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傅斯年學術觀念中的反形式理則傾向
書刊名:臺大歷史學報
作者:吳展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Chan-liang
出版日期:1996
卷期:20
頁次:頁163-230
主題關鍵詞:傅斯年反形式理則學術方法史學思想實驗主義科學啟蒙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
  • 點閱點閱:32
傅斯年一生所提倡的科學與?蒙思想,對中國現代的學術界與思想界都有很大的影響。然而,他所提倡的科學與?蒙思想中所具有的「反形式理則」傾向,在其思想中的淵源、發展、體系、重要性及其含義,學界卻缺乏進一步的探討。本文企圖說明「反形式理則」及其相應的「經驗論式的還原主義」傾向,實為傅斯年一生學術思想的一條主要線索。傅斯年各個時期的學術方法論,大體都導源於這個基本傾向。希望本研究一方面可以讓我們對於傅斯年學術思想的基本特質有進一步的瞭解,一方面也有助於釐清中國近現代的史學思想,及中國近現代所輸入之所謂「科學與?蒙思想」的一些基本性質。所謂「反形式理則」的傾向,在認識論上意指一種對於形式邏輯(formal logic),以及一切透過演繹邏輯所建立的論證(argument)在實有界(reality)之有效性的懷疑。在宇宙與本體觀上,「反形式理則」者不認為世界是由固定的理則所支配,而強調事物的多樣性與變化性,並懷疑「本體界」或「實體界」之作為這個世界之本質或摹本的說法。限於主題與篇幅,本文將集中?述與分析傅斯年「學術觀念」中,也就是他的學術方法論與認識論中,所表現的「反形式理則」傾向。整體說來,傅斯年的「反形式理則傾向」使他一生自覺以及不自覺地所排斥的,其實正是作為西方學術與思想數千年大傳統之核心的「理性主義」。他雖然提倡科學,而其學術方法,基本上卻繼承了中國傳統偏重經驗的思維方式。本文實證地顯示,無論是在現實或知識的層面,傅斯年不但無意於追求一個確定的世界,反而努力於開發一個動進變化的世界。他這種信念,主要是由求道的傳統、進化論、實驗主義、傳統宇宙觀、革命風潮以及反形式主義所塑造。至於他後來所受西方當代具有反理性主義意涵的學術與思想之影響,亦循此一基調進行。
Other
1.李濟(1951)。傅孟真先生領導的歷史語言研究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吳展良(19960600)。The Cosmo-Ontological View of Becoming in Ancient Chinese Taoism。臺大歷史學報,19,259-289。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汎森(1993)。Fu Ssu-nien : History and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博士論文)。Princeton University,Princeton。  new window
2.吳展良(1993)。Western Rationalism and The Chinese Mind: Counter-Enlightenment and Philosophy of Life in China, 1915-1927。  new window
圖書
1.傅斯年(1980)。性命古訓辯證。傅斯年全集(第2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文權、羅福惠(1986)。章太炎思想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毓生(1989)。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光直(1995)。中國考古學論文集。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斯年(1980)。蔣維喬著論理學。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傅斯年(1980)。英國耶方斯之科學原理。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第37冊)。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第37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家倫。元氣淋漓的傅孟真。傅故校長哀輓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傅斯年(1980)。劉復 「四聲實驗錄」序。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傅斯年(1980)。心理分析導引。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傅斯年(1980)。論孔子學說所以適應於秦漢以來的社會的緣故。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傅斯年(1980)。評秦漢統一之由來和戰國人對於世界的想像。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傅斯年(1980)。戰國子家敘論。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傅斯年(1980)。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傅斯年(1980)。考古學的新方法。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傅斯年(1980)。本所發掘安陽殷墟之經過。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傅斯年(1980)。朱家驊傅斯年致李石曾吳稚暉書。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胡適之(1979)。傅孟真先生的思想。長眠傅園下的巨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談努力周報上的物事。古史辯(第2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傅斯年(1980)。閒談歷史教科書。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傅斯年(1980)。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社會科學論叢」發刊詞。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傅斯年(1980)。文學革新申義。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傅斯年(1980)。人生問題發端。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傅斯年(1980)。中國學術思想界之基本誤謬。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傅斯年(1980)。戲劇改良各面觀。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傅斯年(1980)。隨感錄。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傅斯年(1980)。白話文學與心理的改革。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傅斯年(1980)。宋朱熹的詩經集傳和詩序辯。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毛子水。傅孟真先生傳略。傅故校長哀輓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傅斯年(1980)。矢勤博士的形式邏輯。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傅斯年(1980)。譯書感言。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傅斯年(1980)。丁文江一個人物的幾片光彩。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李濟。值得青年們效法的傅孟真先生。傅故校長哀輓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Tarski, Alfred(1965)。Introduction to Logic and to the Methodology of Deductive Sciences。Introduction to Logic and to the Methodology of Deductive Sciences。New York。  new window
35.Baumer, Franklin(1977)。Modern Eurpoean Thought。Modern Eurpoean Thought。New York。  new window
36.Perason, Karl(1991)。The Grammar of Science。The Grammar of Science。Bristol。  new window
37.陳槃(1979)。師門識錄。長眠傅園下的巨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姚從吾(1979)。近代歐洲歷史方法論的起源。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吳展良(1995)。中國現代保守主義的起點:梁漱溟的生生思想及其對西方理性主義的批判, 1915-23。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傅斯年(1980)。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斯年(1980)。對於中國今日談哲學者之感念。傅斯年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斯年(1980)。「新潮」之回顧與前瞻。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