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董鼎《書傳輯錄纂註》研究
作者:許華峰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岑溢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朱熹蔡沈書集傳四庫全書總目董鼎陳櫟輯錄纂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5)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0
本論文從檢討《總目》對宋、元之際《書集傳》相關說法為起點,以董鼎《輯錄纂註》為基本材料,對蔡沈受朱子之命作《書集傳》,乃至成書、刊行流通的經過,以及元延祐開科之前,鄱陽、新安地區學者對《書集傳》的態度,作了較詳盡的說明。
研究發現,蔡沈受命作《書集傳》後,正式面見朱子的時間,當為1200年,而不是一般認定的1199年。《書集傳》初稿的完成時間雖在1209年,但初次刊行的時間則遲至1230年左右,並非一般認定的1209年。《書集傳》刊行之後,在宋、元之際,由於朱子後學的相繼努力,在延祐開科之前,當時人對《書集傳》的評價己取得相當一致的共識。延祐開科雖然對《書集傳》後來長期立於不墜之地位有絕對的影響;但當時定《書集傳》為標準本,實是緣於《書集傳》在當時早已取得相當重要的地位所致。《總目》之說,應當修正。
另外,在《輯錄纂註》的研究上,除了發現胡一桂、董鼎、熊禾、董真卿和陳櫟在學術上的關係,也考證出「輯錄」所根據《語類》的底本為「蜀類」。經由諸種語錄版本的異文和佚文,發現目前最通行的「黎本」,無論在所收資料的質、量方面,皆非最完善的傳本。重新整理現存語錄相關材料,將有助於對朱子學作更細微的研究。在「纂註」的研究上,除了對「纂註」的引書情況作了較詳細的說明,也澄清了過去對「纂註」中的陳大猷、董琮的某些誤解。
一、專書、學位論文:
《〈五經大全〉纂修研究》,陳恆嵩,臺北巿:東吳大學博士論文,1998。new window
《二十史朔閏表》,陳垣,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十三經注疏》,據〔清〕阮元嘉慶20年江西南昌府學本影印,臺北巿:藍燈書局,1986年。
《大明一統志》,〔明〕李賢等撰,影印明‧天順5年司禮監刻本,陝西:三秦出版社,1990年。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中國史曆日和中西曆日對照表》,方詩銘、方小芳編著,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撰、朱維錚校注,收於《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史料叢書‧梁啟超論清學史二種》,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9月。
《中庸或問、大學或問、孟子或問》,〔宋〕朱熹,《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第5冊,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五經蠡測》,〔明〕蔣悌生,《通志堂經解》,臺北巿:大通書局,1969年。又臺北巿: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
《元史》,〔明〕宋濂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元史藝文志輯本》,雒竹筠遺稿,李新乾編補,北京巿: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
《元豐類稿》,〔宋〕曾鞏,《四部叢刊初編》第42冊,據上海涵芬樓借烏程蔣氏密韻樓藏元黑口本景印,1979年。
《天祿琳瑯書目‧續目》,〔清〕于敏中、彭元瑞編,揚州巿: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
《日本的尚書學與其文獻》,劉起釪,北京: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北史》,〔唐〕李延壽撰,北京市:中華書局,1995年。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北京圖書館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
《北溪大全集》,〔宋〕陳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8冊,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史纂通要》,〔元〕胡一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8冊,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四庫全書總目》(浙本),〔清〕永瑢、紀昀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四庫全書總目》(廣本),〔清〕永瑢、紀昀等撰,臺北巿:藝文印書館,1979年。
《四庫全書纂修考》,郭伯恭,《民國叢書》據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1937年版影印,上海書店,1992年。
《四庫全書纂修研究》,黃愛平,《清史研究叢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四書纂疏》,〔宋〕趙順孫,臺北巿: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四朝聞見錄》,〔宋〕葉少翁撰,沈錫麟、馮惠民點校,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
《正德饒州府志》,〔明〕陳策、劉錄纂修,《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44冊,上海巿:上海書店,1990年。
《朱子大傳》,束景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朱子年譜》,〔清〕王懋竑撰,何忠禮點校,《年譜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朱子門人》,陳榮捷,臺北巿: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朱子書信編年考證》,陳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朱子新學案》,錢穆,臺北巿:三民書局,1982年4月再版。
《朱子語略》,〔宋〕楊與立編,翻刻明弘治4年南監本。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編,臺北巿:文津出版社,1986年。
《朱子學研究書目(1900-1991)》,林慶彰主編,臺北巿:文津出版社,1992年。
《朱文公訂正門人蔡九峰書集傳》,〔宋〕蔡沈,《古逸叢書》3編之35,影印南宋淳祐10年呂遇龍上饒郡庠刻本,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朱熹佚文輯考》,束景南,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朱熹集》,〔宋〕朱熹撰,郭齊、尹波點校,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江西省饒州府志》〔清〕錫德修、石景芬纂,《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第255號,據清同治11年刊本影印,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75年。
《至書》,〔宋〕蔡沈,《十萬卷樓叢書》,臺北巿:藝文印書館,1965年。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宋〕真德秀,《四部叢刊》第61冊,據上海涵芬樓景印元刊本影印,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西山讀書記》,〔宋〕真德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5-706冊,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吳文正公集》,〔元〕吳澄,《元人文集珍本叢刊》影印明成化20年刊本,臺北巿:新文豐出版公司。
《呂氏家塾讀詩記》,〔宋〕呂祖謙,《四部叢刊廣編》第4冊,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困學記聞》,〔宋〕王應麟,《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儒家子部第36、37冊,影印明萬曆31年吳獻台重刊本,鄧邦彥手書題記,臺北市: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孝經大義》,〔元〕董鼎,《通志堂經解》,臺北巿: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
《宋元學案》,〔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臺北巿:華世出版社,1987年。
《宋元學案補遺》,〔清〕王梓材、馮雲濠撰,張壽鏞校補,台北市:世界書局,1974年。
《宋代尚書學案》,蔡根祥,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new window
《宋史》,〔元〕脫脫等撰,北京市:中華書局,1977年。
《宋詩紀事》,〔清〕厲鶚,臺北縣:鼎文書局,1971年。
《宋詩紀事補遺》〔清〕陸心源撰,徐旭、李建國點校, 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周易會通》,〔元〕董真卿,《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41冊,據清康熙19年通志堂原刊本影印,臺北巿:成文出版社,1976年。
《周張全書》,〔宋〕周敦頤、 張載撰,〔明〕徐必達編,《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東京:中文出版社,1985年。
《尚書全解》,〔宋〕林之奇,《通志堂經解》,臺北巿:漢京文化公司,1980年。
《尚書源流及傳本考》,劉起釪,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
《尚書學史》,劉起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東里集》,〔明〕楊士奇,《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8冊,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東坡書傳》,〔宋〕蘇軾,《學津討源》本,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
《直齋書錄解題》,〔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芳谷集》,〔元〕徐明善,《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02冊,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金華先民傳》,〔明〕應廷育,《叢書集成續編》第257 冊,據《續金華叢書》排印,臺北巿: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秋崖集》,〔宋〕方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2冊,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書序通考》,程元敏,臺北巿: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4月。
《書集傳、或問》,〔宋〕陳大猷,《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42冊,據北京圖書館藏元刻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書集傳》,〔元〕董鼎輯,《四部叢刊三編》影印元至正14年翠巖精舍刊本,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書集傳纂疏》,〔元〕陳櫟,《通志堂經解》,臺北巿:漢京文化公司,1980年。
《書集傳纂疏》,〔元〕陳櫟,《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1冊,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書集傳纂疏》,〔元〕陳櫟,《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19冊,臺北巿:世界書局,1986年。
《書傳》,〔元〕董鼎,《通志堂經解》,臺北巿:漢京文化公司,1980年。
《書傳輯錄纂注》,〔元〕董鼎,《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20冊,臺北巿:世界書局,1986年。
《書傳輯錄纂注》,〔元〕董鼎,元延祐5年建安余氏勤有堂刊本。
《書傳輯錄纂註》,〔元〕董鼎,《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1冊,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書蔡氏傳纂疏》〔元〕陳櫟,〔明〕山陰祁氏淡生堂傳鈔元梅溪書院本。
《書蔡傳旁通》,〔元〕陳師凱,元至正5年建安余氏勤有堂刊本;又《通志堂經解》,臺北巿:漢京文化公司,1980年。
《書纂言》,〔元〕吳澄,《通志堂經解》,臺北巿:漢京文化公司,1980年。
《浦陽人物記》,〔明〕宋濂,《知不足齋叢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退菴隨筆》,〔清〕梁章鉅,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編輯,臺北巿:國立中央圖書館,198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書目》,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臺北巿:故宮博物院,196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沈氏研易樓善本圖錄》,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1986年。
《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志初稿經部》,張子文,臺北巿:國家圖書館,1996年。
《晦翁老人語錄》,〔宋〕葉士龍輯,《四部叢刊廣編》第25冊,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錄》,〔宋〕李道傳編,〔宋〕嘉定乙亥池州刊本,存卷27∼31,37、38。
《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錄》,〔宋〕李道傳編,〔明〕烏絲欄鈔本,存卷2、5、6、13、29∼33、38,又書末附卷12殘卷。
《通志堂集》,〔清〕納蘭性德,《清人別集叢刊》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通志堂經解提要》,關文瑛,《書目類編》(81)據1934年排印本影印。臺北巿:成文出版社,1978年。
《陳定宇先生文集》,〔元〕陳櫟,《元人文集珍本叢刊》第4冊影印〔清〕康熙35年本,臺北巿: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54-68,經部《尚書》類),〔清〕高宗纂,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目錄》,〔清〕高宗敕撰,臺北巿:世界書局,1988年。
《朝鮮古寫徽州本朱子語類》,(景日本九州大學圖書館藏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年。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殿本),〔清〕永瑢、紀昀等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欽訂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清〕于敏中,《書目類編》據清同治間黎永椿等校刊本影印,1978。
《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元〕程端禮撰,姜漢椿校註,《安徽古籍叢書》,合肥市:黃山書社,1992年。
《黃氏日抄》,〔宋〕黃震,據日本立命大學圖書館藏書影印清乾隆33年刊本,東京:大化出版社,1984年。
《皕宋樓藏書志、續志》,〔清〕陸心源,《書目續編》,臺北巿:廣文書局,1968年。
《絜齋家塾書鈔》,〔宋〕袁燮,《四明叢書》7輯,第22冊,台北市:新文豐,1988年。
《敬鄉錄》,〔元〕吳師道,《叢書集成續編》第257冊,臺北巿: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編,《四庫全書》第1375-1376冊,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新安名族志》,〔明〕程南寬等撰,明嘉靖30年刊影抄配本。
《新安學系錄》,〔明〕程瞳,《叢書集成續編》第247冊,臺北巿: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楚辭集注》,〔宋〕朱熹,臺北巿:文津出版社,1987年。
《經義考》,〔清〕朱彞尊,東京:中文出版社,1978年。
《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林慶彰主編,臺北巿:漢學研究中心,1989年。
《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88~1992)》,林慶彰主編,臺北巿:漢學研究中心,1995年。
《經學通志》,錢基博,臺北巿:臺灣中華書局,1978年。
《詩集傳》,〔宋〕朱熹,臺北巿:藝文印書館,1974年。
《詩集傳附錄纂疏》,〔元〕胡一桂,《續修四庫全書‧經部‧詩類》第57冊,據北京圖書館藏元泰定4年翠巖精舍刻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熊勿軒先生文集》,〔元〕熊禾,《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正誼堂全書》本,臺北巿:藝文印書館,1968年。
《儀顧堂續跋》,〔清〕陸心源,《書目續編》,臺北巿:廣文書局,1968年。
《增修東萊書說》,〔宋〕呂祖謙、時瀾,《通志堂經解》,臺北巿:漢京文化公司,1980年。
《德興縣志》,〔清〕孟慶雲修,楊重雅纂,《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259號,影印同治11年刊本,臺北巿: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0年。
《蔡氏九儒書》,〔宋〕蔡元定等撰,《易學三編》影印同治戊辰春重鐫三餘書屋藏板,臺北巿:廣文書局,1994年。
《蔡沈〈書集傳〉研究》,游均晶,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鄭堂讀書記》,〔清〕周中孚,《叢書集成續編》第7冊,臺北巿: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歷代通略》,〔元〕陳櫟,《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8冊,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選鐫石堂先生遺集》,〔宋〕陳普撰,〔明〕阮光寧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0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
《徽州府志》,〔明〕汪尚寧等修,《中國史學叢書‧明代方志選》(2)影印明嘉靖45年本,臺北巿: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徽州府志》,〔明〕彭澤修等修,《中國史學叢書‧明代方志選》(1)影印明弘治15年本,臺北巿: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隱居通議》〔元〕劉壎,《叢書集成選刊》,臺北巿: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點校四書章句集注》,〔宋〕朱熹,臺北巿:長安出版社,1991年。
《藏園群書經眼錄》,傅增湘撰,北京巿:中華書局,1983年。
《鐵琴銅劍樓宋金元本書影(附識語)》,〔清〕瞿啟甲編,《書目四編》,臺北巿:廣文書局,1970年。
《顧頡剛讀書筆記》(第8卷下),顧頡剛,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0年。
二、單篇論文:
〈元儒熊禾的傳記問題〉,朱鴻林,收於《慶祝楊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論文集》,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p344-354。
〈元儒熊禾的學術思想問題及其從祀孔廟議案〉,朱鴻林,《史藪》第3卷,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1998年,p173-209。
〈朱子《語類》的歷史〉,胡適,收於正中書局影印明成化九年江西藩司覆刊宋咸淳六年導江黎氏本影印,據日本內閣文庫藏覆成化本修補之《朱子語類》,1973年。
〈朱子的尚書學〉,李學勤,《朱子學刊》,1989年1期(總1輯),1989年4月,p88-99。
〈朱文公訂正門人蔡九峰書集傳六卷(蔡沈撰)〉,李致忠,收於《宋版書敘錄》,北京巿: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p71-76。
〈尚書蔡傳匡謬篇〉,宋鼎宗,《成功大學學報(人文篇)》第14卷,1979年5月,p99-122。
〈從陳櫟《定宇集》論其與董鼎《書傳輯錄纂註》的關係〉,許華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2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善本書志‧書集傳〉,吳哲夫,《故宮季刊》第9卷3期,1975年春,p59-61。new window
〈善本書志‧書傳輯錄纂注六卷〉,吳哲夫,《故宮季刊》第11卷第1期,1976年,p50-52。new window
〈跋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昌彼得,收於《增訂蟫菴書題識》,臺北巿: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new window
〈董鼎《書蔡氏傳輯錄纂註》對蔡沈《書集傳》的疏釋〉,陳恆嵩,收於《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巿: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10月,p425-451。
〈影印宋本《朱文公訂正門人蔡九峰書集傳》說明〉,丁瑜,收於《古逸叢書三編‧朱文公訂正門人蔡九峰書集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蔡沈書集傳之研究論著述評〉,古國順,《臺北師專學報》第12期,1980年6月,p77-95。
〈論朱子未嘗疑古文尚書偽作〉,劉人鵬,台大中文所碩士論文《陳第之學術》附錄,1988年5月,p168-197。又《清華學報》,新22卷4期,1992年12月,p399-430。
〈論陳櫟《書解折衷》與《書蔡氏傳纂疏》對《書集傳》的態度──駁正《四庫全書總目》的誤解〉,許華峰,收於《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巿: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10月,p395-42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