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會變遷與青少年問題:臺灣地區事實的觀察與分析
書刊名:教育心理學報
作者:張春興
出版日期:1992
卷期:25
頁次:頁1-12
主題關鍵詞:出生率國民所得就學率少年犯罪Youth cultureGeneration gapNew permissivismSocial control the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1
     本文之撰寫,旨在從事實性的資料中,觀察臺灣地區社會變遷過程中所產生的青少年問題,並進而從青少年問題演變的趨勢,分析檢討臺灣多年來教育事業的得失。“社會變遷”是一個涵義廣泛的概念。廣義言之,舉凡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之隨時代推移而改變者,均屬於社會變遷的概念之內。本文採兼義的解釋,只採取四十年來臺灣地區人口成長、教育發展以及平均每人國民所得之增加三者,做為社會變遷的代表性性指標。“青少年問題”同樣也是一個涵義廣泛的概念。廣義言之,舉凡青少年行為違常者,無論違常之行為是危害社會(如竊盜或傷害)或是毀傷自己(如吸食毒品),均屬於青少年問題概念之內。本文採狹義的解釋,只以臺灣地區歷年來12∼18歲未成年人口中,因行為不端而觸犯法條,並經少年法庭判決在案的青少,做為青少年問題的代表性指標。基於本文主題與目的,以下的論述將分為四個子題。首先依據統計資料觀察四十年來社會變遷的事實;其次分析歷年來少年犯罪的狀況;再次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分析檢討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得失;最後提出實施全人教育以減少青少年問題的建議。
期刊論文
1.Glasser, W.(1978)。Disorders in our schools: Causes and remedies。PAi Delta Kappan,59,331-333。  new window
2.Kohlberg, L.(1963)。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orientation toward moral order. 1: Seq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human thought。Vita Humena,6,11-33。  new window
3.Moorefield, S.(1961)。North, south, east, and west side story。American Education,13(1),12-16。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行政院主計處(1984)。中華民國統計年鑑。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內政部(1965)。台灣地區人口統計。台北市: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內政部(1975)。台灣地區人口統計。台北市: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內政部(1985)。台灣地區人口統計。台北市: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內政部(1991)。台灣地區人口統計。台北市: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955)。台灣刑案統計。台北市: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965)。台灣刑案統計。台北市: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975)。台灣刑案統計。台北市: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985)。台灣刑案統計。台北市: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990)。台灣刑案統計。台北市: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irschi, T.(1969)。Causes of Delinquency。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行政院主計處(1991)。中華民國統計年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tinchcombe, A. L.(1964)。Rebellion in a High School。Chicago:Quadrangle。  new window
4.Piaget, J.(1932)。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Free Press。  new window
5.法務部(1990)。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台北:司法院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oopersmith, S.(1967)。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San Francisco:Freeman。  new window
7.毛高文(1991)。邁向現代化國家的教育革新與發展。臺北:教育部祕書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法務部(1973)。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台北市: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法務部(1977)。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台北市: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法務部(1981)。犯罪狀況及其分析。臺北市: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1986)。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台北市: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91)。台灣地區國中、高中階段少年犯罪資料分析。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Copperman, P.(1980)。The literacy hoax。New York:Morrow。  new window
14.FBI(1987)。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form report。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enting Office。  new window
15.Jones, V. F.(1980)。Adolescents with behavior problems: Strategies for teacring, counseling, and parent involvonont。Boston:Allyn & Bacon。  new window
16.Shoemaker, D. J.(1990)。Theories of delinguency: An examination of explanations of delinquent behovio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7.Maslow, A. H.(1968)。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Van Nostrand。  new window
18.Glasser, W.(1969)。Schools without failure。New York:Harper。  new window
其他
1.(19910618)。聯合報,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春興(1985)。教育豈是社會敗壞的原因。希望的追尋與挫折。台北市: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