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笑人與自笑:從幽默諧趣看余光中散文創作與理論的變遷
作者:樊善標
書刊名: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蘇其康, 王儀君, 張錦忠 (主編)
頁次:133-152
出版日期:2018
出版項:臺北:九歌
主題關鍵詞:余光中散文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會議論文
1.黃繼持(1997)。香港散文類型引論:「士人散文」與「市人散文」。剖沙賞沙:中國當代散文雜文國際研討會。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332-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余光中(1986)。逍遙遊。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光中(1988)。憑一張地圖。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樊善標(2011)。爐外之丹:文學評論及其他。香港:麥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光中(2002)。聽聽那冷雨。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重添、徐學、朱雙一(1991)。臺灣新文學概觀。廈門:鷺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光中(1996)。井然有序。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Eco, Umberto、謝瑤玲(1983)。玫瑰的名字。台北:皇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Eliot, T. S.、杜國清(1969)。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田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余光中(1981)。分水嶺上。純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余光中(2005)。青銅一夢。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余光中(1968)。望鄉的牧神。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余光中(1972)。焚鶴人。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余光中(2005)。余光中幽默文選。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余光中(2015)。粉絲與知音。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余光中(1998)。藍墨水的下游。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Kuipers, Giselinde(2015)。Good Humor, Bad Taste: A Sociology of the Joke。Walter de Gruyter。  new window
19.雷銳、向丹、蘇錫新(1992)。余光中幽默散文賞析。桂林:灕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Pollard, David E.、Pollard, David E.(1999)。The Chinese Essay。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new window
21.余光中(2005)。寸心造化:余光中自選集。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余光中(2010)。青青邊愁。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麗芬(20000000)。天真本色--從西西《哀悼乳房》看一種女性文體。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 : 從臺灣到香港。臺北: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樊善標(2011)。戰場與戰略:余光中六十年代散文革新主張的一種詮釋。爐外之丹:文學評論及其他。香港:麥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樊善標(2011)。余光中筆下的「五四新文學」。爐外之丹:文學評論及其他。香港:麥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樊善標(2011)。爐外之丹:余光中六十年代「現代散文」的歷史意義。爐外之丹:文學評論及其他。香港:麥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樊善標(2011)。余光中香港時期的抒情散文。爐外之丹:文學評論及其他。香港:麥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鍾怡雯(2009)。詩的煉丹術:余光中的散文實驗及其文學史意義。經典的誤讀與定位:華文文學專題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