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彞尊《經義考》研究
作者:楊果霖
作者(外文):Guoo-lin Ya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三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目錄之學經學清代文獻the learning of bibliographyclassical literatureChin Dynastydocume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
論文提要
目錄之學,是讀書治學的門徑。昔日陳援庵先生嘗云:「茲事甚細,智者不為,然不為終不能得其用。」,筆者資質駑鈍,稱不上是一位智者,但生性喜好簿錄之學,每翻閱各種書目,對其編纂、體例、價值、影響等等,皆能興起探討之心。《經義考》是經學的重要書目,自從其成書之後,學者常能翻閱其中的資料,以為研究佐證之用,但僅視同工具之書,甚少學者從事專題的研究。若細究其原因,則由於該書著錄博富,通讀不易,且查考費時,難以吸引學者的研究興趣。筆者有志於文獻整理的工作,欲以此書為研究的開端,藉以從事經學文獻的整理。
中國目錄學史上,有關於專科書目的研究,是較為薄弱的一環,縱使如《經義考》、《小學考》之流者,雖備受學者的讚譽,卻缺乏研究的成果,更遑論相關的書目。本文既以《經義考》為研究的主題,每感於前賢的研究,缺乏可供佐證、議論的成果,是以在原書正文之間,爬梳條例,釐訂異同,並要發掘其精要,考訂其謬誤,往往有心力交瘁之感。雖至如此,從事本書的探索,將有助於日後的研究工作。本文寫作的要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全章分為三個要點:首先,分析研撰的動機和範圍,藉以說明決定題目的始末。其次,回顧《經義考》的研究歷程,使讀者能掌握歷來的成果,並瞭解各項研究的盲點。接著,說明本題研究的價值,從經學、目錄學二項,來探述其相關的問題,實有其研究的價值。
第二章「朱彞尊的生平及其交游」:全章分為二個要點:首先,嘗試論及竹垞的生平、行事,藉以瞭解其成長的過程,以及求學的經過等等,全文依其一生的遭遇,區分為三個時期:早期處於時代的劇變時刻,生活極其困苦,竹垞仍能積極學習,在詩、詞、古文等創作方面,能有所表現,其他如經學、史學、金石、書畫諸項,則是承自父、叔的教誨與影響,遂奠定其學術的基礎。竹垞擔任塾師,束脩之入,雖不甚豐,猶可溫飽,閒暇之際,召開詩課,吟詩論詩,詩名益盛。中期是竹垞學問的盤整時期,為謀求生計,並增廣見聞,乃四處遊歷謀職,參經證史,吟詩誦詞,生活的遷移,加速其學術的成長,使其在考訂史籍方面,能有良好成就,詩詞的創作,也因為遊歷四方,足跡遍及山西、山東、河北諸地,到福建、廣東等地,每引地方風土入詩,使其詩歌充滿山川景物的描繪,以及風土人情的特色。此外,由於旅遊異地,詩歌能充滿懷鄉的色彩,也能充滿生命的韌性,其歌詠題材豐富,能達到創作的高峰。在學術研究方面,也因到處遊歷,接觸各類的金石碑帖,對於考訂的進行,良有助益,也逐漸在史籍校訂方面,產生良好的成效。晚期展現豐富的學術內涵,在文獻整理、考證方面,能有成熟的表現,此期所編纂的典籍,也備受矚目,尤以《日下舊聞》、《明詩綜》、《經義考》、《曝書亭集》等書,能受到各方肯定,作品也屢被傳抄、輯錄,奠定其學術的地位。
在竹垞的交游方面,其能廣交文友,有利於學問的精進。無論在藏書、治學、嗜好、出仕諸項,均能受惠於朋友的影響。在藏書方面,竹垞不斷傳抄藏書家的善本,後遂能以藏書著名。此外,竹垞傳抄善本之外,也能將其囑咐他人刊印行世,有助於典籍的流通。在治學方面,竹垞善於金石,精通書畫,博通經史諸籍、善詩詞,工古文,無論在學術或創作方面,皆有很好的成就,在其友朋之中,不乏可見此類的學者專家,對其學問的擴展,能有裨益。在出仕方面,得力於嚴沆的推薦,得入博學鴻詞科。我們從其交友的活動中,得以看出其生活的面貌,也可看到當時的時代風尚。
第三章「朱彞尊整理文獻的成就」:竹垞是一位文獻學家,其對於文獻考證的能力,早已深受學者的肯定。在研究《經義考》之前,必先瞭解其文獻整理的觀念、方法,以及諸多的成就,才能對其考證的成果,能有初步的認識。首先,討論其治學的觀念。竹垞重視廣徵博引,信而有證,凡是文獻的整理,皆能強調博證的功效,是以其撰著的考訂,多能涉及各類的文獻,能以博識聞名於世,其他如反對抄襲、稽古崇漢、實事求是、簡明精要等觀念,都是承自漢學研究的心得所致。綜而言之,其觀點不外乎是稽古、求新、求善、求廣等要點,這些觀點的發揮,正是漢學考證學派的共通特點。從其提出的觀點來看,明顯是偏於漢學的發展,是以其擁有經學考證的著作,卻無闡述經義的作品。在治學方法方面,其能善用目錄、版本、校勘、輯佚、辨偽諸法,對於小學典籍的運用,也有良好的表現,更能佐以實地的遊歷,加以考古實物的論證,是以能擁有完善的考證方法,可供學者治學之時的重要參考。在文獻整理方面,其對於經學、史學的編纂與考訂,均有良好的貢獻。在經學方面,其能追索經學的傳授體系,對於經師之間的相承關係,也能盡力考訂,其考訂的成果,乃是上起孔子弟子,下迄宋元諸儒的傳經體系,均能有所涉獵。其次,他反對妄改經文,對於前儒妄改經文的行為,則提出其個人的批判。在考訂經籍的偽冒方面,能擴大辨偽的範圍,對於歷朝各代的經籍偽作,多能提出相關的考證,使其能名列清初經籍辨偽的名家之一。在釐析文句異同方面,其主張條列文句的異同,不輕易論斷異文的正誤,以免落入妄改經文的缺失。在考訂名物方面,其重視相關名物的考證,尤其發展出「以經證經」、「考古證今」的考訂原則,使其考證的成果,能與當時環境結合,加速研究的影響層面。在蒐求經籍佚文方面,亦能酌加輯錄佚文,以供辨證之需,雖然輯錄的內容,尚不夠完善,但其輯錄佚經的作法,也能形成輯佚的風潮。綜合言之,其考證的成果,能贏得後世學者的重視,是以能名列清初經學名家之一。在史籍纂修和校訂方面,其能親自參與《明史》的撰稿,尤其在人物傳記的蒐求與撰寫,均能獲致良好的成效,此外,其在《明史》體例的建言上,也能獲得總裁的重視,且多能付諸實行。此外,其積極的蒐求各類的史料,也能從事史傳的纂修工作,對於復社人氏、抗清名士、詩人史料、博學鴻儒、經傳人物方面,能加以撰稿、整理,且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其次,在考訂歷朝典制方面,也能善用各種的碑文資料,從事歷朝典制的研究,其成效顯著。又在正史補正方面,能積極的審訂人物、官銜的錯誤,並針對漏失的資料,提出補充說明,有助於瞭解史實的正確性。整體而論,其在文獻整理的觀念、方法、貢獻等等,均有值得借鏡之處。
第四章「《經義考》的成書背景」:《經義考》的編纂,實受到當代時空環境的影響。本章率先研究其成書的背景,逐步介紹竹垞所處的學術環境,使讀者能得知其成書的背景。本章所論述的主題,主要是介紹其基本的環境,並無創見的成份,但透過本文的說明,可使讀者對其成書的環境,能有較為清楚的認識。
第五章「《經義考》的編纂」:全文共分四個要項,即編纂的動機、編纂的程序、題稱的標示、引文的方式等項。在編纂的動機上,全書主要想要擴大收錄範圍,以廣學者的研究視野,使經學的探索,不再侷限於朱子學說,也不限於四書的研習,能達到四書、五經並治無礙的層次。其次,對於一些已佚的典籍,也能嘗試蒐求補證,藉以保存微言大義,使得佚書的內容,能廣為學者所悉。基於上述的理由,使得竹垞嘗試編纂經學書目,以利於學者的使用。在編纂的程序中,本文逐項說明「擬定體例」、「抄輯資料」、「考訂朝代」、「刪併整合」、「按類比附」、「判別存佚」、「案語考證」等諸項特點,使讀者得知其編纂的安排。在題稱的標示上,逐一說明題稱的標示方式,藉以明白其題稱的混雜多變,未能統一例則。在引文的方式上,前人以為《經義考》的編纂,係據書直錄,不易一字,但透過本文的分析,知其引文多有刪改,總計有「直錄」、「約引」、「訛增」、「抽換」、「倒置」、「併合」、「析離」諸法,這些複雜多變的方式,使其漏失許多內容,有重新整理的必要。
第六章「《經義考》的引書」:《經義考》取材廣博,內容豐富,富有研究的價值。首先,在引書種類方面:竹垞雖以前代書目為主體,但所涉的內容,能廣及各項序跋、筆記、方志、史傳、人物志等諸多文獻,歷來的學者,僅對「錢謙益曰」、「黃虞稷曰」的引用,提出研究的成果,未能注意其他的引書來源。透過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得知其曾運用四十一類,一二五九種的典籍,對於瞭解其引書的來源,能有清楚的認識。在四十一類的典籍之中,又以正史類、目錄類、政書類、地理類、易類、類書類等典籍,引證頻率較高,對於我們認識其取材的特色,能有參考的價值。其次,透過引書內容的說明,可使我們瞭解其豐富的引書之中,蘊藏各種的內涵,使讀者能窺知其價值所在。
第七章「《經義考》的體例」:本文所要分析的要點,乃是針對《經義考》的體例,逐項加以分析探討,藉以明白竹垞在書名、作者、卷數、案語諸項的體例安排,並說明其創見,透過這些探討,可以有助於掌握其特點。竹垞撰書之時,體例完善,頗便於讀者的使用,且全書有若干的創例,對於後代目錄的編纂,實有卓越的貢獻。
第八章「《經義考》的分類」:本章所要探討的要點,乃是分析其分類的義例,藉以明白竹垞分類的安排方式,並闡述各種類目的內容,且說明各種類目的內容及其意義。其次,乃是說明竹垞分類的特色。《經義考》在分類的類目上,已能突破舊有的分類方式,足以形成嚴密的分類體系,且其分類的觀點,能正視典籍與類目的妥當性,是以其類目的安排,除能承繼前代書目的特點之外,也間有創新之處,尤其能擴大收錄的範圍,並折衷「崇質」、「依體」的歧見,完全依據書籍的本質歸類,這種分類的觀點,實有值得參考之處。本文透過書目之間的比勘,使我們能夠確立其分類的特點,也能明瞭其分類的創發之處。
第九章「《經義考》的缺失研究」:本文撰寫的目的,乃是試圖說明竹垞致誤的情由,並且分析原書的錯誤。首先,其致誤的原因,大抵有徵引浩繁,難免有誤;或是校勘未精,誤刪內容;或沿襲前誤,未及改正;或是取材未善,轉錄有誤;體例難工,難於劃一等等,透過本文的說明,可使讀者瞭解其中的原委。此外,筆者為考求《經義考》的缺失,乃採用四庫館臣、翁方綱、羅振玉、吳政上等考證的結果(註 ),並加以筆者的考訂成果,增飾而成。本文針對其錯誤的事項,釐分為七大項,四十小項,使讀者能系統的掌握其錯誤的情況,以為運用之際的參考。
第十章「《經義考》的影響」:《經義考》蘊含豐富的價值,歷來深獲好評,其書影響深遠,有值得紹述之處。在經學方面,本書對於清代經籍輯佚的風氣,以及《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提要的編纂,能有所貢獻。其次,更能成為學者治經的重要工具,透過本文的說明,可使讀者瞭解其功用,以及學者對其運用的情況。在目錄學方面,也有深刻的影響,除了專科書目之外,也能影響到辨偽書目、方志書目、導讀書目、正史補志等等,對於後世目錄的發展,實有卓越的貢獻。本文則試圖從經學、目錄學等二個角度,闡述此書對於後世學術的影響,並間接確立其價值所在。
第十一章「結論」:總結各章的研究結果,期使讀者瞭解本文探述的價值所在。其次,提出未來整理的展望,計有「引書文獻的探討」、「經籍版本的補訂」、「經籍佚書的考證」、「經學書目的再製」等四項,以供日後整理的參考。
綜合上述的議題,《經義考》深具研究的價值,若將其定位在工具之書,實埋沒其中的價值。有關此書的內容,實有重新整理的必要,若能站在編纂的基礎上,重新整理經學的文獻,並補足其中的缺失,將有助於經學書目的發展。自從其書問世以來,由於歷時甚久,是以受惠於此書的學者,不可勝數,眾人在運用之餘,卻未能謀求改進之道。三百年來,隨著學術的環境的改變,當時的編輯觀念,或許已難以適應目前的需要,有待重新整理、研究,以便能提高其使用的價值。本文先擬針對相關的問題,提出系統的探討,他日擬在此一基礎上,持續整理經學的文獻,以期能補充《經義考》的不足,甚或輯錄更完善的經學書目,以利於學界的使用。
【主要參考書目及論文】
參考書目分為二個部份:
一、書籍部份:
依序列出作者姓名、書名、出版書局、出版時間、版次,再依作者姓名筆劃少多為序,出版時地如為國內書
局,則用民國紀年登錄;大陸或外國書籍,則使用西元紀年。
二、論文部份比照前例處理。
【書籍部份】
【二劃】
丁丙撰 《善本書室藏書簡目》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五十六年「書目續編本」
【三劃】
上海圖書館編 《中國叢書綜錄》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二月一版一刷
【四劃】
孔建國 《文獻通考經籍考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六十四年六月
支偉成著 《清代樸學大師列傳》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方祖猷 《清初浙東學派論叢》 台北:萬卷樓 民國八十五年初版
王士禎撰,盧見曾補傳 《漁洋山人感舊集》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王余光 《中國文獻史》(第一卷) 武漢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三月
王余光 《中國歷史文獻學》 台北:天肯文化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初版
王重民 《中國目錄學史論叢》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一版一刷
王重民 《中國善本書提要補編》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版一刷
王紹曾﹑杜澤遜 《漁洋讀書記》 青島:青島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八月
王嘉龍 《孫星衍及其孫氏祠堂書目之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
王士禎 《居易錄》 台北:新興書局《筆記小說大觀》十五編,冊八 民國七十七年
中國人民大學編輯部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
二月一版一刷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 《毛詩正義》 台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影印嘉廌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雕「重刊
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 年代未詳
【五劃】
田鳳臺 《古籍重要目錄書析論》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七十九年十月初版
永瑢等撰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二年十月一版五刷
【六劃】
全祖望 《鮚埼亭集外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部叢刊本 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台一版
朱彞尊 《經義考》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據揚州馬氏刻本影印 民國六十八年二月台三版
朱彞尊 《曝書亭集》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七十八年年四月再版
朱彞尊 《騰笑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六月一版一刷
朱彞尊 《明詩綜采摭書目》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書目類編本」 民國六十七年
朱彞尊 《全唐詩未備書目》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書目類編本」 民國六十七年
朱彞尊 《潛采堂竹垞行笈書目》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書目類編本」 民國六十七年
朱彞尊 《潛采堂宋金元人集目》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書目類編本」 民國六十七年
朱彞尊輯,馮登府補 《逸經補正》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民國七十七年八月
朱稻孫 《竹垞行述》 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丙子叢編》 民國六十一年
【七劃】
何廣棪 《陳振孫之生平及其著述研究》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初版
何廣棪 《陳振孫之經學及其直齋書錄解題經錄考證》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八十六年三月初版
余嘉錫 《古書通例》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再版
余嘉錫 《目錄學發微》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六年十月二版
余嘉錫 《四庫提要辨證》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八五年一月一版二刷
吳仲強等著 《中國圖書館史》 長沙:湖南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版一刷
吳政上編 《經義考索引》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吳修編 《昭代名人尺牘小傳》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吳楓 《中國古文獻大辭典》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一月一版一刷
吳楓 《中國古典文獻學》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吳光酉、郭麟、周梁等撰 《陸隴其年譜》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三年九月一版一刷
呂紹虞 《中國目錄學史稿》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台一版
李元度纂 《清朝先生事略》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李玉棻撰 《甌羅室畫畫過目考》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
李放纂輯 《皇清書史》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李修生主編 《古籍整理與傳統文化》 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四月一版一刷
李清馥 《閩中理學淵源考》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李桓輯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六十四年七月再版
李瑞良 《中國目錄學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二年七月初版一刷
李濬之編輯 《清畫家詩史》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杜松柏 《國學治學方法》 台北:洙泗出版社 民國八十年十月增訂版二印
【八劃】
來新夏主編 《清代目錄提要》 濟南:齊魯書社 一九九七年一月一版一刷
來新夏等撰 《中國古代圖書事業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七月一版二刷
周中孚 《鄭堂讀書記》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五十四年四月再版
周采泉 《杜集書錄》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年十二月一版一刷
周彥文 《中國目錄學理論》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四年九月初版new window
周彥文 《千頃堂書目研究》 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七十四年四月new window
昌彼得 《中國目錄學資料選輯》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七十三年一月再版new window
昌彼得、潘美月 《中國目錄學》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十年十月初版二刷new window
林葉連 《中國歷代詩經學》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二年三月初版new window
林慶彰 《明代考據學研究》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五年十月修訂再版new window
林慶彰 《清初的群經辨偽學》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new window
林慶彰 《明代經學研究論集》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十三年五月初版
武作成編 《清史稿藝文志補編》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八二年四月一版一刷
邵懿辰、孫詒讓等撰修 《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六十六年八月三版
【九劃】
姜亮夫 《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七十四年二月再版
姚振宗 《隋書經籍志考證》 台北:開明書店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編著 《清代內府刻書目錄解題》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九月一版
一刷
洪湛侯 《中國文獻學新編》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六月一版二刷。案:本書臺灣藝文印書館亦
曾梓行,惟卻題作《文獻學》,民國八十五年三月出版,審其內容,似乎並無改變,故不應擅改書名,
使讀者誤為二書矣。
胡渭 《禹貢錐指》 台北:新興書局影「皇清經解」本 民國六十一年十一月再版
胡楚生 《中國目錄學》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九月初版new window
胡應麟 《四部正》 台北:世界書局 《偽書考》五種 民國六十八年十月三版
范光陽 《雙雲堂文稿》 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民國八十六年初版一刷
【十劃】
孫永如 《明清書目研究》 合肥:黃山書社 一九九三年七月一版一刷
孫殿起編 《販書偶記》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七十三年七月一日初版
孫殿起編 《販書偶記續編》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七十三年七月一日初版
徐世昌纂 《清儒學案小傳》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晁公武 《郡齋讀書志》 京都:中文出版社影武英殿聚珍版原本 一九八四年五月再版
秦瀛輯 《己未詞科錄》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翁方綱 《經義考補正》 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民國七十三年六月初版
馬宗霍輯 《書林藻鑑》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馬端臨 《文獻通考‧經籍考》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六月一版一刷
【十一劃】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印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序跋集錄》(經部) 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印 民國八
十一年六月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印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序跋集錄》(史部) 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印 民國八
十二年
崔富章 《四庫提要補正》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年九月一版一刷
張之洞撰,范希曾補正,蒙文通校點 《書目答問補正》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七十三年一月初

張心徵 《偽書通考》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六十二年十月初版
張舜徽 《清代文人別集》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張維屏輯 《國朝詩人徵略(初編)》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張家璠、閻崇東主編 《中國古代文獻學家趼究》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六月一版
一刷
曹書杰 《中國古籍輯佚學論稿》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九月一版一刷
梁子涵 《中國歷代書目總錄》 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出版 民國四十二年
梁啟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附《清代學術概論》)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初版
梁章鉅輯 《國朝臣工言行記》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盛叔清輯 《清史畫史增編》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莊清輝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七年
陳力 《中國圖書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初版
陳垣 編 《辦理四庫全書檔案》 北平:國北平圖書館 民國二十三年
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 京都:中文出版社影武英殿聚珍版原本 一九八四年五月再版
陳鱣 《經籍跋文》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書目類編本」 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章鈺等編 《清史稿藝文志》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八二年四月一版一刷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 《文史通義校注》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七十三年九月十日
陸隴其 《三魚堂日記》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叢書集成新編》冊八九 民國七十四年
【十二劃】
傅榮賢 《中國古代圖書分類學研究》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八年八月初版
喬好勤 《目錄學》 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六月一版一刷
彭斐章、謝灼華、喬好勤編 《目錄學研究文獻匯編》 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修訂版
曾純純 《朱彞尊及其詞研究》 台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程千帆﹑徐有富 《校讎廣義‧目錄編》 濟南:齊魯書社 一九八八年八月一版一刷
黃嗣艾撰 《南雷學案》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黃虞稷 《千頃堂書目》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黃虞稷、周在浚編纂;葉德輝考證 《徵刻唐宋祕本書目一卷附考證二卷》 台北:廣文書局書目五編 民
國六十一年
【十三劃】
楊果霖 《新舊唐書藝文志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葉元章、鍾夏選註 《朱彞尊選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版一刷
葉衍蘭、葉恭綽編 《清代學者象傳合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七月一版一刷
【十四劃】
管敏義主編 《浙東學術史》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一版一刷
趙爾巽等撰 《清史稿》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十五劃】
劉兆祐 《中國目錄學》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民國八十七年初版一刷new window
劉兆祐 《宋史藝文志史部佚籍考》 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民國七十三年四月new window
劉簡 《中文古籍整理分類研究》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七十年二月增訂再版new window
蔡冠洛編纂 《清代七百名人傳》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鄭玄注.賈公彥疏 《周禮注疏》 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影印嘉廌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雕「重刊宋本周禮注疏
附校勘記」 年代未詳
鄭元慶 《吳興藏書錄》 台北:世界書局 《藏書紀事詩》等五種 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四版
鄭方坤撰 《清朝名家詩鈔小傳》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鄭偉章 《文獻家通考》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九年六月一版一刷
鄭偉章、李萬健 《中國著名藏書家傳略》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九月一版一刷
鄧之誠撰 《清詩紀事初編》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震鈞輯 《國朝書人輯略》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蔣良騏原纂.王先謙纂修 《十二朝東華錄》(康熙朝) 台北:文海出版社 民國五十二年九月
【十六劃】
盧正言主編 《中國古代書目詞典》 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四月一版一刷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再版
錢大昕 《元藝文志》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六十五年二月再版
錢仲聯主編 《清詩紀事》 江蘇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六月一版一刷
錢林輯.王藻編 《文獻徵存錄》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錢泰吉 《曝書雜記》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書目類編本」 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錢儀吉纂錄 《碑傳集》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八六年五月一版一刷
閻若璩 《尚書古文疏證》 台北:新興書局影「皇清經解續編本」 民國六十一年十一月初版
【十七劃】
謝啟昆 《小學考》 台北:廣文書局影光緒十四年杭州浙江書局本「書目三編之六五」 民國五十八年
【十八劃】
簡博賢 《今存唐代經學遺籍考》 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五十九年十一月
魏徵等撰 《隋書》 台北:洪氏出版社 民國六十六年六月初版
鄺士元 《中國學術思想史》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增訂三版
【十九劃】
羅仲鼎﹑陳士彪選注 《朱彞尊詩詞選》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十月初版一刷
【二○劃】
嚴佐之 《近三百年古籍目錄舉要》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九月一版一刷
【論文部份】
【二劃】
丁原基 〈王獻唐先生於目錄版本學上的貢獻〉,(《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23卷第2期,頁三三至頁五三new window
,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丁原基 〈王獻唐先生於校讎學上的貢獻〉,(《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24卷第2期,頁一三五至頁一六一new window
,民國八○年十二月)
【三劃】
王利器 〈曹寅與朱彞尊〉,(《中華文史論叢》,一九七九年,一九七九年第一期)
王俊義﹑趙剛 〈窺見清初經學堂奧的力作--評《清初的群經辨偽學》〉(台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四卷四期
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
王重民 〈千頃堂書目考〉,(《中國目錄學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一版一刷)
王渭清 〈談《經義考》中的「易考」--兼及全祖望《讀易別錄》〉,(《四川圖書館學報》,一九八八年,一
九八八年第二、三期)
王藝 〈明代私家目錄體例之研究〉,(《四川圖書館學報》一九八九年,一九八九年第二期)
【五劃】
田鳳台 〈朱彞尊與經義考〉,(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古籍重要目錄書析論》,頁一三五至一六○,民
國七十九年十月一日)
艾爾曼 〈清代科舉與經學的關係〉,(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民國八
十三年六月)
白新良 〈清代前期的輯佚書活動〉,(《南開學報》,一九八六,一九八六第二期)
【七劃】
吳哲夫 〈清四庫臣對文獻文物管理方法之探尋〉,(《兩岸四庫學》--第一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三一一至頁三三六,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吳梁 〈朱彞尊著述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一九九二年第四期,頁十五至頁十七,一九九二年)
吳梁 〈經學目錄巨著--《經義考》〉,(《圖書館理論與實踐》,一九九○年,一九九○年第四期)
呂士朋 〈清代的崇儒與漢化〉,(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上冊),民國七
十年十月十日)
呂春嬌 〈目錄版本學的一代宗師--訪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研究所昌教授彼得〉,(《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四卷四期,頁八四--八七,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李一遂 〈《左氏春秋》著錄書目研究〉,(台北:《書目季刊》,民國八十年十二月十六日,第二十五卷三期)
【八劃】
周少川 〈論古代私家藏書的類型〉,(《文獻》一九九八年四期,頁一四八至一六二,一九九八年)
周積明 〈《四庫全書總目》的經學批評〉,(台北《孔孟學報》,民國八五年三月,七十一期)
周駿富 〈明史藝文志淵源考〉,(台中:圖書館學報(東海大學),八期,頁一五一至一七七,一九六七年
五月)
林慶彰 〈專科目錄的編輯方法〉,(台北:書目季刊30:4,頁62-71,民國八十六年三月十六日)
林慶彰 〈四庫館臣纂改《經義考》之研究〉,(《兩岸四庫學》--第一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二
三九至頁二六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一九九八年九月)
林慶彰 〈五經大全之修纂及其相關問題探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明代經學研究論集》頁三三至頁六new window
○,民國八十三年五月)
林慶彰 〈晚明經學的復興運動〉,(《中國書目季刊》,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十八卷三期)
林慶彰 〈朱睦及其《授經圖》〉,(台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民國八十二年三月,第三期)
邱建群 〈朱彞尊《經義考》讀後記〉,(《四川圖書館學報》,一九八五年,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九劃】
施隆民 〈朱彞尊宗經載道的文學思想〉,(台北:《孔孟月刊》,民國七十一年二月,第二十卷第六期)new window
胡楚生 〈漢書藝文志與隋書經籍志比勘舉例〉,(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新new window
二十卷第二期)
【十一劃】
張一民 〈朱彞尊與曝書亭藏書〉,(《圖書館(湖南)》一九九二年第五期,頁七○至頁七二,一九九二年)
張升 〈對清代輯佚的兩點認識〉,(《文獻》一九九四年第一期,一九九四年)
曹之 〈古書引文考略〉,(《四川圖書館學報》,一九九七年,一九九七年二期)。
曹書杰 〈《四庫全書》采輯《永樂大典》本數量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第二期,一九八八年八月)
莊雅洲 〈經學史(導讀)〉 (台北:三民書局 《國學導讀》第二冊 民國八十二年)
陳祖武 〈朱彞尊與《經義考》〉 (《文史》第四十輯 一九九四年九月)
陳鐵凡 〈清代學者地理分佈概述〉(《圖書館學報》(東海大學)八期 民國五六年五月)
【十二劃】
喬衍琯 〈經義考所引千頃堂書目集證〉,(台北:《書目季刊》,六卷三期
喬衍琯 〈《經義考》及《補正》、《校記》綜合引得敘例〉,(台北:《書目季刊》,民國七十四年三月,十
八卷第四期)
喬衍琯 〈論經部的分類〉,(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民國八十三年六月,新二十七卷一期)new window
喬衍琯 〈論千頃堂書目經考與明志的關係〉(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 民國六十六年六月,新十卷第new window
一期)
曾聖益 〈朱彞尊的詩文理論〉,(台北:《中國文化月刊》195期,頁一○九至頁一二八,民國八十五年一
月)
湯志鈞 〈清代經今古文學的傳承〉,(台北:大安出版社,《經學史論集》,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程煥文 〈中國圖書文化的演變及其意義(代序)〉。(《中國圖書論集》,一版一刷,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一
九九四年八月)
程玉鳳 〈清初順康兩朝對於知識份子的籠絡政策〉,(台北:《史學會刊》(師大)第十五期,民國六十五年
二月)
黃忠慎 〈《經義考》所載今存或可考之北宋《詩》學要籍述評〉,(台北:《孔孟月刊》,民國八十三年二月
,第三十二卷第六期)
童鷹九 〈石經書目〉,(嘉義:《嘉義師專學報》,民國六十二年五月,第四期)
【十三劃】
楊晉龍 〈四庫全書處理經義考引錄錢謙益諸說相關問題考述〉,(《第七屆所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三一至
四八,高雄: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民國八七年五月。)
詹海雲 〈全祖望的經學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論浙東學術》,頁四一三至四二三,一九九
五年二月)
【十五劃】
劉兆祐 〈臺灣地區博碩士論文在整理古籍方面之成果並論古籍整理人才之培育〉,(台北:書目季刊30:2
,頁35至43),民國八十五年九月
鄭偉章 〈《清以來文獻家傳略》的撰寫〉,(《中國圖書館學報》,一九九五年,一九九五年第四期)
鄭偉章 〈《四庫全書》獻書人叢考〉(《書林叢考》,廣東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七月)
鄧瑞 〈試論閻若璩的治學〉(《中國歷史文獻研究》第二期,頁一六八至頁一七八,一九八八年八月)
【十六劃】
盧仁龍 〈《經義考》綜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下冊),初版,頁四一五至四
三○,民國八十二年三月)
盧錦堂 〈經部善本書志簡編〉,(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26卷第2期,頁一五七至頁一六八,民國new window
八十二年十二月)
【十七劃】
謝正光 〈試論清初人選清初詩〉,(台北:《漢學研究》,十五卷二期,頁一七一至頁一八三,民國八六年十new window
二月)
【二十劃】
嚴佐之 〈清代私家藏書目錄瑣論〉(《近三百年古籍目錄舉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一版一刷,一
九九四年九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