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賦為文--張惠言賦論對其文章書寫的影響
書刊名:人文社會學報. 世新大學
作者:蔡美惠
作者(外文):Tsai, Mei-hui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0
頁次:頁175-197
主題關鍵詞:張惠言陽湖派文章學賦論以賦為文Zhang HuiyanYang Hu schoolStudies of the prose genresTheory of fuImage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康全誠、張忠智、蔡玲玲(20100900)。論張惠言之《易》學成就。遠東學報,27(3),271-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俊珏(2005)。論張惠言的古文觀。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5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楓(1997)。張惠言與常州經學。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7(2),2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秋宏(20101100)。論《文心雕龍》中的「意象」與「比興」。東吳中文學報,20,109-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曹虹(2011)。在清代駢散並興的接點上再談陽湖派的性質與風貌。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7(3),19-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惠言(1984)。茗柯文。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旭輝(2010)。陽湖文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惠言(1984)。七十家賦鈔。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叔琳、李詳、楊明照、劉勰(1974)。文心雕龍校注。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惠言(1981)。茗柯文補編。臺北:臺灣商務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熹(1989)。周易本義。臺北:華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慶彰、蔡長林、丁亞傑(2009)。晚清常州地區的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熹、朱傑人(2002)。詩集傳。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詹杭倫(2011)。中國文學審美命題研究。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侃(2006)。文心雕龍札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惠言(2002)。茗柯文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惲敬(1984)。大雲山房文稿。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曹虹(1996)。陽湖文派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曾國藩(1995)。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毛亨、鄭玄、孔穎達(1979)。毛詩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弼、韓康伯、孔穎達(1979)。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蕭統、李善(1980)。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德旋(2010)。初月樓文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玄、賈公彥(1979)。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