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初《易》圖論辨研究
作者:羅聖堡
作者(外文):Sheng-pao L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澤恒
張素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朱熹理氣論黃宗羲黃宗炎胡渭毛奇齡Zhu XiLi-Qi theoryHuang Zong-xiHuang Zong-yanHu WeiMao Qi-l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
在明清學術變遷的解釋當中,清初學者論辨《易》圖的涵義,可有「理學反動」、「內在理路」、「回歸原典」、「儒學淨化」等四種說法。為能釐清其主從關係,本文從清以前《易》圖論辨的涵義開始,析論黃宗羲、黃宗炎、胡渭、毛奇齡論辨《易》圖之學思背景、學說特色與考辨成果,進行深入的個案研究。藉由細部的討論可知,四家論辨有不同角度,內容涵義也有所差距,但是否接受朱熹應用《易》圖的思想體系與經典詮釋,為學者之間的共同問題。清初學者透過天文曆算、思想辨別、歷史溯源、文獻考察等方法,廓清圖說與經典不合,其批評程度不盡一致,但皆反對《易》圖蘊含之形而上學,優位於《周易》經傳之初始涵義。
In the explanations of Ming-Qing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the early Qing Confucian scholars argued about the significances of Yi Diagram with four theories: "Anti-Neo-Confucianism", "Inner Logic", "Return to the Sources" and "Confucian Purism". In order to define the mainstream theory from the subordinat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iscussion of the arguments before the Qing Dynasty, and applies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e textual and ideological arguments of Yi Diagram, which were proposed by Huang Zong-xi, Huang Zong-yan, Hu Wei and Mao Qi-ling.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academic backgrounds of these four scholars, aiming to distinguish the features and major conclusions of their proposed arguments.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se four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analytical perspectives and contributions. However, it was still debatable for many scholars that if Zhu Xi’s Classic interpretation with Yi Diagram was acceptable. Lastly, scholars used all kinds of methods, such as ephemeris, ideology, history and textual researches, to differ Yi Diagram from Yi. They had different levels of criticism, but all opposed that the metaphysics of Yi Diagram is better than Yi.
一、古人論著
漢.京房,吳.陸績注:《京氏易傳》,臺北:新文豐,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第14冊影印明天一閣刊本。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十三經注疏阮刻本。
李學勤主編,盧光明、李申整理:《周易正義》,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9月。
舊題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十三經注疏阮刻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十三經注疏阮刻本。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十三經注疏阮刻本。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4月。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疏:《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十三經注疏阮刻本。
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5月。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十三經注疏阮刻本。
漢.揚雄,宋.司馬光集注,劉韶軍點校:《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漢.揚雄,晉.郭璞注,華學誠匯證,王智群、謝榮娥、王彩琴協編:《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9月。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影印經韻樓藏版。
漢.班固,清.王先謙補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漢.魏伯陽,董沛文主編,周全彬、盛克琦編校:《參同集注──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注解集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11月。
舊題漢.徐岳,北周.甄鸞注,郭書春點校:《數術記遺》,《算經十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趙幼文校箋:《三國志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6月。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5月。
隋.蕭吉,日.中村璋八校注:《五行大義校註》,臺北:武陵出版社,1986年6月。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影印清康熙年間通志堂經解刻本。
唐.李鼎祚集解,清.李道平纂疏,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唐.澄觀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佛藏》第62冊影印《永樂北藏》本。
唐.宗密,潘重規編:《禪源諸詮集都序》,《敦煌卷子》,臺北:石門圖書,1976年11月,影印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本,第6冊。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京都:中文出版社,1986年,影印日本花園大學圖書館藏宋傳高麗本。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上海:上海書店,2011年,《佛藏》第71冊影印明《永樂北藏》本。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臺北:新文豐,1987年,《明版嘉興大藏經》第9冊。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12月。
五代.彭曉:《周易參同契鼎歌明鏡圖》,臺北:新文豐,1985年,《正統道藏》第34冊。
五代.彭曉:《周易參同契通真義》,臺北:新文豐,1985年,《正統道藏》第34冊。
宋.張伯端,王沐淺解:《悟真篇淺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0月。
宋・張伯端撰,宋・翁葆光注,元・戴起宗疏:《悟真篇註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1冊。
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宋.王堯臣,清.錢東垣等輯釋:《崇文總目輯釋》,廣州:廣州出版社,2008年,《廣州大典》第3輯第8冊影印《粵雅堂叢書》本。
宋.歐陽修,李逸安點校:《易童子問》,《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月,第3冊,卷78。
宋.李覯:《直講李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第46冊縮印明刊本。
宋.李覯:《李覯集》,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10月。
宋.劉牧:《易數鈎隱圖》,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1冊。
宋.劉牧:《遺論九事》,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1冊。
宋.邵雍,郭彧點校:《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臺北:廣文書局,1999年,影印明徐必達《邵子全書》本。
宋.周敦頤,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
宋.周敦頤:《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8冊。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臺北:新文豐,1985年,《正統道藏》第38冊。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9月。
宋.蘇軾:《東坡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冊。
宋.陸佃,王敏紅點校:《埤雅》,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宋.楊時,明.岳元聲等訂:《龜山先生全集》,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3輯集部第8冊影印日本筑波大學附屬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九年刻本。
宋.邵伯溫:《易學辨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冊。
宋.晁說之:《嵩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影印上海涵芬樓舊鈔本。
宋.王湜:《易學》,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1冊。
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1冊。
宋.朱震:《卦圖》,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1冊。
宋.朱震,王婷,王心田點校:《朱震集》,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10月。
宋.張浚:《紫巖易傳》,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1冊。
宋.鄭樵:《六經奧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4冊。
宋.鄭樵,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宋.晁公武,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
宋.王稱:《東都事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宋史資料萃編》第一輯。
宋.陸游,李昌憲整理:《老學庵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1月,《全宋筆記》第5編第8冊。
宋.邵博,劉德權、李劍雄點校:《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
宋.朱熹,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2月。
宋.朱熹,王鐵點校:《易學啟蒙》,《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冊。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
宋.朱熹:《宋刊周易本義》,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宋.朱熹,黃坤點校:《四書或問》,《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6冊。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12月。
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註》,臺北:新文豐,1985年,《正統道藏》第34冊。
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張行成:《易通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4冊。
宋.張栻,楊世文點校:《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宋.呂祖謙,黃靈庚、吳戰壘主編:《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
宋.陸九淵,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第63冊縮印明刊本。
宋.傅寅:《禹貢集解》,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13冊。
宋.傅寅:《禹貢說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7冊。
宋.程大昌:《易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冊。
宋.陳淳,熊國禎、高流水點校:《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
宋.陳淳:《北溪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8冊。
宋.程迥:《周易古占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冊。
宋.曾慥編集:《道樞》,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8月。
宋.楊甲撰、毛邦翰補:《六經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3冊。
宋.楊甲撰、毛邦翰補:《六經圖》,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年,《文瀾閣四庫全書》第175冊。
宋.張行成:《翼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第1048冊影印清乾隆李氏萬卷樓刻函海本。
佚名:《大易象數鈎深圖》,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1冊。
佚名:《周易圖》,臺北:新文豐,1985年,《正統道藏》第4冊。
佚名:《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臺北:新文豐,1985年,《正統道藏》第11冊。
宋.陳振孫,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
宋.陳埴:《木鍾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5冊。
宋.黃震,張偉、何忠禮點校:《黃氏日鈔》,《黃震全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
元.郝經:《陵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2冊。
宋.王應麟輯,清.丁杰、張惠言補定:《周易鄭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12月,《叢書集成》簡編第149冊據《湖海樓叢書》本排印。
宋.馮椅:《厚齋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6冊。
宋.雷思齊:《易圖通變》,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9冊。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
元.李道純,張燦輝點校:《中和集》,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1月。
元.胡一桂:《周易啓蒙翼傳》,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7冊。
元.胡一桂:《周易本義啟蒙翼傳》,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7冊。
元.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5年,影印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本。
元.吳澄:《吳文正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7冊。
元.陳應潤:《周易爻變易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7冊。
元.陳櫟:《定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5冊。
宋.普濟,蘇淵雷點校:《五燈會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0月。
宋.鮑雲龍,明.鮑寧辨正:《天原發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6冊。
元.俞琰:《書齋夜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5冊。
元.俞琰:《周易集說》,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7冊。
元.俞琰:《易外別傳》,臺北:新文豐,1985年,《正統道藏》第34冊。
元.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臺北:新文豐,1985年,《正統道藏》第34冊。
元.袁桷,李軍、施賢明、張欣校點:《袁桷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12月。
宋.朱元昇:《三易備遺》,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4冊。
元.張理:《易象圖說》,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通志堂經解》第9冊。
元.衛琪注:《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註》,臺北:新文豐,1985年,《正統道藏》第3冊。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1月。
郭成偉點校:《大元通制條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
明.宋濂,羅月霞主編:《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明.王禕:《王忠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6冊。
元.錢義方:《周易圖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冊。
明.趙撝謙:《六書本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四庫全書珍本》四集第100冊。
明.胡廣:《周易傳義大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8冊。
明.胡廣:《性理大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10冊。
明.胡廣:《性理大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文津閣四庫全書》第236冊。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3冊。
明.羅欽順,閻韜點校:《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
明.王守仁,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
明.王廷相,王孝魚點校:《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月。
明.余本:《皇極經世觀物外篇釋義》,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增補四庫未收術數類古籍大全》第1集第3-4冊,影印民國《四明叢書》本。
明.魏校:《六書精蘊》,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189冊影印明嘉靖十五年李宗樞石叠山房刻本。
明.季本:《易學四同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第6冊影印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
明.楊慎:《升庵外集》,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1971年,《雜著祕笈叢刊》影印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萬曆年間江寧顧起元校刊本。
明.薛蕙:《考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2冊。
明.吳廷翰,容肇祖點校:《吳廷翰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2月。
明.王應電:《同文備考》,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189冊影印明嘉靖十九年刻本。
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9月。
明.章潢:《圖書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68冊。
明.楊起元:《太史楊復所先生證學編》,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0冊影印萬曆四十五年佘永寧刻本。
明.郝敬:《時習新知》,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0冊影印萬曆崇禎年間郝洪範刻《山草堂集》增修本。
明.郝敬:《小山草》,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53冊影印明天啟三年刻本。
明.郝敬:《周易正解》,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三輯經部第11種影印日本筑波大學附屬圖書館藏明萬曆年間《九部經解》本。
明.徐光啟,王重民輯校:《徐光啟集》,臺北:明文書局,1986年1月。
明.劉宗周:《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明.黃道周:《榕壇問業》,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四庫全書》珍本三集第687冊。
明.何楷:《古周易訂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6冊。
明.張自烈:《正字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第234冊影印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
明.趙仲全:《道學正宗選錄》,臺北:廣文書局,1987年7月。
明.張溥:《七錄齋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8年,影印國家圖書館藏崇禎年間刻本。
明.王夫之:《周易稗疏》,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12月,《船山全書》單行本第1輯第2冊。
明.王夫之:《周易內傳》,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12月,《船山全書》單行本第1輯第2冊。
明.王夫之,谷繼明箋疏:《周易外傳箋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
清.孫奇逢,朱茂漢點校:《夏峰先生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
清.萬泰:《續騷堂集》,臺北:新文豐,1989年,《叢書集成續編》第171冊影印民國《四明叢書》本。
清.朱朝瑛:《讀易略記》,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24冊影印浙江鄭大節家藏抄本。
清.黃宗羲,鄭萬耕點校:《易學象數論(外兩種)》,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清.黃宗羲,吳光等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第33冊影印康熙年間刻本。
清.黃宗羲:《南雷文約》,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05冊影印雍正年間刻本。
清.黃宗羲,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月。
清.黃宗羲,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清.黃宗炎,鄭萬耕點校:《圖學辨惑》,《易學象數論(外二種)》,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清.黃宗炎:《圖學辨惑》,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叢書集成》續編第2冊影印道光年間世楷堂《昭代叢書》藏版。
清.黃宗炎,鄭萬耕點校:《周易尋門餘論》,《易學象數論(外二種)》,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清.黃宗炎:《周易尋門餘論》,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叢書集成》續編第2冊影印道光年間世楷堂《昭代叢書》藏版。
清.黃宗炎:《周易象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冊。
清.顧炎武:《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4月。
清.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8月。
清.鄒漪:《啓禎野乘一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41册影印明崇禎十七年柳園草堂刻清康熙五年重修本。
清.施閏章,何慶善、楊應芹點校:《施愚山集》,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11月。
清.黃與堅:《願學齋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第74冊影印雍正六年婁東嚴瀛抄本。
清.張烈:《王學質疑》,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同治年間左宗棠增刊《正誼堂全書》本。
清.毛奇齡:《白鷺洲主客說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第61冊影印影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康熙年間《西河合集》本。
清.毛奇齡,鄭萬耕點校:《毛奇齡易著四種》,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清.毛奇齡:《河圖洛書原舛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第40冊影印《西河合集》本。
清.毛奇齡:《春秋占筮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1冊。
清.毛奇齡:《仲氏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四庫易學叢刊》影印文淵閣本。
清.毛奇齡:《大學知本圖說》,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173册影印康熙年間《西河合集》本。
清.毛奇齡:《經問》,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年,《毛奇齡全集》第5分冊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毛奇齡:《西河集》,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年,《毛奇齡全集》第7-11分冊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毛奇齡:《毛西河先生全集》,清嘉慶元年蕭山陸凝瑞堂刊本,1796年。
清.朱彝尊,林慶彰、蔣秋華、楊晉龍、馮曉庭主編:《經義考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朱彝尊,黃君坦校點:《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儒藏》精華編第273冊。
清.徐乾學:《憺園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第124冊影印乾隆五十四年冠山堂改補本。
清.胡渭,鄒逸麟點校:《禹貢錐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
清.胡渭,鄭萬耕點校:《易圖明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
清.胡渭:《易圖明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百部叢書集成》第804冊影印守山閣本。
清.胡渭:《洪範正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冊。
清.萬斯大,溫顯貴校注:《經學五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
清.顏元,王星賢、張芥塵、郭征點校:《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6月。
清.閻若璩,黃懷信、呂翊欣點校:《尚書古文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
清.仇兆鰲:《古本周易參同契集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
清.陶素耜,《周易參同契脈望》,《道言內外五種祕錄》(淸咸豐四年紫雲堂重校刊本,1854年。
清・陶素耜,蒲團子點校:《道言五種》,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
清.邵廷采,祝鴻杰點校:《思復堂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
清.查慎行:《周易玩辭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冊。
清.胡煦,程林點校:《周易函書約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8月。
清.李塨:《周易傳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1冊。
清.李塨,陳山榜等點校:《李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
清.王懋竑,何忠禮點校:《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清.李紱:《陸子學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第950冊影印雍正無恕軒刻本。
清.馮辰,劉調贊,陳祖武點校:《李塨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9月。
清.惠棟,鄭萬耕點校:《周易述》,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
清.全祖望,朱鑄禹彙校集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清.全祖望輯選,沈善洪審定,方祖猶、魏得良等點校:《續甬上耆舊詩》,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年10月。
清.倪繼宗輯:《續姚江逸詩》,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10冊影印湖北省圖書館藏康熙六十年倪氏小雲林刻本。
清.戴震,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9月。
清.戴震,趙玉新點校:《戴震文集》,九龍: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4年1月。
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乾隆六十年武英殿本。
《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大紅綾本。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
清.江藩,徐洪興編校:《漢學師承記(外兩種)》,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8年7月。
清.張惠言:《張惠言易學十書》,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影印淸光緖十四年《皇清經解續編》本。
清.焦循,劉建臻點校:《焦循詩文集》,揚州:廣陵書社,2009年9月。
清.焦循:《焦里堂先生軼文》,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影印《鄦齋叢書》徐乃昌校錄本。
清.阮元,鄧經元點校:《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5月。
清.周中孚,黃曙輝、印曉峰點校:《鄭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1月。
清.王端履:《重論文齋筆錄》,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清代筆記叢刊》第2冊影印民國初年上海文明書店印行本。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影印光緒八年臨嘯閣刻本。
清.瞿鏞,瞿果行標點、瞿鳳起覆校:《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清.張穆,鄧瑞點校:《閻若璩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6月。
清.黃炳垕,王政堯點校:《黃宗羲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2月。
清.戴望,劉公純標點:《顏氏學記》,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12月。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3月。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編:《重修緯書集成》,東京:明德出版社,1995年10月。
二、近人專書
丁四新:《楚竹書與漢帛書〈周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4月。
孔令宏:《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1月。
王玉興主編:《黃帝內經素問三家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年10月。
王玉興主編:《黃帝內經靈樞三家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年10月。
王仲堯:《易學與佛教》,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7月。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修訂版)》,臺北:聯經,2014年6月。new window
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月。
王初慶:《漢字結構析論》,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6月。
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清代哲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
王重民:《徐光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
王恩俊:《復社與明末清初政治學術流變》,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王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古清美:《黃梨洲之生平及其學術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8年2月,文史叢刊第49種。new window
申叔華:《素位之學──陳乾初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白壽彝輯點:《朱熹辨偽書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1月,《古籍考辨叢刊》第1集。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3月。
任法融:《周易參同契釋義》,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年1月。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三次修訂本。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凌家灘:田野考古發掘報告之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8月。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1991年9月。
朱伯崑主編:《易學基礎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7月。
江慶柏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6月。new window
何澤恒:《歐陽修之經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年6月。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臺北:東大圖書,1996年11月。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7月。
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
吳海蘭:《黃宗羲的經學與史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吳通福:《晚出〈古文尚書〉公案與清代學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
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主編:《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吳震:《泰州學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宋錫同:《邵雍易學與新儒學思想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
李大華、李剛、何建明:《隋唐道家與道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李申:《易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申:《周易與易圖》,臺北:大展出版社,2002年9月。
李壯鷹等編:《中華古文論釋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
李明友:《一本萬殊──黃宗羲的哲學與哲學史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2月。new window
李海生:《樸學思潮》,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5月。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5月。
李鴻儒:《清初浙東二黃〈易〉學研究》,臺北:糜研筆墨,2014年10月。
杜保瑞:《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9月。new window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汪學群:《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1月。
汪學群:《明代遺民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2月。
貝京:《歸有光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8月。
周學武:《周濂溪太極圖說考辨》,臺北:學海出版社,1981年4月。
尚小明:《學人幕府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10月。
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
屈萬里:《漢石經周易殘字集證》,臺北:聯經,1984年11月,《屈萬里先生全集》第11冊。
林月惠:《異曲同調──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5月。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7月。
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林維杰:《朱熹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10月。new window
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new window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8月。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new window
林麗真:《王弼〈老〉、〈易〉、〈論語〉三注分析》,臺北:東大圖書,1988年5月。
林繼平:《陸象山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5月。
姜廣輝:《走出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
胡中為編:《普通天文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9月。new window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
卿希泰主編、詹石窗副主編:《中國道教思想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唐大潮:《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夏定域:《清初胡朏明先生渭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7月。
孫永如:《明清書目研究》,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7月。
徐在國編:《傳抄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10月。
徐志銳:《宋明易學概論》,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徐定寶:《黃宗羲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徐芹庭:《易圖源流──中國易經圖書學史》,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1月。
徐芹庭:《易經源流──中國易經學史》,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4月。
徐興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建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3月。
涂雲清:《蒙元統治下的士人及其經學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6月。new window
祝亞平:《道家文化與科學》,合肥:中國科技技術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
袁震宇、劉明今:《明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
馬濟人:《道教與煉丹》,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1月。new window
高懷民:《邵子先天易哲學》,作者自印本,1997年3月。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張立文:《心學之路──陸九淵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張克賓:《朱子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
張其成:《易圖探秘》,北京:中國書局,1999年1月。
張傳年、余梅年:《歸震川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0月。
張瑞濤:《心體與工夫──劉宗周〈人譜〉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
張麗珠:《清代新義理學》,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8月。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的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10月。new window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2月。new window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2月。new window
章偉文:《宋元道教易學初探》,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11月。
郭彧:《易圖講座》,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7月。
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5月。
陳伯适:《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9月。
陳伯适:《漢易之風華再現──惠棟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2月。new window
陳良中:《朱子〈尚書〉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9月。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12月。
陳垣:《淸初僧諍記》,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9月。
陳祖武:《清初學術思辨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6月。
陳祖武:《乾嘉學派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陳祖武:《中國學案史》,上海:東方出版社,2008年12月。
陳訓慈、方祖猷:《萬斯同年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1年。
陳逢源:《毛西河及其〈春秋〉學之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四編第17冊。
陳逢源:《毛西河四書學之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9月,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十編第17冊。new window
陳惠美:《徐乾學及其藏書刻書》,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
陳鼓應、辛冠潔、葛榮晉主編:《明清實學思潮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new window
陳睿宏:《宋代圖書易學之重要輯著──〈大易象數鈎深圖〉與〈周易圖〉一系圖說析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6年3月。new window
陳德仁:《象山心學之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9月。
陳衛平、李春勇:《徐光啟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陳遵嬀:《中國天文學史》,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11月。
陳寶勤:《漢語詞彙的生成與演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4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9月。
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
曾春海:《朱熹易學析論》,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1990年9月。new window
欽偉剛:《朱熹與〈參同契〉文本》,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11月。
黃信二:《陸象山哲學研究》,臺北:秀威資訊,2009年11月。
黃復山:《東漢讖緯學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2月。new window
黃慶萱:《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new window
黃毅:《明代唐宋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月。
楊果霖:《朱彝尊〈經義考〉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5年12月。new window
楊菁:《清初理學思想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1月。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1月。new window
葛榮晉:《王廷相與明代氣學》,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月。
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詹石窗、連鎮標:《易學與道教符號揭秘》,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2月。
詹石窗、連鎮標:《易學與道教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詹石窗:《易學與道教符號揭密》,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2月。
詹海雲:《陳乾初大學辨研究──兼論其在明末清初學術史上的意義》,臺北:明文書局,1986年8月。
路新生:《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廖名春、康學偉、梁韋弦:《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7月。
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漆永祥:《江藩與〈漢學師承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
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編:《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年8月。
翟奎風:《以易測天──黃道周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8月。
蓋建民:《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論──道派、歷史、文獻與思想綜合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6月。
趙中偉:《易經圖書大觀》,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3月。
劉人鵬:《閻若璩與〈古文尚書〉辨偽──一個學術史的個案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5年12月,《古典文獻研究輯刊》初編第20冊。new window
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劉勇:《變動不居的經典:明代〈大學〉改本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6年10月。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8月。new window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new window
劉師培,陳居淵注:《經學教科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1994年2月。new window
潘雨廷:《周易虞氏易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月。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鄧立光:《陳乾初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new window
鄭良樹:《古籍辨偽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8月。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9年。
蕭文真:《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3月,《古典文獻研究輯刊》二編第18冊。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9月。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1994年9月。
戴君仁:《談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1年11月。
戴君仁:《閻毛古文尚書公案》,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63年3月。
謝國楨:《黃梨洲學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3月。
韓自強:《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關文瑛,陳惠美點校:《通志堂經解提要》,《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8月,下冊。
蘇德昌:《〈漢書.五行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中心,2013年12月,《文史叢刊》第145種。new window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new window
日.土田健次郎:《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4月。
日.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
日.今井宇三郎:《宋代易學の硏究》,東京:明治圖書出版株式會社,1958年3月。
日.安居香山:《緯書の成立とその展開》,東京:国書刊行会,1979年2月。
日.吾妻重二:《朱子学の新研究》,東京:創文社,2004年9月。
日.吾妻重二:《宋代思想の硏究──儒教.道教.仏教をめぐる考察》,大阪:関西大学出版部,2009年3月。
日.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12月。
日.駒井和愛:《樂浪:漢文化の殘像》,東京:中央公論社,1972年12月。
法.戴思博(Catherine Despeux):《〈修真圖〉—道教與人體》,濟南:齊魯書社,2012年8月。
英.約翰.哈伍德.希克:《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臺北:聯經,2013年9月。
Kai-wing Chow, 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儒家禮教主義),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8月。
三、單篇論文
丁山:〈漢字起源考〉,《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週刊》第4集第45、46期合刊,1928年9月,頁1555-1579。
王永嘉、陳敦偉:〈《易學象數論》述評〉,《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2期,頁45-51。
王仲孚:〈伏羲氏傳說試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1期,1983年6月,頁1-20。new window
王汎森:〈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2002年7月,頁405-456。new window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一種道德嚴格主義〉,郝延平,魏秀梅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98年5月,頁69-81。new window
王開府:〈太極圖與圖說考辨〉,《教學與研究》第1期,1979年2月,頁49-74。
冉雲華:〈敦煌本《禪源諸詮集都序》對中國思想史的貢獻〉,《中國佛教文化研究論集》,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8月,頁161-174。new window
古清美:〈蕺山學的儒釋之辨〉,《慧菴存稿一──慧菴論學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7月,頁219-261。new window
司徒琳:〈黃宗羲《象數論》與清初官方易學的變化〉,吳光、季學原、諸煥燦主編:《黃宗羲三百年祭》,北京:中國當代出版社,1997年12月,頁55-72。
田智忠:〈毛奇齡《太極圖遺議》考辨〉,《周易研究》2009年第3期,頁28-35。
向世陵:〈陳應潤對圖書學的質疑和批評〉,《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頁67-71。
安徽省文物工作隊、阜陽地區博物館、阜陽縣文化局:〈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第8期,頁12-33。
江曉原:〈徐光啟與《崇禎曆書》〉,刊於宋浩杰編:《中西文化會通第一人──徐光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頁27-32。
江曉原:〈17、18世紀中國天文學的三個新特點〉,《天文西學東漸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11月,頁388-398。
何佑森:〈黃梨洲晚年思想的轉變〉,《清代學術思潮:何佑森先生學術論文集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4月,頁209-219。
何澤恒:〈略論周易古占〉,《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8月,頁6-34。
何澤恒:〈老子首章舊義新解〉,《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8月,頁295-348。
何澤恒:〈論周易卦變〉,《毛子水先生九五壽慶論文集》,臺北:幼獅文化,1987年4月,頁313-361。
余英時:〈從宋明理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2014年5月,頁95-127。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2014年5月,頁129-164。
余英時:〈清代學術思想史重要觀念通釋〉,《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1987年3月,頁405-468。
吳光:〈黃宗羲遺著考(五)〉,《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第9冊,頁558-561。
吳光:〈黃宗羲遺著考(六)〉,《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第11冊,頁451-496。
吳略余:〈論王廷相對理生氣說與性善論的批評──以朱熹哲學為參照〉,《東華漢學》第12期,2010年12月,頁189-208。new window
呂妙芬:〈施閏章的家族記憶與自我認同〉,《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305-336。new window
李孝定:〈符號與文字──三論史前陶文和漢字起源問題〉,《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臺北:聯經,1986年6月,頁267-280。new window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32。new window
李明輝:〈「情欲解放」乎:論劉蕺山思想中的「情」〉,熊秉真、張壽安主編:《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9月,頁83-125。
李修松:〈試論凌家灘玉龍、玉鷹、玉龜、玉版的文化內涵〉,張敬國主編:《凌家灘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9月,頁1-7。
汪學群:〈從儒道互動看清初《易》學的特色〉,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6月,頁202-216。new window
汪學群:〈黃宗炎易學中的心性論〉,陳祖武主編:《明清浙東學術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0月,頁683-695。
周立昇:〈析鄭玄宇宙生成與衍化的象數模式──兼談鄭注《乾鑿度》所透顯的道家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20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8年1月,頁284-312。
周啟榮:〈儒家禮教思潮的興起與清代考證學〉,《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2011年5月,頁5-20。
周啟榮:〈清代禮教思潮與考證學──從三禮館看乾隆前期的經學考證學兼論漢學興起的問題〉,勞悅強、梁秉賦主編:《經學的多元脈絡──文獻、動機、義理、社群》,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頁49-82。
尚小明:〈徐乾學幕府研究〉,《史學月刊》1998年第3期,頁71-75。
於梅舫:〈從王學護法到漢學開山──毛奇齡學說形象遞變與近代學術演進〉,《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頁97-110。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年9月,頁177-218。new window
林啟屏:〈「正統」與「異端」──以清初的經典認同為例〉,《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2月,頁69-136。new window
林惟仁:〈清儒之學術轉向及其儒學史上的意義──以「學派」為討論中心〉,《成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12年6月,頁107-132。new window
林慶彰:〈明末清初經學研究的回歸原典運動〉,《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5月,頁411-438。new window
林慶彰:〈中國經學史上的回歸原典運動〉,《中國文化》第30期,2009年10月,頁1-9。
林慶彰:〈對楊、劉兩先生文評的回應〉,《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第3期,2009年9月,頁153-157。
林慶彰:〈劉宗周與《大學》〉,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年5月,頁317-336。new window
林慶彰:〈《通志堂經解》之編纂及其學術價值〉,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8月,頁211-236。
林慶彰:〈毛奇齡、李塨與清初的經書辨偽活動〉,《清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8月,頁1-36。new window
姜真碩:〈由體用論再考察朱子道體思想的含義〉,祝平次、楊儒賓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9月,頁219-278。
胡適:〈幾個反理學的思想家〉,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4冊,《胡適文存三集》,頁63-104。
孫劍秋:〈俞琰易學思想探微〉,《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9月,第14期,頁339-364。new window
祝平一:〈《崇禎曆書》考〉,《明代研究》第11期,2008年12月,頁133-161。new window
秦家懿:〈太極論:朱熹的祕傳學說〉,《秦家懿自選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頁241-262。
郜積意:〈論三卷本《京氏易傳》,兼及京房的六日七分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年9月,頁205-251。new window
張政偉:〈毛奇齡《白鷺洲主客說詩》研究〉,《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4期,2012年6月,頁31-48。new window
張素卿:〈服虔《左傳》注的通學特點〉,《「秦漢經學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1年11月23日-25日,第十場第二篇,頁1-19。
張素卿:〈從典範轉移論惠棟之《周易本義辨證》〉,《國文學報》第53期,2013年6月,頁93-118。new window
張壽安:〈打破道統.重建學統──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期,2006年6月,頁53-111。new window
曹美秀:〈晚明與晚清的回歸原典運動〉,楊祖漢、楊自平主編:《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9月,頁75-125。new window
陳來:〈關於程朱理氣學說兩條資料的考證〉,《中國哲學史研究》1983年第2期,頁85-88。
陳居淵:〈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在清代思想史上的重新定位〉,《經學今詮續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頁637-673。
陳逢源:〈毛奇齡經學論著及其學思歷程〉,《東吳中文學報》第6期,2000年5月,頁105-130。new window
陳逢源:〈毛奇齡《四書》學中的義理內涵〉,《中華學苑》第55期,2001年2月,頁97-121。new window
陳逢源:〈毛奇齡《大學知本圖說》對誠意之教與情、性的思考〉,鍾彩鈞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12月,頁136-172。new window
陳睿宏:〈圖書易學的延續與開展──論元代張理圖書易學之重要內涵〉,《東華漢學》第19期,2014年6月,頁195-241。new window
欽偉剛:〈俞琰生年卒年考〉,《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2期,頁1-6。
粟品孝:〈張栻《太極解義》的完整再現〉,蔡方鹿主編:《張栻與理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頁253-259。
黃克武:〈清代考證學的淵源──民初以來研究成果之評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11期,1994年3月,頁140-154。
黃沛榮:〈周易卦序探微〉,《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8月,頁1-57。new window
黃沛榮:〈周易「重卦說」證辨〉,《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8月,頁59-87。new window
黃沛榮:〈由出土文物印證宋人《易》說〉,蔣秋華、馮曉庭主編:《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10月,頁151-163。
黃黎星:〈探筮尋例,歸本儒理──論程迥對《周易》古占法的探究〉,《中州學刊》2007年第4期,頁148-152。
楊小明:〈黃宗羲的天文曆算成就及其影響〉,《浙江社會科學》2010年9月,頁83-88。
楊自平:〈黃宗羲《易學象數論》的治《易》特色析論〉,《國文學報》第59期,2016年6月,頁29-52。new window
楊自平:〈李塨《易》淵源與特色探析〉,《國文學報》第53期,2013年6月,頁65-92。new window
楊晉龍:〈《中國經學史上的回歸原典運動》簡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第3期,2009年9月,頁145-151。new window
楊祖漢:〈黃梨洲對劉蕺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楊祖漢、楊自平主編:《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桃園:中央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頁21-46。new window
楊新勛:〈六經奧論作者與成書考〉,《宋代疑經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頁357-366。
葉國良:〈石例著述評議〉,《石學蠡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5月,頁101-148。
詹海雲:〈清初實學思潮〉,《清初學術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頁1-70。
詹海雲:〈清初陽明學〉,《清初學術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頁71-105。
路新生:〈理學清算與清初疑古思潮〉,《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9卷第12期,2002年12月,頁1093-1107。new window
趙剛:〈論閻若璩「虞廷十六字」辨偽的客觀意義──與余英時先生商榷〉,《哲學研究》1995年第4期,頁66-74。
趙銘豐:〈程廷祚與毛奇齡──論《古文尚書》考辨異時對話的軸線轉移〉,《國家圖書館館刊》民國101年第1期,2012年6月,頁101-134。new window
劉保貞:〈五行、九宮與八卦──胡渭《易圖明辨》「五行、九宮」說述評〉,《周易研究》2005年第2期,頁46-51。
劉述先:〈朱熹的思想究竟是一元論或是二元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1991年3月,頁181-198。new window
劉述先、鄭宗義:〈從道德形上學到達情遂欲──清初儒學新典範論析〉,《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3月,頁73-103。new window
劉德鴻:〈滿漢學者通力合作的成果──《通志堂經解》述論〉,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8月,下冊,頁173-210。
劉操南:〈黃宗羲《授時曆故》提要〉,《古代天文曆法釋證》,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頁333-338。
蔣秋華:〈郝敬著作考〉,《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1月,頁601-686。
鄧克銘:〈羅欽順「理氣為一物」說之理論效果〉,《理氣與心性:明儒羅欽順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3月,頁147-187。new window
鄧廣銘:〈關於周敦頤的師承與傳授〉,《鄧廣銘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頁289-313。
鄭吉雄:〈《易圖明辨》與儒道之辨〉,《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2月,頁83-123。new window
鄭吉雄:〈周敦頤《太極圖》及其相關詮釋問題〉,《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2月,頁229-303。new window
鄭吉雄:〈乾嘉學者經典詮釋的歷史背景與概念〉,《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8月,頁229-273。new window
鄭吉雄:〈中國古代形上學中數字觀念的發展〉,《周易研究》2006年第5期,頁3-17。new window
鄭吉雄:〈全祖望論毛奇齡〉,《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年4月,頁281-312。new window
盧國龍:〈道教易學論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1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10月,頁1-24。
蕭進銘:〈從外丹到內丹──兩種形上學的轉移〉,《清華學報》第36卷第1期,2006年6月,頁31-71。new window
蕭漢明:〈《周易參同契》的易學特徵〉,《道家文化研究》第11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10月,頁46-63。
賴錫三:〈《周易參同契》的「先天──後天學」與「內養──外煉」一體觀〉,《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臺北:新文豐,2010年7月,頁139-194。new window
錢穆:〈論太極圖與先天圖之傳授〉,《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臺北:東大圖書,1983年10月,頁73-84。
錢穆:〈讀張穆著《閻潛邱年譜》再論《尚書古文疏證》〉,《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臺北:東大圖書,1980年3月,頁150-163。
錢寶琮:〈太一考〉,《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頁202-230。
戴景賢:〈論周濂溪「體」「用」觀之思想結構、理論基礎及其所展示之哲學與義理學之開創性〉,《政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15年6月,頁39-66。new window
謝秀卉:〈「倉頡作書」及其相關傳說探析〉,《先秦兩漢學術》第11期,2009年3月,頁95-118。new window
鍾彩鈞:〈羅整菴的理氣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6期,1995年3月,頁199-220。new window
鍾彩鈞:〈劉蕺山與黃梨洲的孟子學〉,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8年5月,頁367-408。new window
鍾彩鈞:〈胡方平、一桂父子對朱子《易》學的詮釋〉,楊晉龍主編:《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10月,頁195-235。
顏國明:〈從「易學」義涵檢視「道家易學」譜系〉,《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3月,頁91-148。new window
魏千鈞:〈毛奇齡《古文尚書冤詞》研究〉,《中國文學研究》第18期,2004年6月,頁193-216。new window
蘇慶彬:〈閻若璩胡渭崔述三家辨偽方法之研究〉,《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3期,1961年9月,頁1-63。
饒宗頤:〈未有文字以前表示「方位」與「數理關係」的玉版──含山出土玉版小論〉,張敬國主編:《凌家灘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9月,頁18-21。new window
日.佐々木愛:〈毛奇齡の思想遍歷──明末的の風と清初期經學〉,《東洋史研究》第56卷第2期,1997年2月,頁191-234。
日.武田時昌:〈黃宗羲の圖書先天の學批判——易學史の展開のなかで〉,《日本中國學會報》第37期,1985年10月,頁205-219。
日.荒木見悟:〈明末における儒佛調和論の性格〉,《明代思想研究──明代における儒教と佛教の交流》,東京:創文社,1972年12月,頁265-291。
德.蘇費翔:〈張栻《太極圖解》與《西山讀書記》所存張栻逸文〉,《中國學術》第29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6月,頁199-223。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王宏仁:《胡渭經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應裕康先生指導。
何函栴:《論虛無之理與有物之境──孔穎達〈周易正義〉道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7月,林麗真先生指導。
杜保瑞:《劉蕺山的功夫理論與形上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89年3月,張永儁先生指導。
周懷文:《毛奇齡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5月,龐樸先生指導。
林文心:《潘平格〈求仁錄輯要〉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林慶彰先生指導。
洪家惠:《黃宗炎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7月,陳睿宏先生指導。
胡春麗:《毛奇齡與清初〈四書〉學》,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10年4月,朱維錚先生指導。
莊民敬:《惠棟與張惠言〈易〉學重探──「考古義」與「自為解釋」的雙重價值》,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3月,張素卿先生指導。
許朝陽:《胡渭〈易圖明辨〉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6月,岑溢成先生指導。
陳正賢:《黃宗炎「憂患學易」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7月,賴貴三先生指導。
蔡龍九:《〈朱子晚年定論〉之相關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7月,張永儁先生、杜保瑞先生指導。
鄧愛貞:《論〈通志堂經解〉刊行之經過及其影響》,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李雲光先生指導。
蕭雅俐:《毛奇齡〈仲氏易〉研究》,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6月,蔣秋華先生指導。
龔道明:《歸有光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0年6月,葉慶炳先生指導。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