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犯罪被害人保護法--後民法與社會法法律時期的成熟標竿
書刊名:政大法學評論
作者:郭明政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uo, Ming-cheng
出版日期:1998
卷期:60
頁次:頁303-323
主題關鍵詞:犯罪被害人犯罪被害人補償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社會補償社會法社會安全制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3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業已付諸實行。就法學研究而言,除了應研究此一新制定法律有關概念、體系及法條解釋等問題外,並應探討何以有此一法律之制定?其如何被制定?制定後,其對現有法律制度與法律文化究有何重大影響?因此,本文所探討之問題,除了第肆部份“主要內容與問題”係著重法釋義學之研究外,其餘主要為法社會學之研究。 在第貳部份有關背景之說明,主要指出現行民法之不可期待。其次則以為,現行之社會安全制度亦有所不足,因此有建立犯罪被害人補償制度之必要。在第參部份有關立法之建義、準備與過程中,則指出有關犯罪被害人補償制度早在民國四○年代已有學者加以倡議,其後復有法務部之研議。惟此一法案之得以完成立法,主要係由於少數立委之投入,甚至由於特定刑案之發生而促成。在本文第肆部份主要內容與問題之說明中則指出,相較於法務部之草案,本法可謂已有所改善,例如給付水準之提升及被害人保護組織之設立等。惟本法仍有不少問題,例如眾多不確定法律概念之具化及缺乏回溯條款等。最後,在有關本法對於法律制度與法律文化影響之分析中,本文以為本法之制定不但使得社會法之體系因此更形完整,同時也使得後民法與社會法時期之法律體系與法律文化更加成熟。惟令人擔心者乃是,如果法學教育與法律實務不能具有充足之社會思想,並與此一法律共同成長,則此一法律將止於紙上之法律,而不能成為真實之社會體制。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