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宗密之三教會通思想於中國佛教思想史上的意義
書刊名:中華佛學研究
作者:黃國清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Kuo-ching
出版日期:1999
卷期:3
頁次:頁271-303
主題關鍵詞:三教會通宗密澄觀慧苑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2)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
     過去研究宗密思想的學者,注意到唐代宗教文化環境與其三教思想的可能關聯,但很少追究宗密三教思想的源頭,本文嘗試補足這段研究空白。宗密著作中涉及儒道二教本源論的部份,基本上是採用澄觀的見解再加以修正,宗密所述之大道說、自然說、元氣說和天命說的內容,我們在《華嚴經疏》和《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可以找到相近的說法。然而,澄觀主張對內外教義作嚴格的區分,宗密卻將儒、道的本源論與佛教會通,這是宗密繼承澄觀之觀點後的新開展。宗密將儒、道思想包含於判教體系之中,也受到慧苑判教思想的影響,兩人的判教體系有很多共通處。慧苑的最初一教為「迷真執異教」,涵蓋印度和中國外教有關萬物本源的主張,宗密則以「迷執」來指稱儒、道二教。慧苑立迷真執異教的目的,意在藉此批判外教,讓人不致混濫了內、外教義; 宗密談論外教的本源論,則是為了將其會通於佛教,這是出於宗密對中國固有思想與宗教的包容態度。宗密會通三教的思想,在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具有一種承先-開展-啟後的重要地位。他的三教會通思想不再是淺層的教義比配,乃是透過心識論所進行的深層會通,為三教會通思想的重大突破。宗密著作中關於三教會通的見解,在宋、元、明各代廣為高僧與居士們所引用,極受推重,足見影響之深遠。
圖書
1.宗密。大方廣圓覺經大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宗密。佛說盂蘭盆經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勞思光(1984)。中國哲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坂本幸男(1971)。華嚴教學之研究。華嚴教學之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紹林(1983)。唐代士大夫與佛教。臺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湯用彤(1962)。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宗密。原人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鎌田茂雄、關世謙、佛光出版社(1986)。中國佛教通史。佛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鎌田茂雄(1975)。宗密教学の思想史的研究。宗密教学の思想史的研究。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村元(1988)。シナ人の思惟方式。シナ人の思惟方式。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荒木見悟(1981)。禅の物語:輔教篇。禅の物語:輔教篇。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冉雲華(1988)。宗密生平與著作。宗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Gregory, P. N.(1991)。宗密的傳記。Tsung-mi and the Sinification of Buddhist。Princeton。  new window
14.冉雲華(1990)。宗密著《道俗酬答文集》的研究。中國佛教文化研究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鄧克銘(1989)。宗密大師《原人論》之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戰國宋)莊子。莊子集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僧道安。二教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演義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華嚴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刊定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唐)白居易。三教論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唐)李翱。復性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國清(1997)。宗密三教會通思想的兩層關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宋)大慧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明)蕅益大師。性學開蒙答問,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