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通玄及其華嚴學之研究
作者:洪梅珍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文欽 博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李通玄華嚴學華嚴宗華嚴思想易佛會通新華嚴經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2
本文以唐代佛教居士李通玄及其華嚴學作為研究主題,在前賢已建立之研究成果上,透過整理、歸納、補充、糾謬、辨正等功夫,繼續進行開拓與深掘,以建立較全面性與系統性之論述,益補目前研究之不足。
本文之研究主軸有二:一是李通玄之傳略考述,二是李通玄之華嚴學研究。除了首章之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探討歷代文獻、確立研究目的與方法,末章總結論文之研究成果、說明研究限制與展望外,論文主體共有五章:
第二章為「李通玄之傳略考述」。有鑒兩岸三地對於李通玄傳略史料尚缺乏縝密詳細之考述,多數評介皆混雜諸種史料而成,無法清楚辨析這些史料的時代先後與說法的承繼演變關係,因此,本文特就此問題進行處理,廣蒐史料並確實梳理比勘,從姓名稱號與家世籍貫、生卒年代與享壽年齡、相貌儀態與人格特質、述論過程與感通靈蹟、學思背景與著作流傳、圓寂異相與安葬處所、後世評價與民俗影響等方面,來建構李通玄其人其事之全貌。由於對於史料的判讀、採取的研究視角與前賢並不相同,且在掌握史料的完整性與研究分析的細膩度上都有所超越,尤其,從方志、碑刻、民間行腳僧圖等資料,發現中晚唐後世人對於李通玄的崇拜信仰勝過其生前,故論文中亦特別對此現象所突顯的意義加以討論。
第三章至第六章則針對本文第二個研究重點李通玄的華嚴學進行論述:
第三章分析李通玄對於《華嚴經》所作的基本判釋,包括:經題宗趣、定傳教人、說教時分、何藏所攝、卷品要旨、付囑對象、所立教體;組織結構的三種判釋──十處十會四十品、五種因果遍周義、科序正流通三分;十教十宗的判釋。文中特別凸出李通玄判教說的特色與意義。
第四章分析李通玄運用會通方法來詮釋《華嚴經》的特色與意義。從會通之義界、文化淵源及李通玄個人之學思背景切入,再從會通易佛與會通傳統文化兩方面去歸納分析其詮釋經典之手段與特色。在易解華嚴這部份,著重易佛之間的聯繫與轉化的探討;在會通傳統儒道等文化的部分,則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完整分析。故此章研究價值主要表現在對李通玄詮釋《華嚴經》的方法作了完整深入的分析,在廣度與深度上都較前賢有所突破。
第五章是李通玄的華嚴思想分析。此章意在建構李通玄華嚴思想之體系及凸顯其思想之特點。在建構體系部分,以其佛智觀作為根本思想,繼而提出重要的華嚴觀法等思想內容,最後則落實以信解行證之成佛修行觀。在思想論述方面,則對其富有個人特色的佛智觀、佛性論、六相十玄說、三聖圓融觀、佛光觀、禪定與神通觀等等進行討論。由此章可知李通玄的華嚴思想是理論與實踐兼重的。
第六章則談李通玄華嚴學的影響與價值。此章分從四個方面去考察李通玄的華嚴學在歷史文化中的地位:一是論其對《華嚴經》在地位判釋、詮釋解讀、信仰普及、理論與實踐的論述方面所作的貢獻與影響;二試論其對華嚴宗教學的承繼與思辨、啟發與影響;三是論其對中國佛教發展的影響,包括對佛教居士的修行觀、佛教的中國化、對禪淨等其他宗派的影響等等;四是肯定其華嚴學仍具現代價值,有助於人間佛教的實現、啟發人類的覺性與智慧、實現圓滿和諧的人生,及開拓心靈境界與時空觀念。
整體來說,本論文彌補了目前台灣學界或宗教界對李通玄及其華嚴學研究之不足,亦能對李通玄及前賢的論述提出修正或評議,對此研究主題建立了較全面性且深入的整理與分析。
參考書目
一、古籍類
(清代以前的典籍,按照作者出生時代先後排序)
(一)《大正藏》
梁‧僧祐撰《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1月修訂版。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大正藏》第24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傳》,《大正藏》第50冊。
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9冊。
隋‧智顗《摩訶止觀》,《大正藏》第46冊。
唐‧吉藏《法華義疏》,《大正藏》第34冊。
唐‧吉藏《法華玄論》,《大正藏》第34冊。
唐‧吉藏《中觀論疏》,《大正藏》第42冊。
唐‧吉藏《大乘玄論》,《大正藏》第45冊。
唐‧智儼撰《華嚴一乘十玄門》,《大正藏》第45冊。
唐‧智儼集《華嚴五十要問答》,《大正藏》第45冊。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10冊。
唐‧法藏撰《華嚴經義海百門》,《大正藏》第35冊。
唐‧法藏撰《華嚴經略探玄記》,《大正藏》第36冊。
唐‧法藏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藏》第45冊。
唐‧法藏撰《修華嚴奧旨妄盡還原觀》,《大正藏》第45冊。
唐‧法藏撰《華嚴發菩提心章》,《大正藏》第45冊。
唐‧法藏撰《華嚴經傳記》,《大正藏》第51冊。
唐‧李通玄撰《新華嚴經論》,《大正藏》第36冊。
唐‧李通玄造《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卷卷大意略敘》,《大正藏》第36冊。
唐‧李通玄撰《略釋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大正藏》第36冊。
唐‧李通玄撰《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大正藏》第45冊。
唐‧澄觀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第36冊。
唐‧澄觀述《大華嚴經略策》,《大正藏》第36冊。
唐‧澄觀述《新譯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大正藏》第36冊。
唐‧澄觀述《三聖圓融觀門》,《大正藏》第45冊。
唐‧黃檗希運《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大正藏》第48冊。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第48冊。
唐‧湛然《金剛錍》,《大正藏》第45冊。
唐‧湛然撰《大方廣佛華嚴經願行觀門骨目》,《大正藏》第36冊。
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大正藏》第51冊。
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宋‧張商英〈決疑論後記〉,《大正藏》第36冊。
宋‧《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大正藏》第48冊。
宋‧志磬《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冊。
元‧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第49冊。
明‧《神僧傳》,《大正藏》第50冊。
明‧袁宏道《西方合論》,《大正藏》第47冊。
明‧郭凝之編集《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大正藏》第47冊。

(二)《卍新纂續藏經》
唐‧李通玄撰,志寧合經與論,慧研整理《華嚴經合論》,《卍新纂續藏經》第4冊。(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09年4月22日出版)
唐‧澄觀述,宋‧淨源錄疏注經《華嚴經疏注》,《卍新纂續藏經》第7冊。
唐‧宗密撰《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卍新纂續藏經》第9冊。
唐‧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卍新纂續藏經》第63冊。
唐‧法眼文益《宗門十規論》,《卍新纂續藏經》第63冊。
宋‧戒環集《華嚴經要解》,《卍新纂續藏經》第8冊。
宋‧宗鑒編纂《釋門正統》,《卍新纂續藏經》第75冊
宋‧祖琇撰《隆興編年通論》,《卍新纂續藏經》第75冊。
宋‧僧正受編《嘉泰普燈錄》,《卍新纂續藏經》第79冊。
明‧方澤纂要《華嚴經合論纂要》,《卍新纂續藏經》第5冊。
明‧李贄簡要《華嚴經合論簡要》,《卍新纂續藏經》第4冊。
明‧朱時恩《佛祖綱目》,《卍新纂續藏經》第85冊。
明‧朱時恩《居士分燈錄》,《卍新纂續藏經》第86冊。
明‧傳燈《維摩詰所說經無我疏》,《卍新纂續藏經》第19冊。
清‧周克復纂《華嚴經持驗記》,《卍新纂續藏經》第77冊。
清‧彭際清《居士傳》,《卍新纂續藏經》第88冊。

(三)《明版嘉興藏》
唐‧實叉難陀譯;李通玄論;志寧釐經合論《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明版嘉興大藏經》第13冊,徑山藏版,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87年。
唐‧李通玄撰《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明版嘉興大藏經》第15冊。
唐李通玄撰;宋惠洪序《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明版嘉興大藏經》第15冊。
(四)《韓國佛教全書》
唐‧李通玄撰,知訥節要《華嚴經合論節要》,《韓國佛教全書》第4冊,東國大學校出版部,1990年8月。

(五)其他古籍
唐‧孔穎達撰,余培德點校《周易正義》,附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周易注疏》,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4月。
宋‧趙明誠《金石錄》,台北:臺灣商務,1976年。
清‧羅振玉《金石續編》,台北:藝文,1966年。
清‧陸耀遹纂《金石續編》,收於《石刻史料新編(五)》,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77年。
清‧翁聘之輯《山右石刻叢編》,收於《石刻史料新編》第二十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二、專書類
(按作者姓氏筆劃多寡排列)
(一)佛學類
丁小平《不離而覺──佛教出世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
于東輝《妙法無礙──佛教圓融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月。
小島岱山編《新華嚴經論資料集成》,東京都:華嚴學研究所,平成4年(1992年)11月20日。
太虛大師《佛教各宗派源流》,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1998年6月。
方立天《法藏》,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7月。
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方立天釋譯《華嚴金師子章》,高雄縣大樹鄉: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2月。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1卷‧魏晉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2卷‧隋唐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3卷‧中國佛教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下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8月。
方廣錩《佛教典籍百問》,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7月。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2月。
止湖《法海慈航:佛教典籍‧法系宗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
王頌《宋代華嚴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
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中國中世佛教治國意識形態研究》,台北:商周出版,2006年6月。new window
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高雄縣大樹鄉: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8月。
田燈燃《圖解佛教》,台北縣中和市:華威國際,2009年6月。
伊凡《這本「華嚴經」很受用》,台北縣中和市:曼尼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4次印刷。
印順《成佛之道》(增注版),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6月。
宇井伯壽著;李世傑譯《中國佛教史》,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6月。
朱文光《佛學研究導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5月。
吳一正《真──入不可思議華嚴境界》,台北:萬年青書店,1976年8月。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3月初版。new window
吳信如《佛教世界觀》,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6月。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月。
李四龍《天台智者研究:兼論宗派佛教的興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向平《和合為尚──佛教和平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尚全《漢傳佛教概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1月。
李勇《三論宗佛學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6月。
李富華釋譯《楞嚴經》,高雄縣大樹鄉: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4月。
李錦全釋譯《華嚴原人論》,高雄縣大樹鄉: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8月。
杜繼文《中國佛教的多民族性與諸宗派的個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7月。
卓格多傑《九會毘盧──華嚴圓教啟示錄》,新店市:圓明出版社,1996年7月。
周中一《佛學研究》,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7月。
周叔迦《佛教基本知識》,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1月。
周叔迦《周叔迦佛學論著全集》(全七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林國良《出入自在──佛教自由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4月。
松原哲明《開拓宇宙觀──華嚴經》,台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7月。
俞學明《湛然研究︰以唐代天台宗中興問題為線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南懷瑾《如何修證佛法》,台北:考古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8月。
南懷瑾講述,李素美編校《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台北:考古文化事業公司,2008年7月。
洪修平《國學舉要‧佛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洪修平、陳紅兵《中國佛學之精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胡順萍《《華嚴經》之「成佛」論:涵攝八十《華嚴經》之三十九品》,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
英武《華嚴宗簡說》,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9月。
唐中毛《月印萬川──佛教平等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4月。
夏金華《緣起‧佛性‧成佛──隋唐佛學三大核心理論的爭議之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月。
師奘沙門密林持松《華嚴宗教義始末記》,台北:空庭書苑有限公司,2008年8月。
徐紹強釋譯《華嚴五教章》,高雄縣大樹鄉: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4月。
朗寧法師主編《經典詮釋與中國佛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8月。
海雲繼夢《三聖圓融觀》,高雄:空庭書苑有限公司,2002年3月。
海雲繼夢《神聖的遊戲場─華嚴密法》,台北縣:空庭書苑有限公司,2005年2月。
海雲繼夢《華嚴經導讀1》,台北縣中和市:空庭書苑,2006年1月。
海雲繼夢《華嚴經導讀2》,台北縣中和市:空庭書苑,2006年5月。
海雲繼夢《華嚴經導讀3》,台北縣中和市:空庭書苑,2007年5月。
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嚴蓮社《華嚴淨土思想與念佛法門》,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嚴蓮社,2001年4月。
高柏園《禪學與中國佛學》,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3月。
高峰了州著,釋慧嶽譯《華嚴思想史》,台北縣新店鎮: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9年。
高振農釋譯《華嚴經》,高雄縣大樹鄉: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12月。
崔人元《普賢菩薩小百科》,台北:橡樹林文化、城邦文化事業股限公司,2008年10月。
張曼濤主編《華嚴思想論集(華嚴學專集之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2》,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7月。
張曼濤主編《華嚴思想論集(華嚴學專集之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3》,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7月。
曹曙紅《聚散因緣──佛教緣起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
梁曉虹《禪宗史話》,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
梁鴻飛、趙躍飛《中國隋唐五代宗教史》,百卷本《中國全史》叢書,史仲文、胡曉林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清水公照著,達智禪師譯《華嚴經入門》,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0月2版2刷。
許抗生《佛教的中國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8年8月。
郭朋《中國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7月。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9月。
野上俊靜等著;鄭欽仁譯《中國佛教通史》,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5月。
陳士強《中國佛教百科叢書—經典卷》,台北縣三重市: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8月。
陳英善《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嚴蓮社,2002年5月。new window
陳琪瑛《華嚴經.入法界品:空間美感的當代詮釋》,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限公司,2007年9月。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馮達庵《佛法要論》(上、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1月。
楊政河《華嚴哲學研究》,台北:慧炬出版社,2004年7月。new window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4月。new window
董群釋譯《法華經》,高雄縣大樹鄉: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10月。
夢參老和尚講述《淺說華嚴大意》,台北: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9月。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8月。new window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5月。new window
褚柏思《佛門人物志》,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3年3月。
劉貴傑《華嚴宗入門》,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5月。
劉貴傑《佛教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new window
歐陽鍾裕《一乘圓教與大圓滿見》,台北:慧炬出版社,2001年6月。
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9月。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台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1月。
蔣維喬《佛學概論》,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出版社,1996年4月。
賢度法師《華嚴淨土思想與念佛法門》,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嚴蓮社,2001年4月。
賢度法師《觀音法門》,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嚴蓮社,2006年6月。
賢度法師《華嚴學講義》,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嚴蓮社,2007年8月。
賢度法師《華嚴學專題研究》,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嚴蓮社,2008年9月。
賢度法師《華嚴經講錄》,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嚴蓮社,2009年7月。
鄭秀雄《善財五十三參》,台北縣三重市: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12月6版。
鄧克銘《華嚴思想之心與法界》,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7月。new window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縣:佛光出版社,1990年12月。
賴永海《中國佛教與哲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
賴永海《中國佛教文化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賴永海《佛典輯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月臺1版2刷。new window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4月。
龍樹菩薩釋著,迦色編著《圖解華嚴經》,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龜川教信著,印海譯《華嚴學》,高雄縣大樹鄉: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5月。
謝保成、趙俊《中國隋唐五代思想史》,百卷本《中國全史》叢書,史仲文、胡曉林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韓煥忠《華嚴判教論》,台北縣:空庭書苑有限公司,2008年12月。
藍吉富主編;(一)T.R.V.Murti(二)神林隆淨著;(一)郭忠生(二)許洋主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5:中觀哲學(下)、菩薩思想研究(上)》,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4年11月。
藍吉富主編;神林隆淨著;許洋主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6:菩薩思想研究(下)》,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4年11月。
藍吉富主編;藤堂恭俊、塩入良道合著;余萬居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44:中國佛教史(上)》,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5年6月。
藍吉富主編;宇井伯壽、常盤大定、結城令聞合著;釋印海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31:中印佛教思想》,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7年5月。
藍吉富主編;宇井伯壽等著;王進瑞等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1:禪宗論集、華嚴學論集》,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8年6月。
魏道儒主編《普賢與中國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台北縣中和市:空庭書苑,2007年6月。
鎌田茂雄《華嚴學研究資料集成》,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3年3月。
關世謙譯《佛學研究指南》,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9月初版。
鎌田茂雄著;鄭彭年譯《簡明中國佛教史》,新店市:谷風出版社,1987年7月。
鎌田茂雄《中國華嚴思想史の研究》,東京大學出版會,1992年10月。
鎌田茂雄著,慈怡譯《華嚴經講話》,高雄縣大樹鄉: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4月。
繼夢法師《華嚴宗哲學概要》台北:圓明出版社,1996年,9月。
蘇樹華《中國佛學各宗要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1月。
覺音白話語譯,許文筆編註《華嚴經的女性成就者》,台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7月。
釋印光重修《清涼山志》,1933年排印本,收於李潤海監印,杜潔祥主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二輯第29冊《清涼山志‧雲岡石窟寺記》,台北:明文書局印行,1980年10月。
釋根通主編《中國淨土宗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2月。
龔雋釋譯《佛性論》,高雄縣大樹鄉: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4月。
龔曉康《融會與貫通:蕅益智旭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1月。

(二)三教融通類
王仲堯《易學與佛教》,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7月。
王建疆《修養‧境界‧審美:儒道釋修養美學解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牟宗三著,羅義俊編《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new window
李申《隋唐三教哲學》,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5月。
洪修平《中國佛教與儒道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
胡傳希、陳盈盈《追求生命的超越與融通:儒道禪與休閒》,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夏金華《佛教與易學》,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月。new window
荒木見梧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3月。
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趙傳《心海禪舟──宋明心學與禪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劉貴傑《僧肇思想研究──魏晉玄學與佛教思想之交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8月。new window
潘雨廷《易與佛教‧易與老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蕭登福《道家道教影響下的佛教經籍(上)》,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薛克翹《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年3月。
謝金良《周易禪解研究》,(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12月。

(三)易學類
王浩《神算──中國術數的秘密》,台北:究竟出版社,2004年9月。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new window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修訂本,共四卷),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朱伯崑《易學基礎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1月。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7月。
杜文齊《易經入門‧圖解篇》,台北縣:俊嘉文化,2009年1月。
汪致正《易學津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周止禮《易經與中國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年12月。
林尹等著《易經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0月。
林忠軍《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10月。
金生楊《漢唐巴蜀易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8月。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
唐頤《圖解京氏易傳》,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孫振聲編著《易經入門》,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7月。
徐芹庭《易圖源流──中國易經圖書學史》,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1月。
祖行《圖解易經》,台北縣中和市:華威國際,2009年3月。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張其成主編《易經應用大百科》上篇、下篇,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5月。
張善文《歷代易學要籍解題》,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2月。
許文勝《易經之道》,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1月。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台北縣土城市: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9月。
鄒學熹編著《易學入門‧精要篇》,台北縣中和市:台灣實業文化,2001年5月。
劉大鈞《周易概論》,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1月。
盧央《易學與天文學》,北京:中國書店,2006年1月。

(四)其他
方光華《中國古代本體思想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加達默爾(Gadamer, Hans-Georg)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 – 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石雲濤《早期中西交通與交流史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5月。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任繼愈《漢唐佛教思想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共四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李斌城《中國古代思想史‧隋唐五代卷》,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康中乾《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張立文主編,張懷承著《中國學術通史(隋唐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郭維森主編《古代文化知識要覽》,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4月。
傅小凡《宋明道學新論:本體論建構與主體性轉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5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傅樂成《隋唐五代史》,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new window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上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
魯迅、容肇祖、湯用彤《魏晉思想(乙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三、期刊論文
(按作者姓氏筆劃總數由少到多排列)
(一)中文期刊(含期刊、論文集)
今津洪嶽作〈大方廣佛華嚴經解題〉,《海潮音》第67卷第6期,1986年6月,頁14-22。
孔維勤〈宋釋永明延壽之理事觀〉,《華崗佛學學報》第8期,1985年10月,頁359-418。
巴宙〈觀音菩薩與亞洲佛教〉,《中華佛學學報》第1期,1987年3月,頁59-79。劉貴傑〈僧肇思想之背景及其淵源〉,《中華佛學學報》第1期,1987年3月,頁81-121。new window
方立天〈華嚴宗心性論述評〉,《中華文化論壇》,1994年第4期,頁18-24。
王乃積、郭華榮〈關於李通玄的籍貫、著作、安葬處〉,《五台山研究》,2007年第4期,頁30-32。
王乃積、郭華榮〈照明序文是李通玄傳記的第一手資料〉,《五台山研究》,2009年第1期,頁54-55。
王文泉〈初唐的道、佛之爭〉,《康寧學報》第9期 ,2007年6月,頁133-161。
王仲堯〈密宗之援易說佛及其易學圓相圖式述考〉,《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2003年9月,頁263-287。new window
王翠玲〈華嚴感通賦初探〉,《成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12月,頁125-164。new window
冉弘毅〈文明對話──易經思維與佛教義理的互動〉,《佛學與科學》,2005年,頁22-32。
古天英〈華嚴經「離世間品」探究〉,《獅子吼》第23卷第12期,1984年12月,頁19-23。
古正美〈從南天烏荼王進獻的《華嚴經》說起-南天及南海的《華嚴經》佛王傳統與密教觀音佛王傳統〉,《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5期,2000年7月,頁159-201。new window
任繼愈〈漢傳佛教與東方文化〉,《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11-16。new window
成一〈華嚴經之傳譯經過與其內容組織〉,《海潮音》第62卷第1期,1981年1月,頁9-11。
成一法師講〈華嚴經品會大意淺釋〉,《海潮音》第63卷第12期-64卷第1期,1982年12月-1983年1月,頁5-12。
朱文光〈佛學研究方法學理路之探索〉,《中華佛學研究》第7期,2003年3月,頁333-359。new window
江燦騰〈李卓吾的生平與佛教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2期,1988年10月,頁267-323。new window
吳可為〈華嚴判教論辨微〉,《中華佛學學報》第20期,2007年7月,頁205-225。new window
吳汝鈞〈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中華佛學學報》第1期,1987年3月,頁123-135。new window
吳忠傳〈居士佛教與佛教中國化──評潘桂明先生《中國居士佛教史》〉,《佛學研究》,2002年,頁397-404。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年12月,頁165-207。new window
呂麗華〈李通玄的生卒年與著述考〉,《圓光佛學研究所: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1999年8月22日,頁1-12。
宋灝〈意義、時間與自我--從哲學詮釋學的角度看唐代華嚴宗思想〉,《東吳哲學學報》第19期,2009年2月,頁1-27。new window
李志夫〈三論宗之理事觀〉,《華崗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12月,頁163-209。
李志夫〈智者之圓教義及其形成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353-363。new window
李承貴〈兩晉南北儒佛道三教關係發微〉,《孔孟月刊》第40卷第6期,2002年2月,頁24-31。new window
李海波〈唐代文殊信仰興盛的政治背景〉,《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1期,2004年1月,頁92-95。
李富華〈佛教典籍的傳譯與中國佛教宗派〉,《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97-112。new window
李開濟〈華嚴法界尋義〉,《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8期,2007年8月,頁35-47。new window
杜保瑞〈蕅益智旭溝通儒佛的方法論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6期,2003年6月,頁79-96。new window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與佛教諸宗派的關係〉,《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7月,頁193-231。new window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與政治關係的一側面──唐朝皇室對彌勒信仰的態度〉,《中華佛學學報》第4期,1991年7月,頁287-296。new window
肖黎民〈東方智慧的象徵〉,《五台山研究》,2006年第11期,頁75-76。
周叔迦〈無情有佛性〉,《佛教文化》,頁14-15。
周群〈論袁宏道的佛學思想〉,《中華佛學研究》,第6期,2002年3月,頁383-417。new window
林佳蓉〈從宗教名山的形成看佛道交融的契機--以唐代天臺山佛道二教的發展為例〉,《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2期,2002年12月,頁143-165。new window
林傳芳〈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華崗佛學學報》第2期,1972年8月,頁45-84。
林義正〈儒佛會通方法研議〉,《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2002年7月,頁185-211。new window
林義正〈李綱《易》說研究──兼涉其《易》與《華嚴》合轍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7期,2002年12月,頁67-98。new window
林義正〈論中國經典詮釋的二個基型:直釋與旁通--以《易經》的詮釋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1期,2006年3月,頁35-75。new window
邱高興〈以《易》解《華嚴經》──李通玄對《華嚴經》的新詮釋〉,《周易研究》,2000年第1期(總第43期),頁59-65。
邱高興〈李通玄與法藏的佛學思想比較〉,《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1期,頁36-43。
邱高興〈李通玄禪觀思想述要〉,《慈光禪學學報》創刊號,頁305-324。
洪修平〈明代四大高僧與三教合一〉,《佛學研究》,1998年,頁52-57。
洪修平〈論漢地佛教的方術靈神化、儒學化與老莊玄學化─—從思想理論的層面看佛教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303-315。new window
洪修平〈論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學的異同與互補兼論多元宗教與文化的並存〉,《宗教大同》第1期,2002年12月,頁7-29。
洪修平〈儒佛道三教關係與中國佛教的發展〉,《宗教大同》第2期,2003年12月,頁29-53。
胡春業〈華嚴法界緣起思想在大乘解脫論中的真詮〉,《法音》,2006年第12期(總第268期),頁12-18。
范佳玲〈紫柏真可禪學思想之研究〉,《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1999年3月,頁305-333。new window
韋漢傑〈從「佛性與般若」看華嚴宗哲學〉,《鵝湖》第26卷第1期總號301,2000年7月,頁12-22。new window
靜華〈李通玄考〉,《內明》第249期,1992年,頁13-18。
夏金華〈蕅益大師與《周易禪解》〉,《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12 月,頁255-268。new window
桑大鵬〈論李通玄「易學華嚴」的思維特徵及其闡釋學意義〉,《長江學術》,2007年第4期,頁102-107。
秦團結〈試論李通玄的三聖圓融思想〉,《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1期,頁137-141。
荒木見梧著,廖肇亨譯〈李通玄在明代〉,《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1期,頁273-287。new window
高毓婷〈圜悟克勤禪學思想〉,《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1999年3月,頁335-349。new window
寇養厚〈武則天與唐中宗的三教共存與佛先道後政策──唐代三教並行政策形成的第二階段〉,《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9月,第28卷第3期,頁19-174。
康特〈虛假當念之時間構造--以天臺宗及華嚴宗為主〉,《臺大佛學研究》第16期,2008年12月,頁171-228。new window
張曼濤〈中國佛教的思惟發展〉,《華崗佛學學報》第1期,1968年8月,頁133-195。
曹仕邦〈中國佛教的譯場組織與沙門的外學修養──大乘佛教奠基於東亞的兩大要素〉,《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113-129。new window
曹郁美〈《華嚴經》[八十卷/(唐) 實叉難陀譯]中的毘盧遮那佛〉,《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9期,2007年12月,頁55-74。
郭朝順〈智者的圓頓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7月,頁121-147。new window
郭朝順〈華嚴宗的可說與不可說〉,《正觀》第27期,2003年12月,頁85-133。new window
陳永寧〈華嚴經淨行品之要旨〉,《中國佛教》第29卷第1期,1985年1月,頁9-12。
陳玉蛟〈「發心」在漢藏佛學中之意義及其在宗教實踐上之心理功能〉,《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1990年4月,頁209-236。new window
陳英善〈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6期,1993年7月,頁279-301。new window
陳英善〈就《華嚴法界觀門》論華嚴思想之演變〉,《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7月,頁373-396。new window
陳英善〈大乘菩薩道與儒家倫理〉,《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317-337。new window
陳英善〈從「開權顯實」論法華之妙〉,《中華佛學學報》第14期,2001年9月,頁293-308。new window
陳敏齡〈西方淨土的宗教學詮釋〉,《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5月,頁83-103。new window
陳清香〈觀音菩薩的形像研究〉,《華崗佛學學報》第3期,1973年5月,頁57-78。
陳榮波〈易經離卦與曹洞禪〉,《華崗佛學學報》第4期,1980年10月,頁224-244。
傅偉動〈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理探討──心性體認本位的中國生死學與生死智慧〉,《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下輯》,1995年7月,頁679-693。
湯一介〈華嚴「十玄門」的哲學意義〉,《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下輯》,1995年,頁811-820。
傅偉勳〈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銓釋學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4期,1991年7月,頁169-199。new window
馮巧英〈略論李通玄〉,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山西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國佛教與五臺山」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1999/08/24-1999/08/24。
黃俊威〈從「真如緣起」到「法界緣起」的進路──「一心」觀念的確立〉,《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1994年7月,頁287-314。new window
黃夏年〈《佛學與易學》讀後感〉,《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1期,頁153-155。
黃國清〈宗密之三教會通思想於中國佛教思想史上的意義〉,《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1999年3月,頁271-303。new window
黃國清〈宗密和會禪宗與會通三教之方法的比較研究〉,《圓光佛學學報》第3期,1999年2月,頁101-132。new window
黃景進〈三教融合與意境論的形成〉,《明道文藝》第333期,2003年12月,頁14-31。
楊白衣〈淨土的淵源及其演變〉,《華崗佛學學報》第8期,1985年10月,頁77-125。
楊政河〈華嚴經普賢行願思想之研究〉,《華崗佛學學報》第4期,1980年10月,頁97-131。
楊政河〈魏晉南北朝佛學思想玄學化之研究〉,《華崗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12月,頁211-248。
楊郁文〈佛法的人間性與現實性〉,《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1997年7月,頁147-172。new window
楊惠南〈「人間佛教」的經典詮釋──是「援儒入佛」或是回歸印度?〉,《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5月,頁479-504。new window
楊曾文〈唐代密宗及其禪教會通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219-235。new window
楊曾文〈永明延壽的心性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5月,頁457-477。new window
楊維中〈性起與自性清淨圓明體:華嚴宗的心性本體論〉,《佛學研究》,1999年,頁136-145。
楊維中〈華嚴宗佛性思想初探--五教佛性與心性本體〉,《香港佛教》第479期,2000年4月,頁7-9。
聖嚴法師〈明末的居士佛教〉,《華崗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12月,頁7-36。
鉑淨〈20世紀的華嚴學研究〉,《佛學研究》,2005年,頁363-381。
廖明活〈初唐時期佛性論爭的兩個相關論題──定性二乘和變易生死〉,《中華佛學學報》第18期,2005年7月,頁31-73。new window
廖明活〈智儼的「緣起」和「性起」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期,1997年7月,頁53-68。new window
廖明活〈南北朝時代的佛性學說——中國佛性思想的濫觴〉,《中華佛學學報》第20期,2007年7月,頁105-137。new window
劉貴傑〈清初華嚴念佛思想試析──以續法與彭紹升為例〉,《中華佛學學報》第20期,2007年7月,頁227-250。new window
劉貴傑〈魏晉佛學思想之開展〉,《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5月,頁393-417。new window
劉瀚平〈宋易佛學關係考〉,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國文學誌》,第3期(宋代文化專號),1999年6月,頁103-115。new window
歐崇敬〈中國佛學的發展結構與詮釋方法論--創造轉化說及文本形成編制的討論〉,《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1期,2000年10月,頁23-55。
潘桂明〈晚明「四大高僧」的佛學思想〉,《五台山研究》,1994年第4期,頁17-23。
潘桂明〈李通玄的東方智慧論──《新華嚴經論》札記〉,《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377-391。new window
鄧克銘〈法藏之心識觀的特色〉,《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1996年7月,頁243-259。new window
蕭登福〈論佛教受中土道教的影響及佛經真偽〉,《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1996年7月,頁83-98。new window
賴永海〈宋元時期佛儒交融思想探微〉,《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7月,頁109-119。new window
賴永海〈佛儒之異同及其相互影響〉,《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12月,new window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的重省〉,《圓光佛學學報》第7期,1999年12月,頁new window
賴鵬舉〈四~六世紀中亞天山南麓的華嚴義學與盧舍那造像〉,《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1998年7月,頁73-102。new window
霍韜晦講述〈從原始佛教到華嚴宗〉,《內明》第143期,1984年2月,頁23-25。
霍韜晦講述〈從原始佛教到華嚴宗〉,《內明》第144期,1984年3月,頁25-27。
霍韜晦講述〈從原始佛教到華嚴宗〉,《內明》第145期,1984年4月,頁33-35。
靜華〈李通玄考〉,《內明》249期,1992年,頁13-18。
謝重光〈20世紀國內對隋唐五代佛教宗派及其思想學說研究之回顧〉,《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5卷第4期,1999年,頁62-75。
顏永春〈不即不離──高達美與龍樹中道哲學初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十二期,2006年12月,頁81-122。new window
魏道儒〈東晉南北朝華嚴學的發展趨向〉,《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1期,頁65-72。(下載自《中國期刊博碩論文數據庫》)
魏道儒〈從華嚴經學到華嚴宗學〉,《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7月,頁365-376。new window
魏道儒〈宗教融合與教化功能──以宋代兩種華嚴淨土信仰為例〉,《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5月,頁299-305。new window
釋惠敏〈「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1997年7月,頁25-44。new window
釋惠敏〈阿賴耶識之「無明、愛結、有識之身」經證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5月,頁105-122。new window
釋傳智法師〈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之比較研究〉,《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一)》,台北:華嚴專宗學院,1994年。
李宜真居士〈華嚴法界觀門研究〉,《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一)》,台北:華嚴專宗學院,1994年。
釋聖嚴〈淨土思想之考察〉,《華崗佛學學報》第6期,1983年7月,頁5-48。釋聖嚴〈明末中國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華崗佛學學報》第8期,1985年10月,頁1-76。
方東美講述;楊政河校訂〈從分析哲學觀點評述三論宗與康德哲學、天台宗、華嚴宗之異同〉,《華崗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12月,頁113-143。
釋體信法師〈宗密禪教合一思想之探討〉,《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二)》,台北:華嚴專宗學院,1994年。
釋修德法師〈法藏大師的五教論〉,《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二)》,台北:華嚴專宗學院,1994年。
釋慧學法師〈華嚴三祖法藏「十門唯識說」的研究〉,《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二)》,台北:華嚴專宗學院,1994年。
釋圓照法師〈華嚴法界圓融之探討〉,《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二)》,台北:華嚴專宗學院,1994年。
釋觀慧法師〈華嚴經十地品研究〉,《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一)》,台北:華嚴專宗學院,1994年。
釋賢度法師〈華嚴行門具體實踐之研究〉,《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一)》,台北:華嚴專宗學院,1994年。

(二)日文期刊
小島岱山〈李通玄の根本思想一真法界思想の形成とその思想史的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1期,1983年,頁158-159。
小島岱山〈李通玄における禪思想の特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2期,1984年,頁412-414。
小島岱山〈『新華嚴經論』の研究序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3期,1985年,頁589-590。
小島岱山〈李通玄における文殊菩薩の思想と周易思想との交流〉,《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5期,1986年,頁115-117。
小島岱山〈李通玄における十二緣生の理解〉,《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7期,1989年,頁122-126。
小島岱山〈五台山系華厳思想の日本的展開序説 -- 明恵に与えた李通玄の影響〉,《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8期,2000年,頁86-90。
小島岱山著,黃玉雄譯〈中國華嚴思想史的再認識──五臺山系華嚴思想與終南山系華嚴思想〉,《五臺山研究》,2000年第4期,頁13-17。
小島岱山〈五台山系華嚴思想の中國的展開 (二) ─ 慧洪覺範に與えた李通玄の影響〉,《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9期,2001年,頁745-749。
小島岱山,慇勤翻譯〈《宗鏡錄》的根本思想在五台山系華嚴思想──淵源於李通玄的一真法界思想〉,由浙江杭州市佛教協會、杭州市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研究所主辦;浙江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協辦;杭州佛學院承辦:第二屆吳越佛教文化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暨紀念永明延壽大師誕辰一千一百週年,會議日期:2004/11/09-2004/11/12。
木村清孝〈李通玄の「風神」理解〉,《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期,1974年,頁301-304。
木村清孝〈李通玄思想の流布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期,1980年,頁47-51。
稻岡智賢〈李通玄の名號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7期,1978年,頁126-127。
稻岡智賢〈李通玄における「信」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期,1980年,頁343-346。
稻岡智賢〈李通玄の傳記たつりて〉,《佛教學セミナ一》,日本,大古大學佛教學會,1981年。
稻岡智賢〈李通玄の普賢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2期,1984年,頁408-411。
稻岡智賢〈李通玄の法華經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4期,1985年,頁258-263。
稻岡智賢〈李通玄の剎那觀〉,《東海佛教》32期,1987年,頁28-39。
稻岡智賢〈李通玄の迴向觀〉,《東海佛教》34期,1989年,頁30-39。

四、學位論文
(按作者姓氏筆劃總數由少到多排列)
王興煥《佛典語言的詮釋學問題-以觀詮教的建構》,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邱高興《李通玄佛學思想述評》,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1996年5月。(此論文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9》,《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元月初版)
邱高興《華嚴宗祖法藏及其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論文, 1990年。(此論文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8》,《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3月初版)
邱獻志《華嚴宗事事無礙思想研究:以《法界觀門》與《十玄門》義理為中心》,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姚之均《試析李通玄的修行觀》,蘇州大學中國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4月。
胡民眾《澄觀及其佛學思想》,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996年。(此論文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8》,《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3月初版)
胡民眾《澄觀佛學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0年。(此論文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8》,《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3月初版)
徐紹強《〈華嚴五教章〉哲學思想述評》,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989年。(此論文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8》,《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3月初版)new window
桑大鵬《三種華嚴及其經典闡釋》,華中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
張瑞佳《明末澫益大師之生平及其佛學思想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曹郁美《《華嚴經》「如來放光」意涵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3月。
郭朝順《湛然與澄觀佛性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1995年。new window
陳進益《澫益智旭「《易》佛會通」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陳穎蓁《蓮池大師淨土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彭自強《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1999年。(此論文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8》,《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元月初版)
黃俊威《華嚴『法界緣起觀』的思想探源—以杜順、法藏的法界觀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1993年。new window
黃磊《宗密禪教一致論與三教一致論探析》,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994年。(此論文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8》,《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3月初版)
黃馨儀《釋智旭援佛解易思想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董群《宗密的華嚴禪》,安徽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988年。(此論文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8》,《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3月初版)
董群《宗密的融合論思想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3年。(此論文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7》,《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3月初版)new window
裴勇《宗密判宗說研究》,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995年。(此論文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8》,《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3月初版)
鄧繼盈《澫益智旭淨土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賴光明《華嚴宗法界緣起思想之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論文,1990年。
元弼聖《華嚴「法界緣起觀」的思想探源──以杜順、法藏的法界觀為中心》,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賴光明《華嚴圓教與天臺圓教之比較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博士論文,1996年。
釋見曄《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五、參考工具書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09年版。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電子版》,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2002年版。
《佛光大辭典電子版》,高雄:佛光山文化事業,2003年3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