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孟子》「志氣論」的道德哲學
作者:林怡玲
作者(外文):YANG,LIN I-LI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潘小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不動心道德實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孟子》「志氣論」,是《孟子》的道德哲學,也是《孟子》的生命哲學。「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孟子•公孫丑上2》)是孟子談身心問題的核心概念,是生命發展的哲學。「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孟子•公孫丑上2》)闡明「道德實踐」的關鍵性,與「道德內在」的決定性。「道德」必須發自內心,才能具有真正的價值,「道德」必須真誠實踐,才能發揮真正的意義。「存養擴充」、「盡心知性」、「求其放心」都是《孟子》的道德實踐工夫,透過努力,生命狀態可以不斷提升,最終而「達之於其所忍」,成為「安於仁心」、「不愧不怍」的君子,這是《孟子》生命幸福的哲學。《孟子》「志氣論」,將「道德」與「幸福」無縫接軌,緊密地聯繫起來。《孟子》「志氣論」,以「悅」做為道德產生,開啟生命幸福能量的金鑰匙,這是《孟子》「志氣論」的「悅樂」內涵。當「浩然之氣」產生,則生命中蘊含豐富的內在道德,將被完整地由內而外在生命中表達與運用,這是《孟子》「志氣論」的「形色」內涵。「悅樂」是對於內在的開發,「形色」是對於外在的呈顯,這是道德生命的一個創造過程,是《孟子》「志氣論」的「創生」內涵。「實踐」與「內涵」構成完整的《孟子》「志氣論」理論架構,可以「德心」→「德行」→「德性」的進程來表述。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丁茶山,《孟子要義》,《與猶堂全書》,漢城:文獻編篡委員會,1960。
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王守仁,《傳習錄》,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上海:上海古籍圖書公司,1992,頁22。
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臺北﹕中華書局,1983。
中井履軒,《孟子逢原》第二,《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長沙:岳麓書社,1997。
伊藤仁齋,《語孟字義》,《日本儒林叢書》,東京:鳳出版社,1978。
伊藤仁齋,《孟子古義》,《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
朱熹集註,蔣伯潛廣解《廣解四書讀本》,臺北:商周出版社,2016年。
明•張岱《四書遇》,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宋•陳淳,《北溪字義》,卷上,北京:中華書局,1983。
黃宗羲,《孟子師說》卷二,《黃宗羲全集》。
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5。
鄭齊斗,〈浩然章上解一〉,《霞谷集》。
明•劉宗周,《論語學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錢時,《融堂四書管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61。
蘇轍,《孟子解》,文淵閣《四庫全書》。
黎靖德,《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頁1244。
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4。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1。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
李明輝主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研院文哲所出版社,1995。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
林火旺,《基本倫理學》,臺北,三民書局,2009。
胡楚生,《新譯論語新編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15。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
張立文,《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徐復觀,〈孟子知言養氣章試釋〉,《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59。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香港:新亞研究所出版社,1976。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注集評》,重慶:重慶出版社,2017。
陳來,《陳來讀子思 竹簡〈五行〉篇講稿》,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
陳特,《倫理學釋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陳生璽等譯解,《張居正講評孟子》,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陳特《倫理學釋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書局,2003。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注集評》,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香港:東大圖書公司,1991。
黃信二,《孟子與象山心性學之詮釋意涵》,臺北:里仁書局,2014。
梁瑞明,《先秦諸子之道—唐君毅先生《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導讀》,香港:志蓮淨苑出版社,2011。
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2012。
曾春海,《中國近當代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8。
鄔昆如主編,《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4。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7。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出版社,1996。
楊澤波,《孟子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熊十力,《十力語要》,長沙:嶽麓書社,2011。
蒙培元,《蒙培元講孟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鄧艾民,《傳習錄注疏》,基隆:法嚴出版社,2000。
劉長林,藤守堯,《易學與養生》,臺北﹕大展出版社,2001。
潘小慧,《多瑪斯的德行倫理學—德行與倫理》,臺南,聞道出版社,2009。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5。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
期刊與專書論文
丁原植,〈竹簡《文子》哲學思想〉,《文子新論》,頁57-76。
王文欽,〈主體精神的後天涵養—論孟子的養氣說〉,《文史哲》,第6期,1995,頁66-68。
王志楣,〈論戰國時期「情」概念的發展〉—以《孟子》、《莊子》、〈性自命出〉《荀子》為範圍的考察,《先秦兩漢學術》16期,2011,頁33-60。
王英,〈良知不是純形式—以王陽明為中心〉,《理論界•國學研究》,2009,頁114-116。
李志勇,〈孟子「氣」字的研究〉,《鵝湖月刊》,第15卷,第8期,頁34-41。
李臻穎,〈“不動心之道”小識--讀〈知言養氣章〉札記〉,《哲學史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09,頁100-102。
李洪衛,〈志氣相依與通達--王陽明心志與氣機關係略論〉,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分析》,01期,2015,頁85–99。
李加武,陳新建,〈孟子「不動心」說新探〉,《濟寧學院學報》,第34卷,第4期,2013,頁64–69。
李友廣,〈孟子心性關係之研究〉,《宜賓學院學報》,第10卷,第2期,2010,頁1-4。
李存山,〈《內業》等四篇的精氣思想探微〉,《管子學刊》,1989,第2期,頁3-9。
李景林,〈「浩然之氣」的創生性與先天性—從馮友蘭先生《孟子浩然之氣章解》談起〉,社會科學戰線,2007,第5期,頁12-16。
李剛,〈從孔子到孟子:儒家「志氣論」思想傳承新探〉,《廣西社會科學》,第8期,總第254期,2016,頁48-52。
李洪衛,〈志氣相依與通達—王陽明心志與氣機關係略論〉,《哲學分析》,第6卷,第1期,2015,頁85-99。
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篇》所見之身心問題〉,《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頁327-352。
余治平,〈孔子恕道的哲學辨證〉《倫理學與公共事務》,頁155-160。
吳啟超,〈當代新儒家與英語哲學界對孟子之「擴充」及「端」的詮釋──以牟宗三、唐君毅與黃百銳、信廣來為例〉,《鵝湖學誌》第五十二期,2014,頁82-113。
吳成龍,〈孟子“志氣觀”及其當代培養〉,09期,2012,頁87-88。
岑溢成,〈孟子「知言」初探〉,《鵝湖月刊》,40期,1978,頁39-41。
林盈君,〈學而時習之之「習」與身體〉,新北大史學,6期,2008,頁1-20。
金銀潤,〈對孟子“浩然之氣”的另一種可能的解讀〉,《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09,頁45-47。
周海濤,〈從“守約”看孔孟子心性論的不同及對宋明理學的影響〉,《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6期,2009,頁7-25。
馬文增,〈《論語》「學而時習之」章新讀新解〉,鵝湖月刊,第39卷,第10期,總號第466,頁26-31。
范斌,〈〈性自命出〉的思想及其對先秦儒家心性學說的推進〉,《社會科學論壇,學者論壇》,第17期,2010,頁150-156。
胡家祥,〈志:中國哲學的重要範疇〉,《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3期,1996,頁38-49。
郭齊勇,〈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心術觀〉,《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5期,2000,頁48-53。
張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習」含義辨析〉,《課程教育研究》,2015,11月中旬刊,頁241-242。
夏世華,〈論孟子之不動心──讀《孟子》「知言養氣章」及朱子注的一些思考〉,《鵝湖月刊》,第31卷,第12期,總號第372,頁46-56。
陸暢,白欲曉,〈道德先天性及其在經驗知識層面的展開-孟子「良知」理論的內在邏輯〉,《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4期,2014,頁17-22。
高正偉,〈論《五行》說文對孟子仁義觀的發展〉,《孔子研究》,第5期,2012。
陳明,〈王船山對《孟子》“知言養氣”章的詮釋與其對孟子為學工夫的闡發〉,《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6期,1995,頁84-88。
陳麗桂,〈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2006,頁5-18。
陳群,〈教而生德於心—以「教」為中心的〈性自命出〉研究〉,武漢大學哲學院,第6期,2015,頁65-70。
陳福濱,〈儒、道、釋三家的悅樂精神〉,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4期,2016。
梁濤,〈性自命出〉的人性論問題〉,《管子學刊》,第1期,2002,頁65-69。
黃俊傑,〈孟子知言養氣章集釋新詮〉,《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14期,1988,頁85-150。
黃俊傑,〈先秦儒家身體觀中的兩個功能性概念〉,《文史哲》,第4期(總第313期),2009,頁40-48。
黃俊傑,〈朝鮮儒者詮釋《論語》“學而時習之”章的思想基礎〉,《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一)教育與政治社會》,頁113-138。
黃俊傑,〈從東亞儒學視域論朝鮮儒者鄭齊斗對孟子「知言養氣」說的解釋〉,
《哲學評論》第5輯,頁40-55。
黃俊傑,〈德川日本儒者對《論語》「學而時習之」章的解釋:中日比較的視野〉,
《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頁467-493。
黃俊傑,〈孟子盡心上第一章集釋新詮〉,《漢學研究》,1992,第10卷,第2期,頁99–122。
黃俊傑,〈馬王堆帛書《五行篇》「形於內」的意涵〉,《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頁353–367。
鄔焜,〈信息哲學的若干基本理論〉,《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0卷,第1期,2008,頁37–39。
劉艷俠,〈『學』的內求與外發—從《論語》首章看儒家教育要義〉,《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第14卷,第1期,2015,頁24–27。
彭戰果,〈孟子心氣關係論〉,甘肅社會科學,第2期,2017,頁23–27。
蔣年豐,〈從思孟後學與荀子對「內聖外王」的詮釋論形氣的角色與義涵〉,《氣論及身體觀》,頁369–392。
劉長林,〈氣概念的形成及哲學價值〉,《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1991,第10期。
楊祖漢,〈孟子與告子義內義外之辯論〉,鵝湖月刊,第14卷,第3期,總號159,頁2-8。
楊澤波,〈孟子氣論難點辨疑〉,《中國哲學史》,2001,第1期,頁54-61。
蒙培元,〈〈性自命出〉的思想特徵及其與思孟學派的關係〉,《甘肅社會科學》,第2期,2008,頁36-42。
潘小慧,〈孟子道德實踐的基本結構—性〉,《哲學論集》,第24期,1990,頁45-60。
潘小慧,〈從儒道墨法四家對「為何道德?」之可能解答略論四家之「道德」觀〉,《哲學與文化》,21卷,第3期,頁228-238。
潘小慧,〈論「直」一是與非之間〉,《輔仁大學哲學論集》,第33期,頁125-144。
潘小慧,〈孟子中的「智德」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10期,2002,頁891–903。
潘小慧,〈多瑪斯論習慣之本性〉,《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7期,2006,頁103–117。
潘小慧,〈「善」的意義與價值—以孔孟哲學為例〉,《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1期,2002,頁30-44。
蔡祥元,〈孟子“不動心”的根源〉,《道德與文明》,第2期,2013,頁55-61。
謝君直,〈郭店儒簡〈性自命出〉的心性論與當代孟學詮釋之對比〉,《鵝湖月刊》,第36卷,第9期,頁14-31。
謝君直,〈郭店儒簡〈性自命出〉的人道思想〉,《東吳哲學學報》,第21期,2010,頁29-50。
顧寶田,〈試論《管子》精氣說的性質〉,《管子》研究第一輯,山東人民出版社,1987,頁115。
博士論文
潘小慧,《論人類道德實踐的基本結構—析論先秦儒家與多瑪斯哲學》,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王英,《氣與感—張載哲學研究》,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0。
王正,《先秦儒家工夫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13。
李世平,《孟子良心思想研究》,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2。
江求流,《修為以復性—朱子哲學的問題意識及其展開》,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
周貞余,《黃老道家的心與氣—以管子四篇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12。
張艷婉,《儒家身心觀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哲學倫理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張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
崔海東,《本體•工夫•發用﹕宋代儒學展開的「一貫之道」研究》,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
戴兆國,《孟子德性倫理思想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