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黃宗羲「文道合一」思想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陳旻志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洪銘水 先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黃宗羲文道合一擬議學案元氣文學本源論Huang Zong XiWords and Tao as OneProposalFileVitalityDiscourse of Literary Principa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9
黃宗羲(1610-1695)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在政治、歷史與學術思想方面的成就,普遍得到較多研究者的關注及定位。然而黃氏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迄今仍有很大的探討空間。特別是表現在文學創作以及文學評論方面,黃宗羲的著作中都有他個人十分鮮明的文學思想,作為他在文學創作以及評騭整體文學發展上的根據。
「文道合一」的主張,即是黃氏個人最重要的文學思想,觸及到他對中國文學理論史,關於文學本源論的探索。黃氏對於歷來的載道說、道統觀,都有所簡擇及批判,一方面認為「道」的正名應該不能囿限於儒家的教化思想;另一方面則強調「文」的相對獨立性,擴大了文的意義和範圍,經史諸子乃至於理學家的種種思想著作,以及市井百姓的歌吟記實,都可視為文的具體表現。尤其是他將中國傳統中以氣言道的觀點,以及儒家的性情觀和他個人博洽尚奇的稟性,共同納入文道合一的思想體系之中,將文與道的關係,賦予了創造性的詮釋。不僅強調文學的形上觀照,疏通了文學的本源及本體;並能進一步避免在意識和題材上形成獨斷及偏執,將心靈展現的多樣性與文學的本來面貌,在創作和評論中提供一個統體照察的思考。
我們在他個人文集如《南雷文定》,以及明代文學總集《明文海》等相關著述中,會發現黃氏論文的傾向,乃朝著一深層的共同性作為整體文學的歸宿。因此在他的觀念中,可以小說作為古文辭,以古文為時文,以詩為史,這在文學史的規範或者當時的文壇都未必能肯定這種作法。但是在黃氏整體的創作(著作)之中,卻可以發現黃宗羲的思維方式,實與上述的文道合一思想攸關,並且展現了他對中國文學潛存的敘事結構,有著高度的自覺,以及具體闡示的企圖心。
這一方面的探索,牽涉到黃宗羲較為顯著的兩種思維方式,其一是表現在各門思想領域的著述中,他慣於以「學案式」的思維加以貫穿例如學案、文案、詩案、史案。不僅影響到他在學術體裁上的兼容並蓄,相輔相成,亦能有效疏通種種觀念和取材上的獨斷及偏執。這一思維方式的成果,我們即可以在他掃除摹擬,空所依傍的《明文海》一作中,看出他對明代三百年文壇「三盛三衰」的論斷,以及揭示「情至」為宗,「元氣」為本的文道合一思想,可以說有其深刻而整體的識見。
「擬議」思維則是他表現在創作上的思維方式,乃淵源於《易學象數論》中闡釋的文道規律,並與他的元氣論、性情觀有著若合符節的關係。擬議思維的關注,也與明代文學復古思潮的深層理念有所聯繫。對於黃氏在實際創作上的「馭文之術」以及「哲理結構」兩者之間存在的敘事學關係,正是本文試圖加以詮釋的重要關目。黃宗羲主張文章乃天地的元氣,陰陽交感,蓄積風雷鼓盪,即為這一擬議思維的具體成型。也是文道合一思想,表現在敘事的雙構性以及敘事意象的指涉性上,值得深入討論的內容。
總體而觀,黃宗羲的文學思想,乃將文學由「載體」的意涵,進一步還原其「本體」及本源的特質,並與道產生密切的連繫,最後更與人的價值自覺的「主體」合而為一。表現為由「文以載道」中經「文道合一」下迄「人道合一」的實踐歷程。同時「人道合一」的完成,才是「文道合一」整體理想以及完整的定義。因此由黃宗羲主持的甬上證人書院講學,以及在清代產生深遠影響的浙東學術,本文都視之為文道合一的考察及印證的對象。
Huang Zong Xi (1610-1695) is a philosopher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His achievements in the political, historical and academic arena is better known. But on the other hand, his success in the literary arena still has great room for discussion. This is especially so in the aspect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His literary works consists of stark literary ideology as his basis in literary cre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His perspective, ‘Words and Tao as o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literary ideology, which i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He believes that Tao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Confucian orthodoxy and Words should not only include Classics but all kinds of works, including folksongs and folklore. This is explicitly so when he fuses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expressing Tao in terms of “Qi” and the Confucianist temperament outlook into the system of ‘Words and Tao as one’ to endow creativity in its interpretation.
In Huang’s literary collection Nan Lei Wen Ding and Ming anthology Ming Wen Hai and other works, we observe that there is a deeper underlying literary theory as its principle. Thus, ancient phraseology could be written in a novel way, contemporary works written with an ancient style, history expressed in poetic style; it is unlikely that his ways would be accepted at that time. But in his works, we could gather that his way of thinking is closely knitted with his ideology of ‘Words and Tao as one’, showing his awareness of the latent narrative structure of Chinese literature.
Our research is concerned with two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firstly, his customary use of ‘file’, which is all-embracing and complementary, hence eliminating peremptory and bigotry. His judgement of three hundred years of Ming literary arena’s ‘three flourishing, three weakening’ and proclamation of ‘total sentiment’ as master and ‘vitality’ as principal, is a profound explication of ‘Words and Tao as one’. Secondly, the thinking of ‘proposal’ is displayed in his creative writing, and has originated from the pattern of words and Tao in Yi Xue Xiang Shu Lun. In addition, this thinking is also related to the Ming renaissance of lit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ng’s ‘skill of manipulating words’ and his ‘philosophical structure’ in literary works is what we attempt to interpret in this dissertation.
Overall, Huang Zong Xi’s literary ideology is to change the idea of literature being a ‘carrier’ to its ‘noumenon’ and its origin, relating closely to Tao and then to man’s conscious (noumenon), uniting as one. It also manifests as the progress from ‘Words as carriers of Tao’ to ‘Words and Tao as one’ to ‘Man and Tao as one’. Therefore, we regard Huang’s lectures in Yong Shang Institute and his influence of Zhe Dong School as the study and proof of ‘Words and Tao as one’.
參考書目
一、黃宗羲著作
(一)文選彙編類
《明儒學案》收錄於《黃宗羲全集》第七、八冊(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
《宋元學案》〔清〕.全祖望補,王梓材、馮雲濠、何紹基校:(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7年)。
(二)自撰專著類
《黃宗羲全集(一)--哲學、政治思想》(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
〈孟子師說〉
〈深衣考〉
〈葬制或問〉
〈梨洲末命〉
〈破邪論〉
〈子劉子行狀〉
〈子劉子學言〉
〈汰存錄〉
〈思舊錄〉
〈黃氏家錄〉
《黃宗羲全集(二)--歷史、地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弘光實錄鈔〉
〈行朝錄〉
〈海外慟哭記〉
〈西臺慟哭記註〉
〈冬青樹引註〉
〈金石要例〉
〈歷代甲子考〉
〈四明山志〉
〈匡廬遊錄〉
〈今水經〉
《黃宗羲全集(九)--天文曆算、象數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易學象數論〉
〈曆學假如〉
〈授時曆故〉
林保淳編:《明夷待訪錄》(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李廣柏注:《明夷待訪錄》(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三)自撰詩文集類
楊家駱主編:《中國文學名著第六集》第16冊(台北:世界書局)
《南雷文案》
《南雷文定.前集》
《南雷文定.後集》
《南雷文定.三集》
《南雷文定.四集》
《南雷文約》
《南雷詩曆》
《黃梨洲詩集》
《黃宗羲全集(十)、(十一)--南雷詩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
《黃宗羲全集(十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
平慧善、盧敦基譯注:《黃宗義詩文》(台北,錦繡出版,1993年)。
吳光釋文:《南雷雜著真蹟》(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
吳光輯校:《黃梨洲詩文補遺,明文授讀評語彙輯》(台北:聯經出版,1995年)。
吳光:《黃宗羲著作彙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二、黃宗羲專論研究
方祖猷:〈黃宗羲的文學思想〉,《清初浙東學派論叢》,(台北:萬卷樓圖書出版,1996年)。
方祖猷:〈黃宗羲與甬上弟子的學術分歧─兼論蕺山之學的傳播和沒落〉收入《清初浙東學派論叢》(台灣,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
古清美:〈從明儒學案談黃梨洲思想上的幾個問題〉,《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古清美:〈黃宗羲的「孟子師說」試探〉《明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李明友、渠玉九:〈黃宗羲的理想人格論〉收於吳光、季學原主編之《黃梨洲三百年祭:紀念黃宗羲逝世三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年)。
李明友:《一本萬殊--黃宗羲的哲學與哲學史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季學原、徐定寶:〈論黃宗羲的詩學觀〉收於吳光、季學原主編之《黃梨洲三百年祭:紀念黃宗羲逝世三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年)。
徐仲力、王金苗:〈黃梨洲教育思想簡論〉收於吳光、季學原主編之《黃梨洲三百年祭:紀念黃宗羲逝世三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年)。
張亨:〈試從黃宗羲的思想詮釋其文學視界〉,《中國文哲研究期刊》(1994年,第4期)。new window
張高評:〈《南雷詩歷》與傳記詩學〉,《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2卷,第2期)。
張新智:〈試論黃宗羲易學象數論的得失─以其對納甲及先天圖之評述所作的試探〉,《孔孟月刊》(第36卷,第2期)。new window
陳文章:〈黃宗羲以知性為主體之務實主張所開展之儒家「以學為政」之精神〉,《鵝湖月刊》(第275期)。new window
黃俊傑:〈黃宗羲對孟子心學的發揮〉《明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黃齡瑤:《黃宗羲的詩文觀與明清之際的文學思潮》,(台中: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
楊自平:〈梨洲歷史性儒學對人存有之歷史性的開啟〉,《鵝湖月刊》(第245期)。new window
董金裕:〈明夷待訪,誰待之訪?〉,《第一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謝玲玲:〈黃宗羲教育思想初探〉收於吳光、季學原主編之《黃梨洲三百年祭:紀念黃宗羲逝世三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年)。
(以下俱收錄吳光主編:《黃宗羲論--國際黃宗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1987年)。
張岱年:〈黃梨洲與中國古代的民主思想〉
成中英:〈理學與心學的批評的省思─綜論黃宗羲哲學中的理性思考與真理標準〉
沈善洪、錢明:〈陽明學的演變與黃宗羲思想的來源〉
日本‧高橋進:〈黃宗羲思想的歷史性格〉
王鳳賢:〈試評歷代學者論清代浙東學派〉
吳光:〈黃宗羲與清代學術〉
馮契:〈黃宗羲與近代歷史主義方法論〉
蕭捷父:〈黃宗羲的真理觀片論〉
樓宇烈:〈黃宗羲心性說述評〉
夏乃儒:〈黃宗羲與中國近代思維方式的萌芽〉
楊國榮:〈黃宗羲與王學〉
葛榮晉:〈黃宗羲理氣說的邏輯結構〉
余金華:〈《明儒學案》的結構與功能分析〉
蔡尚思:〈從中國思想史看黃宗羲的反君權思想〉
邱漢生:〈讀《明夷待訪錄》札記〉
鄭昌淦:〈黃宗羲與時代思潮〉
〔日本〕‧小野和子:〈從東林黨到黃宗羲〉
〔美國〕‧司徒琳:〈《明夷待訪錄》與《明儒學案》的再評價〉
〔聯邦德國〕‧余蓓荷:〈《明夷待訪錄》的先驅─王艮“以天下治天下”的思想〉
周繼旨:〈試析黃宗羲“君害論”與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淵源關係〉
李錦全:〈從“源”“流”關係看黃宗羲民主啟蒙思想的歷史地位〉
羅枳:〈《破邪論》平議〉
〔新加坡〕‧李焯然:〈李滋然《明夷待訪錄糾謬》初探〉
南炳文:〈黃宗羲肯定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思想〉
李明友,渠玉九:〈論黃宗羲的經世致用思想〉
庄嚴:〈黃宗羲的華夷之辨和他的學人生涯〉
白砥民:〈黃宗羲的思想結構和思想方法探索〉
裘克安:〈黃宗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倉修良:〈黃宗羲的史學貢獻〉
湯綱:〈黃宗羲與《明史》〉
周瀚光:〈黃宗羲科學思想論略〉
蔣國保:〈黃宗羲與方以智〉
〔澳大利亞〕‧費思堂:〈黃宗羲與呂留良〉
〔日本〕‧山井湧〈《明儒學案》考辨〉
洪波:〈黃宗羲《留書》評述〉
方祖猷:〈黃宗羲與文昌社〉
王政堯:〈《黃梨洲先生年譜》考辨〉
葉樹望:〈竹橋黃氏述略〉
寧波市文管會:〈黃宗羲史跡考察記略〉
〔日本〕•佐野公治:〈日本的黃宗羲研究慨況〉
鄔滿君:〈黃宗羲研究三十年〉
陳正夫:〈試論《明儒學案》〉
盧鐘鋒:〈略論《明儒學案》學術風格的新特點〉
朱仲玉:〈試論黃宗羲《明儒學案》〉
胡國樞:〈十七世紀中國向往民主政治的綱領─讀《明夷待訪錄》〉
李存山:〈儒家理想人格的分裂及其對君臣關係的反省〉
徐蓀銘:〈論黃宗羲創造性研究的特點〉
夏瑰琦:〈黃宗羲哲學與王學〉
朱義祿:〈黃宗羲與劉宗周思想異同的比較〉
李漢武:〈黃宗羲與魏源〉
陳增輝:〈黃宗羲教育思想簡述〉
王維和:〈黃宗羲人才“八法”述評〉
方同義:〈《明夷待訪錄》的經濟思想述評〉
江汎清:〈黃宗羲無神論思想的時代特色〉
季續:〈黃宗羲別號考〉
邵九華:〈黃宗羲故居考〉
徐仲力,諸煥燦:〈黃竹浦略考〉
翟岩輯:〈黃宗羲研究主要論著索引〉
三、其他參考書目
(一)古典文獻(含今人校釋箋釋之著作)--按朝代順序排列
〔民國〕‧南懷瑾、徐芹庭註釋,王雲五主編:《周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周〕‧左丘明撰,〔三國〕‧韋昭注:《國語》(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
〔先秦〕‧荀子著,北京大學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
〔漢〕‧王充撰,劉盼遂集解:《論衡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
〔漢〕‧許慎:《說文解字注》(台北:天工書局,1987年)。
〔漢〕‧董仲舒著,〔民國〕‧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漢〕‧劉安著,〔民國〕‧熊禮匯注譯:《新譯淮南子》(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漢〕‧戴德著,〔清〕‧王聘珍撰:《大戴禮記解詁》(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魏晉〕‧王弼,〔民國〕‧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注疏及補正》(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
〔六朝‧梁〕‧劉勰著,王更生編:《文心雕龍》(台北:金楓出版社,1988年)。
〔六朝‧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
〔隋〕‧王通:《中說》(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唐〕‧王勃:《王子安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唐〕‧韓愈撰,〔清〕‧馬其昶校注,〔民國〕‧馬茂元編次:《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唐〕‧韓愈撰,〔清〕‧馬其昶校注,〔民國〕‧馬茂元編次:《韓昌黎文集校注》(江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王安石:《臨川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宋〕‧司馬光:《司馬文正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7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明〕‧孔尚任著,〔民國〕‧王季思、蘇寰中、楊德平合注:《桃花扇》,(台北:里仁書局,1991年)。
〔明〕‧方孝孺:《遜志齋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台北:考正出版社,1972年)。
〔明〕‧王陽明:《傳習錄》(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明〕‧吳訥等書:《文體序說三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明〕‧宋濂:《宋文憲公全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明〕‧來知德、〔清〕‧惠棟註疏,〔民國〕‧馮家金編撰:《周易繫辭傳》(台北:頂淵文化,1999年)。
〔明〕‧來知德撰:《易經來註圖解》(台北;萬有善書出版社,1976年)。
〔明〕‧湯顯祖著,〔民國〕邵海清校注:《牡丹亭》(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明〕‧劉宗周著:《劉子全書》(台北;華文出版社,1970年)。
〔明〕‧劉蕺山:《劉子全書》(台北:華文出版社,1970年)。
〔清〕‧方苞撰:《方望溪先生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王夫之著,王伯祥校點:《思問錄‧俟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
〔清〕‧全祖望著,〔民國〕‧王雲五編:《鮚埼亭集.外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全祖望著:《鮚埼亭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台北:世界書局,1975年)。
〔清〕‧李塨著,馮辰校:《恕谷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清〕‧阮元撰:《定香亭筆談》(台北;河洛出版社,1975年)。
〔清〕‧阮元撰:《經籍纂詁》(台北:鴻學出版公司)。
〔清〕‧查慎行著,〔民國〕‧聶世美選註:《查慎行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張英、王士禎編:《淵鑑類函》(台北;新興書局,1967年)。
〔清〕‧張維屏撰:《清朝詩人徵略》(台北;鼎文書局,1971年)。
〔清〕‧陳鶴撰,陳克家補:《明紀》(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
〔清〕‧章太炎撰,楊家駱主編:《訄書》(台北;世界書局,1987年)。
〔清〕‧章學誠撰,〔民國〕‧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
〔清〕‧馮辰撰:《清李恕谷先生(塨)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萬斯同:《群書疑辨》(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清〕‧劉師培撰:《劉申叔遺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台北:世界書局,1985年)。
〔清〕‧錢謙益撰:《牧齋初學集‧牧齋有學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清〕‧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四庫全書珍本四集)。
〔清〕‧《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清〕‧張其昀監修,楊家駱編:《續修四庫全書─四明叢書》第二集,第四冊,(台北:中國文化學院,1964年)。
〔清〕‧《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台北:莊嚴文化事業)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再版)。
徐世昌編:《清儒學案》(台北:燕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郭紹虞:《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黃嗣艾:《南雷學案》(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1973年再版)。
楊向奎編著:《清儒學案新編》(山東:齊魯書社出版,1988年)。
楊家駱編:《清朝詩人徵略》(台北:鼎文書局,1971年)。
楊家駱編:《歐陽修傳》(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四版)。
葉慶炳、邵紅編:《明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錢仲聯編:《清詩紀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二)當代論著--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孔日昌:《如何研讀易經》(台南:西北出版社,1996年)。
方祖猷:《清初浙東學派論叢》(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
方祖猷:《萬斯同傳》(台北:允晨文化,1998年)。
王更生:《中國文學的本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
王俊義、黃愛平:《清代學術文化史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5年)。new window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任澤鋒釋譯:《碧巖錄》(高雄:佛光文化,1997年)。
成復旺、黃保真、蔡鐘翔:《中國文學理論史─明代時期》(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成復旺、黃保真、蔡鐘翔:《中國文學理論史─清末明初時期》(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台北,藍燈文化,1991年)。
成復旺、黃保真、蔡鐘翔:《中國文學理論史─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成復旺、黃保真、蔡鐘翔:《中國文學理論史─明清鴉片戰爭時期》(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成復旺、黃保真、蔡鐘翔:《中國文學理論史─隋唐五代宋元時期》(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朱邦復:《易經明道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8年)。
朱邦復:《智慧學九論》(台北:台灣商務出版,1998年)。
朱棟霖、陳信元編:《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南華大學,2000年)。
朱榮智:《文氣論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new window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81年)。new window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修訂板七刷)。
何秀煌:《記號學導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91)。new window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余秋雨:《山居筆記》(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余秋雨:《文化苦旅》(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余書麟:《中國儒家心理思想史》(台北:心理出版社,1994年)。
吳光:《古書考辨集》(台北:允晨出版社)。
吳金娥著:《唐荊川先生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束景南:《中華太極圖與太極文化》(江蘇:蘇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
李正治:《中國詩的追尋》(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
李正治:《政府遷台以來文學研究理論及方法之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李國鈞編:《中國書院史》(武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時報出版社,1999年)。
杜文齊:《易學圖解》(台北:漢宇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台北:洙泗出版社,1991年再版)。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份子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周明初注釋:《新譯‧明散文選》(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周祖譔編選:《隋唐五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孟森:《明清史講義》(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林安梧著:《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new window
林安梧著:《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new window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金庸:《鹿鼎記》(一)(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金庸:《碧血劍》(二)(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洪萬生編:《中國文化新論‧格物與成器》(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
胡美琦:《中國教育史》(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初版二刷)
韋政通:《中國文化概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72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79年)。
唐華:《中國易經歷史進化哲學原理》(台北:大中國圖書,1986年)。new window
徐世昌:《清儒學案:第一冊》(台北:燕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張永堂:《明末清初理學與科學關係再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new window
張其成:《易學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1996年)。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1年)。
張健仁:《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張清治:《道之美─中國的美感世界》(台北:允晨文化,1990年)。
張鳳蘭:《章學誠的史學理論與方法》(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new window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梁啟超:《近三百年中國學術史》(台北:中華書局,1987年)。
許總:《宋明理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陳文德:《數位易經:資訊時代「易經」實用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1999)。
陳良運:《周易與中國文字》(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
陳炳元:《易鑰》(台北:博元出版社)。
陳祖武:《中國學案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new window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台北:環球書局,1983年)。
陸雲逵:《陰陽家》(台北:韜略出版,1996年)。
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漢京文化有限公司,1986年)。
麥仲貴:《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
馮書耕、金仞千:《古文通論》(台北:雲天出版社,1991年)。
黃文吉編:《中國文學史參考作品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黃懺華:《佛教各宗大綱》(台北:天華出版社,1988年)。
楊布生、彭定國:《書院文化》(台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
楊國楨、陳支平:《明史新編》(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new window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1997年)。
鄔昆如:《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new window
褚斌杰等著:《儒家經典與中國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趙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台北:時報出版社,1990年)。
劉再復:《性格組合論》(台北:新地出版社,1988年)。
劉君祖:《經典易》(台北:牛頓出版社,1994年)。
劉君燦:《中國文化新論.格物成器》(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劉良佑:《陶藝學》(台北:幼獅文化,1992年)。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台北:允晨文化出版,1986年)。new window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蔡英俊編:《意象的流變》(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蔡景康編:《明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鄭天挺:《清史》(台北:雲龍出版社,1998年)。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鄭明俐、林燿德:《當代世界文學理論》(台北:幼獅出版社)。
鄭培凱:《湯顯祖與晚明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出版,1995年)。new window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人民出版社,1973年)。
黎傑:《明史》(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錢仲聯編:《清詩紀事(一)‧明遺民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錢基博:《明代文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錢穆:《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錢鍾書:《談藝錄》(台北:書林出版社,1988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9年)。new window
謝大荒:《易經語解》(台北:大中國出版圖書公司,1992年)。
謝寶笙:《易經之謎打開了》(香港:明窗出版社,1993年)。
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1998年)。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鄺士元:《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辭源修訂組:《辭源》(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7年)。
嚴迪昌:《清詩史》(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8年)。
龔鵬程:《1998龔鵬程年度學思報告》(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new window
龔鵬程:《晚明思潮》(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new window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new window
〔日本〕中村元著,林太、馬小鶴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台北;淑馨出版社,1999年)。
〔日〕‧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
〔日〕‧山田光胤,代田文彥著:《中國醫學篇》(台北:培林出版,2000年)。
W.T.de Bary 著,張永堂譯:〈中國的專制政治與儒家理想〉.《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5年),
《歷代教育論著選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中國文學欣賞全集》第40冊,(台北:莊嚴出版社,1985年)。
《氣象小百科》(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年)。
《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魏晉隋唐之部》(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四、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俊義:〈錢謙益與明末清初學術演變〉《明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王鑫:〈宇宙的生成〉.《大地地理雜誌》,157期。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吳光:〈試論「浙學」的基本精神〉.《儒道論述》(台北:東大出版社)。
吳康:〈南宋湘學與浙學〉,《宋史研究集13輯》。
李正治:〈開出生命美學的領域〉,《國文天地》,(1994年,第9卷9期)。new window
李正治:《先秦諸子禮樂思索的正反諸型研究》,(台北:台大中研所博士論文,1990年)。
李任中、伍斌:〈塑造健全的文化人格──余秋雨參文一瞥〉‧《聯合文學》,第12卷,第3期。
李威熊:〈明代經學發展的主流與旁支〉《明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李美珠:〈朱子文學理論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1982年,第26號)。
李瑞全〈論朱子之心學與性理情欲之關係〉,《台灣儒學與現代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林安梧:〈關於『善之意向性』的問題之釐清及探討〉,《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年)。
林伯謙:〈由韓愈道統論談佛教付法與中國文化的文互影響〉,《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系,2000年)。
張端穗:〈天與人歸──中國思想中政治權威合法性的觀念〉‧《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陳志信:〈從文以載道到文道合一〉,《鵝湖月刊》(1998年,第281期)。new window
陳旻志:〈勞思光基源問題研究法之省察〉《鵝湖月刊》(第227期)。
陳旻志:《中國書院教育哲學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曾守正:〈沐浴涵儒,海東鄒魯─清代台灣教育與朱熹〉,《台灣儒學與現代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黃愛平:〈毛奇齡與明末清初的學術〉《明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楊祖漢:〈王龍溪哲學與道德教育〉,《鵝湖月刊》(第231期)。new window
詹海雲:〈王陽明與《論語》〉《明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劉人鵬:〈聖學道德論述中的性別問題─以劉宗周《人譜》為例〉《明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蔡明田:〈德合天地,道濟天下─先秦儒道思想中的理想人格〉,《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戴春陽:〈敦煌佛爺灣南晉畫像磚〉,《中國文物世界》(180期)。
謝凱蒂:《全祖望之史學經世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饒宗頤:〈明代經學的發展路向及其淵源〉,《明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