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建構我國高職生命教育e-learning環境之研究
作者:黃國峰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葉 榮 木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生命教育數位學習行動研究Life educatione-learningAction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摘要
生命教育是教育部目前推動的重點工作之一,在國中、小階段:有縣市教育局生命教育融入式課程之推動,在大專院校階段:有通識課程可供選修,在高中職階段:普通高級中學95課程暫綱中規劃有生命教育相關的課程,但高職並無生命教育相關課程之規劃。在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的概念下,輔以目前網路頻寬與e-learning平台技術已日趨穩定,本研究嘗試以e-learning平台來推動高職之生命教育課程。
本研究發展「我國高職生命教育e-learning需求問卷」,以調查研究法進行生命教育e-learning環境需求之調查;以系統發展法發展e-learning平台;以內容分析法發展生命教育課程;以準實驗研究法進行以e-learning平台進行生命教育教學之成效檢驗。目的為了解目前國內高中職學校生命教育實施現況,探討我國高職生命教育e-learning之可行性,分析我國高職以e-learning推動生命教育所應掌握的因素構面,建構我國高職以e-learning推動生命教育之模式,依據實證研究結果提出可供參考之具體建議
抽樣109校共計1090份問卷,回收956份問卷,有效問卷804份,經統計分析發現生命教育e-learning需求有八個構面,其中「e-learning環境」可影響「e-learning 需求性」、「網路虛擬化人格」、「網路行為習慣」、及「網路生命教育」。並召開專家會議建置e-learning平台與發展生命教育教材,再以國立苗栗高商國際貿易科兩班為準實驗研究之實驗組與控制組,施測四週後,以謝曼盈(民92)所發展之「生命態度量表」進行前後測,發現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生命態度上有顯著性差異,顯示以e-learning平台進行高職生命教育,有相當程度之可行性。
Life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tasks promote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Taiwan. Currrently, in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have all provided this courses , and be initiated by the county Bureau of Education. However, in the tertiary education, life education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general education. Besides, it is not included in the curriculum of vocational schools. Therefor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n e-learning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life education for the vocational high education schools.
The survey method was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demands of promoting life education with e-lear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learning platform was completed through the system development. The curriculum of life education for the e-learning was designed by way of the content analysis with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eaching materials. Finally, a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learning life education complemented by e-learn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designed and administered to ascertain any relationship that existed among the 8 dimensions of life education by e-learning. Subjects were 1090 students in 109 vocational schools. The response rate was about 88%.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earning environment” affected “the demands of e-learning,” “the network virtual personality,” “network behaviors,” and “the network life education.”
A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life education through e-learning. The finding sugges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dicating that it is feasible and valuable to apply e-learning to implement the life education.
一、中文部分
王聰榮(民89)。虛擬學習。八十八學年度技術專校教師教學方法研習會。台北:台北科技大學。
丘愛鈴(民95)。綜合活動領域「生命教育」統整課程與多元智慧教學設計,收錄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包明叡(民93)。E-Learning數位學習網站--設計、開發與實作,台北縣:博碩文化。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87)。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劃。研習資訊,15(4),8-11。
生命教育學習網編輯室(民92)。豐碩的生命教育學習網,師友第431期,,民92.05出版,第21-24頁。
旭聯科技(民95)。智慧大師網路教學系統。台北:旭聯科技。
行政院衛生署(民94)。民國93年衛生統計(二)生命統計,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何福田a(民95)。推動生命教育的必要與認識,收錄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何福田b(民95)。把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收錄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何福田等(民95)。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吳坤璋(民89)。結合學習環境策略與電腦網路於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宗立(民88)。學校教育的教學與輔導策略。高雄市:復文。
吳明隆(民87)。資訊社會變革中教師應有的體認與作法。研習資訊,15(2),33-42。
吳明隆(民92)。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p1-17,台北:知域。
吳武雄(民92)。推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建中學報,民92.12出版。第1-9頁。台北:建國中學。
吳美如(民94) 。生死教育課程對高職學生生命價值觀及死亡焦慮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吳庶深、胥嘉芳(民92)。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內涵--中港臺兩岸三地初探,學生輔導雙月刊第88期,民92.09出版,第126-131頁。
吳庶深、黃麗花(民90)。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市:學富。
吳榮鎮(民91)。生命教育推動的現況與展望,學生輔導,第82期,91年9月發行,第8-17頁。
吳榮鎮(民95)。生命教育推動的現況與展望,收錄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巫靜宜(民88)。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研究---以Word2000 之教學為例。私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坤崇(民94)。課程改革的理念與政策~高中課程綱要為例(教育部網站),民94年7月2日查詢。
李素卿譯(民92)。認知心理學,譯自:Michael W. Eysenck(2000). Cognitive Psychology: A Student’s Handbook, 4th ed. Psychology Press。台北市:五南。
李彬(民94)。生死教育對醫學系學生生命態度教學成效之探討-以某大學一年級學生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清義(民93)。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載於林治平、潘正德、林繼偉等(民93)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踐,pp 37-98。台北:心理。
李淑華譯(民90)。知識共享型組織,台北:商周。
李錦坤(民94)。網路化科學推理學習對國小學生燃燒概念重建與推理能力提昇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玉卿(民93)。沙特哲學對價值及生命教育推展的啟示,教育研究(高師),12期,民93,第145-155頁。
林吉基(民87)。生命教育的內涵與目的。收錄於台灣省高級中學八十七學年度南一區生命教育推廣研習會手冊。台南:善化高級中學。
林秀珍、徐世豐(民91)。生命教育---現代科技危機的出路,中等教育第53卷第6期,民91年12月,第14-29頁。
林治平(民93)。生命的奧祕,載於林治平、潘正德、林繼偉等(民93)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踐,pp 4-36。台北:心理。
林俊良(民90)。網路輔助高中數學教學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思伶(民90)。生命教育訪談記錄,編號2001-01,彙編於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民90)生命教育現況調查訪談逐字稿。
林秋先(民87)。國小網路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秋華(民94)。數位學習對高中數學教學之影響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
林清山(民77)。多變項分析統計法(五版)。台北市:東華。
林菁(民90)。嘉義地區國小教學資源中心經營模式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9:2 民90.12,第161-186頁。
林瑞明(民91)。台中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生命教育課程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班碩士論文。
邱茂城(民94)。高中職學校教師本位決策、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姜得勝(民92)。從B到D到F之「生命體悟」論「生命教育」之迫切性,臺灣教育,624 民92.12 頁69-75。
姜榮哲(民89)。網路化訓練環境學習成效之影響要素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德瑜(民90)。網路教學之學習行為對學習效果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明洲(民88)。網路教學。台北市:華彩。
洪明洲(民88)。網路教學課程設計對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遠距教學系統化教材設計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研討會日期:民國88年5月4日~5月5日。嘉義:中正大學。
洪啟仁(民75)。金牌國語辭典。台南:名作。
洪賢明(民93)。國民我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及目標達成滿意度之初探。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玉足(民92)。生死教育對某技職校院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商業設計系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紀孟春(民90)。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生生死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紀潔芳(民93a)。防範兒童遭性侵害教學資源之運用,收錄於台灣地區中小學生命教育資源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大商業教育學
紀潔芳(民93b)。防範青少年自殺教學案例之探討,收錄於台灣地區中小學生命教育資源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大商業教育學系。
紀潔芳(民93c)。青青故園草民歌在生命教育教學中之啟示,收錄於台灣地區中小學生命教育資源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大商業教育學系。
紀潔芳(民93d)。從觀賞鐵達尼號影片談生命教育,收錄於台灣地區中小學生命教育資源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大商業教育學系。
紀潔芳(民93e)。童繪本在生死教育教學中之運用,收錄於台灣地區中小學生命教育資源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大商業教育學系。
紀潔芳(民94)。論文發表評論,2005年數位學習國際研討會---演化中的學習社群―數位化學習的省思(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Revolv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 Rethinking e-Learning),2005年9月24、25日,地點: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紀潔芳(民95)。童繪本在生死教育教學中之運用,收錄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紀潔芳、林慧洙(民94)。94年版生命教育教學資源手冊建置原則與運用。教育部委辦計畫:台灣地區生命教育教學資源手冊(九十四年版)。嘉義:吳鳳技術學院、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紀潔芳、劉可德(民93)。視聽媒體在生死教育教學中之運用,收錄於台灣地區中小學生命教育資源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大商業教育學系。
紀潔芳、劉可德(民95)。視聽媒體在生死教育教學運用之探討,收錄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唐宣蔚(民87)。大學升學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之建構與實施。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效智(民89)。從災後心靈重建談生命教育。臺灣教育,589:52-61。
孫效智(民90)。生命教育之推動因境與內涵建構策略,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七輯,第283-301頁。
孫效智(民91)。生命教育的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七輯,第283-301頁。
孫效智(民95)。生命教育的困境與推動策略,收錄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徐欣瑩(民92)。兒童生命教育網路學習素材之研發與評鑑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敏雄(民93)。台灣生命教育目標與課程內涵發展的知識社會學分析,國科會研究計畫(執行起迄: 20040901~20050731)
格立斯‧彼得(民94)。生命鬥士的精神與故事,載於亞太地區生命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p. 105,民國94年5月21日~22日。嘉義:吳鳳技術學院。
尉遲淦(民92)。生死學概論(2nd版),台北:五南。
張茂源(民91)。珍惜擁有.把握現在.學校生命教育的實施,研習資訊,第19卷第5期,91年10月,第34-37頁。
張添洲(民91)。技職學生生命教育重點,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第71期,民國91年10月25日發行,第54-58頁。
張淑美(民89)。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收錄於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
張淑美(民90)。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
張淑美(民93)。把死亡放在生命中:淺談生死教育取向的生命教育,教育文粹,33,民93.6,第73-76頁。
張淑美(民95)。早知道早幸福?兒童死亡概念之發展與生死教育,收錄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張紹勳、張紹評、林秀娟(民89)。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四版)。台北市:松崗。
張菀珍(民93)。國民中學教師進行生命教育教材設計與教學法應用現況之研究—以雲林縣國民中學教師為例,發表於第四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93年10月15至16日,嘉義:南華大學。
張菀珍(民94)。應用代理人技術提昇生命教育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執行起迄20050801~20060731)。
教育部(民90)。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九十至九十三年度),台(九○)訓(三)字第九○○六六三○六號函頒,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3)。教育部四大施政主軸,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五屆第六會期報告。
教育部a(民93)。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五屆第六會期報告(報告人:教育部長杜正勝),收錄於全國高中職教育政策與發展研習會手冊,研習時間:民國93年12月21~23日。台中:國立台中高工。
教育部b(民93)。創意臺灣、全球佈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教育部未來四年施政主軸架構),收錄於全國高中職教育政策與發展研習會手冊,研習時間:民國93年12月21~23日。台中:國立台中高工。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民94)。九十四年度「鼓勵中小學教師從事行動研究」獲入選名單(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網站2005年3月8公告)。
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民90)。教育部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九日台(九○)訓(三)字第九○○六六三○六號函。
教育部新聞稿(民93)。營造友善校園環境,大家一起來,日期:93.09.01,發稿單位:訓育委員會。
教育部顧問室(民93)。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收錄於全國高中職教育政策與發展研習會手冊,研習時間:民國93年12月21~23日。台中:國立台中高工。
梁佳玲(民91)。影響網路學習成效之因素分析。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莊謙本(民93)。遊戲導向互動式生命教育學習系統之建構及其成效分析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執行起迄: 20040801~20050731)。
許智香(民92)。論生命意義與生命教育的可能性,教育資料與研究,第五十三期,92年7月,第61-67頁。
陳世雄(民90)。以知識論為背景的認知論。大漢學報,第十六期,第45-56頁。
陳明璋(民94)。2005台灣資訊科技、數學科普、娛樂數學融入數學教學研討會。台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教師研習中心。
陳品仲(民91)。網路學習標準的分析與比較的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光、陳建龍(民89)。虛擬學習---教育方式的革新。教師對多媒體及網際網路之應用研討會手冊,pp.108-117。台北: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陳建龍(民89)。網路學習之預測與評估。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浙雲(民95)。學習,從生命開始,收錄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陳景章(民91)。整合資源與人才推動網路學習。通訊雜誌,107 民91.12 ,第50-51頁。
陳景章(民95)。「建構我國高級職業學校e-learning平台」專家會議,95年5月16日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召開。
陳福慶(民87)。WWW上建構式超媒體輔助教學課程對不同認知型態學習者之影響。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震昌(民90)。網路科技融入國二數學科教學之個案研究---三角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麥孟生(民89)。個人心理類型、自我效能及態度對電腦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資訊館理學系碩士論文。
曾志華(民86)。以建構論為基礎的科學教育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十四期。
曾志華(民86)。以建構論為基礎的科學教育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十四期。
曾振富(民89)。利用網路科技協助國小自然科「教」與「學」之研究:以台北市中正河濱公園自然生態環境為例。國立台北師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煥棠(民89)。生死學探索入門,台北:華騰。
曾煥棠(民93)。認識生死學,台北:大屯。
游惠瑜(民91)。生命教育的哲學意義與價值,逢甲人文社會學報,5 民91.11 頁89-105。
游景勝(民95)。發展一個線上測驗輔助學習系統-以高職計算機概論課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程為山、許春梅、黃國峰(民94)。提昇我國高職生命教育e-learning環境之行動研究,教育部九十四年度鼓勵中小學教師從事行動研究成果報告,苗栗:國立苗栗高商。
鈕則誠(民93)。生命教育:學理與體驗。台北:揚智。
黃居仁(民92)。語意網、詞網與知識本體--淺談未來網路上的知識運籌。佛教圖書館館訊,33 民92.03 第6-21頁。
黃居仁(民92)。語意網、詞網與知識本體--淺談未來網路上的知識運籌。佛教圖書館館訊,33 民92.03 第6-21頁。
黃俊傑(民90)。亞卓合作觀察實驗站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建晃(民95)。e-Learning輔助教室學習實施模式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高一數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
黃秋霞(民93)。透過『12週生命教育暨圖畫書繪本與結合九年一貫統整課程教學活動針對高雄縣資源班國小階段學障學童伴隨著社會情緒或行為問題學童』的實驗教學研究之探討,國科會研究計畫(執行起迄: 20040801~20050731)
黃國峰(民94)。應用代理人技術建構生命教育知識管理網站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計畫。
黃德祥(民89)。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務。收錄於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
黃麗花(民95)。生命教育:健康與體育的核心概念,收錄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葉榮木、張菀珍、黃國峰(民94)。推動生命教育與網路資源結合之初探。苗商學報第13期(年刊),民國94年7月出刊,57-73頁,苗栗:國立苗栗高商。
葛蕙容(民93)。高級中學生命教育教師教學知能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興國(民92)。從學習理論探討影響網路學習績效因素之研究-以銘傳大學學生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雷飛鳴(民74)。辭源。台南:世一。
劉恬妏(民92)。教師網路學習行為之觀點轉化歷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得劭(民87)。從建構論點談自主性導向之美勞教學。研習資訊,第15卷第6期。
劉錫麒(民78)。國小高年級學生數學解題歷程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花蓮師院學報第三期,pp.23-90。
潘文福(民90)。應用學習單的網路化教學設計與成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怡如(民89)。實作網頁教學隊國小學童資源回收學習之實驗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致強(民89)。網路資源融入高中基礎生物科教學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昌(民91)。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2002年6月,10卷3期,頁1-14。
蔡竺君(民89)。網路輔助自然科學席對國小學生學習成就及態度影響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論文。
蔡長衡(民92)。生死取向之生命教育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童對死亡概念與態度之實證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
鄭石岩(民92)。生命教育的內涵與教學,公訓報導,106 民92.09 頁14-19。
鄭石岩(民95)。生命教育的內涵與教學,收錄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鄭光甫、韋端(民87)。抽樣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鄭志成(民90)。網路科技融入國中二年級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蕭淑貞(民93)。探討生命教育概念融滲於護理專業課程,國科會研究計畫(執行起迄: 20040801~20050731)
蕭燕萍(民89)。高職學生生命教育課程內容之分析,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謝曼盈(民92)。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與建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曜星科技(民95)。e-learning建構要素,E-learning 數位學習產品說明簡報,未出版。
關永中(民89)。知識論。台北:五南。
蘇友瑞(民93)。信仰與靈性,載於林治平、潘正德、林繼偉等(民93)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踐,pp.100-113。台北:心理。
蘇盈宇(民92)。以生命教育啟迪資優青少年的生命智慧,資優教育季刊,民92年3月,第86期,第28-41頁。

二、網站資源部分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民93)。網址:http://eteacher.edu.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心知文教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insight.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世界宗教博物館(民93)。網址:http://www.mwr.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台北市生命協會(民93)。網址:http://life.slhs.tp.edu.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台灣世界展望會(民93)。網址:http://www.worldvision.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失智老人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cfad.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民93)。網址:http://life.ascc.net/。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民94)。網址:http://life.ascc.net/。檢閱日期:94年7月25日。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eden.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民94)。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進階查詢功能,網址:http://datas.ncl.edu.tw/,民94年7月2日查詢。
安寧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hospice.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統計資訊網(民95)。網址:http://www.doh.gov.tw/statistic/index.htm,檢閱日期:95年5月8日。
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lotushcf.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兒福聯盟網站(民93)。網址:http://www.children.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ta.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法鼓山(民93)。網址:www.ddm.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洪賢明(民94)。生命教育在學校的實施, http://w3.cdjh.hc.edu.tw/life/P1/p1.htm (新竹市生命教育網站),民94年7月2日查詢。
香港中文大學(民93)。宗教與人生-優質生命教育的追尋,網址:http://home.school.net.hk/~ecre/ir/,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民93)。宗教與人生-優質生命教育的追尋,網址:http://home.school.net.hk/~ecre/ir/。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家扶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ccf.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海洋台灣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ocean.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琉璃光養生世界(民93)。網址:http://www.lapislazuli.org/。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荒野保護協會(民93)。網址:http://www.sow.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goodshepherd.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eb.syinlu.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得榮社會福利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glory.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民93)。網址:http://taiwantt.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民93)。網址: http://www.fgs.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財團法人泰山文化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taisun.com.tw/found.htm,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財團法人耕莘文教基金會(民93)。網址:www.tec.org.tw/tcf,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diyi.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goh.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國科會網站(民94)。國科會專案計畫,網址:https://nscnt12.nsc.gov.tw/PRQUERY/WPR11040.asp?Query_Type=OLD ,檢閱日期:94年7月25日。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民93)。網址:http://www.blia.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教育部中部公室(民94)。教育視導重點查核表電子化系統,網址:http://expert.scvs.tpc.edu.tw/,檢閱日期:94年7月26日。
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民93)。網址:http://life.edu.tw/,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生命網站(民94)。網址:http://life.edu.tw。檢閱日期:94年7月25日。
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委員會全球資訊網(民93)。網址:http://210.60.194.100/life2000/eduteam/eduteam.htm,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教育部統計處(民94)。各級學校資料,教育部統計處網站,網址:http://www.edu.tw/EDU_WEB/Web/STATISTICS/index.htm,民94年7月2日查詢。
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北總院(民93)。網址:http://www.gensis.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kuroshio.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慈濟生命教育網(民93)。網址:http://www.life.tcu.edu.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慈懷社會福利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tzhu.org/。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路加傳道會(民93)。網址:http://www.ccmm.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靖娟基金會(民93)。網址:http://www.safe.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鄭金川(民94)。生命教育沿革,http://w3.cdjh.hc.edu.tw/life/P1/1-1.htm(新竹市生命教育網站),民94年7月2日查詢。
關懷生命協會(民93)。網址:http://www.lca.org.tw。檢閱日期:93年12月18日。

三、英文部分
Boole, G.(1854).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ws of though on which are founded the mathematical theories of logic and probabilities. London.
Chang, Wan-Jen, YEH, ZONG-MU , and Huang, Guo-Feng (2005).A study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E-learning environment of Life education needs in Taiwan.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Revolv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 Rethinking e-Learning, Sep.24-25, 2005,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Taipei, Taiwan.
Chao, Mei-Sheng, Yang, Jin Tan, Chiang, Nan Hui (2005).The impact of three navigation models on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of a hypermedia-based course at a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Taiwan.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Revolv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 Rethinking e-Learning, Sep.24-25, 2005,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Taipei, Taiwan.
Coberly, Margaret, (1997). Transpersonal dimensions in hospice care and education: Applications of Tibetan Buddhist psychology. Ph.D. degree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Hawai'i.
Dick, Walter, Carey, Lou & Carey, James O. (2001)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5th ed). New York : Longman.
Elliott Masie (2002).線上學習之旅,載於馬克.羅森柏格原著,樂為良譯(民91)e-learning:提升個人競爭力,強化企業優勢的終極學習策略,pp.54-59,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Hooper, S.(1992).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0(3),21-38.
Johnson-Laird , P. N. & Byrne, R. M. J.(1991).Deduction.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Johnson-Laird, P. N.(1999). Deductive reason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0, 109-135.
Kim, Minjeong(2001)Korean kindergarten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death and death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EdD degree dissertation of 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Kuo, Chen-Wo (2005).A Case Study of the Kaohsiung County Government Promotes Shadow Puppet Drama for Creative Teaching Education of e Learning in Children.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Revolv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 Rethinking e-Learning, Sep.24-25, 2005,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Taipei, Taiwan.
L. Anido, M. Llamas, M.J. Fernández, M. Caeiro, J. Santos and J. Rodríguez (2001)A Component Model for Stardardized Web-based Education, Hong Kong , ACM 1-58113-348-0/01/0005.
Leary, Lani, (1997).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tudents' perception of changes in death anxiety and death competency in the context of a death education course. Ph.D. degree dissertation of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Li, Ching and Wang, Chun-Chi (2005).The Challenge and Issues of E-learning Curriculum Designers.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Revolv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 Rethinking e-Learning, Sep.24-25, 2005,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Taipei, Taiwan.
Maslow Abraham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second edition). p35-51 & p175, New York: Harper & Row
Mill, J. S(1843). A system of logic. London:Longman.
Parkovich, Melissa Lee,(1996). The effects of death education on changing occupational therapy students' awarness of the death and dying process. M.S. degree dissertation of Rush University, College of Nursing.
Pfeiffer, Eugenia Mary(2003). An investigation of understanding death education. Ed.D. degree dissertation of Seton Hal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Human Services.
Picciano, Anthony G. (2001).Distance Learning, p68. USA: Prentice-Hall, Inc..
Reed, Deborah Lynn, (1996). Effects of a combined didactic and experiential death education/empathy training program on death anxiety and empathetic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Ed.D. degree dissertation of Drake University.
Rogers, C. R. (1942).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Rosenberg, Marc Jeffrey (2001) E-learning :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 New York : McGraw-Hill.
Ruth V. Curtis and C. Herbert Carson, (1991). "The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al Design to 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 Research Strategies, v.9 n.3, 1991, p.134。
Smith-Cumberland, Tracy L.,(2004). The effect of two death education programs on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 PhD degree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Sun, Xiangqing (2001). An investigation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b-based instruction. PhD degree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