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遊牧與農耕民族關系看族群心理認同的差異
書刊名:貴州民族研究
作者:陳則飛
作者(外文):Chen, Ze-fei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5)
頁次:6-9
主題關鍵詞:遊牧民族農耕民族族群認同差異全球化NomadsFarming peopleEthnic identityDifferenceGlobl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文化化"、"政治化"、"勢差化"是學術界對族群認同治理途徑的分類,但并不能解決族群心理認同微觀層面的問題所在。從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視角入手,分析現代化和城市化,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下的族群心理認同所發生的巨大改變,甚至會面臨著迷失乃至于消亡的危機,通過對我國社會中的"游牧"與"農耕"、"傳統"與"現代"的不同分野,以此來分析多民族國家環境中族群心理認同的差異化發展,這對于開展我國的族群研究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期刊論文
1.白維軍(2013)。民族地區社會風險與社會管理創新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鋒(2010)。論語言在族群認同中的地位和表現形式。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吉華(2010)。族群認同是如何建構的--讀張慧真的《教育與族群認同》。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鴻保、定宜莊(2001)。虛構與真實之間--就家譜和族群認同問題與《福建族譜》作者商榷。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彬彬(2014)。我國民族優惠政策對族群認同的建構機制探討。貴州民族研究,20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安東尼‧吉登斯、郭忠華(2010)。全球時代的民族國家:吉登斯講演錄。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oucault, Michel、謝強、馬月(1998)。知識考古學。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eck, Ulrich、何博聞(2004)。風險社會。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戎(2004)。民族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戴維•瓦爾德納、劉娟鳳、包剛升(2011)。國家建構與後發展。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