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乾隆盛世與小說創作:紀昀與袁枚小說研究
作者:金志淵
作者(外文):Ji-Yeon Kim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乾隆盛世文言小說紀昀袁枚閱微草堂筆記子不語四庫全書總目Qianlong periodClassical Chinese FictionsJi YunYuan MeiYuewei Caotang BijiZibuyuSiku Quanshu Zongm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紀昀與袁枚是乾隆時代學術界和文學界的佼佼者,學者紀昀和文人袁枚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士人類型;官場際遇亨通身為朝廷高官的紀昀和官場際遇坎坷不受朝廷重視的袁枚,也顯示出兩種不同的仕途經歷;「曾到過邊疆」的北才子紀昀和「生活在江南」的南才子袁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經歷。二人創作了文言小說《閱微草堂筆記》和《子不語》,並且受到當代社會的推崇,《閱微草堂筆記》與《子不語》可視為乾隆時期主流審美觀的代表。
歷來研究《閱微草堂筆記》、《子不語》偏重二書個別著作專題、細化研究,或取二書與《聊齋誌異》進行比較而頗有負面的微詞,未受公平之對待。故本論文反思以往的研究方向,採取將《閱微草堂筆記》與《子不語》放在乾隆盛世,從歷史環境切入,分別涵攝當時的小說觀、乾隆政情、學術思潮、宗教思想四個部分,以宏觀的角度對《閱微草堂筆記》與《子不語》二書進行綜合整體的研究。全文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闡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概況、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則乾隆皇帝下詔編纂的《四庫全書總目》,是多位學者集體心血的結晶,反映了乾隆時代學術潮流。故首先了解《四庫全書總目》對小說的看法,才能掌握乾隆時期主流的小說觀念。文中先以《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小說家類為研究對象,嘗試探述《四庫全書總目》之小說觀,了解乾隆時期文人士大夫如何看待小說。再者探討紀昀與袁枚的小說創作動機與其小說觀。透過紀昀與袁枚二人之詩文著作和小說,探討二人的小說創作動機,進而釐清乾隆時期知識份子對主流的小說觀念與其二人的小說觀之間的認識,追索二人小說觀的異同。
第三章則先探析乾隆帝施行的政治政策,透過《閱微草堂筆記》與《子不語》所呈現的有關科舉故事,擬從考官、考生、八股文三方面來探討他們如何面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科舉,並了解其對於科舉制度所產生的科舉弊端之觀點與主張。進而考察紀昀與袁枚如何感受當時的吏治情形,並透過《閱微草堂筆記》與《子不語》中的官吏形象,認識二人的吏治觀點。
第四章則以乾嘉學術為背景,乾嘉時期為清朝學術風氣最盛的時代,是宋學與漢學相爭的時代。乾嘉時期的學者為了補苴宋學末流之空談心性、不務實際的空疏學風之弊,重視漢學彌補宋學不足的功能,因而使得漢學相對性的興盛。紀昀與袁枚生活在學術繁榮的時代,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其風氣所熏染,其思想必然受到時代的薰陶,必然帶上時代的印記。此章透過《閱微草堂筆記》與《子不語》的故事來探討紀昀與袁枚如何體現他們的學術傾向。
第五章則以宗教的果報概念為論述主軸,清代統治者由於政治上的需求,在以儒學為主導、佛道相輔助的基本格局下,三者持續融合。通過紀昀與袁枚在《閱微草堂筆記》與《子不語》作品中涉及宗教有關的故事,討論二人對宗教思想的態度。
第六章為結論。綜合之前各章節所論述,將《閱微草堂筆記》與《子不語》裡所表現的內涵再作整理與闡述,並說明研究的展望。
Ji Yun and Yuan Mei were the flagships of the scholars and the literati during Qianlong’s reign. Nonetheless, they represented two different types of officialdom. Ji forged a successful career as an official honored with a grand title in the imperial court, while Yuan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frustrations throughout his career and was treated as an insignificant official by the imperial court. Besides, the northern gifted scholar Ji Yun had ever traveled to the border area, while the southern gifted scholar Yuan Mei spent his lifetime living in the Jiangnan area. Accordingly, they demonstrated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trajectories of life experiences. Notes from Yuewei Studio (Yuewei Caotang Biji) written by Ji and What the Master Would Not Discuss (Zibuyu) written by Yuan were two literary sketches highly praised by the society. They embodied the mainstream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during Qianlong’s reign.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on the two works either focused simply on specific topics that led to narrow horizons, or unfairly criticized the two works by comparing them with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Liaozhai Zhiyi). This dissertation instead places the two works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flourishing age under the reign of the Qianlong Emperor, which is an approach rarely employed in related studies. On a more specific basis, this dissertation conducts a systematic and synthetic analysis of the two works in terms of the perspective on “xiaoshuo” at that time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cademic thinking, and religious thought during Qianlong’s reign.
This dissertation proceeds in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provides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 overview on the motive, purpose, scope and methods of this study.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Catalog of the Complete Imperial Library (Siku Quanshu Zongmu) compiled under Qianlong’s commission. It reflected not only the painstaking effort of many brilliant scholars but also the academic mainstream during Qianlong’s reign. Recognizing the status of “xiaoshuo” in Siku Quanshu Zongmu is therefore a prerequisi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spective on “xiaoshuo” at that time. This chapter firstly treats the category of “xiaoshuojia” in Zibu of Siku Quanshu Zongmu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thereby explicating the opinions of the coeval literati and scholar-officials on this type of Chinese literature. It then investigates Ji’s and Yuan’s creative motives and perspectives on “xiaoshuo.” Finally, it clarifies the coeval intellectuals’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instream perspective during Qianlong’s reign and those of the two scholars, and thereby reveal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scholars’ perspectives on “xiaoshuo.”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stories regard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contained in Yuewei Caotang Biji and Zibuyu, thereby expounding Qianlong’s policy on this political institution. In aspects of examiner, candidate and the eight-legged essay, this chapter elaborates not only on how these actors dealt with this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 that was closely linked to their lives, but also on how they observed the defects in this examin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mages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depicted in the two works, this chapter further explores how Ji and Yuan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governance in their times and what counted as good governance for them.
Chapter four outlines the background to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during the reigns of the Qianlong and Jiaqing Emperors, a period bursting with the greatest academic vitalit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periods of the Qing Dynasty. It was also a period in which the paradigmatic contention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Sinology escalated. In view of the gradual loss of Neo-Confucianism’s vitality and practicability, some scholars appropriated the merits of Sinology to remedy the deficiencies of Neo-Confucianism, which unintentionally caused a new boom of Sinology. Living in an era of vigorous academic atmosphere, Ji and Yuan might be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by the milieu. Their thoughts were definitely uplifted by the Zeitgeist, and their deeds inevitably bore the signature of their times. Analyzing the stories in Yuewei Caotang Biji and Zibuyu, this chapter explicates how Ji and Yuan fulfilled their respective academic aspirations.
Chapter five revolves around the religious concept of “karma.” Based on real political demands, the Qing Emperors maintained a fundamental arrangement,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in a way that the first played the dominant role while the last two served as auxiliary forces. Analyzing the religion-related stories in Yuewei Caotang Biji and Zibuyu, this chapter illustrates Ji’s and Yuan’s attitudes about religious thoughts.
Chapter six concludes with a synthetic analysis of the findings derived from the previous chapters of this dissertation. It also collates and summarizes the general connotations of Yuewei Caotang Biji and Zibuyu,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一、古典文獻
《尚書》,《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詩經》,《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莊子》,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
漢•班固、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唐•魏徵等:《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
唐•劉知幾:《史通》,收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
宋•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明•徐溥等奉敕撰:《明會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解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
清•顏元:《習齋記餘》,《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蒲松齡,張友鶴輯校:《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臺北:里仁書局,1991年。
清•玄燁:《康熙帝御製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清•李塨:《顏習齋先生年譜》,《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清•惠棟撰:《松崖文鈔》,《續修四庫全書》第1427冊,景印清光緒劉氏刻《聚學軒叢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袁枚,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王英志主編:《子不語》,《袁枚全集》第四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周本淳標校:《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淸•紀昀,孫致中等校點:《紀曉嵐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淸•紀昀,孫致中等校點:《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文集》第二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清•紀曉嵐撰:《紀曉嵐家書》,收入襟霞閣主編:《清代名人家書》第1冊,揚洲: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
清•戴震:《東原文集》,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臺北:華正書局,1974年。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阮葵生撰:《茶餘客話》,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清•汪輝祖:《學治續說》,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清涼道人(徐承烈)著:《聽雨軒筆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
清•姚鼐:《惜抱軒詩文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朱筠:《笥河文集》,收入陳垣編:《辦理四庫全書檔案》,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清•朱珪:《知足齋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周永年:《儒藏說》,收入《松鄰叢書•甲編》,仁和吳氏雙照樓1918年刊本。
清•江藩:《國朝宋學淵源記》,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清•舒位:《重刻足本乾嘉詩壇點將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05冊。
清•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淸•王慶雲:《石渠餘紀》,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李宗昉:《聞妙香室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所藏,清道光十五年(1835)刊本。
清•龍文彬纂:《明會要》,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
清•方濬師:《蕉軒隨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崑岡等修、劉啟端等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張之洞《輶軒語》,收入嚴靈峰編輯,《書目類編》第9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淸•王先謙:《東華錄》,《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
清•徐珂編撰:《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大清世祖章(順治)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大清聖祖仁(康熙)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大清世宗憲(雍正)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大淸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御纂朱子全書》,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收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社出版,1991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文海出版社輯:《大清十朝聖訓》,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大藏經刊行會編:《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原北平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清代文字獄檔》,上海:上海書店,2007年。

二、近人論著
尹選波:《中國明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正兵:《含笑看泰華請各立一峰─袁枚《子不語》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王英志:《袁枚和隨園詩話》,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王英志:《袁枚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穎:《乾隆文治與紀曉嵐志怪創作》,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王鵬凱:《紀昀研究論述─以閱微草堂筆記為中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
牟宗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
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
吳波:《閱微草堂筆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吳哲夫,《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年
李尚英:《科舉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
沈兼士:《中國考試制度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周積明:《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
周積明:《紀昀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孟森:《明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林辰:《神怪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金諍:《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苗壯:《筆記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瑞裕:《清代乾隆朝吏治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皋于厚:《明清小說的文化審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張健:《袁枚詩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
張國立:《紀昀道德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張輝:《紀昀與閱微草堂筆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曹月堂選評、周美昌註解:《評注閱微草堂筆記選》,北京:寶文堂出版社,1988年。
梁希哲、孟昭信:《明清政治制度述論》,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許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郭文康編:《清史編年》,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郭成康、林鐵鈞著:《清朝文字獄》,北京:群眾出版社,1990年。
郭伯恭:《四庫全書纂修考》,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郭齊家:《中國古代考試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文新:《中國文言小說流派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陳文新:《中國傳奇小說史話》,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文新:《袁枚的人生哲學─率性人生》,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年。
陳垣編:《辦理四庫全書檔案》,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陳捷先:《明清史》,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傅樂成:《中國通史》,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3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
賀治起、吳慶榮編:《紀曉嵐年譜》,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
馮爾康:《雍正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黃瓊誼:《紀昀綜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楊菁:《清初理學思想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楊學為主編:《中國考試史文獻集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臺北:東華書局,1989年。
詹松:《乾嘉文言小說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雷平:《清前期「新義理學」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09年。
劉兆璸:《清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歐陽健:《中國神怪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
鄭幸:《袁枚年譜新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0年。
錢鍾書:《七缀集》,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閻志堅:《袁枚與《子不語》》,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薛雅文:《閱微草堂筆記愛慾故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14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考論》,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簡有儀:《袁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龔書鐸主編:《清代理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
(日)佐伯富著,鄭樑生譯:《清雍正朝的養廉銀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日)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年。

三、期刊論文
于秀萍:〈《閱微草堂筆記》的社會史料價值〉,濟南:《時代文學》,2008年12期,頁9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乾隆朝整飭科場史料〉,北京:《歷史檔案》,1997年第3期,頁8-26。
牛永惠:〈瑕難掩瑜妍尤勝媸─《閱微草堂筆記》思想內容淺議〉,桂林:《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0年10月,頁65-69。
王平:〈從紀昀《閱微草堂筆記》自序看其小說觀〉,安徽:《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3期,2014年6月,頁86-91。
王正兵、許建中:〈從《子不語》看袁枚的吏治思想〉,南京:《明清小說研究》2009 年第1期,頁258-268。
王正兵:〈「孤憤之書」、「消遣歲月」、「游戲瀾言」—蒲松齡、紀昀、袁枚小說創作心態之比較〉,瀋陽:《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第1期,頁201-203。
王正兵:〈含笑看泰華 請各立一峰—《子不語》與《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關係辨析〉,瀋陽:《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第2期,頁196-198。
王正兵:〈從《子不語》看袁枚的重情思想〉,瀋陽:《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3 期,頁183-185。
王正兵:〈從《子不語序》看袁枚的小說思想〉,揚州:《揚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1 期,頁102-107。
王同書:〈從《聊齋誌異》與《閱微草堂筆記》的比較看文言筆記小說創新的得失〉,上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2期,頁66-71。
王同書:〈愛情觀更新的爬行與飛躍─《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比較之一〉,南京:《明清小說研究》,1989年第3期,頁89-99。
王希隆:〈紀昀關於新疆的詩作筆記及其識史價值〉,北京:《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2期,頁37-44。
王岫石:〈《閱微草堂筆記》與《聊齋志異》比較觀〉,瀋陽:《瀋陽師範學院學報》,1988年4月,頁21-28。
王秋文:〈姑妄言之姑聽之?─試論《閱微草堂筆記》的實證精神〉,臺北:《國文天地》,第20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61-65。
王琪玖:〈測鬼神之情狀 發人間之幽微-讀《閱微草堂筆記》札記之三〉,西安:《西安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頁38-41。
王穎:〈「傳奇」與《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分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8年7月第4期,頁98-102。
王韜:〈清代文言小說之「雙璧」探微—比較《閱微草堂筆記》與《聊齋志異》的創作筆法和價值指向〉,南京:《明清小說研究》,2010年第3期,頁142-151。
王鵬凱、黃瓊誼:〈廿一世紀以來紀昀文學與文論研究的現況與趨勢〉,臺中:《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66期,2007年3月,頁43-53。
王鵬凱:〈紀昀撰《四庫全書總目》說之論析〉,臺中:《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97期,2009年10月,頁46-77。
石昌渝:〈清代小說禁毀述略〉,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39卷第1期,2010年1月,頁65-75。
石玲:〈袁枚研究的回顧與思考〉,蘭州:《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期1998年,頁137-142。
何冠彪:〈乾綱獨御、乾綱獨斷─康熙、雍正二帝君權思想的一個側面〉,臺北:《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頁275-300。
余雷:〈《新齊諧》與袁枚的尊重個性思想〉,杭州:《浙江學刊》,1983年第2期,頁99-104。
吳波:〈紀昀的家世及其對《閱微草堂筆記》創作的影響〉,南京:《明清小說研究》,2001年第3期,頁223-236。
吳波:〈士大夫的「勸懲遣懷」之作與落魄書生的「孤憤」之書─《閱微草堂筆記》與《聊齋誌異》的比較〉,長沙:《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1期,頁65-70。
吳波:〈追蹤晉宋 踵事增華-《閱微草堂筆記》對魏晉六朝志怪小說的繼承與發展〉,山東:《蒲松齡研究》2005年第2期,頁137-147。
吳波:〈《閱微草堂筆記》「狐」形象的文化意蘊及其審美特徵〉,南京:《明清小說研究》2005年第2期,頁124-135。
吳波:〈彰顯聖人「神道設教」的創作動機與矛盾的鬼神觀天命論─《閱微草堂筆記》思想文化意蘊研究之一〉,長沙:《船山月刊》第4期,2005年12月,頁89-91。
吳波:〈「康乾盛世」下的「浮世繪」─《閱微草堂筆記》對社會弊端的揭露與批判〉,湖南:《懷化師專學報》第21卷第3期,2006年2月,頁30-34。
吳波、肖新華:〈《閱微草堂筆記》研究述略〉,南京:《古典文學知識》2007年第5期,頁99-109。
吳波:〈攻訐道學與對程朱理學的修正─《閱微草堂筆記》思想文化意蘊研究之二〉,山東:《蒲松齡研究》,2008年1期,頁140-148。
吳慶峰:〈《閱微草堂筆記》之漢語史資料〉,長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6期,頁14-17+56。
吳麗珠:〈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看紀昀的小說觀〉,臺北:《國文天地》第19卷第4期,2003年9月,頁67-72。
呂愛麗、韓希明:〈《閱微草堂筆記》的官員隊伍道德論〉,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頁93-96。
李永泉:〈《閱微草堂筆記》的媚狐小說〉,綏化:《綏化學院學報》第30卷3期,2010年6月,頁83-85。
李志孝:〈言鬼述異各具情懷—《聊齋誌異》與《子不語》比較研究〉,天水:《天水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頁25-32。
李志孝:〈審醜:《子不語》的美學視點〉,蘭州:《甘肅高師學報》,1999年第1期第4卷,頁31-34。
李莉:〈淺析《子不語》卷五之〈奉行初次盤古成案〉〉,西寧:《青海民族學院學報─教育科學》,2003年第1期,頁28-31。
李劍鋒:〈情趣與理趣─《聊齋誌異》與《閱微草堂筆記》比較研究之一〉,淄博:《蒲松齡研究》,1994年第1期,頁90-97。
李劍鋒:〈試析《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審美創作之異趣〉,濟南:《山東師大學報》,1995年第3期,頁93-95。
李德偉:〈論袁枚《隨園女弟子詩選》呈現之詩學觀及其在清代文學史上之意義〉,花蓮:《東華漢學》第10期,2009 年12月,頁187-225。
李錦全:〈在因果報應說的背後─讀閱微草堂筆記札記〉,北京:《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4年第20期,頁65-71。
汪渭清:〈《閱微草堂筆記》與《聊齋誌異》〉,上海:《語文學習》,1981年第1期,頁16-19。
汪賢度:〈關於《閱微草堂筆記》〉,北京:《讀書》,1982年第2期,頁61-64。
車行健:〈紀昀與《四庫全書總目》的關係〉,臺北:《歷史月刊》第127期,1998年8月,頁120-122。
周明華:〈説狐─以《閱微草堂筆記》為中心〉,南昌:《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年3期,頁89-92。
周積明:〈《閱微草堂筆記》的時代文化特徵〉,北京:《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6年第10期,頁。
宗振舉:〈淺析《閱微草堂筆記》的敘事模式〉,天津:《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第9卷4期,2007年7月,頁129-130。
侯美珍:〈明清科舉取士「重首場」現象的探討〉,臺北:《臺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5年12月,頁323-325+327-368。
侯美珍:〈明清科舉八股小題研究〉,臺北:《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6年12月,頁153-198。
侯美珍:〈談八股文的研究與文獻〉,臺北:《中國學術年刊》第30期,2008年3月,頁167-197。
侯健:〈《閱微草堂筆記》的理性主義〉,臺北:《中外文學》第8卷1期,1979年6月,頁30-48。
侯麗杰:〈論袁枚《子不語》的語言風格〉,瀋陽:《沈陽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頁90-92。
姚佳琳、高國強:〈《閱微草堂筆記》的環境史料價值〉,滄州:《滄州師範學院學報》, 2014年2期,頁106-108+115。
姚曉菲:〈試論《閱微草堂筆記》對新疆的描寫及其史料價值〉,昌吉:《昌吉學院學報》,2013年4期,頁1-6。
段庸生:〈紀昀與尚質小說創作〉,重慶:《重慶師範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3期,頁67-73。
洛保生:〈相同的小說觀念 不同的藝術開掘-《聊齋》《閱微》比較談〉,保定:《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2期,1998年6月,頁23-26。
凌碩為:〈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小說觀〉,合肥:《江淮論壇》,2004年第4期,頁114-117+68。
夏長樸:〈《四庫全書總目》與漢宋之學的關係〉,臺北:《故宮學術季刊》,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83-128+205。
夏翠軍:〈《四庫全書總目》小說類探析〉,濟南:《山東圖書館季刊》,2004年第1 期,頁60-62。
孫紀文、郭丹:〈《四庫全書總目》的小說研究〉,寧夏:《寧夏大學學報》第29卷第1期,2007年1月,頁79-84。
徐世中:〈論《閱微草堂筆記》的諷刺藝術〉,哈爾濱:《哈爾濱學院學報》第23卷第5期,2002年5月,頁92-95。。
徐正綸:〈試論《閱微草堂筆記》反理學的得失〉,金華:《浙江師範學院學報,1984年3期,頁19-26。
時志明:〈以妄驅庸,以駭起惰—論袁枚的志怪小說《新齊諧》〉,蘇州:《蘇州職業大學學報》,2001 年第4 期,頁47-50。
高玉海:《「遊戲讕言」與「孤憤之書」—袁枚與蒲松齡小說觀比較》,南京:《明清小說研究》,2009 年第 4 期,頁279-287。
高志成:〈紀昀多元觀點的現象解讀─以《閱微草堂筆記》為例〉,臺中:《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第5卷,2006年12月,頁19+21-44+47。
高菊梅:〈《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之情理差異探源〉,三門峽:《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頁79-82。
崔富章:〈二十世紀四庫學研究之誤區─以「四庫全書總目」為例〉,臺北:《書目季刊》,第36卷第1期,2002年6月,頁1-19。
張泓:〈《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塾師形象之比較〉,延安:《延安大學學
報》,2014年01期,頁102-105+125。
張泓:〈《閱微草堂筆記》對《聊齋志異》的指責與影射〉,楚雄:《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5卷2 期,2010 年2 月,頁1-5。
張泓:〈《閱微草堂筆記》與《子不語》反理學傾向之異同〉,瀋陽:《沈陽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頁66-69。
張泓:〈清代筆記小說對文字獄的述載—以《子不語》和《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呂留良案為例〉,唐山:《河北聯合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頁214-217。
張思莉:〈淺論紀昀筆下的鬼狐世界〉,呼和浩特:《語文學刊》,2005年11期,頁
78-81。
張洪瑾:〈論《老殘遊記》中的清官害民現象〉,鹽城:《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5期,2008年8月,頁52-53。
張健:〈中國文學批評的方法論〉,臺北:《書評書目》第61期,1978年5月,頁41-57。
張麗珠:〈紀昀反宋學的思想意義—以《四庫提要》與《閱微草堂筆記》為觀察線索〉,臺北:《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頁253-276。
許韌:〈論《閱微草堂筆記》中儒道佛各教的地位〉,淮陰:《淮陰工學院學報》第14卷第6期,2005年12月,頁38-39。
郭素媛:〈中國古代小說勸懲傳統與《閱微草堂筆記》的創作〉,濟南:《濟南職業學院學報》第4期,2008年8月,頁90-92。
郭素媛:〈從《閱微草堂筆記》看紀昀的倫理道德觀〉,石河子:《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1期,2008年2月,頁65-68。
郭福亮、張博鋒:〈清代科舉考試腐敗問題探析〉,邯鄲:《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第28卷第1期,2011年3月,頁48-50+61。
陳中偉:〈《閱微草堂筆記》情節與線索的非敘事化〉,曲阜:《現代語文》,2007年1期,頁14-15。
陳文新:〈《閱微草堂筆記》與中國傳統敘事〉,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2期,頁144-163。
彭琴:〈從《子不語》看袁枚的女性觀〉,丹江口:《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年第5期,頁32-35。
程敬:〈袁枚《子不語》的幽默藝術〉,上海:《修辭學習》,2000 年第2 期,頁47。
馮藝超:〈《子不語》中冥界故事研究〉,臺北:《中華學苑》,1994年第44期,頁209-233。
馮藝超:〈《子不語》的成書、取材來源及望作態度試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994 年第69 期,頁123-140。
馮藝超:〈《子不語》正、續二書中僵屍故事初探〉,花蓮:《東華漢學》,2007年12月第6期,頁189-222。
黃東陽:〈「神道設教」預想下的淑世試驗—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對清初靈異傳聞之理論組構與評議法式〉,臺北:《新世紀宗教研究》第7卷第1期,2008年9月,頁92-121。
黃愛平:〈《四庫全書總目》與閣書提要異同初探〉,北京:《圖書館學刊》,1991年第1期,頁41-43。
黃淑靖:〈從《閱微草堂筆記》看影響清代婦女社會地位之因素〉,臺北:《歷史教育》第3期,1998年6月,頁99-109。
黃瓊誼:〈淺論紀昀的文學觀─以四庫提要與簡明目錄為中心〉,臺北:《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0卷第2期,1991年12月,頁157-188。
楊子彥:〈化虛構為見聞─論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的敘事特點〉,淮陰:《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6期,頁97-101。
楊晉龍:〈「四庫學」研究的反思〉,臺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349-394。
楊國娟:〈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中的狐〉,臺中:《靜宜人文學報》第6期,1995年6月,頁37-51。
葉高樹:〈乾隆時代官修史書的教化功能─兼論乾隆皇帝統御漢人的策略〉,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1994年6月,頁171-199。
趙振祥:〈從《四庫全書》小說著錄情況看乾嘉史學對清代小說目錄學的影響〉,南京:《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1期,頁141-148。
劉雯鵑:〈《閱微草堂筆記》果報故事中所見之倫理觀〉,臺南:《華醫社會人文學報》第25期,2012年6月,頁17-30。
劉雲興:〈讀袁枚的鬼買缺和枯骨自贊〉,哈爾濱:《學習與探索》,1997 年第2 期,頁126。
暴連英、原所賢:〈《閱微草堂筆記》中的性科學史料拾遺〉,北京:《中國性科學》第13卷3期,2004年3月,頁23-25。
蔣小平:〈雍容•有益人心•儒道佛整合─《閱微草堂筆記》之三層解讀〉,長沙:《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1期,頁71-75。
蔣東霞:〈《聊齋誌異》與《閱微草堂筆記》的幾點比較〉,駐馬店:《天中學刊》第14卷3期,1999年6月,頁62-64。
盧世達:〈衝撞與維護─論袁枚《子不語》的記異特質與近代思想轉型之交涉〉,臺北:《中國文學研究》,2010年1月第29期,頁221-225+227-251。
蕭之華:〈人心一動鬼神知之─談紀曉嵐及其《閱微草堂筆記》〉,臺北:《文藝月刊》第242期,1989年8月,頁70-77。
韓石:〈惡的展現:論袁枚和《子不語》〉,南京:《南京師大學報》,1995 年第1 期,頁79-83。
韓希明、呂愛麗:〈《閱微草堂筆記》的官員隊伍道德論〉,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4年3期,頁93-96。
韓希明:〈縱橫開闔 究悉物情─《閱微草堂筆記》的哲學視角觀照〉,南京:《南京社會科學》1995年第12期,頁43-50。
韓希明:〈敘商海沉浮 見世情令暖─試論《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商人形象之異同〉,南京:《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2期,頁177-184。
韓希明:〈論《閱微草堂筆記》中良吏的道德標尺〉,南京:《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4期,頁80-83。
韓希明:〈吏治腐敗與社會道德批判─讀《閱微草堂筆記》〉,南京:《唯實》,2003年7期,頁82-84。
韓希明:〈試論《閱微草堂筆記》的宗教觀〉,南京:《南京社會科學》,2003年12期,頁80-86。
韓希明:〈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閱微草堂筆記》的家庭倫理道德觀〉,北京:《社會經緯》,2004年7期,頁84-87。
韓希明:〈試析《閱微草堂筆記》女性倫理思想〉,南京:《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4期,頁64-70。
韓希明:〈試論《閱微草堂筆記》對文人的倫理批判〉,南京:《明清小說研究》,2005年4期,頁246-256。
韓希明:〈試論《閱微草堂筆記》的倫理判斷〉,蘭州:《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1期,2006年1月,頁86-91。
韓希明:〈《閱微草堂筆記》的民俗文化內容與倫理精神芻議〉,懷化:《懷化學院學報》,第26卷10期,2007年10月,頁56-59。
韓紅星:〈從紀曉嵐的「狐界」感悟儒家之「禮」〉,貴陽:《貴州社會科學》第177期,2002年 5月,頁87-89。
顏清洋:〈紀曉嵐的神鬼世界綱要〉,臺中:《國立臺灣體專學報》第7期,1995年6月,頁1-35。
魏曉虹:〈《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復生故事分析〉,太原:《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6期,頁79-83。
(日)前野直彬、吳璧雍譯:〈論明清兩種對立的小說理論─金聖嘆與紀昀〉,臺北:《中外文學》,第14卷3期,1985年3月,頁71-97。
(意)史華羅著、陳常燊譯:〈觀念史中的《子不語》—袁枚對傳統宗教、宇宙秩序及歷史概念的挑戰〉,上海:《哲學分析》2014年6期,頁86-97+193-194。

四、學位論文
支利峰:《《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女性觀初探》,重慶:重慶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
學碩士論文,2010年。
王作華:《乾隆皇帝與《四庫全書》的纂修》,蘭州:蘭州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所碩士論文,2006年。
王駿揚:《《閱微草堂筆記》從看紀昀的反宋學思想》,彰化:彰化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
左紅英:《試論《閱微草堂筆記》狐鬼題材的描寫》,保定: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成雪:《《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分類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所碩士文,2009年。
曲金燕:《論紀昀文學創作中的親民思想》,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何懿:《《閱微草堂筆記》與《新齊諧》的比較研究》,成都:四川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 年。
吳玉惠:《袁枚《子不語》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吳佳隆:《《閱微草堂筆記》之家庭倫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 年。
吳佼融:《袁枚的思想探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吳聖青:《《閱微草堂筆記》與《子不語》中兩性關係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
宋世勇:《《閱微草堂筆記》鬼神形象芻議》,廣州:華南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景田:《《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之公開評論的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卓芳如:《俄國漢學家費施曼《閱微草堂筆記》研究之析論》,嘉義: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周廣玲:《纂修《四庫全書》對《閱微草堂筆記》創作的影響》,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學與文化碩士論文,2008年。
易瓊:《論《閱微草堂筆記》中狐世界的構建》,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佳慧:《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淑幸:《理念與實踐─紀昀小說觀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金志淵:《閱微草堂筆記鬼神故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胡光明:《《閱微草堂筆記》版本與評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唐素珍:《紀昀的學術活動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晏萌芳:《社會批判與遊戲筆墨—袁枚《子不語》研究》,湘潭:湘潭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秦嵐嵐:《《閱微草堂筆記》女性描寫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袁靜君:《《新齊諧》和《閱微草堂筆記》鬼神世界對比研究》,重慶:重慶工商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張正良:《性靈詩人與志怪小說家的自我關照:袁枚生死書寫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玉慧:《《閱微草堂筆記》之文人生活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思莉:《論紀昀筆下的民俗》,天津:天津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偉麗:《《閱微草堂筆記》之宗教文化研究》,天津:南開大學中國文學語言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張偉麗:《簡論紀昀小說理論與《閱微草堂筆記》》,保定:河北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張菁華:《懲貪風而申國憲─乾隆朝懲治侵貪案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張維屏:《紀昀與乾嘉學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
張聯成:《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女性倫理道德思想探析》,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言學所碩士論文,2009 年。
張鴻:《論袁枚《子不語》中鬼小說的創作特色》,無錫:江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張瓊分:《乾嘉士人鬼神觀試探─以紀昀、袁枚為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靈:《《子不語》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梁惠茹:《勸懲與教化:袁枚《新齊諧》鬼神喻世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郭彧岑:《《閱微草堂筆記》敘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郭素媛:《《閱微草堂筆記》與古代小說勸懲傳統》,曲阜:曲阜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閆雲飛:《狐怪直訴 真情幽抒—紀昀與《閱微草堂筆記》》,南昌:華東交通大學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陳郁秋:《《閱微草堂筆記》思想探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韋君:《《閱微草堂筆記》情緣故事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浥媛:《《閱微草堂筆記》傳統與現代思想流轉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麗宇:《清中葉志怪類筆記小說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陳靖怡:《風月與風教:李漁與袁枚小說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彭美菁:《《聊齋志異》影響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曾凱怡:《《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狐精故事之敘事藝術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子婷:《《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之仿擬作品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珮玲:《《子不語》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黃綏紋:《《閱微草堂筆記》之閱「微」論》,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
楊倩:《袁枚《子不語》》,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楊晉龍:《明代詩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楊海鳳:《袁枚《子不語》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楚艷鴿:《《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中妒婦悍妻形象的文化意蘊探析》,長沙:長沙理工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葉又菁:《《子不語》鬼神故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董昕瑜:《試論紀昀的小說觀》,長春:吉林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
賈婷婷:《袁枚《子不語》鬼小說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 年。
劉芸:《摘掉鬼神的面具—《子不語》中的神鬼形象分析》,青島: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劉慧慧:《才子之筆與才子之書─《聊齋志異》與《子不語》比較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2年。
劉麗屏:《《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女性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8 年。
蔡明哲:《袁枚《新齊諧》諷喻手法之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蔡秉叡:《和珅與乾隆朝晚期(1775-1795)政局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鄧代芬:《《閱微草堂筆記》的陰間界域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所碩士論文,2005 年。
盧錦堂:《紀昀生平及其《閱微草堂筆記》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賴芳伶:《《閱微草堂筆記》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2年。
戴筱玲:《寓風教於小說─《閱微草堂筆記》復仇故事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謝佩錡:《《聊齋誌異》與《閱微草堂筆記》中的促狹狐形象》,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魏曉虹:《《閱微草堂筆記》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博士論文,2010年。
羅玲誼:《《閱微草堂筆記》創作動機研究》,鄭州:鄭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蘇晏玲:《《閱微草堂筆記》吏治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