Army War College.
Metz, Steven and James Kievit.1995.Strategy and the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ssairs: From Theory to Policy. Carlisle Barracks : U.S. Army War College.
Swaine, Michael D. 1995. China: Domestic Change and Foreign Policy. 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
Blasko, Dennis J. 2007. “PLA Ground Force Modernization and Mission Diversification: Underway in All Military Regions.” in Roy Kamphausen, and Andrew Scobell, ed., Right Sizing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Exploring the Contours of China's Military. Carlis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Ding, Arthur. 2003. “The PLA and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Leadship.” CAPS-R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LA Affairs, U.S.A., August 15-16.
Frankenstein, John and Bates Gill. 1997. “Curr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Facing Chinese Defense Industry.” in David Shambaugh and Richard H. Yang, eds. Chinese's Military in Transi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atel, Nirav. 2009. “Chinese Disaster Relief Operations Identifying Critical Capability Gaps.” issue 52, 1st quarter 2009, pp.112-123.
Preeg, Ernest H. 2005. “China's New Great Leap Forward-High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Power in the Next Half-Century.” Hudson Report-2005, pp.74-85.
Cheng, Li and Scott W. Harold. 2007. “China's New Military Elites.” China Security.3(4):62-89.
Sawyer, Ralph D.2007. “Chinese Strategic Power: Myths, Intent, and Projections.” Journal of Military and Strategic Studies. 9(2): 1-64.

三、網路資料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新華 社》,2012年11月19日,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9/c_113727204.htm (檢索時間:2012年12月10日)
〈中共積極發展高科技武器〉,《中國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40 期,2013年4月1日,網址:http://www.kmt.org.tw/page.aspx?id=44&aid= 10094(檢索時間:2013年4月1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3年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新華 網》,2013年4月16日,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 04/16/c_115403491.htm(檢索時間:2013年4月16日)
朱建陵,〈卡內基報告 中國崛起 美不再主控亞洲〉,《中時電子報》,2013年5月 4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6/112013050400 193.html(檢索時間:2013年5月4日)
李蜚鴻,〈陸全球清廉排名80 降5名〉,《中時電子報》,2012年12月6日, 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2120600123. html (檢索時間:2012年12月6日)
林永富,〈重返亞太監視中國 美部署大功率雷達〉,《中時電子報》,2012年11月 19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2/17201211190 0186.html(檢索時間:2012年11月19日)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網》,2007年10月25日,網址:http://cpc.people.com.cn/GB/104019/104099/6429414.html(檢索時間:2012年12月10日)
徐尚禮,〈制衡中國 日擴張亞洲軍事力量〉,《中時電子報》,2012年11月29日, 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2/172012112900192. html (檢索時間:2012年11月29日)
馬映紅,〈專譯:中國亞太崛起 美亞太戰略在危險邊緣〉,《中國評論新聞網》, 2012年9月12日,網址: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2/3/0/7/ 102230784.html?coluid=93&kindid=6811&docid=102230784&mdate=0912012 049(檢索時間:2013年4月15日)
傅慧軍,〈以軍事理論創新牽引軍事變革〉,《人民網》,2003年9月2日,網址: http://www.people.com.cn/BIG5/junshi/1078/2066752.html (檢索時間: 2013年4月6日)
程 堅、莫 軍、藍立青,〈在和平發展進程中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2004年8月11日,網址: http://www.people.com.cn/BIG5/junshi/1078/2700468.html(檢索時間: 2012年12月3日)
彭光謙,〈彭光謙少將:八重因素制約美戰略重心東移〉,《新華網》,2011年12月 19日,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 com/world/2011-12/19/c_122440670.htm(檢索時間:2012年12月19日)
〈軍報稱解放軍一體化聯合作戰仍存諸多問題〉,《中國新聞網》,2011年12月22 日,網址:http://cul.chinanews.com/gn/2011/12-22/3551431.shtml(檢索 時間:2013年4月6日)
溫家寶,〈國務院召開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溫家寶強調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監督 政府〉,《新華網》,2012年3月26日,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2-03/26/c_111704718.htm(檢索時間:2012年12月12日)
〈社論-中共十八大反腐倡廉對台灣的影響〉,《中時電子報》,2012年11月15日。 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2111500336. html (檢索時間:2012年11月15日)
陳一新,〈名家-美國重返亞洲戰略 進入太空層次〉,《中時電子報》,2012年11 月19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2111 900378.html(檢索時間:2012年11月19日)
曾復生,〈歐巴馬緬甸行-理順美中競合關係〉,《中時電子報》,2012年11月21 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2112100540.html (檢索時間:2012年11月21日)
曾復生,〈名家-改變中共唯一假想敵軍事戰略〉,《中時電子報》,2012年11月 30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2113000 523.html (檢索時間:2012年11月30日)
曾復生,〈中美軍事戰略 針鋒相對〉,《中時電子報》,2013年3月12日,網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3031200511.html(檢 索時間:2013年4月15日)
曾復生,〈美中俄日太空爭霸〉,《中時電子報》,2013年4月23日,網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3042300507.html (檢 索時間:2013年4月23日)
張連仁,〈軍事變革呼喚軍事理論創新〉,《人民網》,2003年5月30日,網址: http://www.people.com.cn/BIG5/junshi/62/20030530/1003991.html(檢索 時間:2012年12月3日)
黃文正,〈北韓研發飛彈30年 屢敗屢射〉,《中時電子報》,2012年12月13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463/112012121300 545.html(檢索時間:2012年12月13日)
蔡名照,〈薄熙來劉志軍案教訓深刻 對腐敗堅決查處絕不手軟〉,《人民網》,2012 年11月7日,網址: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7/c350840- 19522246.html(檢索時間:2012年12月10日)
蔡增家,〈金正恩重塑威望 衝撞東亞國際秩序〉,《中時電子報》,2012年12月13 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121300517.html(檢索時間:2012年12月13日)
〈「透明國際」:中國軍隊腐敗高風險〉,《BBC中文網》,2013年1月29日,網址: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3/01/130129_transparen cy_china.shtml(檢索時間:2013年3月25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