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位外傷青少年創傷後反應及其因應行為
書刊名:長庚護理
作者:王文燕
出版日期:1998
卷期:9:4=24
頁次:頁41-47
主題關鍵詞:外傷青少年創傷後反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9
  • 點閱點閱:86
     創傷事件通常猝然發生,帶給病人和家屬生活極大的衝擊。面臨個案及家屬,護 理人員除了需執行一般的身體照顧外,同時尚需了解創傷經驗對心理衝擊所帶來的危機。本 個案報告採用田野研究法,探討一位因車禍受傷,致腹部鈍傷、結腸與小腸損傷合併骨盆骨 折、左側股骨骨折之青少年的創傷後反應及因應行為。筆者於實際的護理情境中,運用會談 觀察等技巧將護理過程寫成行為過程記錄四篇, 並將內容加以分析歸納整理, 護理期間自 85 年 12 月 13 日至 86 年 1 月 20 日及 96 年 1 月 24 日至 2 月 20 日。結果顯示個 案的創傷後反應共有四類 (一 ) 身體心像的改變; (二 ) 不確定感; (三 ) 失落;(四 ) 社會疏離,其所採居之因應行為包括兩大類 (一 ) 以問題取向之因應行為;1、主動尋求資 源;2、接受現實; 3、心存希望; 4、比較行為,(二 ) 以情緒取向之因應行為:1、生氣 ;2、沮喪,並提出相關的護理措施包括 (一 ) 建立信任關係; (二 ) 提供情緒的支持;( 三 ) 重建希望。本個案報告希望能提供臨床專業人員參考,以提昇臨床醫療護理品質。
期刊論文
1.宋維村、張娟鳳(19870500)。宋大夫談青少年精神醫學第17講--創傷後症候群。諮商與輔導,17,2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喻絹惠、黃睦舜(19941200)。創傷機轉與護理。榮總護理,11(4),366-3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青青、劉雪娥(19960300)。自尊的概念。護理雜誌,43(1),90-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Polletier, L.(1981)。Collecting information: A way to cope with cardiac surgery。Matern Child Nursing Journal,10(2),143-153。  new window
5.宋維村、張娟鳳(19870600)。宋大夫談青少年精神醫學第18講--對身體疾病的反應和輔導。諮商與輔導,18,1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美菊、劉雪娥(19931200)。蝴蝶的蛻變--一位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病人面對身體心像改變的因應行為。長庚護理,4(2)=8,46-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淑(19950900)。一位充滿失落經驗的繼發性不孕症婦女再次生產時對身體功能的關注。護理雜誌,42(3),57-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梅珍、劉雪娥(19950600)。「創傷後反應」的概念及其護理。護理雜誌,42(2),37-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柯乃熒、蕭琪、許淑蓮(19970200)。不確定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44(1),92-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游惠珠、黃秀梨(19960900)。一位青春期少女面臨心臟手術的壓力源及因應行為。護理雜誌,43(3),6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桂芸(19960300)。創傷後的心理衝擊及護理處置。榮總護理,13(1),7-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紋苓、羅美芳(19970200)。一位小腦橋腦角腫瘤病人對身體心像的關注及其行為反應。護理雜誌,44(1),63-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心耕(19890100)。一位紅斑性狼瘡病人對其身體心像的關注。護理薪傳,4(1)=19,34-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行政院衛生署(1998)。86年衛生統計年報,臺灣地區15-24歲青年主要死亡原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高紀惠(1994)。新護理診斷手冊。台北:華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玉眉、田聖芳、蔣欣欣(1991)。質性研究: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桂如(1994)。與疾病有關的心理社會概念與護理。新編內外科護理學。台北:永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樹珍(1994)。各年齡層的心理衛生。心理學與心理衛生。台北:華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ohen, F.、Lazarus, R. S.(1979)。Coping with the stress of illness。Health Psychology。New York:C. F.:Jossey Bass。  new window
4.Scanlon, A. M.(1994)。Psychosocial response of the human spirit : The Journey of trauma。Trauma nursing : From resuscitation through rehabilitation。Philadelphia:W. B. Saunder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